活动目标:1、尝试用椭圆形与线条组和表现小鸡的简单特征,运用各种材料装扮作品。2、体会母鸡与小鸡之间的亲情,感受家的温暖与快乐。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画画的快乐。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快乐一家》。环境创设:教室内环境布置成小熊家、小兔家、和正在孵蛋的鸡妈妈家;彩色水笔、绿色作画纸、纸剪的小草若干、师生共同制作的各种材料的小虫子若干;活动流程讲述母鸡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小小鸡隔着蛋壳在说些什么?(添画鸡嘴巴小鸡的脚)欣赏、感受:将自己想象成蛋壳内的小小鸡,体会鸡妈妈孵小鸡的辛苦。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将自己想象成鸡妈妈肚底下正在孵的鸡蛋里的小小鸡,让幼儿运用自己对爱的认识,交流对主题的理解,感受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与依恋,感受家的温暖与快乐。示范、讨论、创作1、引导幼儿将小鸡送到;草地上(提供纸剪的小草若干);2、在教室内投放各类材料制作的小虫子(师生共同制作的)1、画小鸡:(边说、边画)2、把小鸡送到草地上:(添画或粘贴小草)3、小鸡捉虫吃:(在活动室的四周寻找各种小虫,给小鸡或鸡妈妈吃)教室内的环境与我们的活动合为一体,在一个完整的小鸡出壳的情景中,孩子们在快乐的创作!在这里,表现与表达变得丰富起来(说说、画画、贴贴)动和静也结合起来(有坐着画画贴贴、有站起来走走找找)主题情境、作画情境与室内环境交融整合分享交流粘贴幼儿作品:;小小鸡快到妈妈们身边来将小小鸡送到鸡妈妈身边陪伴妈妈。让幼儿创作的小小鸡与教师制作的老母鸡依偎在草地上、亲亲热热讲讲话、吃吃好吃的东西、做做好玩的游戏,孩子们将再一次深刻的感受母与子的亲子依恋、感受亲情的温暖。课后反思:情感的渲染未达预期的目的,孩子们在第一个环节讨论小鸡们隔着蛋壳说悄悄话时,并未真正的进入游戏的情景,因此他们的讨论显得非常的理性,他们清晰的知道小鸡出生后无非是保护妈妈,为妈妈捉捉虫而已,不能将小鸡进行拟人化,想象为妈妈做其他的事情。可见,第一个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的想象空间效果不明显。或者老师在示范第一句话的时候直接用拟人化的方法将人的一些行为表达进去,引发孩子进一步的讨论。活动中,教师整合活动中出现的有效的资源服务于课堂,让孩子同样成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朱韫杰知道的有关小鸡进食的一些常识为本次活动增色了。
设计意图
班上有部分孩子再过几个月之后就即将升到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在老师给孩子们渗透小学的一些知识时,很多孩子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几个月是多久啊?有多少天呢?面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要领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而数学教育能激发着孩子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因此,我从孩子们的问题入手,设计了这个;年妈妈的一家这个活动,将;年、月、日人物化并带入到故事中,设计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礼物的;形式出现,以童话般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了12个月、大月、小月、365个日娃娃等场面,使原来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更好地理解;年、月、日这一抽象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自制外型似房子关的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年历、台历和挂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数字卡片(12、28、30、31、365)铅笔、人手一份;
3、20xx年年历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T: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
3、幼儿尝试在年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五?一、六?一)。
附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上点儿,每座有30个娃娃。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人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小明家的摆设让幼儿能够点清楚相应物品的.数量。在点数的过程中我们利用相应的CD的相应的功能丰富幼儿的整个活动,幼儿对活动比较感兴趣,同时大部分幼儿都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1. 先进的教具。在我们这个活动中,配套的教具对辅助我们整个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边点数一边写下相应的数量。在写数字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小朋友已有经验比较丰富。于是,我一起带领幼儿边说边写下,比如5,幼儿会跟着说弯钩之类的话,能力强的幼儿对于这一次的点数是一次巩固,而能力弱的幼儿学到了新的知识。对于简单的数字,我还请个别幼儿进行书写,拿着鼠标书写的乐趣,幼儿既好奇又感兴趣。虽然机会不多,但是有了很好的尝试。所以,在活动中有趣的道具为幼儿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在《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的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的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所以,教具就给了幼儿很好的探究欲望。
2. 操作的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般是传统的个人操作和集体操作。先通过问答的形式分别以个人和集体的形式进行操作。而两者有利有弊,所以借着这一次的活动,我也分别就不同的利弊对两种方式进行了改正。比如在个人回答的时候,在没有示范的情况下,请能力强的幼儿先进行示范。再请能力弱的幼儿进行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供帮助并解决,这也有利于幼儿在下次操作的时候不要犯相同的错误。在集体操作的时候,让幼儿养成好的习惯,如独立完成。这很重要,我们在批改的过程中,能及时对幼儿进行个人指导,让幼儿掌握相应的知识。所以,;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在幼儿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要把好关,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463.html
下一篇:中班美术毛毛虫教案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