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高中教案 次世界大战

现在,开展高中教学工作都需要用到教案,主动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关于高中的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教案 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教案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的“静坐战争”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德军西线的进攻;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投降;英国抗战;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大西洋宪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要求学生认识1.通过对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后果。2.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的扩大在客观上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三、要求培养学生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概括,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本课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教学设备自制电脑课件电影或录像片中有关片断教学要点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一、慕尼黑阴谋1.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2.慕尼黑协定的签订(1938年9月)及影响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1939年8月)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1.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2.“奇怪战争”和波兰覆亡3.苏联建立“东方战线”4.德军西线进攻和敦刻尔克撤退5.法国投降(940年6月)、英国抗战(1940年7月~10月)三、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1.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2.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让我们先回顾一下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形势。(引导学生回忆日、意、德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和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请同学们回忆: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态度?(学生回答)对!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板书第三章和第一节课题。)一、慕尼黑阴谋1.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1936年,法西斯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进军莱茵非武装区;1938年,又兵不血刃吞并了奥地利。德国的这些扩张举动,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要求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演示电脑课件,显示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位置,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了解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和借口。)2.慕尼黑协定的签订(1939年9月)及影响为了解决德、捷边界问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了会议。在没有捷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区交给德国。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英、法两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本无利害冲突,况且法国还是捷的同盟国,它们为什么与意大利一起支持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呢?(学生思考、讨论)其原因:第一,英、法国内普遍存在着畏战情绪,千方百计想避免战争;第二,英、法企图将祸水东引,驱使德国进攻苏联。为此,他们便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第一,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第二年3月,德军开进布拉格,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其军事、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此后,凡是这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出卖他国的行径,都被称为“慕尼黑阴谋”。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39年8月)面对德国的扩张,苏联政府曾一再强调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与英、法共同抗击侵略者。随着英、法阴谋的日益暴露,特别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苏联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于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对苏联来说,使其赢得了备战的时间;对德国方面来讲,也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而英、法的绥靖政策,更使德国毫无顾忌地去进攻波兰。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1.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939年9月1日凌晨,希特勒出动58个师,坦克2500辆,飞机2000多架从西南、西北和北部三路对波兰首都华沙实施向心突击。英、法政府先是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于9月3日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奇怪战争”和波兰覆亡英、法对德宣战后,本应配合波军在西线对德发起进攻,然而,它们却静坐西线、宣而不战,被称为“奇怪战争”。说奇怪,其实也不奇怪,这正是英、法绥靖政策在战争中的具体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波军孤军奋战,两个多星期后波兰覆亡。请大家思考一下: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归纳起来原因有三:其一,德军兵力强大,又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使波兰猝不及防。其二,波军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其三,英、法在西线按兵不动,没能与波军配合作战。就在波兰遭到德军侵略的同时,苏军在波兰的东面也占领了大片领土,建立了一条“东方战线”。3.苏联建立“东方战线”(教师用电脑地图课件显示“东方战线”,边演示边讲述)苏联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通过军事占领和战争的方式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把其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二三百千米。4.德军西线进攻和敦刻尔克撤退(教师用地图课件显示《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图,边指边讲)德军侵占波兰后,并没有像英、法希望的那样,继续向东侵犯苏联。而是转过头来进攻北欧和西欧。1940年4、5月间,德军首先“闪击”丹表、挪威,接着入侵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同时,德军绕过法国自以为非常稳固的“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5月下旬,德军直逼英吉利海峡,把40多万英、法军队追逼到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一块三角地带。英、法动员了大批船只,经9昼夜苦战,才把近34万士兵运过海峡,撤入英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食的第一颗苦果。5.法国败降(1940年6月)、英国抗战(1940年7月—10月)敦刻尔克战役后,也就是1940年6月初,德军由北向南,向法国腹地急速推进,直逼法国首都巴黎。6月10日,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英、法宣战;14日,巴黎陷落。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这是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食的又一颗苦果。