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手绘线描图像教案模板

在我们的初中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怎样写好自己的初中教案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绘线描图像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理念:“造型 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教学中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进行研究,以人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突出综合性、时代性、探究性。

—-立体图像的表达

知识目标1.通过对中外手绘线描绘画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懂得并领会艺术的美。

2.感受并发现自然界中的美,激发学生用手绘线条表现自己的感受,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能力目标1.用手绘线条准确客观、忠实现实地传达物象信息。

2.熟练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立体空间的表达能力。

情感、德育目标①对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②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手绘线描表达立体图像的方法和营造空间的呈现方式

难点发现、体验生活,并能清晰地传达物体结构、透视、排列组合规律和表现方法。

关键用线条从平面——立体空间的描绘。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验准备CAI课件及图片资料、铅画纸与各种绘画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法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新课导入

1.这一片段中有哪些物体?它们是怎么样的形体?

2.请你学生寻找身边的形体的物体。

小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归纳为四个基本形体:六面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出示实物、图片资料)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充满着立体形象。

3.出示不同技法的作品:油画、水彩画、国画、版画、剪纸、手绘线描画(平面、立体)

4.你觉得用哪种技法描绘事物又快又好?

5.引出课题:多媒体展示:放一段生活活动场所,感受生活中的立体形

1.学生寻找身边的形体建筑物(长城、故宫、悉尼歌剧院、电冰箱、海螺、羽毛球……)

我们可用许多的技法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用电

手绘线描画

—-立体图像的表达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

自主探究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总结出要领

二、讲授新课

(一)的特点及作用

1.课件展示作品,什么是?

2.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用手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图像?(其特点)

3.手绘立体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同学们分小组画实物。(平面、立体)

(2)平面与立体的图象有什么区别?(平面图像只表现出物体的长宽。)

(二)学习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法

及时小结:1.刚才我们用的是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1)表现物像较准确。

(2)运用线条生动、流畅。

(3)存在问题(如右图):有时为了把握形而使线条不连贯,形也失去很多。

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把一个物体看成是透明的,将被遮挡的部分画出来。它较清晰地表达物象三维关系的本质特征。

小结:

(1)用结构分析法理解物体好。

(2)运用线条生动、流畅。

(3)存在问题(如右图):透视不正确,用线还存在着点、断断续续的现象。

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根据对物体结构认识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1)用主观理解法表现物体生动有趣。

(2)运用线条更生动流畅。

小结:无论用哪种表达方法,最重要的是把物体较真实地表现在画纸上,来传达我们的感情。

1.欣赏线与形相结合的优美作品

2.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是最简便、最形象的日常交流语言。(快捷方便)

3.自然科学、英语、建筑设计、机器使用说明图、……

(1)学生试画:苹果、杯子、铅笔盒、一叠书……(尝试: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2)立体图像: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三维立体形象。

讨论得出: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按照物体的视觉现象予以表达,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能较真实地再现对象。

了解线与形的关系及的特点,通过欣赏体会作品的美感,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创作的欲望。

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通过对实物描绘,进一步进行探究性学习,掌握结构分析的方法、主观理解的方法

三、作品赏析、拓展知识

1.几张名画好在哪里?(结构、造型、线条)它们运用的是哪种技法?

2.简介画家、拓展知识

(1)凡高

(2)毕加索

(3)齐白石

3.观察大师的手绘线描作品与你们的手绘线描作品比较一下觉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1、.感受名画,设疑解惑,主动参与。

2.了解画家、拓展知识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学生交流知识、情感。分组发表意见

(2)教师及时肯定与补充。研究性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

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从大师的画迁移回到学生的绘画,拉近创作距离让学生自主探究。

4.加深理解,展开想象体验创新

(1)你能创作一幅富有情趣的作品吗?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的构图、技法及线条的运用。

(3)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分组实践,合作探究

1、选择三种绘画方法

2.运用适合自己的工具(铅笔、钢笔、圆珠笔),自由组合、自主探究,合作创作一幅作品。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使学生各有所得,从而扩展学生的求知面。

四、展示与评价

3.小组交流评价。

4.教师点评。

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互相说说谁的画最有趣,你为什么最喜欢这幅作品。让学生在评议中巩固知识技能,感受作品的内涵,促使情感升华

五、小结,拓展延伸、实现升华

用所学知识(手绘线描立体图像的表达)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你能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吗?

