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经典初中教案细菌真菌的分布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初中教案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初中教案细菌真菌的分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4、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二、重点难点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三、课前准备教师:1、变质的牛奶、各种真菌(木耳、香菇、灵芝等)长霉的馒头、面包,腐烂变质的水果;2、实物投影仪;3、培养菌落实物;4、琼脂、培养皿、烧杯、甜豆浆、酒精灯、吸管、三角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学生:预习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入新课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展示变质的牛奶,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认识大型的真菌和真菌中的霉菌仔细观察,从实物中获得有感性认识。展示大型真菌及霉菌实物。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请两个同学讲解和演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提问并解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的特点观察菌落实物、区分其分布的特点。阅读教材。将课前培养的菌落实物分发给各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及时点评并给予鼓励。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制定实施方案、交流活动的计划及展示观察记录的表格下课后半小时内将在各自环境中已接种的培养皿密封好,送回教室后排的空桌上。布置设计探究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设计对照组。巡视和指导、参与设计,及时激励。每组发给两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Jk251.coM编辑推荐

经典初中教案真菌


第三节真菌

一、教学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4、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2、观察能力的训练。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三、课前准备教师: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的cai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拟孢子的传播。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内容中酵母菌的结构;查阅有关真菌的知识;制作孢子印。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三节真菌观看课件,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认识真菌作用。播放cai课件,关重展现各种各样的真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的地内容。各种各样的真菌学生根据观看的课件内容,并观察实物标本,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见识以及自大搜集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对真菌的了解。提供实物标本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参与学生讨论,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课本外获取信息的能力。观察与思考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观察新鲜蘑菇的形态。讨论: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2、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同时让学生观察青霉和曲霉以及蘑菇的结构图,了解分们的形态结构。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学生回忆,结合新知识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出示酵母菌的插图,与学生共同了解有关酵母菌的知识。真菌的繁殖观察自己在课前制作的蘑菇的必然性子印,进一步了解蘑菇孢子的位置、形态及作用,从而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在课前指导学生制作新鲜蘑菇的孢子印、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真菌是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的?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了解真拉塔基亚的繁殖特点有什么意义呢?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孢子的传播过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章所学知识,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孢子的传播过程”。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真菌的繁殖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初中教案精选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4、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5、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6、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三、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头等)。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它污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讲授新课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引出新课内容。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思考题。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演示课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甜酒品尝会同学们互相品尝、交流经验,互相说制作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出示掰开的面包、馒头很松软。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可我们为什么没有吃到酒味呢?请思考课本第一题。肯定学生的回答,及时补充。品尝、评价、鼓励。第二课时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了解防腐剂的使用及危害。列举本地区人们保存食品的一些方法,如腌制品、感菜等,进一步思考:怎样保存更有利于健康?请各小组展示“探究食物保鲜法”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鼓励,作出评价。提问:1、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2、采用哪些方法能保鲜食品?指导同学观察课本“观察与思考”。结合已做好的探究实验和调查资料,讨论思考:1、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2、说出不同的方法依据什么原理?3、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针对本地区饮食习惯,引导同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认真阅读,小组讨论。认同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关注转基因技术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指导阅读课本76页“抗生素今百昔”。请同学讨论课本75页练习第2题。指导学生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向学生渗透sts教育。细菌和环境保护认真阅读,理解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各小组交流调查的本市有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积极思考,纷纷献计献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提示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鼓励、支持学生的行为。

经典初中教案气温气温的分布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的总体教材分析

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

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

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对气温的影响,可以简单的讲解。

为了避免单纯的灌输,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切忌教师不要直接给结论。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学习,应该适当地补充气象观测的内容,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参观气象园中的百叶箱,实际读一读温度计,或利用投影等多媒体使学生对气温的测量方法(温度计安放的位置、观测时间的设定)、数值的采集与处理等有所了解,并进一步了解我们所说的温度是指一个时期内的平均温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观察,但是不要只告诉结论。