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坚持抵抗德国侵略的戴高乐将军,此时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与反法西斯力量一道坚持战斗。他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反法西斯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法国败降以后,希特勒制定了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从1940年8月11日,德军对英国进行了猛烈的空袭,每天出动上千架飞机对英国的军事基地、工业中心、首都伦敦等进行狂轰滥炸。同时,德军还出动大批潜艇在大西洋截击英国运输船只,使英国损失巨大,造成英国原料和粮食供应的极度困难。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的态度如何呢?(指导学生阅读《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进而讨论:此时英国政府对德国侵略扩张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英国放弃了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遏止了德国要尽快摧毁英国或迫使其求和的目的。10月间,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计划。在德军空中打击英国的过程中,英国政府又一次尝到了长期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苦果。我们从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清楚地看到:英、法两国真正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三、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1.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利用电脑课件《二战前期欧洲形势》图,边演示边讲述)到1941年夏天,德国已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然后,希特勒先在苏联西部边境之外集结大量兵力,后来又侵入巴尔干各国,形成了从西南包围苏联的态势。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凌晨,法西斯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了包括附庸国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芬兰等国军队在内的190个师,550余万人,4000多辆坦克和近5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由于苏军在战争初期准备不足,使德军在几个月里深入苏境内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控制苏联约40%的人口及大部分工业区。尤其是中路德军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形势非常危急。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英勇的莫斯科保卫战。(演示影片《为祖国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相关片断。莫斯科居民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十月革命纪念日红场阅兵及斯大林进行鼓舞人心的演说,红军由红场直赴前线)第二年初,苏军从莫斯科的南、北两面开始反攻,经40多天激战,歼敌50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这次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它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欧洲战场如此,此时的亚、太地区形势又怎样呢?2.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也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0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提出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妄图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囊括印度以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北所有地区和国家的殖民大帝国。日本的这一计划对于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且有赖于东南亚战略物资供应和在东南亚建立许多军事基地的美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严重的损害。对此,美国也就不能不做出反应。首先,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其次,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英国对日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美、日矛盾激化了。日本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这便演出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一幕。(显示《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边演示、边讲述)珍珠港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活动中心,它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水区面积33平方千米,可同时停泊各种舰艇几百艘。这里是太平洋上的交通枢纽。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对珍珠港进行了突然袭击,仅以28架飞机、几艘潜艇的微小代价,毁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主要舰只。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日本还出动陆军向东南亚各地的美、英军队发动了进攻。到1942年春,日军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使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蒙受了战争的巨大灾难。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联合起来,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才能尽快打败和消灭法西斯。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掌握《大西洋宪章》发表的背景、内容。请同学们思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扩大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政策有什么变化?归纳出绥靖→中立→参战的过程,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法西斯已成为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了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消灭法西斯,被侵略国家日益走向联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目的、时间、参加国和主要内容。然后,进一步明确。)《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背景和阅读教材所列《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的材料,分析、讨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在肯定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从此,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不同肤色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了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这个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同盟各国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经济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到1942年和1943年,终于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阶段。本课小结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起了推动作用。二、归纳:1.爆发: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3.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布置作业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简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历史意义。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关于高中教案高二历史次工业革命的高中教案推荐