1.收图片资料。

2.创作建筑、家居、某设备的使用说明……有个性的作品。

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

课后反思录:

在美术课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加深他们对艺术的喜好和热爱。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并从大师作品中迁移到学生的绘画里,拉近创作距离,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这堂课学生能掌握—-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法。其中表达直观感受和主观理解的方法学生掌握得又快又好,学习中也感兴趣。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中,造型、透视存在的问题最大。部分同学构图、造型欠一点,用线上还不够流畅。

[1]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经典初中教案美术教案-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l目的:

1、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l重点难点:体会用已给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达

l教学过程:

1、手绘线条图像的意义:

广告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们使用手绘图像传达信息和交流。今天,图像传达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以手绘图像来传达信息和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将成为21世纪的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和交流的能力之一。

2、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

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各种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语言”。

手绘线条图像直观、整体、任何一个人当无法同语言表达清楚的时候,借助它可以把事情说明的,如医生、导演、科学专家、生物学家,为我们课本都要借助这“第三语言”(看课本中的图形,再看书上的图形,先不要看文字,让学生回答画的是什么?)

3、问题一:(认识图形):下面的图形画的是什么?(想象力)

比例线教案模板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以前的平面几何主要研究线段的位置关系和相等关系,从本章开始研究线段及相关图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这些内容的研究都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性质的应用.

本节的难点是比例性质及应用,虽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合分比性质以及等比性质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内容不但多,而且容易混淆,作题不知应用哪条性质,不知如何应用是常有的.

教法建议

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课引入时最好从生活实例引入,可使学生感觉轻松自然,容易产生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小学时曾学过数的比及相关概念,学习时也可以复习引入,从数的比过渡到线段的比,渗透类比思想

3.这一节概念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混淆,教学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组来进行巩固,特别是要举一些反例,同时要注意对相近概念的比较

4.黄金分割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主要体现数学美,可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5.比例性质由于变式多,理解和应用上容易出现错误,教学时可利用等式性质和分式性质来处理

教学设计示例1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

2.通过与小学知识到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

3.通过线段的比的有关计算,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

4.通过“引言”及“例1”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热爱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设计

先学后做,启发引导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两条线段比的概念.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找学生回答小学学过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概念.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记作或a:b,其中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

【讲解新课】

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米、厘米、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下几何教材的长与宽(令长为a,宽为b).再求出长与宽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学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如:

等.

可以看出,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就是两条线段的比.

一般地:若a、b的长度分别是m、n(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或写成,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

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教学中要揭示它的实质,即表示a是b的k倍,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较易理解,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到求比时,长度单位要一致.另外,可组织学生举例实际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有利,但教师需注意尺度.

就刚才三组学生做过的练习及问题回答,在教师启发和点拨下,让学生讨论或试述两条线段的比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出:

(l)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

(2)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

(3)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并不都是正数)

(4)除了a=b之外,.与互为倒数.

例1见教材P202.

讲解完例1后:

(l)提问学生AB是的多少倍,是AB的多少倍,以加深学生对线段比的逾义的理解.

(2)给出:比例尺=,就例1的图上,若图距是8cm的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

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并计算出你所在省会与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从而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例2见教材P202.

讲解完例2后:

(l)可改变线段AB的长度,或给出AC、BC的长度,再求这些比,使学生认识这种三角形中边的比与长度无关.

(2)常识1:有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

常识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1:1:.

学生掌握了这些常识可有两点好处:

①知道例2中“”以及习题5.l第2题(1)中“边长为4”.(2)中的“对角线AC=a”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多余的.

【小结】

1.两条线段比的概念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10中2、3.

八、板书设计

感受图像信息教案


我相信初中教师都接触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初中老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自己的初中教案如何写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受图像信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受图像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图”的启动和退出。

2、了解画图软件的界面和画图工具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3、使用画图软件画一幅自然风景画。

4、保存画图文件。

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授、演示→学生操作、练习→学生提问、教师辅导、帮助。

情感态度价值

学习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图像信息,为我们以后学习更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了解画图软件的界面和掌握画图工具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了解画图软件的界面和掌握画图工具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电脑来进行绘画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用来绘画的应用程序——“画图”。

教学新知:

1、“画图”的启动

依次打开“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单击“画图”命令,即可以启动“画图。”

2、认识画图窗口

启动“画图”后,会出现画图窗口,它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绘图区,颜料盒和状态栏组成。

工具箱:其中有十六种绘图工具和一个辅助选择框,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

颜料盒:由显示多种颜色的小色块组成,用户可以随意改变绘图颜色。

3、退出“画图”程序

有两种方法:

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按钮。

4、“文件”菜单中常用命令的使用如下:

单击“文件”“新建”,可以新建文件。

单击“文件”“保存”,打开另存为对话框,选择保存在:

单击“文件”中的“页面设置”,可以进行页面设置。

单击“文件”中的“打开”命令,可以打开指定的图像文件。

5、学生自由练习使用各种功能。

6、教师演示:

(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幅风景画)

画一幅自然风景画。

7、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8、展示好的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9、保存文件后退出“画图”程序。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画图软件的有关知识:启动和退出“画图”、“画图”窗口的组成、画图工具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文件”菜单中的一些常用命令的使用,最主要的是通过使用画图工具画图使我们明白画图软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程序,我们应该熟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为我们今后学习更专业的软件打好基础。

作业:有条件的学生自己创作一幅作品,题材不限。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所以教学效果很好,不过要使学生熟练的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还需要时间反复地练习。

【板书设计】

感受图像信息

1、掌握“画图”的启动和退出

2、了解画图软件的界面和画图工具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3、“文件”菜单中常见命令的使用

4、使用画图软件画一幅自然风景画

5、保存画图文件

圆的比例线教案模板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这些定理和推论不但是本节的重点、本章的重点,而且还是中考试题的热点;这些定理和推论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识,主要应用与圆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难点:正确地写出定理中的等积式.因为图形中的线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

2、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三个课时.第1课时介绍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做例1和例2.第2课时介绍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做例3.第3课时是习题课,讲例4并做有关的练3.

(1)教师通过教学,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学习,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第1课时:相交弦定理

教学目标: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会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证明和计算;

2.学会作两条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

3.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通过推论的推导,向学生渗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

在定理的叙述和应用时,学生往往将半径、直径跟定理中的线段搞混,从而导致证明中发生错误,因此务必使学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证明过程,了解是哪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就可以用对应边成比例的结论直接写出定理.

教学活动设计

(一)设置学习情境

1、图形变换:(利用电脑使AB与CD弦变动)

①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A=∠D,∠C=∠B.

②进一步得出:△APC∽△DPB.

③如果将图形做些变换,去掉AC和BD,图中线段PA,PB,PC,PO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观察,并回答.

2、证明:

已知:弦AB和CD交于⊙O内一点P.

求证:PA·PB=PC·PD.

(A层学生要训练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明;B、C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成)

(证明略)

(二)定理及推论

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结合图形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相交弦定理: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那么PA·PB=PC·PD.

2、从一般到特殊,发现结论.

对两条相交弦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中一条是直径,并且它们互相垂直如图,AB是直径,并且AB⊥CD于P.

提问:根据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结论?

指出:PC2=PA·PB.

请学生用文字语言将这一结论叙述出来,如果叙述不完全、不准确.教师纠正,并板书.

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3、深刻理解推论:由于圆是轴对称图形,上述结论又可叙述为:半圆上一点C向直径AB作垂线,垂足是P,则PC2=PA·PB.

若再连结AC,BC,则在图中又出现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PC2=PA·PB;AC2=AP·AB;CB2=BP·AB

(三)应用、反思

例1已知圆中两条弦相交,第一条弦被交点分为12厘米和16厘米两段,第二条弦的长为32厘米,求第二条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的长.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应的解.

例2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c,使c2=ab.

分析:这个作图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论的形式,因此可引导学生作出以线段a十b为直径的半圆,仿照推论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线段.

作法:口述作法.

反思:这个作图是作两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的问题,可以当作基本作图加以应用.同时可启发学生考虑通过其它途径完成作图.

练习1如图,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

变式练习: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长度皆为整数.那么CD的长度是多少?

将条件隐化,增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2如图,CD是⊙O的直径,AB⊥CD,垂足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长.

练习3如图:在⊙O中,P是弦AB上一点,OP⊥PC,PC交⊙O于C.求证:PC2=PA·PB

引导学生分析:由AP·PB,联想到相交弦定理,于是想到延长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据条件OP⊥PC.易证得PC=PD问题得证.

(四)小结

知识: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能力:作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法:学习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定理直接得到推论的过程)的思想方法.

(五)作业

教材P132中9,10;P134中B组4(1).

