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案精选4篇

时间:2023-01-27

很多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写好每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师吃透教材内容,有没有值得参考的老教师的优秀教案呢?编辑特别编辑了“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案【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的第四课时8加几的进位加法。这是我们上过的一节数学课,为此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及同仁的建议,分为以下六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20以内进位加法中8加几进位加法基础上学习的,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加法计算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教材以有几棵树为主题图,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加法问题。

二、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72人,课前我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只知道8加几的答案,但基本上说不出是怎样计算出来的。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教学时各有侧重。由于学生思维活跃,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从自身的认识基础出发,主动学习。

根据以上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的过程性目标定位在经历,体验,探索三方面,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8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进一步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四、教法及学法

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关于学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等。

六、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我设计了以下四大环节

(1)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2)自主探究,交流解题

(3)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4)归纳整理,评价总结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新课伊始,我用亲切自然的语气引入:同学们,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天来了,万物生长,为了美化我们的环境,每年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会植很多的树。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共同来了解一下今年3月12日我校植树的一些情况,好吗?此时我便(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大屏幕,然后汇报了解到的数学信息?考虑到多角度观察主题图的结果,课件制作上我设计了如下链接,如果学生汇报左边有8棵树,右边有6棵树,我会出示如下数据,如果学生汇报前排有6后排有8棵树,我会出示如下数据。在学生汇报后我继续提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我再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对本节学习有关系的出示,那也就是:一共有几棵树?由此引出课题。)

【这一环节,我使用的是教材植树主题图,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堂上学生汇报数学信息时,汇报的是左右观察到的结果,我考虑时间问题,就没有引导学生前后观察,如果当时我能切机引导,我想能够更加的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观察方法,这也是课后令我感到遗憾的地方。】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交流解题

首先我提问:一共有几棵树应如何列式呢?在学生列出8+6=14和6+8=14后我再引导学生探究解题,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独自探索我的导语是:你要认真思考,8+6是怎么得来14然,你可以有多种方法?如果需要,可以请出你的学具小棒摆一摆,算一算,也可以拿起你的笔,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代替小树,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画,圈一圈。在学生独自操作后我又设计了活动二:小组内交流方法我是这样引入的:相信同学们一定想出了自己的好方法,那么你愿意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计算方法吗?那么就请你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在学生小组交流后我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三:全班交流成果当时学生汇报的方法有数数法,拨计数器,摆小棒和画图法。

【第二环节是本节课最为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我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探索出8+6=14,使学生再摆小棒,画图等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凑十法,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小组交流时,我也主动参与了进去,与学生接触、沟通、讨论、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在开展这一活动时,班级内利用拨计数器计算出8+6=14的聂子萌同学悄悄对我说:老师,我想把我的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听。在全班交流成果时,我大胆的启用了她,她一边说一边操作,整个过程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她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了8颗珠子,接着又在个位上拨了2颗珠子。当时我问她:你这不是在计算8+2=10吗?我们不是要计算8+6后她又在十位上拨了1颗珠子,然后将个位的珠子全部退回,最后她又在个位拨了4颗珠子,结果14就产生了。在聂子萌同学拨计数器的过程中,学生们再次感受到了1十等于10个一。在教学此环节时我如果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就组织学生进入小组交流的话,应该会节省点时间。这也是我在备课时考虑不周的地方。】

接下来我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下两种方法计算8+6否能看懂,并列出算式,然后汇报,也就是这二幅图

【在一系列实践活动后让学生看课本二幅节节虫图,然后列式,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认知从图像认知上升为符号认知。】

接下来再由8+7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出副标题。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习题,首先是基础练习。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天种了很多树,夏季花开了,美丽的蝴蝶和蜻蜓翩翩起舞,我们看看在他们美丽的身影后,又有哪些数学知识呢?然后我出示课件以下两道图题请学生观察后再圈和计算。

【这两道图题是有区别的,第二幅图算式并没有给出数字,而是让学生自己填写,为了避免学生根据圈在一起的是10只蜻蜓而错误的填写10+2=12,我先引导左边有4只蜻蜓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呢?右边有8只蜻蜓又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呢?在我引导后学生再圈和计算。】

接着是综合练习我是这样引入的:走过了夏天我们来到了秋天,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看我们的小蚂蚁也在忙碌着储备粮食了,接着我出示课件,然后引导由于路途遥远,太过劳累小蚂蚁想不起自己家的门牌号了,我们想办法帮助他么们吧?

