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2025最新:综合课教案(一篇)

时间:2022-04-19 2025综合部个人总结 2025个人总结范文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高质量的教案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怎样才能写好教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最新:综合课教案(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一.通过不同新年音乐的演唱、欣赏、律动、打击乐伴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老师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感受过新年的节日气氛。

二.渗透世界优秀音乐和乡土素材,拓展学生音乐视野,并通过闽南语新年歌曲的欣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教学重难点:

歌曲学习、对不同新年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挂图、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着《龙咚呛》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启发自主学习

1.谈话导入:同学们,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各国小朋友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我们中国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谁知道?……

2.揭示课题:《过新年》

3.朗读歌词:找节奏一样的句子

4. 突破节奏难点。

5. 跟琴默唱歌词。

师:现在,老师弹奏这首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你觉得哪个乐句比较难唱,等一会儿可以提出来,我们再一起来解决。

6.轻声跟琴练唱歌曲并解决演唱中的难点。

7.启发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同学们都学会了这首歌,这是一首二拍子、力度较强、情绪活泼欢快的歌曲,怎样才能把它唱得更好听呢?老师用两种方法来演唱,你们听一听,哪种演唱方法效果更好。

8.欣赏歌曲动画,进一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9.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10.打击乐器伴奏。

三.欣赏圣诞音乐《平安夜》片断。

1. 谈话导入:同学们的演唱和乐器的伴奏把中国过新年的喜庆和热闹都表现出来了。外国小朋友是怎样庆祝新年到来的呢?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庆祝新年的传统节日,就像我国的春节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外国的圣诞音乐《平安夜》,同学们听一听,音乐在节拍、速度、力度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三拍子,慢、较弱、优美抒情)

2. 欣赏并引导学生合着音乐律动。

四.欣赏闽南语新年歌曲《向大家拜年》。

1. 谈话引入:……我们闽南也有用方言演唱的新年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向大家拜年》的片断。

2. 欣赏《向大家拜年》的片断。

五.课堂小结

短短的四十分钟又过去了,刚才,我们了解了许多中外过新年的习俗和音乐文化,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希望新的一年和平、幸福、美好,在这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祝同学们新年学习进步,心想事成!现在,请我们唱着《过新年》的歌儿,把新年的礼物带回家送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吧!

jK251.COm精选阅读

2025范文:《春》教案一篇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范文:《春》教案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早期的作品《望岳》,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高昂的情调。这节课我们学习他后期的作品,理解赏析这两首诗,体会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

二、写作背景:

1、《春望》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眷恋亲人的思想感情。

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春望》一诗属于五言律诗。

2、《石壕吏》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式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的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三、诵读诗歌,感知诗意

1、学生四人为一组,以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力求形式多样,有所创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诗的情调和韵味。)

2、欣赏配乐朗诵《春望》《石壕吏》,感受诗的情感。

3、师生齐读这两首诗。

4、学生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四、深入欣赏,领悟诗歌

《春望》赏析

(一)想象形象,把握物境

问题引导:《春望》一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

首联: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春天也业已降临,可是人去楼空,乱草遍地,使人满目凄然。

颔联:写了花和鸟两种形象,花和鸟是“感”“恨”的主体,那娇艳的花因“感时、伤别”而流泪,那无忧无虑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

诗人是“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颈联:写了烽火和家书两个形象。自开春以来,战火持续不断,因而与家人难通音讯,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这时的一封家书抵得上“万金”啊。

尾联:写的是诗人苍老的形象。目睹眼前国都破败之景,心念远方家人的安危,不觉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已到了“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其伤痛愁苦之情可以感知。

(二) 品味诗歌,体悟感情

1、品字

古诗词中可以说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字字都是诗人心血的结晶”并非夸张之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说说哪些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使人满目凄凉。准确地描绘出国都沦陷后惨败荒凉的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两个动词,不仅用字新鲜,而且还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品句

这首诗中的句子耐人品味,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你的理由。

比如:我喜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切心情,这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我喜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是诗人触景生情,或是诗人移情于物,其感情都是相通的,都表达出诗人感时伤别的情怀,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3、体验情感

诗言志,古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吏》赏析

1、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问题引导: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内容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是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尾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不幸:(17-20)句老妇人自请应役。

2、 品字品句

诗歌的语言精练而又有丰富的内涵,再次朗读这首诗,列举你喜欢的用词和句子,并作赏析。

明确:“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一“呼”一“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人的感情。

“有吏夜捉人”夜字表现出差吏对村民突袭搜捕,令人惊骇。

“老妇出门看”看字表现了老妇的机警,为老翁出逃作掩护。

“急应河阳役”急字既表现老妇想快些让家人脱离危险的心情,也表明前方战事吃紧。

“独与老翁别”独字按时老妇人已被抓走,儿媳不得出面, 只有与逃回的老翁告别,表现出家庭残破的凄凉景象。

3、 感知作者思想感情

问题引导: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人的痛苦申诉,目睹了一幕凄惨的故事,你体察到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明确:在这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中,一方面,对饱受战乱之苦的劳动人民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官吏的蛮横残暴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唐朝的平乱战争,盼望希望能取得最好的胜利。这正是诗人思想的矛盾所在,也是他一生忧国,心系百姓情怀的再现。

