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材
1、推实心球;2、素质练习。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记住原地侧向投掷实心球的预备姿势、握持球方法,能知道推实心球球时由下而上的用力顺序,知道出手速度与投掷远度的关系。
2、70%以上的同学能做出正确的握持球和预备姿势;用力推实心球球时,能做到蹬转动作与推实心球球动作的衔接无明显停顿,将球向投掷方向快速推出。
3、学生在练习中能不怕脏、不怕累,练习积极认真,能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4、学生能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量,并达到一定的负荷。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时
间
学生活动
练习
次数
课前教师准备场地、器材,并告知学生上课地点。
准
备
部
分
一
常规
1.在集合地点观察学生,并检查学生服装。
2.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3.向学生问好﹗
4.宣布本课任务和要求。
5.安排见习生。
2
分
钟
1.全班成二列横队集合,如图一:
●○
●○
●
△(图一)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教师汇报出勤。
3.向老师问好!
4.认真听讲。
5.见习生按要求执行。
二、
慢跑
1.教师讲明练习内容、要求。
内容:慢跑。
要求:安静、整齐,呼吸、节奏配合好。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
分
钟
1、
●
●
○
○
学生听清内容,,并按要求积极练习:(图二)
三、徒手操:
教师讲明练习内容、要求。
内容:
(1)压指运动;(2)肩绕环运动
(3)扩胸运动;(4)体侧运动
(5)体转运动;(6)腹背运动
(7)弓步压腿;(8)侧压腿。
要求:
动作正确,整齐、有力。
5
分
钟
学生在领操员组织下进行练习,队形如图三。
●●●●●●●
●●●●●●●
●
(图三)
2 8拍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时
间
学生活动
练习
次数
基
本
部
分
一、推实心球: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1)动作要领:
①握球:球置于手指指根处,空出掌心。
②持球:握球手内旋,虎口处球置于同侧锁骨窝处,用力推紧,肘关节抬平。
③预备姿势:身体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左脚尖与右脚根在同一直线上(右手投掷),右膝弯曲,上体右转稍前倾。
④投掷:蹬、转、挺、顶、伸、拨。
2.教师讲明安全要求。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22
分
钟
1.全班如图一排列听讲,如图四练习。
●●●●●●○○○○○○○
●●●●●●○○○○○○○
15米
●●●●●●○○○○○○○
●●●●●●○○○○○○○
(图四)
2.学法:
(1)认真观看示范。
(2)学生跟练。
(3)学生自练自评。
(4)学生互练互评。
(5)集体练习。
3.练习步骤。
①推手击掌10次。
②推掌练习10次。
③学习握、持球方法。
④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实心球预备姿势。
⑤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实心球用力顺序。
⑥徒手练习原地侧向投掷实心球完整技术。
⑦持球练习原地侧向投掷实心球完整技术。
2
2
4-6
8-12
二、素质
1.教师讲明练习内容、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8分
钟
学生听清内容要求,并积极练习:
立定跳远15米
4
结
束
部
分
一、
二、
三、
四、
组织学生进行放松。
小结本堂课情况。
布置回收器材。
同学生再见﹗
5分
钟
1.学生能积极进行放松。
2.学生认真听讲。
3.值日生按要求回收器材。
4.同老师再见!