关于“气温的变化”的教法建议

关于“气温的变化”,主要讲解气温的时间变化,建议步骤如下:

1、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入手,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为什么?(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2、是否太阳一照射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不是)

3、出示动画,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4、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

5、如何利用月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热带、温带、寒带气温特征的描述)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材分析

气候是本章的关键性知识,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知识。气候是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要掌握气候知识必须从天气入手。教材以天气预报为例,引出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这种处理形式,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的揭示了天气与气候的共性与差异,即天气是对大气状况的定量描述,而气候是对大气状况的定性描述;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对于天气部分,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重点应放在使学生能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能够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中各项内容的含义。

这部分教材紧密结合实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法建议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天气”的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或多种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读天气形势图、听天气预报,考虑天气预报中包括的主要项目是什么?状况如何?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给予指导订正。并及时反馈,使学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真正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各项内容的含义。

关于“气候”内容较为抽象,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列举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如北京“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高温多雨”

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特征是如何得出来的?它与每一天的天气什么关系?”(是由多年的天气特征综合出来的)

3、气候特征是否像天气一样经常会变呢?(不会,气候是定性的描述,比较稳定)

4、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将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填表,以增加学生的印象。

5、为了及时巩固,应给出一些天气与气候的实际内容让学生判断,以彻底区分这两个概念。

关于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的绘制与分析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观测过程

动画:大气的受热过程

投影片:(1)气温观测数据;(2)日(周、月、年)均温的计算公式;(3)日气温曲线图;(4)三带气温曲线图;(5)等温线的画法;(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天气与气候中主要的组成要素有哪些?(气温、降水)

(讲解)我们先来学习有关气温的内容。气温是如何测量的?

(板书)一、气温的测定

(天气观测的录像)包括百叶箱、温度计、观测时间和数据采集等

(投影片1、2)一组观测数据,怎样计算出日均温?(生思考回答)。出示计算公式,验证学生回答及计算结果

(提问)为什么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是否太阳一照射大气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

(出示动画并讲解)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请将你的设想画出来(学生活动)

(投影片3)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日均温,将二者的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气温曲线。你能画出一个地方一年的气温曲线图吗?(纵坐标用月平均温,横坐标从1月---12月)

(提问)如何利用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

(投影片4)课本P40图4.6,三地气温曲线图

(学生讨论)图中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三个温度带的气温变化特征是什么?在语言叙述上有什么规律?

(说明:因为温带的范围较广,所以接近热带或寒带地区的语言叙述冷热的程度有所不同)

(承转)前面所学是气温的时间变化,而对于全球来说,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也是不同的。

(板书)三、世界气温的分布

(投影片5)图中各点表示年平均温度,请在这张图上画出13℃、15℃温度曲线(用平滑曲线连接气温值相等的点)

(投影片6)此图表是世界不同地区多年的平均温度,图中气温相等的点连接的线就是等温线。我们借助等温线来研究气温的空间分布。

(教师指导读图方法)分析等温线图,可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分析的方法。请大家讨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并分析形成此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教师讲解时可以举一些实例或参照课本的插图

1、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位置(太阳)

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海陆面积及性质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温室效应

(反馈练习)夏季到青藏高原去考察,需要准备什么衣物?(棉衣,地势高寒冷)

如果温度再升高,预测你所在的地区气候会有什么变化?

赤道是全球温度最热的地方吗?

