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2023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必备8篇)。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怎样的教案课件算为优秀?值得分享的“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您整理了,如果您觉得我们的网站有价值别忘了将其收藏并关注哦!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6、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2、多边形面积计算7、公顷和平方千米

3、认识小数8、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4、小数加法和减法9、统计

5、找规律10、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内容,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断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教材简析:

1、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的四则计算,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此外,安排探索和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水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数一数与移一移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的方法把稍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设计花圃;《了解周围的家庭》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课时安排:

一、认识负数3课时

二、多边形面积计算9课时

三、认识小数8课时

四、小数加法和减法7课时

五、找规律2课时

六、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课时

七、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八、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4课时

九、统计7课时

十、整理和复习5课时

(全学期大约有25%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2

1. 不要钻偏题、怪题、过难题的牛角尖,根据自己平时做套卷时的感受,多练习以下几个

(1)初看没有思路,但分析后能顺利做出的。通过对这类问题的练习,能够使我们对题目的考点和重点更熟悉,提高建立思路的速度和切入点的准确度,让我们能在考试中留出更多时间来处理后面难度高、阅读量大的综合题。

(2)自己经常出错的中档题。中档题在中考中每年的考查内容都差不多,题目位置也相对固定,属于解决了一个板块就能得到相应版块分数的类型。在中档题的某个题型经常出错说明对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理解不到位。通过练习,多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把不稳定的得分变成到手的分数。中档题难度一般不会太高,所以对于自己薄弱的中档题进行突击练习一般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3)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也应该做一些常考的题目类型。比如圆的切线的判定以及与圆相关的线段计算、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二元一次方程整数根问题等,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熟练度。

大部分学生都有错题本,在复习时看错题本,巩固自己的错误是不错的复习方式,但在看错题时一定要杜绝连题目带答案一起顺着看下来的方式。尽量能够将答案挡住,自己再尝试做一遍,如果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去看答案,并做好标注,过两天再试做一遍,争取能在期末考试前将之前的错题整体过两到三遍、加深印象。

做题时,我们心中要对相应题目所对应的考点有所了解,比如填空题中如果出现几何问题,主要是对图形基本性质和面积的考察,而很少考到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尺规作图写依据除外),所以我们在填空题中看到几何问题,就不用从全等方面找突破口,而是更多地注重图形的基本性质。比如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

很多同学在复习时不喜欢动笔,觉得自己看明白了就行,但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不去实际操作只是看一遍题目,对题目解法和思路的印象其实是很低的。而且在计算过程中还能锻炼我们的计算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许多同学在写证明题时很不熟练,逻辑不顺畅,也是由于平时对书写的不重视,应该趁着期末考试前的时间,多练练书写。

数学解题中往往会用到很多公式和结论,比如两点间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等,对这些公式还不熟练的同学,一定要在考试之前认真复习巩固这些公式,做到熟练掌握。另外,对于直线的平移、对称的规律、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和翻折等的做法也要烂熟于心。

期末考试中除了选择、填空之外、还有一些直接写出结论的题目,这些题目我们在解决时都可以利用图像或一些特殊的值和位置、得到正确的结果,而不用按部就班的证明和运算。在做的时候要胆大加心细。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56+45=

101-56=

101-45=

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4

上周二上午我上了一堂课,这节课的内容是数学九年级上册的用列举法求概率,整个教学设计的比较完整。因为这部分的内容相对简单,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所以在教学工程中我引导配合学生,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观察,总结,力求达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效果。虽然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教材,在师傅的帮助下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但是我的发挥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同时,听了x老师的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使我在教学中多了些体会与思考。

 一、缺乏自信

每次做课时我都会有点紧张,这次也不例外,因为我老是感觉听课的都是老教师,都有很丰富的经验,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我来说都是学习的榜样,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太大了,所以就会很不自信。这次刘老师也来听课,因此倍感紧张。一开始在准备的时候我们都很重视,也很努力,从老师到学生,从师傅到徒弟都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力争展示一节让大家满意的课。可是由于我的不自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刚开始我有点紧张,使学生们也开始紧张了,不敢大胆,大声的回答问题,大约过了x分钟左右,我慢慢调整过来了,这才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感觉后面课堂气氛还可以,课堂效果也不错,所以我想我还是锻炼的太少了,缺乏自信,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增强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学生,放松心情,充分发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信任

因为前面我已经介绍过列举法且概率的方法,所以本来这节课我是想以学生为主,老师起一个引导配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是我的一些做法抢了学生的角色,首先在读题的环节,我怕学生理解不好题意,还亲自给他们读题,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坏的影响,对于一个学生读题读懂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我相信九年的的学生在这方面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在这个环节我没有完全相信我的学生,所以以后一定要注意。其次在分析题目寻找解题方法的时候,我不时的提醒他们,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因此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原因在于我担心学生找不到结果,事后我才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信任。在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更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起于疑,疑源于思,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质疑创造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令人遗憾的是,我的这节课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太少,在探索问题的关键时候,我碍于教学过程的完美,缺乏耐心急于让学生找到方法,缺乏对学生的相信,若长期下去,学生将产生思维惰性。今后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我应该尽量少说话,让所有的知识都让学生探究出来,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

三、缺乏全面

在课堂上我还有一个失误就是没有时刻照顾到了所有的学生,因材施教,为了让这节课顺利的进行,在有的.问题上我就忽略了一些学生的想法,和理解程度,所以在一些问题上他们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或者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过去了。同时在一些知识的引导部分说的也不够全面,不太到位。在肯定学生方面,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及时的评价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这些在我以后课堂上一定要注意,争取让每节课都能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知识和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同时我更知道了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深刻理解、钻研教材,去探索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真心、真诚地赏识每一名学生,珍视学生取得的每一份努力,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创造,通过评价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和指引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课后的教学反思也很重要,只有每次认真树立自己的成败得失,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身的教师素养,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完美,成熟。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5

教学内容:步测和目测。

教学要求:

认识步测和目测的作用,掌握步测和目测的方法,能够用步测和目测测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试说一说测量的意义?

测量土地一般用哪些工具?

怎样测定一条直线?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土地的方法以及用工具测量距离。当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不要求十分精确时,也可以用步测和目测。(揭示课题:步测和目测)

(一)、学习步测的方法。

1、测定一步的长度

步测时,必须知道自己一步的长度是多少。首先要测定一步的长度。

让一名学生在教室迈几步,然后讲清一步的长度指左(右)脚尖至右(左)脚尖的距离。把学生的一步距离用粉笔在地面上画出,即可量出一步的长度。

2、求平均一步的长度。

由于一个人走一段路,每一步的步长不均匀,这就需要先测量出一步的平均长度。

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再用均匀步子沿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每次的步数,然后用总距离除以步数和就等于一步平均长度。

讲解例1。(课本第87页)

例1: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步走79步,第二次走81步,第三次走了80步。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

先学生试做,后教师讲解:

解法一:

一步平均长度=距离平均步数

(1)求一次平均步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厘米。)

(79+82+81)3=80(步)

(2)求平均一步的长度。

50800.63(米)

答:平均走一步的长度大约是0.63米。

解法二:

一步平均长度=总距离总步数

503(79+80+81)

=150240

0.63(米)答:(略)

小结:求一步一平均长度,即用所行的距离除以总步数。

3、求两地间的距离。

教师指出:知道了一步的平均长度就可以用步测出两地之间的距离。方法是: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数一数所走的步数,用一步平均长度乘以步数得两地间距离。

例2:张健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0.64米,他从操场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共走了125步。这个操场大约多少米长?

距离=一步平均长度步数

64125=80(米)

答:这个操场大约有80米。

问:为什么这里用大约呢?(步测的数据不精确)

4、练习。

课本做一做

(二)、介绍目测的方法。

1、目测是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练习目测时:

(1)先用测量工具量出一段距离,在每隔10米的地方插上标杆,看看10米、20米、30米的距离各是多远,同时注意不同距离上标杆附近的人和其他物体的大小。

(2)然后去掉标杆,根据确定目标反复练习,目测自己和指定目标之间距离是多少,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逐步提高目测的准确度。

2、教师总结。

在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用步测和目测。学会步测和目测对目学生活很有帮助。

三、巩固练习。

一块地长60米,小强从地的一头走到加一头,第一次走100步,第二次走98步,第三次走99步,一步平均长度多少米?

小华平均一步长度是0.65米,他家到学校距离是1300米。从学校到家需要走多少步?(得数保留整数)。

四、作业。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与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5.能根据搜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

教学重点:

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能对统计出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

资料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甘肃旅游胜地的资料。

教学设计:

我对本册教材上的内容作了修改,书上是通过统计学生的生日在哪个季节,来学习统计方法的。但我考虑甘肃有许多名胜古迹,我把统计生日改成了统计想去什么地方玩,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美丽的甘肃,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另外,兰州处于西北,四季的区分和书上的四季区分有明显的不同,如果用教材上的内容,比较牵强。比如,兰州的十一月份已经是冬季了。

教具学具准备:

水彩笔、白纸,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①.观看风光片,说一说看到了那些地方(刘家峡、兰州市五泉山、自塔山、黄河母亲、东方红广场)

[设计意图:把书中的例题进行改编,为学生打开一扇新越紧扣研讨一一探究之门.]

②.你还知道甘肃有哪些旅游胜地

汇报课前搜集有关甘肃旅游胜地的资料。

③.老师想利用星期六带领同学们去一个地方玩,你们认为我们全班去哪儿最好玩呢

〈学生自由发言〉

去哪儿才能使我们全班大部分同学玩得开心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并将讨论结果写到黑板上。〉

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大部分同学的意见呢

④.揭示课题:统计。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激烈讨论,引出统计方法。第一点:激发学生兴趣,第二,这样做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突出统计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统计来源于生活。

〈估计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一个一个的问:2.举手计数:3分组统计。)

2.比较归纳,择优选择

同学想到的方法都很好,但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用哪一种方法能既迅速又准确来进行统计

①.师生共同比较三种方法:

②.教师归纳出学生认为合适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认可三种的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出最为合适的方法。这样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要我学内化为我要学。}

3.统计过程

活动一:由同学们推荐一名主持人,用举手计数的方法,开展统计:活动二:我们用小组统计的方法小组统计完后,请两名同学作统计员汇总结果。〈将两次统计结果写到黑板上。

比较两次统计结果,看有什么异同找出原因。

[设计意图:用两种方法进行统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并感受到不同方法的优劣。]

4.绘制统计图,展示、交流成果。

(l)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统计图2)交流:通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以及上讲台对全班同学进行介绍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并将统计成果挂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技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5.观察分析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①.观察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以下几个问题:

i.去哪个地方的同学最多

ii.假如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去哪个地方

iii.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设计意图:能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比如: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去那个地方为什么]

6.课堂评价

①.本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哪一个小组今天表现得最好为什么

②.将学生讲价的结果再进行.口头统计,渗透统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7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内容。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

调查导入: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季?引入:喜欢夏天的人寥寥无几,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梁衡的《夏感》,看看作者对夏天有何独特的感受。

二、解题。

的题眼是什么?什么意思?(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说出“感”的意思,如:感受、感动、感激、感染、感觉、感想、感知、感情、感触等等)

三、听读课文,扫除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齐读第一段,问:这是写夏感中的哪个词?(感受)夏天的总体感受是什么?(紧张、热烈、急促)

2、快速默看课文2—4段,看看这三段各是写夏感中的那个词?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归纳:三段分别感知了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依据归纳,板书夏之景,夏之色,夏之韵或夏之人)

3、看看第一段和2—4段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说明理由。

讨论归纳:2—4段作者具体感知了夏天的景物,夏天的颜色,感受夏天里农民紧张的劳动,正好说明了第一段中的三个特点,所以是总分的特点。

4、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本段中写夏天天气的句子用笔画起来。(学生读画,然后说说天气的特点:炎热或者火热)

5、请用你的语气读出天气的变化。(指名读,教师提示:可按天气的变化过程把握语气,先可慢读,天气热起来后就要读出热的气势)

6、在炎热的天气里,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

7、学生探究:在作者所写景物的句子里,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可从修辞、关键词、感受器官的感受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示例:“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再看拟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像,生动形象。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8、挑出中“火红的太阳……夏天到了”训练朗读。

9、过渡:作者捕捉了夏天里有特色的景物,突出了夏天热烈的气势,还以显微镜的效果观察了夏天的颜色。提示学生默看课文第三段,找出具体描绘夏之色的句子。这种颜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是一种金黄的颜色,更是一种透出旺盛的生命力的颜色。)

10、为了写这种颜色,作者用了什么写法?(对比)找出对比的句子,根据作者对夏天的描写也仿照它的形式写一句话。

示例:

夏之色为火的红,如太阳,如辣椒,昭示着旺盛的生命。

夏之色为浓的绿,如树叶,如劲草,展示着美丽的青春。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雪,如天云,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11、分析第四段。本段主要以朗读带分析(提示学生朗读的处理:语速要快,语气要段,要读出农民的紧张的心情)。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后评价,有时间的话应该全体朗读。读后说说你会想到以前学过的哪首诗歌?(悯农:锄禾日当午——)

12、过渡:作者感知了夏天如此热烈、成熟的景物,感受到农民的紧张、繁忙,那么作者对夏天有什么样的感情?(赞美和喜爱之情)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的互化。

2.在学习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复习准备

1、课件出示复习题。

张宇跳绳个数是陈聪的1.37倍。

王志祥跳绳个数是陈聪的6/5.

刘星宇跳绳个数是陈聪的137.5%.

思考:这三个人谁跳得最多,怎么比较?

2.引入新课。

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我们常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数据。除了用百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二、活动(二)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回忆小数化分数的过程。

(2)小数要化成百分数,分母应是多少?怎样使它的分母变成100呢?

三、活动(三) 百分数化成小数

1、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①小数化百分数分几步进行?

②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25=25/100=25%

③1.4怎样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根据什么?

④“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 1.05 0.055 3

⑤观察例1的各小数,化成百分数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你所做的练习的各数是不是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符合什么?

⑥现在你能很快地把下列小数化成百分数吗?(口答)

2.5 0.785 0.16

2、例2:把27%,135%,0.4%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试做,学生总结方法

①说一说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②观察百分数化成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小数

15% 80% 3.5%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归纳,谁能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怎样互化?

四、巩固与提高

1、P80“做一做”

2、练习十九的第2题

五、作业

练习十九的第1题

课后习题

练习十九的第1题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很高兴为您介绍“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提供帮助,欢迎您参阅读本网页。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

我们称数值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

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称它们为常量(constant)。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说x是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y是x的函数(function)。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linearfunction)。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

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xxx页引例的意图。

(1)、主要目的是用来引入极差概念的。

(2)、可以说明极差在统计学家族的角色——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量。

(3)、交待了求一组数据极差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的反映极差的意义,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这样极差之所以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了。

五、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第xxx页习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合理即可。

六、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极差

4、一组数据X 、X …X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 +1、2X +1…,2X +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七、课后练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3】

13.1.1轴对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轴对称是与平移、旋转等相关联的又一种图形变换,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初中阶段,它既是前面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又是图形全等的具体应用,也是研究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图形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出发,通过生活中平面图形的实例,抽象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并类比得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与对应点所连线段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性质,并类比其过程,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整个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体现了类比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2)探索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理解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形欣赏、观察、折叠、剪纸,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2)通过性质探索过程,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悟类比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感受轴对称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初步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认识过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但是对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第一次接触,在了解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具体图形,让学生获得感性认知,进而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具有初步几何知识,但他们的几何认知能力仍处于较低级的阶段,抽象概括、空间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操作发现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欣赏图片出发,以操作、观察、想象、发现、概括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四、教学过程

为达成教学目标,我实施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2、抽象概括,总结概念

3、动手操作,探索性质

4、当堂检测,应用拓展

5、反思盘点,整合新知

6、布置作业,体验创造

(一)、创设情景,感悟新知

欣赏一组具有对称美的图片让学生发现这些事物的美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美景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引出课题。遵循新课标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二)、抽象概括,总结概念

本环节是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

活动1:观察对称美,发现共性

抛出问题:问题1 仔细观察观察图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思考总结特点,师生共同归纳概念,然后学生理解概念,圈关键词

再追问:能举出其他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观察类比-概括归纳-定义概念-事例判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增加其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活动2:类比旧概念,收获新知

成轴对称概念的学习主要建立在已获新知基础上

问题2:观察每对图形,类比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

学生自主探索特征,教师规范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再次观察类比,进行思考,仿照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形成过程,得出成轴对称的概念。

活动3合作共交流,辨析概念

本节的难点在于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因此此环节利用具体的等腰三角形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了解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讲解进行有机结合。

(三)、动手操作,探索性质

将长方形纸对折,在一侧标出三个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用笔对准三个点扎孔(穿透两面)

展开,在另一侧分别标出A′,B′,C

画出折痕MN,分别连接折痕两旁的三个点,形成△ABC

和△A′B′C′

问题4 这两个三角形什么关系?

追问1:连接AA′,BB′,CC′,那他们与对称轴MN有什么关系呢?

追问2:那如果再连接任何一对对应点呢?

追问3:由此可以概括出成轴对称的性质吗?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并说明其中的道理,学生思考回答得出成轴对称的性质

问题5:如果在动手操作中顺次连接A,B,C,C′,B′,A′,所形成的六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追问:能类比成轴对称的性质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吗?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拓展:如果老师将点A扎在折痕MN上,我们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那此刻点A的对应点呢?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ABC=∠A

B′C

B.CC′∥BB

C.BC=B′C′D.AD=DD′

【设计意图】通过“扎眼”活动,从特例出发,一图多用,让学生经历发现结论,说明结论的过程。直观的操作获得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又可以获得轴对称图形,加深概念理解,体会概念在探索性质中的重要作用。

(四)、当堂检测,举一反三

基础达标

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在下列交通标识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能力提升

4.下列图形中,一定是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①正方形;

②梯形;

③长方形;

④平行四边形;

⑤等腰三角形;

⑥直角三角形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5.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方式拼接,三角形4与三角形

成轴对称(填编号),整个图形轴对称图形

(填“是”或“不是”),它有条对称轴.(五)、反思盘点,梳理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想要继续学习本章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反思、归纳,培养概括能力;养成梳理的好习惯。作为章始课,教师也有必要帮助学生构建本章知识体系也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六)实践应用,体验创造

必做题:导学案课后作业

选做题: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叠、剪纸、拼接、扎眼等)设计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对称既是一个数学概念,又是一个美学概念,在本节课中,不仅要讲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能力培养。作品创作,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创新创造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后作业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在下列图形中,有两条以上的对称轴的图形有()个.

①角;

②正方形;

③长方形;

④等腰三角形;

⑤等腰梯形;

⑥线段;

⑦直角三角形;

⑧等边三角形;

⑨平行四边形;⑩圆.