4、 辨析比较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明确:杜甫的诗歌风格发生变化,乐观自信、奋发向上的浪漫主义诗风,逐渐变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

5、 课堂练笔,想象改写

运用想象,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细致刻画出人物 各自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还要补充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情节。

学生改写范例: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寒冷的北风似乎要把整个人吞没掉。

这是战乱的岁月。暮色笼罩着一个边远僻静的村落——石壕村。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这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面黄肌瘦。

一天的劳累奔波,诗人和衣而卧,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莫二更时分,一阵犬吠,村中突然纷乱起来,粗暴的叫喊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诗人被惊醒了,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一堵断墙,向村外逃去。老妇人战战兢兢,颤抖着去开门。 “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踹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哀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心他的性命也难保全啊!官爷,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

“你还说没人!这孩子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骗官府!” 差吏吆喝着,挥动皮鞭往里闯。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哽咽着说:“我的媳妇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也许还来得及赶到部队烧早饭。”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夜深了,窗外万籁俱寂,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这哭声在旷野上飘荡……

诗人一夜无眠,他的耳边仿佛仍然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天蒙蒙亮,诗人收拾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别。

五、课堂总结

欣赏三首作品,杜甫获得“诗圣”这个有浓厚道德意味的称号,其原因不言而喻,儒家的人生哲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却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他的琴弦弹奏出来的总是忧国伤时的深沉音调,忧国伤时构成了他诗歌的主旋律。杜甫是伟大的诗人。是真正的诗人。

2025教案:买水果教案(一篇)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5教案:买水果教案(一篇)》。

【活动目标】

1、通过买水果的游戏,巩固4以内的数数,并尝试4以内的点物对应。

2、在摸摸、看看、说说的过程中,继续了解常见水果的特征,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若干,布置成超市样子,手机接听小猴电话,大象伯伯的信,水果切面图片人手一份,人手一个小篮子、一个小垫子。幼儿了解过水果,知道一些常见水果的名称特征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大卖场里有好多的水果,你都见过什么水果?

2、带领幼儿进“超市”,幼儿自由摸摸、看看有什么水果

3、你看到了什么水果宝宝?他长得怎么样的?

4、教师小结:超市里的水果真多呀,水果真好吃!

二、游戏探索

1、给小猴买水果

电话铃响,教师接到小猴电话:请小朋友们买两个黄黄的弯弯的水果。

(1)布置要求:每个人买两个黄黄的弯弯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是香蕉?买几个?

(2)幼儿探索买两个香蕉

(3)交流:你买了什么?买了几个?

(4)教师小结:原来帮别人的忙是很快乐的事情!

2、帮动物朋友们买水果

收到大象伯伯的一封信,森林里开生日聚会要水果,请小朋友帮忙买水果,但是要照着卡片里的要求买。

(1)观察水果横切面,区分不同水果

A、出示图片:这是什么?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B、出示苹果和生梨图片,引导幼儿正确区分。

(2)感知了解点物对应

A、出示猕猴桃横切面,这是什么水果?这里有圆点,有几个圆点?这个圆点有什么用的?

B、进一步提出要求,了解要看好买什么,看好买几个。

(3)幼儿每人一张卡片,进行买水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看清楚买什么,买几个。

(4)集体交流

A、你买了什么水果?买了几个呢?

B、引导幼儿一起帮忙验证。

三、活动延伸

给小动物们送水果去,一起去参加森林聚会。

2025教案:戏说脸谱教案(一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2025教案:戏说脸谱教案(一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熟悉歌词内容,尝试用合适的力度及简单的动作,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

3、进一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熟悉乐曲的旋律。

2、了解京歌中人物及其对应的脸谱。

3、京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师:你们瞧,“小戏迷”剧院来了好多的戏迷朋友等着看我们演出呢,

让我们赶快入场排练吧!(听音乐以圆场步入场)

二、学唱京歌。

(一)学习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

师:今天要上演的曲目是京歌《戏说脸谱》,让我们先来听听这首歌里

唱了些什么?

2、理解歌词并分句朗诵。

(1)提问:这首歌里都唱到了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脸谱)

(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完整朗诵歌词

(1)教师完整朗诵歌词

师:原来这首京歌唱的就是这样几个人物啊:蓝脸的??(按照歌

曲节奏朗诵歌词)

(2)幼儿完整朗诵歌词。

(二)练习演唱“喳?啊?”。

1、提问:京歌和我们平时演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门戏曲艺术,演员在表演时有说有

唱,声调起伏比较夸张。京剧在演唱时有的音会拖的特别长。在《戏说脸谱》这首京歌中,哪一句最明显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

3.根据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4.幼儿尝试演唱最后一句。

5.引导幼儿看教师手势练习“喳”与“啊”之间的转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跟着原唱轻轻哼唱。

2、幼儿尝试完整演唱。

3、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分角色表演唱。

分角色扮演京剧演员和观众,引导观众在每个句末叫“好!”

三、听音乐退场

师:今天的演出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捧场!我们的小演员今天也都很

辛苦,让我们去休息一会吧!

(在京歌中谢幕,跟随教师以圆场步退场)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920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