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大班数学与教案

时间:2024-05-18

大班数学与教案内容。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 教师在教案和课件中展示出他们的智慧,提高教学质量,老师怎样做好优秀教案课件呢?教师范文大全编辑特别编辑了“大班数学与教案”,阅读本文内容将会为您提供新的思路希望能为您提供有效的帮助!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认识球体,找出球体的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提高自我发现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一:学习2—9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都比他前面的一个数多一比他后面的数少一。

2.初步了解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

活动三: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初步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学会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一:学习2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2的组成,知道2可以分成1和1.

2.认识分合号,理解分合号的含义,知道怎样记录,并用语言表达。

活动二:3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数量是3的物体分成2份,探索分合的不同答案。

2.按每次取3件物品分成2份的程序进行操作。

3.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合物品的过程与结果,学习分合式的记录方法。

活动六:4的组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分水果来学习4的分合,找出不同的答案。

2.学习用简洁的话表达分水果的过程和结果,用分合式进行记录。

活动九:为一组图形做标记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共同操作、讨论。

2.学习用颜色、形状、大小标志为已有图形作标记,学习归纳特征。

活动一:学习5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画面,感知同一事物中不同的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统计班级物品数量

活动三:统计班级物品数量

教案效果: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能用标记和数字记录活动室玩具的数量。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理解物体的位置、形状发生变化后,物体的长度不变。

2.能够用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感知长度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教师两根不同颜色、长度相同的塑料管,两条一样长的铁线.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2根不同颜色长度相同的塑料管,两条一样长的铁线。

正方形表格一张,小塑料管8根。

活动预设:

(一)尝试发现比较两根木棍,长短的方法。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根不同颜色的木棍,这两根木棍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要想知道塑料管是不是一样长,不管你是横着放,还是竖着放,只要塑料管的一边对齐,然后进行比较,那它们一样长吗?对,它们是一样长的。2.教师改变木棍摆放位置,让幼儿说说、比较两根木棍是不是一样长?

教师小结:是的,一样长的塑料管,不管你怎么改变它的位置,斜着放,横着放,竖着放,交叉放,塑料管的长度都是不边的。

3.教师出示两根长度一样的铁线,改变铁线的形状,让幼儿观察比较两根铁线是不是一样长?并说说为什么?

教师小结:一样长的铁线,不管你怎么改变它的形状,它的长度是不会变的。

(四)游戏:走小路

提要求:

1.篮子里有红色的塑料管,也有蓝色的塑料管。请小朋友制定一条红色的路线,一条蓝色的路线。

2.这两条路线要一样长。

3.路线的塑料管的头尾要连接在一起。

教师小结:“只要数量相同、长度相同的塑料管,它们连起来的长度是一样长的。

老师知道小朋友还有很多的想法,想制定更多的路线,现在我们带着我们的教具回班上距续制定不一样的路线吧!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纲要》中所说“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于生活并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而大班幼儿在思维逻辑方面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相对于空间、时间甚至数都有一定的基础,本班幼儿最近迷上了长度测量,尤其是对自己和同伴身高是特别感兴趣的,在开展了用刻度尺测量活动后,经常看到幼儿用班级刻度尺量量这,量量那,但班级刻度尺数量有限,一些幼儿就没有刻度尺于是教师产生了自然测量的想法……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尝试记录结果。

2.通过记录结果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使用数量的关系。

3.在自主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用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进行直线测量并简单记录结果。

活动难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用一种工具进行同等长度测量的前期经验。

2.物质准备:

教具:情景导入PPT图片、桌子、椅子、玩具柜、测量结果表

学具:笔、纸条、书、牛奶盒等各种测量工具。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PPT

1.师:小朋友们从图上看到什么了?(老师在擦桌子、小朋友的椅子、老师在搬玩具柜等)

师:这些物品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那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平时吃饭的桌子、现在坐着的小椅子、包括放玩具的柜子他们有多长多高吗?

2.集体讨论可以用什么工具测量以上物品。

二、出示各种测量工具,幼儿分组

1.出示各种测量工具讨论如何进行测量

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这些物品,想让大家用这些物品为我们的桌子椅子进行下测量。

2.师:怎样测量才能使结果是准确的呢?

每次测量时能不能与上一次结束处有空隙呢?

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上一次的结束处在哪里?

