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音乐活动歌曲大比拼教案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初中教案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活动歌曲大比拼教案模板”。

音乐活动课《歌曲大比拼》

湖北省宜都市姚店中学谭平

活动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加强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生的特长展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一、搜集自己会唱的歌曲,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影视剧歌曲或流行歌曲,可用歌本抄好备忘。

二、整理知识题卡,可用卡片投影片做好。

三、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声中进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音乐吗?我想,大家最喜欢的可能还是唱歌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去遨游歌曲的海洋。(出示活动主题——歌曲大比拼)

二、活动开始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己推选出你们信任的评委、记时员、记分员和监督员,然后由评委宣读比赛规则。

评委:下面我宣读比赛规则。活动分三个大项进行,即考考你的记忆力、比比你的储存量和试试你的创造力。其中,考考你的记忆力为知识问答,比比你的储存量是歌曲竞唱,试试你的创造力是让我们进行特长展示,把你的绝活施展出来,贡献同学们的掌声。接下来,我们按照座位顺序将同学们分组。

师;下面我宣布,音乐活动《歌曲大比拼》正式开始

(一)考考你的记忆力——知识问答(基础分50分)

知识问答包括必答题和抢答题,每个小组必答题五道,一题10分,抢答题一共十道,答对给分,答错不倒扣分。

(二)比比你的储存量——歌曲竞唱(唱一首加10分)

在一分钟内,看哪个小组唱得歌最多,可只唱一句,按照数量计分,一首计一分。

(三)试试你的创造力——特长展示(满分100分)教师放不同音乐,学生自由选择所听到的音乐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创编活动,唱歌小组可用歌声演唱,器乐小组用乐器演奏,舞蹈小组创编蹈,综合小组可创作诗歌或散文朗诵或用图画表示。

1、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准备

2、活动成果展示

三、结果总评:评委公布各组得分情况及优胜小组

四、活动小结

师;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欣喜的看到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很积极、很能踊跃,都在开心的活动中得到了音乐的熏陶,而且有的同学还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就连平时不爱唱歌的同学也有很好的表现,以后我们还会举行这样的活动,希望大家有学习中不断积累,力争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好!音乐活动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JK251.com延伸阅读

让我们用心感悟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相关教学方案


浙江绍兴县实验中学唐春晓

教学目的:

1.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陶冶他们的情操。

2.构建音乐“情感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依托,把握情感核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

2、通过情感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题:请问同学们平时都通过哪些手段和方法来欣赏音乐的?

(导入语:在大家的记忆中我们平时一般通过观看电视,vcd,dvd和听收音机,录音机,mp3,现在还有电脑来获得对音乐的欣赏,今天老师要让大家换一种方式来欣赏和感悟音乐,引出今天的课题—《让我们用心感悟音乐》)——(展示课件)

(二)欣赏与实践

1、介绍一位著名的聋哑舞蹈艺术家—邰丽华并观看她的代表作品《千手观音》——(展示课件)

通过认识这群特殊的人,使学生在为表演者优美的舞姿折服的同时,初步感悟音乐和感悟人生。——(情感铺垫)

2、在一个感人故事之后,马上进入主题《感恩的心》

故事根概: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1)、先让学生初步欣赏歌曲《感恩的心》;(展示课件——教师范唱)

(2)、然后教师一边教唱歌曲和一边手语;(教师示范——学生试学)

(3)、让全体学生起立和教师一起用手语演绎《感恩的心》

(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听唱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艺术的审美施教法,实现教学目的)

3、欣赏《天路》

爱,就是如此伟大也许身边小小的细节你并未留心,但它无时无刻都陪伴在你身边.珍惜自己身边所拥有的,让爱继续伸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展示课件)

4、欣赏《天亮了》(展示课件)

再由韩红的另一首歌《天亮了》讲述又个让人感动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陶冶他们的情操,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以积极的姿态认真学习,面对人生。

(三)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本堂课的寄语: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谢父母、感谢师长、

感谢同学、感谢亲朋!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让这世界永远充满着爱!

