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产生愉快来园的情感。
2、鼓励幼儿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快乐上幼儿园的感受。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从中体验到上幼儿园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活动难点:
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愉快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人纸偶或布袋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人纸偶,导入话题。
①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会是谁呢?(出示小人纸偶)
②师:我们一起来为这个小人纸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好不好?
二、教师讲故事,幼儿听完故事回答老师的问题。
①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师:乖乖对它们说了什么?
②师:小花猫、小熊、妈妈是怎么回答乖乖的?
③师:我们小朋友也是和乖乖一样第一天来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小结:我们小朋友也长大了,所以来上幼儿园了。我们也应该向乖乖学习,每天高高兴兴的来上幼儿园。
三、教师启发幼儿自己设计动作表示自己长大了。
(教师可先给幼儿示范一个,让表现好的小朋友上前来示范。)
活动反思:
当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长辈们都是围绕着一个孩子在转,特别是祖父母辈的老人更是溺爱有加,无疑养成了大多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本班孩子大多因祖父母同在成飞社区,平时由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包办代替严重,孩子们缺少应有自主锻炼,孩子们对家的眷恋,对家人的依依之情又显得尤为突出。在此情感的支持下,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小班幼儿意志还比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严格的朝着目标和重点开展这节课,一环扣着一环,首先是通过观察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从中发现自己长大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其次通过穿衣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身体的长大,这个环节进一步感知身体的成长让幼儿知道自己真的长大了,教师用欣喜的语气感染幼儿,对幼儿的成长表示肯定、欣赏,从而激发孩子对自己的长大感到快乐、自信和自豪的情感,再通过看图片和讨论以及幼儿自己实践整理实物,对幼儿能力上成长加以肯定和赞扬,使幼儿对成长的感知由身体过渡到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自己成长的自信和自豪感。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重点。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这个问题是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困惑的,其实我也看很多名师上课,她们的活动给我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整个活动犹如和孩子之间一次轻松的谈话,简单、明了、清晰,同时在谈话过程中也能完成整个活动预期的目标”,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尝试很努力去找这种感觉,当然我知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我还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2、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植物小时候和长大的图片若干,如小蝌蚪、青蛙,蚕、蛾子,小鸡、大公鸡,小花籽、花朵,小树苗、大树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长大了,了解自身的变化。
1、教师:上大班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变化呢?(引导幼儿从身高、体重、动作、语言等各方面进行讨论。)
2、讨论以后的变化。
教师:以后我们还会变吗?猜猜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3、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二、知道动植物的变化。
1、讨论动植物的变化。
教师:人在不断地长大和变化,小动物和植物们也会变吗?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幼儿自由地进行交流)
2、观察动植物的图片,进行匹配游戏。
教师:这里有些什么?(小蝌蚪、青蛙、小鸡……)有的是它们小时候的样子,有的是它们长大的样子,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放在一起吗?(幼儿分组进行匹配游戏)
3、进一步交流动植物的变化。
教师:它们还会变吗?(引导幼儿发现动植物也在不断地变化)
三、讨论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1、交流生活中事物的变化。
教师:除了我们人、动物和植物在不断地变化,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在变化呢?(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衣服变旧了,笔变短了等)
2、讨论并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
教师:是不是各种事物都在变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并逐一进行讨论,感受各种事物的变化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周围的所有东西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故事、衣服、音乐
