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有了严谨的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教案精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简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呼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导言,生自读导读,明确单元任务。
2、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八组,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的课文。首先,学习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释题
师: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谁?
生:查词典理解并选择在课题中选哪种解释?汇报。
(注:利用工具书理解词意,再引导学生选择词语在课题中的正确解释,使学生能够恰当运用词语。)
4、汇报搜集资料,介绍作者。
二、提出问题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⑴轻声读文,把你不认识的字词划下来,与同桌交流或查字典解决;把课文读通顺。
(注:落实双基,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读书)
2、检查学习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词,反馈学习效果(屏幕出示字、词),预设理解抽象难解的字词。
3、默读课文,借助下面的填空(见屏幕)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汇报完善,准确了解。
4、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要求:
(1)找出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具体事例,划出重点词句,认真品读,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咱们共同研究。
(注: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设计把握全篇的大问题,牵引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具体要求为学生品读、感悟、积累语言把握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设计的。)
生按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三、整合问题(梳理问题)
师:小组汇报,你组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生:汇报
预设问题:
1、“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带点词语什么意思?
3、为什么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
师:你们能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深入学习课文中进行解决。
现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解决问题
1、学习第4自然段。看看这段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汇报出具体事例。
师:请结合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注: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理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之多。)
师:为什么说“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生:汇报,朗读这段话。
师:你能举出20世纪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生:汇报,说说感受。
师:欣赏一组20世纪科技成就的图片。
小结:生活在这样现代化的时代,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表达这种情感,用喜欢的方式介绍现代科技成就。(读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引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继续学习,回顾思考题。
二、解决问题
1、学习第3自然段
⑴师: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汇报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它们来寄托美好的愿望?
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诗句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原诗中指什么?作者引用想表达什么意思?
③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④拓展练习。练习用“在农耕社会,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句式说一句话。
2、学习第2段
⑴师引读
⑵出示“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师:课文的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师:看到人类创造的这么多的神话,你想说什么?
⑶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⑷师小结:20世纪,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我们不能不说,生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第5自然段。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这样说:(略)。那么作为21世纪的主人你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畅想呢?
学生自由汇报。
三、归纳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组课文有什么不同?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注:在归纳概括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从课文写法上来总结,以便学以致用。)
五、生成创新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任选其中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⑴如果你是古代王公贵族,穿越时空来到现在,看到现在的科技成就,你会说些什么?
⑵畅想一下21世纪或未来世纪,科学技术还能创造哪些奇迹?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哪些变化?
六、作业
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的书目是路甬祥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回到家,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结束语:
课文的疑问解决了,科学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20世纪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神话,是人类生活大大改观。那么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更好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继续发现发明,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 科学 → 发现、发明
人类
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引用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05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50706.html
上一篇:优质合同:小学数学论文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