(四)作业布置

1、给父母演唱《感恩的心》

2、主动做家务。

(五)板书设计(见课件

青春舞曲音乐教案设计


《青春舞曲》教案设计

卢燕

山西临汾平阳中学

教学内容:

唱歌《青春舞曲》

教学年级:

初一年级

教学目的: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3、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雪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难点是为《青春舞曲》伴奏。

教学方法:

听唱式、表演式、创造式。

教学用具:

钢琴、中国地图、多媒体教学光盘、打击乐器。

教学设计:

1、歌唱知识

(1)歌唱的发声状态

口鼻同时吸气,呼吸要求敏捷无声,不耸肩,肺部、胸膛自然挺起,腰围、腹部有明显的向外扩张之感。发声时小腹微收,形成上下力量的抗衡,使声音有气息支持。

(2)发声练习板书

2、导入新课

在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背景音乐下,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在地图上找出此民族所处的省份。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板书课题“青春舞曲”

3、歌曲学唱

(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的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讨论总结

歌曲的显著的特点是: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

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青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1)教师弹唱,学生跟唱。

(2)分男女组演唱。

(3)抽同学领唱再齐唱。

4、表演

(1)播放一段维吾尔族舞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2)请同学们为歌曲《青春舞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教师带领同学们为歌曲伴舞。

5、创造

(1)将课本《青春舞曲》乐谱打击声部的配器补足。

(2)教师总结板书。

(3)给部分同学发放打击乐器,有钢琴特长的同学弹钢琴,其他同学击掌为《青春舞曲》做伴奏。

6、合作

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将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

小节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维吾尔族歌曲,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创造了动人的歌声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样珍惜青春大好时光。

板书设计

青春舞曲

练声曲:

配器谱:

钢琴:

木鱼:

碰铃: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同学们背唱了歌曲《青春舞曲》,通过唱歌、表演、创造与合作,更好的表现了歌曲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本课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必须抓住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寓教于乐。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_教案模板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

——zmczlhqing

活动一:编辑毕业纪念册

我们一起走过

——XX级九班毕业纪念册

“忠实于少年时代的友爱、热情和誓言,这是人生最严肃的事情。”

——王蒙

[活动目的]

一、增进友谊,促进班集体团结向上。

二、集合学校生活素材,锻炼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人员:全班同学和语文教师。

2.组建编委会:由全班同学推选出主编1名,副主编2名组成编委会。并邀请语文教师做顾问。

编委会下设统稿组,负责收集稿件、改稿并最终定稿;设策划组,负责封面、封底设计及内页插图。

3.组建编辑小组:6——10人自愿组成编辑小组,并确定1人任小组长。

4.征集编辑方案:先在小组内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充分酝酿,确立编辑板块,最后经过大家讨论表决定案。

5.准备时间:一个月。

编辑方案如下:

l序言

板块1.班级大事记(班级的重大活动,历史荣誉等)

板块2.师恩难忘——“我们的老师”(献给老师的歌)

a.用简笔速写手法写我们的任课老师

b.运用课堂上学过的古典诗词知识为各位任课老师写诗填词,送上我们的祝福(诗歌)

板块3.我的自画像

每个同学为自己写一小传并贴上近照。

板块4.课堂回眸:各科课堂教学的精彩片断

板块5.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课堂以外)

春游、秋游、赏雪……

运动会、文娱汇演……

寝室生活……

板块6.师生情.同学谊

读书学习、少年烦恼、成长心事、友爱纠葛、集体的温暖与关爱……朝朝夕夕、多少故事,在即将结束初中生活的时候,捡拾逝去的碎片……写真写实、写片断写镜头,用细节写,巧妙谋篇。

板块7.毕业感言(永远的祝福)

写一段赠言,赠给全班同学或老师(形式可多样:或诗或文或名言警句)

l通讯录.留言簿(空白)

该方案共7大板块,各板块主题已确定,并附简要说明。其中的“序言”及“板块1”由编委会负责,“板块3”及“板块7”全员参与,其余板块确定小组具体负责。

[成果展示]

在毕业晚会上,选出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主持人,汇报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成果,并将精美的毕业纪念册赠送给各任课教师。

[活动评价]

八年级音乐下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八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熟练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2、完成实践与创造第四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中英文歌词。教学重点:熟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教学难点:为歌曲《大海啊!故乡》配前奏及尾奏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midi演奏版)随音乐进入音乐教室入座多次播放该音乐,使学生熟记歌曲旋律二、熟练演唱《大海啊故乡》1、播放录音伴奏2、教师随录音深情地演唱歌曲3、要求学生男女生分别合录音伴奏演唱,看哪一组最能表现歌曲的情绪。4、教师钢琴弹奏伴奏音乐(最好是用电子琴)5、其它有关故乡的歌曲欣赏a、故乡的云(张明敏演唱)b、故乡的风(潘安邦演唱)c、我热恋的故乡(韦唯演唱)d、念故乡(童声合唱)齐唱歌曲(第一遍唱中文第二遍唱英文歌词)欣赏老师的演唱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歌曲,后由每组选一个代表评析对方的演唱。自愿上唱表演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通过欣赏其它相关歌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音乐创编1、老师讲解创作的要求及规则2、老师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3、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创编成果展示1、听讲2、欣赏3、创编4、每组全部或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培养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及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四、乐器练习1、要求。2、练习信息反馈3、教师示范吹奏1、用乐器吹奏《大海啊故乡》的9至32小节的旋律。2、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展示3、欣赏老师的范奏。用乐器再现歌曲的旋律最终熟练掌握歌曲。五、单元小结1、歌曲《大海啊故乡》2、古筝曲《渔舟唱晚》3、电子琴曲《渔舟唱晚》4、电声音乐《夜莺》各个内容由学生回答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教案模板