第2课时切割线定理

教学目标:

1.掌握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学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证明;

2.掌握构造相似三角形证明切割线定理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从几何图形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3.能够用运动的观点学习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它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学难点:

定理的灵活运用以及定理与推论问的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引出问题:相交弦定理是两弦相交于圆内一点.如果两弦延长交于圆外一点P,那么该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四条线段PA,PB,PC,PD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如图1)

当其中一条割线绕交点旋转到与圆的两交点重合为一点(如图2)时,由圆外这点到割线与圆的两交点的两条线段长和该点的切线长PA,PB,PT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猜想:引导学生猜想出图中三条线段PT,PA,PB间的关系为PT2=PA·PB.

3、证明:

让学生根据图2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分析、证明猜想.

分析:要证PT2=PA·PB,可以证明,为此可证以PA·PT为边的三角形与以PT,BP为边的三角形相似,于是考虑作辅助线TP,PB.(图3).容易证明∠PTA=∠B又∠P=∠P,因此△BPT∽△TPA,于是问题可证.

4、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上述结论.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二)切割线定理的推论

1、再提出问题:当PB、PD为两条割线时,线段PA,PB,PC,PD之间有什么关系?

观察图4,提出猜想:PA·PB=PC·PD.

2、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

方法一:要证PA·PB=PC·PD,可证此可证以PA,PC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D,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C,BD,容易证明∠PAC=∠D,∠P=∠P,因此△PAC∽△PDB.(如图4)

方法二:要证,还可考虑证明以PA,PD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C、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D、CB.容易证明∠B=∠D,又∠P=∠P.因此△PAD∽△PCB.(如图5)

方法三: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2,立即会发现.PT2=PA·PB,同时PT2=PC·PD,于是可以得出PA·PB=PC·PD.PA·PB=PC·PD

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也叫做割线定理)

(三)初步应用

例1已知:如图6,⊙O的割线PAB交⊙O于点A和B,PA=6厘米,AB=8厘米,PO=10.9厘米,求⊙O的半径.

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线也不是割线,故须将PO延长交⊙O于D,构成了圆的一条割线,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径,于是运用切割线定理的推论,问题得解.

(解略)教师示范解题.

例2已知如图7,线段AB和⊙O交于点C,D,AC=BD,AE,BF分别切⊙O于点E,F,

求证:AE=BF.

分析:要证明的两条线段AE,BF均与⊙O相切,且从A、B两点出发引的割线ACD和BDC在同一直线上,且AC=BD,AD=BC.因此它们的积相等,问题得证.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随时纠正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AE2=AC·CD和BF2=BD·DC等.

巩固练习:P128练习1、2题

(四)小结

知识:切割线定理及推论;

能力:结合具体图形时,应能写出正确的等积式;

方法:在证明切割线定理和推论时,所用的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十分重要,应注意很好地掌握.

(五)作业教材P132中,11、12题.

探究活动

最佳射门位置

国际足联规定法国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长105米,宽68米,足球门宽7.32米,高2.44米,试确定边锋最佳射门位置(精确到l米).

分析与解如图1所示.AB是足球门,点P是边锋所在的位置.最佳射门位置应是使球员对足球门视角最大的位置,即向P上方或下方移动,视角都变小,因此点P实际上是过A、B且与边线相切的圆的切点,如图1所示.即OP是圆的切线,而OB是圆的割线.

故,又,

OB=30.34+7.32=37.66.

OP=(米).

注:上述解法适用于更一般情形.如图2所示.△BOP可为任意角.

线的比较与画法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及表示法.

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线段的概念,引出线段的长度的度量和表示

1.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

2.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如果有学生将直线、射线也量出了长度,借此复习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

4.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找这两种方法)

5.教师再讲表示法:线段AB=7cm.

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

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2.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高低?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

重叠比较法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

(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3)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

若端点B落在D上,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如图1-6.

教师讲授此部分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线段的方法进行.

数量比较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

因为量得AB=××cm,CD=××cm,

所以AB=CD(或AB<CD或AB>CD).

总结:现在我们学会了比较线段的大小,还会比较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出,可以比较数的大小,进而再问:数的大小如何比较?(数轴)再问:比较线段的大小与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得到:比较线段的大小就是比较数的大小.

三、应用实例,变式练习:

1.如图1-7,量出以下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比较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图1-8,根据图形填空.

AD=AB+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CD=AD-______.

3.如图1-9,已知线段AB,量出它的长度并找出它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4.如图1-10,根据图形填空,(1)AB=______+______+______.(2)AB-a=______+______.

四、小结

1.教师提问:怎样表示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线段的大小?通过本节课你对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了解?

