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热搜课件] 内能的教案最新模板”,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情感目标
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立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
在内能的利用的发展上,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学习.
环境保护的学习,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信息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课题】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重难点分析】利用内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 设计】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
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
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板书设计 】
第六节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内能的利用
2.环境保护的问题
探究活动
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课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够材料的基础上分析。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3、发现新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看钟面上的半时。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认识钟面上的半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实物钟和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出示四个钟面时刻。(7时半、8时半、9时半、11时半)师: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和妈妈带明明去唐寨山游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几时起床,几时出发,几时到几时在唐寨山快乐地游玩?2、让学生试着说一说。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3、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想想,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哪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学会看钟面上的半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二、自主探索,展示成果1、小组个人展示(1)学生独立自学第93,完成“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学习信息。)(2)小组内进行展示会,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相互帮助、质疑。2、全班展示,激发冲突。(以小组为单位)生1:每个钟面上的分针都是指向6。生2:每个钟面上的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的中间。生3:前面学习的整时,分针转一圈都指向12,而今天认识的半时,分针转半圈都指向6。生4:数字表示法,冒号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3、小结。三、检测成效,实践应用1、分组交流,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2、游戏活动(1)师说几个时间,学生动手拨一拨。(2)同桌交换合作,一个说时刻,一个拨时间。3、拨出一个最喜欢的时刻,说一说在这个时刻做什么。(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后予以肯定,并鼓励上台讲一讲。)4、独立完成第95页第四题。四、总结谈话,拓展创新1、师生共同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并告诉学生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孩子。2、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搜课件] 《识字8》教案最新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8》(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转盘上的5个生字。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学生名字叫”超超“,他无论做什么事像他的名字一样,总是想要超过别人。这不,其他学生都是六岁、七岁上学,他五岁就上学了。他也在学习”转转盘识字“,觉得很有趣。但是,在学习的时候,他遇到了两个难题。第一个问题是:转盘上没有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第二个问题是:转盘上那么多的偏旁部首,眼都看花了,怎么能把这些字记住呢?
【用故事导入,有两个作用:一是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因为小学生多喜欢听故事;二是为学生转转盘自学生字时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问题无非有两个——字音和字义的问题。所以,故事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就紧紧扣住了这两个难点。学生在帮助“小超超”解决两个难题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方法。】
二、学生转转盘自学生字。
师出示自学要求:
1.转动你的转盘自学生字。
2.遇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
3.学完之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都学会了什么?
【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自己以为最好的方法记忆字音、字形,有利于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
三、交流学习所得。
师:转动你的转盘,向同学们介绍你学会了哪些字?
生:“qing”,这是个“qing”,这是个“qing”。
师:我明白了,怎么这么多的“qing”字呢?
生:请同学们来看我的神奇转盘,这个是“事情”的“情”,这个是“蜻蜓”的“蜻”,这个是“晴天”的“晴”,这个是“请坐”的“请”。
师:这个同学介绍得真清楚,老师一听就明白了。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下面请大家学着刚才这个同学的样子,在小组里再介绍你的转盘。
【教师设问恰到好处,让学生在介绍这些“qing”字时,能通过组词进行区分。如“蜻蜓”的“蜻”、“晴天”的“睛”、“事情”的“情”。】
四、学习课文中的韵文,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字音和字形。
师:请同学们自读文中的韵文,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
(学生自由背诵韵文。)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背诵韵文,看看哪组背得好。背诵之前你们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组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背诵。
(学生用小组喜欢的方式轮流背诵韵文。)
【把韵文的背诵安排在这里,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背诵韵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字音和字形;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背诵,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达到课中休息的目的。】
五、小刺猬的礼物。
师:同学们学习这么认真,连小刺猬也跑来为我们祝贺。这不,它带着礼物跑来了。(出示背着满身野果的刺猬,野果的背面写着本课转盘上的生字词,生字用音节代替。)
同学们想得到这些好吃的野果吗?如果你能在转盘上转出这个字,这个野果就奖给你。
(学生非常踊跃地摘野果,转转盘,读词语。)
师:你们学得这么好,这些野果就奖励给你们了。
【通过“小刺猬送礼物”这一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转盘上的形近字,学生兴趣浓,热情高,学习效果好。】
六、拓展延伸。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的转盘跟书上的不一样。(师展示一个别样的转盘。)请看,这是××同学制作的转盘,下面我们请××同学介绍他的转盘。
(学生××介绍他制作的转盘。)
师:××同学真爱动脑筋,能把我们前边学过的字形相近的字制成转盘,经常地转一转,玩一玩,就可以帮助你把学过的这些字记住。
【通过拓展延伸,学生知道了用其他的一组形近字也可以制成转盘,通过玩转盘,帮助区分记忆形近字。】
七、指导书写。
师: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字,学习书上的样子在田字格里描红,然后写下来。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本站收集了《热门课件: 认识钟表教案(篇五)》,供您参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加深同学们对方向和位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 通过复习,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同学们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 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同学们对方向和位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知识的理解,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教师:我们在这本书中还认识了方向和位置、认识了一些图形,还认识了钟表,能简单地回忆一下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指导学生说出在方向和位置中认识了前和后、上和下、左和右,还会在教室里找出座位,会辨认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形象;在认识图形中,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认识钟表中,认识了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知识。
二、复习方向和位置
教师:在方向和位置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现在你能用手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吗?