2.1比零小的数(2)

教学目标:

1.乐于接受数学信息,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通过将有理数分类,感受分类的思想

重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问题中的量

教学设计:

1.情境创设

情境(1):课本第15页实例

操作指导:投影出示日常生活中一些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用正负数来描述它们所带来的便捷

情境(2):学生自己举一些生活中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2.探索活动

(1).由课本中"零上的气温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气温用负数表示"入手,指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意义相反的事例.又如何用正负数表示这些事例的量.这里可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

①.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你能用正负数表示收入与支出、增产与减产等问题中的相关量吗?

②.如果某次智力竞赛加100分表示为+100分,则扣50分如何表示?-200分表示什么意思?

⑵.课本第16页例2

⑶.有理数的概念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类,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分类思想.让学生感受分类的思想及方法以及有理数分类的另一方法:有理数可以分"正有理数,负有理数,0"

(让学生模仿课本上的形式写出相应的分类表)

⑷.课本第16页"练一练"

3.关于计算器教学

由于计算器型号不一定一致,因此负数的输入方法也可能略有不同,可以在课内统一指导学生操作,也可以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计算器使用说明书,让学生自行操作

4.小结

各小组互相讨论总结,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何用正、负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理数的分类

5.布置作业:课本p17习题2.1第3.4.5题

建湖县建阳中学张仁勇

上一篇:第二章有理数2.1比零小的数(1)

下一篇:2.1比0小的数(一)教学设计

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利用几何画板的形象性,通过量的变化,验证并进一步研究函数图象的性质。

2、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从变化的几何图形中,寻找不变的几何规律。

3、学会作简单函数的图象,并对图象作初步了解。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几何画板作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的重点难点及设施

活动重点:图形的性质和规律的探索

活动难点:几何画板的操作(作函数的图象)

活动设施:微机室(有液晶投影仪和大屏幕);

windows操作平台

几何画板

office2000等

教师准备好的五个画板文件:

hstx1.gsp

hstx2.gsp

hstx3.gsp

ymdl1.gsp

ymdl2.gsp。

操作一

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1、单击右上角“请看动画”,再打开d:\jhhb\hstx1.gsp画板文件;

2、拖动点E和点F沿坐标轴运动(或双击按钮“动画1”),同时观看解析式中的k和b的变化。

①当k>0时,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②当k

3、双击显示按钮后,在k>0和k

4、先在坐标系内作出直线(或直接打开文件:c:\sketch\hstx2.gsp)

操作二

1、同操作一,打开d:\jhhb\hstx2.gsp

2、保持a不变,分别上下移动b、c改变b、c的大小时,抛物线的形状是否变化?上下移动a改变a的大小,注意观看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什么有关?张口程度与什么有关?

3、上下移动c改变c的大小,看抛物线怎样变化?

4、分别改变a、b的大小,看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否发生变化?由3和4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5、c保持不变,改变a、b时,抛抛线总是经过哪一点?

6、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b2-4ac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7、双击显示按钮,再双击动画按钮,观察y随x怎样变化?

8、当a=0时,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操作三

打开文件:d:\jhhb\ymdl1.gsp

圆的两弦AB、CD相交于圆内一点P,我们得到,如果把点P拖到圆外,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如果点在圆上呢?

操作四

作函数y=x2-2的图象

作图步骤:

1、击“文件”菜单中“新绘图”命令,建立新的绘图板;

2、点击“图表”菜单中的“建立坐标轴”;

3、在横坐标轴上任找一点,用“文本工具”,加上标签“C”,选中C点,单击“度量”菜单中的“坐标”命令,得度量值,C:(-2.80,0.00),再用“选择工具”选择它。(度量值变黑)

4、点击“度量”菜单中的“计算”命令,出现计算器;

5、点击“数值”下拉式菜单中的“点C”的“x”值,按“确定”按纽,得Xc=-2.80再用“选择工具”选择它。(度量值变黑)

6、点击“度量”菜单中的“计算”命令,出现计算器,再点击“数值”下拉式菜单中的“x[c]”,分别按计算器上的“∧”、“2”、“-”、“2”、“确定”按纽。得到代数式的值:xc2-2=14.45.