【这道题关键是让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并能有条理的叙述算理。】

最后便是拓展习题,我是这样引入的:秋天走了,来到了冬天,你喜欢冬天吗?冬天经常会下雪,雪花特别漂亮,那么你想不想在我们室内也得到一朵雪花呢?那你就要努力思考了。(出示课件)此题也就是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三个层次的习题可以说是由浅入深,这样的练习既保证了全体的达标,又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第四环节:归纳整理,评价总结

【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考虑到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这一特点,为此总结就由我来完成。】

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收获了8加几的进位加法,进一步理解了凑十法的意义,那么老师想问一下自己学会了知识开心吗?

以上是我对《有几棵树》这节数学课的说课,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您批评指正。

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案【篇2】

说教材:

本教学内容是进位加法的第二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简单的10加几得运算,并且有刚学习的9加几做基础。教材首先利用有几棵树引导学生思考学习8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了试一试与练一练,内容是关于8加几的计算(用圈一圈,算算与看图列式、帮小蚂蚁找家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学生状况分析:

全班学生42人,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常规培养,大部分学生已经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合作学习的意识。近阶段主要培养: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课前我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只知道8加几的答案,但基本上说不出怎样算出来的。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教学时各有侧重。由于学生思维活跃、聪明、积极,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之处,所以对课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从自身的认识基础出发,主动学习。

说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得出计算8加几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8加几。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说教法:

教学准备

为了使本节课顺利有序的进行,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特做了如下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每人准备20个小棒。

学法指导

通过教师讲解、课件演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等,学生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并能正确计算8加几。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不同方法。通过类比教学,知识逐级深入,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在这一阶段里,教师通过复习9加几的计算,为8加几的学习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交流各自计算方法,在对彼此不同的计过程进行交流,找出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通过试一试,填一填。让学生说出先分解谁,分成几和几,然后8和几凑成十,最后10加几得十几。帮助学生梳理新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对8加几的算式进行梳理加强训练和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我说课的内容是《有几棵树》,即8+几的进位加法。教学结束后,感觉有得有失,现反思如下。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8加几的进位加法,突出凑十法,让孩子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法,我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先展示有几棵树,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再学习如何计算8+6,让学生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并与同桌说一说,从而学会8+6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这节课上,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这节课也有缺憾之处:我的初衷是鼓励孩子学习算法多样化。而我仍没让孩子完全放开手脚,还是期望学生更倾向凑十法,有点扼杀孩子们开放的数学思维。但这也是我思考的课前就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更好将两者融在一起呢?再有就是关注学生不够,我感觉还是在按自己的思路教学,忽略了最重要的学情。其实孩子们一开始就把我期望的2种方法一下就说出来了,可我没利用,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一种一种解决的。感觉灵活性不够。

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案【篇3】

一、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的第四课时8加几的进位加法。

2.教材简析:20以内进位加法中8加几,是在9加几进位加基础上学习的,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加法计算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教材以有几棵树为主题图,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加法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发现计算方法,然后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凑十的计算方法。

3.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

(2)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教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利用精美的课件为学生展现带有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在多种方法中发现比较简便的方法,即:拆小数,凑大数。

三、关于学法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

3.通过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关于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出示种树图,引出课题有几棵树。

(二)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算法。

3.汇报,集体交流。

4.小结计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这一环节,是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

(三)教学效果测试,巩固算法。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布置。

总之,由于本节课内容多,忙于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案【篇4】

一、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4页---75页的有几棵树。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地口算8加几;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数学应用的意识;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教学难点:

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根据8加几进位加法的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三、说教法,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一年级的小学生更是用形象来思维的。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多媒体介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植树这一场景,仿佛身临其境,便于学生充分地感知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四、教学流程

学习一个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体验,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因而我在本节课中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

具体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二)松弛有度,课中休息

(三)自主探究,巩固练习

(四)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乘坐时光飞船去感受一年四个季节,小朋友们想不想去?你们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个季节么?这样引导使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

(二)松弛有度,课中休息

(三)自主探究,巩固练习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也是一个想象力极其丰富的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对未来的希望。在这一环节中,我力求创设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极富亲和力的运动场景,以便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激起儿童创造的欲望。我循序渐进地设计了四个教学层次:

1、夏天百花争艳。

2、冬天储粮。

3、购买食品。利用课件出示同学们喜欢的购物情景,让同学们在学中玩,玩中学。

4、游戏:夺红旗。

(四)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整节课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数学是饱满的、丰富的、充实的、更是精彩的,使儿童的数学学习充盈着智慧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享受着探索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而真切的应用价值。

五、说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

8+6=149+6=15

/\8+6=14

24

8+6=1410+6=16

/\8+6=14

44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7418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