活动进程
1、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
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张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环节穿衣大赛有些单调,准备应再丰富一些。
教材来源:
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
(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活动反思:
1.这节课的内容紧紧围绕了我长大了这个环节来上,幼儿也能认知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
2.能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在成长的环节,两两相对比,这样既能让幼儿学会高矮的意思,又能知道自己长高了,长大了。
3.运用了对比的方式,拿婴儿用品来与现在自己用的东西对比,更一步说明了幼儿的成长。
4.这节课遗憾的是,幼儿没有能玩游戏,如果加上一个游戏的话,更能表明长大这个环节,也能激发幼儿对这节课的兴趣,使这节课更活泼,更生动化。
活动目标: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过程:
能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尊重、关心、爱护、体谅他人,并加强幼儿的自信心及积极的对待事情的态度。
活动一:谈话;我长大了师:小朋友,现在你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在幼儿园应该怎么做?在家呢?幼儿的谈话记录:在幼儿园;要帮助老师做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要帮助小朋友们做事情。;不打架、不骂人、不抢玩具。;排队要快、不推不挤。;少玩玩具,多看书,多学习,还要学会认字。;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动物。;要保持清洁,不乱扔垃圾。;要收拾好自己玩过的玩具。;不大吵大闹,认真听讲。在家里;不吵爸爸、妈妈买玩具。;帮家里人做力所能及的事。;要尊重老人。;少看电视,多画画,多学习。;自己吃好饭,不浪费粮食。;要看好弟弟、妹妹。;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乱吃东西。;要讲礼貌,会倒茶给客人喝。
活动二:统计;我家有几口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我们现在在进行;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旨在树立幼儿尊重、关爱他人;能参与家庭分工及勇敢、负责任、守规则、解决问题等良好品质。请您协助幼儿将自己近期的进步或在家会做的事用图文形式做一本书(书名自定)。请下周三带来。注:请家长将《家园联系手册》填写好下周交来。感谢您的支持!
大班级分析:幼儿通过统计活动,能了解家庭的人口。
活动三:;大带小活动谈话师:你们是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应该怎么帮助弟弟妹妹呢?
幼儿的谈话记录:
主题小结: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会做许多事情,并愿意为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反思
亮点
1.目标提的比较全面合理,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思想,在本活动中设计多出师幼,幼幼谈话的环节,围绕谈话主题,给幼儿充足的发言权。
3.最后延伸活动不仅是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在家的表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上进心理。
不足:
难点部分教学效果不太好。让幼儿看视频资料不能深入到幼儿的心里,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用现实的例子或情景表演让幼儿深切的体验长辈的辛苦和不易。
活动目标:1、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理解故事内容。2、学说量词:个、支、片;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树叶。3、大胆参与游戏与讲述,体验活动的快乐。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苹果一个、香蕉二支、树叶三片(布置成苹果园、香蕉园、小树林的场景)。2、毛毛虫、蝴蝶图片。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这是什么?(毛毛虫),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毛毛虫,那我们出去玩吧。二、游戏;毛毛虫的故事,帮助理解。师:毛毛虫宝宝,妈妈肚子饿了,让我们一起去找东西吃吧。1、第一天,毛毛虫们和妈妈一起来到苹果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一个红苹果。师:前面正好有一个棵苹果树,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妈妈要吃一个苹果,请宝宝们也吃一个苹果。(啊呜啊呜)师:毛毛虫吃饱了,我们睡觉吧!2、第二天,毛毛虫们和妈妈一起来到香蕉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两支黄香蕉。师:天亮了,我的肚子饿了,你们饿不饿?我们出去找点东西吃吧!师:前面有什么呀?(香蕉)快到妈妈身边来哦。妈妈要吃两只黄香蕉,请宝宝们也吃两只黄香蕉。师:;毛毛虫们今天你们都吃了些什么呀?幼:我吃了;两只黄香蕉。师:毛毛虫吃饱了,我们睡觉吧!3、第三天,毛毛虫们和妈妈一起来到小树林里,每条毛毛吃三片绿树叶。师:天亮了,肚子又饿了,今天我们该吃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师:你看见了什么?(树叶)快到妈妈身边来哦。妈妈要吃三片绿树叶,请宝宝们也吃三片绿树叶。师:;毛毛虫们刚才你们都吃了些什么呀?幼:我吃了;三片绿树叶。4、师:;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吗?能告诉大家这三天你吃了些什么吗?