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花园小学王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分角、量角、变角、应用角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性思维。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认知直角与锐角、直角与钝角进行比较的方法,建立钝角和
锐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比较、分类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并准确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准备
课件;活动角、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生:喜欢。
师:其实,老师和你们一样也非常的热爱自己的学校。因为我们的学校不仅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而且学校的环境也格外的漂亮。
师: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再次走进我们的校园,一起到我们学校中最美丽的地方去看看!好吗?
生:好。
师:如果你知道他的名字就请你大声地说出来吧!
(教师播放课件)
生:美术大厅、艺术大厅、科技大厅、绿色大厅。
师:这就是同学们最熟悉的绿色大厅了,快看一看!绿色大厅里面有什么?
生1:绿色大厅中有大象。
生2:绿色大厅中假山、小桥、水车。
生3:绿色大厅中还有石子拼成的壁画。
……
师:看来,大家不仅非常喜欢绿色大厅,而且对于绿色大厅的环境也是非常的了解!
师:我们的绿色大厅不仅环境优美,清新自然,在这里还藏着许多有趣的角呢?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师:你能找一找图中哪里有角吗?
生1:地面上有角。
师:对地面的石缝上形成了一些角。(课件演示)
师:还有哪有角?
生2:墙上的壁画上也有角。
生3:天棚的格子上也有角。
生4:树叶上有角。
师:树叶的尖上有角吗?这不是数学中所认识的角。
师:哪还有角呢?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生:门框上也有角。
生:窗户框上也有角。
师:这就是同学们在绿色大厅中找到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角,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在大家找到的这些角中,哪些是我们上学期已经认识的角呢?
生:有3号和2号、是直角。
师:对,这是我们以前所认识的直角。(课件演示直角)除了直角外,剩下的这些角是什么角呢?你们能把剩下的这几个角和直角比一比,试着来分分类,行吗?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剩下的角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直角比一比,试着分为两类。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师:谁愿意告诉全班同学你是怎样分的吗?
生:5号和7号一类;1号、4号、6号角一类。
师:你们同意他们小组的分发吗?
生:同意。
师:大家的想法都一致,那么你能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的分类呢?
生1:根据手中的直角三角板进行的分类。
师:观察一下每一类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他们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板书: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师:你们知道比直角小的角是什么角呢?那么,这些比直角大的角又是什么角呢?
unit8howmanydoors?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1`5的数字
2使学生学会6~10的数字
3使学生加深对单`复数的概念
4使学生能模仿发出字母及所给单词的读音
5使学生能读出第7部分所给出的句子交际句型:
howmanydoors?
it’sabook.
thisishh.
it’sletterhh
交际词汇:one…ten,orange,pear,apple,banana,door,window,chair,tv,book,pen,pencile
教学用具:1~10的单词卡,有关图片或实物,小布口袋,弹球若干个。小奖品,字母的大小写及挂图的图片。
具体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拿1~10的数字让学生看,同时教师用英语发每个数字的读音,然后教师让大家跟着一起说这些数子。教师也可以拿一些书本来数,边数边说。讲复数概念的时候,教师只需先拿起一本书,说abook,然后再拿起一本书,把两本书放在一起时说,twobooks教师特别要强调的发音,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教师继续举例说adesk,twodesks,atable,twotables,adoor,twodoors,apen,twopens,apencil,twopencils等。教师举例之后,马上让学生来说,教师说第一部分,让学生说第2部分。比如,教师说abook,并马上把两本书放在一起,示意大家说,twobooks,…大家熟悉了复数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课文中的内容。,比如oneorange,twopears,threeapples,fourbananas如果有实物或图,就用实物或图来说明。最后带着大家一起认读。
接着,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带领学生辨认这些词。教师说一个词,让学生迅速用手指出来。比如,学生马上就指,教师的语速也可以由慢到快。
其次,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做第2部分练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自己做。教师这样对学生说学生做了一会儿以后,教师说,如果大家回答的很顺利,教师让大家看第4部分。还是先两人一组练习,然后,一组一组的进行对话问答。
本单元第5部分是让学生自己画画,教师应该给学生规定时间,看那个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画出最好的的香蕉和苹果。注意,教师进行表扬时,应只表扬画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的同学,同时要提醒画的多的同学认真看文字要求
本单元第7部分是学习字母部分,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看挂图,让大家猜挂图画的是什么,如果大家说出是树和房子时,教师拿出字母卡,让大家进行比较,顺便引出顺口溜。
教学活动1
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个小布袋,里面装有一些玻璃球。
中括号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讲解XX年2月,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发生了6。2级的大地震,造成许多学校的房屋倒塌,为恢复学校的正常上课,党和政府紧急调动各地的帐篷,使灾区的学生能按时开学上课。你能为灾区学生做什么?
根据情景图提出问题
二、建立模型。
1、学生根据课本实际情景图的要求,独立列式计算完成课本提出的问题。学生大部分会列分步算式,少数学生可能会列综合算式,但由于他们未学[],所以在列综合算式后,发现按运算顺序来算的话,得出的结果会不同,为什么呢?学生处于“悱偾”状态,老师适时请出[]来帮忙,由此,学生对括号的作用印象一定非常深刻。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算式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3、启发学生想一想,通过计算对比会发现什么?
