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热搜课件] 坐井观天教案篇一

时间:2022-10-17 坐井观天教案 教案坐井观天范文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做足教案课件设计环节的工作,这样老师才能在面对学生时心有成竹。要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热搜课件] 坐井观天教案篇一”,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

观()

沿()

百()

开()

现()

没()

白()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1.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Jk251.coM编辑推荐

[热搜课件] 小班教案其一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热搜课件] 小班教案其一,带给大家。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来园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能衣着整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能向老师问早、问好,能与家长说再见。

2.能接受晨检,按号数插好自己的.晨检牌。

3.不带危险品、零食入园。能将外衣、帽子等放在固定地方。

4.学习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愿意进区游戏。

5.玩桌面游戏时,能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不影响别人。

B:对教师要求:

1. 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2. 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工作。

3. 接待幼儿,与家长做好交接手续,检查幼儿外套,帽子的放置。

4.观察幼儿来园精神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与保健医取得联系。

5. 组织幼儿桌面游戏,提醒幼儿做好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

6. 清点人数,作好点名记录。

7.作好幼儿生活用品的安放及毛巾、水杯等的消毒工作。

8.准备好幼儿一日饮水,保证幼儿随时有温开水喝。

二、盥洗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 能按老师的要求有序进入盥洗室,不推不挤,排队如厕、洗手。

2.逐渐掌握洗手、洗脸、漱口的正确方法。

3. 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4. 大小便能基本自理,有困难的能及时跟老师说出大小便的要求。

5. 盥洗时不把水洒在地上,能保持地面干爽、清洁。

B:对教师的要求

1.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盥洗的方法。

2. 允许幼儿按需要随时大小便。饭前、外出、入睡前提醒幼儿上厕所。

3. 提醒幼儿手脏洗手。提醒幼儿节约用水。

4.幼儿入厕,要观察并给予帮助

5. 盥洗后及时清洗厕所、水池,消毒毛巾。

6. 保持地面干爽、防滑。

三、饮食、饮水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 餐前能先轻轻转好小椅子后洗手,小手开花,安静入座。

2. 正确使用勺子,能正确舀起饭菜,送入口中。

3.进餐时不讲话,细嚼慢咽,专心吃完自己的饭菜,不挑食,不剩饭菜。

4. 注意桌面、地面整洁,注意衣服整洁。

5.吃完后能按要求把碗和勺子放在指定的地方。

6. 餐后用小餐巾擦嘴、倒温开水漱口。

7. 自己取水喝水,学会排队等待。

8.吃好午餐能按要求进行安静游戏,不乱走乱跑,不做有危险的动作。B:对教师的要求:

1. 餐前组织安静活动。

2. 组织盥洗,指导用正确的方法盥洗。

3.清洁消毒餐桌,准备餐具。

4.向幼儿介绍饭菜,使其简单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5.根据幼儿饭量大小随时添饭,不催食,指导语:“你添饭了没有?”。

6.照顾好体弱儿以及特殊幼儿,有需要的要喂好饭。

7.组织幼儿餐后散布、文学艺术欣赏等安静、轻松的活动,提醒幼儿按老师的要求活动,外出时不推挤,不做剧烈运动

8.整理餐具、地面、桌面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四、睡眠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保持寝室安静,自己在床铺前有序穿脱衣裤、鞋袜。整理好自己的衣物等,放在指定位置。

2. 安静入睡,睡姿正确,不玩物品,不和别人讲话,不影响别人。

3. 起床时,在教师的帮助下穿好衣服、鞋袜。

4.起床后安静到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随意到户外玩耍。B:对教师的要求:

1. 提供安静、通风、整洁的睡眠环境。

2.指导、帮助幼儿穿脱衣服,提醒穿脱的顺序与方法。

3. 帮助幼儿盖被子,纠正不正确睡姿。

4. 随时检查睡眠情况,安慰入睡困难幼儿。

5. 特别注意睡眠期间起床入厕的幼儿安全保护。

6. 帮助幼儿整理衣裤鞋袜,梳理头发。

7. 等幼儿吃完点心后清洁消毒寝室。

五、游戏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 轻拿轻放玩具材料。

2. 游戏中注意自身安全,不伤害伙伴。

3. 学习物归原处。

B:对教师的要求

1. 为幼儿准备安全无毒、清洁卫生的游戏材料与玩具。

2. 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幼儿游戏安全。

3. 指导幼儿学习自己收拾玩具、清理场地。

4. 每周定期清洁消毒玩具。

六、户外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 遵守户外活动纪律,在指定范围活动;

3.能按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不乱跑、不推挤、不做危险动作,不伤害自己和别人。

4. 锻炼前后及进行中,能在老师的提醒下增减衣服。

B:对老师的要求:

1. 注意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械安全。

2. 检查幼儿着装安全,准备好干毛巾,帮助出汗儿童擦汗。

3. 注意幼儿锻炼中的保护,避免事故发生,若发生意外立即报告并妥善处理。

4. 根据幼儿身体素质、季节特征,掌握幼儿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5.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进行自我保护。

6. 对体弱儿童注意观察护理。

七、教育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 坐姿自然、端正,阅读姿势、握笔姿势正确。

2. 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愿意开动脑筋举手发言。

3. 说话、唱歌不大声喊叫,说话前先举手。

4.能安静倾听同伴讲话,不乱动,不影响别人。

5. 不把学习用品等放入口中。

B:对老师的要求:

1.选择好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控制好时间,避免幼儿大脑疲劳。

3. 提醒幼儿坐姿、阅读姿势、握笔姿势正确。保护幼儿视力、骨骼、肌肉等不损伤。

4. 注意幼儿说话、唱歌的声响,保护幼儿声带。

5. 教具、学具等材料安全无毒。

6. 注意让幼儿安全地学玩具操作,避免造成外伤。

7.提醒幼儿注意操作时的衣着整洁。

八、社会实践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 在教师带领下,排队走路、遵守规则。

2. 外出活动能注意安全(乘车安全、走路安全、在指定范围活动,不乱走动等)。

3. 按要求统一行动,不远离集体,不单独活动。

4.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

B:对老师的要求:

1. 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幼儿外出活动。

2.事先安排好线路,实地考察,准备好应急预案。

3.检查幼儿衣着,带好外出必需品。

4.尤其要注意不同场合有不同安全要求,时时提醒幼儿自我保护。

5. 外出活动中经常清点人数,去包无忧而走失。

九、离园活动:

A:幼儿常规:活动

1. 收拾好玩具,能将脱下的衣帽带回家。

2. 能等成人来接,走时能跟老师和同伴说再见,不独自离园。

3. 在家长来接后能及时离园,不在园玩耍逗留。

4. 不乱吃小摊贩上的东西,不乱扔垃圾,讲究卫生。

B:对老师的要求:

1. 组织好幼儿安静活动

2.收好接送卡,认真与家长交接,简单交流幼儿在园情况。

3. 提醒幼儿回家前整理好玩具,放好小椅子。

4. 提醒家长将幼儿衣服、帽子带回家。

5. 要求家长及时离园,不买小摊贩上的食物给幼儿吃,讲究饮食卫生。

6.提醒幼儿和家长不乱扔垃圾,保持幼儿园环境卫生。

7.整理活动室环境卫生,按要求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8.检查水电安全,关锁好门窗,做好防盗安全。

[热搜课件] 猫教案之一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热搜课件] 猫教案之一”,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6、猫

学习目标

1、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2、学会概括文章中心。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难点:作者通过对比、烘托的手法揭示作品的寓意和主题。

知识链接

细节描写是指语言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学法指导

概括文章中心,可以借用文本中现成的核心词来概括文意;概括段落,要学会找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也很有讲究,有的是首括句,有的是尾括句,有的是过渡句,还有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诅()骂、怅()然、怂恿()()

蜷()伏、一缕()

2、本文选自(),作者(),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朗读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来历

外形

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小猫对“我”家的影响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文中作者有几次养猫经历?三次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三次;失踪或死亡

1、作者第一次是如何养猫的?

(1)这只猫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有具体的根据吗?

(2)这样的一只猫,“我“喜欢吗?但是这种快乐长久了吗?

(3)当听说小猫死了,我的心情如何?

2、不管怎样这只小猫还是离”我”而去了,那么”我”又是如何化解心中这份酸辛的呢?(向别处要一只新的小猫)那这一次的境况又是如何的呢?

(1)与第一只小猫相比,这只小猫的”性格”是如何的呢?你能具体说说你的理由吗?它如此的有趣和活泼,那”我”喜爱这只小猫的吗?

(2)看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了,那么当有一天它突然失踪了,你猜”我”会怎么样?

(4)尽管作者企图存在侥幸心理,但是结果还是残酷摆在了面前,他的心情如何?

3、第二次养的黄色小猫被人捉去应该说令”我”伤心不已,但俗话说的好“时间是抚平心灵创伤最好的药”,“我”最终又养猫了吗?

(1)这只猫是如何得来的?我家为何要收养它?

(2)这只小猫与前两只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如此难看、不活泼的小猫在”我”家受欢迎吗?虽然它如此地不受欢迎,但是也有引起我们”留心”的时候,你能找出来吗?它在”凝望”什么呢,

仅仅是那对黄鸟吗?

(4)然而就是这一”凝望”埋下了祸根,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我”得知芙蓉鸟被害的第一反映是什么?”我”判断是谁干的?为何说”一定是猫”?真的是它吗?说说你的证据。

(5)于是,”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错在了哪里?

(6)此时,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课堂检测

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1、(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秋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2、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3、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4、请从结构和语言角度简单阐述本文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诅(zòu)骂、怅(chàng)然、怂恿(sǒng)(yǒng)

蜷(quán)伏、一缕(lǚ)

2、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作者(郑振铎),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小结:作者之所以不愿再养猫,从表面上讲是因为他曾经爱过猫,而且爱得很深,以至于失去得太痛苦;也曾经恨过猫,而且恨得太冲动,以至于终身遗憾。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心——把世间所有的生命当作生命的爱心,即善待身边一切普通、平凡甚至微乎其微的生命的心。

达标检测

1、比喻。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2、比喻。将猫比喻为人的伙伴,强调我们全家对这只猫的深厚感情。

3、拟人。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在猫身上,生动形象。

4、(1)结构巧妙。作者善于设置伏笔,首尾呼应,三个故事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而严谨。

(2)抓住特征,描写生动。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描写生动,无论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细致。文中不仅写了猫,还写了人,尤其是人的所思所想。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5417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