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4、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5、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6、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三、课前准备教师:真菌引起农作物患病的标本;cai课件。学生: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观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地衣。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思考老师所提出的设问,立刻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氛围之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设问:假如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各小组展示探究“细菌、真菌使食品生霉、糜烂”的结果。争相回答思考题,其他同学可补充。观看大屏幕。然后讨论,并回答问题。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细菌和真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请小组展示交流探究结果。认真倾听,给予肯定评价。演示cai课件(展示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问: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对回答给予鼓励和提示。2、细菌和真菌是靠什么生活的?引导思考: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观看大屏幕。对细菌和真菌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感到震惊。列举自己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如扁桃体炎、脚癣等。积极思考,争相回答。学生列举出利用细菌和真菌可生产出“抗生素”,而抗生西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观察本地农作物患病的标本图片。对真菌、细菌的危害作用感到震惊。认识农作物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列举微生物农药如春雷霉素、庆丰霉素等。认同“以菌治虫”的优点。观看大屏幕:观察地衣的生活环境和形态,初步理解“共生”。观看大屏幕:观察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理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小组讨论回答思考题,总结出生物固氮的优点:环保、高效、节能、收益大等。看书了解细菌与动物的共生提问:了解维生素b、k对人体有何益处?大屏幕展示细菌、真菌使人患病的图片,提问:这与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关吗?引导思考:1、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治疗疾病?2、怎样才能预防和防止动物或人患病?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抗生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3、细菌和真菌会给农作物带来哪些危害?(请同学列举)提问?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来防治农业病虫害?指导学生阅读“以菌治虫”。讲解地衣和共生的概念。讲解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引导学思考“生物固氮”的优点?指导学生看书,了解细菌与动物的共生,提示维生纯洁b/k对人体有何益处。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细菌、真菌在其他方面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实现。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法律与公民的关系,法律与公民的生活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守法的习惯,依据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三)教学难点: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四)教学设计:法律如何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纠纷以及制裁犯罪,涉及的知识比较专业。这对学生是有难度的。要具体案例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理论,教师再进行讲解。本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以学生为本。准备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引领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法律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歌词思考:“法律是一盏引航灯”“法律是一棵大树,为我们遮挡风雨”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创设情境、共同感悟
小品《不该发生的事》:两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最后演变成大打出手,导致一同学骨折、一同学受到法律制裁。
思考:执法机关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治安管理处罚法》。
思考:上述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联系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应如何行使权利和和履行义务?
提问之后教师总结:课本第10页至13页。
三、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阅读14页中学生张华的事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让法律这棵大树为我们遮挡风雨?从15页正文中找依据并续写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不同途径的故事结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最后选出组代表在班上交流。
思考:自己或自己的家人与他人发生过权益纠纷吗?是怎样解决的?
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思考: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学生回答:法律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四、收获平台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习了哪些知识(同时完善板书提纲)?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五、放飞思维、巩固创新
学生巩固本课所学。
思考15-16页谢英的故事,书面回答课本问题。
践行情景对话展示:一小组出示情景,其他小组思考应对措施。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播放歌曲《法律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来结束本课。
教师寄语法到用时方恨少
学习目标
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知识——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点、难点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学习过程
(一)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阅读课本92——93页郭某的案例
议一议镇政府的做法根据是什么?这里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想一想法律的重要内容是什么?怎么理解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或者家人与他人发生过权益纠纷吗?你想过用那些办法解决?最终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阅读94页正文
说一说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阅读94页相关链接
说一说诉讼分为哪几类?你能将它们区分开吗?
阅读94——95的案例
说一说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这一案例属于哪种诉讼?
阅读95页相关链接
说一说法律制裁分为哪几种?
试一试你能在本册课本中找到相关的案例和对应的制裁吗?
