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语文猫第二课时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时间:2022-03-19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案 大雁归来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三、朗读第一大段。

师:读着读着我们也喜欢上了猫,朗读全文。

四、写作练习。

师:老舍爷爷把这只古怪的猫写得这么可爱,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同学们可以用说它

的确可是的句式,围绕一句话来写。

五、学生写作。

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吭

胆小勇猛

摘录法说它的确可是

JK251.com延伸阅读

语文镜泊湖奇观第二课时


《镜泊湖奇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镜泊湖的景色特点,学习作者抓住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参与自主性学习,提高自我读书能力。

教时: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根据第3自然段内容,制作景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写景的课文,今天我们再一起去领略一下镜泊湖的奇观。

二、学习第一段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镜泊湖的美丽景色,重点描述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奇特。)

2、课文在开头就描写镜泊湖的奇观吗?

(课文在开头先讲述了镜泊湖形成的传说)

3、指名学生对照关键的词语复述镜泊湖形成的传说。

(住着、只要便、忌妒、争执)

4、镜泊湖形成的传说很是动听,当然这是神话,不是事实,不过,镜泊湖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水平好镜,倒是事实。接着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去欣赏镜泊湖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找出中心句概括大意)

2、既然这一段有中心句,那它是怎样来写具体的呢?

3、出示文字投影,让学生摆放。

峭拔的山岩

自然朴实清澈的湖水

缤纷的花树

镜泊湖景色一望无际的林海

峰峦直插湖中如屏似壁美不胜收

绮丽多变峰峦退避三舍形成水湾

湖心石岛耸峙

湖中倒影奇幻

4、出示投影填空:

A.镜泊湖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的山岩,()的湖水,()的花树,()的林海。

B.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峰峦叠起,有的直插湖中(),有的()形成水湾,湖心石岛(),湖中倒影(),真是()。

要求:A.轻声朗读,想想填空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感想。

B.自己想象美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填空,写出镜泊湖的景色特点。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结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四段

1、看录像:瀑布(借用《望庐山瀑布》一课的录像)。看了录像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2、出示课后练习思考题,自学课文。(两组同学分别自学两个部分)

①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说说描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和讲瀑布从不结冰断流一句之间的关系。

②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形成地下森林这样的奇观是因为有哪几方面的条件?

(要求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并用心记住。等会儿老师作游客,你们作导游,看哪一组哪一位导游介绍得最好。)

3、指名学生上台作导游介绍吊水楼瀑布。(听众假设为爸爸和爷爷,要求介绍既能精炼,又能通俗易懂。)

(以下问题教师引导激疑或让学生质疑时相机导出)

听说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风景区的著名景点,那它有多少宽多少高啊?(宽大43米,高25米)你能不能跟什么比较一下,形象地说出来呢?

这样大的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样壮观的景象我还很难想象,哦,这儿还有一幅图呢,确实少见,可惜没有声音,有了,我要请一位导游来把描述这幅图的一段话读出气势来。(指名读后再分组读,齐声读)

听说吊水楼瀑布地处北国,那儿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是不是那儿的瀑布都结成冰了呢?这是为什么?

小结:你们这一组的导游介绍得很好,我代表其他游客谢谢你们的友好服务。

听说镜泊湖附近还有一处奇特的地下森林,地底下怎么能长出森林呢?

4、指名学生作导游介绍地下森林。(以下问题也是在引导中让学生或教师自己导出)

在火山口里能长出森林,我不太相信,火山口有多大,长几棵树木还差不多,最多也只能说是地下树林。(直径500米,深100米,7个火山口)

既然说是森林,里面的资源肯定丰富,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有树、药材、野生动物)

给你这么一介绍,我确实认为地下森林是一个奇观,不过,谷底阴暗潮湿,又照不到阳光,这一大片森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阳光射入)

刚才经过导游们的介绍,我们对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情况了解了许多,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以便在向别人介绍时内容更加具体。

