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2000字汇总9篇

时间:2023-02-07

教师范文大全精选专题推荐:“三位数两位数教案”。

经过收集并整理,栏目小编为你呈上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教师施爱在严爱与宽爱之间,教师在上课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的优点在于课程的系统化。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激情导入

孩子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请孩子们仔细看大屏幕上的题,你们会计算吗?大屏幕呈现45×12

谁来列竖式计算出结果呢?你们计算对了吗?

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我们让他来说说它的计算过程。说的很清楚,值得表扬!

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内容,现在稍作改动,你还会吗?板书145×12

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

这节课,我们就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明确目标

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我们找一名同学来读今天的学习目标。

3.预期效果

通过刚才的表现,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达成今天的目标,你们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请看任务一

师:根据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如何列算式呢?

生:145×12

师:为什么要这么列算式呢?

生: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从该城市到北京用了12小时,求该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你的表达很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谁来说一下145×12大约是多少呢?

生1:150×12=1800

生2:150×10=1500

生3:145×10=1450

师:看来145×12的积大约在1500至1800之间,更接近于1800.那么145×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各有高招,现在进行小组讨论,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准确的算出计算结果来。好,开始吧!

2.小组讨论。

3.展示交流。

师:今天的讨论很激烈,小组意识很强,参与的人数很多,老师为你们有这样的表现感到骄傲。下面我们先请最先举手的小组来说。

组1:我们是xx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2拆分成10和2。计算结果如下:

145×10=1450145×2=2901450+290=1740

师:你们组的创意很独特,把掌声送给你们组。其它组还有吗?

组2:我们是xx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2写成2×6的形式。计算结果如下:

145×2=290290×6=1740

师: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问题。还有吗?

组3:我们是xx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2写成3×4的形式。计算结果如下:

145×3=435435×4=1740

师:你们组的想法很妙,我很佩服你们。

组4:我们是xx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00拆分成100+45,计算结果如下:

45×12=540100×12=1xxxx200+540=1740

师:你们的表述很清楚。还有吗?

组5:我们是用列竖式的方法写出来的

你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师:同学们挺清楚了吗?哪位同学也看着竖式说说计算过程呢?生说。

师:你真勇敢。大家看着这道题把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好吗?

师:一道题,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解法,你们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多的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法2和法3是有局限性的,有的两位数就拆不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比如137×13,这样的算式很多。

法1实际上和法5是有联系的。

列竖式的好处是方便,好用。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笔算,通常是列竖式来计算的。

你听清楚了吗?

要想知道大家算的结果对不对?我们可以用计算器先来算一下。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当正人,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看来大家笔算的结果都很准确,我们再做较大数的运算时,可用计算器来验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实际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非常多,谁来举个例子。生说。

列竖式计算以上题目,观察积是几位数?可以找其中的一道算式的计算过程讲给大家听吗?想想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几位数。

现在开始核对答案。我们找一个小组说说他们的结论。

任务二

实际上,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在生活中的用处还是蛮多的,大部分同学了解摩天轮,其实摩天轮里也有数学问题,请看任务二。

大家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掌握的都不错。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你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请拿出检测题卡,时间为3分钟。

2.结果反馈。现在同桌互换,核对答案。全对请举手。错的知道自己哪儿错了吗?不会的请对的同学帮忙。

3.反思总结。

课已结束,现在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吧!短短的四十分钟,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大家带着自己的收获去数学王国里追寻属于自己的乐园!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2)

设计说明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究与交流等活动,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把已有笔算乘法的经验迁移到新知中来。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关注经验,引导迁移。

教学时先复习几道数学计算题,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复习题引入新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为新课情境的引入做好了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计算145×12,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计算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抽象的算法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接受。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比较中发现竖式计算的简便之处,以此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42×18=25×16=

16×12=38×20=

师:同学们独立完成计算,想一想计算的方法,在小组中交流。

师: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几道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一方面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引入例1的数学情境,为学生独立探索估算和笔算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你们能算出该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吗?(不能)缺什么条件?(不知道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师:(PPT课件出示教材47页例1)现在要计算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怎么列式?(145×12)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生: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从该城市到北京用了12小时,求该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就是求12个145千米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2.估算。(出示课堂活动卡)

3.笔算。

(1)过渡:通过刚才的估算,我们知道145×12的积接近1500。你能想办法算出145×12的准确结果吗?请同学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算法,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

(3)小组交流算法。

生1:把12拆分成10+2,145×12=145×10+145×2=1740。

生2:把145拆分成100+45,145×12=100×12+45×12=1740。

(4)全班交流,集体反馈竖式计算方法。

师:先算什么?(先算145×2)

师:再算什么?(再算145×10)

师:最后算什么?(2个145与10个145的和)

板书:145×12=1740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促进迁移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你能列竖式计算下面的题吗?

