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东南亚教案模板

时间:2022-03-15 东南亚风格家居花卉 东南亚风格植物花卉

4.3(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重要的地理位置,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用具《东西半球图》、《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

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总结出区域地理特征。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

[读图]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从图上看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提示学生可参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回答。(日本的工业原料依赖于进口,需从亚洲、非洲等地进口石油、铁矿石等,而马六甲海峡是它必经之地。日本向亚洲、非洲等地大量出口工业产品,同样需经马六甲海峡,它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

[读图]读《政区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东亚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则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位于赤道两侧。)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参看课本附表,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的这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师归纳]总的看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板书)

[提问]指导学生读《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相比较,地形有什么区别?(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看景观图]指导学生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

[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提示学生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日本比较。

[教师归纳]马来群岛与日本群岛一样,也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不同的是,马来群岛处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的土壤肥沃。)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板书)

总的看的多山地形与其所在位置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影响了的地形,也影响了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征。

[提问]属于哪个气候带?提示学生参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属热带多雨地带。)

[提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这里年均温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2000毫米以上。因此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教师讲述]但由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在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气候也存在差异,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提问]这一带纬度位置特点是什么?(赤道附近。)

[提问]这一带每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怎样?指导学生读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请一学生按图分析一天的天气变化情况。(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天空云量逐渐增多;午后两三点钟,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减少,天气转晴。)

[提问]这里为什么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天气变化叱?提示学生可参考“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一节的内容。(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气压低,同时四周为广阔的海洋,水汽来源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水滴,产生对流雨。)讲课过程中,绘制上升气流降水示意图。

正是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长终年常绿茂盛的森林,我们叫这种植物类型为热带雨林。并且这里的农作物全年可以播种,都能收获。

②热带季风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季风的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提问]什么是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的风向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参看“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之内,随季节不同,风向有规律的变。这里一月为东北风,七月为西南风。)

[教师讲授]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是来自亚欧内陆的风,所以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它来自湿热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

[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而热带季风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教师补充]由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这里的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复习巩固按照板书,引导学生回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经典初中教案§东南亚教案


§2.1东南亚(2)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能力目标: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3.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亚洲地理位置的过程,掌握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依此运用地图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以谜语引入:大江之中——河内;长鼻盛会——万象;举头望明月——仰光(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简单介绍。)

三、讲授新课

㈠国家、首都、居民

1、国家

利用挂图指图。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技巧。

读图2-3,找出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

泰国——曼谷缅甸——仰光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里巴加湾市东帝汶(最新独立)

其中与陆地接壤的国家为缅甸、老挝、越南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做澜沧江,流经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2.首都(沿河分布)完成书上36页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读图,积极主动思考地理问题。

利用37页阅读材料分析“花园城市”新加坡

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为三大经济支柱

3.居民

利用书40页的课文总结强调,从课文中使学生注意到新加坡的华人、华侨,引申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从课文中找出华人和华侨的区别。

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㈢马六甲海峡

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之间

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四、小结与练习:利用目标检测、填充图册的练习当堂巩固。

教学后记:

本节课读图较多,学生的活动较多,内容比较简单

§东南亚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2.1东南亚(3)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2.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教学难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学生说说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

板书:㈣富饶的物产

三、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必须先看图例。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38页图2-6东南亚的物产分布。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

总结:

1.矿产资源:石油、锡

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2.粮食作物: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热带经济作物:简单介绍。

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

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总结南亚的物产,完成书上练习题

锻炼学生读图解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读图解题的习惯

四、小结与练习:总结本节课知识,最后综述东南亚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目标检测和填充图册上的练习题练习。

五、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非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东南亚学案相关教学方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学生姓名课题

东南亚(2)

课型

新课

班级

七()班

课时

一课时时间

-3-15日

学习目标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2、记住了解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征,3、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形特点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农业生产我们已有所了解,东南亚的人文环境又有什么特色呢?二、自主学习 一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地形地势特点(1)地势:北高南低(2)地形:山河、分布2、河流与城市分布(1)河流:中南半岛的各大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河流两侧形成。(2)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二 华人、华侨集中地区1、东南亚是、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2、是近年来我国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三、合作探究教材31页的活动题找出中南半岛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四、小节提纲——我努力我充实1、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地形特点:(2)城市分布与河流:2、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五、达标检测(一)填空题1:东南亚在范围上包括______半岛和______群岛两大部分。2:东南亚的内陆国是_______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3、东南亚位于_______洲与_______洲,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二:选择题:1.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为()a.缅甸、老挝、越南b.老挝、柬埔寨、越南c.泰国、老挝、越南d.越南、老挝、缅甸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3.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是()a.地形崎岖,山多b.火山地震多c.多长河,水资源丰富d.平原广土壤肥沃三:读图填空1、读“东南亚图”回答:(1)半岛、群岛:a、________b、________(2)洋、海峡:c、________洋d、________洋e、________海峡(3)河流:①________②_______