学习总结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行政诉讼的是()
a张某起诉刘某欠债不还
b李某不服人民法院判决,向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讼
c朱某检举胡某贪污
d黄某起诉某国家机关“不作为”而导致自己合法权益受损
2、“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知()
a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确认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法律就是用力来限制权利和自由的
二、简答题
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之。
第二框参考答案:
一1、d2、c
二(一)①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②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二)可参考课本93——94页郭某和94——95页有关谢英的案例。
第十一课在人群中挺立第三框教案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铸就生命信条
学科
思品
总课时数
一课时
版本名称
人民版
年级
九年级
册次
全一册单元章节名称
第四单元第11课第3节页码第130-136页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框通过故事阅读、模拟通信、拟订道德信条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生活中进行培养道德,并把道德的关涉群体扩大到国家和社会,教育学生树立“大德”这一更高的追求目标。
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自己的道德楷模,坚持道德信条,追求人生的“大德”,在人群挺立。
教学重点理解和体会人生道德信条:“公”“廉”“仁”。追求人生大德。
教学难点人生有大德。教学流程第3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点燃道德明灯。2、书写道德信条。3、人生有大德1、师:生活中美德的形成会遇到哪些困难?(提示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2上一节课从反面告诉我们美德形成要注意什么,这节课我们将从正面思考怎样培养美好的品德。3、指导学生阅读p131-132的“瑞恩的井”(1)你心目中的道德楷模是谁?(2)他们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德?(3)小瑞恩为什么成为青少年的道德?4、指导学生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5、指导学生阅读p133-的短文(1)、你认为做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2)、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6、做人不仅要有基本道德准则,更应追求大德。指导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p135“联合国为他下半旗”一文(1)联合国为什么为周恩来下半旗?(2)请再举一些像周恩来一样有大德的人。(3)每人写一条反映大德的名言生答(或举例或概括阅读课文并思考和回答问题分组活动:互找道德闪光点为自己设计一组道德信条全班静听朗读,准备思考和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旧课,为引入新课以及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课内容奠定基础。通过思考明白道德楷模未必是伟人、名人,平凡人中也不乏有令我们肃然起敬的道德楷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道德楷模。通过活动,使每个同学都能找到道德闪光点的自信。使学生牢记做人的基本准则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以大德的标准要求自己,作为终身追求的目标。
板书设计课
铸就生命信条
1点燃道德明灯
2书写道德信条
3人生有大德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学案
第三课时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教学案)
主备人:刘文秀审核人:使用者时间:
目标点击: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增强责任意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2、能力目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目标:从小事做起,养成负责任的习惯;知道法律的重要作用。
解读重、难点:
“积极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奉献意识是本单元学习的根本目的,因而如何承担社会责任,采用何种形式奉献社会,自然成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学法推荐:
1、联系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了解赢得社会赞成票的正确途径。
2、通过身边的榜样,感悟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学前准备:
1、观察我们周围的人和事,记录令我们称赞的瞬间。
2、对自己开学以来的表现,至少找两名同学作出评价,并请他们提出建议。
学习流程
(一)、教师导入:(2分钟)略
(二)、自主构建:(10分钟)
1、我发现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2、知识结构整理:
(三)展示交流
(1)阶段小结: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主学习的任务进行展示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形成简单的知识网络。对组内共疑的问题在班内寻求答案。(2—3分钟)
(2)活学活用:请选择你喜欢的一个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想一想,他们是如何赢得社会的赞成票的。(完成后把你的观点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共享。7分钟)
我的选择:
我的认识:她(他)们之所以赢得社会的赞成票,是因为:
①
②
③
------
我的打算:我最想得到(谁的)赞成票,为此,我打算:
①
②
③
------
(四)重点探究(13分钟)
有意义的的双休日
双休日为我们发展个性,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如何安排好这一自主性极强的时间,让自己的双休日过更有意义,相信这是许多同学关心且烦恼的问题,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关注这一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任务进行探讨、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疑问。)
(1)我心目中描绘的有意义的双休日是这样的:
(2)我现在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3)请你在同学的帮助下,解决上述问题,并对未来的双休日作出设计。
(五)巩固提升(5分钟)。“感动班级”人物评选
候选人推荐:
主要事迹:
我设计的颁奖词:
(六)课外拓展(1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确定一名推荐人,并为他制作一张海报进行宣传。(宣传海报应包括推荐人姓名,主要事迹,推荐理由,颁奖词几个要素。)
附:自我评价与反思:
参与题目自主构建展示交流
重点探究巩固提升
参与次数
参与形式
今天的收获
需要改进
之处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