7、用“选择工具”,分别选中Xc=-2.80xc2-2=14.45.(选取第二个对象要按键盘上的“shift”键的同时再选);

8、点击“图表”菜单中的“绘出(x,y)”,得到点“E”。(如果看不到点E,说明它不在当前的视窗内,此时可调整C点,使该点出现在窗口内);

9、分别选中点E和点C,点击“作图”菜单中的“轨迹”,得二次函数的图象。

分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了解有理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类比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辨证观点的再认识.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疑点及解决办法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前面所研究的因式分解问题是把整式分解成若干个因式的积的问题,但若有如下问题:某同学分钟做了60个仰卧起坐,每分钟做多少个?可表示为,问,这是不是整式?请一位同学给它试命名,并说一说怎样想到的?(学生有过分数的经验,可猜想到分式)

【新课】

1.分式的定义

(1)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对于“两个整式相除叫做分式”等错误,由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得到结论:

用、表示两个整式,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中含有字母,式子就叫做分式.其中叫做分式的分子,叫做分式的分母.

(2)由学生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3)学生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分母中含有字母.

②如同分数一样,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4)问:何时分式的值为零?[以(2)中学生举出的分式为例进行讨论]

2.有理式的分类

请学生类比有理数的分类为有理式分类:

例1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解:由分母得.

∴当时,原分式有意义.

(2);

解:由分母得.

∴当时,原分式有意义.

(3);

解:∵恒成立,

∴取一切实数时,原分式都有意义.

(4).

解:由分母得.

∴当且时,原分式有意义.

思考:若把题目要求改为:“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该怎样做?

例2当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

(1);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

∴当时,原分式值为零.

小结:若使分式的值为零,需满足两个条件:①分子值等于零;②分母值不等于零.

(2);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分式无意义.

当时,分母.

∴当时,原分式值为零.

(3);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母.

当时,分母.

∴当或时,原分式值都为零.

(4).

解:由分子得.

而当时,,分式无意义.

∴没有使原分式的值为零的的值,即原分式值不可能为零.

(四)总结、扩展

1.分式与分数的区别.

2.分式何时有意义?

3.分式何时值为零?

(五)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2)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3)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2.教材p55中1、2、3.

八、布置作业

教材p56中a组3、4;b组(1)、(2)、(3).

九、板书设计

课题例1

1.定义例2

2.有理式分类

题教案模板


课时教案

课题:课题2燃料和热量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难点⒈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探究活动与教师讲述结合

四、教学过程

复习课题1燃烧的条件⑴可燃物

⑵氧气(或空气)

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教师强调可燃物有许多是燃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第一小节,引出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

煤: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元素组成,还含有氮、硫等元素,讨论回答课本上有关煤的知识中的探究问题。

教师小结。

石油: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通过一些方法可以炼制得到许多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讨论回答课本上有关石油的知识中的探究问题。

教师小结。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做甲烷燃烧的探究实验,提醒学生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现象判断出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并根据该实验推断出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介绍“可燃冰”

二、燃烧中能量的变化

做探究实验——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

现象:有气泡生成,试管壁发烫。

结论: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时要放出热量。

有的化学反应放热,如物质的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

有的则吸热,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

二是要和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教师小结: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皮肤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的结构、的再生和的卫生保健知识。

2、理解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结构的挂图及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讨论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并分析调节体温的示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的卫生保健常识的介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3、通过对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学难点

的体温调节

教学重点

的结构及功能

本章知识要点

(一)的结构与功能

1、保护功能:

(1)表皮的角质层:防止细菌侵入,防止体内水分过多散失

(2)表皮的生发层的黑色素细胞形成黑色素,可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

(3)真皮中的结缔组织是具有弹性和韧性,可以承受一定的摩擦和挤压

(4)皮下组织中的脂肪组织可以缓冲机械压力

(5)毛发可以起保护作用

(6)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滋润

2、排泄功能:

汗腺可以产生并排出汗液(含有大量的水,少量的无机盐、尿酸、尿素等)

3、调节体温的功能:

(1)真皮中的毛细血管通过收缩舒张调节体温

(2)皮下组织中的脂肪有保温的功能

(3)毛发有一定的保温功能

(4)通过汗腺排汗量的多少来调节体温(因汗液蒸发可以带走热量)

4、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真皮中有各种感受器,能接受触、压、温度等刺激

(二)的卫生保健

1、的清洁:

(1)清除表面的污垢,使能正常发挥功能

(2)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病的发生

2、的锻炼:

(1)改善的血液循环和汗腺、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促进的新陈代谢

(2)提高对温度骤然变化的适应力,减少疾病发生

(三)的再生

1.生理性再生:正常代谢过程中的再生(如:角质层细胞脱落后会自然得到补充)

2.补偿性再生:由损伤引起的再生(如擦伤后伤口愈合)

教法建议

本章教学建议为2课时:第1课时主要学习的结构(与功能);第2课时总结的功能(突出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及的卫生保健。(如果课时允许,可以安排3课时,第3节课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基础上,上一节关于“拥有健康的”的讨论交流课。)

本章的引入建议从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如:“夏天刚过,许多同学都发现自己的变黑了,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常说‘这个人的脸皮可真厚’,脸部的真的很厚吗?”、“一些同学进入初二以后,发现自己的脸上长出了‘小痘痘’,这是怎么回事呢?怎样预防呢?”等等,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的结构”的学习,应尽量借助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来辅助学习,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人体过毛囊切片,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序观察)。

学习“的功能”时,应在理解结构的基础上,建议采取学生讨论的形式,结合实际(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或书上示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并注意强调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如可以防止细菌侵入是因为最外面有数层已经角质化的细胞构成。

对“的卫生保健”的教学,应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年龄、生长发育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健康与疾病”、“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化妆品”等方面的资料或借助 扩展资料 和 媒体素材 中的内容帮助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懂得如何使自己的更健康。如:怎样正确清洁,怎样注意的营养,怎样预防痤疮等。

教学设计示例

本章安排2课时。

前面几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对人体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人体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能够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这首先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保护屏障——。

板书

对于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同学们有多少了解多少呢?(请一些学生回答,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对此知识的已有水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同学们对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会有一大堆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夏天刚过,许多同学都发现自己的变黑了,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常说“这个人的脸皮可真厚”,脸部的真的很厚吗?一些同学进入初二以后,发现自己的脸上长出了“小痘痘”,这是怎么回事又该怎样预防呢?常年暴露在外接触许多细菌,为什么不腐烂变质呢?人的肤色为什么会有差异……这些问题都与的结构密切相关。

板书

覆盖在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年人的展开面积接近2平方米,重量约为人体重的1/20。虽然是最大的器官,却很薄,平均2毫米左右,最薄的部位是眼皮的,只有0.5毫米,而最厚的部位是手掌和脚跟的,也不过为4-5毫米。既然是“器官”,同学们回忆一下器官的概念,想想应该是由哪些组织,按着什么样的方式构成的呢?可以触摸自己手部或脸部的,体会一下,也许对寻找答案有所帮助(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构建出结构的模型,汇报结果并说明理由。可以让学生画简图,利用实物投影来展示)。

同学们构建的结构正确吗?我们先不急于评价,大家一起来看一幅结构的挂图。 出示挂图,也可以用投影片或模型取代

根据上皮组织在人体分布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的外层应当是上皮组织,具体的说是复层扁平上皮,我们把它叫做——表皮。 板书

我们来看一下放大后的表皮 利用每体素材中的视频资料 ,想想它具有什么功能?保护。 板书 死亡的表皮细胞不断脱落,有人计算过,把一个人一生中脱落的表皮加起来,平均重量将超过227千克。

表皮不断脱落,为什么不会越来越薄呢?原因就在于表皮又分两个部分。刚才我们说到和看到的那些排列紧密,不断脱落的实际上是表皮的外层,叫做——角质层。 板书 而角质层内侧的部分叫——生发层, 板书 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的任务正式这层结构完成的,由此可以推断生发层的细胞具有什么特点?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板书〉想想看,平时我们不小心擦伤了,过几天伤口就痊愈了,现在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补充解释一下:生理性再生和补偿性再生的不同。

在生发层中还有另一种细胞也执行着重要的功能,夏天过后我们的变黑了,就与这种细胞有关——黑色素细胞。 板书 (介绍一下黑色素细胞的分布与肤色的关系,还可以补充一下不同人种中黑色素的特点及白化病人缺乏黑色素的原因)。黑色素细胞可以产生黑色素,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线,防止其损伤深层,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参加室外活动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很有好处,但在夏天外出或进行日光浴时应当适度,因为过度的日晒会加速的老化,甚至会引发癌。

回顾一下刚刚学过的关于表皮的知识,思考一下:严重的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为什么容易死亡?(加强学生对是保护人体的重要屏障的认识)

损伤会有血液流出,触摸会觉得有弹性,尖锐的物体碰到会觉得疼……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表皮下方的结构——真皮有关。