历史:4.1《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自然科学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870年后)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

(2)成就:

①电力广泛应用——最显著特点,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相继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创制及使用。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和飞机等得到迅速发展。

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④化学工业的建立。80年代起,科学家们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和苯染料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⑤推动就工业革命的发展

⑥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二、垄断组织形成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①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②竞争中壮大了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

(2)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促进了生产发展。

②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③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关于世界政治的发展复习教案的高中教案推荐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②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

①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②美国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③日本提出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④欧洲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⑤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⑥以上诸因素将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①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这种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②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冷战后,国际形势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

a.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

b.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随即爆发,冲突增加,在一些地区引发厂局部战争,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解体后出现的地区性战争。

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1)裁军:

①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厂进展,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把裁军和军控推向一个高潮。

②近年来,裁军与军控进程却呈现停滞甚至倒退趋向,特别是美国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增加军费。并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缓和: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对话、经济往来增多,xx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推动厂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关于一次函数的高中教案推荐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六、常用公式:(不全,希望有人补充)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高中教案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精选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一】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1、背景: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根本原因)社会根源: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欧洲社会上出现“寻金热”。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宗教因素:西班牙、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精神动力)2、新航路开辟经过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到达印度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1519-1522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考点二】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到来,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考点三】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1、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2、英国:“日不落帝国”英国战胜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考点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考点五】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考点六】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1、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火车;2、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开始)①显著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传统工业的进步。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③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考点七】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

4、表现: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5、影响: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1、14——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原始阶段)2、17——18世纪,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3、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是: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的手段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

推荐:高中教案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扩张 万能通用篇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扩张【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世界商业霸主;荷兰的殖民扩张

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理解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市场之间的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了解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关系,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了解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日不落帝国”“无敌舰队”之战;英国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殖民扩张对欧洲和殖民地的影响【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在教师讲述的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多让学生积极思考归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在课堂上对所涉及内容文字与图片材料积极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导入新课】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欧洲经历了空前的变化。最先在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那里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一、海上马车夫1.17世纪世界商业霸主荷兰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为什么?荷兰自古以来就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而且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它西朝大西洋和英国,背靠辽阔的德国和欧洲大陆;有天然良港,又有投降欧洲腹地的河流水道,处在欧洲商道十字路口的位置。发达的商业和运输业是尼德兰经济的一大特征。