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语文成语总复习

时间:2022-02-05 语文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成语教案范文

六年制小学六年级语文成语归类总复习

最新归类的适合小学毕业复习的成语归类,应该很全的类

描写技艺高超的成语:巧夺天工、妙手回春、百步穿杨、滴油不沾

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大公无私、执法如山、两袖清风、深明大义

形容人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接踵摩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形容自然环境恶劣的成语: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荒芜人烟乌烟瘴气

描写天气环境恶劣的成语:狂风暴雨大雨倾盆大雪纷飞骄阳似火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百折不挠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

含有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洛阳纸贵草木皆兵邯郸学步望梅止渴

来源寓言故事的成语:叶公好龙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坐井观天

描写山险的成语:悬崖峭壁崇山峻岭危峰兀立山高路陡

描写春景的成语: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春意盎然满园春色

描写夏景的成语: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赤日炎炎

描写秋景的成语:秋高气爽秋风习习硕果累累枫叶似火

描写冬景的成语:粉装玉砌冰天雪地数九寒天滴水成冰

描写学习勤奋的成语: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手不释卷孜孜不倦

描写注意力集中的成语: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描写心灵美的成语:舍己救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孔融让梨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眉飞色舞惊慌失措愁眉苦脸大惊失色

描写说的成语:滔滔不绝振振有词娓娓动听对答如流

描写高兴的成语:眉开眼笑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喜笑颜开

描写悲伤\痛苦的成语:心如刀割声泪俱下泪如雨下痛心疾首

描写害怕\担心的成语:心惊肉跳心惊胆战心慌意乱心有余悸

描写友情的成语:亲密无间肝胆相照情同手足风雨同舟

照样子写成语:

大同小异(1和3、2和4互为一组反义词):深入浅出有始无终出生入死死去活来

冷嘲热讽(1和3为反义词、2和4为近义词):南腔北调左顾右盼明争暗斗里应外合

积少成多(2和4为一组反义词):弃暗投明因祸得福起死回生取长补短

奇珍异宝(1和3为一组近义词)争分夺秒张牙舞爪家喻户晓奇花异草

诗情画意(2和4是近义词):争名夺利风和日丽千姿百态南腔北调

无穷无尽(abac式成语):百发百中全心全意若明若暗有声有色

亭亭玉立(aabc式成语):欣欣向荣窃窃私语滔滔不绝恋恋不舍

野心勃勃(abcc式成语):怒气冲冲得意洋洋喜气洋洋果实累累

一见如故(含“如”的成语):一贫如洗铁证如山守口如瓶对答如流度日如年

稳如泰山(含“如”的成语):易如反掌面如土色心如刀绞多如牛毛

如虎添翼(含“如”的成语):如雷贯耳如影相随如释负重如临大敌

咖啡色:百合色橄榄色橙色香蕉色

草绿色:桔黄色天蓝色湖蓝色米白色

棕檬黄:茄子紫苹果绿橄榄绿葡萄灰梨黄

jk251.cOm扩展阅读

数学上册总复习时导学案 教案精选篇


“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118页的第1—4题;教科书第121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媒体: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3005008239604000007000700070700300009267400XX0315400000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900000047000000X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9528641799000380800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983536478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350020○5300202509200○2509000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题。

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导学案 教案精选


西街小学数学课导学案

年级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

课题

计算与应用备课教师靳玲霞

执教

备课

日期

学习目标1、会分别进行简单的整数、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2、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3、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分配,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在交流和反思中改掉计算毛病。

主要导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一、导入新课

1分提出复习内容:复习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顺序。

开门见山揭示复习内容。

二、探究新知:21分

1、回顾与交流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53页第1题。

3、回顾与交流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4、完成教材53页第2题.

5、说一说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6、回顾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7、完成教材53页第4、5题.