4、学生通过刚才的比较总结:算式中
板书设计:中括号
360÷[(12+6)×5]
=360÷[18×5]
=360÷90=4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5×2=15×3=25×4=15×4=15×5=25×8=
2、笔算:326÷81294÷58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40÷26=5……10
5
26)140
130
10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问: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114÷24208÷26135÷15128÷16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 6525×() 12425×() 95
15×() 12426×() 15016×() 100
2、计算:405÷15192÷24728÷26496÷14
四、总结: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课本86页第2、3、4题。
教学内容:角的认识[教科书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体会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数学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与想法。
3、解决问题:能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思想教育: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能与同学相互合作、讨论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体会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教学具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城市美不美?美在哪?什么时候最美?(晚上马路上的灯都亮起来的时候非常美)
课件出示我市的夜景图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一)射线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高楼大厦,还有许多光线)
这些光线都有什么特点?(都是从一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线延伸。)
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板书:射线)
射线画出来是这个样的:(板书:射线)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城市夜景作为题材,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射出的光线是从某一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线延伸,有利于学生感受射线的含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线段、射线、直线的关系、区别
1、课件出示:线段、射线、直线
同学们认识这些图形吗?谁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直的)
3、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小组讨论,看那个小组找的最准确。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①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限长的。
②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线延长。
③直线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
4、课件演示: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①将线段的一端无线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②将线段的两端都无线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③将射线有端点的一段无线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只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
(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动手画一画,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经过两点呢?试着画一画。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你能找到这些例子吗?
(学生畅所欲言。)
(四)认识角
1、动手画一画: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
2、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角)
3、仔细观察,说说角是怎样的图形。(角是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他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教学角的记法和读法。
5、自己画一个角,给同位指出他的顶点和两条边。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的面积
(第94~98页)教材说明教材首先提出圆面积的概念,接着提出如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是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学习求直线图形面积时,已经用过这种方法。因此,教材中采取直接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又一次让学生了解用这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新的较复杂的问题。教材采用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使学生看到把圆分别分割成16、32等份,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这里涉及了数学中常用的逐步逼近的方法,就是采取某种方法,使一个近似的图形(或式子)逐步逼近精确的图形(或式子)。这部分内容教材中安排了三道例题。例3是已知半径求圆的面积。例4是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要先求出半径,再求圆的面积。例5是求环形的面积,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求环形的面积是从大圆面积中减去小圆面积。然后再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找到简便的算法为3.14×(152-102)。“做一做”中的题目跟例题有差异,但思想方法仍是从一个大的图形的面积中减去一个小的图形的面积。由于环形问题比较复杂,教材中只通过一个例题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不作更多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求圆的面积,练习中安排了已知半径、直径或圆的周长求圆面积的题目;还安排了一些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和实习作业,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例3、例4、例5,完成练习二十四。2.教学圆的面积的含义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的含义,并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3.教学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前,先要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分析、对比各个公式推导过程的共同点,以及由于图形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点。使学生领会到将一个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这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和方法会有不同之处。4.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可以让学生预先准备好一些圆形做学具。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图,将圆16等分、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还可以用教具将圆分成2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把每一份再2等分,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可以直接用把圆分成32等分的教具拼成一个长方形。最后,把拼成的图形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由于在拼接的过程中,图形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接着,教师在拼成近似长方形的旁边画一个长方形,并指出如果份数分得越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形的长与宽跟原来的圆的半径与周长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自己看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即c/2=2πr/2=πr,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r。因此,长方形的面积=长×宽=πr×r,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5.教学例3时,列成式子3.14×42后,要向学生指出,必须先算平方,后算乘法。6.教学例4时,要启发学生想:计算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题目中给了什么条件?怎样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转化成求圆面积所需要的条件?因为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圆的周长,要按照公式c=2πr,先求出半径r,列式为:18.84÷3.14÷2;再利用公式s=πr2,让学生自己求出圆的面积。运算中要注意单位名称,r用长度单位,s用面积单位,防止混淆。7.学生在学过圆的面积以后,往往容易把计算圆的面积与周长混淆。教学中除加强圆周长和圆面积这两个不同概念的教学以外,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结合“做一做”引导学生进行辨别,分清以下几点:①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②求圆面积的公式是s=πr2,求圆周长的公式是c=πd或c=2πr;③计算圆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周长用长度单位。8.教学例5时,教师要根据题意准备实物或教具(一个圆中间可以取出一个同圆心的小圆),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求环形面积就是从大圆面积中减去小圆面积。因此,分步计算都是先分别求出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再求出环形的面积。当要求列综合算式时,就可以得到简便算法为3.14×(152-102)。例5后面“做一做”中的习题,跟例5基本类似。通过这道题的计算,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计算这类环形面积的方法,一般是从大圆的面积中减去小圆的面积。9.关于练习二十四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第2题中,有已知直径求圆面积的题目。解答时,先求出半径r,再计算圆面积。第6题,是求一个数的平方的口算练习。掌握常用的平方计算,对提高计算圆面积的速度有帮助。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10以内数的平方练习。要着重指导学生练习整十数的平方,如402是40×40=1600,而不是40×2。第7、8题,是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先要由圆的周长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第9题,是实习作业,先让学生讨论测量的方法。测量时一般用绳子在齐胸脯处围树干一周,就是树干横截面的周长,取得数据后再计算横截面的面积。第14*题,借助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到,在一个正方形里,当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时,画的圆最大。具体到这道题,就是当要剪下的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铁皮的边长时,才能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因此,我们可以算出最大的圆的面积是:s圆=πr2=25π=78.5(平方厘米)而正方形的面积是:s正方形=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剩下的铁皮的面积是:100-78.5=21.5(平方厘米)从而可以得出:剩下的铁皮的面积大约占原来正方形面积的。第15*题,是求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首先分析图形的组合情况,判断所求的图形是由哪个图形加上(或者减去)哪个图形得到的,然后进行计算。如图所示,该图可以看作由1个正方形和4个圆组成的,所以该图形的面积是1个正方形的面积与1个整圆面积的和(这个圆的半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第16*题,要先求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再求出面积进行比较。这里包含一个数学性质,即在边长相同的条件下,所围成的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8502.html
上一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优秀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