实
施
情
况
记
载
班级
1
2
3
4
5
6
预计
负荷
练习平均
30%110次/分
密度心率
日期
场
地
田径场
器
材
实心球28只
体育课教案02(3)班级课次周次教者日期教学内容抛掷实心球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抛掷的动作要领及用力顺序。2、初步了解原地侧向掷技术。3、学生能注意听教师讲解,认真观察教师示范,思考掷的用力顺序,乐于练习。4、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过程时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和学练法运动负荷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10分钟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二、师生问好三、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四、安排见习生五、慢跑六、徒手操1、颈部运动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腹背运动5、踝腕关节6、压肩七、感受投准游戏一、衣着整齐,精神饱满。二、声音清晰、目标明确。三、教师喊口令,边讲解边示范。一、教师做各种动作,给学生做师范。二、教师讲解投准游戏的规则和要求。三、投准练习时,教师负责拣球。一、组织:成二列横队集合,快静齐○○○○○○○○○○○○○○○○○○○○△二、全班成两路纵队慢跑。三、全班同学集体练习徒手操。队形同上。四、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动作,听教师口令进行练习,动作整齐一致。一、练习队形二、○○○○○○○○○○○○△三、模仿教师的动作。四、投准练习时,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各种动作进行练习。五、认真观察其他同学的练习。1次4×8拍约2分钟约3分钟约5分钟小基本部分基本部分32分钟一、前抛练习二、后抛练习三、双手头上前掷练习四、原地侧向掷技术一、教法:1、讲解示范,提出要求2、组织练习,及时评价3、归纳诱导,纠正错误4、用口令组织练习二、教法: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2、用口令组织练习,及时评价3、及时评价,纠正错误动作三、教法: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2、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四、教法: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进行示范2、以口令组织练习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一、组织:成两列横队。相距20-25米。○○○○○○○○○○△○○○○○○○○○○二、要求:动作要规范,注意向前上方抛球的出手角度,身体要协调用力,两队依次轮换进行练习。三、组织:练习队形同上。要求:背对投掷方向,将球从头顶向后抛出。。全身协调,出手角度适宜,注意安全。三、组织:练习队形同上。要求:双手将球置于脑后,两脚前后站立,后仰时头不能低下,按挺髋—收腹—送肩—挥臂—甩腕的顺序用力掷球。四、组织:练习队形同上。要求:全身协调,出手角度适宜,学生认真观察,理解重点,听口令依次进行练习。3|5次3|5次3|5次5|8次约5分钟约5分钟约7分钟约15分钟中中大大结束部分一、整理放松运动1、手臂放松2、腰腰放松4、腿部放松二、小结三、送还器材四、师生再见一、组织全班集体放松一、组织队形:○○○○○○○○○○○○○○○○○○○○△二、要求:全身放松,跟教师一起练习。4×8拍1次约3分钟小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深刻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2.熟练掌握移项法则,利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移项法则难点: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用移项的法则解方程.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解方程:2x-5=3x+6你能说出你解这个方程每一步的依据吗?(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_______.)(导入新课:在小学我们学习了解方程,依据是加数与和的关系,因数与积的关系,还有没有别的依据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等式的性质问题1(一)班的学生人数等于(二)班的学生人数,现在每班增加2名学生,那么(一)班与(二)班的学生人数还相等吗?如果每班减少了3名学生,那么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还相等吗?如果(-)班人数为a人,(二)班人数为b人,上面问题用含有a、b的式子怎样表示?问题2如果甲筐米的重量=乙筐米的重量,现在把甲、乙两筐的米分别倒出一半,那么甲,乙两筐剩下的米的重量相等吗?如果设甲筐米的重量为a,乙筐米的重量为b,上面问题用式子怎么表示?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发现等式有什么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______(或者减去)_________(或同一个式子)所得结果仍是____.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______(或者除以)_________(或同一个式子)(除数或者除式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____.你能用式子表达等式的性质吗?2尝试练习做一做(1)说一说下面等式变形的根据①从x=y得到x+4=y+4,②从a=b得到a+10=b+10③从2x=3x-6得到2x-3x=3x-6-3x④从3x=9得到x=3,⑤从得到x=8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4x+4=3x+12归纳:(1)什么叫移项?把方程的某一项改变___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______看看下面的变形是移项吗?2x+5-3x+6=9,解:2x-3x+5+6=9练一练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12x=x+323x-1=40+2x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实际应用例1(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用绳子量井深,把绳子3折来量,井外余绳子4尺;把绳子4折来量,井外余绳子1尺,于是量井人说:“我知道这口井有多深了”。你能算出这口井的深度吗?(做完后交流讨论)2游戏:请你任意圈出下面日历中竖列上三个相邻的数,求出它们的和并告诉我,我就知道你圈出的是哪三个数。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如果单项式与是同类项,则n=___,m=____2如果代数式3x-5与1-2x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____3若方程3x-5=4x+1与3m-5=4(m+x)-2m的解相同,求的值p1091,2五反思小结,拓展提高这一节你有什么收获?作业p118,1、2、3