第一天找到了什么?怎样吃掉的?第二天找到了什么?怎样吃掉的?第三天找到了什么?怎样吃掉的?我们一起来把这三天吃的东西说一遍。三.蝴蝶姐姐讲故事(蝴蝶姐姐上)看,谁来了?(蝴蝶姐姐)蝴蝶姐姐漂亮吗?(漂亮)蝴蝶姐姐讲述:毛毛虫们,你们知道吗?我原来和你们一样,也是一条毛毛虫。看,这是小时侯的我,(指着图片上的毛毛虫)和你们长的一样吧!教师以毛毛虫的口吻讲述故事。哦,原来呀,蝴蝶姐姐小时侯也是谁呀?(毛毛虫)它是怎么变成蝴蝶的?你们想不想也变成漂亮的花蝴蝶呀?四、模仿毛毛虫变成蝴蝶,增添情趣。我们刚才吃了好多好东西,哦,真饱,现在我们结个蛹把自己包起来,再美美地睡上一觉吧。(幼儿睡觉)毛毛虫醒来了,长出了翅膀,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了。我们都变成美丽的蝴蝶了,我们一起来飞一飞,做游戏。(播放音乐学蝴蝶飞)活动反思在科学领域揭示出了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过程;在健康领域向小朋友提出了不能暴饮暴食;在数学领域包含着15数量的点数以及一星期的概念;在语言领域故事内容夸张幽默,在艺术领域绘本的绘画方式别具一格,值得欣赏。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用过去现在的句式说说自己一年来的进步。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红花每人一朵。
2.经验准备:给幼儿量身高和体重,让幼儿知道自己长高了变重了;家长与幼儿一起回忆总结孩子一年来的新变化。
活动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充满自豪感的朗读儿歌。
感受成长的进步和喜悦。
指导要点:
通过比较性讲述、回忆总结、朗读诗歌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自己一年来的进步和成长的喜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教师:一年过去了,你们又长大了一岁,有了哪些新的变化?用过去现在的句式说说自己取得的进步。(引导幼儿从身高、体重、学会了什么本领、行为习惯等方面说说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变化。
小结:一年过去了你们都长大了进步了,有了好多新变化。过去吃饭掉饭粒现在吃得干干净净;过去玩具乱丢,现在主动收拾整齐等等。
2.学习诗歌。
(1)理解诗歌内容教师以自豪的口吻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提问:诗歌的名称是什么?诗歌里的小朋友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2)再次欣赏理解儿歌。
提问:他过去是怎样的?现在呢?(教师以诗歌里的句子小结幼儿的回答)(3)练习朗读儿歌。
提问:当你发现自己进步了,你心里感觉怎样?(体验进步的喜悦,激发幼儿带着自豪喜悦的感情朗读)
3.小结。
教师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表扬孩子们的进步,并给每个幼儿发送红花。
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配乐)
评价要素:
1.幼儿是否理解了儿歌的内容,是否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的喜悦。
2.是否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活动建议:
1.请家长将孩子一年来的进步表现和新变化以照片、图画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贴在《我长大了》的主题墙上。
2.诗歌仿编:利用过去的我现在的我进行诗歌仿编
附:诗歌《我又长大了一岁》
一年过去了,新年又来到。
量一量,我长大了多少;称一称,我重了多少;想一想,老师教我的本领,我学到了多少。
过去,我撞倒了小朋友,拔腿就跑;现在,我看见小朋友跌倒,连忙把他扶抱。
过去,我朝地上乱丢东西,现在,我拿扫帚把地清扫。
妈妈呀,我长大了一岁,进步真不小。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幼儿交流分享的时候,有儿显现的很兴奋,与老师配合的也很好,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题来源:
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既熟悉又陌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脸上的五官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乐趣;自己的小手、小脚都还有些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本领;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些什么区别;鞋子、服饰等都穿不下了,是不是因为它们变小了;长大以后身体的各个部位和自己身体的关系
;我们的身体这个主题能帮助孩子解开自己的这些疑惑。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我又多高、能干的小手、会变化的表情、可爱的小脚丫等,进一步了解身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的联系,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在了解身体奥秘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发现父母养育自己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更能引发幼儿关爱自己的家人,使之从小就具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小老鼠、青蛙身高、体重的变化,了解饮食、运动与身体长大的关系。
2、引导幼儿大胆地想象让自己长大的方法。
3、了解的身体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体验它们的作用。
4、运用策略及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
5、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活动准备:
ppt《我想长大》、幼儿对测量身高体重有一定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比较小老鼠、青蛙身高体重的变化
看ppt《我想长大》
1、你们觉得它们长大了吗?从哪里看出来它们长大了?