南极和北极哪个更冷呢?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可知,气温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大气温度主要来于太阳,所以影响温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位置,然后是海陆位置,再就是地势和洋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注意分清主次。这是分析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气温的测定,主要使学生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和重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参观,或建立简易的气象园进行实际的测量,没条件的可以看录像或图片。

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时间变化的长短不同,有日、月、年变化,通过实际的计算,使学生明确三者计算的方法一致,看到的各图中的气温是平均值的连线。对于时间变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使学生明确太阳是气温的来源,但地面是气温的直接来源。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个过程,设计动画辅助理解。明白这一点,对后面所学“地势越高,离太阳越近了,为何温度反而越低?”很有帮助。对于热温寒三带气温特征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从低纬到高纬,由热到冷,各种气温特点的描述有规律及差异,为后面学习世界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内容打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的探讨。为了使纷乱的内容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教给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读图方法。同时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思维的互相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考察学生的理解情况,设计相关的反馈题。

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注意了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指导。每一部分绘图、读图、用图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第12页

经典初中教案频率分布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的意义,了解做出一组数据的的步骤和要求.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统计数据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寓复杂于简单、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的概念及其获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列表的方法.

3.教学疑点:学生对分组组数的法则可能感到不太习惯,不知如何决定分组的组数.

4.解决办法:(1)了解的意义;(2)的一般步骤;(3)要适当选择组距与数数,原则是100以内的数据一般分5~12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前面我们学习了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波动大小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方差等.

它们从某一项侧面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知道这些情况还不够,

还需要知道数据在整体上的分布情况.例如,对于班组的一次代数考试情况,不仅要知道平

均成绩,还要知道90分以上的占多少,80分与90分之间的占多少,……,不及格的占多少等.因此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做出一组数据的.

这样以旧拓新,设疑置问地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起到了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前面学习的平均数与方差,反映了样本和总体的两个特征: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但是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这些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

情况,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市.获得一组数据的频

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计算极差,决定组距与组数、决定分点、列出表,画出直方图.

(三)教学过程

(用幻灯出示引例)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

结果如下(单位:厘米):

167154159166169159156166162158

159156166160164160157156157161

158158153158164158163158153157

162162159154165155157151146151

158161165158163163162161154165

162162159157159149164168159153

我们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但是,有时只知道这一点还不够,还希望知道身高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多,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希望知道这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此,需要对这组数据进行适当整理整理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让学生先对整个数据进行初步观察,找出其中一个尽可能小的数据,然后按顺序将全组数据过一遍,将每个数据与所找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前者更小,就用它来取代后者,并继续往下进行,从而最后得到其

中的最小值,同理得到其中的最大值.

最大值是169,最小会值是146,它们的差是:

169-146=23(厘米).

算出了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就知道这组数据变动的范围有多大.

2.决定组距与组数

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经验法则是:当数据在100个以内

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

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取组距为3厘米,那么由于在这批数据中,,要将数据分成8组;如果取组距为2厘米,那么由于,要分成12组,因为当数据个数接近100时,组数接近12,而这里的数据个数是60,因此分成8组更合适些,于是取定组距为3厘米,组数为8.

教师要说明,在分组的问题上,不是分这么多组就行,分那么多组就不行的问题,而是怎样分组更合适一些的问题.

3,决定分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若将数据按照3厘米的组距分组时,可分成怎样的8组,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师生共同完成)可以分成以下8组:146~149,149~152,152~155,155~158,158~161,161~164,164~167,167~170.

这时有些数据(如149、158、167)本身就是分点,不好决定它们究竟应该属于哪一组,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组的起点稍微减小一点.例如,可以将第1组的起点定为145.5,这样,所分的8个小组是:

145.5~148.5,148.5~151.5,151.5~154.5,154.5~157.5,157.5~160.5,160.5~163.5,

163.5~166.5,166.5~169.5.

4.列表

(用幻灯出示表格)

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用选举时唱票的方法,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教师

要提醒学生应认真仔细,分工合作,在根据频数累计的结果在表中填出相应的频数后,要将

各频数相加,看看它们的和是否等于数据的总个数,如果不相等,说明前面出现了差错,需要进行检查.在根据各组的频数算出相应的频率之后,也要根据各组的频率之和是否等于回来检查求频率的计算过程是否有错.

在学生列出表后,教师指出,这时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数据在各个小组内所占

的比的大小了.而为了将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通常还要进行第五步——画出直方图,而这将在下一课介绍.