出示:144 5 44 15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并组织反馈。

提问:上面这两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144 5用5和144每一位上的数相乘;44 15先要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5去乘44,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44,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追问:为什么用十位上的1去乘44,乘得的数44的末位和十位对齐?(表示44个十)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 探索交流,建构新知

1. 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笔算乘法,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读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求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可以怎样列式?(板书:144 15)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就是求15个144是多少)

提问:144 15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2. 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3. 尝试笔算。

提问:你能用竖式算出144 15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练习,同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都写完整。

4. 交流总结。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竖式。(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44个10,144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引导:用两位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在题目中实际就是求出了什么?(5幢楼共有720户)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 440,在题目中实际就是求出了什么?(10幢楼共有1 440户)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得2 160,就是求出了15幢楼共有多少户。

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三位数比两位数多了一个百位,乘的时候还要乘百位)

提问:谁能概括地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应注意些什么?

归纳:(1) 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 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 拓展练习,深化理解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把第二题309 26改成302 26)

学生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校对。

提问:这三道题中,哪道题的乘数比较特殊?为什么?(乘数中间有零)

再问: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追问:为什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6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没有零,而用十位上的2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有零?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刚才同学们做了三道题,做得非常好,小马虎也做了三道题,请同学们帮他诊断一下,他有没有做对,把不对的改正在旁边。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找错改错,再说说错在哪里。

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不过,为了不让小马虎以后犯同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小马虎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指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要注意每次相乘积的末位与乘数的那一位对齐;二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三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个比赛,看谁都能算对。

学生独立练习。

提问:这三道乘法算式,哪道乘法算式比较特殊?(25 112)

再问:你是怎样列竖式计算的?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当回小会计,帮水果批发部算一算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每种水果的总价,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学生汇报后,提问:计算梨、苹果、橘子和橙子的总价时,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单价 数量 = 总价。

五、 全课总结,知情共融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获得并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老师祝贺你们!谁能告诉大家,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评析

1. 在比较中建构新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本课的设计,没有孤立地看待三位数乘两位数,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而是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教学时,先通过两道不同复习题的比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为新授作充分的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14415,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教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上,而是让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两次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充实与完善。

2. 在比较中完善认识。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中,主要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乘数中间有零,二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在教学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时,先让学生比较哪道题目的乘数比较特殊,再让学生比较为什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6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没有零,而用十位上的2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有零?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时,先让学生比较哪道乘法算式比较特殊,再让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比较中得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这样既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又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2、学会速度单位的写法。

3、体验“速度×时间=路程”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难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应用数量关系解决

实际问题掌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宇宙等方面)的运行速度,还有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出示课件)

1)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我们把特快列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还可以说成:特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

3)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

4)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

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5)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单位的写法。使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2、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出示主题图)

1)根据信息,独立计算

80×2=160(千米)225×10=2250(千米)

2)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学生根据算式写出关系式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4)总结数量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3、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速度?

1)每位学生写出关系式

2)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关系式

3)汇报结果

小组派代表汇报板书

4、小结: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自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请每一位学生写出关系式,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尽可能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关系式,给他们以鼓励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正确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方法应用

1、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2、潇潇每天早上跑步20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110米/分,潇潇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3、课件出示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时间、速度的理解,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正确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总结收获的过程中,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检测

A卷:

1、填空

1)、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2)、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写作()

2、再()里填上“>”“<”或“=”

120×20()12×20016×400()210×4

500×10()10×50030×80()19×300

3、解决实际问题

(1)强强每天早上跑步15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每天约跑步多少米?

(2)强强每天早上跑步15分钟,大约跑步1800米,他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米/分?

(3)强强每天早上大约跑步1800米,他的速度大约120米/分,需要跑多少分钟?