2、小老鼠小青蛙原来多高?原来多重?现在多高?现在多重?
观察:身高树2-3 天平秤苹果2只3只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小老鼠长高了吗?原来是2现在是3,原来两只苹果现在三只苹果。)
二、观察讨论,发现饮食、运动与身体长大的关系。
(一)提问:
1、小老鼠怎么会长大的?
2、小青蛙的身高和体重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二)再次观看ppt
小结:小老鼠吃了许多食物长高了、长胖了,小青蛙天天锻炼也长高了、长胖了。
三、大胆想象,勇敢地说说让自己长大的办法
1、除了长高了,长胖了,还有那些事情让我们知道自己长大了呢?
2、我们一天天都在长高长大,你还想长大吗?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长高长大?(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并大胆讲述)
3、提升:身体的变化、本领大了都说明我们长大了。祝贺你们长大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认识自己,是中班幼儿在集体中能够独立学习生活的心理基础。活动从认识自己的身体着手,到认识自己的能力,为幼儿确立了;我已经长大了的概念,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产生了我还会长大的期待。
在为期四周的活动中,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身体长大了,在与情景的交流中发现;本领变大了,使幼儿在感性活动中获得直观的认识。对于身体上的常用部位,孩子们大都知道它们的名称,但是,对于不常说到、用到的那些部位幼儿由于年龄等关系对其不是太了解,于是在《滑稽脚先生》活动中,让孩子在与同伴结伴寻找的过程中利用他们的互动使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互动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不但进一步激发,而且对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在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新的部位,认识了新的名称,如;脚窝、;腋窝、 ;脚踝等。
结果表明: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较高的兴趣,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新的认识。在活动开展期间,幼儿由于经验不足、动作发展不够等原因,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我们还结合思维课程的内容,利用个别幼儿的亲身经历来开展活动。让他们在与同伴结伴讨论、交流中获得一些经验,通过活动,孩子们也从中了解到了一些自我保护的经验。
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在身体以及学习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变化,理解成长的初浅的含义。2、能积极的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参与活动。3、激发期盼长大愿意学习更多本领的情感。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PPT,幼儿小时候的照片。2、婴儿以及2-3岁宝宝的生活录像。3、幼儿小时候穿过的衣物。4、一张大的纸娃娃、一支红色记号笔。5、排序卡和小图片。活动过程:情景感知------体验理解------迁移内化(我的身体在长大)(我的本领在变大)(我还会长大)一、导入。出示幼儿小时候照片,激发兴趣。1、教师播放PPT,里面有较容易辨别的典型幼儿小时候的照片。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谁?2、加深难度,播放几张比较难认的照片请大家辨认。教师:接下去还有几张,我们来看看是谁?这些认不出来了吧,原来,我们小时候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会不一样,因为我们在慢慢长大。3、幼儿相互观赏照片。教师: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请你和你的朋友交换着看一看。二、我们的身体在长大。1、提供实物,幼儿观察,操作,发现身体在长大。教师:我们现在的样子和小时候的样子不一样了,是哪里不一样了呢?我们来找一找。桌上有一些我们小时候用过的东西,你可以用这些东西来比一比,试一试,看我们到底哪些地方与小时候不一样了?2、幼儿操作完,谈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在大纸娃娃上进行记录。教师:你和小时候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怎么不一样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纸质娃娃的身上做记号。请个别幼儿用小衣小鞋来示范,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3、教师小结:我们都发现了,我们的身体、手、脚、头都和小时候不一样,原来是我们的身体在长大、长高了。