这样做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了解的意义,而且能掌握

做出一组数据的的步骤和要求.

课堂练习教材P187中1,(只要求列出表)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样本和总体的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

方法小结:获得一组数据的的五个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出表;5.画出直方图.

布置作业

教材P189中2,3(列出表)

板书设计

14.5(一)

整理数据的五个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表

5.画出直方图

(二)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深刻理解频率的概念,掌握样本的求法.

2.对学生进行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列表和作直方图.

难点:确定组距与组数和决定分点.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已经了解了已知一组数据即某总体的样本,列出样本的表,作直方图的方法.请叙述此类题目的解法.

新课

例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地里抽取了100个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单位:厘米):

6.56.46.75.85.95.95.24.05.44.6

5.85.56.06.55.16.55.35.95.55.8

6.25.45.05.06.86.05.05.76.05.5

6.86.06.35.55.06.35.26.07.06.4

6.45.85.95.76.86.66.06.45.77.4

6.05.46.56.06.85.86.36.06.35.6

5.36.45.76.76.25.66.06.76.76.0

5.56.26.15.36.26.86.64.75.75.7

5.85.37.06.06.05.95.46.05.26.0

6.35.76.86.14.55.66.36.05.86.3

列出样本的表,画出直方图.

教师可采用制作教学挂图(或小黑板或投影片)来讲解此题.

接下来再补讲例题.

补充例题

抽样检查某村小学学龄以上未入学人的年龄,统计出一组数据(共100个)如下(单位:岁):

67796156206883867527345837

64216987768060635425158086

67295489688583524233507660

51533757558452645767566759

48728455626875128669182635

2846404767646546776549721

58636373497053638033662151

206258536654684979

试列出表,绘出直方图.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89-7=82(岁);

(2)决定组距与组数,取组距为10,由于

故按10岁的组距可分成9组;

(3)决定分点,把第一组的起点数字定为6.5;

(4)列表:

(5)绘制频率直方图.

小结

作本课一类题目一定要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表.

(5)画直方图.

五个步骤严格作好.

练习:选用课本练习.

作业:选用课本习题.

四、教学注意问题

要注意讲例题时,每一步骤都要请1~2名学生先作一下,这样会使学生加深印象.练习要在课堂上进行,让学生

(三)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频率的概念,掌握样本的求法.

2.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依照五步骤作题.

难点:教会学生严格按步骤作题.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频数?什么是频率?

2.如何估计总体分布规律?

新课

本课依照下述题目指导学生复习和学习.

填空题:

1.在直方图中,纵半轴表示____与____的比值.

2.在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_____.

3.在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____.

4.反映了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的_________,通常可用样本的来估计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1.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与____成正比.[]

A.组距B.组数C.频率D.频数

2.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与各组频率关系是[]

A.成正比B.成反比C.相等D.没关系

解答题:

1.如何得出一组数据的(列出主要步骤).

2.两组学生各20人,作引体向上比赛,各人的次数分别如下:

甲组1061214812101441614841020xx141068

乙组10812810121012126101281212101010128

(3)作出甲组表;

(4)绘出甲组直方图.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练习的结果.

填空题:

1.频率,组距;2.频率;3.1;4.比的大小,总体分布规律.

选择题:

1.D;2.C.

解答题:

1.(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表;(5)画直方图.

(3)甲组表:

(4)甲组直方图:

对解答题第2题要进行讲评.

小结(同本节第(二)讲)

作业:选用教材习题.

四、教学注意问题

(同本节第(二)讲),布置学生作“读一读”.)

对改练习.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的意义,了解做出一组数据的的步骤和要求.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统计数据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寓复杂于简单、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的概念及其获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列表的方法.

3.教学疑点:学生对分组组数的法则可能感到不太习惯,不知如何决定分组的组数.