A.2

B.3

C.4

D.5

5.如图,点A在直线l上,△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BB′分别交AC,AC′于点D′,连接CC′,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BAC=∠B′AC′

B.CC′∥BB

C.BD=B′D′

D.AD=DD′

板书设计

13.1轴对称

沿直线折叠

重合一概念

二性质

应用

分开

1相关概念:垂直平分线

1画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2性质:

2几何中应用

2成轴对称

整体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4】

一对一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的复习课。本节课的设计是期中考试前一节复习课。八年级第一单元是讲轴对称图形,第二单元是讲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第三单元是中心对称图形。

首先说说这节课的教材,前三章的内容在整个八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九年级还要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为九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在中考中也占据比较大的分值。前三章的内容都是图形相关的内容,很多学生都对此有畏惧心理,不擅长做这些类型的题目。所以要引导学生克服这种畏惧心理,理清解题思路,更好的学习这些章节。

然后说说这节课的目标,这一堂复习课目标是查漏补缺,对学生的遗漏知识点进行重要讲解,让学生的漏洞有所弥补,不至于在考试中失分过多。对考试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要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再来说说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重点内容是轴对称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做法,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及性质应用,轴对称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性质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梯形的判定及性质。第二章的重点内容是勾股定理的定义及逆定理,平方根及性质,立方根及性质,有效数字。第三章的重点内容是图形的旋转,中心对称及其性质,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性质及判定,菱形性质及判定,正方形性质及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及性质,梯形中位线及性质。就这些重难点我讲了几个经典例题:

轴对称的应用题型: 有A、B两点,在与AB不同线的直线L上找一点M,使得AM+BM值最小。

这种题目如果单独这样来考比较简单,但是很多题目都是穿插到大题中,这样就有些难以想到该用哪个知识点来解题了。

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个角角平分线的交点。这个经常考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很多学生都区分不开。

平行四边形的题目: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若AE=4,AF=6,且□ABCD的周长为40,则ABCD的面积为 A.24 C.40

()

F

B.36

D.48

B E

C

A D 三角形三条中位线的长为3、4、5,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

这个题目穿插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面积这些知识点。

梯形的上底长为3cm,中位线长为5cm,底边上的高为5cm,则梯形下底长为__________cm.面积为______ cm2 还有其他的一些题目就不一一举例了。

接下来是说学情,一对一教学每个学生的学情都不同,有的学生是基础薄弱,有的学生是技巧方法的不成熟,学习风格的偏向和学习态度的强弱,因此在上课环节进行前我们必须要先掌握学生的学情。我这节课针对的是一个100分能考70多分的学生,他学习态度比较好,积极性比较高,但知识体系不完整,漏洞比较多,错过的题目也会一错再错,读题马虎,下笔轻率,所以在课堂上要把重点难点设计成相应的练习帮助其复习巩固。

再来说教法,针对这节课内容多,时间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高的特点,我首先用将这三单元的重难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在概括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经典的习题,然后对前面的讲解给出对应的习题进行检测,对他经常会错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复习,用的方法主要是讲练法或者先练后讲法帮助学生复习。

接下来说教学环节,首先课前注意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上次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作业中的错题学生应做标记,通过再次讲解明确做题思路和方法;接着就是通过与学生的日常谈话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困惑,最近的生活上的起起伏伏,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把握住学生最新的学习动态;接下来就是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采用提问式,书面表达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将重难点落到实处。

再说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教学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尤其是方法类,同时总结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接下来是说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应符合本节课所讲的内容,题目设置有针对性,同时应考虑学生的时间,在校学生平时学习任务繁重,所以作业的时间应不超过3个小时,不给学生造成太多负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作业设置时充分考虑题目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要有针对性训练。这次的作业就是一份期中测试模拟卷,对期中测试进行预热。

最后说板书设计,个性化辅导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板书的设计也应千变万化,对于学生识记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可做提纲性的板书;对于学习风格偏视觉型的学生应有规范的明确清晰的板书,重点难点标识明确;对于学习主动型强的学生,老师可调动其积极性,教师设计板书框架,学生填充具体内容,师生协作。板书设计的宗旨:重点难点突出,清晰准确。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5】

1. 探索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掌握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探索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1.有时我们感觉两个图形是轴对称的,如何验证呢?不折叠图形,•你能比较准备地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

2.轴对称图形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结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了.

1.要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公理,那么必须找到两个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这样才能确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1),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

(2).作直线CD.

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图中的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作出这些对称轴.

作法:

1.找出五角星的一对对应点A和A′,

连结AA′.

2.作出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L.

则L就是这个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出五条对称轴,所以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

如图,与图形A成轴对称的是哪个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尺规作图,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据此得到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一条对称轴的

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对对应点,连结这对对应点,•作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课本P36-37习题12.1 5、10、11、12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6】

一、问题引入:

1、一般地,对于n个数 ,我们把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mean),简称 ,记为 ,读作 .

2、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各个数据的 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 .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weight),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 .

二、基础训练:

1、数据2、3、4、1、2的平均数是________,这个平均数叫做_________平均数.

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将这组数据每个数都扩大2倍,则所得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是( )

3、如果一组数据5, -2, 0, 6, 4, 的平均数为6,那么 等于( )

(1)在这十个数据中,34的权是 ,32的权是______.

(2)该市7月下旬气温的平均数是 ,这个平均数是_________平均数.

5、一个班级40人,数学老师第一次统计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为85分,在复查时发现漏记了一个学生的成绩80分,那么这个班级学生的实际平均成绩应为 ( )

三、例题展示:

例: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km/h,步行的速度是5km/h.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h,然后又步行了1h,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 .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h,然后又步行了3h,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 .

四、课堂检测:

1、在一次知识竞赛中,1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80,84,78,76,88,97,82,67,75,71,则他们的平均成绩为 。

2、一个地区某月前两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x1, x2, x3, x4, x5和x1+1, x2+2, x3+3, x4+4, x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

3、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4、八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八年级二班有学生40人,一次考试中,一班的平均分是81,二班的平均分是90,则这两个班的90位学生的平均分是( )

5、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

6、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7、一名射击运动员射靶若干次,平均每次射中8.5环,以知每次射中10环,9环,8环的次数分别为2,4,4,其余都是射中7环的数,则射中7环的次数和射靶总次数分别是多少?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7】

(3)、交待了求一组数据极差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的反映极差的意义,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这样极差之所以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了。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合理即可。

六、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4、一组数据X 、X …X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 +1、2X +1…,2X +1的极差是( )

七、课后练习:

1、已知样本9.9、10.3、10.3、9.9、10.1,则样本极差是( )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14名学生的成绩与全组平均分的差是2、3、-5、10、12、8、2、-1、4、-10、-2、5、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3、已知一组数据2.1、1.9、1.8、X、2.2的平均数为2,则极差是。

4、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极差是。

5、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将数据适当分组,做出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答案:1.A ; 2.D ; 3. 0.4 ; 4.30、40. 5(1)极差55分,从极差可以看出这个小组成员成绩优劣差距较大。(2)略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要对其认真对待。设计出优秀的课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编写教案课件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今天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要向大家推荐一篇文章主题是“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添加到收藏夹中!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

2、过程与方法

(1)过程: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几何直觉、

(2)方法: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识别

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我们生活的周围,如果你认真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里、引导学生观察08年奥运村模型图,你能从中找到一些你熟悉的'图形吗?

(2)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实物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从高科技产品到日常小玩意,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的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2、直观感知,识别图形

(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是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2)展示一个长方体教具,让学生分别从整体和局部抽象出几何图形、观察长方体教具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线段、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打开幻灯机,投放课本图5.4-1的图案.

2.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3.师生交流.

(1)这引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图5.4-1 上一排左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如图(1);上排中间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十二边形, 四周对称着4个等边三角形,如图(2);上排右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六边形,内接六角星,如图(3);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 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

《5.4平移》同步讲义练习和同步练习

1在△ABC中,∠C=90°,AC=BC=5,现将△ABC沿着CB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若平移的距离为2,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把直角梯形ABCD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HG=24cm,WG=8cm,WC=6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

3、绐正五边形的顶点依次编号为1,2,3,4,5.若从某一顶点开始,沿正五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行走,顶点编号的数字是几,就走几个边长,则称这种走法为一次“移位”.如:小宇在编号为3的顶点上时,那么他应走3个边长,即从3→4→5→1为第一次“移位”,这时他到达编号为l的顶点;然后从1→2为第二次“移位”.若小宇从编号为2的顶点开始,第20xx次“移位”后,则他所处顶点的编号是 .

《5.4平移》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1. 将图形平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对应线段相等

B.对应角相等

C.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互相平分

D.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解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将图形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不一定互相平分,故选C.

12. 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怎样的移动可以相互得到( )

A.轴对称 B.平移 C.旋转 D.平移和旋转

解析: 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平移和旋转可以相互得到.故选D.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2.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

二、新授

问题3.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专,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比较(1)、(2)所得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吗?

不是每道应用题都是直接设元,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定如何设未知数。

(3)当长方形的长为18厘米,宽为12厘米时

长方形的面积=18×12=216(平方厘米)

当长方形的长为17厘米,宽为13厘米时

长方形的面积=221(平方厘米)

∴(1)中的长方形面积比(2)中的长方形面积小。

问:(1)、(2)中的长方形的长、宽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2)中的宽比长少“4厘米”改为3厘米、2厘米、1厘米、0.5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猜想宽比长少多少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呢?并加以验证。

实际上,如果两个正数的和不变,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积最大,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4页练习1、2。

第l题等量关系是: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第2题等量关系是:玻璃杯中的水的体积十瓶内剩下的水的体积=原来整瓶水的体积。

四、小结

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有些等量关系是隐藏的,不明显,要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找出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6页,习题6.3.1第1、2、3。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

1.重点:探索这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难点: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储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义,关系: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

本利和=本金×利息×年数+本金

2.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

利润=售价-成本 ; =商品利润率

二、新授

问题4.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

利息-利息税=48.6

可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

2.43%×X×2,利息税为2.43%X×2×20%

根据等量关系,得 2.43%x·2-2.43%x×2×20%=48.6

问,扣除利息的20%,那么实际得到的利息是多少?扣除利息的20%,实际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

2.43%x·2·80%=48.6

解方程,得 x=1250

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 (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那么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标价的80%(即售价)-成本=15

若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那么

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1+40%)x·80%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40%)x·80%-x=15

解方程,得 x=125

答:每件服装的成本是125元。

三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5页,练习1、2。

四、小结

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的合理性。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首先寻找“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6页,习题6.3.1,第4、5题。

三课时

教学目的

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行程问题。

2.难点:间接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2.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 / 时间

二、新授

例1.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三分之一路程后,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将会在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

画“线段图”分析, 若直接设元,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x千米。

1.坐公共汽车行了多少路程?乘的士行了多少路程?

2.乘公共汽车用了多少时间,乘出租车用了多少时间?

3.如果都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要多少时间?

4,等量关系是什么?

如果设乘公共汽车行了x千米,则出租车行驶了2x千米。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3x千米,那么也可列出方程。

可设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x小时。

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所列方程的复杂程度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设未知数时要有所选择。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7页练习1、2。

四、小结

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常见的一个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以及由此导出的其他关系。如何选择设未知数使方程较为简单呢?关键是找出较简捷地反映题目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定怎样设未知数。

四、作业

教科书习题6.3.2,第1至5题。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全

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

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授

阅读教科书第18页中的问题6。

分析: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 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做要6天。

2.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两人的工效已知,因此要先求他们各自所做的天数,因此,设师傅做了x天,则徒弟做(x+1)天,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方程得 x=2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 ,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

所以他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巩固练习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

由甲独做10小时;

请你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例如 (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

间的关系,即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作业

教科书习题6.3.3第1、2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③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列举:3,5.7,-7,-9,-10,0,-3,-7.4,5.2…

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运用角度表示方向,并能熟练运算和角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方位角在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方位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方位角的准确表示。

教学准备:预习书上有关内容

预习导学:

如图所示,请说出四条射线所表示的方位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角经常用于航空、航海,测绘中领航员常用地图和罗盘进行这种角的测定,这就是方位角,方位角应用比较广泛,什么是方位角呢?

二、精讲点拔,质疑问难

方位角其实就是表示方向的角,这种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的方向,如“北偏东30°”,“南偏西40°”等,方位角不能以正东,正西为基准,如不能说成“东偏北60°,西偏南50°”等,但有时如北偏东45°时,我们可以说成东北方向。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例1如图:指出图中射线OA、OB所表示的方向。

(学生个别回答,学生点评)

例2若灯塔位于船的北偏东30°,那么船在灯塔的什么方位?

(小组讨论,个别回答,教师)

例3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60°,南偏西10°,西北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海岛D方向的射线。

(教师分析,一学生上黑板,学生点评)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例4某哨兵上午8时测得一艘船的位置在哨所的南偏西30°,距哨所10km的地方,上午10时,测得该船在哨所的北偏东60°,距哨所8km的地方。

(1)请按比例尺1:000画出图形。

(独立完成,一同学上黑板,学生点评)

(2)通过测量计算,确定船航行的`方向和进度。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代表发言)

五、布置作业、当堂反馈

练习:请使用量角器、刻度尺画出下列点的位置。

(1)点A在点O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离点O的距离为3cm。

(2)点B在点O的南偏西60°的方向上,离点O的距离为4cm。

(3)点C在点O的西北方向上,同时在点B的正北方向上。

作业:书P1407、9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6】

垂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对顶角有怎样的性质。

二。新课:

引言:

前面我们复习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垂足为O。

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

注意:

1、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

反之,

(二)垂线的画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画法:

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

(三)垂线的性质

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练习:教材第7页

探究:

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

A,B,C,……,其中(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

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四)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上图,PO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

例1

(1)AB与AC互相垂直;

(2)AD与AC互相垂直;

(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

(5)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

(6)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

C。 3个D。 4个

解:A

例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解:略

例3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

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

设汽车行驶到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

行驶到点Q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公路AB上分别画出P,Q两点位置。

练习:

1。

2。教材第9页3、4

教材第10页9、10、11、12

小结:

1。要掌握好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这几个概念;

2。要清楚垂线是相交线的特殊情况,与上节知识联系好,并能正确利用工具画出标准图形;

3。垂线的性质为今后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应该熟练掌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盼望这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有助于您更为精深的了解。为了符合授课要求,老师要提前备好讲义与课件,也因此老师要认真策划每一份讲义课件的重点与难点。准备完备的教案课件,则是帮助老师能够即时总结与反思授课情况。愿文字触动您,多加留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学生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学的.位置,那么在书面上应该怎样记录位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位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的表示位置,可以把第X列第Y行表示为(X,Y),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小结:用一个括号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物体的位置用这个简单的方法表示,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那么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汇报。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3)数对闯关活动。

第一关:下面两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4,3)、(3,4)

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

第二关:谁能给这些数对分类。

(3,4)、(3,3)、(2,3)、(4,3)、(3,1)、(1,3)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3、确定方格中的位置。

师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

2、现在同学门应该知道科学家们怎样迅速的找到反回舱了吧,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监测出“神舟五号的降落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们快速的找到英雄杨利伟叔叔了。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学生接触不确定现象。结合“抛硬币”游戏过程,体会落地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是不能事先确定的。进而通过“摸球”试验,体会有的试验结果是一定发生的,有的是不可能发生的,有的是可能发生的。

教学目标: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不是确定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二、说教学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观察法和动手实验法。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体会动手实验法探索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教师)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结果无法确定,所以人们常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

(二)探究新知

例1、例2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则是确定的。因此,可以让学生亲自做一做

教学例1时可以让学生先猜“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朝上?”“亲自抛一抛,验证猜想,最后用“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来描述这一现象。

教学例2时,可让学生依次摸球得出结论再进行分类。

例3应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进行分析和推理,最后列举出这场足球赛的3种可能结果。

教学中注意有序地列出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猜想、分析及推理能力。

(三)课堂练习

课堂活动及练习题1、2、3。

(四)布置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3

说教材:

教材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扇形》。这个内容是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之后来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圆环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

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教学的。本课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通过丢手绢游戏,自主探索对圆中的弧、扇形以及圆心角的认识,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创新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说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做游戏、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扇形,理解弧、扇形、圆心角等概念。并理解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关系。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游戏活动使学生建立扇形的概念、认识弧、圆心角,从而突破其教学难点和重点。

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知识水平,通过做游戏的方法以及借助实物演示,让学生独立探讨知识形成过程。

(二)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法和观察、发现法教学,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游戏中发现问题再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猜想、讨论、验证,在合作与交流中分析和推理,从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三)本节课围绕重难点,将现实游戏操作与多媒体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愿意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引入。

①描一描:下列图形中的圆心、半径以及直径。

②步骤一:请同学们蹬着,围成一个圆。

步骤二:老师先将实物悄悄地放在一位小朋友的后面,这位同学当圆心。

步骤三:当圆心的小朋友将实物放在第二位小朋友的后面当半径,依次类推找出下一位小朋友当半径。(两位小朋友当半径)

2、围一围:请同学们围成一个圆,中间含有圆心以及两条半径。

(旨在让学生自己在实际游戏中观察出弧、圆心角和扇形)。

3、想一想:学生质疑

圆中除了圆心、半径以及直径还有什么需要我们探索的知识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弧。

a、教师引入:游戏中的圆,圆上两个小朋友之间的部分可以看做弧。

b、学生发现:展示屏图中,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2、认识扇形。

a、教师引入:经过两个小朋友之间的部分以及两位半径小朋友所围成的部分可以看做扇形。

b、学生发现:展示屏图中,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认识圆心角。

a、教师引入:从圆心小朋友引出两位半径小朋友,组成的角可以看做圆心角。b、学生发现:像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1、2、3、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观察和发现,最终认识弧、扇形、圆心角)。

4、合作探究

(1)练一练:说说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

(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从找角出发,认识圆心角。)

(2)比一比:下面三个圆大小相等,三个扇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扇形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3)动一动:自己动手折扇子,了解折扇大小的变化情况。

在同一把扇子,张开程度的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4)聊一聊: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以四分之一圆为弧的扇形呢?通过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学生总结: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80;以四分之一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90。

三、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物体中的扇形,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扇形的事物?

2、画一个半径为1cm的圆,再在圆中画一个是60的扇形。

四、归纳总结

谈谈这堂课的收获或感想?

五、书面作业

课堂作业:P76练习十六第3题

家庭作业:P76练习十六第2、4题

(以上的巩固练习、归纳整理和作业的主要旨意使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心角、弧、扇形等概念并得以巩固)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一节内容《认识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

2、教材简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再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画圆的操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经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4、教学重点:会使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5、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二、学生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本校处在城乡结合处,家庭辅导能力较低,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三、说教法学法

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本节课我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车轮为主线,在动手中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画法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交流、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

2、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意识,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3、本节课我采用了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与教法相对应,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

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由课前准备的纸做的车轮(车轮有正方形的、圆形的),让两名学生滚车轮比赛来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知道圆形的车轮既快速又平稳,使数学的内容充满人文色彩。在体现了社会性和时代感的同时,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

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一系列开放性活动,把学生变被动"学数学"为主动"做数学"。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中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等,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理解了圆的基础知识,还训练了一些基本技能。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

精神与合作精神,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巩固练习通过填空、判断、操作等练习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圆,充分理解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小结体验: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最后,让学生用右手食指画一个圆满的句号,结束课堂。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十三篇


对于刚开始工作的教师来说,教案和课件仍然是重要的工具。不能在编写教案和课件时草率对事。优秀的教案和课件能够给教师的授课注入新的灵感和力量。编辑筛选后发现,“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是一篇值得一看的文章之一。您可以在这篇文章中找到您所需的任何信息!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

“折扣”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第97页的内容,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

1.理解打折的含义,会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

2.会利用已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与折扣相关的各种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分析、比较、判断等能力。

[设计思路]

这节课我们组着力于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首先,从学生课前认识的折扣中来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折扣问题的基本解法。让学生感受到“折扣”这一学习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接着,从学生感兴趣的“商场折扣大揭秘”入手,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以合作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初步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利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思路,解释和解决商品中的“反常”现象,如已知折扣和现价求原价,已知折扣和优惠价求原价等,使学生对折扣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加入了现实生活常见的满百返五十的现象,将其与相应的折扣相比较,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折扣现象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分析问题的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逐步深化学生对折扣的理解和认识,并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

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管理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转变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教学平台。

3、提高教师自身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并在今后教学中加以实施和推广,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2)

一、说教材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在教材中第24页例1和例2,“倒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其次学生通过找倒数的活动,交流探讨、归纳方法。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四人小组自主探索的活动上,由于经常使用,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推理、归纳总结能力;在知识上学生通过自学等已经自主地建构了有关倒数的一些知识,对倒数的学习价值和用途也有一定的了解。

可能存在的问题:

1、对倒数只是从形式上认识,未理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之间进一步的关系。

2、在找倒数时,对于找分数、整数的倒数相对比较简单,而对于找带分数、小数的倒数存在一定的困难。

3、对于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本身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疑惑。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推理、体验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归纳反思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猜测、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质疑、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逻辑美,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四、说教学设计

课标中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对教材做了以下处理:

处理1:倒数的出现,在学生的心理上势必会形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倒数?它的用途何在?我们知道倒数的学习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针对这点我设计了学习前测和学习后测。

(1)前测:对于倒数你都了解多少?还想学习它的哪些知识?