板书

请同学们看挂图,找找真皮层与表皮层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能确定真皮层主要是由哪种组织构成吗?具有弹性离不开真皮中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板书 它们是真皮中最主要的组织,属于致密结缔组织。它对内部组织起保护作用。(可以用一块较厚的新鲜动物皮演示:撕、拽、切割,从中看出的弹性及韧性都很强。并简单介绍如何保持的弹性、皱纹和疤痕的形成等知识)。

天气热或运动时,可以看到脸部的发红,天冷或不运动时则相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真皮层内有丰富的血管, 板书 人体血液循环中10%的血液要流经。这对人体有何意义呢?调节体温。(绘简图或利用书上的图介绍毛细血管调节体温的原理)这是主动地进行调节,适应环境的表现。(补充说明毛细血管的存在也是决定肤色的原因之一)。

被人们称为“感官”,这一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真皮中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板书 。

它们可以接受哪些刺激,产生哪些感觉呢?我们请4位同学上来做一个活动。4人均蒙上眼睛,第一位,将同为金属质地大锁和小锁放在两只张开的手掌上;第二位:给一个木块和一个乒乓球;第三位:让其两只手分别触摸盛冰水和热水的两只烧杯;第4位,让其把手伸进一个小罐子里,找“宝物”(罐中放一些糖果,混有几个不很锋利的图钉);请4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一起讨论在这过程中接受了哪些刺激?产生了哪些感觉?压力感觉——重量,触觉——形状、质地,温度感觉——温度变化,痛觉——有“针” 板书 的这一功能对人体有什么意义?这也是人体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的就是有表皮和真皮两个部分构成的,不过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还演变出了一些附属结构,它们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板书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的,结合挂图,说出上还有哪些附属结构?它们分别具有什么功能?(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做简单讲解。)

指(趾)甲——介绍其生长、质地和作用; 板书 补充介绍“中国望甲诊病历史悠久,根据指甲的颜色、质地等可以诊断疾病;建议学生不要涂指甲油、留长指甲,进行审美教育。

毛发——结合挂图介绍毛发的结构、类型、分布特点及主要功能; 板书 补充介绍直发与卷发的产生原因、头发变白的原因(参考“扩展资料”)、打“寒战”或受到惊吓时会毛发“竖立”的原因;建议同学不要染头发,留怪发,进行审美教育。

汗腺——介绍汗腺的类型、分布特点、功能(可以参考“扩展资料”或利用“媒体素材”中的视频资料)及排汗的意义 板书 (结合书上的图讨论通过排汗能调节体温的原理;通过介绍汗液的主要化学成分说明排汗有排泄功能);补充介绍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狐臭”和“痱子”的成因,进行卫生教育。

皮脂腺——从生活中的实例:有些人头发爱出“油”,有些人鼻子爱出“油”出发介绍皮脂腺的分布、结构及作用。 板书 补充介绍青少年进入生长旺盛期会长“青春痘”的原因及防治常识。

拉扯一下自己手臂的,感觉到与肌肉之间不是联系很紧密,实际上,在与肌肉之间还有皮下组织。 板书 它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在身体的不同部位,皮下组织的厚度也有差别。想想皮下组织有什么功能?保护和保温。

综合以上学过的内容,思考并回答;1、的基本结构包括了几个部分?2、有哪些主要功能?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实现的?利用“课件”回顾、总结的结构与功能。

不仅仅执行着它的生理功能,也是人体美的重要体现,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肌肤。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根据的特点,科学地保护好自己的呢? 板书 请学生讨论后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联系实际适当补充。)明确两点:的清洁和锻炼。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正确看待护肤用品的广告,选择适当的护肤用品,不化妆,再次进行审美教育。

建议:

1、课堂上课外知识的补充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取舍,内容不宜过多,不要太专业化。

2、关于“如何拥有健康的”的讨论,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材料或做一些调查。如:一些化妆品广告和使用说明;学生中使用护肤品的情况;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等,利用这些材料展开讨论,更贴近生活,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探究人体的敏感性

问题:用一根头发在自己的鼻尖、面颊、手心、手背等部位接触一下,你很容易发现“人体不同部位的对相同刺激的敏感性是不同的”,那么不同人的相同部位的对同一刺激的敏感性一样吗?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

实施方案:

材料:圆规刻度尺

方法:

①每小组4人,每人轮流作测试者,测量其余三人;

②被测者蒙上双眼,露出手臂的;

③测试者用圆规的两尖轻触被测者的。开始时两尖距离较近,后逐渐增大;

④被测试者根据感觉说出接触的几个点;

⑤当被测者感觉接触的是两个点时记下圆规两点之间的距离;

⑥重复3次,求平均值。

实验记录(注意:4人所测部位应相同)