5、学习质疑问难。

三、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动态美的。

四、总结延伸。

请同学们回顾以前所学的写景物的文章,找一找哪些语句、段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动静结合的描写。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动静结合的美景,看谁举的例子多。

附板书:

传说

形成

事实

自然朴实

景色特点

14*镜泊湖奇观绮丽多变

形成

吊水楼瀑布

特点

形成

地下森林

特点

《镜泊湖奇观》第二教时说课

蒋丽清

《镜泊湖奇观》是第十一册第五组的一篇阅读课文。它通过描写镜泊湖独特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壮丽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组教材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根据此训练重点和课文内容、类型的特点,以及让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研究需要,本课教学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探索:

让学生多读。读既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语言的需要。这节课的教学,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轻声读、有感情的读,来理解课文,如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形成和特点,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初步理解,并为作导游介绍打下基础。另外,还对描写精彩的优美语句,引导学生熟读、有感情地读,在体会感情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

让学生多说。说的训练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并能最大限度地发展的创造性思维。从复习镜泊湖的形成开始,就让学生讲述镜泊湖形成的传说和现实形成。并且,在教学描写镜泊湖景色特点的一段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多说多练。在教学另外两段时,让学生投入到导游的角色中,积极调动自己的理解和见识,进行发挥性的介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言的迅速发展。

让学生多练。光读光说,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还很难快速地发展语言,教师还有必要给学生以说话的句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一段时,就设计了一个动手操作题和两个语言训练的填空题,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镜泊湖景色的形象感受。

咬文嚼字学案(第二课时)【推荐】


《咬文嚼字》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

学习方法:

1、探究学习法。

2、讨论交流法,具体采用诵读、改写、比较多种方法。

重点难点:

熟读文本,发掘教材文本内容,以课文为例子,通过诵读、改写、比较多种方法,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导学内容:

一、“你是”和“你这”,哪句表现力更强?

1、阅读剧本《屈原》,简述婵娟骂宋玉的相关情节。

2、反复诵读比较下列两个句子,看看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二、你支持谁,王若虚还是朱光潜?

1、阅读理解《史记》太史公曰一段文字: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阅读《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前后文字: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3、参照《史记》原文细读王若虚《史记辨惑》中的观点、改法以及朱光潜先生的评论,对此你支持谁?你对改前与改后文字还有什么见解吗?

三、“推”和“敲”,到底哪个好?

1、阅读诗歌《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阅读课文:朱光潜先生认为“推”和“敲”,到底哪个好?其观点是否成立?

3、联系全诗分析,你认为“推”和“敲”到底哪个好新课标第一网?

教案推荐: 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写好了完备的教案课件,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教案推荐: 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理念】

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以自读自悟,自主参与,自主评议,合作学习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或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设计特色】

以学生扮演的小鸟活动为整个课堂线索,用他们的眼光观察雨后天空的变化与美丽。

【设计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雨后的天空变化和小鸟的活动情况,感受天空的美丽和小鸟的活泼,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和群体合作能力。

【设计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和朗读第二自然段,并进行段落中句式的说话模仿训练达到知识的迁移。

【设计过程】

一、引入美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小朋友们,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了天上。(出示挂图)

3、演小鸟。师:哇!这么多白云,这时候,谁也飞来凑热闹了?(小鸟)小鸟在哪儿呢?哦,在这里,在这里,还有小鸟吗?(戴头饰)

4、指导朗读小鸟的话。师:哇!这么多小鸟, 这下天空更热闹了,小鸟们,你们看到这么多的白云,心情怎么样?(高兴,惊讶)听,小鸟们说:“哇,这么白云”(师出示句子图生情不自禁的读)

师:小鸟们,你们看到这么多白云,最想干嘛呢?“我们来造云房子”(师出示句子图)来,让老师听听,哪只小鸟最想来造云房子?(指名读、齐读)

二、感受美

1、小组合作造云房子,师:哇,这么小鸟想造云房子啊。那我们还等什么呢?请你们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最想造哪样的云房子,再动手合作造两所你们最喜欢的云房子。(小组合作)