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重点总结数与形的结合以及比较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

五、作业

p.18,1.2题.p21,2.3.4题.

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较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

3.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大小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

4.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度量一些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目的是想通过度量使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5.为避免本节课的枯燥,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出现悬念.如:开始的提问“线段是几何图形,它与数字有什么联系?”“在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比较大小?”等.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6.如果感觉课堂密度小,还可以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题.如:

(1)量一量老师的大三角板中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再量一量自己手中同样的小三角板各边的长,算一算相等的角所对的边长度的比值,是否相等.(为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做一些铺垫)

(2)量一量课桌四条边的长,再量一量课本四条边的长,算一算长边与长边的比、短边与短边的比.(得到角相等的图形,边不一定成比例)

(3)在同一时间下,两棵高矮不同的大树的影子的长度自己量出,然后比较大小,想一想这两棵树哪一棵高?(对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上的三个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是很好的认识数学世界的实例.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模板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由平行线的画法,引出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由公理推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这两个定理.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一般的定义与第一个判定定理是等价的.都可以做判定的方法.但平行线的定义不好用来判定两直线相交还是不相交.这样,有必要借助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角来判定.因此,这一个判定公理和两个判定定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们是判断两直线平行的依据,也为下一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这些都使几何的入门教学困难重重.因此,教学中既要有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也要有严格推理证明的板书示范.创设情境,不断渗透,使学生初步理解证明的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根据所学知识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公理或定理.

2、教学建议

在平行线判定公理的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一条主线索:“充分实验—仔细观察—形成猜想—实践检验—明确条件和结论.”

教师可演示教材中所示的教具,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平行线.在此过程中,注意角的变化情况.事实充分,学生可以理解,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一定会平行.

公理后,有些同学可能会意识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也会平行”.教师可组织学生按所给图形进行讨论.如何利用已知和几何的公理、定理来证明这个显然成立的事实.也可多叫几个同学进行重复.逐步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另一个定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也与此类似.

教学设计示例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掌握平行线判定公理和第一个判定定理.

2.会用判定公理及第一个判定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模型演示,即“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独立思考,主动发现.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公理的概括与定理的推导.

(二)难点

判定定理的形成过程中逻辑推理及书写格式.

(三)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实验,巧妙设问,解决重点.

2.通过引导正确思维,严格展示推理书写格式,明确方法来解决难点、疑点.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胶片、投影仪、计算机.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两组题,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2.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维,概括出公理及定理的推导,并以练习进行巩固.

3.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完成归纳小结.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由平行线的画法,引出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由公理推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这两个定理.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一般的定义与第一个判定定理是等价的.都可以做判定的方法.但平行线的定义不好用来判定两直线相交还是不相交.这样,有必要借助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角来判定.因此,这一个判定公理和两个判定定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们是判断两直线平行的依据,也为下一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这些都使几何的入门教学困难重重.因此,教学中既要有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也要有严格推理证明的板书示范.创设情境,不断渗透,使学生初步理解证明的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根据所学知识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公理或定理.

2、教学建议

在平行线判定公理的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一条主线索:“充分实验—仔细观察—形成猜想—实践检验—明确条件和结论.”

教师可演示教材中所示的教具,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平行线.在此过程中,注意角的变化情况.事实充分,学生可以理解,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一定会平行.

公理后,有些同学可能会意识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也会平行”.教师可组织学生按所给图形进行讨论.如何利用已知和几何的公理、定理来证明这个显然成立的事实.也可多叫几个同学进行重复.逐步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另一个定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也与此类似.

教学设计示例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掌握平行线判定公理和第一个判定定理.

2.会用判定公理及第一个判定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模型演示,即“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独立思考,主动发现.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公理的概括与定理的推导.

(二)难点

判定定理的形成过程中逻辑推理及书写格式.

(三)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实验,巧妙设问,解决重点.

2.通过引导正确思维,严格展示推理书写格式,明确方法来解决难点、疑点.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胶片、投影仪、计算机.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两组题,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2.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维,概括出公理及定理的推导,并以练习进行巩固.

3.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完成归纳小结.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判定公理和第一个判定定理及运用其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设计,引出课题,以模型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讲授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在整节课中,较充分地体现了逻辑推理.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平行公理及推论,请同学们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出示投影).

1.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叫平行线.

2.与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3.如果直线、都和平行,那么、就平行.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上述三个问题.