B卷

1、填空

(1)()×()=路程

(2)路程÷()=速度

(3)()÷速度=时间

2、选择。

(1)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

A、米 B、千米C、千米/小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5)

教学内容:

p.1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伐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2、完成第1题

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算完后指名说说得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说题意。

提问:要求算出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就是要算出总价,总价是怎样计算的?(板书:数量×单价=总价)

学生列式计算,写在作业本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6)

课题概述: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情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让学生先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迁移旧知

1、脱口而出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几位我们的老朋友,对他们很熟悉吧,你能快速准确的说出他们得数吗?

18×4=250×2=

24×4=150×5=

6×14=230×3=

2、出示情境图:王老师来到图书馆,每套书有14本,她买了12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

(1)指名列式:14×12=

(2)估算: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王老师大约买了多少本?

学生估算后(一般估成14×10),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估?(估成整十数,又好算,又比较接近准确答案。)

(3)讨论:14×10=140这个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小了,因为把因数估小了,所以乘积也小了)

(4)出示点子图:我们把一个点子看成一本书,一套书一共14本,就是14个点子,现在大屏幕上显示12行点子,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指一指14×10=140在图中对应那一部分?

(5)课件演示,学生对着屏幕指出计算的部分

(6)我们估出了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没有算。到底有多少本呢?你觉得可以怎样做?(用估算的那部分,加上还没有估的那部分)利用点子图直接呈现。

(7)板书计算过程14×2=28

14×10=140

28+140=168

(8)复习笔算:其实在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发现14×12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题,除了刚才我们分部的计算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列竖式板演)

(9)复习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重点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总结,课件演示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顾,对已有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复习的同时,为学习新知三位数乘两位数做好铺垫)

二、内化新知、总结方法

过渡:看来同学们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说明大家在学知识的时候用心用脑去学,这节课我们继续发扬这样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好不好?

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某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分析条件: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每小时行145千米,用了12小时)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呢?

生:用乘法解决,因为这道题是求12个145,所以用乘法计算(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肯定)

师:我们来看——出示线段图分析,理清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线段图的出示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列出算式)

(2)列出算式,出示课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45×12=(千米)

(3)估算: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李叔叔乘坐的火车大约行了多少千米?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把12看成10,150×10得1500

估算二:把12看成10,145×10得1450

让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估?

(设计意图:通过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从而养成习惯在笔算中能够根据估算的结果确定准确值的范围)

(4)交流计算方法:

师:那么李叔叔乘坐的火车到底行了多少千米?请你自己尝试根据已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经验去笔算一下好吗?算好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算法

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找错例

预设1:如出现错例,先请算错的同学汇报,投影展示

145

×12

290

145

435

师:他算得对吗?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针对这个答案进行交流

生1:我认为不对,他的数位对的不对

生2:290下面不应该用145×1,这个1是十位的1,表示1个十,是145×10,所以5应该和290十位的9对齐。

交流汇报后展示算对同学的答案,并询问: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写在哪?最后写什么?

145

×12

290………2乘145的积

145………10乘145的积

1740

预设2:如果没有错例都是正确的。找一名学生投影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阐明自己的算法。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适时提问: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写在哪?最后写什么?并重点强调第二部分的积应该怎么写,积的末尾应与第一部分积中的哪一位对齐?

生:145×1,这个1是十位的1,表示1个十,是145×10,所以5应该和290十位的9对齐。

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是为了让学生把对原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知中,通过全班共享,交流,自己去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5)验算成果

师: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已经得出计算结果,那我们算得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怎样验证呢?

预设:

生1:可以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差距是否大?如果比较大,说明结果有问题。

生2:可以用计算器来检验是否计算准确。

(6)巩固归纳

师:通过计算我们对三位数乘两位数有一定的.认识了,你们能说说计算方法吗?我们再做两道题进一步体验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也为总结方法做好了铺垫)

142×23214×34f

算好后指明汇报交流,并针对其中一道题进行计算过程的说明。

师:通过我们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你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呢?