4.解决办法:(1)了解的意义;(2)的一般步骤;(3)要适当选择组距与数数,原则是100以内的数据一般分5~12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前面我们学习了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波动大小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方差等.

它们从某一项侧面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知道这些情况还不够,

还需要知道数据在整体上的分布情况.例如,对于班组的一次代数考试情况,不仅要知道平

均成绩,还要知道90分以上的占多少,80分与90分之间的占多少,……,不及格的占多少等.因此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做出一组数据的.

这样以旧拓新,设疑置问地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起到了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前面学习的平均数与方差,反映了样本和总体的两个特征: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但是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这些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

情况,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市.获得一组数据的频

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计算极差,决定组距与组数、决定分点、列出表,画出直方图.

(三)教学过程

(用幻灯出示引例)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

结果如下(单位:厘米):

167154159166169159156166162158

159156166160164160157156157161

158158153158164158163158153157

162162159154165155157151146151

158161165158163163162161154165

162162159157159149164168159153

我们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但是,有时只知道这一点还不够,还希望知道身高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多,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希望知道这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此,需要对这组数据进行适当整理整理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让学生先对整个数据进行初步观察,找出其中一个尽可能小的数据,然后按顺序将全组数据过一遍,将每个数据与所找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前者更小,就用它来取代后者,并继续往下进行,从而最后得到其

中的最小值,同理得到其中的最大值.

最大值是169,最小会值是146,它们的差是:

169-146=23(厘米).

算出了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就知道这组数据变动的范围有多大.

2.决定组距与组数

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经验法则是:当数据在100个以内

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

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取组距为3厘米,那么由于在这批数据中,,要将数据分成8组;如果取组距为2厘米,那么由于,要分成12组,因为当数据个数接近100时,组数接近12,而这里的数据个数是60,因此分成8组更合适些,于是取定组距为3厘米,组数为8.

教师要说明,在分组的问题上,不是分这么多组就行,分那么多组就不行的问题,而是怎样分组更合适一些的问题.

3,决定分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若将数据按照3厘米的组距分组时,可分成怎样的8组,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师生共同完成)可以分成以下8组:146~149,149~152,152~155,155~158,158~161,161~164,164~167,167~170.

这时有些数据(如149、158、167)本身就是分点,不好决定它们究竟应该属于哪一组,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组的起点稍微减小一点.例如,可以将第1组的起点定为145.5,这样,所分的8个小组是:

145.5~148.5,148.5~151.5,151.5~154.5,154.5~157.5,157.5~160.5,160.5~163.5,

163.5~166.5,166.5~169.5.

4.列表

(用幻灯出示表格)

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用选举时唱票的方法,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教师

要提醒学生应认真仔细,分工合作,在根据频数累计的结果在表中填出相应的频数后,要将

各频数相加,看看它们的和是否等于数据的总个数,如果不相等,说明前面出现了差错,需要进行检查.在根据各组的频数算出相应的频率之后,也要根据各组的频率之和是否等于回来检查求频率的计算过程是否有错.

在学生列出表后,教师指出,这时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数据在各个小组内所占

的比的大小了.而为了将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通常还要进行第五步——画出直方图,而这将在下一课介绍.

这样做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了解的意义,而且能掌握

做出一组数据的的步骤和要求.

课堂练习教材P187中1,(只要求列出表)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样本和总体的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

方法小结:获得一组数据的的五个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出表;5.画出直方图.

