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 小学教案范例

时间:2022-03-22 圆锥的体积教案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应用意识。

一、揭示目标阶段

1、实验引出体积概念

将不规则铁块用绳子系着放入盛满水的圆柱水槽中,水溢出水槽进入长方体水槽。

师:谁能用数学知识解释水中现象?

揭示体积概念。

2、明确复习内容

师: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在黑板上:(四种立体形图)然后揭示课题:立体图形的体积

3、出示学习目标

(1).学生交流讨论目标。看了这个课题,你认为应复习哪些内容?

(2).教师归纳总结后用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a.理解并掌握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形成知识体系。

b.能正确、灵活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c.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再现知识阶段

1.围绕目标自主复习:以四人一小组自主复习。

1)独立完成课本p127表格(体积公式)

2)回忆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复习情况:

师:我们是怎么得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

生:长宽高各可以摆几个小立方体,算出共有几个小立方体就用长,宽高的乘积。

师:圆柱的体积又是怎么得出的呢?

生:可以通过切拼把圆柱转化成等底等高的长方体。

师:圆锥的体积公式呢?

生:做实验发现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1÷3

小结:从刚才你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一些新的知识可以转化成旧知识解决。

三、疏理沟通阶段

1.小组讨论: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有没有一个大家公用的公式?

2.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1).讨论后归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具有统一的求体积公式v=sh

(2).形成网络: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

四、深化提高阶段jk251.cOm

1.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正方体棱长和是60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学校沙坑长5米,宽3米,深0.5米,每立方米沙重1400千克,填满这个沙坑需要多少千克?

3)一个圆柱体的容积是42.39立方米,底面积是7.065平方米,求这个圆柱的高。

4)图:一个长6厘米的圆锥和圆柱,底面半径是4,求他们组合的体积

2、列式计算

图: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0、15、2的游泳池。

问:泳池的站地面积是多少?

要挖掉多少沙?

若每立方米沙重1400千克,需要载重1.5吨的卡车几辆?

若在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要贴多少面积?

如果注满1.5米深的水,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水?

3、走进学习

如果想知道刚才实验中铁块的体积,你准备怎么做?

a.学生演示测出溢出的水在长方体水槽中的高度及长方体的长和宽。

b.学生将铁块拉出水面后,测量圆柱水槽槽囗到水面距离及圆柱的底面直径。

c.集体计算,然后比较计算结果。

4、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带1千克大米,想:怎么计算1千克大米的体积

生:堆成圆锥或长方体

生:放在铅笔盒内

小组合作选择方法测出体积

交流汇报

jk251.cOm扩展阅读

圆锥的体积教学分析 小学教案范例


对于《圆锥的体积》这一节教学实录课我感受颇深,尤其是实验这一环节,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重要性。动手操作活动能很好地使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首先给每个小组配有圆柱和圆锥圆器以及一些沙子,有的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有的组等高不等底,有的组等底不等高,还有的组不等高也不等底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推导圆锥的体积?

生1:我们用圆柱体切割的方法推。

生2:用圆柱体容器和圆锥体容器推。

教师这时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推。

师:实验时请大家搞清两点:1.圆柱和圆锥容器底面积和高有怎样的关系?2.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实验后每小组选两个代表到讲台前。

a组一生实验时,另一生做讲解员讲解,发现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b组只拿容器不演示,发现圆锥和圆柱等底但不等高,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六分之一。

c组同样只拿着容器直接汇报演示结果。

教师及时将六个组实验结果列表放在投影上,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圆锥和圆柱的体积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结论的不确定,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时有的学生发现有三组结论是一致的,即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教师并没有急切地给出结论,而是又进一步的追问:为什么这些圆锥和圆柱的形状都不相同而体积之间都有相同的关系呢?这样的追问,让学生进步明白做实验的圆锥和圆柱必须等底等高,这时教师再重新分配容器,每组实验的容器都是等底等高的,再次让学生实验。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反思不同的操作结果,进而再次操作,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仅切实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充分发展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们看到,课堂上通过学生的猜想、操作、观察、比较,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提升了思维的价值,发展了有效的思维方式。

本节课上,我觉得也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上,练习要有梯度,这节课上一开始练习的几道题,无论是口答题还是笔答题都是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求圆锥的体积,这样的题目一是机械重复,二是不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应用能力。我想如果把开始讲圆锥特征时用的圆锥实物拿出来,让学生思考,如果要想知道这个圆锥的体积,怎么办呢?这时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分组讨论交流,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求圆锥的体积除了要测量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外,还可以测量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底面直径和高、底面周长和高。

总之,在动手操作活动的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学生才能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到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空间图形的复习 教案精选


空间和图形的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具: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角的度量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1)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2)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举例汇报量角方法。用三角板拼角: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3)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4)画指定度数的角。65度、100度、155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三、练习内容:1、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2、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3、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4、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5、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3)总复习9、10四.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作业:练习二十一9—10题

复习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复习6~10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二.综合练习。

1.复习题6。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2.复习题7.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3.复习题8。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_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4.复习题9。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

3)学生集体回答.

5.复习题10.

1)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

2)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

三.作业布置.

>复习(2)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024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