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
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高质量的教案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这篇《【热门教案】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范文》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目标:
通过故事《幸福是什么》,引导幼儿初步体会幸福就是开心、快乐的感觉,从而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过程:
一、引入
1、唱《幸福拍手歌》,这首歌我们都会唱,叫《幸福拍手歌》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幼儿自由发言。
2、在森林里有不少小动物,让我们去问问它们幸福是什么,好吗?(出示图片)
二、情感体验
1、你看,这是谁来了?哦,原来是小青蛙呀!让我们来问问它好吗?“小青蛙,小青蛙,幸福是什么?”小青蛙说:“我的幸福就是能天天在池塘中,在荷叶上跳来跳去。”说完,小青蛙先跳上荷叶,再跳进池塘,快活地游走了。
2、小青蛙的幸福是什么?你觉得它幸福吗?为什么?
3、师:小青蛙可以每天在池塘中生活,在荷叶上跳来跳去地玩,过得真开心,真幸福!
4、小羊来了,让我们来问问它好吗?“小羊,小羊,幸福是什么?”小羊说:“我的幸福就是能天天闻到绿草的清香。”这时,小牛来了,它说:“小羊,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草地,有好多嫩嫩的青草呢,我带你去!”说完,小牛就带着小羊高高兴兴地走了。
5、山羊的幸福是什么?你觉得它幸福吗?为什么?小牛的幸福是什么?你觉得它幸福吗?为什么?
6、师:小羊在森林里可以天天闻到绿草的清香,真快乐,真幸福!
7、这时,长颈鹿走了过来。“长颈鹿,长颈鹿,幸福是什么?”长颈鹿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如果有一天,我能舒舒服服坐下来喝杯茶,那就是我的幸福了。”
8、长颈鹿幸福吗?为什么?
9、我们怎么来帮帮长颈鹿,让他觉得幸福呢?
10、幼儿发言,教师归纳:你们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的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她让长颈鹿坐在大大的椅子上,长颈鹿的四条腿都伸直了,小白兔把一杯香茶送到了长颈鹿的嘴边。
11、“小白兔,小白兔,幸福是什么?”小白兔说:“长颈鹿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12、小兔子幸福吗?为什么?
13、教师归纳:对呀,幸福就是觉得开心、高兴的一种感觉。小兔子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别人,让别人感到开心、幸福,她自己也就很开心、幸福。幸福就是让身边的人都开心。
三、行为延伸你的爸爸、妈妈、身边的小朋友幸福吗?你有什么办法也让他们感到幸福呢?
活动反思: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寻找和认识幸福的过程。因此,我的教学重点就落到“认识什么是幸福”上。在教学时,我以这样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你们认为幸福是什么?你觉得你的幸福是什么?紧接着就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抓住重点段来理解全文即具体的分析课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教案范文: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其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读懂课文。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孩子们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
2、找出三个牧童所说的话,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孩子们寻找和认识幸福的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板书:幸福。(学生齐读)关于幸福,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2.是呀,在你们的眼中幸福是儿时手中的泡泡,是与伙伴的嬉戏,是妈妈的香吻,幸福到底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去“幸福”这个话题。板书:幸福是什么。
3、检查课前预习情况,教师指正读音。
二、合作交流
(以自学为主)
1、提出自读要求:同学自由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那些内容?最终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回答。
师总结:是呀,(出示智慧女儿的话)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你们现在的义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及时的鼓励。引导认真学习这节课)
三、反馈纠正:
1、提问:三个青年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在村里做了什么事情?
课件出示:三个牧童清理老泉,挖水井的图片
2、他们做的怎么样?又发生了什么事?
智慧女神的出现,对孩子们说了什么?出示重点:祝你们幸福
接下来三个孩子做了什么?就这样过了多久?
3、提问:那课文的主人公,三个青年在这十年里是怎么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呢?(此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先说哪个青年都可以,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1)生:第一个青年通过给病人治病,病人恢复健康多么幸福,他从而感到帮助别人很幸福。板书: 治病救人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你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生1:我是从“弄明白了……因而感到幸福”中体会到的。 (此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师:那你能把自己体会到的这份情感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1:有感情朗读
师:你体会很深刻,读得很好。
(2)生:第二个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他觉得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有用,所以很幸福。
板书: 做过许多有用的事
师:你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生1:读句子“我走了很多地方……所以感到幸福”。(自由读这句话)
(3)生:第三个青年种地养活了许多人,我是从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你们看,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体会到的。
板书: 耕地 养活了许多人
师:能带着幸福的感觉读一下吗?(男女声赛读)
3、师:现在我们请同学分组来演一演三个青年重逢后的对话,一会我找同学表演。(学生分组角色扮演,汇报。)
4、师:现在请大家再看一下黑板,大家有没有发现,三个青年对于幸福的感悟,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劳动)
板书:劳动
5、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是智慧女儿对幸福的理解,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名人他们是怎么理解幸福的?(出示课件,名人对幸福的感悟)
6、师:看了这些名言,你们有什么感想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遇到过那些让你感到幸福的事情?(学生自由交流)
四、达标测试
1、师: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你喜欢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这个故事有趣,神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总结:这就是童话的特点。
2、作业: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幸福是____________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很好,找到了幸福的目标,作为对同学的奖励,听一首歌。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8590.html
上一篇: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下一篇: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初中教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