让学生在自我提出问题的驱动下进行一种有内需的学习。

(2)后测: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困惑?以前对于倒数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回顾、梳理,整理收获,反思不足。认识了倒数的意义,掌握了找倒数的方法之后。内心自然有了想运用倒数的冲动,自然引发新问题:倒数在哪里用?可以怎么用?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也为后续学习埋好伏笔。

处理2:富有层次、深度的练习题。

在认识倒数的意义之后,我设计了4道由易到难得判断题。分别解决定义中出现的:两个数、互为、乘积为1等核心词的理解。尤其是第四小题,一箭双雕,第一解决“互为”即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第二引发学生质疑:只有分数、整数才有倒数,小数也有倒数吗?通过学生辩论,更进一步理解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在总结出找倒数的方法之后,我也设计了4道判断题。第一、二道解决特殊数0、1的问题,第三、四题加深学生对两个数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大多学生还要借助形象思维来辅助理解。在这里特地借助了数轴作为支架,运用数形结合,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查找、连线,感受真分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假分数的倒数等于或小于它他本身。

处理3:教材中只出现了找分数、整数倒数的方法。基于学情和后续计算的需要,我拓展到了小数、带分数。

五、说教法、学法

课标中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1、在课中,我摆正位置,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搭建平台。如判断题第四小题,引发学生产生辩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对于找倒数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可以借助这一经验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出找倒数的方法。基于这一点我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下,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本课中我3次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第一次在小组合作中、第二次在小组交流之后、第三次在回顾总结阶段。通过经历反思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应用意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两列分数乘法计算题,一列结果不同,另一列结果都是1。男女生分组比谁算得准又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观察、讨论右边一列算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新课:倒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视觉上、心理上产生一种冲突,激发学习倒数的欲望】

2、对学生进行前测。【前面提到的教材处理1】

(二)探究讨论,深入理解。

1、学生初步尝试进行概括倒数定义。

2、板书倒数定义,结合定义讨论倒数的特点,设计问题:“你认为要重点理解哪个词?没有它可以吗?举例说一说。

重点理解:“互为”“两个数” “乘积为1”

3、结合判断,再次加深对倒数的认识。【前面提到的教材处理2】

4、让学生试着举例,说出几组倒数,看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举例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倒数的意义,体会到数学语言即简洁又严谨。(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点)】

(三)合作交流,探讨方法。

1、通过找倒数的活动,交流探讨方法。

学习提示:

1、请先独立找出哪两个数互为倒数。遇到了什么问题?

2、四人小组交流方法及问题。

3、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总结出找倒数的方法。

你又遇到什么新问题?

在学生活动时,我是这样参与学生活动:

(1)通过观察,交流,发现学生出错点及原因,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通过询问、倾听,了解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对带分数、小数、0和1这些数找倒数的方法上。

2、汇报、交流、反思、总结。

在四人小组汇报的基础上:

(1)引发其余学生质疑:如:为什么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你们是怎么想的?整数、假分数怎么办?

0、4只能转化成分数才能找出它的倒数吗?【教材处理3】

【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但小数在这里可以用1÷0、4来求它的倒数,不受影响。】

(2)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3)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用字母表示,a不为0、)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总结等活动,掌握找倒数的方法目标1、2的达成。】

(四)巩固拓展:

1、对口令:师生互说倒数,由易到难。

2、判断:【前面说到的教材处理2,数形结合】

(五)回顾、反思:

【学生通过经历反思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应用意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3)

一、教材

1、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圆的面积》。

2、教材、学生情况分析: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该内容与教材前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在学生学习过的平面直线图形的面积计算和现在刚学过的圆的初步认识以及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统计图作了铺垫。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3、教学目标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并从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生活经验出发,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和运用转化的思想,初步渗透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及集体观念。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把教学重点定为是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公式计算。

教学难点则是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关键是弄清拼成的图形的各部分与原来圆的关系。

二、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及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课教学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探究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主要采用了以下4个教学策略:

1、知识呈现生活化。以草坪中间的树上捆着一匹马在吃草为主线,让学生提出问题。让生活数学这一条红线贯穿于课的始终。

2、学习过程活动化。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究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3、学生学习自主化。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方法合作化。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采用4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实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教学过程

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我将教学过程拟订为“创设情境,设疑自探;引导探究,解疑合探;拓展延伸,质疑再探;总结回顾,知识再现。”四个环节进行,努力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心理基础,为了使学生乐学,在第一环节中,我首先通过录像创设草坪中间的树上捆着一匹马在吃草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并进一步提出“马最多能吃多少草呢”?从而引出课题:圆的面积计算。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情景设置,拉近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解疑合探

第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启发猜想,明确方向——化曲为直,扫清障碍——实验探究,推导公式——展示成果,体验成功——首尾呼应,巩固新知五大步进行:

第一步:启发猜想,明确方向。

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在第一步:启发猜想,明确方向中。我启发学生猜想:“比较两个圆谁的面积大,你觉得圆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怎样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自然的会作出合理猜想。但对于怎样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想到可以将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再求面积。至于如何转化,怎样化曲为直,因受知识的限制,学生不能准确说出。我抓住这一有力契机,进入下一步教学。

第二步:化曲为直,扫清障碍。

在第二步:化曲为直,扫清障碍教学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大小相等的圆分别沿半径剪开,先分成8等份、然后拉直,再分成16等份拉直、最后分成32等份,再拉直,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成的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底就越接近于线段。这一规律的发现,不仅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彻底扫清了“转化”的障碍。这时我适时放手,进入下一步教学。

第三步:实验探究,推导公式。

在第三步:实验探究,推导公式教学中。我首先提出开放性问题:你能不能将圆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试着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议一议拼成的图形的各部分与原来的圆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里,我没有硬性规定让学生拼出什么图形,而是放开手脚让学生拿出已分成16等份的.圆形卡纸小组合作去剪,去拼摆,并鼓励学生拼摆出多种结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四步:展示成果,体验成功。

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我将引导学生进入第四步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然后由学生自己,同学和教师给予评价。同时对拼成近似长方形的情况,教师再结合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并结合板书。首先让学生明确圆周长的一半相当于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半径等于宽,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这是教学的关键,再此基础上进行推导,得出圆面积等于周长的一半乘以半径,再让学生弄清圆周长的一半等于π r,从而得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化简后用字母表示为S=π r2。

第五步:首尾呼应,巩固新知

在学生获得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进入第五步:首尾呼应,巩固新知的教学。“马最多能吃多少草呢”?求出它的面积。从而达到了对新知的巩固。

(三)、拓展延伸,质疑再探

为了深化探究成果,在第三环节:分层训练,第一层:基本性练习,第二层:综合性练习,第三层:发展性练习。实现层层深入,由浅入深。逐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附部分练习设计)

第一层:基本性练习

1、同座互增一个画好半径的圆,求其面积。

问:先要知道什么条件,再怎样求?

2、求一元硬币的面积。最好先量出硬币的直径还是半径?为什么?

第二层:综合性练习

3、实践题:每人准备一段绳子并求此绳围成最大圆的面积。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此问题?

4、根据下面条件,求出各圆的面积。

r=3厘米d=0.2分米C=6.28米

第三层:发展性练习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圆的面积。

6、把一个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厘米,求此圆的面积。

(四)、总结回顾,知识再现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感受吗?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S =πr^2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4)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55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十五第8~11题。

育人目标

1.学会借助线段图等方法分析较为复杂的现实问题。

2.能考虑现实情况应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掌握一些策略性的知识。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以及团队协调合作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4.在分摊运费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创造。

5.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经验,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

6.经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性的知识。

学习评价设计

1.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归纳出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运用归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团队合作的情况。(让学生先简要交流课前了解的信息:人们一起合伙运货、租房等,如何协调付费的情况。)

2.教师用课件呈现:三人需要用同一辆车运送同样多的货物共需90元,当车走到路程三分之一处,出现甲卸货,到路程的三分之二处,出现乙卸货,到终点是丙卸货。

教师提出问题:他们如何分摊运费?请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提出:

①们运的货物同样重,把运费平均分配。

②尽管他们的货物一样重,但因为他们运的路程不一样。甲运的路程短应该少付,丙运的路程长应该多付。

③按照路程的长短按比例分配的办法来分摊运货的钱。

④能不能把运费分成每段30元,第一段由三人共同分担,第二段由乙和丙两人分担,第三段只有丙一个人承担,这样比较公平。

……

以上方案中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公平?

学生经过讨论会认为:平均分的方案不公平,因为甲运的路程短,却要和路程最长的丙付同样多的钱,这种方案在现实中不容易被接受。按比例分配或按每段路程来分摊钱的办法可以让运货路程短的付较少的钱,而运货路程长的付较多的钱,这样相对比较公平。

抽生交流课前了解的信息。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讨论交流哪些方案才是公平的。

在分摊运费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创造。

合作探究

1.请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公平的办法,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果写出来。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2.交流汇报,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求汇报时阐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方法1:按路程比例分摊。把路程平均分成三段,甲行了一段付一份钱,乙行了两段路程付两份钱,丙行了三段路程应付三份钱。

根据各人所行路程的段数,把钱一共分成:1+2+3=6(份)。

其中甲占90的:90×1/6=15(元)

乙占90的:90×2/6=30(元)

丙占90的:90×3/6=45(元)

答:甲应分摊15元的运费,乙应分摊30元的运费,丙应分摊45元的运费。

方法2:按路程段数分摊。

每一段的运费:90×1/3=30(元)

第一段的运费甲、乙、丙三人分摊:

30÷3=10(元),每人付10元。

第二段运费由乙、丙两人分摊:

30÷2=15(元),每人付15元。

第三段运费由丙一人付30元。

所以三人分摊的运费是:

甲:10元

乙:10+15=25(元)

丙:10+15+30=55(元)

答:甲应分摊10元的运费,乙应分摊25元的运费,丙应分摊55元的运费。

3.对方案中存在的疑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果你是甲,你会接受哪种方案?为什么?如果你是丙呢?

独立设计公平的分摊方案。

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

讨论交流,体验实际意义。

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经验,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

巩固应用

1.课件出示情境。

小强家房子出租给小李、小张、小王三个年轻人,每月房租是630元。6月份,小李只住到10日就搬走了,小张只住到20日也搬家了,小李和小张离开时都留给小王210元的房租。到月底小强的妈妈要去收房租了,如果你是小强,你会建议妈妈怎样收这三个年轻人的房租比较合理?

由学生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拟订方案解答。

方法1:

小李应付的房租:630×10/30x1/3=105(元)

小张应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210(元)

小王应付的房租:630×(10/30x1/3+10/30x1/2+10/30)=315(元)

方法2:

630÷3=210

小李:210÷3=70(元)

小张:70+210÷2=175(元)

小王:70+210÷2+210=385(元)

请学生再思考: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样付房租?

同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2.课件出示:在方格纸上涂色设计图案(课堂活动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后,让学生自选颜色,设计图案。然后再算出各种颜色所涂格子数的比,这样就把问题归结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上来,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先提出方案,然后自己拟订方案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自己分摊方法。

讨论交流。

独立理解题意,自选颜色设计图案并解答。

经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谈收获。

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8~11题。

思考题:参加比赛的人数应该是7的倍数(3+4=7),又因为参加比赛人数在160-170人之间,所以参加比赛的人数可能是161人或168人。

独立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5)

教学难点:由于圆与以前学习的直线图形性质有很大不同,对“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都是一种挑战,因此,“化圆为方”的转化方法和极限思想的感受是本节课的难点。

说教法:

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说学法: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在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归纳,联想,转化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学的魅力,结合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腾出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渗透转化

新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圆的认识、周长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以唤取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出示“一只小狗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10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狗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的ppt课件。启发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展开讨论同学们的方法是否可行,从而引出课题,讲授圆的面积的概念。融新知识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之中,这样做,目的就使学生在对新知识的渴望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第一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剪拼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进行四人小组活动后,我让各小组的代表展示自己剪拼的作品,根据学生出现的多种情况,我利用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后,并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证实:将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当把圆平均分成无数份时,拼成的图形就成了长方形,即“化曲为直”。 这样的设计给予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活动的主体。

第二步,我让学生讨论:根据转化的图形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圆的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在剪拼的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变了,但面积没变,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圆的面积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乘半径,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的字母公式s=πr 。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之后,为了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极限”的概念,我适时进行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把圆平均分成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后,拼在一起,再观察每次拼成的图形中闪动的曲线与圆周长的关系。学生就会明白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当分的份数足够多时,曲线就接近直线了。由于在剪和拼的过程中,图形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就这样,抽象难懂的“极限”的概念就在教具直观、形象的演示中初步理解了。

在这个环节中,把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直观、形象的教具演示相结合,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

(2)能够掌握多种测量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能够说出圆周率小数点7位

(4)能够了解祖冲之

(5)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7)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视频、篮球、硬币、瓶盖

教学过程

一、讨论探索活动导入

1、展示实物篮球、瓶盖、硬币

揭示主题:圆的周长

2、提问:正方形、长方形的边长是4条边相加就是周长,那圆的周长也和它们一样吗?

3、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篮球的周长(分小组讨论探索)

4、提问:圆是没有边长的,它只是一条曲线,你们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将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吗?你们能想几种方法出来?

5、分享测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线为直线、滚动、软皮尺测、绳绕圆一周

二、了解圆周率

1、提问:观察一下篮球和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

2、提问:有谁知道圆周率是多少吗?

圆周率3.1415926535

3、大家猜一猜圆周率有多少小小数点?

(展示祖冲之图片以及圆周率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比外国早1000年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

圆周率是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这个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3、播放视频:歌曲名3.1415

三、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1、根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以推导出一个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书上,告诉我是什么?

公式:C=πd或C=2πr

2、提问: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条件:直径或者半径、π=3.14

3、例题讲解

书上第64页例题

4、做练习题

(展示ppt)

课后小结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课后习题

同样的小组成员,测量一个学校圆形的周长,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7)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比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包括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提出不同的问题,逐步抽象出“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情,我预设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比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比的重要性,感受比的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此目标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就看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遵循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以“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和“练习检测法”为主要教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以自主探究、观察发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及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始终以问题为引领,遵循“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这样的新课标设计理念,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杨利伟叔叔及其事迹出发,设置问题,逐步引入新课。

同学们,认识杨利伟叔叔吗?他就是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航天员。20xx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对!他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此时设置问题:怎么用算式表示她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给以充分肯定。

15÷10 表示长是宽的几倍

10÷15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接着老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你们老师要告诉大家这两个除法算式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来表示。那是什么呢?对!那就是比。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比(同事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目标,引发探究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还巧妙引入下一环节。

(二)探究新知,认识比

1、首先紧承上一环节设置学习新知的问题:到底怎样用比来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师巡视,对学困生作个别指导。之后全班交流,汇报结果,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记作15:10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记作10:15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比,我又抛出问题:那么什么是比呢?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比的算式,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从中又发现比的什么特点呢?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之后汇报结果: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是有序的(教师板书)

2、再从学生刚列出的算式中选择一道来学习比的读写以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10比15读作“10比15”,写成“10:15”

(板书)

然后指名学生读一读,提醒学生注意:虽然10:15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10比15、不能读成十五分之十。并鼓励学生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一个比,不是一个分数。比的读写是新知识点。教师先讲解,再让学生模仿练习)

3、最后学习比值的表示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值,再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值通常怎样表示呢?学生合作交流后,(出示课件)师生一起明确答案。

这一教学环节,我是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新课标理念而设计的,为了学好新知,突破重点,我才用了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比的概念较抽象,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上课时还要多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扫清认知上的思维障碍。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先思考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应用新知,告诉学生,不仅两个同类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两个不同类的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如课件中的例题就要我们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

例:在日常生活中,一辆汽车行驶,2小时行驶16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0÷2=80千米)

先引导学生思考:用已学知识如何表示?再师生一起明确答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来表示,即速度=路程÷时间

那么如何用比来表示呢?即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60÷2,比值是80。

2、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师过渡:刚刚大家知道了用比来表示两个不同类的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现在就用刚刚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吧。

(出示课件)抛出问题;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

鼓励学生大胆试一试,自己阶梯,再全班交流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薛秀哦东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否则难以化解教学难点,因此这一环节先通过例题的学习来疏通学生的解题思路,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不会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化解了难点,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题练习,课堂检测

教学中我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实际性”的原则,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于是我在课件上准备了以下习题,如课件所示,分三种:

(1)基础练习题(2)综合练习题(3)课外延伸提

这一环节不同的题型适合不同的学生做,实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应用新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五)布置作业,联系生活

1、说说生活中的比。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9页的“做一做”。

这一环节中,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数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第一题,能使学生体会倒到比的重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我设计了第二题,还要特别强调华的前项和后项不能颠倒。

六、设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具体的解题方法;同事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也简单明了。

最后总结说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主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得到提升。

我的说课完毕,欢迎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8)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68-77页

二、教材分析:

《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内容,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学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过,设置了多种情境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能够发展对除法与分数的认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比的性质、比的应用理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和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知识,能够发展学生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比例及其它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写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要会求比值。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六、教学难点:

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在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备三角板一副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比

课件出示例1问:图上有什么?(2杯果汁,三杯牛奶)想一想:可以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呈现:牛奶比果汁多一杯;果汁比牛奶少一杯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板书:2÷3=

3÷2=

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来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在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还可以用比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新内容——认识比(板书)

2.自主探究,认识比

(1)用比表示两个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

(2)用比表示两个不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

(3)揭示比的意义。观察屏幕上的几个比,想一想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想好以后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分数就是除法,比与除法有关系,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的商就是比值。问:比的后项能为0吗?

不能

(4)课件出示

3.自主练习,应用比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70“练一练”1、2、3

4.拓展延伸,感受比

你听说过“黄金比”吗?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从古希腊以来,一直有人认为把黄金比应用于造塑艺术,可以使作品给人以最美的感觉。因此,黄金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找找看吗?

5.课堂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的商就是比值。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9)

【学材简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总复习时,应将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方面,同时要注重与分数乘除法问题的对比,分析百分数问题与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在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通过总复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也可借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设计理念】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发芽率、合格率等。所以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才能轻松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基础上,经历体验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引发学生对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解题策略和规律的深层次思考,克服学生消极接受的惰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集体交流,小结方法等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对百分数应用题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了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应重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据、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生活化”、“数学化”得到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百分数单元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

2、在百分数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中使学生经历一个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3、在百分数单元复习的过程提升数学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经历百分数的回顾和应用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乐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以及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找准量和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谈话:我们上段时间学习的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判断:“4/5=80%,4/5米=80%米。请同学们说明理由。(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比,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3、复习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相转化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简。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使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回顾,使学生把各类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性的建构知识。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让学生自己探索,再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二)根据信息,请同学们提出相关的百分数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老师今年36岁,丁俊同学今年12岁。

问题:1、老师的岁数是丁俊同学的百分之几?

2、丁俊同学的岁数是老师的百分之几?

3、老师的岁数比丁俊同学的大百分之几?

4、丁俊同学的岁数比老师的少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根据给出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独立解答,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结构,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复习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

我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问: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指名回答)

2、已知女生人数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单位“1”是已知的)

3、已知男生人数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单位“1”是未知的)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变式练习,运用对应思想,数行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等,让学生在“联”中求“变”,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与方法,达到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折扣、纳税、利息。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

问:什么等于折扣?

2、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问:应纳税额等于什么?

3、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之间的比值叫做利率。

问:什么是利息?如何计算利息?在计算利息时要注意什么?

4、计算:王叔叔20xx年买了20xx元国债,定期三年。三年国债的利率为5.4%。由于买国债可以免交5%的利息税,王叔叔可以免交利息税多少元?到期时,王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敏锐的数学眼光和灵活的数学思维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训练和发展,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结构更加明晰,思路更具条理性,也再次突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五)综合练习:

1、方方说:“书价是30元,书店给打了九折。”毛毛说:“我付的钱数是方方所付钱数的50%。”园园说:“我付的钱数是方方所付钱数的13 ”丁丁说:“我付的钱数是方方所付钱数的1.5倍。”请问他们各付了多少钱呢?