二、我的本领在变大。1、播放婴儿录像。教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录像,请你来看看。提问:这是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她在干什么?为什么用奶瓶?为什么要妈妈抱?(分别出示图片:小宝宝、妈妈抱、没有牙齿吃奶瓶、只会笑不会讲话。)小结:原来宝宝还小,他什么都不会。2、播放2-3岁宝宝录像。教师:我们来看看小妹妹在干什么?(出示图片:小妹妹自己走路,有牙齿自己吃东西、还会讲话。)小结:小妹妹会说话了,会自己走路了,还会自己吃东西呢!她本领可是比小宝宝大多了。3、说说我的本领变大了。拓展。教师:小朋友,你的本领比小时候大吗?你有哪些本领比小时候大了呢?4、小结:瞧,我们和小时候相比,我们除了身体在长大,本领也在变大。三、幼儿知道自己还会长大,学到更多的本领。教师:你们还会长大吗?长大了会怎么样?四、集体操作活动。幼儿将幼儿用书上的成长图片按顺序进行排队。教师: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我长大了的排序卡,我们从小宝宝长到现在这么大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请你先摆一摆,然后撕掉背面的双面胶,贴到相应的格子里。贴完后,可以请客人老师看一看对不对。活动延伸:环境创设:布置我长大了心里角,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剪纸、绘画等作品。家园共育:家长有意识的为幼儿创设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的机会,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领域渗透:结合社会活动我长大了,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的时候,有幼儿显现的很兴奋,与老师配合的也很好,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本节课的最后进行一个延伸活动,就是进行一个;过家家的游戏,我想这节课会更出彩的。所以,如果在有类似活动,我认为加进去角色游戏会更好。
教材来源:
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background:yellow;">
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background:yellow;">
(5)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background:yellow;">
(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
(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教材简解]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渴望成功,渴望自我实现,这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每个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这就成了产生《不一样的我》这一主题活动的出发点。
[目标预设]
1.通过照片、衣服等物品使学生知道自己会渐渐长大。
2.让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重点、难点]
让幼儿感受自己不断在长大,教育幼儿关心、体贴长辈。
[设计理念]
新年快到了,老师和孩子们都沉浸在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老师常常会说:“过了新年,你们又要大一岁了。”可是总有部分幼儿难免对过了年要长大一岁有了他们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长大”?人为什么要长大,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们来共同探讨有关“人长大”的事情。我就设计了本节活动《我长大了》,让幼儿体验到“过年了,大家长大一岁了”,从情感上感到自豪与自信,进而唤起他们懂得既然长大一岁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
[设计思路]
随着幼儿不断成长,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断加强,本课让幼儿在感知自身集体的发展下,进一步感知自己心里及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幼儿小时候的衣服,让幼儿试穿小时候的衣服,感受自己的身体在长大。
教师:宝贝们,你们看。老师这有许多小衣服,谁来试穿看看?宝贝们,你们说他能穿得下?
提问:你穿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二、观看课件,体会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让幼儿体会父母长辈们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
教师:对了,因为他们长大了。你知道小宝宝是怎样从妈妈肚子里开始一点点长大的吗?(观看PPT)
提问:在抚养你们长大的过程中,你们觉得谁最辛苦?
