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word版教案

时间:2024-03-28 word教案

word版教案。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制作精良的教案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基石。栏目小编为您精挑细选了一篇不容错过的“word版教案”文章,看完本文您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参考意见!

word版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word20xx的文本的复制、移动及删除。

2、灵活运用复制、移动、删除等方法对文章进行编辑。

3、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文本的复制操作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对文本进行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在新闻中看到我国的航天事迹报告团在香港、澳门、上海进行报告,掀起了一股航天热。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段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电视画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一难忘的时刻。”

播放录像片段。

师:“看完录像后,老师真想也坐上宇宙飞船去遨游太空,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呢?”

生:“想。”

师:“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宇航知识了解多少,能不能做一个称职的宇航员。”

二、新授:

1、复制

教师出示知识问答(一):

神舟五号知识问答:(请用最快的方法完成练习)

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是( )。他乘座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 )宇宙飞船。

请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完成练习,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正确答案及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有二种情况:

A学生使用以前的方法将这二个词重新输入至括号中

B有的学生可能会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将二个词输入至括号中

针对二种情况教师作出不同评价,只要操作正确,都应表扬,当然方法B好于方法A

针对情况A则由教师讲解复制、粘贴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针对情况B则教师只需讲解复制、粘贴的操作步骤

板书:

选定文本

单击“复制”

光标定位

单击“粘贴”

(复制、粘贴按钮在工具栏、编辑菜单、右键菜单中都有,由学生自己决定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知识问答(二):

航天历史知识问答:

请将正确答案复制到括号中:

美国 前苏联 尤里·加加林 尼尔·阿姆斯特朗

1961年4月12日,( )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 )乘东方1号用了108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因此,( )是世界上第一位上天的航天员。1969年7月16日,( )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航天员( )将左脚踏到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

教师操作时WORD会自动出现剪贴板程序,教师可讲解

WORD中的剪贴板与我们以前WINDOWS中的剪贴板不同,它可保留12次复制内容,如果不予理睬,则自动选择最后一次复制内容完成粘贴。

2、移动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做一回小老师,帮一位小朋友修改一下造句”

教师出示知识问答(三):

神舟飞船知识问答:

我国先后发射了神舟一号、神舟三号、神舟二号、神舟五号、神舟四号宇宙飞船。

答案:应将“神舟三号、神舟二号、神舟五号、神舟四号”调换一下位置

请学生上来操作如何修改造句

有三种情况:

A学生使用以前的方法手动修改。

B学生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将文本复制,再将原来的文本删除

C学生使用剪切、粘贴的方法将文本调换一下位置

针对三种情况教师作出不同评价,只要操作正确,都应表扬,当然方法C好于方法B好于方法A

师:“实际上我们只需将‘神舟三号、神舟二号、神舟五号、神舟四号’调换一下位置,选中内容后应使用剪切按钮而不是复制,其余操作步骤与复制一样。”

操作步骤:

选定文本

单击“剪切”

光标定位

单击“粘贴”

(方法有两种)

(板书时强调除第二步不同外,其余与复制操作步骤相同)

师:“下面老师教大家一个更快的移动方法,保证比刚才的方法快多了,就是拖移法”

注:“拖移法”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同学们要熟练掌握,“拖移法”对同学的光标定位操作要求较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情况灵活使用这两种方法。

请学生完成知识问答(四):

航天知识问答:

将下列句子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1962年2月20日 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航天员格伦中校,绕地球飞行3圈,在大西洋海面安全返回。格伦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

1957年10月4日,苏联利用火箭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它标志着“空间时代”的开始,在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61年4月12日 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少校乘东方1号用了108分钟绕地球运行一圈后安全返回。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上天的航天员。

20xx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火箭进行首次载人航天,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1969年7月16日 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2时56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

3、删除

师:“现在我们完成了知识问答(四)的排列句子,完成后我们就不再需要标题,请同学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将标题删除”

操作步骤:

选定文本

单击“剪切”

三、综合练习

知识问答(五)

世界各大传媒报道“神舟”五号新闻摘译

请你打开上面的网页链接,然后使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摘录五段其它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评价。(可配上图片)

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请他完成

知识问答(六)(屏蔽了菜单及鼠标右键,必须使用快捷键才能完成)

世界各大传媒报道“神舟”五号新闻摘译

请你打开上面的网页链接,然后使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摘录五段其它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评价。(别以为和上一题一模一样,你用刚才的方法再试试,试了就知道)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文本的复制、移动及删除,请同学说说复制和移动在意义上和操作上的区别?”

word版教案 篇2

一、问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信息及技术组的二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word,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二、总括语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来讲,讲授的过程中,我就要做到靖江精炼,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展开搜活动,因此本节课例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三、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但正是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本节课教材的理解,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信息技术4年纪上册第三课主要介绍了word的使用方法,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并且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熟悉word的操作方法,掌握修改文档和保存文档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法逐步激发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热爱,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熟悉word的操作方法,掌握修改文档和保存文档的方法难点,提高对于文档的认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形象过渡阶段,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故而在上课的时候,我要尽可能的做到引导与发现,不仅是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又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在此之前,同学们,学习过备忘录以及文本的建立,所以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六、教学教法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的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的掌握它们,过儿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等教法,以及自主学习法,练习法等学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堂课,所学习的课题和内容形成相应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我将通过多媒体导入法,给同学们展示几例Word文档的成稿,然后向同学提问同学们认不认识word文档,大家知道怎么进行操作吗,依次提问,从而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激起学生们对于本节课学习的探究欲望。

新授:首先我会给同学五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自己探索一下word界面如何打开,然后我会依次提问学生关于word打开方式,同学们依次回答出通过双击桌面上的word标志,即可打开Word文档,把鼠标放在Word文档上方,右击选最上相打开,可打开Word文档,请同学们回答完毕之后,针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陈述,并且进行总结,同学们回答出了两种打开Word文档的方式,接下来我将会进行补充第三种Word,文件打开的方式,在桌面上直接右键有一个新建即可,新建Word文档。然后提问学生,我们刚刚一共总结了几种Word文档的打开方式,学生回答三种,即双击打开,在图标上右键打开,在桌面上右键新建这三种方式,这一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接着提问同学们,我们打开Word文档之后,它的构造都有哪些?