教师小结:每一次测量时候要将前一次测量的结尾处当作下一次测量的起点,而且要在每一次测量的结尾处做好标记,整体测量完要及时记录。

3.幼儿自由分6组,(每两组测量同一样物品)选择本组测量工具并领取测量结果表。

三、幼儿操作,为物品进行测量并简单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提示幼儿进行结果的简单记录。

四、分享交流

分享各小组的记录结果,集体验证(教师肯定所有符合要求的测量方式,不给予好坏评价)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体会测量工具长短与使用数量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张老师觉得你们都好厉害呀,突然我发现了个现象,每两个组测量的物品是一样的,可是因为他们测量工具长短不一样,我们来看看结果,哪个用的多哪个用的少呢?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帮助幼儿体会测量工具长短与使用数量的关系)

五、教师总结

师:今天我们有趣的测量就结束了,运用测量我们知道了桌子、椅子和玩具柜的长度、为我们棒棒的自己鼓鼓掌吧!这样的方式可以用在生活中任何你想知道的长度测量中,小朋友感兴趣的话,可以每天都测量一种物品哦!再见!

活动总结

本次数学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特别愿意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结果记录结果,但是在结果表上记录结果时教师观察到有些幼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记录,还有些幼儿在测量时用了很多工具,导致结果不准确。但是整体来看幼儿在活动中还是学习到了自然测量的方式,理解了测量工具和使用数量的关系。教师下一步要重视幼儿填写结果表或者操作单的能力,多开展类似活动。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3)

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计划:20以内学减法

活动目标:

1、利用学具“加法、减法板”的操作,尝试进行20以内简单的减法运算。

2能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2个圆形的蒙氏线场地;数字卡1-20;戒指样的小圆圈若干。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的减法算式;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31-32页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青蛙跳水。孩子们被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条蒙台梭利线的圆圈上。每组孩自己住自己组的号码,边走边听**。

当**停止时,老师会出示一张号码卡。如“8”,每组8个小朋友跳进圈里,再数数线上每组还剩下几个小朋友。游戏可反复进行。

2小组活动(1)复习10以内的减法。

教师出示答案在10以内的减法算式,请幼儿口算得出结果。

(2)学习20以内的减法。

创设情景:神奇工具又现身。小朋友,谁又来到我们班上作客啦?

教师出示工具“加法、减法板”,按顺序摆放好。

教师:看,他又说话了:小朋友们好,又和你们见面了。我是加法、减法板,做起减法也有招。先把大数定好,然后按十进制数取蓝色条。数一数,看看还剩多少。减法完成了。

教师从题卡中任意取出一个减法算式如16-4=,教师先读算式,然后再找出加法减法板中的数字16 ,用小圆圈圈住,再从蓝色定规中取出4摆放在右端靠着数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后数出前面还剩下几格,剩下的格数就是答案。即16-4=12。

(3)使用加减法板学习20以内的减法。

老师从题卡上取一个减法公式,如16-9=,用同样的方法操作加减板,得到正确答案。

3、分组活动教师:加法减法板想检测一下小朋友学的怎么样,我们每个人都来露一手,比试比试吧。

第1组:使用学习辅助工具加减板做减法练习。老师事先准备好减法公式,让孩子看公式,操作加减板计算结果。

第二组:采用划点减法。每张作业纸上都有一道减法算式题和被减数的点子,减去几,就划去几个点子,最后数出剩下的点子数量,记录在作业单上。

第三组:做花环。操作加法减法板完成《操作册》32页的活动“美丽的花环”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4)


(200字)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幼儿园阶段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大班数学教育更是一个关键阶段,涵盖了更加复杂的概念和技能。为了使幼儿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概念和技能,教师需要准备具体且生动的教案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本文将详细讨论大班数学教案的编写过程以及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地教授数学知识。


一、教案编写的重要性及特点(200字)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对于大班数学教育尤为重要。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教案可以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教案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备课的参考材料,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


大班数学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几个特点。教案要具体,明确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活动。教案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需要清晰明了。教案要生动,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案要循序渐进,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


二、教案编写的步骤(300字)


编写大班数学教案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和难点、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确定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目标可以是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书写数字1-100,或者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目标需要具体,以便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要教什么和达到什么效果。


分析教学内容和难点。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然后,确定其中的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样,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策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