2、汇报造房子结果,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造好的云房子,看谁介绍得最出色。

3、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五所漂亮的云房子。师:瞧,这些是你们造得最漂亮的五幢房子。(出示小黑板)

①喜欢哪幢云房子,就来读一读。(指名)

②多美的云房子啊,让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好吗?(范读),评价

③齐读。

4、师:仔细看这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这么漂亮的几幢云房子是用有的、有的连起来成一句话。)

师:小鸟们,你们不但房子造得好,读也读得好。接下来谁能说一说你们刚才选好的房子呢?说的时候,请你模仿用上这个句式“我的云房子真漂亮啊!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

5、师:你们造的房子太美了,看到这些各式各样美丽的云房子,小鸟们,你们的心情怎样呢?(开心极了)造好了房子,小鸟们在干嘛?谁来读一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读好小鸟的心情。)

师:小鸟们开心极了,在云房子里飞来飞去,互相说着“叽叽喳喳”,你知道小鸟在说什么吗?(相互邀请到自己的云房子来做客)如果是你去邀请小鸟,你会怎样说呢?(生,师互动表演邀请好朋友来做客)

师:其它的小鸟你也想请好朋友到你漂亮的云房子里一起玩吗?好现在让我们伴着音乐声飞起来,去邀请你的好朋友吧!

师:开心吗?(开心)男女小鸟比赛朗读,听一听谁读得最高兴。

三、延伸美

1、云房子不见了。

师:小鸟们真是好客。有了这么美的东西还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可大家知道天空是千变万化的它不可能全都有云,有时也会刮风。这不,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出示挂图)云房子哪去啦?小鸟看到云房子不见了,心情怎样?(惊讶)请你用这种语气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哪个字最能听出小鸟的惊讶?(咦)(齐读)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练说,想象,读书,感受课文所描写的美景。

师: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没有了。(收云朵图)这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会出现什么?地上的植物呢?(指名说师根据生说的适时贴上太阳、树木、房子、彩虹……图)

师:尽管云房子不见了,但还有笑眯眯的太阳公公,绿油油的树木,新新的大地。你觉得这样的天空怎样呢?觉得美的就一起把它读好,让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再来欣赏一次,不美的也帮忙读一读,好吗?(齐读)

四、追求美

1、师:这节课,陈老师带着小鸟们在一会儿飘满白云的天空快乐的玩耍,一会儿,又看到雨过天晴后的天空,是那么清新、明净、清纯。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事物带给大家是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美丽,只要用心观察,美有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2、布置作业,请小朋友们留心观察一天中早晨、中午、傍晚天空云朵的变化,把你看到的美写下来,或画下来,下节课交流。

语文太阳第二课时优秀模板


《太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理清段意。

3、讲读课文(13)学习太阳的远、大、热三大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列数字、比较等写作手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

幻灯、字卡、有关文字投影。学生收集太阳系行星、和睦后、恒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10、太阳

二、交流预习成果:

1、字词方面:

兽(shou)繁殖(zhi)蔬菜(shu)估计(gu)

杀菌(jun)煤炭(tan)水蒸气(shui)治疗(liao)

2、词义:

传说: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个人或事的叙述。

估计:对事物所作的大概推断。

繁殖:繁育,生殖后代。

寸草不生:连一寸小草也不生长,形容荒凉。

三|、自渎课文,说说各段的大意。

(一)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5、太阳与风雪的关系。

6、太阳与风。

7、太阳与杀菌。

8、太阳与地球。

(二)文章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段(13):介绍太阳远、大、热的三大特点。

第二段(48):介绍了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密切关系。

四、读第一自然段。

a)出示幻灯;后羿射日。故事导入,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文中那些地方(词句)可以看出。

b)生自由读,找出答案汇报。

(1)传说、其实(师出示相关段落,圈出字词。)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0000000公里。(板书)

步行,日夜不停地走:3500年。

坐飞机:20几年。

(3)箭哪能射得到呢?(反问句)