接下来我会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组对打开页面菜单栏中包含的几个部分进行讨论,在此期间我会走下讲台,对同学们进行答疑解惑,讨论结束之后,我将随机抽取小组代表回答刚才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看到第一行标题栏,第二行菜单栏,第三行工具栏,第四行文本编辑栏,那哪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咱们这第一行从左到右,它有几部分构成呢?好,同学回答从左至右分别为名称最简化小化关闭四个功能组成,依次提问同学们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的组成,然后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发言,在对Word文档的界面认识了解完成之后,我会请同学们填一个表格,分别为命令式保存、文字、段落、分隔符、页码、复制、粘贴、新建都在菜单选项中的哪一部分功能中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唉,锻炼了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小结:最后在课程结束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由每个小组的第二号同学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发言。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很好的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作业:然后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让同学们在课下自己完成一个Word文档的建立并制作成自我介绍的形式。

word版教案 篇3

Unit1 (M5) Word Power & Task

1.掌握Page 26~ 27 & Page32~37上出现的重要单词、词组与句型

1.整理Page 26~ 27 & Page32~37上的重要单词、词组与句型。

2. 研读Page32~37上的相关内容并掌握海报设计。

课前预习:

请运用所学环境词汇知识,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完成下列短文:

LAST week's topic: Tourism is 1.affecting (影响) society and the 2.environment (环境) in many ways. What nnection (联系) is there between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How can we maintain a 4.balance (平衡) between them?

Mike (Tianjin): There is no 5.doubt (怀疑) that we can 6.benefit(得益)a lot from tourism. We shouldn't hibit (禁止) tourism just because it 8.pollutes (污染) the environment. The key is keeping tourism from 9.destroying (毁坏) the environment. First, we can 10. construct (建造) fewer modern facilities at scenic spots than before. Second, tourists can be 11. educated (接受教育) about how to 12. protect (保护) the environment. I'm sure if we try our best, we can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

课文解析:

1.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UNCCD)was established in 1994.(page 35)

We have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many countries.

我们已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The club has established a new rule allowing women to join.

俱乐部制定了一条新规章, 允许妇女入会。

The company was established / founded in 1860. 这家公司创办于1860年。

The reserve was set up o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in Zhenjiang.(page 38, lines 30-31)这个自然保护区设立在长江下游的镇江段。

This centre was set up / founded in . (page 35) 这个中心成立于1966年。

③ found侧重于“成立和产生”。例如:

They founded the company themselves. 他们自己创办了这家公司。

The college was founded in 1872. 这所大学兴建于1872年

When was the satellite city founded / built? 这座卫星城市是什么时候兴建的?

④ build侧重于“修建”的过程。例如:

They have built / set up another space station. 他们又建了一个太空站。

They will build us a new school. 他们将给我们建造一所新学校。

2. This centre was set up in 1996 and is stocked with modern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computers for environment research.(page 35)

① stock 用作动词,意为“储备”;“保持……的供应”。例如:

This store stocks all types of toys. 这家商店储备各种类型的玩具。

They do not stock flowers, only fruit. 他们不储存鲜花,只储存水果。

They used the house to store the building materials. 他们用那座房子来储藏建筑材料。

② be stocked with 储备了……

His head is well stocked with ideas. 他的头脑里主意很多。

The pond is well stocked with fish. 池塘里有很多鱼。

(2) equipment指“设备”时是不可数名词。例如:

This factory has imported a piece of equipment this year. 这家工厂今年进口了一台设备。

The complete equipment of the new hospital will take a year.

这个新医院完全装备起来要花费一年时间。

3. There are also things that can be done at a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level, such as sharing information and solutions between countries and using satellites to pick out areas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desertification.(page 35)

(1) at a…level “在……层次上、在……水平上”

The talks took place at a high level. 那些谈判是高级别的。

The whole class is at a third grade math level. 整个班级处于三年级数学的水平。

(2) pick out “挑选、分辨出”。例如:

They have picked out the best items on the menu. 他们从菜单上选出最好的菜。

Let’s pick out the bad potatoes from the basket. 让我们把坏掉的土豆从篮子里挑出来。

There were so many people at the conference that I couldn’t pick him out.

参加会议的人太多了, 我没法认出他。

He picked out a friend’s face in the crowd. 他在人群中认出了一位朋友的脸。

(3) to be affected by… 是不定式的被动语态,表示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与不定式所表动作构成被动关系。又如:

It is an honor for me to be asked to speak here. 我很荣幸应邀在这里讲话。

Many university students asked to be sent to work in the west of the country.

Ⅰ.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roper words, using the right form.

1.The state of our parks is very serious, with rubbish everywhere.

2.The committee was established in 1994.

3.The new sports club needs some new equipment.

4.We offer free technical(技术)support to those buying our software.

5.We are doing our best with the limited(有限的)resources available.

6.The report blames the management (管理,经营)of the company.