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和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教师还需要设计评价方式,以检查幼儿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策略(300字)


在大班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还可以让幼儿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和电子课件,教师可以生动地展示数学知识和概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案实施及评价(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案的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案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同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问答测试或者作品展示等,综合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100字)


大班数学教案的编写是大班数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教案的具体、生动和循序渐进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合理编写教案和有效实施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继续尝试看情景图编应用题。

2。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活动准备:

情境图:树叶飘零的大树,树叶8片(有大有小);

小猴吃桃;

有云朵的天空。

白兔图片一个,8以内数字若干,7以内的加减算式若干。幼儿学数学P10—11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游戏"开火车",复习7以内数的加减。

师:我们班小朋友聪明吗?(聪明)聪明屋中的金龟子大姐姐要请我们去做客,她呀,要证实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现在就让我们到聪明屋中去吧!怎么去呢?让我们来开火车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老师出示式题卡)

师: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如3+1=,6—1=,0+4=……)

幼:嘿嘿,我们的火车4点开。(……)放开火车的音乐。(师生齐做开火车的律动)

2。游戏"又有香蕉又有梨",复习8的组成。

师:到了,看看,金龟子她们用什么来招待我们小朋友的呢?

——导出"又有香蕉,又有梨"的游戏。

师: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几只梨。(举数卡5)幼: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3只梨。

师: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几只梨。(举数卡7)幼: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1只梨。

(多玩几次)

二、看情境图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师:小朋友今天表现很好,又认真又守纪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龟子为我们准备的题目吧!

1。出示情境图:一棵落叶大树,学习8的第二组加法。

师: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大树)秋天,大树落叶子了,我们一起看看地上落了几片树叶?(5片)秋风一吹,又落下了3片树叶,那么地上一共有几片落叶呢?(8片)你用什么方法算的?(幼儿尝试回答:5片和3片合起来是6片树叶,或说出"用加法算出来的")列成算式怎么列呢?(幼儿:5+3=8)这式子中的数字5。3。8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儿尝试回答"5"表示先落下的5片落叶,"3"表示又落下的3片树叶,"8"表示一共落下的落叶数量。

师:我们再看看这8片落叶一样大吗?(不一样,有的大些,有的小些)几片大一些?(3片)几片小一些?(5片)现在我请谁来根据这件事情编一道加法应用题,要跟5+3=8不同。

幼儿尝试编:地上有一些落叶,3片大一些,5片小一些,地上总共有几片落叶呢?

师:刚才小朋友编得很好,谁来列式呢?(幼儿3+5=8)这式子中的3。5。8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指5+3=8、3+5=8两道式子,引导幼儿观察异同,幼儿尝试找规律。

教师小结:以后只要看到两道加法算式,加号前后的两个数字相同只是互相换了位置,他们的得数是不变的,是相等的。

2。学习8的第三组减法

师:树叶落下来了,白兔姐姐很爱劳动,她来拾落叶了,你们看看,8片落叶被白兔姐姐拾去5片,还剩下几片落叶呢?(列式8—5=3,式中的8。5。3分别表示什么?)

师:看到了这道式子,你想到哪道式子呢?"来;自。屈;老师;教。案;谁能用图片上的事情把8—3=5编成应用题呢?(幼儿编)"地上有8片树叶,白兔姐姐拾去3片,地上还有几片树叶没拾?)

3。学习8的第四组加减法

师:小朋友编得真好,你们看图会编了,我这儿还有几幅图,谁来帮我编一编?

"小猴吃桃"情景图:

即图上一只小猴,前面8只完整的桃子,旁边4只桃核),幼儿列式:8—4=4B看图示编题,幼儿编:天上有4朵云彩,又飘来4朵,天上一共有几朵云彩?幼儿列式:4+4=84。编题

师:好,现在我们不看图,自己动脑筋想一件事情来编编看,这六道式子随你编。

5+3=8,3+5=8,8—5=3,8—3=5,8—4=4,4+4=8)

三、幼儿作业

师:小朋友编得真好,金龟子姐姐听完以后,还让你们完成下列作业。

1。填空格、列算式。

先填出空格里的数,再根据组成式用三个数列出四道加减算式题。

2。吹泡泡。

算算泡泡里的算式,给得数是8的泡泡涂黄色,得数是7的泡泡涂粉红色。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6)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理解10以内的单数和偶数