小结:其实,你们也像图中的小宝宝那样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然后出生,学会坐、爬、走路,然后再上幼儿园的。在你们长大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
提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关心体贴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们真的长大了、懂事了、会关心人了。
三、出示小火车,发现小火车的“神奇”,看看小火车会变什么。
教师:你们长大了开心吗?(出示小朋友图片)这几位小朋友长大了也很开心,所以他们决定去旅行。他们坐上了一列小火车。这可是一列非常神奇的小火车,他们坐上小火车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幼儿猜测)
1.教师将小朋友的图片插上小火车,变成了医生、警察、舞蹈家、空姐。
2.提问:他们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原来这是一列会变得小火车,坐上这列小火车的人就会长大,还会在火车上面实现自己长大后的理想。有的当歌唱家、有的当老师、有的当画家、有的当钢琴家……
四、用神奇小火车的游戏激发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1.提问:你们觉得这列小火车神奇?你们想不想坐一坐这列神奇的小火车?先请你们想好长大了想干什么,等下了火车之后就用一个动作表现出来,然后让大家一起来猜猜看。
2.分批游戏,幼儿模仿坐火车,体验小火车的神奇。
五、结束。
总结:你们的理想真不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为你们感到高兴的。老师也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本领,长大后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现在让我们开着这列神奇的小火车邀请更多的小朋友来体验吧!呜……我们的小火车出发了!
活动目标
●通过看照片知道自己会渐渐长大。
●了解自己在身体和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培养喜爱自己和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婴儿时期的照片
●婴儿时期用过的衣物、物品。
●课件PPT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激发幼儿长大了的荣誉感
·知道自己是大班的幼儿,有做哥哥姐姐的荣誉感。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什么班的小朋友吗?(大班)是幼儿园的哥哥姐姐们,今天老教师还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PPT前三张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是谁用的啊?(婴儿)谁愿意来说说你小的时候还用过些什么?(幼儿自由举例)
·出示小的衣服,请幼儿上来试穿
教师:今天老教师也带来了两样小宝宝的物品,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出示连裤衣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教师带来的是什么,和我们现在穿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衣服,裤子连在一起)这是多大的宝宝穿的?(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有谁愿意上来试着穿一穿吗?(不愿意,因为太小了)
教师:为什么会嫌小呢?(因为我们的个子长高了)
·请两组幼儿上来进行身高的比较,发现自己个子变高了。(可以由老教师指定和幼儿自由上来)
·出示衬衫
教师:那这件衣服我们可以给谁来试一试呢?谁愿意自己来穿一穿?(幼儿自由尝试)
教师:他穿的时候为什么不需要老教师的帮忙?(因为我们的小手变能干了,会自己做事了)谁来说说现在的我们还会做些什么更能干的事呢?(和小的时候进行比较,体现能力变强了,如画画、唱歌等方面)
教师小结:我们小时候用过的东西,现在我们的身体长高了,所以都穿不上,原来我们不会做的事情现在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了,这些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
·出示班级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
教师:你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请大家来猜一猜这是谁?和现在的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样子不一样了、皮肤、习惯等)
●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长大了
·谈话“我长大了,我会……”观看PPT
教师:小朋友,现在你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在幼儿园应该怎么做?在家呢?
教师:请用完整的话表述:“我长大了,我会……”(扫地、自己穿衣服、帮助弟弟妹妹等)小朋友长大了,变得更能干了。
·“大带小活动”,观看PPT
教师:你们是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应该怎么帮助弟弟妹妹呢? (为幼儿的谈话记录)
●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都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会自己做许多事情,并愿意为其他小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是好样的,那你们愿意把能干的自己画下来吗?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
教师:用我们能干的小手来画出能干的自己吧!(可以从身高、样貌、能力等方面来体现。)
●延伸活动
·在美术区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的进行相关绘画活动。
教材来源:
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
(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活动反思:
1.这节课的内容紧紧围绕了我长大了这个环节来上,幼儿也能认知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
2.能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在成长的环节,两两相对比,这样既能让幼儿学会高矮的意思,又能知道自己长高了,长大了。
3.运用了对比的方式,拿婴儿用品来与现在自己用的东西对比,更一步说明了幼儿的成长。
4.这节课遗憾的是,幼儿没有能玩游戏,如果加上一个游戏的话,更能表明长大这个环节,也能激发幼儿对这节课的兴趣,使这节课更活泼,更生动化。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4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