7.These buildings are in a bad situ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y be pulled down.

8.They were shocked by the news that more than 20 students were killed in the road accident.

9.They were really disappointed at the news that all the tickets had been sold out.

10.What measure do you suppose we should take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11.He should throw the cat into the well. It is a shame to treat animals like that.

12.On his arrival at the airport, he telephoned home.

13.It is challenging for us to finish this project in a limited time.

14.The population of the village has decreased by 120 to about 600.

15.The modern technical equipment of his laboratory made it a special one.

Ⅱ.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given phrases, using the right form.

1. He was in a state of permanent (永久的) depression.

2. To my shame, I never thanked him for his kindness.

3. He was arrested for the possession of illegal drugs.

4. They watched him closely in case he should escape.

5. Help in the form of money will be very welcome.

6. The number of the club members has decreased to about 30.

7. This is a shop well stocked with the latest fashions.

8. The mayor said he w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food prices.

9. She was picked out from dozens of applicants(求职者)for the job.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speak English, the Students’ Union of our school has decided to hold a school-wide English-speaking contest in No. 1 meeting room at 2 p.m. on October 24, . Anyone who is willing to take part please go to your monitor and enter your name for it. Five teachers have been invited to work as judges. The first ten winners will be given awards as an encouragement. All are welcome to be present at the contest.

Ⅲ. 请根据下面的表格提示,写一张有关举行英语演讲比赛的海报,130词左右。已给出开头和结尾,但不计于总词数。

A Poster for an English-Speaking Contest

One possible version:

A Poster for an English-Speaking Contes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speak English, a school-wide English-speaking contest will be held in No. 1 meeting room at 2 p.m. on October 24, 2010. Anyone who is willing to take part please go to your monitor and enter you name for it. Five teachers have been invited to work as judges. The first ten winners will be given awards as an encouragement. All are welcome to be present at the contest.

The Students’ Union,

1. 我学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的困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版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学生能在WORD中正确启动和退出Word。

3、学生能准确说出Word窗口的组成。

4、学生能在Word中正确新建文档和保存文档。

二、教学重点。

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保存文档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观察法。2、演示法。3、自学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带有图片、艺术字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并告诉学生这样的例子在学完WORD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来,从而引起学生对WORD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教师首先出示一篇没有进行修饰排版过的文章,然后再拿另外一个已经进行修饰排版的文章与前一个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教师提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最后指出Word有哪些功能?

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总结结果进行补充,最后指出: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

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通过看书和上网查找资料,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小组讨论总结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功能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做最后补充。

4、新建Word文档。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

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1)使用菜单。(2)使用工具栏按钮。

5、输入文字。

教师提问:默认文字输入状态是什么?进入中文输入状态有哪几种方法?如何进行输入状态之间的转换?

6、保存文档。

教师布置任务:以“练习”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教师要求学生演示保存文档的方法(两种方法),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布置任务:

(1)试一试将这篇文章适当修改后,再次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

(2)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练习”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什么?

7、退出Word。

教师提问:怎样退出Word?学生讨论并演示所操作步骤。

教师提问:如果在退出Word时,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应怎样处理?

(三)课堂练习;启动Word,输入一段文字以“课堂练习”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

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

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五)布置作业:

1、新建一个文档,保存名字为“作业”。

2、扩展:从网上下一篇文章尝试用WORD进

word版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文档内容的选定方法,进一步熟悉WORD主窗口。(2)、熟练操作对字体字号的设置,并掌握设置的各种方法。

2、能力目标:

(1)、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简单排版。熟练掌握对文字的修饰。(2)、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

3、情感与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这门的兴趣和意识。

(2)、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自觉维护系统数据。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WORD是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兼有完善的排版功能。熟练运用WORD软件,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WORD软件的应用领域是文字处理和排版,当然WORD的软件的教学之重点也就是这两点。文字处理包括文字的录入(这有涉及到汉字输入法的知识)、编辑、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特殊格式);版式设置包括页面设置(纸张、边距、缩进、间距、边框、背景)、对象(图片、文本框、艺术字)插入及版式;表格制作包括表格插入、修饰。

教学重点:插入行、查找与替换、移动文本、删除与恢复文本。

教学难点:文本的修饰(文本的选定及字体格式的设置、替换选项中高级选项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教具

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与学。

抓住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

流程:“布置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学→教师穿插介绍知识重点和难点→归纳结论、评价成果”,即学生通过制作一份电子板报,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教具:自制课件,一张纯文本,一张排版好多彩文本。

四、教学流程(开放型、小组协作学习)

(一)、新课导入教师:你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报纸和杂志,你们在吸取它们精彩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些知识是通过什么软件、什么途径和什么方法编排在一起的?(学生:)

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文本,同时用课件展出“欢迎进入信息技术天地,认真学习,展示才华!”

教师:这两张文本有什么不同,你们更喜欢哪张?(学生:)教师:有通过自学,会进行排版的吗?(学生:)要想文本变得漂亮,我们一起共同探讨。

(二)学习过程

教师布置任务: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或让会的学生演示→学生操作(分组完成)

word版教案 篇6

各位评委:

你们好!