教学

反思

地理教案-东南亚相关教学方案


第二节东南亚

蚶江中学薛道通

一、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3、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4、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会读东南亚政区图、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

6、会利用东南亚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分判断的能力。

7、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热带气候的比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具:东南亚政地形图、亚洲气候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投影仪、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日本知识

1、在日本地图上指出四大岛

2、说出日本的特点

(1)多火山、地震。――为什么?(提问学生)

(2)发达的经济――为什么?(提问学生)

(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提问学生)

(4)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

3、引入新课:日本工业现在很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家里用的日本电器,特别是松下电视,它主要来自哪里?――马来西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南亚

(二)十字路口的位置

1、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7.18东南亚的地形

(1)完成P28活动1

(2)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3)分析它的位置是位于哪两洲和哪两洋。

(4)引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完成活动2

2、同学们交流各自对东南亚的情况了解

通过网上收集的资料,每组叫一位同学读出自己收集的资料。

(三)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从与我国南方有很多相似,引入农业生产。

(1)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说明原因。

(2)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读图7.22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

说出有哪些农作物与其分布。

(3)总结出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分析产生的原因―――湿热的气候,引入热带气候

(5)完成P30活动1,2(教师逐步指导)

(6)课件演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的天气过程。

(四)小结。

教案模板


2.1比零小的数(2)

教学目标:

1.乐于接受数学信息,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通过将有理数分类,感受分类的思想

重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问题中的量

教学设计:

1.情境创设

情境(1):课本第15页实例

操作指导:投影出示日常生活中一些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用正负数来描述它们所带来的便捷

情境(2):学生自己举一些生活中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2.探索活动

(1).由课本中"零上的气温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气温用负数表示"入手,指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意义相反的事例.又如何用正负数表示这些事例的量.这里可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

①.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你能用正负数表示收入与支出、增产与减产等问题中的相关量吗?

②.如果某次智力竞赛加100分表示为+100分,则扣50分如何表示?-200分表示什么意思?

⑵.课本第16页例2

⑶.有理数的概念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类,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分类思想.让学生感受分类的思想及方法以及有理数分类的另一方法:有理数可以分"正有理数,负有理数,0"

(让学生模仿课本上的形式写出相应的分类表)

⑷.课本第16页"练一练"

3.关于计算器教学

由于计算器型号不一定一致,因此负数的输入方法也可能略有不同,可以在课内统一指导学生操作,也可以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计算器使用说明书,让学生自行操作

4.小结

各小组互相讨论总结,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何用正、负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理数的分类

5.布置作业:课本p17习题2.1第3.4.5题

建湖县建阳中学张仁勇

上一篇:第二章有理数2.1比零小的数(1)

下一篇:2.1比0小的数(一)教学设计

桑塔露其亚教案教案模板


桑塔.露琪亚》教案(第三单元-欧洲风情)单位:杭十三中音乐组年级:初一(11)班时间:2004年10月22日星期四课型:综合课教材:人教版(13)七年级课题:第三单元:欧洲风情第一节《桑塔.露琪亚》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词,并能认识船歌这种体裁。(3)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4)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重点: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难点:意大利船歌的演唱情绪的把握。

教具:钢琴,音响,电视机。教材分析:1:《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船歌: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特点色彩是开朗奔放的,热情洋溢的。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复习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二:导入新课(1:导语:每个国家都有着极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乐,今天我们走出国门,到欧洲去走走看看,领略那里的民歌,老师和大家走进意大利――――)2:展示欧洲和意大利的版图)三:观赏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佛罗论撒(通过影像资料)

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2请学生讨论(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贡多拉,佛罗论撒的歌剧院,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四欣赏意大利的音乐艺术。

1请学生观看帕瓦罗第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坡里民歌――《我的太阳》――帕瓦罗第)

2让学生讨论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声音特点:(帕瓦罗第-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丰满华丽,坚强有力。)(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流畅抒情)。五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

1)听范唱,(请学生讲解歌曲结构,明确歌曲的调号和拍号)

2)学唱歌曲:A:请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带领大家学习歌曲的旋律

B:老师带领学生来练习曲中的变化音。

C: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D:完整演唱第一段,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

3)请学生设计此歌演唱方案(演唱情绪等)

4)请两位以上的学生演唱个别段落,来展示他们设计的演唱情绪。六学生对《桑塔.露琪亚》进行表演和在创造。

1)体会划船动作,并分组练习。

2)结合演唱,边划边唱,营造船歌氛围。七小节和布置作业

1)下去练习歌曲第二段。

2)去网上搜索和欧洲相关的艺术文化和了解欧洲历史。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764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