通过让学生阅读【历史纵横】的内容,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活动的地域和特点,使学生理解“开辟新航路”对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开辟新航路后,作为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虽然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但他们不屑于经营工矿企业,而是从殖民地抢夺了大量金银,这笔巨大的财富却没有转化为他们国内的资本,反而由于封建贵族的挥霍而大量流入尼德兰、英国、法国等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刺激了这些国家和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荷兰经营起与殖民地的转运贸易,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荷兰由此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势力日益壮大。1581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荷兰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独立后的荷兰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荷兰人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队,几乎把欧洲南方各国和北方各国之间的贸易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当时的荷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他们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及殖民地的产品也由他们运往北欧销售。其海运、渔业、工场手工业超过其他国家,首府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忙的商业城市。2.荷兰的殖民扩张荷兰不满足于商业上的成功,还积极想海外进行殖民扩张。荷兰对外扩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商业垄断公司)荷兰在16xx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和在1617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就是这样的商业组织。荷兰利用商业垄断公司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建立起自己的殖民航运霸权。在北美,荷兰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取名为新阿姆斯特丹。非洲东岸、印度洋北岸和马来半岛沿线的亚洲地区是荷兰殖民扩张的重点。17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在巴达维亚(即雅加达)建立东方总部;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利用教材提供的【历史纵横】,引导学生回忆荷兰入侵中国台湾史实。17世纪荷兰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就在荷兰人在17世纪执世界殖民贸易之牛耳时,英、法两国起来向其挑战。17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英国取得荷兰的北美殖民地。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二、“日不落帝国”1.“无敌舰队”之战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东、南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积极参与了海外贸易的竞争。但是,当时拥有欧洲最大海军和舰队的西班牙控制着欧美之间的大西洋水域,由于英国人贩卖黑人奴隶贸易要途径大西洋,而且屡遭西班牙船队的袭击,两国矛盾因而激化。西班牙国王决定远征英国。但是,1588年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无敌舰队”的战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的海上霸权开始确立。17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2.英国的殖民扩张和荷兰人一样,英国也组织了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16xx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英国以此侵入印度,到1688年为止英国在印度已经建立了3个重要据点。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殖民地,到1733年已经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些商业垄断公司从殖民地掠夺来巨额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使英国的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起来,为英国海外殖民扩张奠定了物质基础。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发展壮大。17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政府,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建立起欧洲最强大的海军,为海外殖民扩张提供武力后盾。英国不断地向海外扩张,首先与当时拥有世界殖民航运霸权的荷兰发生冲突。为了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国国会于1651年起颁布《航海条例》。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思考《航海条例》的规定主要是针对谁?(荷兰)为什么?(因为17世纪荷兰被成为“海上马车夫”)英国和荷兰的矛盾由此激化,英国在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发动了三次对荷战争,荷兰战败。结果,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得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3.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打败了荷兰之后,在海上与英国争霸的只剩法国这个劲敌了。为此英法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英法争霸一共通过四次重要战争:圣·奥格斯堡同盟的战争(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17xx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七年战争(1756~1763年)。战争波及世界各地:北美、非洲、印度。通过这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法国损失巨大。它在印度的势力几乎全部被英国排挤出去;在北美,英国夺取了法国整个圣劳伦斯流域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州夺占了许多的殖民地,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让学生思考“英国为什么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引导学生从物质基础、海军建设、扩张重心等几个方面思考。英国工业有发达地的手工业生产,纺织品和金属加工业发达;英国重视海军建设,英国海军实力在欧洲首屈一指;英国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三、市场的拓展1.对欧洲的影响随着殖民扩张的家乡,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使世界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到18世纪后期,大陆之间的贸易的发展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美洲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烟草、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使欧洲人赚取了巨额的商业利润。美洲的生产原料品,非洲的劳动力(奴隶),亚洲的奢侈品,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不仅为欧洲商人带来丰厚的利润,还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利用教材【学思之窗】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对比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思想和对外政策上的差异,探究近代西方形成巨大优势的原因。2.对殖民地的影响世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给西欧带来巨大的利益,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困落后,面临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严重威胁和无穷灾难,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补充有关英国从黑奴贸易中获取巨额利润的资料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殖民活动的揭露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接触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殖民扩张活动的影响,并利用教材提供的【历史纵横】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奴隶贸易对欧洲原始资本积累带来的影响。【课后研讨】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请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思路:殖民侵略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种种野蛮的强盗式掠夺行径,获取了巨额利润,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本课小结】16世纪后期荷兰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在17世纪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开始,英国也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并与荷兰、法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美灾难的根源。正是在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屠杀基础之上,迎来了工业革命,东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从而被明显地区分开来。