今天我说的内容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下册)中的第一课《认识word》。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本节课《认识Word》一节内容,是四年级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基础性很强对学生今后的电脑技能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学习《认识Word》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块操作”及“美术创意”,同时为学习其他“修改文档”、“板报设计”打下基础,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了解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从而更有效、更直观化、更形象化地提高“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重难点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电脑的认识有一个共同性是好奇,但是要他真正的按教材去学习一般的兴趣都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对电脑的好奇只停留在玩游戏上。加上学生的来源不同,本地生之间的差异性,本地生与外来生之间的差异性,体现在电脑技能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的个性差异。于是,我设计的教学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注意到他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又要考虑到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设置较高层次、一般层次、较低层次教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了解word的启动方法及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

2.掌握word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3.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

4.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五、说教学设计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预设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2.设置任务,自主探究。

3.参与游戏,突破难点。

4.归纳总结,成果展评。

具体阐述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展示用Word编写出的各种诗歌、日记、短文等作品。图文并茂的文学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认识Word的教学埔平道路。

首先让学生观察、欣赏教师所展示的各种文学素材。

师:这些漂亮的作品都是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制作的。Word功能强大,我们可以做word来写作文、记日记,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漂亮的图片,做好以后,还可以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让我们开始学习word吧。

[从学生身边的活动出发,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产生兴趣,由此感知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不断探索科学知识的真谛。]

二.设置任务,自主探究

活动1:word的启动。

教师示范。

单击“开始”按钮,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officeword20xx”,单击“microsoftofficeword20xx”命令,打开word20xx窗口。

[板书:word20xx的启动。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officeword20xx”命令。]

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启动方法?

学生上机尝试,请个别学生向全班学生做示范。

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请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启动word。

[通过学习让学生顺利地启动“Word”窗口的方法,并对其窗口进行初步的认识。]

三.参与游戏,突破难点。

活动2:word窗口的组成。

1.Word窗口和写字板窗口很相似,先打开写字板窗口让学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2.打开word窗口,教师介绍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任务窗格、状态栏等。

3.小游戏:

游戏1:在菜单栏中找命令。

游戏目的:熟悉菜单栏中的命令,每小组至少说出5个。指出相应命令所在的菜单,最好能说出命令的功能。

游戏2:在工具栏中找命令。游戏规则同上。

教师:工具栏中的所有命令在菜单栏中都可以找到,你们相信吗?

与教师比一比:学生考教师,由学生说出工具栏中的命令,教师在菜单栏中找出相应的命令。

4.小练习:输入“实践园”中的文字。

[通过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高昂的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3:保存word文档。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2.在对话框的“保存位置”框中选择D盘中自己的文件夹。

3.在对话框的“文件名”框中输入文件名。

4.单击“保存”按钮。

学生完成“实践园”。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比较中掌握正确的文档保存方法,完成保存文档的操作,完成了理论到实际的应用,实践了知识的迁移。]

活动4:退出word。

学生自主尝试退出word的方法。

[培养学生:

(1)动手能力(敢于大胆操作,掌握正确的Word操作方法)

(2)动脑能力(敢于思维、想象,有探索精神,有求知欲)

(3)动口能力(敢于师生对话、同学交流,观点互动、取长补短、共同分享)。]

六.归纳总结,成果展评。

现在每组推选一名本组中画的最好最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大家分别给每个作品进行打分,评选出小小打字员。

(学生进行自主点评,打分,说说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

[通过全班交流,更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各奖项的评比,达到了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多元化评价,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七.教学理念。

纵观本课的学习活动的预设,我始终立足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word版教案 篇7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Word图文混合排版是Word的特色功能之一,也是排版部分的一个综合内容。在前几节学生已学会了文字排版,能进行图文混排也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因此,对于这个知识点,我采用任务驱动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应用实例中,以培养学生应用Word20xx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生分析

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排版知识,已经能够熟练利用进行文字排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缺乏系统的练习,对如何将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缺乏经验。

存在的学习问题:

1、层次参差不齐

2、部分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差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1、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在Word20xx中插入图片、图形及格式设置的方法。

2、掌握Word20xx中图片和图形工具栏的操作方法。

3、能综合运用图片、图形等进行图文混合排版。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 1 (1)单击“插入”下拉菜单中的“形状”命令,选择形状,在文档空白处拖动鼠标绘制而成。

(2)点击绘图工具栏进行格式设置。编辑方法:

使用工具栏对自选图形的边框、线形、颜色以及版式等进行设置。填充效果可以是纯色、纹理或图片,通过“形状效果”设置可以形成一些特殊的效果。注意自选图片与文本框的配合使用,将对象加入文本框可以使对象的操作不受周围文字的`影响。

自主探究:

参照范例二,修改文档1中背景以图片填充。

二、背景图片的插入

“页面布局”-“页面颜色”-“填充效果”-“图片”自主提升,展现自我:

请同学们利用现有素材,设计一篇展示自我个性的文档。(以小组为单位)

注意排版布局、色彩搭配。

提示相关知识点:页面设置、边框的使用、填充纹理、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自选图形、文本框的使用、字体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段落设置。带着任务,自主去操作、思考、归纳,合作探索完成学习任务。

1.教师分层辅助,满足个性化要求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组讨论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3、展示评价,归纳总结

学生互比、互评,小组根据如下标准推选优秀作品上传至教师机1.文字内容突出,便于阅读;2.排版布局合理,版面设计有新意;3.图片及图形选用符合主题,搭配合适;4.配色美观大方,整体色感令人舒适。

教师对比点评学生作品,学生说出闪光点,让他们在欣赏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JK251.com延伸阅读

[教案]生日教案word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生日教案word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的实物。

2、能认真观察、寻找事物中有关4的数量。

3、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小熊的生日宴会》

操作材料:每人一个礼物盒图片,苹果、花、气球大图片。每人一件参加生日会服装,配饰(纽扣,口袋,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讲述故事,引出主题数量--4

1、师:教师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蛋糕,原来今天有人过生日呀,是谁呢,一看。小熊几岁生日呢,你怎么知道的。