【设计意图:创设开放性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并让学生选择相关信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对比,渗透了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不同层中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昨天我们班有2人请假了,大家能计算出昨天我们的出勤率吗?

问:出勤率等于什么?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应重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据、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新鲜感,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今后要用99%的努力+1%的灵感去创造100%的成功。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

意义 互化 应用 找准单位“1”

单位“1”是已知(用乘法计算)

单位“1”是未知(用除法或方程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0)

[教材简析]

分数连乘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完了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之后进行教学的。例题6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分数连乘解决,既为学生提供练习分数乘法计算的机会,又为学生学习分数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作些准备。

例题6在呈现实际问题之后,先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分步解答之后,再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教学三个数连乘。然后通过具体的示范,再告诉学生: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6题都是分数连乘的计算练习,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第7~9题是用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应用题中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媒体播放动画

10月1日是国庆节,校园里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同学们有的做彩旗,有的做绸花,其中六年级的同学为国庆节晚会在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8/9。(这些绸花按班级分别装在不同的花篮中,并在篮子上标出相应的数量及字样,题目是采用画面、配音和文字叙述等形式出现)

2、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怎么列式?你能说出8/9这个分数的意义吗?(学生口述)

师:为了早些完成任务,学校又派了三班的同学去做花,你们想知道三班的同学做了多少朵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上面这些数据算出三班做的朵数?(出示:三班做了多少朵?)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例题6。这个例题,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敢试一试,自己来解决?

[评:新课伊始,教师首先由学生身边国庆做花的生活图景开头创设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道理。]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学习例6。

找一名学生把屏幕上的例题6完整地读一遍,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是如何理解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8/9和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这两句话的?

学生自由发言,统一认识。

(2)明确要求,分组学习。

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题目中所描述的等量关系。

列出算式并讲出道理。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忙。

[评:学生各抒己见,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与同伴的讨论中,开阔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别人质疑,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参与到小组中去,给予个别学生以适当点拨,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促进者。]

(3)小组汇报,评价订正(让学生板演)

订正线段图(或其他图示)。

注意让学生说清三班做花朵数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

分析题意,解释算式。

关键看学生能否说清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的意义;要引导学生说清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的算式。

方法一:1358/9=120(朵)

1203/4=90(朵)

方法二:13598=120(朵)

12043=90(朵)

(4)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能发现什么?着重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三。

[评:使学生明确用综合算式解答,分析的思路和分步解答的是一样的。]

师:1358/9求的是什么?是把谁看作单位1的?第一步乘得的数再乘3/4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是以谁作单位1的?

教师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连乘。(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评:对于例6,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采取了放的形式,让学生对例题中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团结协作,尝试解决,较好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师:分数连乘除了刚才同学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知道吗?

同学们自学课本P47页,再比较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和刚才板演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教师边说,边在大屏幕上显示: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一练以及练习九的第6题。同学们能用刚才学习的计算方法算一算吗?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算更简便,最后学生板演。此题重点讲解,尤其对此式中的8是作分子呢还是作分母?为什么?

2、练习九第7题。

让学生读题后,可以适当启发:要求四年级去了多少人,先要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五年级去了多少人?(可以说明既可以分步列式解答,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校对。校对时要让学生再分析一下题里的数量关系,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谁作单位1。

3、练习九第8、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弄清解决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质疑问难,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评]

本节课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带学生进入熟悉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学会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放手: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1)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替”即替代,“换”则更换,替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第一,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我国有经典的、应用替换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果用这些题来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解法,潜在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开发。这些离开生活实际的题目虽然能引起学生短时间的好奇,却难以维持学习热情,更不会产生学习需要。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需要用替换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把果汁倒入大杯与小杯、在公园租用大船和小船、布置展板、储钱罐里的硬币、乒乓球比赛时的单打和双打??利用情境的趣味性,唤起积极性;利用问题的挑战性,调动主动性;利用素材的现实性,激活已有经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教材在“你知道吗”里介绍古代名题,让学生了解我国很早就有替换思想。现代与古代的题目合理配置,使本单元教学更有价值。

第二,着眼于积累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替换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好处。用替换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大纲教材里教学的应用题稍复杂些,解答那些题目很少应用替换方法。编排本单元,不是为了增多题型、增加学习难度,而是为学生创造替换的机会,提供进行替换的载体。因此,两道例题只指点思路和方向,不出现题目的解法。两次“练一练”都提示可以怎样想,应该做些什么。练习十七的题量不多,控制了难度。尤其是例1里“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例2里“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都是着眼于体会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方法,感受解题策略。

(一)、直观的情境——引发替换。

例1用文字叙述,学生一般能读懂题意,但不会利用其中的数量关系思考。例题画出6个小杯和1个大杯,学生就能在图画里看到,如果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就相当于果汁倒入了9个小杯;如果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就相当于果汁倒入了3个大杯。这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可见,在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有替换,不过是潜在的、无意识的。教学的任务是把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这是例题的编写意图,也是设计的教学思路。教材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引导他们回顾刚才的替换活动,反思是怎样替换的,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考。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使例题的教学意义超越解答一道题目,得到一组答案,体会一种思想方法。1

(二)、用多种形式解决问题——突出替换策略。

例2里42人一共乘坐10只船,其中有几只大船、几只小船是要解决的问题。“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要求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和步骤,而是鼓励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形式,正如“猴子”卡通用画图的方法,“兔子”卡通用列表的方法,丰富思考问题的手段。画图和列表都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前几册教材里已多次教学,这里只要稍加启发,学生能够想到。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替换和假设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和列表的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

2、初步学会用替换(置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替换和假设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和列表的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

2、难点:初步学会用替换(置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五、课时安排:共3课时

第一课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替换”的意义,知道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可以替换。教具、学具准备:大、小杯子,清水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1)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2)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

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完成“练一练”。

(1)出示问题,让学生逢主阅读,并要求尝试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

(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把2个大盒替换成小盒,这时一个就是几个小盒?你还想到些什么?

(4)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

(5)让学生自主进行检验。

(6)反思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七第1题。

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第二课时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提出不同的“假设”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讨论策略

1、出示例2,读题。

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策略?

3、你准备怎样假设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出示提问:

(1)如果这10只船都是大船,那么一共可以做多少人?

(2)50人与42人比较,多出了几人?为什么会多出8人呢?

(3)有一只小船被当成大船会多出几人?

(4)一共多出8人,说明有几只小船被当成大船?

2、列式计算:

3、你还可以怎样假设呢?你能根据以上的提问,用你的假设方法解决问题吗?(小组讨论)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61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其特点,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重点难点:

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印入,复习旧知

1、问题情境

根据5天的训练成绩,选拔一位同学去参加学校的跳绳比赛。

张明:201205208213217王星:206204210209202

2、学生说理

为什么要选择张明去参加。

3、引导转换,复习旧知

你觉得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合适?

4、简单读图,感悟趋势

呈现张明和王星跳绳成绩统计图,学生读图,简述趋势,得出淘汰王星的结论。

二、学习新知,初步感悟

1、制造冲突,引发思考

(1)呈现刘辉的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分析其进步趋势。(数据:204 206 208 212 216)

(2)设问:如果张明和刘辉要一决高下,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呈现两张统计图,让学生交流。

(3)引发思考

我们能不能再想个办法,对这两张图做个处理,使得我们能一下子就看出张明比刘辉进步得更快?

2、唤醒旧知,初步感悟。

(1)直接过度。

把两张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合并后,两条折线都是白色)

(2)细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同一种颜色的折线无法区别两人成绩。

揭题: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

(3)感悟优点。

相比刚才两张统计图,你觉得它有什么优点?(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三、加深体验

呈现王芳7~15周岁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图。

观察这张图,你了解到了什么?

在原图上加一条“标准体重”折线

再让学生评价一下王芳的体重发展情况?

四、巩固练习

出示题目:中国和美国在第25~29奥运会获金牌情况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中国:1616283251美国:3744393536

(1)让学生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只描点连线)

(2)学生独立绘图。

(3)读图练习,再次体验。

(4)根据“中国是否可能在第30届奥运会上金牌继续保持第一”。引导学生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反映两国夺金趋势。

五、练习。

P63 试一试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3)

学习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悟到“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明确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一类应用题;

2.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能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促进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习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地按折扣和成数进行计算,并能领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学习难点:

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之中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设想:

《折扣》是《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第二教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把折扣、成数改写成百分数,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体现创新”和“关注生活,注重实效”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使用旧教材,一方面,教材本身固有的学习要求还是应当达到的,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能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教师对原有教材又不能不进行一定的开拓与创新。为此,我着重做好以下三点:

1.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系生活,加强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3.自主创新,改编教材,谋求师生的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雅典奥运会吉祥物“雅典娜”和“费沃斯”,说说它们的名称,并猜测价格。(课件展示)

二.导入新课,感悟新知。

1.出示两家商店中这种吉祥物的不同价格,说说你会上哪一家店购买。

甲商店:120元

乙商店:110元

2.出示两家商店不同的促销方式:

甲商店:底价抢购,八折起

乙商店:六一特价,一律九折

3.说一说:“八折”和“九折”各表示什么意思?现在你觉得上哪一家店购买比较合算了?为什么?

4.这种吉祥物在这两家店的价格究竟各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

[指导学生列式计算:甲商店120×80%=96(元)乙商店110×90%=99(元)]

5.小结:刚才这道题的的实质,就是求商品原价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6.试一试:

(1)某家具商店将一种原价320元的床垫八五折出售,这种床垫的现

价是多少元?

(2)一种电视机原价每台2600元,“五一”期间以9.5折出售。这种电视机的促销价是多少元?

三.简单应用,加深体验。

情境展示:某儿童用品商店在儿童节期间对部分商品进行特价酬宾:

大肚熊:原价120元,打八折;

天文望远镜:原价528元,打七五折;

笔袋:原价35元,打九折;

电动汽车:原价156元,打六折;

玩具机器人:原价220元,打四折;

水杯:原价20元,打九五折;

故事书:原价120元,打八折;

篮球:原价78元,六五折。

问:如果给你100元钱进这家商店购物,你将如何合理使用这100元钱?

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种饮料,大瓶装每瓶1200毫升,10元一瓶;听装每听200毫升,2元一听。

现有三家商店出售这种饮料,并推出了不同的促销方式:

甲商店:买一大瓶,送一听;

乙商店:一律九折;

丙商店:满30元八折优惠。

问:1.你喜欢上哪一家商店购买?说说你的想法。

2.你们班共有多少同学?如果每位同学配备200毫升饮料,共需多少饮料?

3.这么多饮料,上哪一家店购买可以使所花费的钱最省?请通过小组合作制订一个购买方案。

(思考:购买方案的制订应视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这道题具有比较开阔的思维空间,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要尽可能使学生感悟以下两点:1,可以在两家或两家以上商店组合购买;2,用同样多的钱买到更多的饮料。这样这道题就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义)

五.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1.说说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学生回答小结本课内容)

2.出示课后延伸题:

(1)河汉村有个种粮大户,前年收稻谷26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了一成五。这个种粮大户去年比前年要多收多少稻谷?

(2)安华镇某大型袜厂2003年的产值达到了560万元,打算2004年在此基础上增值二成。该袜厂2004年比2003年增值多少万元?

说说这两题涉及到了什么内容,回家后先独立完成,再请家长进行检查。

板书设计:

折扣应用题

甲商店:120元

乙商店:110元

底价抢购,八折起

中秋特价,一律九折

(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

(表示现价是原价的90%)

120×80%=96(元)

110×90%=99(元)

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我曾经开设过的一堂校级公开课,课后学生与听课教师的反响相当好。我个人认为,这堂课在以下几方面是处理得比较成功的:

一、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处境和感受。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他们熟悉的“购物情境”导入学习,把简单、枯燥的学习理性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也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注意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实用性”是这节课的一个显着特点,无论是“折扣”还是“成数”,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也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学习和探讨的必要。因此,我结合班级和上课时的实际情况组织教材,尽可能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并通过课后延伸等方式,启发学生将所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深广的学习空间。

三、大胆改编教材,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

在原教材中,这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包括“折扣”和“成数”两部分,我在教学中则选择了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折扣”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至于“成数”相对而言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却是学生家长所熟悉的,因此我把这一内容作为这堂课的课后延伸,让学生在回家以后通过自学以及与家长的交流和探讨自主掌握。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他们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

当然,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一些同学而言,这节课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合作探究”部分。虽然有小组成员间的互助互学,还是有部分同学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用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旧教材,对于那些习惯了传统教学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挑战,这是值得教师重新思考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集合八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更多的信息吧。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师制作教案是实际应用教育教学科学的方法。下次来访时,请收藏此页,会更加方便哦!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这一单元后,让同学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认识我们身边浪费水的现象,从而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通过动手操作和分析,认识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节约用水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养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节水措施。

教学准备:

学具:计算器、三角板、铅笔; 课前同学收集有关水资源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哪里?

(生齐答:伊拉克战争。)

师:美、英等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要向伊拉克发动战争呢?

(生答:想占领伊拉克的石油。)

师:关于战争,联合国的有关组织曾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多媒体播放声画)

紧接着师导入:石油争完了,再过几年或几十年,人类将面临着争水的战争,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美国人真可恶

我们中国缺水吗?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

二、 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1、师抓住刚才同学提出的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这个问题,你们认为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先分组讨论一下,然后你们能根据课前你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说明吗?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观察)

2、生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引导得出:我们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深圳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我们大家都要节约用水。

3、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或水管坏了,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多媒体出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生1:不论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

生2:修好他,或换一个

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呢?(少数同学同意第一个说的。)你们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服第一种说法的同学吗?先自由地讨论一下。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2】

单元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以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换玻璃”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重点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整数数乘法,再教学小数乘法。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时安排:小数乘法6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1)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5角

__3

10.5元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像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2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72扩大100倍72

__5

缩小100倍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__.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2

27.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40.7×425×7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练习一第4题

二、运用

1、填空。

4.×3×3×2×2

2、做一做:课本第3页

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一第1、2、3题。

附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例1

3.5元角

×3×3

10.5元角

例2

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

__5

缩小到它的1/100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课本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

前面用0补足。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8

3、1.2×,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

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0.013

×0.14×0.026

96782426

0.3360.00033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

二、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86.252.04

×4.2×0.18×28

11650001632

232625408

243611250571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2.14×6.2

3、课本第8页第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三、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第8页7、9题。第9页13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3】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1.2×0.3 0.7×0.5 0.21×0.8 1.8×0.5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使学生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4、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抽象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熟悉的扑克牌,知道他们表示多少吗?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字母表示?

小结:看来,字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我们表达信息的最简单的方式。其实它在数学上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请来看这个例子。

前稿设计:原来设计是让学生用三张牌列式:它不但能玩,而且还蕴藏着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先考考你,你能用其中任意的三张牌列一道算式,保证它的结果是20吗?师:你的算式是5+4+j=20 j表示什么呢?11,这么说来在扑克牌里这些字母都表示一个数。

修改意图:教学时发现学生用三张牌列式时耽误的时间比较长,致使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因此决定予以删除,改为JQK表示几,直接导入。

师:呈现信息窗。节约能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你知道吗,一个节能水龙头每分钟可以节约水10毫升。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增强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情境主题贴近生活,有利于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而提出问题,并充分体验这类问题的无穷性。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表格。

师:仔细观察表中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并汇报。

(1)预设1:时间与节水量,都是由小变大。

预设2:时间多1秒,节水量就增加10毫升。

引导1:从哪儿看出来的?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引导2:你是竖着看的,有多少同学和他想法一样?

师:哦,你们发现了两个变化的量啊。

(2)预设:每分钟的节水量是一样的。

引导:怎么看出来的?(生举例)原来你是横着看的。看的真仔细,谁还能再举个例子?

师:是啊,你们太善于观察啦,发现了一个不变的数呢,是谁?10

10是什么?(节水总量与时间的关系)

小结:看来,无论时间与节水总量怎样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始终不变)

师:你们猜我省略了什么?.学生继续往下说。

前稿设计:师:你会解决这样的问题吗?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比比看谁列的算式最多。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位同学所列的算式。

师:3×10=30 4×10=40 5×10=50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有变化的量也有不变的量,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修改意图:因为从试讲中发现这个问题意义不大而且将课堂节奏骤然放慢,改为学生快节奏地说下去,感受时间与节水总量是两个变量,以及表述上的繁琐。逼迫着学生想个简单的方法表示。

师:看来要想把任何分钟的节水量都一一列出算式,有点困难,是吗?那大家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只用一个算式就表示出任何分钟的节水量呢?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选择的方法,小组长记录下来,比比哪个小组的方法。

汇报展示,总结方法。

师: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创意,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小组长上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想法

(学生汇报,对于不同的做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师: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师:同学们想的都很有道理,咱们先研究研究这个组的分法,将带等号的分一类,不带等号的分一类。

前稿设计你喜欢哪一类为什么?

修改意图从促进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这一层面考虑,算术思维的体现是学生采用等式形式,而代数思维的体现是学生直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结果。因此,按照两种思维的不同发展水平分类应该是更有意义的。)

3、质疑对比、讲解做法

师:现在都分好了,对哪个组的做法看不明白?有问题提出来。

(1)预设:从a×10=b开始质疑,引导:这是哪个组的,你怎么想的?

(2)预设:从a×10开始质疑

引导:(1)学生上台讲解。 (2)大家还有疑问吗?怎么这一类有这么多的做法啊?谁上来讲讲?(教师引到等式一类)

前稿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说等号的左边都表示什么?右边都表示什么?你又有什么发现啊?(等号的两边都表示节水总量)都说的是一回事,到底什么事?

修改意图本稿将这部分删除,原因是:1.学生对不同的等式形式已经进行了充分讲解,教师没有必要重复验证。2.教师对“等式两边表示的是一回事”这个问题渗透得痕迹过重,不利于学生后面对等式与非等式的讨论。)

师:到底用什么方式表示老师的年龄最合适呢?

师:想一下,这里的n可以代表哪些分钟?对啊,任何分钟。

师:这个小小的字母可真神奇。那10×n在这里可以表示什么呢?

师:刚才这个小组用n来表示时间,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个字母表示?

师:a k x都可比,不过因为表示时间的英语单词是time的开头字母是t,所以我们数学上通常就用t来表示时间,想一想,现在任何分钟节水量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在这里,t可以代表几分钟?对,任何分钟。

规范写法,练习巩固。

师:像10×t这个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呢,有知道的吗?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介绍:在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里,乘号可以记作圆点或者直接省略不写,省略乘号后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师:根据这段介绍,试着在本上把10×t改写一下。

师:大家这么快就学会了这种简便写法,真了不起!老师这里有几道算式也进行了改写,对不对呢?请你当一下小裁判。

7×m= 7m a×6=a6 b×x=bx a×1=a1 a+6=6a设计意图: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本环节首先让学生通过列算式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充分感受到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从而产生探究新方法的需求,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真正经历用字母表示数这种方法形成的过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发现用字母表示数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体验探究的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灵活应用,拓展延伸

实际问题一。

师:生活中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例子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先来看一本书,一本节能减排的书,每本m元,如果买3本,需要多少元呢?x本呢?想一下,在这里x代表什么?

师:x表示买的本数,可以是1本2本3本等等。那这个算式呢表示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不管买多少本,用这个算式都能表示出所需要的钱数对吗?用字母表示数却是很方便。

实际问题二。

(师:再来看,这是关于公共汽车上下乘客的信息,仔细阅读,其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什么?你能表示出现在车上的人数吗?