走进分数的世界


执教:夏青峰(全国小学数学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华士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

记录/评析:张金龙(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一、课前交流——“引领”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要和大家要一起度过美好的40分钟,大家欢迎吗?真欢迎还是假欢迎?那作为小主人你想说什么?(教师亲切的话语,顿时勾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生:欢迎客人老师来到我们江苏扬州宝应县。我们的大门永远敞开欢迎您。(掌声。)师:(屏幕出示一张青蛙素描图。)你看见了什么?学生:蟾蜍。师:是青蛙啊,(众笑)哦,我画的是青蛙,你说的是蟾蜍啊。(又笑)那么我倒过来放,你又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一个码头。师:看来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事物。再出示一张图。师:看见了什么?生:一个人在吹喇叭。生:一个大鼻子的人在抽烟。(此处,教师应适时进行健康教育,吸烟有害健康!让学生从小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可小视、更不可忽视!虽然此处看似与数学教学关系不大。)师:有没有看到漂亮女孩的脸?生:没有。生:我看到了。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东西。师:我再问大家一个非常简单而又非常难答的问题,1加1等于几?生:等于2。师:错了。等于1。你们老师教“错”了。(众笑,激趣。)师:比如,一团橡皮泥加一团橡皮泥等于——一团橡皮泥。师:7加8等于?(1!)不同的视角看1,看到的不同。(再如,2+5≠7,2+5=1,即:2天+5天=1周。)评析:借班上课,师生课前交谈,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属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之一,尤其是像“第三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等全国性的重大教研活动。夏青峰老师作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教师,利用课前短暂的两三分钟组织教学,激趣引领,从而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学生心理磁场;千方百计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二、唤起经验——“起跑”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你们刚刚三年级结束,有信心学好吗?有了信心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跳一跳,摘果子!)师: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教师随即板书课题。)师: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借用电脑PowerPoint演讲稿形式,实物投影,呈现问题。)生1:分子、分母和分数线。师:你能举个例子吗?(教师设问,引出话题。)生: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1/2。(该生说到第3遍,才悟出是“平均分”,教师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让学生自我纠正。从而突出概念的关键词“平均分”。这样的学习应该是刻骨铭心的!)生2:我还知道了分数的大小。比如:4/5>2/5。生3:我还知道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师:老师也想说我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投影出示4副图:虽然都表示1/4,但是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古中国、古印度人、阿拉伯人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三千多年前,用嘴巴的形状代表分数,后来逐渐演变到现在的1/4,(教师依次向学生介绍分数的历史渊源)……评析:《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夏老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时,就是从学生学情出发,简短的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了传统的概念教学“复习——引新——练习——巩固”的程式化、僵化的四环节教学。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导入部分,教师对于知识结构的变革,缘于教师全新的课程理念,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有效的“起跑”。三、文本阅读-----“加速”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师借用电脑PowerPoint演讲稿形式,实物投影,再次呈现问题。)生1:最大的分数是什么?生2:分数能乘除吗?生3:分数可以做应用题吗?生4:为什么会有分数?……(学生头脑里装载着一系列数学问题,学生的思维是期待点燃的火种!绝非数学知识的简单容器!)师:这些问题,相信大家可以通过看书,也可以上网查资料等方法自己去解决。师:现在就请大家看书,哪些已经明白?哪些还不太明白,通过看书哪些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学生看书。师:好,通过自学课本,你又知道了什么?生1:如果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分,其中有几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生2:分数是怎么产生的?我知道了分数产生的原因。生3:如果把许多物体合在一起,就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师:还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生4:一个数字,为什么称它为自然数?师:板书:1与“单位1”。(教师及时纠正这里的“1”是指单位“1”,与自然数的1是有区别的。学生问题动态生成,教师说理就地取材,“随意”列举:像现在的一个班级,一个大会场所有的人,都可以看作单位“1”。)生5:为什么不能说二分之一是一半呢?(能的。)生6:为什么不规则的图形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教师“信手”板书板画一个个不规则图形,引导学生可以将它看成一个整体。)评析: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如果说以往的概念教学,教师侧重于直观演示、通过举例让学生来理解定义,那么,新课程中,课堂活动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文本,使学生真正走近(进)了“分数”的世界,《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夏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四、操作实验——“冲刺”师:我们要学会自己出题考自己。现在来进行“闯三关”游戏。【第一关】:试试你的眼力。1、出示一个长方形,标出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目测是其中的几分之几?(1/3。)为什么看出三分之一?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2、出示一个圆,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学生猜测是1/3、1/2、3/8……实际上是一个圆的八分之三)教师板书:3/8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3、教师出示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四分之一。(露出的是一个小三角形),你能根据老师画的,画出下面的图形吗?老师告诉你,答案可能不止是一种。学生操作,接着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师问:关键看什么?生:看露出一份。(学生展示的作品多姿多彩,生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富于个性的思维以及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也出示多种情况的图。(说明有很多可能性,展示思维的多角度。)【第二关】:快速抢答。1、铅笔实验: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每人几枝?(2枝)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4人,每人几枝?