2、数蜡烛,(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手举起来)1、2、3、4,4支蜡烛

二、一起帮助小动物寻找数量为4个的物品,进一步感知数量4

师:(小兔子、小老鼠、小牛、小猪)好多小动物们都想参加小熊的生日宴会,小熊提出了个要求,我们来听一听小熊是怎么说的。

1、寻找小牛身上的数量4

师:发现小牛手上有4个气球

2、寻找小老鼠身上的数量4

师:发现小老鼠手上有4朵鲜花

3、寻找隐含在小兔子的数量4,蝴蝶结上有4个蓝色的小圆点

:这些小动物身上都有数量4。瞧,小牛手上有4个气球,小老鼠手上有4朵鲜花,小兔子身上有4个蓝圆点。所以他们都能去参加小熊的生日宴会。

三、帮助小猪准备数量为4的礼物

1、为小猪解决困难

师:你们看小猪它也很想去,可是它身上没有数量4,怎么办呢?

2、师:猪妈妈帮小猪想了一个好办法,可以给小熊送礼物,猪妈妈帮小猪准备了3个礼物,苹果,香蕉,西红柿自己来数一数找礼物,按小熊的要求,挑选数量为4的礼物,将手中的礼物盒贴在数量为4的礼物下(苹果2个,花3朵,气球4个)

3、与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的数,苹果,花,气球的个数、检查幼儿有没有将礼物盒贴对,并纠正。

师:小猪很高兴的带着礼物去参加生日会,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

四、参加小熊的生日聚会,进行装扮

师:小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们都来了,非常高兴,你们想不想参加小熊的生日宴会?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漂亮的服装,可这些衣服上都是空空的,我为女孩子准备了贴在裙子上的小花图案,为男孩准备了贴在马甲上的纽扣或者口袋,你们还记得小熊的要求吗?要贴几个才能参加生日宴会呀?我们一起来装饰衣服吧!

五、结束:参加小熊的生日宴会

1、让我来看看你们打扮的漂不漂亮,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给自己装扮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有几个。起立,转身给后面的爸爸妈妈看看,我们能不能去参加小熊生日聚会呢?

2、听,宴会就要开始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起来,去参加宴会吧。

[教案必备] 中班教案word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教案必备] 中班教案word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活动设计意图:

故事《蝴蝶找花》是小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简短有趣。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去倾听故事,我以三只蝴蝶要到公园里去找花来引题,然后通过幻灯片的放映去吸引幼儿,让他们能安静下来倾听故事,并回答老师的提问,最后以游戏的方式融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巩固对红、黄、蓝三色的认识。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活方式最容易让小班的孩子喜欢。

二、活动目标:

1、安静倾听故事,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

2、通过故事、游戏,进一步巩固对三色的认识。

重点:安静倾听故事,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巩固对三色的认识。

难点:安静倾听故事,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巩固对三色的认识。

三、活动准备:

幻灯图片。三色蝴蝶头饰每人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蝴蝶头饰,用三只蝴蝶引出故事。

师:今天天气真好呀,你们看谁来了? 幼:蝴蝶。

师:这三只蝴蝶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红蝴蝶、黄蝴蝶、蓝蝴蝶。

师:三只美丽的蝴蝶要到花园去,它们会去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故事的题目叫《蝴蝶找花》。

(二)、教师边演示幻灯片边讲故事《蝴蝶找花》。

提问:

1、红蝴蝶找到了什么花?

2、黄蝴蝶找到了什么花?

3、蓝蝴蝶找到了什么花? 师:三只蝴蝶都找到了和自己颜色一样的花宝宝.它们唱歌、跳舞真高兴。

(三)、游戏:蝴蝶找花

1、幼儿分别扮演三种颜色的蝴蝶,边飞边去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花,然后站在花的后面,教师检查幼儿找的是否正确。

2、以外面还有很多漂亮的花,我们一起飞出去找找,结束活动。以蝴蝶头饰引出活动,让孩子在知道蝴蝶的同时认识蝴蝶身上的红、黄、蓝三种颜色。

通过看幻灯片让孩子觉得新鲜,有趣,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知道三只蝴蝶要找什么颜色的花。以游戏《蝴蝶找花》达到本次活动的高潮,并通过游戏巩固孩子对红,黄、蓝的认识,找到与自己一样的颜色。

[实用教案] 将心比心教案word版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怎样写好自己的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实用教案] 将心比心教案word版》,希望您喜欢。

一、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

课时一

(一)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②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③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①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③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活,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⑤学习第三: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⑦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课时二

(一)自学课文

①自由朗读全文。

②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

③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二)感知内容

①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②指名复述课文叙述的两个生活“小镜头”。

(三)交流体会

①你对课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我”的母亲想说些什么?

②你平时生活中有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或者正好相反的事例)

(四)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给老人让座。

②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忙着在山上种树。

四、教学结束:

课外作业

读名言,写一段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古对今》教案word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古对今》教案word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

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基础训练

1.听写:中间池水欢乐上网

2.反义词对子歌,自由读,师生对读。

3.出示一年级上册《对韵歌》,生齐读。

师:瞧,像这样的对韵歌不仅让我们认识了许多景物,知道两两相对的词语,而且读起来很有节奏,真有趣!