【教法说明】通过三个判断题,使学生回顾上节所学知识,第1题在于强化平行线定义的前提条件“在同一平面内”,第2题不仅回顾平行公理,同时使学生认识学习几何,语言一定要准确、规范,同一问题在不同条件下,就有不同的结论,第3题复习巩固平行公理推论的同时提示学生,它也是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师:测得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中的一个是直角,能判定这两条直线垂直吗?根据什么?

学生:能判定垂直,根据垂直的定义.

师: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你有办法测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如何测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教师在学生思考未得结论的情况下,指出不能直接利用手行线的定义来测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找其他可以测定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在前面复习平行公理推论的情况下,有的学生会提出,再作一条直线,让,再看是否平行于就可以了.

师:这种想法很好,那么,如何作,使它与平行?若作出后,又如何判断是否与平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老师的提问,意识到刚才的回答,似是而非,不能解决问题.

师:显然,我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为此我们来寻找另外一些判定方法,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板书课题).

[板书]2.5(1).

【教法说明】由垂线定义可以来判断两线是否垂直,学生自然想到要用平行线定义来判断,但我们无法测定直线是否不相交,也就不能利用定义来判断.这时,学生会考虑平行公理推论,此时教师只须简单地追问,就让学生弄清问题未能解决,由此引入新课内容.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教师给出像课本第78页图2–20那样的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转动,让学生观察,转动到不同位置时,的大小有无变化,再让从小变大,说出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变化规律.

【教法说明】让学生充分观察,在教师的启发式提问下,分析、思考、总结出结论.

图1

学生活动:转动到不同位置时,也随着变化,当从小变大时,直线从原来在右边与直线相交,变到在左边与相交.

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与不相交即与平行的位置,那么多大时,直线呢?也就是说,我们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需要找角的关系.

师:下面先请同学们回忆平行线的画法,过直线外一点画的平行线.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见图1).

师:由刚才的演示,请同学们考虑,画平行线的过程,实际上是保证了什么?

图2

学生:保证了两个同位角相等.

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学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师:我们的猜想正确吗?会不会有某一特定的时刻,即使同位角不等,而两条直线也平行呢?

教师用计算机演示运动变化过程.在观察实验之前,让学生看清角和角(如图2),而后开始实验,让学生充分观察并讨论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总结了,当时,不平行,而无论取何值,只要,、就平行.

图3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表达出结论,并告诉学生这个结论称为公理.

[板书]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即:∵(已知见图3),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通过实际画图和用计算机演示运动—变化过程,让学生确信公理的正确.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图4

1.如图4,,,吗?

2.,当时,就能使.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旨在巩固所学的判定公理,对于第2题是已知结论,找出使它成立的题设,这是证明问题时应掌握的一种思考方法,要求学生逐步学会执因导果和执果索因的思考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逐渐培养学生的这种数学思想.

(出示投影)

直线、被直线所截.

图5

1.见图5,如果,那么与有什么关系?

2.与有什么关系?

3.与是什么位置关系的一对角?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给出答案:时,,与相等,与是内错角.

师:与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得到?为什么?

学生活动:,因为,通过等量代换可以得到.

师:时,你进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

师:由此你能总结出什么正确结论?

学生活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师:也就是说,我们得到了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另一个方法:

[板书]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式提问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角之间的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结论,主要采用探讨问题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动脑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师:上面的推理过程,可以写成

∵(已知),

(对顶角相等),

∴.

[∵(已证)],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这里的推理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说,这样才能使中国学习联盟胆尝试,培养他们勇于进取的精神.

教师指出:方括号内的“∵”,就是上面刚刚得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方括号内这一步可以省略.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

1.如图1,直线、被直线所截.

(1)量得,,就可以判定,它的根据是什么?

(2)量得,,就可以判定,它的根据是什么?

2.如图2,是的延长线,量得.

(1)从,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它的根据是什么?

(2)从,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它的根据是什么?

图1图2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

【教法说明】这组题旨在巩固公理和判定方法的掌握,使学生熟悉并会用于解决简单的说理问题.

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

1.如图3所示,由,可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由,可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

2.如图4,已知,,吗?为什么?

图3图4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给以指正并启发、引导得出答案.

【教法说明】这组题不仅让学生认识变式图形,加强识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从而得到一题多解.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总结扩展

2.结合判一定理的证明过程,熟悉表达推理证明的要求,初步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

八、布置作业

课本第97页习题2.2A组第4、5、6(1)(2)题.

作业答案

4.当时,就能使.

5.(1)从,推出,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从,推出,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1)可断定,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可断定,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655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