(2枝)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1/2)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6人,每人得多少?(1/6)生: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其中的1/2。师:为什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2枝,还可以用1/2表示呢?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4人,每人2枝,可以用1/2表示吗?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可以用1/2表示吗?(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弄清楚一些铅笔所表示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后,都可以用1/2来表示。)2、画图实验:师:出示6枝铅笔,我要拿走它的2/3,请问拿走几枝?生:4枝。为什么?提问后板书:2/3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师:出示1根小棒,我拿走了它的1/5,请问一共有几根小棒?(5根)师:出示2根小棒,我拿走了它的1/5,请问一共有几根小棒?(10根)师:出示2根小棒,我拿走了它的1/5,请问一共有几根小棒?(15根)教师出示了三幅用不同的铅笔数表示相同的五分之一的画,让学生画出遮盖的部分。学生操作后,展示学生作品。小结后板书:1/5是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第三关】可能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估计是“动手摆小棒”之类的学生操作性游戏。)师:(进行课堂小结,形成完整的课堂板书,将分数的意义逐层抽象、概括、提升。)师:师生对照着板书,进行课堂小结,教师质疑问难。评析: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夏老师没有直接奉献真理——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这一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教师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主要抓住了不同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同。整个新课的学习,教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强化了定义概念,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分数的真正含义。数学教学也真正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就在不经意间,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充分说明夏老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动态生成的课堂,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他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节轻松、活泼、实在的数学课,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概念教学”的新“天窗”!★{争鸣与商榷·相关链接1}“可以对学生说‘不'?!”☆[李镇西老师的点评]:我特别欣赏夏青峰老师的数学课,这是我迄今为止听课的最好的一堂数学课(我迄今为止只听过一趟小学数学课)。夏老师的成功,在于他真正把教的过程转化成了学的过程,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整堂课,学生活跃,夏老师的引导都非常巧妙,不是让学生配合夏老师,而是夏老师去“迎合”学生心灵的需要。非常精彩!在听夏老师课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小学时候的数学老师是夏老师,那我现在可能是一名数学教师呢!当然,如果硬要挑刺的话,我也可以挑一个刺。先说一个笑话,现在不是时兴鼓励学生吗?!在一堂课上,有个学生发言,把本来应该是“6”的正确答案,说成“7”了,老师却表扬他说:“很好,你的答案基本上接近正确答案了!”(下面的老师大笑。)很遗憾呀,今天我们的夏老师不幸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当学生把八分之三说成三分之一的时候,夏老师是这样表扬的:“很好,差不多!”我在思考: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不可以在课堂上对孩子说“不”呢?……★{争鸣与商榷·相关链接2}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与夏老师商榷☆[蒋文利老师的点评]:在《教育在线》第三届新教育实验会议上,“理想的课堂”环节中,听取了特级教师夏青峰老师一节数学课,感触很深。夏老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展现,把一个大问题分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分散难点,各个突破,化难为易,步步相扣,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让学生了解了“分数”定义的来龙去脉。学生在夏老师的牵引下,一步步地走进了快乐的数学殿堂。一堂课,老师思维敏捷,学生积极主动,师生互动明显,配合默契。但我认为夏老师对于课堂环节的完整性的注重远远超过了课堂即时生成的本身,以至于本课还有几点值得认真商榷的地方。第一、没把学生的想象力引向深入。夏老师在“闯三关”时,出示例题:“露出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四分之一,请想象一下整个图形”,选题好,手段妙,能力培养目标十分明确。不过,我认为夏老师点拨不到位,出示图形急于求成,一古脑儿的把全部答案展示了出来,这样一来,虽不能说是完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但是至少不能把学生的想象力引向深入,不能像李镇西老师说的那样思维“继续碰撞”。想象力是人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特别小学生更需要想象力。假如夏老师在学生回答完此题之后,继续启发追问,还有其他情况吗?再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一下,我想,学生也许会找出我们教师所想不到的结果呢?比如:空间立体图(正四面体),如果学生想不到,老师可以用实物图展示,还可以让学生把正四面体涂色展开,然后再讨论比较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把新课程理念深入落实。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数学的海洋里翱翔。因为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应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历程。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为所有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而喜欢动手是儿童的天性,所以教学时,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实现自主探索(当然由于借班上课,学生学情不甚了解,又因时间关系“闯三关”游戏中的第三关未能及时完成,估计是“动手操作摆小棒”之类的学生操作性游戏);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见解,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知识。第二、被老师遗忘的学生在想什么?不论哪位老师上课,提问学生时,都有不举手的,对于不举手的学生,作为老师就可以视而不见吗?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应是动脑动手的、欢快的、和谐的、主动的、全员参与的。假如你叫一个没举手的(可能是一个成绩差的学生,也可能是一个性格内向的沉默学生)回答问题,答对了,你的一句称赞也许能改变他的自我判断;答错了,你鼓励的目光、温暖的话语,也许可以改变他的未来,但是,可惜的是,在夏老师的这节课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很多,被叫到的也很多,而那些始终没有举手的学生却一个也没有得到老师的垂青,无形之中,这些安静的学生便成了被遗忘的部分,成了热闹兴奋的课堂上,不被老师关心的陪衬。如果是因为公开课才造成了这种关怀的偏差的话,那这不是公开课的作秀吗?如果日常课堂上也是如此,那么就更加值得反思了,因为,对于部分学生人文关怀的无意识缺失,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其心理性格的健康发展。我想,这似乎也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世界格局的变化【精】