学生指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
教师: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用上、下这两个方向词,在什么情况下用前、后这两个方向词来介绍物体的位置呢?
学生:介绍的物体位置在一个竖立的面上时,就要用上、下的方向词来介绍,在一个水平面上时,就用前、后的方向词来介绍。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20页第6题的遥控板图。
教师:这是一个竖立起来的遥控板,如果要介绍这个遥控板上按键的位置,你觉得应该用你学过的哪些方向词来介绍?
学生:应该用上、下、左、右这些方向词来介绍。
教师:为什么要用上、下的方向词来介绍呢?
学生:刚才老师强调这个遥控板是竖立起来的,所些这些按键每竖列的关系是上、下的关系。
教师:我觉得同学们的解释是有道理的,同学们的这个想法对吗?请大家翻开书第120页,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
学生翻书后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对的。
教师:请你按题中的要求,在按键上标出综艺频道、少儿频道、体育频道和电影频道。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用自己的上、下、左、右的手势来判断这个学生的作业是不是正确的,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现在同学们会填下面的括号了吧,自己把这道题填写完成。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用一些方向词来描述一些物体的方向了,下面我们复习从不同的位置看物体。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21页第8题。
教师:你能判断哪张照片是哪个小朋友拍摄的吗?自己在书上连一连并想一想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作业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黑板上展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指导学生说出拖拉机前面所对的小朋友拍摄到拖拉机的前面;拖拉机侧面的小朋友拍摄到拖拉机的侧面;拖拉机后面的小朋友拍摄到拖拉机的后面。
教师:这就是我们说在站在物体的哪一面拍摄到的就是物体的哪一面,这就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的方法。
三、复习认识图形
教师:我们在这本书中认识了哪些图形?
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师: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学生判断。
教师:你是怎样判断它们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
学生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这些图形中,哪两个图形最容易混淆?
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师: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呢?
学生:长方形整个图形要长一些,而正方形方方的,四条边一样长。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用你们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区分一下这些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然后把这些图形的个数填在横线上。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图中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全班集体订正。
四、复习认识钟表
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一个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
教师:我们学习了认识钟表,你能在这个钟面上指出时针和分针吗?你是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的?
学生回答。
教师:对了,钟面上细一些长一些的是分针,粗一些短一些的是时针。你知道分针和时针怎样表示时间吗?比如整时怎样表示?
学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转动分针和时针,让学生分别辨认3时、6时、8时、11时和12时。
教师:几时半又怎样表示呢?比如2时30分?
让学生说出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2和3的中间,就是2时30分。
随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出示2时30分的钟面。
教师:是这个钟面显示的时间吗?
学生:是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1时30分、5时30分、9时30分、10时30分的钟面让学生辨认。
教师:我们还学习了大约几时,哪种情况使用大约几时来表达时间呢?
引导学生说出快到整时了或者超过整时,但超过得不多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大约几时来描述时间。
多媒体课件出示4时55分、7时2分、8时58分、12时5分的钟面让学生辨认。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会认识钟表了,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知识来完成第122页第12题。
抽学生一个一个地辨认,简单说明自己辨认的理由,全班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5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