箭根本射不到。

c)师结:为了说明太阳与我们遥远,这一段利用许多数字来说明,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后羿射日只是个传说,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指导朗读。出示一段没有数字的文字作比较,体会列数字的好处。

五、讲读二、三自然段。

师导:明方法除了列数字,还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文章在介绍太阳的大、热这两大特点时,是怎么写的,分组讨论学习后交流。

a)太阳的热。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板书)

(找出相应的句子,练习朗读,读中体会。)

b)太阳的大。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

(找出句子,读中体会。)

六、分组朗读太阳的几大特点,深入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七、用上本课的说明方法,向大家介绍你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系中的行星、恒星的特点。分小组交流、练说,各组选代表交流。

八、作业:

课后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一样事物。

板书:

10、太阳

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

远:150000000公里

大:1300000个地球地球

表面:6000度钢铁

热:中心:18000000度火球

麻雀语文第二课时优秀模板


《麻雀》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质疑: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麻雀》,自由读课文,说说故事发生在哪儿?课文提到几只麻雀?讲了一件什么事?(简笔画:林荫路板书:猎狗一小麻雀一麻雀)

2.明标:这节课我们就要从这个故事中探讨它表达丁什么感情,继续练习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试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默读,质疑: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师边听边梳理。

二、读议课文:

1.指名读1~3自然段,问:老麻雀为什么要救小麻雀?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麻雀弱小?

议:无可奈何、拍打、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给分明换一个词代入读。

2.弱小无依的小麻雀多可怜哪!你能读出对小麻雀的同情吗?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3.引读:在小麻雀遇到危险,需要搭救时,猎狗怎么做?齐读第4自然段:猎狗慢慢走近一句,这是什么样的危急时刻?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4.这时谁出现了?齐读下文突然

你有什么问题?(或引出质疑中有关的问题)组织解疑。

5.读句子,想问题(投影1)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猎狗面前?)

议:(老麻雀落下来的动作又快又猛,力量很大,落地很重,气势很猛,看出它着急紧张,救子心切。)

指导读这一句。(语速要快,显出紧张、救子心切的心情。)

(投影2)

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绝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绝望地尖叫着?

议:(绝望,即毫无希望,这里指老麻雀带着毫无希望的神情,它对自己的举动能否保护

小麻雀,阻挡猎狗的进攻是没有把握的,但它仍尽力地保护自己的幼儿。)

6.出示投影图片。说一说,读一读课文有关内容。男女生分别读,男生读猎狗,女生读老麻雀。评读:这样读能不能体现老麻雀着急、勇敢、救子心切的感情?谁再读读?

试背诵第4自然段。

7.老麻雀这样做是为什么?默读第5自然段,想想你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8.小组讨论解疑:

班内汇报:读句子,谈理解:(投影3)

可是因为紧张,它小小的身体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发出嘶哑的声音说明什么?)

讨论:(说明老麻雀不顾一切、用尽全力尖叫,心情紧张、着急而造成发音沙哑,表现它为拯救自己的幼儿而奋不顾身,不畏强暴。)

师指导朗读长句(投影4),指名读。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讨论:强大的力量指什么?(老麻雀拿出了全部力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要与猎狗决一死战,保护自己的幼儿不受一丝一毫的伤害。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即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献身精神。板书:伟大的母爱),

9.点拨:世界上无论人或动物都有母爱,母爱是母亲对孩子最无私的爱,博大的爱,这种

爱是一种奉献。它能产生强大的、超乎寻常的力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你能读出这种母爱的情感吗

自由读、指名读、看投影填空(5)读,试背诵。

老麻雀用()掩护着(),想()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它小小的身体(),发出()声音。它()不动,准备着()。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哇!可是它不能()站在()没有()树枝上,一种()使它飞了下来。

10.母爱的强大力量使来势汹汹的猎狗怎样了?齐读第6、7自然段。

议:如果你是猎人,你怎么想?

三、总结:

读了这篇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放声读一读。

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在书后。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板书:

伟大的母爱

麻雀

胜救(简笔画)

猎狗要吃小麻雀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897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