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辅导:(1)第一课时9.1一、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式的概念。2.掌握是否有意义、的值是否等于零的识别方法。二、重点难点重点是正确理解的意义,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及的值为零的条件,也是本节的难点。1.的概念:一般地,形如的式子叫做,其中A和B均为整式,B中含有字母。2.是否有意义的识别方法:当的分母为零时,无意义;当的分母不等于零时,有意义。3.的值是否为零的识别方法:当的分子是零而分母不等于零时,的值等于零。4.对整式、的正确区别: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而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这是与整式的根本区别。三、解题方法指导【例1】下列各式哪些是,哪些是整式?①+m2②1+x+y2-③④⑤⑥⑦答案:②、④、⑤是,①、③、⑥、⑦是整式。说明:此题主要考查对的概念的理解,区分两者的关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③中的π是一个具体的数而不是字母,不要误认为③是,整式可以有字母,只要分母不含字母就不是。【例2】当x取什么值时,有意义?解:由分母x2-4=0,得x=±2。∴当x≠±2时,有意义。说明:考查有无意义,取决于的分母的值是否为零,即只考虑分母即可。注意,因为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x+2,倘若先将公因式约去得,此时分母的字母取值范围为x≠2,这样就扩大了字母的允许值。所以不能先约去公因式。【例3】当x取什么数时,①有意义?②值为零?分析:当分母等于零时,没有意义。当分子等于零而分母不等于零时,的值为零。解:①由分母x2-8x+15=0,得(x-3)(x-5)=0。∴x1=3,x2=5。∴当x≠3和x≠5时,有意义。②由分子-3=0,得x=±3。当x=3时,分母x2-8x+15=0;当x=-3时,分母x2-8x+15≠0。∴当x=-3时,的值为零。说明:有无意义,取决于分母中字母取值是否使分母为零,所以只考虑分母即可。要使的值为零,必须在有意义的前提下考虑,既要考虑字母取值使分子为零,又要考虑分母是否为零,两者缺一不可。四、激活思维训练▲知识点:在什么情况下有意义【例】当x为何值时,有意义?分析:因为是繁,有多层分母,每层分母都必须不为零,繁才有意义。解:=∴即∴当x≠±1且x≠0时,有意义。五、基础知识检测1.填空题:(1)如果B中,式子叫做,其中A叫做的,B叫做的。(2)在中,分母。(3)和统称有理式。(4)当x=时,无意义。(5)当x=时,的值为零;当=0时,x=。(6)=成立的条件是。(7)当x时,有意义。2.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如的式子叫B.分母不等于零,有意义C.的值等于零,无意义D.等于零,的值就等于零(2)已知有理式:、、、、x2、+4,其中有A.2个B.3个C.4个D.5个(3)使有意义的x的值是A.4aB.-4aC.±4aD.非±4a的一切实数(4)使的值为零的x的值是A.4mB.-4mC.±4mD.非±4m的一切实数3.解答下列各题:(1)当x取什么数时,有意义?(2)当x为何值时,无意义?(3)若无意义,求x的值。六、创新能力运用1.已知(1)当x为何值时,无意义?(2)当x为何值时,的值为零?(3)当x为何值时,的值为-1?2.当x为何值时,下列的值为正?(1)(2)参考答案【基础知识检测】1.(1)含有字母、分子、分母(2)不等于零(3)整式、(4)x=(5)x=-,x=±3(6)x≠-5(7)x≠-2.(1)B(2)B(3)D(4)B3.(1)x≠±1(2)x=(3)x=±4【创新能力运用】1.(1)x=(2)x=(3)x=2.(1)x>3或x或x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分式的定义?
2.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
【新课】
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由学生小结出: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
(其中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2.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1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
(1);
由学生口述分析,并反问:为什么?
解:∵
∴.
(2);
学生口答,教师设疑:为什么题目未给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解:∵
∴.
(3)
学生口答.
解:∵,
∴.
例2填空:
(1);
(2);
(3);
(4).
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开展竞赛,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确,并能小结出填空的依据.
例3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的系数都化为整数.
(1);
分析学生讨论:①怎样才能不改变公式的值?②怎样把分子分母中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
解:.
(2).
解:.
例4判断取何值时,等式成立?
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结果:
∴.
(二)随堂练习
1.当为何值时,与的值相等()
A.B.C.D.
2.若分式有意义,则,满足条件为()
A.B.C.D.以上答案都不对
3.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A.B.