布置作业

教材P189中2,3(列出表)

板书设计

14.5(一)

整理数据的五个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表

5.画出直方图

经典初中教案地理教案-降水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观测方法和降水形成的过程。

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认识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差异。

使用降水柱状图,说明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

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勤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建议

关于“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总体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来源→降水量的测定→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大气降水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雹等总称。教材通过一段文字讲述了降水的来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动态过程,水汽从这里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是在一刻不停运动着的,而运动是由一定规律可循的。

降水量的测定首先是学生形成年降水量的准确概念,其次在降水量的测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教材体现了降水的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数量概念的结合。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路,降低难度和训练思维;课文中对规律的总结归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关于“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的教法建议

对于降水的分布,同样也分为时间(季节)和空间(世界)的变化。某地降水的时间变化用降水柱状图,降水的空间分布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引导学生明确年降水量世界分布中“等降水量线”的含义,可以与等高线、等温线对比,知识迁移。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按照提出问题→读图分析→总结规律→分析成因的步骤进行。提出问题可以参照课本商有关内容。最后总结归纳,用表格的形式展示,表格的“列”的排列是从低纬到高纬,如果画成半球图展示,更直观,效果可能更好。总之,是知识系统、条理清楚,便于学生理解。中纬地区东西两岸先不填写内容。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地区

两极附近

常年多雨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降水少

常年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夏季干燥

降水少

夏季多雨

原因

分析

气温高,空气上升降温,易成云致雨

副高控制时气流下沉;信风控制时,风从陆吹向海洋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受西风影响多雨,受副高控制少雨

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温度低,冷空气下沉,不易降雨

3、对于降水柱状图,首先要识图,了解绘图方法,找到它与气温曲线图的不同之处。其次要读图: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等,充分利用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最后归纳出世界降水季节分布五种类型。

4、将降水柱状图中涉及的几个城市,依照2表格中归纳的降水空间图中找到它们的大体位置。如新加坡在赤道附近,所以为全年多雨型。完成表格中中纬东西岸的内容。对降水时空分布形成的原因,本节教材涉及的不多,都放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一起讲解了,教师提前在这里引导学生简单的分析、讲解,可以起到及时了解原因、分散难点的作用。

这节内容不太难,应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及课文中涉及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讨论,找出降水时空分布的规律。使学生在读图、析图、归纳上有所提高。

关于“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的教法建议

对于本节课,首先应使学生明确降“水”的来源,可以用举例、动画、朗读等方法,从感性入手认识到水汽的来源是海陆水体蒸发及植物的蒸腾。通过动画使学生认识到降水形成的过程。注意提醒学生降水与降雨的不同之处。

对于“降水量的测定”,学生看课本雨量器示意图,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设计简易的雨量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观测。测定降水量时应每天定时观测(每天8时、20时),不是等降水后才测;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降水量是指某个时段(日、月、年)降水的总和(以便与气温区别),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可引导学生计算多年平均降水量;教师可以选择补充降水等关于“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大气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教学手段】

录像:降雨和降雪的片断

计算机课件:(1)降水的形成过程动画;(2)雨量的测定---雨量器;(3)某地年降水量测量值;(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5)表格;(6)降水柱状图;(7)降水量季节分布

【教学过程】

(录像引课)大气降雨和降雪片断

(提问)下雨、雪是常见的天气现象,我们将大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思考降的“水”从何而来?

(板书)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降水的来源

(学生朗读)“小水滴的旅行”

(计算机动画1)降水形成的过程(学生总结降水形成的过程)

(承转)为了研究气候的特征,我们必须研究降水的分布特征,因为降水是气候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所以必须先研究降水量及测定方法

(总结板书)二、降水量的测定

(投影片2)测量降水量用雨量器,介绍雨量器的用法。同学们自己也可以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回去可以试一试。用雨量器可以量算出一个地区日、月、年的降水量,与气温的平均值不同的是,降水量是求和。每天要定时观测,不是下雨才测的。

(投影片3)这是一张某地年降水量测量值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求多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单位是什么?(mm)你能否按照所学的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的制作方法,

按照20mm间隔,画出该地的等降水量线图?点击投影片,出现绘制结果,和同学的比对。

该图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什么?(由西到东逐渐减少)

(提问)我们了解降水量图的绘制方法和读法后,来学习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板书)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生活动)参照课本P44问题,小组讨论并完成下面表格