被试者姓名

测试次数

第一位同学

第二位同学

第三位同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体验的温度觉

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实施方案:

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

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温水、热水;

②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中,3分钟后将两只手指同时取出;

③再将手指同时浸入温水中,分别体会感觉。

冷水

热水

温水

右手感觉

左手感觉

现象分析:

(1)左手温度高于冷水温度,人觉得冷;

(2)右手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人觉得热;

(3)3分钟后两手同时放入温水中,左手温度低于温水温度,人觉得热;右手温度高于温水温度,人觉得冷。

排泄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的概念和尿的形成的基础知识。

2、掌握肾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

3、了解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位置和功能。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猪肾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和膀胱的剖面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内有着非常完善的自身结构——泌尿系统,同时也使他们领悟到这一生理过程是人体内保持清洁、使生命充满生机活力等美好状态的前提。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

1、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排便、排尿等都称为,本章中要纠正这种错误的理解,了解正确的的概念。也为后面新陈代谢的学习,打好基础。

2、肾脏的结构和尿的形成:排尿是的主要途径,也是本章的主题。肾脏是尿形成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在了解了肾脏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尿的形成。

教学难点:

1、肾单位的结构:肾单位结构复杂,又不能用眼直接看到。即使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创造在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切片的机会,学生也很难找到完整的肾单位。而肾单位是产生尿液的结构单位,是看不到却很重要的关键知识点。突破肾单位这个难点可以为尿液的形成订好基础。

2、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尿的形成与成分。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的产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有难度。

本章知识要点

教法建议

本章教学建议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主要讲述的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脏的结构;第2课时了解尿的形成,尿的排出以及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在开始本章的学习之前,先通过复习旧课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对体内代谢废物有一个初步认识。如:“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进行了那些物质的交换?”“哪些些物质要排出体外,为什么?”,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概念。

在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时,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式图或模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课件进行演示,教师依照泌尿系统组成表中所列器官的顺序依次讲述。肾脏的结构是本章的重点,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动物肾脏的解剖实验,或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在实验中对照课文的插图或挂图,辨认皮质、髓质和肾盂,使学生对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述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讲述肾单位的结构时,利用彩图10指出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管外形成了毛细血管网。讲清楚肾小囊有肾小管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肾小囊囊壁的内层细胞紧贴肾小球和外层细胞与肾小管相连的知识。

关于尿的形成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结构特点说明功能。2、讲述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讲述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时,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一昼夜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实际排出的尿量只有1.5升?为什么原尿中会有葡萄糖,而排出的正常尿中却没有葡萄糖?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一、本章的参考课时为2课时。

二、第一课时:

1.引入新课:回忆呼吸的全过程。

设疑:呼吸全过程的最后一步,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将血液中的氧供给了细胞,氧进入细胞去做什么?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总是比动脉血多,这些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

解疑:原来,人体通过消化、吸收得到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被利用。其中,有机物的分解通常需要氧的参与。有机物分解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

引出本章课题有机物的分解还产生水、尿素等其他废物(当然,有些废物能在体内“变废为宝”,不宜称为废物)。这些物质通常被称为代谢终产物。它们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有害,必须及时排出体外。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课题——。

2.比较与排便(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应尽可能少给或不给专业性较强的名词术语,故不直给排遗的概念〕的区别,理解的概念。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对比:二者的排出物分别是什么?分别在身体的什么部位产生的?排出的途径务是什么?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或挂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

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泌尿系统的组成。提醒学生想着自己身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的功能。

4.通过观察与实验活动,认识肾脏的结构:

活动(1),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学生分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便于学生观察得更细致.讨论得更充分。每个小组最好都有一个标本进行观察。观察后的肾脏可以用福尔马林浸泡起来.制成浸制标本,供下一届学本观察。

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认识与肾脏相通的管道,肾门处的血管与输尿管;肾的皮质与髓质;肾孟。

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由于标本小,要配合挂图或投影片讲解,肾脏实物要放在解剖盘中让学生传看。

活动(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肾脏纵切片,在显微镜的,视野中找到较完整的肾小体。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看挂图、看投影片等认识肾小体。教师还可以制造简单的直观教具,如,向气球内吹气,当气球稍鼓时,一只手捏紧进气口;另一只手将鼓起的气球向下按,模拟肾小囊等。通过实验、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自己归纳肾单位的结构。

进而由学生小结肾脏的结构。

5.请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提示总结的范围:的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脏的结构。

6.为下堂课置疑:我们已经知道了肾脏的结构,那么.究竟尿液是怎样形成的?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七章

一、——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水;