8、回顾有关比例尺的应用问题和比的应用的问题。

9、完成教材53页第6题.小组讨论。独立计算,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

15分

完成课本54至55页的1—10题。独立解决,集体订正,教师适时指导。四.小结与评价2分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自由交流。五.布置作业1分完成课本57页的11—16题。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数学上册位置顺序总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


课时教学设计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XX年月日

课题

复习比较与分类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复习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2、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分辨物体的位置和顺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审清题意。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位置与顺序”及立体几何图形。

二、复习“时间”。

三、复习简单统计

四、小结:

5’

1、说一说。

让学生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左边有几个人,右边有几个人。(个别学生反馈)

2、我说你摆。

学生每人一组立体几何模型,老师下口令,学生按要求摆放。如:先放一个正方体,在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圆柱,在正方体的左边放一个球,右边放一个长方体。教师边说边巡视学生的摆放情况。

3、做课本第100页第1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立体几何图形。

(2)说一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所指示的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交流。

1、我拨你说。

(利用课件演示,当分针和时针停下来后,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我说你拨。

每人一个钟面学具,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然后同桌交流检查。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和同学要给予帮助。

3、完成课本第101页的认一认。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看的。老师也可以再次把整时和半时,快整点和刚过整点做个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做课本第1030页练习题。

1、让学生观察图,帮助学生弄懂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意思。

2、学生独立解决完问题后,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节课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说说自己前后左右都有谁,都有几个人。

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

生:小组内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

学生各抒己见。认为那样是有顺序地摆放。

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计复习位置与顺序前左○右后

总复习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习题.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口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二、组织练习

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

=240×(100÷25)

=240×4

=960

5×12-12×12+12)

=5×(0+12)

=5×12

=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2、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3、师: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

(教师出示课件)

2、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25×12514-389-111

87×201125×88

669×928×3+28×5+22×8

25×4×74098×27

23×37+27×37

3、应用题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综合练习:

课本p125-1263、4、5、6p129-1306、7、8、9

语文园地之“成语故事”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运用“胸有成竹”。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38页。

二、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考:

①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②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③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①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因为文与可经常去观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总之,文与可对竹子非常熟悉。)

②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三段话中,猫把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③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

(最后一段)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一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运用。

1.过渡:刚才同学们理解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①师举例:小明平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认真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胸有成竹。

②学生举例,进一步体会”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业:

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

2.课后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

文成公主进藏 教案精选篇


师:你们昨天通过上网,你们了解到西藏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有多远?陌生在哪?

生1:空气稀薄平均海拔近4000米。

生2:干季雨季分明,

生3: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生4:西藏距长安有3000多公里,一路上

师:还有那些方面和我们这里不同?

生1:饮食习惯上不同

生2:生活习惯上不同

生3:风俗习惯上并差异很大

师:是啊,到这么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去,可她当时只有16岁,这么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如此沉的重任,多么的不容易啊!文中说,这么远,可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当时,她的心里会作怎样的心理斗争呢?

生1:为了民族团结,

生2:要顾大局,就要离开亲人和家乡

师:是啊,文成公主年纪虽小,却是这么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实在令人感动。请你们用读来展示你们的感受,好吗?

生练读。

生的感情的朗读,师生评议。你为什么要这么读?你从她的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谁认为自己能读得更好?你能否给她提个建议?(友情提示)

师:好,你们是真正的从内心读出了你们的感受,现在我们能否概括一下动人在哪?

生1:远嫁他乡。

生2:乐意远嫁他乡。(自愿的,为了民族的团结牺牲自己,动人在乐意)

师板书(乐意远嫁他乡)。

师:还动人在哪里?

生1: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进行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师:动人在哪呢?

生1:一般的公主出嫁带的是金银财宝,她却带着

生2:文成公主带着这些东西,为的是西藏的发展和建设。

师补充,生交流。练读,读出感人。指名读,师生评价。

师:一路上,千辛万苦,为了西藏的发展,你们知道文成公主具体带了哪能些东西吗?你们知道走了多久吗?(二年)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900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