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借助以往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的经验,并结合自己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自主梳理计算步骤,帮助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有条理的解决问题。)

三、巩固新知

1、我来算一算:142×23=214×34=

2、我来改一改

3、赛一赛,看谁算得快又准

134×12=225×36=176×47=237×42=

师:每组选择一道题计算,计时比赛,看哪组同学计算的最快并全部作对,评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这些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巩固算法,使计算更加熟练)

5、知识的应用

师:咱们能不能帮助我们学校解决问题呢?

(1)学校要为各班新购买一套百科全书。全校共36个班,每套书129元,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道解决问题的练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可以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进行了练习,第三题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解答,要在学生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解答,是一个提升)

6、动脑筋

师:你能帮助老师解决这道题吗?

在竖式的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本节课的开放题,要在学生数量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计算上去完成,对学生是一种提升)

7、知识延伸:格子乘法(蒲地锦)的算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是一样的,注意用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积末位对齐十位,不同的就是要乘上百位上的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再次回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自己归纳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看来在学习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会发现很多学习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收获更多成果,加油!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7)

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这个班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书写比较规范。但这个班学习不够积极,上课不喜欢个别回答问题,只喜欢集体回答。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已理解了。

3、学生认知障碍点: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每组算一题其他组作判断。

16×4230×419×3180×4

2、竖式笔算: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南宁人的精神是什么?能帮就帮,那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呢?昨天我们中心校倡议同学们为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捐款,对吗?据了解已经有一个班捐得了145元钱,如果每个班都捐得145元,我们中心校共有几个班级呀?(12个班),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能捐多少元呢?)

1、板书题目:每个班捐145元,我们学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

2、你想怎么列式? 145×12= (元)

3、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4、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5、145x 12,你想怎样算?

(1)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全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 说一说你的想法?

(2)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②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③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6、学生互相说算法。

7、你想提醒大家笔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验算。

8、观察归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三、练习:

1、基本练习〔目的:达到正确,快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的第一题,能做几题就做几题。(讲评时提醒学生最后一题可交换因数的位置,使计算简便)

279×31545×6928×287

结论:仔细观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位数或()位数。

2、变式练习〔目的:针对易错点进行改错〕课本51页第7题 说出右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3、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第3题。

四(2)班有35名学生,每人交书费116元,一共交书费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学法提炼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师:回顾一下刚才你们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哪些办法?

第三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青岛版)——教案赵宪光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8)

【说课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

【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及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原因是:方法的总结、归纳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方法学习,并且它也为以后学习小数乘法等各方面知识提供了方法前提。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原因是:当两个因数的数字比较大,在计算时,连续进位的现象便会频频出现,学生在在刚开始接触、学习这部分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

【易错点】

易错点有三处:

(1)连续进位的笔算,在计算时,进的位易丢易漏。

(2)两次乘得的积上下应该相加时,受上面相乘的影响,易上下相乘,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

(3)因数中有0的乘法:

因数中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0可以不参与计算,直接写在积的末尾即可,但有的学生0添不够;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0不能省略,在相乘的时候,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十位要与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相乘,有的学生会漏乘。

以上三点易错点在教学中要适当予以点拨和指导。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9)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生活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经验,尝试着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交流口算本上的得数。

问:这些口算题有什么特点?(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

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先不看0,乘完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板书其中一题:200×43

这题的得数是多少?怎么算的?

现在请你用竖式来计算,行么?

(板书竖式,强调0先不要对齐)

看板书:200×43=8600,问:谁能根据这个算式很快地编得数也是8600的乘法题?

(2×4300,20×430)

为什么这三个算式的得数都一样呢?(先不看0,都是2×43;再添上0,两个乘数末尾合起来都是有2个0,所以都要添上2个0)

2、哪些同学昨天已经预习了数学课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

(要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哪几个信息?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哪个条件是多余的?算式怎么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

2、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850×15=?,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指名板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1)按照原来的方法笔算

(2)0先不对齐,但在前面乘的时候,0也参与了

(3)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

(4)在第2步乘的时候,没有把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

讲评这几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

(重点讲)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开始列竖式的时候0没有对齐某个数位?(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既然是先不考虑,所以在这两次乘的时候,0也不要考虑。(擦去多余的0)

指出:最后加完之后,这个0要补上。……

比较第一、二种竖式,指出: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我们可以像这样写,比较简便。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讲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得数。

2、第3题。

学生独立分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组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四、布置作业

第2、4题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7675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