二、揭示课题,学写“古”字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提醒:“古”是今天要写的生字,横要写得长一些,下面的“口”应注意上宽下窄)。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3.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古”就是古时候,“今”就是现在。“古对今”意思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

三、初读课文,归类识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有三个小节,并标上序号。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师相机正音,评价。

4.师生合作读。

5.男女生合作读。

6.发现字形特点,理解字意。

师:读得字正腔圆,我们再来试试自己的眼力。

⑴出示三幅图,观察:图中同时出现了什么景物?(太阳)

这个秘密也藏在了“暑、晨、朝”三个生字宝宝里,你们发现了吗?(课件把“暑、晨、朝”三个字里面的“日”点红。)

⑵理解字意:

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到了七八月份那时候我们就放“暑假”。大热天晒太阳会“中暑”。(出示图片,出示词卡读)

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贴词卡。

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早晨”也可以叫做“清晨”,早晨的阳光叫“晨光”。(出示词卡读)

③板书“朝”的金文字体: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没消失。

朝:早晨也称“朝”,早上的太阳叫“朝阳”。早上天边的红云叫“朝霞”。

⑶开火车读词卡,巩固生字。

四、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一)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用横线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二)适时点拨,解决疑难

第一小节:(预设)

1.理解词意:

①严寒:(先让学生自己解决)冬天很冷很冷的时候。

(课件出示“寒”的金文字形)

师:“寒”是个会意字。瞧,这是它的甲骨文。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一个人待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尽管旁边横七竖八地放了很多柴火取暖,但还是很冷。

②“严寒”和“酷暑”两个词经常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贴词卡:严寒酷暑)

③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词。指名读,全班齐读。

出示句子:无论严寒酷暑,爷爷都坚持锻(duàn)炼(liàn)身体。

不论严寒酷暑,护旗手总是让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

④让我们把第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引导发现: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意思相反的`词)

小结:发现得很好,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语可以组成对子。

第二小节:(预设)

1.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课件点击)

2.霜: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汽被冻结了,像洁白的粉,就叫白霜。(出示图片)

3.出示:“和风细雨”

①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所以这两个词语也经常手拉手在一起。(板书:和风细雨)

③这个词可以怎么读?(读得轻柔一些)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

讲解“夕”的字源:“夕”与“月”本来是意思相近。甲骨文、金文,将“月”的字形减去一短竖表示月上黄昏,月光不明。意思是月亮刚刚显露的黄昏。太阳刚出来为“朝”;月亮刚出来为“夕”;月亮升到高空为“夜”。

5.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4.引导发现: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是同类事物)

第三小节:(预设)

1.莺歌对燕舞:知道莺和燕是什么动物吗?(黄莺和燕子)

2.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黄莺的叫声很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在跳着轻快的舞蹈。这就叫做——莺歌燕舞。(贴词)

谁来读读这个词,读出高兴欢快的语气。

3.看动态图片,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生: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来了,百花盛开,多美啊!”

生: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活力。”

说得真好!你们所描绘的画面就叫做——鸟语花香。(贴词)

4.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5.引导发现:第三小节的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

五、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

六、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组织学生做“踩地雷”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读黑板上贴的词卡,巩固字词。)

七、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李、香”,它们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上下结构)

交流:为什么“李”是木字头,“香”是禾字头?(李树是一种树,所以偏旁是木字头;而“香”表示享用五谷粮食时所体验到的好闻气味,粮食是农作物,跟禾苗有关,所以是禾字头。)

2.师范写,提示木子头和禾字头的撇和捺要舒展,写得偏长一点,包住下边;中间的树要短,留出空间给下半部分。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新年到小班教案word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年到小班教案word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背景

新年快到了,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了解过年时都有那些习俗,并让幼儿知道过年时应注意的安全知识,因此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了解过年有放鞭炮、吃饺子、穿新衣等习俗。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前讲述自己对过年的认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1、让幼儿了解过年的习俗,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2、让幼儿了解过年时应注意的的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手工制作的鞭炮

2、用橡皮泥制作的饺子

3、放烟花的影片

4、过年时欢庆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鞭炮和饺子

提问:小朋友,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鞭炮和饺子)提问:“那我们都会在什么时候要吃饺子、放鞭炮呀?”新的一年到来了,人们都会很高兴的用各种方式来迎接。课件出示(过年时欢庆的图片)。

2、让幼儿了解过年的习俗,体会节日的快乐。

提问:小朋友,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谁能说一说你在过年的时侯,会吃到那些好吃的?玩那些好玩的?还会收到什么礼物呀?

3、学习儿歌

(1)教师先朗诵一遍儿歌,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都有谁?他们都在做什么?

(2)幼儿带着问题听第二遍儿歌,之后回答问题,并逐步学念儿歌。

4、送礼物

画鞭炮:让幼儿学习用短线表现一串串的鞭炮,送给爸爸妈妈。

5、课件出示放烟花的影片

小朋友,我们自己不能燃放鞭炮和烟花

在过年的时候我们除了要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收礼物之外,还会贴对联、放烟花,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烟花

6、讲解过年时应注意的安全,而且别人放的时候自己要离远一点,否则是很容易伤到自己的。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从四个环节出发,第一让幼儿通过饺子和鞭炮了解到新年的到来以及人们的喜悦之情。那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开心呢?新年有哪些事是让我们觉得开心的?第二个环节让孩子自由的交谈,讲述了新年开心的理由:“新年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好看的”……;孩子们的积极性高,交流中也看到了孩子们对新年的理解,对喜悦的理解,第三个环节让孩子给爸爸妈妈送礼物,是让孩子懂得爸爸妈妈这一年的辛苦,在你收到礼物的同时你也送给爸爸妈妈礼物,他们会很高兴的,而最后环节观看礼花,更让孩子们感受了新年的氛围,把活动的氛围也得到了一个提升。