(投影片5)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地区

两极附近

常年多雨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降水少

常年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夏季干燥

降水少

夏季多雨

原因

分析

气温高,空气上升降温,易成云致雨

副高控制时气流下沉;信风控制时,风从陆吹向海洋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受西风影响多雨,受副高控制少雨

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温度低,冷空气下沉,不易降雨

(教师总结)点击投影片,完成表格,黑体字部分先不做。其中原因分析部分要教师讲解。

(讲授)大气降水时间分布也不均

(板书)四、降水的季节变化

(投影片6)我们将不同月份多年的降水量求和制作了降水柱状图。读图思考课文P44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根据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特征,可以将降水的季节分布概括出以下五种类型,找出每种类型代表的城市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的位置。并完成表格

(投影片7)

(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到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1、为什么位于内陆的天山上会常年被积雪覆盖?

2、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一地区,哪种类型?

【设计思想】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图像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归纳规律的能力。

第一个环节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降水形成的过程,给学生一个事物是不断运动和联系的启示。学生的朗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更有想象发挥的空间。降水很容易和降雨混淆,所以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降水概念的含义。

第二个环节是降水量的测定,因为在前一节将天气和气温的测定时,学生已经知道天气要素观测的内容,没有更多的讲解,这里重点使学生了解到降水量与气温的不同之处:气温是平均值,短时间的降水量是这个时期降水多少的总和,而一个地区多年降水量是平均值,其计算方法与多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一致。

第三个环节设计等降水量线的画法,主要是知识的迁移,只是单位不同。因它是世界年降水量图制作和阅读、分析的基础,所以设计了画图和总结规律,以使学生更明确。对于年降水量分布图,充分利用了课本提出的问题,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解决,教师是引导者、点播者,如果学生条件好,就多讲解些影响因素,如果学生较差,就使他明白现象即可,重点是了解规律,在读图讨论过程中培养能力。

第四个环节是分析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图。首先是明确降水柱状图的制作方法,有读气温区线图的基础,按照课文问题分析并不难,所以让学生充分活动,以培养合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由于时空分布内容联系较紧密,所以设计表格,将二者结合起来总结。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呈现的教学方式、方法各有不同,第一个环节从感性入手,引起兴趣;第二个环节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第三、四个环节,由于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此类地图的知识储备,因此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利于学生从多个头绪中找到联系。

【板书设计】

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形成

二、降水量的测定

三、降水量的分布

四、降水的季节变化

探究活动

1、将水果从冰箱中拿出来,观察表面水珠的形成;观察洗澡时水滴的形成

2、降水的形成:

准备一个玻璃杯,杯中放少量水,杯口用塑料纸扎紧,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然后拿到荫凉的地方,观察杯中降水的形成。

3、测定一周的降水量。选择一个平底、上下一样大小的大口瓶子放在院内空旷的地方,下雨以后用直尺测量瓶中雨水的深度,即是此次的降水量。将一日、一个月、一年的数字相加就是当地日、月、年的降水量。级的划分,使学生对日常的降水量预报有较为清晰地认识。