35-x+y

师: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用原来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就是现在汽车上的人数。)

(1)、甲数是b,乙数比甲数多15,乙数是( )。

A、b+ 15 B、b -15 C、b-15 (2)、小红看一本50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x页,看了20天,还剩( )页没看完。

A、20x÷y B、20x-500 C、500-20x

1、自编问题。

(师:再到减肥中心去看看,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小刚原来的体重是m千克,小英原来的是n千克,经过锻炼后,小刚的体重减轻了2千克。

师:m-2表示什么呢?这个算式告诉我们小刚现在体重的同时,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是啊,还表示小刚现在体重与原来体重的关系。

师:n-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呢?从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师:所以说,字母可以表示数,而含有字母的算式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呢,是吗?)

师:以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来做,现在我们换一个方式,你们来根据这些信息来编问题,比比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一份草莓a元一份补丁b元

前稿设计:(一份草莓a元一份补丁b元一份汉堡c元)

修改意图:在试讲过程中发现,三组信息太多,容易干扰学生的视线,不利于多种问题的呈现。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实际问题四。

师:看来大家现在不但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还能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下面就用这个本领来玩一个唱儿歌的游戏好吗?(课件出示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以前唱过吗?能继续唱下去吗?

师:唱的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会发现眼睛的只数就是10×2,青蛙腿的只数是10×4)

师:真聪明,原来你已经发现了蕴藏在其中的规律了。那28只青蛙呢?

师:按照这个规律继续唱下去,能唱完吗?能不能运用你学到的本领一句话把儿歌表示出来?(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师:太精彩了,看原本唱不完的儿歌,用一句话就全部概括了。这个功劳应该归谁?字母。

设计意图:用字母表示数意味着将把学生从数的领域领入代数式的世界,这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观念、方法产生一次质的飞跃,同时用字母表示数又是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本环节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渗透含有字母的算式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而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不用的数,突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特征,最后通过儿歌练习,继续加深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四)课堂总结,提升思维。

师:好,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来大家通过这节课都感到用字母表示数很简洁方便,是吗?那历第一个开始用字母表示数的人是谁呢?他就是韦达,在人类历,系统地使用字母表示数,这个功绩要首推他了。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后,引出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他在西方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

师:所以说,这节课同学们能自己想出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很了不起。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四、设计意图:

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5】

1、教学设计

学科名称: 折纸(小学数学五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所任班级五3班共有学生46人,男生21人,女生25人, 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学习主动性比较强,上课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但有个别学困生学习采取应付态度,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3.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节课是北师大版第九册 第四单元 《分数加减法 》折纸 的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就是先通分然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是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几张用来折纸的纸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5、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还记得怎么计算吗?

2.先看书上的折纸活动

师:要知道他们两个人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要怎样列式

二、新授

1.估一估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再算一算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3.重点教学加的计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先通分然后才能计算的算理。

口算。

2/7+3/7= 5/6+1/6= 13/14-3/14= 1/12+5/12=

同桌的两个同学也像那两个同学一样折一折纸,并列出算式:

1/2+1/4=

通过折纸来估计

小组讨论书上两幅图的计算方法,理解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减的办法。

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折纸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学习必要性。

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不是简单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的相加。

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5.自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

Ρ65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学生讨论刚才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

第(2)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根据加法的法则自己总结法则。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想的

在独立探索中掌握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折纸

异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6】

复习内容:

教材练习十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经历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小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明白解决思路和算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师提问1:你是怎么进行小数除法计算的?

提问2:我们学习了哪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提问3:举一个例子,表示循环小数。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适时指名补充。

小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相似,只需要将除数中的小数转化成整数再除。“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都是我们学习过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10÷3=3.3333…,商就是循环小数,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循环节。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投影展示计算结果,集体交流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4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教师结出规范解答:

9.7+2=11.7(分)

11.7÷1.5=7.8(分)

综合:(9.7+2)÷1.5=7.8(分)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说法对吗?

(1)16.666是循环小数。()

(2)无限小数比有限小数大。()

(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所以无限小数也一定是循环小数。()

(4)0.789789…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是0.789。()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判断理由。

2.比一比,哪种小食品最便宜:

巧克力蛋卷:

2千克12.5元

奶油小饼干:

3千克16.9元

五香蚕豆:

0.5千克2.51元

草莓布丁:

4千克20.45元

先独立思考并解答,再指名汇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7题。

(1)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题中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并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3)师生共同订正。

四、拓展延伸

1.食堂买来7桶同样的油,如果从每桶油中各取出30.4kg,则剩下的油刚好相当于原来3桶油的质量。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30.4×7÷(7-3)=53.2(kg)

2.近似值是3.30的三位小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最大:3.304

最小:3.295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和大家说一说吧。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第1、5、6题。

学生回忆,在头脑中迅速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通过思考和表达,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练习中,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独立完成和自主交流相结合,不必担心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最好的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学生的练习情况良好,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正确率较高,并能比较灵活地应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对于概念性的问题理解不深刻。

教学建议:注重个别辅导,争取个别学生在计算方面有所提高。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7】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能通过实际探索,感受到数学的简洁和实用之美。

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对位置的知识有一定基础,但主要建立在方位上面,比如前、后、左、右或者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而用数对来表示平面上的点,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新知识,但本课的例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场景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室座位,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生成应该比较顺利和自然。

教学重点:明确列和行的意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通过家长会寻找座位引入课题。

你是如何给家长描述你在教室里的位置的?

1、规定列和行。

(1)以老师的方向规定列和行的含义。

(2)用第几列和第几行的方式说一下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明确数学上列和行的含义。

(1)展示竖列横行。

(2)演示列左起行下起的一般情况。

1、尝试用更简洁的方式(数字)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找出他们表示方法的共同点。

(1)都有两个数字。

(2)左列右行。

3、引出数对的概念。

4、数对的读法。

5、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1、点单兵。

(1)位置在数对(4,4)的同学。

有什么相同点?

4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用一个数字可以表示出准确的位置吗?

(2)位置在(5,4)和(4,5)的同学。

有什么相同点?

可以交换位置吗?

2、第3列。

(1)用数逐一报出自己的位置。

(2)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第3行。

(1)用数对逐一报出自己的位置。

(2)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对比教室平面图和动物园平面图。

(1)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0既列的开始,又是行的开始。

2、用数对表示场馆的位置。

3、在平面图上表示指定位置的场馆。

2、挑战自我。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8】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结合现实情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重点、难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易混点、易错点:感受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认知基础:生活中见到过负数。

时间分配学20讲10练10

教法学法

自主探索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自学例1

1、通过查资料了解“℃”和“℉”的含义,并学会看温度计的方法。

2、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

3、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

4、那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

二、自学例2

1、了解海拔的意义。

2、思考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试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

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学生汇报预习情况。第二板块:根据预习情况,学习例1

(1)交流“℃”和“℉”的含义,说明我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并指导看温度计的方法。

(2)交流: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

(3)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

(5)那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零上4摄氏度记作+4℃或4℃,零下4摄氏度﹣4℃)

第三板块: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根据课本要求,记住读写方法。

学生看温度计,选择合适的卡片表示各地气温。

第三板块:交流学习例2

交流: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共同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计作+8844.43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计作﹣155米。

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知识把这些数分类。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先指名读一读,再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图中数据。

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三幅分别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

根据学生的预习,共同学习交流认识新知。

(4)上海的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以0摄氏度分界,一个在0摄氏度以上,一个在0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2.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4”读作正四,“+4”的正号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把“+4”写成“4”。“﹣4”读作负四。

3.指导完成“试一试”。

(卡片上分别写有+11℃、﹣11℃、19℃、+19℃、﹣7℃、+7℃)

二:教学例2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2.出示例2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图。

三:初步归纳正数和负数。

⑴出示+4、﹣4、﹣7、﹣11 、19、+8844.43、﹣155这些数,提出要求:前面,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高度。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

⑵小结:像+4、19、+8844.4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7、﹣11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⑶提问: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

四:练习

做“练一练”1,2题

2.做练习一第1题。

3.做练习一第2题。

4、练习一4、5、6题。

五:作业

练习一第3题。

交流认识新知。

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根据课本要求,记住读写方法。

交流: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课后反思

得:

首先,对教材的编排作了重新的审视。在教材编排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经历“具体情境中的数——解释数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盈亏、收支、增减及朝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白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体验负数产生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

失:

《认识负数》单元的教学看似简单,教起来似乎觉得轻松,学生学习起来也看似轻松,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

由于正负数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的解决实际生活情境下的正负数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思考的问题。由于问题的存在,不得不想一些办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系列


经过小编多方协调和整理这篇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已经变得十分完美,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

一、说教材:

《比高矮》是北师大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比大小、比多少基础上进行学习,也为以后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学生经历的是对实际量的比较活动,从中可获得直观、具体数学活动经验。比高矮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学生难在比高矮的方法。对于做一做与练一练的某些习题,不能只靠直观得出答案,需要借助想像、思维和推理,有的用直观教具加以演示,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预设为:

1、认知目标: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关系,体会高矮、长短相对性,建立比较的意识,能对事物进行高矮或长短的比较。

2、能力目标:掌握比较高矮、长短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想像、推理能力与表达与倾听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比较高矮、长短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比较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课堂上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了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通过参与比较活动,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数一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按高、矮的顺序排队,初步体验高矮;参与比高矮,感悟高矮的相对性;经历比高矮,感悟比高矮的方法;拓展时空,感受高矮与生活的联系;巩固应用,体验创新之乐;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步骤、初步体验高矮。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体育老师怎样排同学们队伍引出课题比高矮请一小组的学生上台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评价排列的队伍有没有按老师的要求排,应该怎样调整。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高矮,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二步骤参与比高矮,感悟高矮的相对性。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先请两个高矮比较悬殊的小朋友出来比高矮,让矮的回位置,再请一个全班最高的跟他比,这样学生参加比高比矮的活动,不仅体会到高与矮是相对的,也初步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第三步骤经历比高矮,感悟比高矮的方法感悟、明确比高矮、。

在这一环节,我叫两位差不多高上台比高矮,就这样站着比,不容易比较出高矮引导学生说出更好的方法比较高矮,再出现幻灯放出淘气和笑笑比高矮的方法。教师小结,小组内互比身高,再出现比长短,引导学生说比长短应注意什么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比高比矮的体会。

2、在这一环节,我用幻灯放出淘气和笑笑比高矮,同学们淘气和笑笑也用这种方法比高矮的,但是淘气同学这样做,你觉得对吗?师:哦,原来背对背比较高矮时,同学们不能把脚跟踮起来,除此还要注意什么呢?

小结:正确方法,背对背比较高矮时,要把背挺直,脚后跟要着地,鞋子的高度也要一样高。

3、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小组内互比身高

(1)师讲清要求再比(2)反馈

4、进行反馈练习

(1)出示课件主题图

学生自行观察主题图

师:图中淘气和笑笑在做什么?结合实际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老奶奶和小朋友比高矮你能用()比()高()比()矮句式表述,你还发现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用互相句式表述。

(2)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些玩具,我们可以比一比,谁高谁矮;也用()比()高()比()矮句式表述自己小组听。

(3)师:同学们掌握了比高矮(全班同学交流反馈。)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生在说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领悟比较的方法,学会有条理地思考。

第四步骤拓展时空,感受比高矮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高矮。目的是发挥了孩子的想像力,又训练了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第五步骤巩固应用,体验创新之乐

1、师出示课件课本第18页第一题练一练

2、出示课件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3、出示课件课本第17页第2题做一做

4、组织讨论课本第19页三只小兔比高矮。他们没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学生讨论交流那该怎样比,引导学生想出办法来比一比三只小兔的高矮,再反馈。目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六步骤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这些活动在玩的过程中,咱们学到什么呢?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2)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5~56页“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我打算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谈谈本节课的一些设想。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萝卜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位数加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另外,教材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第一次引出了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是一种重要而又易被学生接受的计算方法,它是学习笔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并接受这种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算法优化思想。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具备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基础,而且有部分学生已获得了一些用竖式计算的知识储备,但是他们只会算,而不会说理,因此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说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渗透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思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延续。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一些口算,为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做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力图创设一种具体的拔萝卜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36+23的计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

3、优化算法。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当然也着重介绍本课的重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学生在学会算法的同时,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拓展新知

这一环节旨在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 会认,读整时;

2、 能够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计:

虽然学生刚上一年级,但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认识钟表的经验,在教学整时认读时,首先让学生认识钟面,分清分针和时针,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对比、观察“三个钟面(6时、8时、4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出结论: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通过活动,看一看、拨一拨,加强对整时的认识,与生活联系,出示电子表示法,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最后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渗透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语:今天是我们一一班全体学生第一次来多媒体教室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老师在后面看着我们一一班小朋友,看看谁表现的最好。

引入课题:好了,大家坐的这么端正,老师就送大家一个礼物,猜一猜:有位好朋友,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出示课件)提问:说一说你们在哪里见过钟表?

总结:你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真聪明!钟表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课、放学、吃饭、睡觉),它的作用多大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看,老师带来了一个钟表,你们仔细观察这个钟表,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还有12个数字,大家来读一下。

2、拿出你们手中的钟表,同桌互相指一指,那个是时针、那个是分针。

3、那我们认识了钟面,先把表放下,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丽丽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你们认识钟面上的时刻么?

总结:我们生活中通常说的7点,在教学上把7点说成7时,大家仔细观察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都分别指着几呢?说得很好,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这就是7时。

4、那你们知道这个钟表几时么?分针和时针都指着几?

5、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总结:分针都是指向12,时针指向(6、4、8),那么,我们就说: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6、既然大家都认识了整时,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么?

(1时、5时、7时、8时)回答的真好,老师说时间,你们自己动手拨一拨;同桌互相说时间,动手拨一拨。

我们刚才学习了用中文来记录整时,那么你们知道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么?出示课件“12:00”,你们知道这是几时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呢?(手机上、手表上、车票上……)。那么,我们来看一下7时,该怎么用电子表示法表示呢?先写7,接着在7的右下方写两个上下并排的小圆点,然后写两个0,他们都读作7时、7:00

三、练习

我们认识了时间,就要合理的安排好时间,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小明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收获可真不小!那么我们就要像小明那样合理安排好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4)

知识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学习读写“>”、“<”、“=”,并能正确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能力目标

在操作过程中感受相等和不等关系。

情感目标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比较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的含义。

难点:能正确区分和运用大于、小于符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各种动物头像图片

学具:小棒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聚会就在今天,好多小动物都来到了动物乐园,它们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动物乐园图”)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1. 数一数

师:动物乐园的动物真多呀,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

生:我看见有4只小白兔、我看到小猴是3只、有2个秋千、还有2只小鸟、4个篮子。(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动物图片,并板书相应的数量。)

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小朋友交流一下。

预设:

生1:我是手指着小猴一个一个数的。

生2:我是用铅笔点着小兔子,一只一只数的。

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

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

生5: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教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每种动物的只数,真不错,学习数学就应该掌握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获得一个具体结果更重要。教师不仅注意到学生数的结果,更重要注意到了数的方法,学生介绍了自己很多的方法,有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也有的学生作一个记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2. 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①学习“=”

师:老师要为小动物们发奖了,老师手中有4朵红花(教师拿出4朵红花),要送给一种小动物,要每种小动物都能得到一朵,你认为送给谁最合适?

预设:

生1:给小白兔,小白兔最可爱。

生2:4朵红花4只小兔,,应该给小兔,小兔正好有4只,一人一朵不多也不少。

生3:还可以给小篮子,篮子也是4个,一个篮子一朵正好。

师:怎么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兔的只数和篮子的个数一样多呢。

生:一个对照一个来帖,演示。

师:恩,很不错,这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小兔对应一个篮子……

师:小兔和篮子一样多,一样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也就是同样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多”的意思)。

师:怎样用一个算式表示小兔与篮子一样多呢?

4和4是一样多的,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等号。同时板书:4=4。

讲解: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4。(齐读2遍)等号表示一样多,所以这两横很平,而且还一样长。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学生书空)表扬看得认真的孩子:只有看得认真才能写得漂亮。

请学生观察周围,写出类似的算式,并说说表示什么,学生写出6=6、3=3、……

②学习 “>”

刚才我们比了比小兔和篮子,让我们再来比一比其他吧。

生:小兔和小鸟比。(让我们请上小兔和小鸟,边说边摆)

师:它们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小白兔有4只,小鸟有2只,一只小白兔对应着一只小鸟,小白兔还剩下一些,小白兔比小鸟多,也就是4比2多。我们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4>2。

引导学生正确读:“4>2”读作4大于2,表示4比2多。指导学生书写“>”。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领学生齐读。一列读,男生读,女生读。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大于号,感觉较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学生便于记忆,理解深刻,为学习小于号作下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学习“<”

师:4只小白兔比2只小鸟多,还可以怎么说?

生: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

师:2只小鸟比4只小白兔少,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2小于4。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小于4”。

生:用“<”

师: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

生:我认为“大于号”和“小于号”一定相反。

教师及时给于肯定,让这位同学领读一遍,作出板书:2<4,读作2小于4。

强调小于号的写法,并指导书空。

④最多和最少

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采用师生拍手对话:***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多?

***我问你,请问哪种动物最少?)

三、练习与拓展

1. 打开课本:

书写“=”“>”“<”

2. 填一填:

7○3 4○9 3○3 5○8 10○1

2>□ 6>□ 6=□ □=8 □<9

四、游戏

1. 数字找朋友游戏

规则:找六个学生每人发一个数字卡片,然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找朋友,必须男孩的数字大于女孩的数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朋友。

2. 数字卡片游戏。

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抽数字卡片,老师出一张,小朋友也出一张,看看两个数的大小,底下的学生用我们刚学的知识说一句话。

3、排排队游戏

将数字娃娃按大小排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

4. 摆图游戏:

规则:教师摆出4个苹果圆片,要求梨比苹果少。

问:有几种摆法?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课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4=4 4?2 2?4

4等于4 4大于2 2小于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做到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老师绝不包办。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设计练习题时,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增添了学习兴趣。

优点之一: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

教学一开始,利用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变枯燥的数学问题为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优点之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优点之三:灵动的语言富有魅力。

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小于号,为孩子们运用解决了困难。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5)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0至5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为下节课的6、7的加减法的教学和学习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论。

2.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才一个多月进行的知识教学,这时的学生对学习生活充满新鲜、好奇。 学生在这部分知识在生活实践和幼儿园已经有了接触,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学生年龄小,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老师、同伴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这些学习常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 由于年龄特点,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虽然在幼儿园和平时的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能熟练地数出6和7这两个数,会用6、7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通过使用计数器、点子图、数金鱼,会比较6、7的大小,会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3、通过写一写,会规范书写6和7。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数感,建立6、7的概念。会读、写6和7。

教学难点: 6、7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老师,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宝宝也想来跟大家见个面,大家欢迎他们吗?(用提问的方式依次出示:2,1,0,3,5,4)1后边的数是谁?2前边的数是谁?表示没有的数谁?4的相邻数是谁?两个两个数2下来数谁?师:这些数字宝宝来的太急了,都没有按照顺序走,大家能不能给他们排排队啊?

据老师的提问分别说出各个数。学生给数排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后,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然后再读一读。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提问方式,学把数字拟人化,学生有兴趣。复习数序,并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一读。

二、导入新课

边出示主题图边提问:还有两个数字宝宝看见大家都来了,也争着抢着来跟大家见面,他们早就藏在我们的这幅图里了,请大家找找图上哪些物品可以用他们来表示。

学生在教学图中找今天学习的数字宝宝。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生兴趣。

三、探究新知

(一)教学数数。1.引导学生自学第42页的主题图。自学提示: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①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②还可以怎样数?③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④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2.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一)自学教材42页的主题图。1.看图,汇报结果。2.自由回答。3.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4.同桌互相从1数到7。

给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培养其自学能力。

(二)教学认数1.学生自学42页的点子图,数数有多少个?2.用6跟小棒摆六边形谁能象老师这样用7跟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二)学生自主数,汇报结果。1.分别摆6个圆片,摆7个三角片,并数一数。2.用7根小棒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用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培养学生思维空间并加深6和7的认识。

(三)教学数序1.(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2.(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 )、( ),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3.谁能从1正数到7,从7倒数到1?