设计思路:

理解10以内的单数和偶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不枯燥

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

价值观要求我们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游戏和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儿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意识逐渐形成。 因此,我创造了2元超市的情况让孩子们

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超市里,孩子们感知和理解了单数和偶数的概念,并在操作中辨别出10以内的单双号

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儿童,儿童,儿童和材料,

不断沟通、对话,引导孩子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理清

、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游戏教学,使儿童在操作中能理解和分辨10以内的单数和偶数;

2.培养孩子从周围事物中发现奇数和偶数的能力;

三。激发孩子对奇偶数的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来到了2元超市。猜猜为什么叫2元超市?

2,在购物游戏中体验和感知奇数和偶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儿童购物游戏,提醒孩子们要做文明的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

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 在10以内有5个单数和5个偶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手术材料,儿童可以自由选择进行手术。

圈出一个圈:用两个两个地面圈来区分单数和偶数。

分成一个点:在许多点卡和图画卡中区分单数和偶数。

转动一**转动转盘。当转台停止时,记录指针指示的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投掷:掷骰子,记录单个偶数并写下其两个相邻数字。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7)

一、观察各种不同类型的时钟及计时器,知道时钟的用途。

1、展示收集到的各种计时器。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介绍。

3、教师简单小结:时间可以提醒我们按时做事、休息、也可以让我们知道做不同的事情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二、认识时钟。

1、教师出示指针式的时钟后,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数字的位置以及三根指针的长短。

2、观察时钟指针的运转方向及其相互关系。

三、认识整点与半点。

1、师幼讨论:时针是怎么表示整点的?怎么表示半点的?

2、教师:拨一整点(半点),引导幼儿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3、教师请部分幼儿轮流试着拨出下列时间:6:00、8:30、9:00、10:30、12:00、1:30、3:00

四、幼儿操作活动——制作钟面。

1、制作青蛙闹钟。

2、采用教师拨钟幼儿辨认、教师报时间幼儿拨针的形式,巩固对整点与半点的认识。

3、幼儿与同伴之间一个报时间,另一个拨钟,检查后相互交换。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8)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理解大于符号小于符号

活动目标:

1 学习比较数量的多少。

2.初步了解大于和小于符号,并理解其含义。学会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来表示两个数字的大小。

三。积极参与游戏,能够与同行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1、10只蝴蝶、8只蜜蜂**

2、1——10数字卡片若干张

3、不等式题卡若干张,大于号小于号卡片两个

4、数字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谜语介绍活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1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谜语。请猜猜。

老师说了谜语的答案,孩子们依次猜是蝴蝶和蜜蜂,老师引导孩子们用歌声欢迎蝴蝶和蜜蜂。

展示蝴蝶和蜜蜂**,引导小朋友说出数字,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相比,谁多?谁少?10和8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老师:我们可以在两个数字之间加一个符号,这样人们就可以看到哪边大,哪边小。

教师出示大于号,以大于号的口吻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大于号。

师:小朋友们好,我叫大于号,朝着左边张开大嘴巴的就是我大于号,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如果站在我前面的数字比后面的数字更大,我就要向更大的数字张开我大大的嘴巴!

师:我应该向谁张开大嘴巴?(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并回答:张开嘴对着蝴蝶和10号。)

师:因为10比8大。所以你应该把嘴张开到10。

引导儿童用肢体语言表达大于符号。

2q: 蝴蝶和蜜蜂喜欢在**玩耍?(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

出示小于号并询问:小于号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用身体表演加深印象,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小于号朝右边张开大嘴巴小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小,说出7小于9.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记,我们得想办法把他们记住。”启发幼儿找出其内在规律:

“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是对着哪个数?(大数字)尖锐的小屁股面向哪个数字?(小数)”

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2、 智力突破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1:学做大于号和小于号。

找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大于号和小于号,幼儿读出:“10大于8”“7小于9”。

把数字进行交换,再找两名幼儿表演,引导幼儿读出“8小于9”“9大于6”。

游戏2、击鼓传盒。

玩法:老师拍打铃鼓,幼儿传盒子,鼓声停止,盒子在谁的手里,就和前面的一位幼儿各从盒子里抽出一张数字卡片,比较大小,如6和4,大数幼儿先说:“6大于4”,小数幼儿再说:

“4小于6”,依次进行。

游戏3、找朋友。

出示操作题卡,将幼儿分为红蓝两队,女孩为红队,男孩为蓝队,进行对抗赛,每个孩子各拿一张数字卡片和实物图卡片,先比较数字和实物数量的大小和多少,在题卡中间的空格里填上相应的符号。先完成操作且准确度较高者为优胜者。

三、教师总结:

小朋友在活动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今天我们认识了并已经和大于号和小于号交上了朋友,能够灵活地运用它们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其实在数学知识王国里,还有许多奇妙有趣的东西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更多的技能,好吗?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5知道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宝宝卡片5张,数字宝宝5张

彩色笔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之前认识了一些数字宝宝,"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老师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它们的样子

2、出示数字卡片1~5,学生认读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好多动物宝宝

4、出示动物卡片

5、幼儿认图片上的动物,并数清数量

6、找朋友游戏

7、十个小朋友参与游戏,数字宝宝找到相对应的动物宝宝,其余小朋友唱儿歌《找朋友》

8、找到朋友的幼儿向小朋友展示卡片,其余小朋友认读

9、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一页给玩具涂色的练习

10、看清上面的数字是几,就把下面的几个玩具宝宝涂上颜色

11、结束教学

12、家庭作业:完成幼儿用书第一页好朋友的练习

活动反思

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幼儿同伴间的交流意识,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大班数学与教案(篇10)

教学理论依据

一、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中指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所以本活动充分以孩子为主体,让每一个孩子数学逻辑能力得到最大提高。同时他指出,“在教学设计上,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重大任务或问题,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所以,本节活动注重了“挑战性”,即让孩子在模仿规律排序后创新规律,体现在两方面:

1、从孩子个别创新到小组合作创新,在合作时让孩子学会协商、分工与合作;

2、大班孩子对一种、两种元素的排序已经驾轻就熟,而对一种元素的排序就要从比较隐性的数量、方位等方面创新,这让孩子时刻在不断地挑战与创造中学习。

二、皮亚杰的心理认知发展理论指出,“知识是经常与动作或操作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与转化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儿童正是通过动作,实际摆弄物体而认知世界的,即“思维就是操作”,所以,我在设计中突出了以孩子主动探索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机会并在反复的操作中构建数学概念、感知物体的排列规律。

实施策略

一、根据皮亚杰指出的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特点是“依赖于动作和具体事物”的,所以本节活动的主要教学法是操作法,让孩子在拼、摆、粘的过程中学习。

二、根据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我采用了游戏法,在绿毛龟这个游戏中,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倾听、专注和反应能力,提高后活动兴趣,又巧妙的将活动的核心演绎出来。

三、根据孩子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中的“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运用归纳法、演绎法,我设计了从集体——个体活动——小组合作、从发现规律——模仿规律——创新规律的层层递进的活动,运用启发探索法不断提升孩子对按规律排序的认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发现事物间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能够自己、合作创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

PPT一张四色小棒各100根绿毛龟、青蛙图片各四张操作板18块黑白方形卡纸各40张透明胶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能够自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过程

1、发现规律

(1)听故事,找规律。

在《绿毛龟》这个故事中,当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坐下。

(2)观察PPT,讨论,分析、推理,发现孩子熟知的规律,进一步复习孩子们已有的、按物体名称、数量、量的差异、方位排序的知识。

介绍小猫——是个喜欢有规律生活的小动物。

孩子们讨论交流四种规律,并续排。

2、模仿规律

根据PPT中的规律让孩子们用身体动作模仿、续排,活跃孩子们的思维。

3、创新规律

(1)幼儿个体操作,摆出自己创新的规律。

①集体讨论,如何创新规律。

②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新排列规律。

帮助绿毛龟和青蛙铺小路。

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③作品展示,师幼总结创新之处——数量、方位等方面的变化。

④运用总结的经验再次创新排序。

在原来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⑤再次交流、总结、分享。

(2)运用总结的经验进行合作创新排序。

①自由分组,四个孩子一组,分为四组。

②小组讨论交流,商定排序形式。

③孩子们排序,师幼互相检查。

④沿着小路走到小猫家,进一步检查与体验规律的排序。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6262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