在幼儿学习儿歌时,利用幼儿在新年看到的景象,对声词掌握得非常好。但在第二环节孩子的自由讲述中,我看到孩子们对新年的认识是多样的,这里我只是采用语言的表述,没有直观形象的感知,如果在孩子讲述中,我结合一些图片把孩子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归类、总结;从而梳理孩子的经验,这样可能让更多的孩子认识与了解。也就可以让孩子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高中教案word初识 精选版


第一课认识Word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2.使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3.使学生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4.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技能方面:1.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情感方面: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学重点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三、教学难点保存文档的方法。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2.演示法。3.自学法。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见下表)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一、导入课题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二、新课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认为Word有哪些功能?教师小结: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2.启动Word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3.认识Word窗口教师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1(写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4.新建Word文档教师提出要求: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1)使用菜单。(2)使用工具栏按钮。5.输入文字教师提问:进入中文输入状态有哪几种方法?教师布置任务:输入书中第92页例1中的文字。教师提示: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学生观察、欣赏作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启动Word软件。学生通过自学,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练习1。学生自学后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成输入文字的任务。通过展示Word编辑的作品,使学生对Word有一个感性认识。学生可以归纳出Word的主要功能。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的能力。学生可以顺利掌握启动Word的方法。学生可以完成任务。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掌握新建Word文档的两种方法,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栏可以简化操作,使操作变得方便、快捷。学生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一些学生常常在每行文字的末尾按回车键,教师应及时纠正。(续表)6.保存文档教师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教师要求学生演示保存文档的方法(两种方法)。教师布置任务:(1)试一试将这篇文章适当修改后,再次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2)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什么?7.退出Word教师提问:怎样退出Word?教师提问:如果在退出Word时,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应怎样处理?三、课堂练习启动Word,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2、3,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四、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五、布置作业用Word写一篇日记。学生学习保存文档的方法,完成保存文档的操作。学生演示保存文档的方法。学生上机实践,得出答案,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学生与教师共同小结。学生可以掌握保存文档的方法,完成保存文档的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操作方法。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学生能掌握退出Word的方法。学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课堂练习。对汉字输入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要加强指导。学生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八、板书第十九课认识Word一、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二、启动Word“开始”/“程序”/“MicrosoftWord”。三、认识Word窗口四、新建Word文档方法一:“文件”/“新建”/空白文档/“确定”。方法二:使用“新建”工具按钮。五、输入文字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再按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结束。六、保存文档1.保存文档方法一:“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确定”。方法二:使用“保存”工具按钮。2.另存文档七、退出Word

热搜教案: 《颐和园》教案word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热搜教案: 《颐和园》教案word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清文章思路,课件的辅助运用,促进学生的感悟和理解,直观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4、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师生交流、

4、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1)讲解词义

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颐和园)谁去过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

(板书:颐和园)

二、讲授新课

1、讲读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填空练习)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走完长廊,就到了()、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明确: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

明确:又长又美

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说一说

(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

(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像一条长成卧在万寿山脚下、

(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

(4)长廓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

(5)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

3、小结: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

4、指导朗读

(1)谁愿意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著名的长廊,通过你的朗读,让同学们体会到长廊的美、

(2)教师评议,再指名朗读,找同学评议、

三、讲读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长廊,又来到了哪里

明确: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佛香阁,排云殿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碧辉煌"指宫殿十分雄伟,像一朵朵金光闪闪的云排列在佛香阁下面、

2、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万寿山的这种美

明确:第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1)"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万寿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这里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为作者的观察点是在佛香阁前面,所以后山的景色看不到、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红红的宫墙、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镜子,一块碧玉、

(4)"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由于山高离得很远,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静静的湖面上浅浅的波纹、

(5)"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这一句更加说明了万寿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见城里的景物、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例如"大半","静","绿","一点儿"等、

(2)教师评议,找学生练习读、

(3)齐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小结: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四、自学第四段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1、同学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检查自学情况,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发言、

3、每组选出代表读课文,比一比,那一组读得好、

4、教师小结:这一段写了昆明湖的静和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

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

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学生齐读)"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5、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以检查促预习。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促进对文章的感悟。

激发学习与欲望。

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剖析,实现读文本的感悟。

学生自学为主,通过相互交流实现理解的提升。

通过读来感受颐和园的美。

今日课件: 《春雪》教案word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今日课件: 《春雪》教案word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要点:

1、分析下阕部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题。

2、理解议论抒情相相结合的特点。

3、朗读和背诵。

4、练习测试。

教学内容与步骤:

1、进入上阕“概括”界面,复习旧课。

2、全班背诵上阕。

3、分析下阕:

1、老师操作电脑进入下阕的“思考题”界面,显示思考题:

思考题内容:

1、前两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

2、“惜”的作用与上阕哪个词相近?

3、“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诗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5、“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6、这一部分在表态方式上有何特点?“俱往矣”前后有何联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五分钟),然后老师停止电脑广播功能,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显示各题的分析及答案,不懂的向老师提出(七分钟)。(有小喇叭符号的,单击它,可播放配音分析)

答案要点:

1、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2、其作用与上阕的“望”相近,都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3、“文采”、“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都用了借代的手法。

4、不同。对前两者并不是一概否定,而对后者的惋惜之情近于嘲讽。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略”、“稍”、“只”等词上。

5、“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指的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不但是一种坚强的信心和伟大的抱负,而且是一种昂扬的斗志。抒发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

6、议论与抒情相结合。既谈古,又论今,把古代与今天作比较。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抒发了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