经典初中教案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是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三、课程目标:⑴教学目的:①让学生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③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⑵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⑶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四、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五、教学用具:⑴自制的多媒体课件⑵地球仪⑶自制的大洲和大洋的拼图六、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七、教学过程:〖老师〗向学生展示“太空之旅”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他是谁呢?(学生回答)他在宇宙中看到一个美丽的、呈蔚蓝色的星球,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星球吗?〖老师〗接着向学生展示“在太空中地球”照片然后,指着照片问,这颜色代表什么?(海洋)那颜色代表什么?(陆地)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板书】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通过对比“人类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和“人造地球卫星所拍摄的卫星照片”,然后提问:两幅图中的陆地面积都比海洋面积小,为什么还要叫它“地”球?〖活动〗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上的“地球”拆下,然后随意地把“地球”抛向上空,让地球仪转动,当用手接住“地球”后,注意观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陆地上还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学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次数,并计算出海洋、陆地各占的比例。〖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知道按在了海洋上的次数要多一些,当然,由于我们班只有几十个人,加上抛地球仪的次数有限,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比例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课件〗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承转〗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只能靠远行: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这些古代的远行活动,可以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贡献。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那么分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板书】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⒈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课件〗接着出现提问“地球?水球?”〖教师〗问:同学们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为学生的奇思异想加油。)〖教师〗根据人们的计算,我们知道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按这个比例来说,地球其实应该叫作“水球”,对吗?那为什么我们还叫它地球呢?〖师生〗由于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71%)大于陆地的面积(占29%),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所以可以将地球改叫为“水球”;称它为地球是因: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地球”。〖课件〗依次展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水陆半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教师〗通过刚才课件的演示,我们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板书】⒉世界海陆分布特征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课件〗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过渡〗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我们也经常听到大洲、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众多的称谓,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课件〗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接着展示自已绘制的“大陆、半岛、岛屿、海峡”图以及某地区的立体示意图,两图上均标有注注记。〖教师〗让学生从图上自学“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地理名词的意义。〖课件〗依次点击画面上的大洲、半岛、岛屿、海峡、海洋等地理名词便会进入相应的地图以及各地理名词的解释,直到再次出现“世界海陆分布图”〖教师〗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学生〗七大洲学生边看图,边回答。四大洋〖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面积比较图【板书】二、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补充〗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在希腊文中有“阳光灼热”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是以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澳大利亚拉丁语原意是“南方大陆”;直到19世纪初,俄国探险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新大陆,南极洲意为“地球最南端”。〖教师〗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快速记住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位置后,教师指图上的大洲或大洋的位置,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课件最后给出它们的正确答案。〖教师〗让学生注意各个大洲的轮廓,以及它们各个大洲对应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练习画出它们的形状。〖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几何图形,“一笔画”世界。〖练习〗⒈用铅笔在教材p53的图3.17中填出七大洲的名称。⒉让学生在课件上练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填图⒊用自制的七大洲的几何图形,再给定了南北回归线、赤道、00经线、1800经线的情况下,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拼图。〖备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以下问题,也可将以下问题放到该节的第二课时去〖读图回答〗①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②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③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④赤道穿过了哪些大陆?穿过了哪些大洲?⑤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什么?⑥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什么?⑦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什么?⑧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⑨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答案〗①太平洋沿岸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有亚洲、欧洲、北美洲;②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③南、北美洲;④穿过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穿过了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⑤亚洲、太平洋;⑥大洋洲、北冰洋;⑦欧洲、北美洲;⑧南极洲、北冰洋;⑨南极洲、北冰洋。板书展示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⒈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⒉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二、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4、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6、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三、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头等)。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

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它污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讲授新课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引出新课内容。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思考题。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演示课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甜酒品尝会同学们互相品尝、交流经验,互相说制作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出示掰开的面包、馒头很松软。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可我们为什么没有吃到酒味呢?请思考课本第一题。肯定学生的回答,及时补充。品尝、评价、鼓励。第二课时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了解防腐剂的使用及危害。列举本地区人们保存食品的一些方法,如腌制品、感菜等,进一步思考:怎样保存更有利于健康?请各小组展示“探究食物保鲜法”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鼓励,作出评价。提问:1、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2、采用哪些方法能保鲜食品?指导同学观察课本“观察与思考”。结合已做好的探究实验和调查资料,讨论思考:1、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2、说出不同的方法依据什么原理?3、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针对本地区饮食习惯,引导同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认真阅读,小组讨论。认同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关注转基因技术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指导阅读课本76页“抗生素今百昔”。请同学讨论课本75页练习第2题。指导学生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向学生渗透sts教育。细菌和环境保护认真阅读,理解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各小组交流调查的本市有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积极思考,纷纷献计献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提示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鼓励、支持学生的行为。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110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