C.D.
4.若把分式的和都扩大两倍,则分式的值
A.扩大两倍B.不变
C.缩小两倍D.缩小四倍
(三)总结、扩展
1..
2.性质中的可代表任何非零整式.
3.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4.利用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化成整系数形式,体现了数学化繁为简的策略,并为分式作进一步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布置作业
教材P61中2、3;P62中B组的1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从种到界
一、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二、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动物类群分类的挂图或投影片。学生:四人一组,准备一副扑克。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界(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几个界)界以下又分为:门、纲、目、科、属、种。每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所以,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亲密的。分类的意义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四人一组,根据游戏要求,将扑克牌进行分类。小组讨论,归纳分类的依据,发解分类的等级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相互交流,质疑答疑。对存在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明白生物分类的依据。四人一组,根据提纲,进行分析,归纳整理,表述交流,质疑答疑,得出结论。根据问题,看书思考,表述交流,相互补充,对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根据提纲,自主学习,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得出结论。根据问题,认真看书,思考分析,表述交流,归纳整理,得出结论。创设情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学好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根据要求做游戏。将一副扑克牌按照红色、黑色分开;按照桃花、梅花、方块、红心分开、然后,再按照红桃、黑桃等分开。质疑:在游戏中,你发现分开后的扑克牌有什么特性?它们的分类等级一样吗?指导学生思考、总结。对存在问题,由教师点拨指导,从而得出结论。质疑:重量单位有克、公斤、吨;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等。那么,生物有没有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最重要的分类单位是什么?指导学生看书,得出结论。出示提纲,指导学生看书,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质疑:同种中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还是同界中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组织学生看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一、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二、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
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动物类群分类的挂图或投影片。学生:四人一组,准备一副扑克。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界(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几个界)界以下又分为:门、纲、目、科、属、种。每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所以,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亲密的。分类的意义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一目了然。四人一组,根据游戏要求,将扑克牌进行分类。小组讨论,归纳分类的依据,发解分类的等级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相互交流,质疑答疑。对存在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明白生物分类的依据。四人一组,根据提纲,进行分析,归纳整理,表述交流,质疑答疑,得出结论。根据问题,看书思考,表述交流,相互补充,对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根据提纲,自主学习,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得出结论。根据问题,认真看书,思考分析,表述交流,归纳整理,得出结论。创设情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学好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根据要求做游戏。将一副扑克牌按照红色、黑色分开;按照桃花、梅花、方块、红心分开、然后,再按照红桃、黑桃等分开。质疑:在游戏中,你发现分开后的扑克牌有什么特性?它们的分类等级一样吗?指导学生思考、总结。对存在问题,由教师点拨指导,从而得出结论。质疑:重量单位有克、公斤、吨;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等。那么,生物有没有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最重要的分类单位是什么?指导学生看书,得出结论。出示提纲,指导学生看书,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质疑:同种中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还是同界中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组织学生看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变号法则?
【新课】
数学小笑话:(配上漫画插图幻灯片)
从前有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去办事,把他交给厨师照看,厨师问他:“我每天三餐每顿给你做两个馒头,够吗?”他哭丧着脸说:“不够,不够!”厨师又问:“那我就一天给你吃六个,怎么样?”他马上欣喜地说:“够了!够了!”
问:这个富家子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分数约分的方法及依据是什么?
1.提出课题:分式可不可以约分?根据什么?怎样约分?约到何时为止?
学生分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教师小结:
(1)约分的概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约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式约分的方法: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4)最简分式的概念: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3.例题与练习:
例1约分:
(1);
请学生观察思考:①有没有公因式?②公因式是什么?
解:.
小结:①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所以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系数也要约分.②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一般先把负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2);
请学生分析如何约分.
解:.
小结:①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先要进行因式分解,才能够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②注意对分子、分母符号的处理.
(3);
解:原式.
(4);
解:原式
.
(5);
解:原式.
例2化简求值:
.其中,.
分析:约分是实现化简分式的一种手段,通过约分可把分式化成最简,而最简分式为分式间的进一步运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解:原式.
当,时.
.
二、随堂练习
教材P65练习1、2.
三、总结、扩展
1.约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2.若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则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分子、分母和系数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3.若分式的分子、分母中有多项式,则要先分解因式,再约分.
四、布置作业
教材P73中2、3.
补充思考讨论题:
1.将下列各式约分:
(1);(2);
(3)
2.已知,则
五、板书设计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