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高中教案新标教材经济生活单元教案 精选版

时间:2022-01-23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 初中教材优秀教案

第二单元

p22虚线框的素材变了。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可能没有想到,我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如果按每双筷子长20厘米、宽1厘米计算,这些筷子可铺满363个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许多人纷纷呼吁“筷子革命”:外出就餐尽量自带餐具,餐馆尽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

○你愿意支持“筷子革命”吗?请说明理由。

有专家估算后认为,我国每年餐饮剩余饭菜浪费的蛋白质高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的一年所需。“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有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几个菜,吃完后一定要有剩余。如果盘子里的才被客人吃光了,主人就很没有面子。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你或你的家人外出就餐时有没有“舌尖上的浪费”?请就如何消灭“舌尖上的浪费”与同学交流。

【解读】素材与现实更为贴近

p24把袁隆平的事例换成了XX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的事例。

把牛玉儒的事例换成了白芳礼老人的事例。

【解读】事例更加贴近时代,更感动人。

p2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现改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0“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改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2“乡镇企业”的图换成了“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诞生”

集体经济的形式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解读】修改后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实际。

p35“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的后一句改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6“微观基础”修改为“微观主体”。【解读】更加科学。

p39“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后面增加一句“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解读】更便于学生理解。

p40虚线框“火腿”事例换成了“奶粉”事例

p42“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46“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删除“便捷的投资”这一提法;删除“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

p47删除“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这一提法。

“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删除“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这一说法。

p48“稳健的投资——债券”删除“稳健的投资”这一提法。“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删除“规避风险的途径”这一提法。

p50删除:“作为投资工具,基金的优势主要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更为符合实际,也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JK251.com延伸阅读

高中教案单元文化的空间扩散 精选版


第三单元文化景观

第五节文化的空间扩散一、文化扩散及其类型1、文化扩散定义:指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它与文化传承一起构成文化转播。任何文化区的形成都是文化从源地向外扩散的结果。2、文化扩散的类型文化扩散的主体为人,根据文化扩散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分为:表一类型扩展扩散迁移扩散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长定义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由人们接力似地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从一地带到另一地的扩散过程时、空差异(教材图3.21)扩展扩散文化源文化区迁移扩散新的分布区文化事物或现象举例教材55页图3.18欧洲大陆革命中心的分布接下表二欧洲移民涌入美洲和澳大利亚,带来欧洲的宗教、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表二(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三种: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传染扩散

等级扩散

刺激扩散

定义

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扩散过程。

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扩散过程

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往它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掘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

举例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苏格兰威士忌酒、美国牛仔服最初都是由下层社会传入上层。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系统是由上而下。

滑旱冰

3、文化扩散的作用: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①使世界文化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趋同——各文化区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优势趋异——将其他文化区的优势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精神文化要素的扩散——成千上万的人学习英语物质文化要素的扩散——农民或工人使用新的机器二、身边的文化扩散不同的扩散形式有不同的扩散效果,如果利用文化扩散规律,借助合适的文化扩散形式,它的(可以是物质文化也可以是精神文化)扩散速度就会加快。例一——我国东北民间歌手雪村的成名过程雪村从一个不知名的歌手,到首先被年轻人接受,xx年春节晚会上演唱。说明文化扩散应选择合适的文化扩散形式和扩散对象。(注:因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年轻人,他们乐意接受风格新颖的通俗音乐。)例二——文化扩散规律在商品宣传、企业发展中的应用选择等级扩散策略:如一个企业首先选择在本地区作广告;企业扩大该产品的销售范围,就应选择更大的地区作广告。选择传染扩散策略:如生产仪器仪表的企业选择迁移扩散策略:一个企业要在外地兴建分支机构

高中教案教材分析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

2.初步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二)教学设计建议

本节教材介绍了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以及对信息进行编码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数的编码、字符编码、汉字编码、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在讲解数的编码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转换运算的示例让学生了解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转换练习,来加深学生对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相互转换方法的掌握程度。由于在计算机中数据都是按字节(二进制8位)来保存的,如何处理(表示)数据中的小数点?如果有一些善于思考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并作一些提示,然后安排这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拓展知识,获取答案。

在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部分,教师可以强调这些编码方案都是人为规定的。有了这些编码方案,才会有比较便利的信息的交流。由于这部分教材包含比较多的叙述性的内容,所以安排了一个实践体验项目,内容为观察字符的内码。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形式。目前,比较主要的包含对简体汉字进行编码的标准有:iso/iec10646、gb18030和unicode等。这些标准实际上与音频、视频领域的一些标准一样,也存在着标准之争的问题。我国从xx年3月起开始实施国家标准gb18030,这不仅是信息技术上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信息秩序和保证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对汉字编码感兴趣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找资料,了解iso/iec10646和unicode的应用现状。

在多媒体信息编码部分,重点是声音等模拟物理量数字化的一般方法以及图像和视频数字化的一般原理。在讲解模拟量的数字化时,可以强调:各种模拟物理量通过传感器的能量转换,形成模拟形式的电压波形,再经过采样和量化,最后变为一系列的数据,见图1.1。

图1.1

模拟量数字化

彩色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可以用3个字节来表示,每个字节分别表示此像素中的红、绿、蓝成分,每个字节用来存储该成分在256个等级中的某一量值。如果教师想直观地展示如何用3个数字来表示一种颜色,建议使用各种工具软件中的自定义颜色功能。

例如,在windows自带的工具软件画图中,执行菜单命令颜色à编辑颜色,出现编辑颜色对话框。单击其中的规定自定义颜色按钮,出现编辑颜色对话框。

又如,在字处理软件word中,执行菜单命令格式à字体后,在字体颜色中选其他颜色,也可以在颜色对话框中对颜色进行设置。

在这些有关颜色设置的对话框中,输入红、绿、蓝的数值,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用代表红、绿、蓝成分的3个数值可以确定一种颜色。

本节的难点是理解模数转换的一般方法,尤其是其中的采样和量化的步骤。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686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