齐数1、2、3、4、5。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指名数,拍手数。

学生自己发现7的顺序,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比较大小的教学1.出示点子图,学生先数5个,然后你有什么方法知道后边的两幅点子图分别是多少?2.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3.板书:5○6 6○7。

5比6小,6比7小。填符号:5<6 6<7。

设计说明:学生操作,自己总结谁比谁大,谁比谁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序数1.从左数第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2.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听了妈妈的话,掉到了一天大鱼后,做事就更认真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小猫和他的伙伴相约到小河边进行钓鱼比赛。有些小猫很认真,有的小猫就一会玩玩这,一会玩玩那……那大家想知道他们钓鱼的结果吗?3.今天的钓鱼比赛谁是冠军,谁是最后一名?4.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5.谁能象老师这样提问?

请7名学生到前面,回答老师的提问。……听故事,培养学生做事情一心一意的习惯。汇报观察结果。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找同学回答。

以故事的形式教学本课的教学难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写数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写在书上。

四、巩固测评

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1.练习七第1至2题。2.完成练习七第三题。重点指导分清右边6只熊猫表示的是有6只,左边第7只熊猫是1只。

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全班订正

在独立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全文总结今天咱们学习了6和7的认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6,7表示的物体个数的例子特别多,下课后我们就去学校里找一找,但是粗心的小朋友可看不到它!

下课后学生去学校操场上找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并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观察的习惯。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袋、小棒若干、图片若干、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去听听?(出示并齐读儿歌课件)

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学们,你们从儿歌中能找出几只小松鼠呀?(5只)老师把这五只小松鼠请下山,并且给它们编了号(课件出示五只编号的小松鼠),你能给这些小松鼠排队吗?瞧, 有两只小松鼠迟到了,该怎样给它们编号呢?(6,7)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

[设计说明:学生在儿歌游戏中体会数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内容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一) 认识数字6、7及书写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

2.同学们,知道小松鼠要来,我们的小朋友可高兴了,他们赶紧开始打扫教室。

(1)请你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一数有多少。

(2)同学们自由回答

(3)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4)让学生先说再上来示范数。

(5)师小结。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老师现在明白了,6可以表示6个小朋友、6张学生桌。7可以表示7个人,七把椅子。(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6和7的知识,请大家欣赏:(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2)一星期有7天 (3)彩虹有7种颜色 (4) 北斗7星(5)有种虫子叫7星瓢虫

3、 动手操作师:我们已经会读会6和7了,下面我们要用小棒来摆喜欢的图形。听好要求:数出6根小棒,说说你是怎么数的?(1根1根数;2根2根;3根3根)数后摆一个喜欢的图形,并交流汇报:(汇报时用:我用6跟小棒摆了……)(让学生欣赏三幅图: )师:刚才小朋友数了6根小棒,再添一根是几根?用7根小棒摆喜欢的图形?

4、书写:原来6和7有这么大的本领呀,那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6像什么?指导书写:6是一笔写成的,注意6的肚子是鼓鼓的,不要让它饿着哦。7像什么?起笔和日字格的上线起平,在右上角往下,在日字格的下线中点部分收笔。

你们觉得6像什么?(口哨)7像什么?(镰刀)

师在黑板示范

师:数字是写在日字格还是田字格?

生:日字格

师:金手指亮出来,写6

师:6像口哨喊口令

生:齐跟读

师:金手指亮出来,写7师:7像小刀削铅笔

生:学生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生活,引出对6、7的认识,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是处处有的,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

(二) 6、7的数序和比较6、7大小教学.

1.教学数序。

出示计数器:课件拨5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6颗)也就是5添上1是几?6颗珠再添上几颗珠是7颗珠?(1颗)也就是6添上几是7?

提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6去掉1是几?

a.小松鼠看到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可高兴了,蹦啊跳啊,这一跳,可把顺序给跳乱了,你能帮它们重新排队吗?

b.屏幕出示七只编号的小松鼠。并且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

2. 小朋友帮小松鼠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因此它们想送给大家一把尺子。但是路上不小心把尺子弄断了,而且有三个数也看不清了,怎么办呢?你能帮它们吗?

(1) 出示缺数字的断尺,填上空缺的2、6、7。

(2) 根据尺子教师提问:

这把尺子上有几个数字?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5前面是谁?5后面是谁?4和6是5的两个邻居,也就是5的相邻数。你知道6的相邻数是谁吗?

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数了小矮人松鼠,又找了教室里的6和7,接着我们一起来数数算珠吧!

师带数1,2,3,4,5,这里有5颗珠子。师:5颗珠子再加1颗是几?你们能不能一齐完整地回答呢?学生齐答:5加1是6

师:6颗珠子再加1颗是几?请全班同学一齐完整地回答?

学生齐答:6加1是7

开火车的活动:从小到大,(0到7)

从大到小,(7到0)

师:小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你家来。

拍手活动:请你拍的次数比我多1

师拍5次

生拍6次

师拍6次

生拍7次

请你拍的次数比我多2

师拍4次,生拍6次

师拍5次,生拍7次

3. 比较5、6、7的大小

出示点子图(课件出示)

(1)这三幅点子图分别用什么数字表示?你使用什么方法数出图中的点数的?

(2)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

要求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记录,再小组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尽量完整。看哪一小组写出的答案最多。(强调就从这三个数字中选择)

要求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小组作汇报

(3)表扬写得最完整的小组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果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是难以掌握和理解的,所以此处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有利于学生对6、7数的意义的理解。]

三. 课堂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了些什么知识?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数学乐园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一起去寻找呢!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7)

把10以内数的组成从认数里抽出来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点理由: 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于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数的组成的实质内容。三是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记忆的机会与条件。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

5以内数的组成:

例题教学4的分与合

试一试教学5的分与合

想想做做中教学2、3的分与合

6、7的组成

例题教学6的分与合

试一试教学7的分与合

练习三(巩固分与合的思想,熟练掌握2~7各数的组成)

8、9的组成

例题教学8的分与合

试一试教学9的分与合

10的组成(例题给学生留出独立探索的空间)

练习四(熟练掌握7~10各数的组成)

这样编排,是因为较小数的组成比较简单,也容易记忆,所以教学的容量可以大一点;较大数的组成比较复杂,记忆需要时间,所以教学的步子放小一点;10的组成与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关系密切,所以单独教学,更突出一点。

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 又是有联系的。

第30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学生在交流中能发现三种不同的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理解和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教学的第二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些都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

(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加法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 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② 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立即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③ 第33页第1、2题,第36页第1题,第37页第1题,教学6、7、8、9、10各数的分解后,专题练习这些数的合。用分的知识回答合的问题,体会分与合是相互促进的,只要记住了分,就能说出合。

(2)除2以外,3~10各数都有两种或多种分解。把一个数的各种分解有序地依次排列是对称的。如5的分解

掌握这种对称,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记忆负担。教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这种对称。

① 教学4的组成,虽然4分成3和1、2和2、1和3是对称的,但考虑到初步教学数的组成,重点应放在理解分与合的意义和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上,暂时不揭示这种对称。

② 教学5的组成,通过两个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5朵花摆成1朵和4朵的同一种分法,体会把5分成4和1和把5分成1和4是一致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画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

③ 教学6和7的组成,根据一幅图写出数的一组分解,虚线框里的表达直接从左边得到。感受研究6、7的组成,只要进行三次操作就够了,为提高8、9、10的组成的教学效率打下基础。

④ 教学8、9、10的组成,通过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从这些数的一些分解说出另一些分解。体会较大数的组成,只要记住其中的一半,就记住了另一半。

(3)研究数的组成要有序地进行,能提高效率,也方便记忆。教材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这一要求。

① 2~5各数的组成都比较简单,4个桃、5个花片的各种分法都呈现了,教材没有提出有序地分的要求。

② 教学6、7的组成,几幅分实物的图是有序排列的。两只手里拿6个气球,每次从一只手里移动1个气球到另一只手里。一次移动出现气球的一种分法,得到6的一组分解(两种表达)。7个圆片,插图中一人分成6个和1个,另一人分成5个和2个,学生继续分成4个和3个。初步感受研究数的组成可以有序地进行,有序地记忆。第34页第5题要求有次序地分别填出5、6、7的各种组成,增加这方面的感受。

③ 教学8、9的组成,以移花片和翻贝壳活动为载体。教材要求学生每次移动一个每次翻一个,指导他们有序地探索,体会有序能不重复、不遗漏。

④ 教学10的组成,明确提出有次序地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运用前面的体验,主动获得知识。

3.在有趣的氛围中练习数的组成。

10以内各数的组成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练习是主要途径。教材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避免机械、枯燥地练习,经常变换练习形式,重情趣、重口答,提高练习的效率。

(1)每一段教学都安排对口令,不但动口说,还动手摆。第31页第2题边说边摆学具,从两人摆的花片可以检验是不是说对了。第34页第3题边说边摆数字卡片,通过看卡片上的数检查说对没有。

教材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如第38页第3题在8、9、10里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各种组成。第37页第3题在1~9这些数中,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好朋友。

(2)设计猜一猜蚂蚁回家等游戏。如第38页第2题,一名学生预先想好一个数的组成,让同学猜他想的是什么。这样寓练习于游戏中,而且不需要任何学具,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第39页第5题的答案开放,4和3合成7、4和4合成8、4和5合成9、4和6合成10,4号蚂蚁和3号、4号、5号、6号蚂蚁都可以住在一起。

(3)给练习配上背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如第31页在汽车车厢上写4、5的组成,第33页在蟹螯和蟹壳上写6、7的组成,第36页在中国结上练8、9的组成,第39页在树叶上整理7、8、9、10的组成。

2023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小编筛选出来的这篇“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文章绝对值得你一看,如果这个网站对你有所帮助请务必动手收藏一下。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理解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演算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比较和运用

难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说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及作用。

2. 计算 ,除了直接用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由于两数差可以转化成两数和,所以还可以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把“ ”看成加数,按照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归纳:当我们对差与和加以区分时,两个公式是有区别的,区别是其结果的中间项一个是“减”一个是“加”,注意到区别有助于计算的准确;另一方面,当我们对差与和不加区分,全部理解成“加项”时,那么两个公式从结构上来看就是一致的了,其结构都是“两项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两倍。”注意到它们的统一性,有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公式特点,提高运算的灵活性。

我们学习运算,除了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平时注意训练运算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运算过程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从而真正的提高运算能力。

二、新课讲解

温故知新

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理,共同归纳总结出两条判断的思路:

1.对原式进行运算,利用运算的结果来判断;

2.不对原式进行运算,只做适当变形后利用整体的方法来判断。

思考: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利用整体的方法判断,把 看成一个数,则 是它的相反数,相反数的奇次方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不相等。

总结归纳得到: ;

三、典例剖析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只要言之成理,只要是自己动脑筋发现的,都要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评价哪种算法最简洁。

例2计算:

(1) ; (2) .

例3 计算:

(1) ; (2)

训练学生熟练地、灵活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进一步渗透整体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四、课堂练习

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

(3) ; (4)

2.计算:

(1) ;(2) .

3. 计算:

(1) ; (2)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计算过程是否合理,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和点评。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体会公式的作用,交流计算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P50第2(3)、(4),3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

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本班共有40人,请问能确定男女生各几人吗?为什么?

(1)如果设本班男生x人,女生y人,用方程如何表示?(x+y=40)

(2)这是什么方程?根据什么?

2.男生比女生多了2人。设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x,y的值是多少?

3.本班男生比女生多2人且男女生共40人.设该班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两个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类似的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

像这样,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我们就应用大括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方程组。

4.点明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取数据,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1)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由教师板书。

[让学生看书,引起他们对教材重视。找关键词,加深他们对概念的了解.]

(2)练习:判断下列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作出判断并要说明理由。

①x2+y=0 ②y=2x+4 ③y+?x ④x=2/y+1 ⑤(x+y)/3-2=0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项的次数的思考”,进而完善血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1)由学生给出引例的答案,教师指出这就是此方程组的解。

(2)练习:把下列各组数的题序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方程x+y=0的解,方程2x+3y=2的解,方程组的解。

(3)既满足第一个方程也满足第二个方程的解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练习:已知是方程组的解,求a,b的值。

(三)合作探索,尝试求解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寻找方程组的解呢?

1.已知两个整数x,y,试找出方程组的解.

学生两人一小组合作探索。并让已经找出方程组解的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一般思路:由一个方程取适当的xy的值,代到另一个方程尝试.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探索并解答问题,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据了解,某商店出售两种不同星号的“红双喜”牌乒乓球。其中“红双喜”二星乒乓球每盒6只,三星乒乓球每盒3只。某同学一共买了4盒,刚好有15个球。

(1) 设该同学“红双喜”二星乒乓球买了x盒,三星乒乓球买了y盒,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2)用列表尝试的方法解出这个方程组的解。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讲解。

3.例 已知方程3X+2Y=10

⑴当X=2时,求所对应的Y 的值;

⑵取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数作为X的值,求所对应的Y的值;

⑶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⑷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⑸当X=-2,0 时,所对应的Y值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再从他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复步骤中提炼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把它与原方程比较,把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一个方程计算会更简单,形成“正迁移”,引导学生体会“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学哪些知识和方法?

2.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3.教材P82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设计主线有两条。其一是知识线,内容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再到列表尝试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二是能力培养线,学生从看书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学会归纳解的概念,再到自主探索,用列表尝试法解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是本课设计的主要理念。由学生给出数据,得出结果,再让他们在积极尝试后进行讲解,实现生生互评。把课堂的一切交给学生,相信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一步学习提高,教师只是点播和引导者。

3.本课在设计时对教材也进行了适当改动。例题方面考虑到数码时代,学生对胶卷已渐失兴趣,所以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乒乓球为体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练习的作用,为知识的落实打下轧实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3

1.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2.1代入消元法

教学目标

1.了解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2.了解代入法是消元的一种方法。

3.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消元使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

接上节课问题,写出所得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提问怎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探究。

比较此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xy46.41(xx5.646.4 )xx5.646.4与xy46.4比xy5.62较而由(2)可得yx5.6(3)。把(3)代入(1)。xy46.4中的y就是x5.6,

可得一元一次方程。想一想本题是否有其它解法?讨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想法是什么?

15xy9例1:解方程组 2y3x1

讨论:怎样消去一个未知数?

解出本题并检验。

12x3y0例2:解方程组 25x7y1

讨论:与例1比较本题中是否有与y3x1类似的方程?

怎样解本题?

学生完成解题过程。

草稿纸上检验所得结果。

简要概括本课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想法,基本步骤。介绍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三、练习

P27.练习题。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习题2.2A组第1题。

后记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球游戏,了解并掌握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概率的定义及简单的列举法计算。

2.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下面事件: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②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③三角形内角和是360°;④蚂蚁搬家,天会下雨,

不可能事件的有 ,必然事件有 ,不确定事件有 。

2、任何两个偶数之和是偶数是 事件;任何两个奇数之和是奇数是 事件;

3、欢欢和莹莹进行“剪刀、石头、布”游戏,约定“三局两胜”决定谁最终获胜,那么欢欢获胜的可能性 。

4、足球比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让双方的队长猜正反来选场地,只抛了一次,而双方的队长却都没有异议,为什么?

5、一个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求一个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那么能不能不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只通过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学习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二、情境导入

1、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这个袋子中有5个乒乓球,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拿出来后再将球放回袋子中。

(1)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概率的值?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三、探究新知

1、请大家观察前面的抛硬币、掷骰子和摸球游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1)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设一个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n种,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种结果出现。如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试验的结果是等可能的。

2、探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1)抛掷一个均匀的骰子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

(2)不透明的一个袋子中装有大小相同的三个球,一个黄色和已编有1.2.3号码的3个白球,从中摸出2个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摸出2个白球有多少种不同结果?摸出2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种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P(A)=/n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做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的发生的概率为0,记做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3、应用新知

例: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解: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的结果有6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1,2,3,4,5,6,因为骰子是均匀的,所以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结果只有2两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5,6.

所以P(掷出的点数大于4)=2/6=1/3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结果有3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2,4,6.

所以P(掷出的点数是偶数)=3/6=1/2

四、实践练习

1、袋子里装有三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丽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请问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2、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

(1)一共可能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结果有多少种?

(3)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有多少种?

(4)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是1/3,对吗?

3、将一个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5的概率是多少?

(4)向上的数之和为6和7的概率是多少?

五、课堂检测

1、甲、乙、丙三个人随意的站一排拍照,乙恰好站中间的概率是( )

A 2/9 B 1/3 C 4/9 D以上都不对

2、在一次抽奖中,若抽中的概率是0.34,则抽不中的概率是( )

A 0.34 B 0.17 C 0.66 D 0.76

3、把标有1、2、3、4…10的10个乒乓球放在一个箱中,摇匀后,从中任取一个,号码小于7的奇数概率是( )

A 3/10 B 7/10 C 2/5 D 3/5

4、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办法如下:凡购满100元得奖券一张,多购多得,现有10000张奖券,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则一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

5、一个袋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和4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球,则: P(摸到红球)=

P(摸到白球)=

P(摸到黄球)=

6、一个袋中有3个红球和5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和摸到白球的概率相等吗?分别是多少?如果不相等,能否通过改变袋中红球或白球的数量,使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概率相等?

六、课堂小结

回想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1、等可能性事件的特征:

(1)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有限性)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2、求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步骤:

(1)审清题意,判断本试验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

(2)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结果数n。

(3)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

(4)计算P(A)=/n。

布置作业:

1、P148习题6.4知识技能 1.2.3

2、问题解决:请大家为“翠苑小区”亲子活动设计一个有奖竞猜活动方案。

板书设计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1)

等可能事件的特征:

1、 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

2、 每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种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球游戏,了解并掌握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概率的定义及简单的列举法计算。

2.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下面事件: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②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③三角形内角和是360°;④蚂蚁搬家,天会下雨,

不可能事件的有 ,必然事件有 ,不确定事件有 。

2、任何两个偶数之和是偶数是 事件;任何两个奇数之和是奇数是 事件;

3、欢欢和莹莹进行“剪刀、石头、布”游戏,约定“三局两胜”决定谁最终获胜,那么欢欢获胜的可能性 。

4、足球比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让双方的队长猜正反来选场地,只抛了一次,而双方的队长却都没有异议,为什么?

5、一个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求一个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那么能不能不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只通过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学习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二、情境导入

1、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哪些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这个袋子中有5个乒乓球,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拿出来后再将球放回袋子中。

(1)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概率的值?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三、探究新知

1、请大家观察前面的抛硬币、掷骰子和摸球游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1)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设一个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有n种,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种结果出现。如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试验的'结果是等可能的。

2、探究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1)抛掷一个均匀的骰子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

(2)不透明的一个袋子中装有大小相同的三个球,一个黄色和已编有1.2.3号码的3个白球,从中摸出2个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摸出2个白球有多少种不同结果?摸出2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种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P(A)=/n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做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的发生的概率为0,记做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3、应用新知

例: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解:任意掷一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的结果有6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1,2,3,4,5,6,因为骰子是均匀的,所以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结果只有2两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5,6.

所以P(掷出的点数大于4)=2/6=1/3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结果有3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2,4,6.

所以P(掷出的点数是偶数)=3/6=1/2

四、实践练习

1、袋子里装有三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丽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请问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2、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

(1)一共可能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结果有多少种?

(3)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有多少种?

(4)出现“1枚正面、1面反面”的概率是1/3,对吗?

3、将一个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数之和分别是5的概率是多少?

(4)向上的数之和为6和7的概率是多少?

五、课堂检测

1、甲、乙、丙三个人随意的站一排拍照,乙恰好站中间的概率是( )

A 2/9 B 1/3 C 4/9 D以上都不对

2、在一次抽奖中,若抽中的概率是0.34,则抽不中的概率是( )

A 0.34 B 0.17 C 0.66 D 0.76

3、把标有1、2、3、4…10的10个乒乓球放在一个箱中,摇匀后,从中任取一个,号码小于7的奇数概率是( )

A 3/10 B 7/10 C 2/5 D 3/5

4、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办法如下:凡购满100元得奖券一张,多购多得,现有10000张奖券,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则一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

5、一个袋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和4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球,则: P(摸到红球)=

P(摸到白球)=

P(摸到黄球)=

6、一个袋中有3个红球和5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和摸到白球的概率相等吗?分别是多少?如果不相等,能否通过改变袋中红球或白球的数量,使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概率相等?