1、全班朗读下阕。

2、终止学生操作,开启网络广播功能,电脑演示下阕朗读欣赏。

3、背诵下阕。

1、电脑演示全词的朗读欣赏,同学们分为男女两组跟着电脑演示进行朗读。

2、电脑演示歌曲《沁园春·雪》。

3、终止网络广播功能,让学生自己在电脑网络上完成本课的反馈练习,然后电脑自动计同各人的成绩。

练习内容及答案:(有小喇叭标志的,单击它,电脑会播放该句子的朗读,)

1、用键盘输入括号前的字的拼音字母,并读准(每空5分)

分(fen)外妖娆(rao)稍逊(xun)风骚(sao)

数(shu)风流人物

(二)把下列句的朗读节奏判断正确的一项用鼠标拖到括号内(C)(5分)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判断下列语句的修辞手法。(每小题10分)

A比喻B、对偶C、拟人D、夸张、E借代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C)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AB)

3、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BE)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小题10分)A、对B、错

1、“望”字统领的诗句是由“长城内外”到“分外妖娆”(B)

2、“顿失滔滔”一句的重读应在“顿”(A)

4、本词上阕在表达方式上是描写与议论相结合(B)

5、“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风流人物”(B)

月光曲教案word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优秀的教案课件,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光曲教案word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生字8个。

⑵新词:

幽静、纯熟、陶醉、断断续续、水天相接、记录、微波粼粼。

⑶重点段:

第8、9自然段。

2、能力训练点:

⑴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⑵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⑷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的思想感情。

3、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贝多芬的卓越才华,更要学习他的善良和爱心。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主要通过抓重点段落,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

2、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来解决。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1、回答课后设计的思考题,勾画重点词句。

2、自学重点段,讨论、交流分辨事物和联想。

3、观察幻灯片,发挥想象,说说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穷兄妹俩陶醉的情形。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乐朗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2、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本文写的是一个传说,生动地记叙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月光曲

放录音《月光曲》。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谁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对,《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传说《月光曲》。什么叫传说呢?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意思是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⑴指名朗读课文(分节朗读),正音。

⑵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

⑶新词:

幽静:偏僻、清静。

纯熟:指功夫深,技能熟练。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记录:本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课文指贝多芬把刚才弹奏的《月光曲》写成曲谱。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⑷质疑问难,教师点拨。

(简介贝多芬。)

3、配乐朗读或范读课文,学生自悟。

⑴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兄妹弹琴的事,主要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⑵《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创作的?把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读一读。

4、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⑴再读课文,想想本文按总起、传说可以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⑴总起。介绍贝多芬,点明题意。

第二段(2~10)传说。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⑵找学生读传说部分,按传说的起因、经过、结果把第二部分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二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2):讲贝多芬散步时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

第二层(3~9):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后又即兴创作并弹奏《月光曲》。

第三层(10):讲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记录了下来。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体会创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025教案:燕子教案word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25教案:燕子教案word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一、 用轻快而柔和的声音演唱《小燕子》。

二、 学习用手波浪模仿小燕子的飞翔,培养学生动作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 教育学生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1、 唱好歌曲。

2、 表现小燕子飞翔的动态美。

教学难点:

1、 抓住三拍子起伏感来演唱歌曲。

2、 对学生进行爱鸟、爱护环境的教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电子琴,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带领学生在音乐声中做小鸟飞的律动,自由表演。

二、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节奏练习:XX X X0 | XX X X0 |

三、歌曲《小燕子》

(一)、导入

(1)小朋友读得真好,把春姑娘的好朋友也引来了,猜猜看会是谁呢?

(2)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回答。

(3)学生观看,原来是小燕子,你喜欢它吗?为什么?谁来说说它的样子。你能用动作学一学吗?学生自由表现。

(4)教师小结:小燕子样子美丽,是捉害虫的能手,保护庄稼,据说,一对燕子整个夏季可捕食150—200多万只苍蝇、文字、蚜虫呢!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呢?(学生回答)对,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赞美小燕子的歌。

(二)、学习歌曲《小燕子》

(1)听范唱录音,说一说歌曲中是怎样赞美小燕子的。

(2)学唱歌曲:a跟旋律哼唱

b跟范唱轻填歌词练习

c教师提问曲中延音记号的唱法

d学生听琴视唱歌曲。

(3) 歌曲处理:a师:歌曲不仅表现了小燕子的美丽,还表现了小燕子除害虫,保庄稼的样子,你觉得怎样唱才能更好的表现小燕子的这些特点呢?

b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c 个别组示范表演唱。

d用喜爱、赞美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

(4) 歌曲表演:a同学们,刚才用优美的歌声描绘了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小燕子的喜爱,那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舞姿来描绘小燕子呢?

b学生模仿小燕子飞翔的动作。

c 教师示范小燕子侧飞、高飞、低飞的不同体态,并加上脚的动作。

d学生跟做。

e启发学生想一想,除了小燕子的飞翔,还可以表现小燕子在干什么?怎么做?(鼓励学生大胆做)

f 听音乐学生自由表演。

(三)、 对比欣赏

师:除了这首歌,你还会唱其他有关小燕子的歌吗?

四、 深化、小结

1、 同学们,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一只山雀每天可啄食松毛虫184条,蛾30只以上。一昼夜吃害虫相当于自己体重的1.5倍。一只猫头鹰一年可灭田鼠1000只,减少一吨粮食的损失。一只杜鹃一次可吃173条松毛虫,12只金龟子,49条舞毒蛾幼虫。

2、可是,现在我们地球上的'鸟的种类和数量在一天天的减少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启发学生回答,人类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答)

3、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燕子这首歌,知道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鸟、护鸟的模范,让大自然中有更多的鸟在蓝天中飞翔。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5435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