4.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2.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会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难点:解方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解方程:9x+3=8+8x2(1)上面解方程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什么叫移项?移项要注意什么?(3)2-4x+6+5x=8,变形为:-4x+5x+2+6=8,是不是移项?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动脑筋:某实验中学举行田径运动会,初一年级甲班和丙班参加的人数的和是乙班参加的人数的3倍,甲班有40人参加,乙班参加的人数比丙班参加的人数少10人,你能算出乙班参加校运会的人数吗?观察你解方程的过程,原方程做了哪些变形?形如ax=b(a≠0)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的_____形式。2训练(1)解方程:①11x-2=8x-8,②(2)下列方程求解正确的是()a-2x=3,解得:x=,b解得:x=c3x+4=4x-5解得:x=-9,d2x=3x+1,解得x=-1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方程的转化例1已知x=-2是方程的解,求m的值。例2若方程2x+a=,与方程的解相同,求a的值。2实践应用例3甲仓库有某种粮食120吨,乙仓库有同样的粮食96吨,甲仓库每天卖出粮食15吨,乙仓库每天卖出粮食9吨,多少天后,两仓库剩下的粮食相等?例4百年问题:我们明代数学家程大为曾提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一个人赶着一群羊在前面走,另一个人牵着一头羊跟在后面,后面的人问赶羊的人说:“你这群羊有一百只吗?”赶羊人回答“我再得这么一群羊,再得这群羊的一半,再得这群羊的四分之一,把你牵的羊也给我,我恰好有一百只羊”,请问这群羊有多少只?四冲刺奥赛例5当b=1时,关于x的方程a(3x-2)+b(2x-3)=8x-7,有无穷多个解,则a=()a2b–2cd不存在例6解方程:3x+=4例7用一队卡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卡车装7吨货物,则尚余10吨货物装不完,若每辆卡车装8吨货物,则最后一辆卡车只装3吨货物就装完了这批货物,那么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五课堂练习,巩固提高p1121六反思小结,拓展提高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转化成什么形式?作业p118a2、3、4b1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2、了解一类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教学重点:
通过面积、体积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
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模型.
活动准备:
请将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标在图上:
①从三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红球;
②从三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白球;
③从一红一白两球中摸出一个红球;
④从红、白、蓝三个球中摸出一个红.
教学过程:
一、新课:
如图是一个小方块相间的长方形,自己在方块上涂上黑色.
(1)用一个小球在上面随意滚动,落在黑色方块(各方块的大小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2)对你刚刚设计的游戏中,小球落在黑色方块的概率大还是落在白色方块的概率大?
二、巩固练习:
1、如图是一个转盘,若转到红色则小明胜,转到黑色则小东胜,这个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
2、你利用摸球设计一个游戏,使得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3、请你为班会设计一个游戏,并说明在你的设计中游戏者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小结:
能通过面积、体积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模型.
作业:
课本p112习题:1,2.
教学后记:
学生对这一内容较有兴趣,能通过面积、体积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也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模型.
§7.2转盘游戏
教学目标:
1.在试验中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
2.通过试验总结不确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通过转盘游戏进一步突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同时复习一些基本统计量的意义、运算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4.能列举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1.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列举简单事件所有发生的可能结果。
教学难点:列举简单事件所有发生的可能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指针指在什么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
条件:任写6个-10至10之间的数.
二、课堂活动:
1.游戏规则:
(1)任意抽一组数,算出这组数的平均数;
(2)自由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落在某个区域;
(3)根据转动和刚才的计算得到结果.
2.议一议:
(1)这个转盘转到哪部分的可能性大?
(2)在做上述游戏的过程中,你如何调整卡片上的数据的?
(3)将各小组活动进行汇总,”平均数增大1”的次数占次数的百分比的多少?”平均数减少1”的呢?
(4)如果将这个实验继续做下去,卡片上所有数的平均数会增大还是减少?
3.试一试:
请设计一个转盘,使得它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比落在白色区域的大.小明设计的转盘有三种颜色,你觉得可能吗?
4.练一练:
下面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分别转动这两个转盘,你认为转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说明理由.
5.小结: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一定发生的、很可能发生的、可能发生的、不太可能发生的、不可能发生的?
6.作业:
1.见作业本.
2.书面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4967.html
下一篇:小班社会公开课好妈妈教案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