皮肤——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

泌尿系统——一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三、肾脏的结构:

1.肾脏纵剖1:皮质、髓质、肾盂。

2.肾单位的结构。

三、第二课时:

1.复习提问;

(1)对照挂图(或投影片)简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2)对照挂图(或投影片)悦明肾单位的结构。

2.从学生答案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又知道肾脏是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那么,尿是怎样形成的?尿是如何排出体外的?我们应该了解哪些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怎样用这些知识指导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是本堂课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3.安排自学与讨论活动,学习尿的形成。

给学生一些相关数据,结合书上P.72尿的形成示意图,在复习了肾单位的结构以后,通过小组讨论,抓住结构特点学习尿的形成过程。

活动(1),读书与思考。

参照尿的形成示意图,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一滤过和重吸收。两个阶段中被滤过和被重吸收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②肾单位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完成滤过和重吸收作用相适应?

③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左上方血液进入球小动脉,左下方血液流出肾单位,血液在肾单位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参看下表,思考:血浆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原尿与终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终尿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比较表

成分

血浆(g%)

原尿(g%)

终尿(g%)

90~93

99

95~97

蛋白质

7~9

(微量)

葡萄糖

0.1

0.1

尿素

0.03

0.03

2

尿酸

0.002

0.002

0.05

肌酐

0.001

0.001

0.15

氯化物

0.37

0.37

0.6

0.32

0.32

0.35

0.02

0.02

0.15

0.0001

0.0001

0.14

⑤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

⑥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肾小管中的尿流向何处?

活动(2),小组讨论思考题。经过讨论,请一个代表完整叙述尿的形成过程,其他组员补充,使答案完善。

希望在讨论中能提出与泌尿系统有关的其它问题,鼓励同学提问,提倡组内互助。

活动(3),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指图(或投影片)讲述尿的形成过程。教师点评。

4.以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学习尿的排出。

①参看泌尿系统模式固,了解尿的排出路径。

②观察膀胱的模型或膀胱的剖面图,了解尿液排出的机制。重点学习膀胱壁的结构(平滑肌)与功能(贮存尿),尿道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从而了解尿的排出。

③通过讨论,了解排尿的意义。

5.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学习的目的重在指导自己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小结:请学生概括尿的形成过程和尿的排出。

【板书设计】

四、尿的形成:

五、尿的排出:

六、排尿的意义和泌尿系统的卫生:

1.意义:①排出废物②调节水盐含量,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2.卫生:①适量饮水②及时排尿③保持尿道外口清洁

探究活动

尿蛋白的定性检验方法

【问题】患有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尿液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

【假设】患有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设计】

(1)材料用具:正常人新鲜尿液和患有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新鲜尿液,酒精灯,试管,试管夹;2%乙酸溶液,20%磺酸水杨酸溶液。

(2)实验方法:对比法。通过加热尿液,然后滴加乙酸或者直接加入磺酸水杨酸,比较正常人与肾炎患者的尿液有什么不同。

(3)预期:如果正常人尿液与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成分有不同,则用第一种方法加热正常人的尿液不会浑浊,或者浑浊后加入20%乙酸溶液后即刻消退,而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会出现浑浊,加入20%乙酸溶液浑也不消失。第二种方法加入20%磺酸水杨酸,正常人的尿液不会浑浊,而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会出现浑浊。

(4)实验过程:

方法一:加热乙酸法

①取A、B两只试管,A试管中加入正常人新鲜尿液3毫升,B试管中加入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新鲜尿液3毫升;

②分别将A、B两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煮沸;

③对比观察A试管略微有浑浊(或没有浑浊),B试管出现浑浊;

④分别在有浑浊的A、B试管中加入数满2%乙酸溶液进行观察,A试管浑浊消退,B试管浑浊不消退。

【方法一:结果】A试管中的尿液煮沸后出现略微浑浊,是由于加热而产生的磷酸盐沉淀而引起的,所以在加入乙酸后浑浊即消失。而B试管中的尿液煮沸后出现浑浊,由于尿液中的蛋白质在被加热后产生变性,溶解度降低,因而形成沉淀。在加入乙酸后变性蛋白质并不分解,所以尿液仍呈浑浊。

方法二:磺酸水杨酸法

①取A、B两只试管,A试管中加入正常人新鲜尿液3毫升,B试管中加入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新鲜尿液3毫升;

②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0%磺酸水杨酸一二滴;

③观察A试管没有浑浊产生,B试管有浑浊产生;

【方法二:结果】A试管没有浑浊,表明A中的尿液不含有蛋白质;B试管出现浑浊,表明尿液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结论】患有肾小球肾炎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支持假设)。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345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