六、课堂小结

回想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1、等可能性事件的特征:

(1)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有限性)

(2)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2、求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步骤:

(1)审清题意,判断本试验是否为等可能性事件。

(2)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结果数n。

(3)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数。

(4)计算P(A)=/n。

布置作业:

1、P148习题6.4知识技能 1.2.3

2、问题解决:请大家为“翠苑小区”亲子活动设计一个有奖竞猜活动方案。

板书设计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1)

等可能事件的特征:

1、 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

2、 每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种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6

第一节 轴对称现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感受数学的美。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鼓励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会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如课本上所绘的图象或由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风景秀丽的漓江山水,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生动形象的京剧脸谱,惟妙惟肖的民间剪纸,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这些图片美吗?那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些图片之所以这么美,是因为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特征-轴对称现象。

分析各类图案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分析,感受到轴对称的美和特征,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PPT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学检测

1.(1)如果把 个平面图形沿着 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

(2)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这些图形再加深一下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呢?

2.(1)如果 个平面图形沿 折叠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 。

(2)同样,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这些图形再加深一下我们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理解呢?

3.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并找出它的对称轴。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直线形成对称。

(三)互动释疑

1.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两组图片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第一组 第二组

请探究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 个图形 个图形

联系 1.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2.都有 。3.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 ;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 。

弄清楚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它们都有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的特征。

2、请找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 长方形 等边三角形 正方形 五角星 圆

归纳:①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

②一个图形有多条对称轴时,它们相交于一点。

3.如图有四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组成“L”型图案.

(1)请你再添加一个正方形,使它变成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2)请你改变一个正方形的位置,使它变成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实际教学效果:通过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各小组都对轴对称图形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四)巩固提升

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些练习,老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讲解,打好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

1、下列哪些是属于轴对称图形?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下列四组图片中有哪几组图形成轴对称?

3、0-9十个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4、下面的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5、中国的汉字也十分注重对称美。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的一半?

6、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上颜色.若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任意涂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共有( )种,请在下图中画出来。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7、下图是由一张纸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得到的,展开折纸,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先想一想,再拼一拼。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经历观察和分析了现实生活实例和图案,了解了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有关对称的事例,认识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习题5.1第1、3题

(2)选做题:动脑筋想一想,再亲手做一做,一张正方形纸片,如何只剪一刀,就得到一个十字形?

三、教学反思

1.以教材为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握教材但又不被教材所束缚。

2.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3.注意改进方面:如给学生分组,把握教材的难度和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调控,备课要细致等,以利于后面的教学。

板书设计

5.1 轴对称现象

一、轴对称图形

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三、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重点: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

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0场比赛中得到38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这个队胜x场,根据题意得

解得

x=18

则 20-x=2

答:这个队胜18场,负2场。

新课:

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

x+y=20

2x+y=38

那么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1个方程x+y=20说明y=20-x,将第2个方程

2x+y=38的y换为20-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归纳:

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例1 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

(1)2x-y=3 (2)3x+y-1=0

例2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①

3x-8y=14 ②

例3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

作业:

教科书第98页第3题

第4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8

一、教材内容分析

相似变换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的现象,认识相似图形,了解相似变换,进而探索相似变换的一些基本性质;并能认识相似变换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似三角形打下基础。教材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拓展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空间,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相似图形和相似变换。

2、了解相似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图形(经过相似变换后的图形)。

3、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 教材重点:认识相似图形和相似变换,会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图形(经过变换后的图形)。

2、 教学难点:了解相似变换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出示教材中的图形F和F’(运用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从图形的形状上去描述,例如图形的形状一样;也可能从图形的大小上去描述,例如图形的大小不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思考,回答要全面。

二、细致观察、认识特点

由图形F到F’,哪些改变了,哪些没有改变?

由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填入下列的两个空格中。

形状: ;大小 。

从而引出相似图形及相似变换的概念:

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保持形状不变(大小可以改变),这样的图形改变叫作相似变换。原图形和经相似变换后得到的像,称它为相似图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都是相似图形。

并让学生举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的相似图形。

如:按不同比例尺画的地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东西与原东西。

让学生举一些在观察生活中的相似变换的例子。

如:相片的放大,缩小等。

例1:如图,把方格纸中的图形作相似变换,放大到形的2倍,并在同一方格纸上画出变换后所得的像。

图形

引导学生结合相似变换的概念及其相似图形的特点来解答这个问题。

1、 取特殊点的方法,在这个方格纸内确定图形的一些特殊点的对应点的位置。然后将它们按原图形的形状用线段连结起来,就得到所得的像。

通过上述的练习,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 将一个图形作相似变换时,图形中各个角的大小改变吗?请举例说明。

2、 将一个图形作相似变换时,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改变吗?怎样改变?

由学生小组讨论,并抽代表回答讨论结果。

然后归纳出图形相似变换的性质。

图形的相似变换不改变图形中的每一个角的大小,图形中的每条线段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补充例题:已知,如图从 ABC 到 A’B’C’是一个相似变换,OA’与OA的长度之比为1 :2

(1) A’B’与AB的`长度之比是多少?

(2) 已知 ABC的周长为16cm,面积为18cm2

分别求出 A’B’C’ 的周长和面积。

A

A’

B’ O C’

B C

(补充此题的目的是进一步应用前面已经形成的概念解决问题,也为今后学习相似形打好基础)

四、归纳小结,充实结构

1、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 如何作出按要求相似变换后的平面图形。

3、 相似变换的基本性质。 通过观察两幅优美的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识作好铺垫。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通过让学生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相似的图形及相似变换的例子;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引导学生结合相似变换概念及相似图形的特点解决问题后,并提出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体现了合作学习;二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中,解决后,要善于归纳规律,从而体现从具体到一般的原则。

归纳出相似变换的性质后,引导学生运用性质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深化了相似变换,体现了数学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似三角形打下基础。

设计思路:

1、本设计按“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概括——巩固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的,这种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和设计的立足点。

2、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数学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首先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的知识经验,然后运用它解决问题,形成数学能力。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9

情景引入→探究新知→知识应用→知识拓展→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探寻点的坐标变化与点平移规律

(一)情境引入

本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在实际问题中引出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借助游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丹凤地图的实际情境探索点的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

2、如图,已知A(–2,–3),根据下列条件,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平移后的点,写出它们的坐标,并观察平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

(1)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

(2)将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

(3)将点A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3;

(4)将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4;

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明确:将哪个点沿着什么方向,平移几个单位后,得到的是哪个点.

3、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点的左右平移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点的上下平移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

4、点的平移的应用.(见课件)

5、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1)点A(–4,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2)点A(–4,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3)点A(–4,2)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4)点A(–4,2)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6、逆向思维:由点的变化探索点的方向和距离

(1)如果A,B的坐标分别为A(-4,5),B(-4,2),将点A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将点B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2)如果P、Q的坐标分别为P(-3,-5),Q(2,-5),将点P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将点Q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3)点A′(6,3)是由点A(-2,3)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点B(4,3)向______________得到B′(4,5)

7、应用平移解决简单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3),要使它平移到点(-2,-2),应怎样平移?说出平移的路线。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10

七年级数学教案

1.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

第10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2.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渗透将来未知转达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问题。

2.彻底理解题意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刚与小玲一起在水果店买水果,小刚买了3千克苹果,2千克梨,共花了18.8元。小玲买了2千克苹果,3千克梨,共花了18.2元。回家路上,他们遇上了好朋友小军,小军问苹果、梨各多少钱1千克?他们不讲,只讲各自买的几千克水果和总共的钱,要小军猜。聪明的同学们,小军能猜出来吗?

二、建立模型。

1.怎样设未知数?

2.找本题等量关系?从哪句话中找到的?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写答案。

思考:怎样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比较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谁更容易?

三、练习。

1.根据问题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甲、乙两数和是40差是6,求这两数。

(2)80班共有64名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求这个班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3)已知关于求x、的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2.P38练习第1题。

四、小结。

小组讨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哪些基本步骤?

五、作业。

P42。习题2.3A组第1题。

后记: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第11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1.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彻底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新课。

例1. 小琴去县城,要经过外祖母家,头一天下午从她家走到个祖母家里,第二天上午,从外外祖母家出发匀速前进,走了2小时、5小时后,离她自己家分别为13千米、25千米。你能算出她的速度吗?还能算出她家与外祖母家相距多远吗?

探究: 1. 你能画线段表示本题的数量关系吗?

2.填空:(用含S、V的代数式表示)

设小琴速度是V千米/时,她家与外祖母家相距S千米,第二天她走2小时趟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时她离家距离是______千米;她走5小时走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时她离家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写出答案。

讨论:本题是否还有其它解法?

三、练习。

1.建立方程模型。

(1)两在相距280千米,一般顺流航行需14小时,逆流航行需20小时,求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的速度。

(2)420个零件由甲、乙两人制造。甲先做2天后,乙加入合作再做2天完成,乙先做2天,甲加入合作,还需3天完成。问:甲、乙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2.P38练习第2题。

3.小组合作编应用题:两个写一方程组,另两人根据方程组编应用题。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优选7篇)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优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1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

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1、认识刻度尺

2、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

3、认识几厘米

4、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2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3.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新课标,我设计了以下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课教学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下面我就以上四个环节说一说。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 “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课的结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说一说收获,不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好习惯,而且提高了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首先,教材呈现了四幅图片,图片中的数据都是几百、几千的数目,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这样的大数,从而感受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并学习这两个计数单位。教材还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的实际意义有具体感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设备、坐标纸卡片若干、练习题卡片、晚报一张。

〖教学设计

(一)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1.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将百以上、万以内的数整理出来,万以上的数留待以后学习。

2.新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问:听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大数,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数中发现新的计数单位了吗?一千、一万有多大?它们与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认识大数

1. 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问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百。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卡片(10100格),它与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共有多少格吗?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千。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时的情境,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千或几千的吗?

3.引导观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与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吗?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万。

师:请看这张报纸,这样的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万的吗?

(三)引导填写数位顺序表

(四)练习

1. 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几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个百、1个十、5个一)、9300格(9个千、3个百),引导学生数小格,并说明我校现有915名学生、我校占地面积约为9300米2。

(五)总结

1. 你喜欢大数吗?为什么?

2.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有意义的大数,课后请你选一个最喜欢的大数,在一万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数量的小格,最后请家人或同伴数一数小格数,再给他们讲一讲这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对于万以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时难度较大。我注重让学生实际感受,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1. 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除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习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1)学生初步感受大数,把大数同很高的山很长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联系,感受其大。

(2)学生在找、看、说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数的读、写,发现大数中有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标纸为学生制作了百千万的学具卡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3张卡片,自主探究出3张卡片的联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并通过直观感受建立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

3.联系实际,感受大数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具体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万的具体感受。

如,教学千时,引导学生观察学校上操时的情境,说明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教学万时,引导学生观察报纸,说明一版报纸约有一万字。

4.以少见多

要使学生理解不易直观感受的大数,就要帮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少见多的想像。

以少见多是指从较少数量的积累去想像较多数量。如,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多少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对学生现在理解万以内数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数都有很大帮助。

〖编者点评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活动促进学生对大数意义的理解,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知识。观察、操作几何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以小见大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而且渗透了一种比较事物的具体方法。本节课设计的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内涵丰富。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4

《猜一猜》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是继排列、组合之后的又一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学生接触逻辑推理的第一堂课。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儿童在生活里,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的知识经验,自己不过没有意识到这是推理的内容而已。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只能是初步的,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对于课的目标和重难点的理解,在这节课中我设计各个环节,接下去我就来说说自己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

第一层次:激趣引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动画人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动画人物柯南是推理的高手,也是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以他引入课题,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为接下去的学习打好了感情基础。

第二层次:在游戏中猜测,在猜测中习得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游戏教学以其内在的趣味性诱发儿童潜在的学习动机,启动和调节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因此在这一层次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猜地方法,我设计了三次猜的游戏,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猜之中掌握猜的技巧:

第一次猜我设计猜书的情境,让学生从瞎猜——给出一个条件的猜——给出两个条件的猜,从而让学生明白猜也不是乱猜的,要有依据的猜,才能一次性猜对。

第二次猜是在第一次猜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猜左右手的游戏明了猜测时一定要有明确和完整的提示语,并且通过学生出题让老师猜,同学出题让同学猜这两个环节来巩固猜两样东西的技巧。

第三次猜是在第二次猜的基础上增加一样东西让学生猜,先是不出示第三个提示让学生猜,学生猜不出来后再出示第三个提示,又一次让学生明白提示语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讲情思路之后,我又出示一张表格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一张表格清楚的表示出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思考的好方法。在这一层次中最后还对猜两样和三样进行了比较,学生从比较中知道这两种猜的联系,从而在做题时能够将三样转化为两样来做。

这三次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第三层次:巩固拓展

通过帮助柯南破案,猜节目这些学生比较喜欢的题目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同时在巩固中加以拓展和提升。

总而言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试图通过游戏使学生能够学得一种思考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对学生得语言训练却做的不是很好,如何指导训练学生能够完整说出推理过程还是我今后要注意得地方。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1主题图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叫×××,来自于×××小学,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过渡:首先我谈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大庆市庆风小学教师郑颖,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节《买香蕉》。

一、教材分析:

《分香蕉》是北师大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4节新课,通过前面3节“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三节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基础上开始认识除法的,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为以后学习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的竖式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

四、教材处理:

在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首先以学生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本课,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香蕉摆一摆。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分的分法,及对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赞可夫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因此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实践探索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态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以学生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新课,让学生帮助孙悟空分香蕉。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第一稿设计时,我采取的是教师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学生观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我改变了设计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香蕉的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开展这个活动时,由原来分小棒改为利用香蕉的图片分,这样能使学生学对活动产生兴趣。我先让同桌两个自由分一分。

然后引导学生在几种分法中找出是“分得样多或者同样多的”那样分法,使学生在多种分法的对比之下,形象地感知“平均分”。最后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分的方法,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学生利用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教师设计了多样化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填一填》、《写一写》、《练一练》。对新知进行了巩固,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的热情,最后让课堂得到延伸。

4、全课小结,归纳新知。

师生共同小结,回顾学习的过程,评价自己的表现,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推荐6篇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又到了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教案设计。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来撰写教案课件呢?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的相关推荐,请参考下面的建议。这些建议是为您提供学习和参考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1

课 题: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教案内容】:

教材第70~74页。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学校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120~129的适合穿小号,130~139的适合穿中号,140~149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

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

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4、提: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69页的统计表中。

提: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

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二、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记录及统计表。

提:要想正确填写统计表,要先如何做?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方法自定,并完成统计表。

(3)组织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介绍你知道吗?

三、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75~78页

【教学要求】

使学生知道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便于分析研究问题,学会整理出数据制成的统计图。

【重点难点】

学会制作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 谈话导入

介绍上海世博会。

2、出示书73页的统计图和照片。

介绍:世界五大城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最终我国上海获得了胜出。这是大家欢庆的场面。

(1这是第一轮投票的情况(出示统计表)

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城市第一轮得票情况统计表

2002年12月

申办城市 波兰

弗洛兹瓦夫 俄罗斯

莫斯科 韩国

丽水 墨西哥

克雷塔鲁 中国

上海

所得票数 2 12 28 6 36

提问:有哪五个城市参加申办投票?哪个国家的城市得票最多?你是如何知道的?

(2)出示第73页统计图。

提问: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如何知道中国上海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

比一比:这幅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

说明:整理出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之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还有利于分析和研究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⒈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提问:这个统计图包括哪些部分?

引导学生从上向下有序地观察:包括图名、日期、单位、竖轴、横轴。

提:纵轴上又有哪些内容。

⒉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即横轴与纵轴。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数量。

(4)标上统计图名称、日期、单位。

3、提:纵轴上1格长度表示?哪个国家的得票最多,是多少票?哪具国家的得票最少是多少票?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1页。

【教学要求】

通过这次活动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体现每做一次游戏,参加游戏各方赢的机会要相等,也就是各方赢的可能性要相等。

【重点难点】

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知

1、游戏导入:

(1)每4人1小组,事先分好。

(2)明确活动要求:口袋里有4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任意摸到一个球,摸到放回,一共摸了30次,如果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如果摸到的黄球次数多,就算小玲赢。

提:按这样的游戏规则,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

(3)组织学生分小组摸一摸,并统计出结果。

(4)组织交流,指名说说每一组的活动统计情况。

提:与刚才的猜想的情况一样吗?通过游戏,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新知。

3、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

PPT:小牛:4分钟跑280米

小象:4分钟跑240米

小熊:3分钟跑240米

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读题一遍

师:那么哪个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个数据是路程?

生: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80米。

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40米。

时间是3分钟,路程是240米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1、全班交流:

师:、如果他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赛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

生:小牛和小象比赛,小牛快,因为都是4分钟内,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远

师:也就是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跑得越快。

师: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

生:小象和小熊比赛,小熊跑的快,因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时间短,所以跑得快。

师: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 比较小牛和小熊

师:比较小牛和小熊时,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方法一:在相同时间内(1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240÷3=8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70

师:谁能解释一下70米和80米表示什么?

生:表示每分钟行70米和80米。

师:像这样表示每分行70米,每分行80米称为速度,我们可以通过线段图上表示,更清楚地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出示线段图

师小结:观察线段图比较速度,其实就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路程,也就是一分钟的路程。这一分钟就是我们所说的单位时间。

方法二:在相同时间内(3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70╳3=210(米)210

方法三:在相同时间内(4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40÷3=8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80╳4=320(米)280

师:仔细观察这三种解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是:这几种方法比较的都是相同时间里的路程。

生2: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一分钟跑的路程;第二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三分钟跑的路程;第三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四分钟跑的路程。

师:因为这样的相同时间是很多的,所以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每分钟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们各自的速度。

师:他们的速度和什么有关?

生:时间和路程。

2、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师:速度怎么算,你会求速度吗?咱们试一试

呈现两个问题,请学生口答。

出示题目

1、“神七”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约40千米,“神七”飞船的速度约是( )

2、小青骑自行车,2小时骑了16千米,小青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

学生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列式:40÷5=8(千米),16÷2=8(千米)

师(看着黑板表示疑惑):“神七”飞船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是8千米,看来他们的速度一样喽?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生:是不一样的,“神七”飞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时8千米。

师:但黑板上写的都是8千米,这样写能区分清楚吗?有什么办法区分开呢?

生:写上时间。

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分别写成8千米/秒,8千米/时。

师:1小时、1分钟这些都是单位时间。那么单位时间还包括1秒、1年、1月等等。所以速度应该是单位时间内所行使的路程。

师:读作8千米每秒,表示什么?

生:表示神七每秒飞行8千米。

师:速度单位与原来的一些单位不同,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两部分复合而成的。请同学们将刚才走路速度单位也改一下。

师:其实速度不仅在我们课堂中有,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咱们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吗?

3、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刘翔110米栏的速度约为8千米/秒

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

师:谁能说说这些速度表示什么?

生答

师:刘翔的速度大约是8千米/秒,有多快?

师:从讲台到教室后面大约是8米多,我们一眨眼,刘翔就从这跑到教室后面了。快不快?

生呼应

师:在雷雨天,我们经常能看到电闪雷鸣的场景,你知道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为什么咱们总是先看到闪电那?

生答

师小结: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快于声音传播的速度,同学们能用刚才的知识解释了自然现象,真是太厉害了。

(拓展学生对速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等,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通过实例给学生充分探索空间理解速度的.意义,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结合情境,帮助学生较为准确的理解速度的意义。)

师:观察上述几个速度,你对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能说说速度表示什么吗?

教师先请学生间说一说,在组织交流。

生:平均时间内行的路程,如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时多少米。

师: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时等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

师:速度怎么计算?