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案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东欧剧变的实质和方式;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二、要求学生认识: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然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3.通过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今天,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还在实践和发展。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波兰、民主德国和罗马尼亚剧变的经过,找出三国在剧变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并以此深化学生对特定历史进程的分析和认识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苏联的解体。二、本课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教学要点(板书,可制成投影片出示。)教学手段利用投影仪显示教学提纲及资料教学过程引言导读:本章引言共有三段。第一段指出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和消极影响。请同学们具体说明。内因是苏联东欧改革进程中的重大挫折;消极影响是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第二段说明了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的政治形势。请同学们说出其特点。(1.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的局面和走向缓和的世界形势的总趋势;2.美国的霸权主义,一些地区、一些国家固有矛盾的激化,导致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3.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争取世界和平。)第三段指出了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经济局势的特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为改变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斗争。)复习小结:导入新课二次大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过程?1.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为美苏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做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3.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而到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了。

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指出东欧制度的实质。)课本的楷体字部分提供了波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四国的变革情况,请同学们阅读后比较四国在剧变过程中所具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①因经济困难导致政治危机;②面对动荡的政局,执政的共产党、工人党的妥协退让,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使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③反对派最终得逞,取得了政权。反对派夺权的方式有所不同。波兰等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民主德国是通过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而罗马尼亚则是通过流血冲突的方式实现了政权交替。)东欧各国政权更迭之后,德国统一,而南斯拉夫则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奇维那、南斯拉夫联盟五个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即捷克和斯洛伐克。东欧国家的剧变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先来分析东欧剧变的内因。1.历史原因东欧诸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东欧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革命斗争;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所以,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2.经济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3.政治原因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东欧剧变的外因:1.苏联因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即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2.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以美国为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东欧是西方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用的手法有: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内政,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对势力。导致东欧剧变的多方面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相比,现实的因素是主要的;内因和外因相比,内因是主要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比,主观因素是主要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比,经济因素是主要的。所以,东欧剧变诸原因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二、苏联解体(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曾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它的经济实力却一直不如美国。80年代,里根上台后,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打算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苏联的经济实力,再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同美国继续争霸了。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就确立了把国内和对外工作的重点转到发展经济上来的方针。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改革困难重重,成效不大。经济改革推进不下去,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他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清障碍。而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则是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这种“新思维”的认识,反映到政治改革上,便是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式的多党制,致使全国政治上失去了领导核心,思想上失去了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失去了联系的纽带。结果,导致了苏联社会思想混乱、民族矛盾加剧、经济状况恶化和社会秩序全面动荡。苏联的政治局面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二)苏联解体1.过程:“八一九”事件——明斯克协定——《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在苏联行将毁灭的时候,一些试图维护苏联本来的联盟体制、避免苏联解体的苏联高级官员于8月19日发动事变。这是在悬崖边上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尝试,但仅为期3天就宣告失败,“八一九”事件的悲剧性在于,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但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共被排挤出政权机构,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解体的速度骤然加快。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六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不复存在”。12月22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12月25日圣诞节夜,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旗开始徐徐下落、下落……,一面三色旗(俄罗斯联邦国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2.原因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有关知识来议一议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答案要点:不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全力发展军事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民族政策中的偏差;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方向。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这里需强调的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成功,所凭借的,归根到底是其经济上的实力。苏联的解体对欧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如果说在苏联解体前欧洲处于两极对峙状态,而苏联持进攻态势,西欧面临苏联的强大压力的话,那么在苏联解体后,情况就发生了逆转,俄罗斯居防守态势,北约东扩使俄罗斯面临巨大压力。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其三,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伟大运动的终结。苏联解体充其量只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在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潮时,仍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保持着自己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人们正从苏联的兴亡中研究它的经验教训,进而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寻找更为正确的道路。本课小结1.列表小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表格如下:2.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由学生讨论进行。经验教训的要点:(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布置作业一、选择题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d)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1990年苏联局势的动荡直接表现在(d)①苏共中央全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②国民经济大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④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尖锐和公开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b)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473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