生:路程÷时间=速度(教师板书)

(二)、探索分享,寻找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既然我们知道求速度的公式了,谁能求出小象的速度?

生 按照前面对速度的理解求出小象的速度 240÷4=60(米/分)

师:也就是速度=路程÷时间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3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一、教学内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教学例5

出示例题,独立解答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发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汇报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单价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并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认识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灵活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媒体)

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学生介绍)

师举例动态的圆:水滴落在平静的水面泛起的一个个圆形的波纹,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圆。(媒体展示动态的圆)

揭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尝试探索: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

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交流画法:

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利用线、图钉画圆

利用圆规画圆

我们来看看体育老师和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是怎么画圆的?

比较各种方法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最标准?(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

(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介绍圆规的构造。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交流画法

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点一点,再把圆规两脚分开一定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点上,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小组讨论用圆规画圆的要点。

(板书:定圆心、定半径、绕一周)

老师示范画圆

小结:

在圆中固定的那一个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O都有相等的长度,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圆心、半径)(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圆心和半径)

(三)尝试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画的过程

同桌相互检验

(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请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个圆。

出示同心圆,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

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那这两个圆呢?

这两个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因为它们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

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板书)

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拓展阶段: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 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5

一、 说教材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在学生认识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学生的头脑里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本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垂直的概念问题。

二、 说教法

本节课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从学生出发,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以及运用分类、观察、讨论等方法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揭示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最后加以巩固、提高与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使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亲身体验,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教师适时给予鼓励,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垂直的关系,认识两线平行垂直。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建立垂直与平行的空间观念。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晚上,吃过晚饭小明在收拾碗筷时,不小心把两根筷子掉在地上了,如果用两根筷子表示两条直线。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猜测一下:两根筷子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便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引导探索,感知特征

1、展示各种情况

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作品,然后将部分同学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学生会出现如下情况。

(设计意图:同学们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小组——全班的逐层递进过程,为学生自主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2、进行分类:

(1) 相交与否。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所想象的两条直线画下来会有这么多种情况,能给他们分分类吗?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汇报: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第二种,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第三种,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师:你们所说的交叉是两条线碰到一块了,在数学上称为相交。

(2) 引导学生分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类。这里学生可能对两幅图有疑问: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同时请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把两幅图中的直线分别延长。学生通过观察与想象很快明确了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刚才在分类时有的同学把已经相交和快要相交看作不同的两类,因此分成了三类,那分成四类的同学把交叉成直角的看成单独的一类了,其实这也是相交。这样同学们在交流中达成分类共识: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设计意图:在积极探究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辨析、求证过程中顺其自然的发现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三)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 认识平行:

出示第五幅图 师:这组直线会相交吗?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认为它不会相交,有的学生觉得两条直线是一样宽的,有的学生则认为是不是一样宽,必须动手量,通过用尺测量,说明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这种情况在数学上叫互相平行。(课件演示:两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伸,进一步说明两条直线向两边无论怎样延伸都不可能相交。)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质疑: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图帮助学生理解,问:平行吗?平行。接着问:这样还平行吗?为什么?因为不在同一平面。

练习:出示下列几组直线,判断哪几组互相平行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时“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解惑这样一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的想象,情感等参与到学习中去,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平行中同一平面,不相交的概念。)

2、认识垂线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两条直线相交后都有四个角,我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我发现对着的两个角一样大。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四个直角呢?学生说:“可以量一量。”(请一学生验证。)

教师小结: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设计意图:学生从相交后形成的角度来看,发现+,从而引导学生用工具验证相交后成直角的现象,清晰揭示出互相垂直的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垂直与平行》

(四)巩固新知,应用提高

1、找一找

a、 出示主题图,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学生们自主发言。

b、在几何图形中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举例说明

平行的例子:五线谱中的五条线,黑板相对的两条边。

垂直的例子:长方形镜框长边和短边互相垂直。

3、摆一摆

师:请你们拿出一根红色小棒和一根绿色小棒摆一摆,使它们互相平行,再摆一根红色小棒,使它和绿色小棒平行,观察两根红色小棒,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操作、讨论,进而明白: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继续摆,摆一根红色小棒和一根绿色小棒要求互相垂直,再摆一根红色的和那根绿色的互相垂直,观察两根红色小棒,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操作、讨论,进而明白: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平行、垂直的理解,渗透了几何知识中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应用知识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可以去说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垂直。( )

(3)两条平行线延长后可以相交。 ( )

(4)两条直线相交成90角,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 )

(5)长方形两条邻边一定互相垂直。 ( )

(6)正方形相邻两边互相平行。 ( )

(7) 直线a叫做垂线。 ( )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判断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信心。)

(五)全课总结,评价体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6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2—P11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例2

二、设计理念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时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通园片、纸片、、、等。

五、活动设计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王阿姨到小明家来了。(多媒体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上的图,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多媒体出示沏茶的各项工序图)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

师: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这里课堂生成的资源可能很多,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展示出各小组不同的设计方案。(学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个过程)

4、学生比较选择并选出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认为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的方案。

5、小结:刚才的方法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那么我们在做一些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

(设计意图:客人到了,先为客人沏杯茶,这是常见的招待客人的礼仪之一,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因此我调整了教材的内容例1和例2的顺序,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生请进招待客人的具体环境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讲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现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1、出示例1,呈现研究问题:请王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妈妈准备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招待她,(多媒体出示例1图)

(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4)学生回答后并共同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课件出示表格)

(5)那如果烙4张、6张、8张、10张呢?

自主设计方案(自主设计方案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如果妈妈、王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

B、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卡通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

C、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

D、学生比较并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E|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和最短时间。

F、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3、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活动三:结合生活,实践应用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一个小女孩遇到一个问题,看我们能不能帮她解决?出示做一做2

3、谁来告诉大家你按照怎样的顺序呢?(也可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在课堂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

五、生活回归

回家后,请你给妈妈烧壶水,给爸爸沏杯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后反思:

这一节课通过简单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的趣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比较常见熟悉的沏茶这一生活现象作为教材入手,调整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王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王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日常的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索烙饼的过程及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考、探索是学生在操作实践,使学生交流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烙3张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烙3张饼的过程,验证了学生的发现,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最后让学生烙多张饼的方法,在组织交流中师生相互又调整了教学的节奏,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小伙伴的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上述活动即是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也存在许多的不足,由于时间上的处理前段放长了一些,因此后面在小结时有些匆忙。没有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格发现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计算饼的张数只要乘3就是烙饼的最短时间的结论。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模板12篇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事先准备好每节课的教学课件,这是非常重要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设计得更加完美。教案是教学方法的具体展示。今天我们讲的主题是“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请您阅读我写的这篇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三角形高线、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概念、几何语言表达及它们的画法。

2、内容解析

本节内容概念较多,有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和重心等有关概念;需要学生动手的频率也较高,要掌握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几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思想感情。

理解三角形高、角平分线及中线概念到用几何语言精确表述,这是学生在几何学习上的一个深入。学习了这一课,对于学生增长几何知识,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学习三角形的角、边的延续以及三角形全等、相似等后继知识一个准备。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概念的同时还要掌握它们的画法,难点是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及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高线的位置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等概念;

(2)会用工具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2、教学目标解析

(1)经历画图实践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等概念。

(2)能够熟练用几何语言表达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

(3)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画法。

(4)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相交于一点。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三角形的高线的理解:三角形的高是线段,不是直线,它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在这个顶点的对边或对边所在的直线上。

三角形的中线的理解:三角形的中线也是线段,它是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它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是这个顶点的对边中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也是一条线段,角的顶点是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在对边上。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即就是说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通常的角平线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2)

1、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

关键: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猜想,然后得出结论来突破;抓住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是正确应用公式来计算的关键。

学生活动:1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着《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着,不时补充。

教师归纳:听了这则故事之后,同学们应该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前面学,后面忘,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还记得吗?

教师激发: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呢?还是早扔掉了呢?和小狗熊犯了同样的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做这几道题,看看你是否掌握了以前的知识。

计算:

(1)(x+2)(x—2);(2)(1+3a)(1—3a);

(2)(x+5y)(x—5y);(4)(y+3z)(y—3z)。

做完之后,观察以上算式及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1)(x+2)(x—2)=x2—4;

(2)(1+3a)(1—3a)=1—9a2;

(3)(x+5y)(x—5y)=x2—25y2;

(4)(y+3z)(y—3z)=y2—9z2。

教师活动: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寻找规律。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3)

三角形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在本章中,学好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打好基础,本节主要介绍与三角形的的概念、按边分类和三角形三边关系,使学生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1)了解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中的相关元素,并会按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并会运用这一性质来解决问题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推理、交流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和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问题回忆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结合你以前对三角形的了解,请你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针对学生下的定义,给出各种图形反例,如下图,指出其不完整性,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三角形概念的获得,要让学生经历其描述的过程,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师生活动: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补充说明:要求学生学会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的概念以及几何表达方法

师生活动:结合具体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学会由文字语言向几何语言的过渡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认知,并进一步熟悉几何语言在学习中的应用

1.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有哪些?

2.以∠D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哪些?

3.以E为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哪些?

4.说出ΔBCD的三个角.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概念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4)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情境中建立正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

【问题1】将下列问题中的变量用函数表示出来:

(1)小明骑自行车去郊游,速度为4km/h,其行驶路程y随时间x变化而变化;

(2)三角形的底为10cm,其面积y随高x的变化而变化;

(3)笔记本的单价为3元,买笔记本所要的钱数y随作业本数量x的变化而变化.

解:(1)y=4x;(2)y=5x;(3)y=3x.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并且提醒学生注意用x表示y. 问题引入,为新知作好铺垫.

① y=4x; ② y=5x; ③ y=3x.

这些函数有什么特点?

都是y等于一个常量与x的乘积.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

通过板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1.下列函数是否是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多少?

(1) 是,比例系数k=8. (2) 不是.

1.若函数y=(2m2+8)xm2-8+(m+3)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___-3____.

题 1请学生口答, 题2学生独立完成,并到黑板板书,教师评价书写规范.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要关注:

学生能否准确地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注意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例1 画出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

x --- -2 -1 0 1 2 ---

y --- -2 -1 0 1 2 ---

画出函数y=x的图象.

除了用描点法外,还有其他简单的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吗?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我们可以经过原点与点(1,k)画直线,即两点法.

同理,画出y=-x的图象.

师生共同分析:两个图象的共同点: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不同点:函数y=x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上升状态,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经过第一、三象限.

函数y=-x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下降状态,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经过第二、四象限.

归纳: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

当k

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可以称它为直线y=kx.

例2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x,y=2x,y=3x的函数图象,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不同点:倾斜度不同, y=x,y=2x,y=3x的函数图象离y轴越来越近.

例3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x,y=-2x,y=-3x的函数图象,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不同点:倾斜度不同, y=-x,y=-2x,y=-3x的函数图象离y轴越来越近.

在y=kx中,k的绝对值越大,函数图象越靠近y轴.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5)

第三环节: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内容:

例题 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烈台风中于离地面10m处折断倒下,树顶落在离树根24m处. 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

(教师板演解题过程)

 练习:

1.基础巩固练习:

求下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口答):

2.生活中的应用:

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 in(74 cm)的电视机. 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 cm长和46 cm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意图:练习第1题是勾股定理的直接运用,意在巩固基础知识.

效果:例题和练习第2题是实际应用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意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教师提问:

1.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思想方法?

2.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

1.知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 , ,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

2.方法:(1) 观察—探索—猜想—验证—归纳—应用;

(2)“割、补、拼、接”法.

3.思想:(1) 特殊—一般—特殊;

(2) 数形结合思想.

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可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效果:通过畅谈收获和体会,意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不断反思总结的意识.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内容:布置作业:1.教科书习题1.1.

2.观察下图,探究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 ?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6)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设计理念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青岛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角、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平行线、全等三角形),而且初二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因此,学生具备了学习这节课的知识和智力准备。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并掌握他们的证明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和推论)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情境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教学重点、难点:

其中(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并掌握他们的证明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重点的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和训练巩固。(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会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

二、教法学法

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以问题为先导,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型的教学模式。

在学法上,我准备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总结归纳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需要准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需要的教具、学具有:(三角板)

三、下面我重点阐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上课,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上面的一段话,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上面的问题,实验发现用度量或剪拼的方法可以发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都等于180度,如果测得更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都等于180度,是否就能说明一切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都等于180度呢?学生思考后,我指出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我们这一节 课所学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时我会写出板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原本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富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有意识的创设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的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为了完成情境图中的问题,我会出示一个证明题。已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如何才能使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曾经用把三角形纸片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成一个平角,进而引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思路,就是将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就会等于180度。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探索如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构成平角呢?由于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我会参与到学生小组内和学生交流。当学生交流后,由学生展示采用添加平行线的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进行证明,时我会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并指明学生上台板演,之后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会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在这里我会告诉学生,在原来图形上添加的线叫做辅助线,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最后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接着我会让学生小组继续交流探索,能否用另外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由学生展示,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我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然后让学生思考,角ACD与角A角B有什么联系?在这里我会让学生回忆外角的概念,并指明什么是不相邻,让学生交流探索,这里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我会在巡视过程中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之后由同学展示,最后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1和推论2。并告诉学生推论的定义。

这样学生在观察、比较、探讨的过程中,轻松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这时,教学进入到第三个环节。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习题的设计上,我会体现开放性、思考性、层次性、趣味性这几个特点,首先,我会把学生分成A、B两组,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练习题1、2,这样让学生巩固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及应用其解决问题,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然后我会出示下一个题,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时,教学进入第四个环节。第四个环节:课堂评价、拓展延伸

新授结束时,我会问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

然后,我会让学生下课寻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体现数学的生活化。

四、最后,我再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本课时,我力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

以上仅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求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老师。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7)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1) 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 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1) 提问:

①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1) 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 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8)

学习目标:

1、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等性质.

2、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活动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

3、利用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 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等性质。

学习难点:轴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拓展运用。

学习过程 :

一、探索活动

如右图所示,在纸上任意画一点A,把纸对折,用针在 点A处穿孔,再把纸展开,并连接两针孔A、A.

两针孔A、A和线段AA与折痕MN之间有什么关系?

1、请同学们按要求画点、折纸、扎孔,仔细观察你 所做的图形,然后研究:两针孔A、A与折痕MN之间有什么关系?线段AA与折痕MN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两针孔A、A ,直线MN 线段AA.

2、那么 直线MN为什么会垂直平分线段AA呢?

3.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mi dpoint perpendicular).

例如,如图,对称轴MN就是对称点A、A连线(即线段AA)的垂直 平分线.

4.如图,在纸上再任画一点B,同样地,折纸、穿孔、展开,并连接AB、AB、BB.线段AB与AB有什么关系?线段BB与MN 有什么关系?

5.如图,再在纸上任画一点C,并仿照上面进行操作.

(1)线段AC与 AC有什么关系 ? BC与BC呢?线段CC与MN有什么关系?

(2)A与A有什么关系? B与B呢? △ABC 与△AB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轴对称有哪些性质?

6.轴对称的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二、例题讲解

例1、(1)如图,A 、B、C、D的对称点分别是 ,线段AC、AB的对应线段分别是 ,CD= , CBA= ,ADC= .

(2)连接AF、BE,则线段AF、BE有什么关系?并用测量的方法验证.

(3)AE与BF平行吗?为什么?

(4)AE与BF平行,能说明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一定 互相平行吗?

(5)延长线段BC、FG,作直线AB、EG,你有什么发现吗?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9)

(1) 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1) 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 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更多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 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 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5表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②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样的,它们都用5表示是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1) 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 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1)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1) 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 用厘米量。

①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③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④ 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1) 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

(2) 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0)

一、变量与函数

[变量和常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而数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我们称之为常量。

[函数]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 与 ,并且对于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 是自变量, 是 的函数。如果当 时 ,那么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 时的函数值。

[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

1、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

当解析式为整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当解析式为分数形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所有实数;当解析式中含有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的所有实数。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和(1,k)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k

(1) 解析式:y=kx(k是常数,k≠0)

(2) 必过点:(0,0)、(1,k)

(3) 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

(4) 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

(5)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轴;|k|越小,越接近x轴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待定系数法

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y=kx(k≠0)

2、把已知条件(一个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

3、解方程,求出系数k

4、将k的值代回解析式

二、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 0)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经过(0,b)和(- ,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

(1)解析式:y=kx+b(k、b是常数,k 0)

(2)必过点:(0,b)和(- ,0)

(3)走向: 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

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b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4)增减性: 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

(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轴。

(6)图像的平移: 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b个单位;

当b

[直线y=k1x+b1与y=k2x+b2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k1=k2且b1 b2

(2)两直线相交:k1 k2

(3)两直线重合:k1=k2且b1=b2

[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

(2)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

(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中得出结果。

[一次函数建模]

函数建模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解决最佳方案、最佳策略等问题。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两个变量,再寻求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函数模型,从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在赋予实际意义时,其图象大多为线段或射线。这是因为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即自变量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一般是:

(1)从函数图象的形状判定函数的类型;

(2)从横、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

解决含有多个变量的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选取其中某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再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

三、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任何一元一次方程到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以二元一次方程ax+by=c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的图象相同。

(2)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次函数y= 和y= 的图象交点。

三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1、方程的思想。数学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初中数学最重要的就是等量关系,其次是不等量关系。最常见的等量关系就是方程。

2、数形结合的思想。任何一道题,只要与形沾边,就应该根据题意中的草图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

3、对应的思想。

初中生数学成绩的提高,需要靠自己勤加练习和脚踏实地的去接受数学。

合数的概念

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与之相对的是质数,而1既不属于质dao数也不属于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其中,完全数与相亲数是以它为基础的。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1)

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

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

关键: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猜想,然后得出结论来突破;抓住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是正确应用公式来计算的关键。

【学生活动】1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着《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着,不时补充。

【教师归纳】听了这则故事之后,同学们应该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前面学,后面忘,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教师激发】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呢?还是早扔掉了呢?和小狗熊犯了同样的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做这几道题,看看你是否掌握了以前的知识。

【问题牵引】计算:

(1)(x+2)(x—2);(2)(1+3a)(1—3a);

(3)(x+5y)(x—5y);(4)(y+3z)(y—3z)。

做完之后,观察以上算式及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以下结果:

(1)(x+2)(x—2)=x2—4;

(2)(1+3a)(1—3a)=1—9a2;

(3)(x+5y)(x—5y)=x2—25y2;

(4)(y+3z)(y—3z)=y2—9z2。

【教师活动】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寻找规律。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从上述算式中找到了这一组整式乘法的结果的规律,这些是一类特殊的多项式相乘,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刚才同学们所归纳出来的特殊多项式相乘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以用(a+b)(a—b)表示左边,那么右边就可以表示成a2—b2了,即(a+b)(a—b)=a2—b2。

用语言描述就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教师活动】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出课题──平方差,并说明这是一个平方差公式和公式中的字母含义。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2)

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概念、按边分类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在本章中,学好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打好基础,本节主要介绍与三角形的的概念、按边分类和三角形三边关系,使学生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1)了解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理解并且灵活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

(1)结合具体图形,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元素.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中的相关元素,并会按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并会运用这一性质来解决问题.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推理、交流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和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问题回忆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结合你以前对三角形的了解,请你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针对学生下的定义,给出各种图形反例,如下图,指出其不完整性,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三角形概念的获得,要让学生经历其描述的过程,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动态演示“首尾顺次相接”这个的动画,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

师生活动: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补充说明:要求学生学会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的概念以及几何表达方法.

师生活动:结合具体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学会由文字语言向几何语言的过渡.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认知,并进一步熟悉几何语言在学习中的应用.

如图,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1.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有哪些?

2.以∠D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哪些?

3.以E为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哪些?

4.说出ΔBCD的三个角.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概念的理解.

我们知道,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如果要按照边的大小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又应该如何分呢?小组之间同学进行交流并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生活动:通过讨论,学生类比按角的分类方法按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接着引出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联系,强化学生对三角形按边分类的理解.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shifanwen/11341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