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科技课件

时间:2023-10-24

科技课件汇编7篇。

为了让您满意,教师范文大全编辑特意制作了“科技课件”,希望这些材料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教案和课件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编写教案课件都很熟悉。编写教案的过程对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科技课件 篇1

酸奶制作

1、 目的:让孩子了解酸奶的化学变化,也能自己制作酸奶,有趣。

二、工具和原材料:

1一瓶酸奶籽(可以用万家宝的原味,虽然比较贵,但据说它的菌种比较好;其他的没有试过。无论用什么酸奶作种子,一定要原味的),纯牛奶750-1000ml,根据你准备的容器大小,随意(一瓶125ml的万家宝酸奶,最多可以一次做2kg)。

2、广口瓶一个(消毒)

3、搅拌棍一根(消毒)

4、水桶一只

5绝缘材料(一个海绵枕头,或者别的什么,不,只有两条浴巾。)

6、填充材料一件(浴巾一块)

7、保鲜袋一个或者保鲜膜一张

8、热水袋一个

三、制作过程:

1把酸奶从冰箱里拿出来,回到室温(以提高乳酸菌的活性),然后放在一边。

2把纯牛奶放在热水里,(袋子里,只要是热的,70-80度);如果是1kg装的盒子的,要用开一点的,90-98度)泡3-5分钟,使纯牛奶加热到40度左右(有利于乳酸菌生长)。

3、在温牛奶期间,准备好一个用来做酸奶的瓶子(我用的是雀巢400g的一个大广口瓶,一次可以做750ml),沸水消毒;搅拌棍一根,沸水消毒。在热水袋里装满热水备用。

4从热水中取出牛奶,擦去表面的水(防止牛奶流入瓶中,倒出时污染牛奶),然后倒入罐中。打开酸奶,按照6%-10%的配比,加入酸奶种子(750ml大概加60ml,半瓶左右酸奶),用搅拌棍搅拌均匀,盖上保鲜膜或者保鲜袋,拧紧瓶口

5依次将保温材料、热水袋、广口瓶放入水桶内。最后,用浴巾填平缝隙,盖上盖子,压上砝码。 6、等待6-8个小时

7拿出罐子,看到牛奶已经变成鸡饼,说明生产成功了。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十六)

观察细胞

教学目标:洋葱皮是由细胞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制作洋葱皮切片标本。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并用**记录洋葱表皮细胞。

三。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洋葱皮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的重要性。

2培养对观察和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三。要明白,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可以观察到许多大自然的秘密。

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刀、水、滴管、吸水纸、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你从它的内层**上取下一块,你能看到什么?用放大镜你能看到什么?用显微镜你能看到什么?

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1为了更好地观察它,我们必须先作一个玻片标本。(师演示)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2学生们分组制作幻灯片标本

3、 用肉眼和放大镜对洋葱皮进行了观察

1首先用肉眼观察洋葱皮,并将**放在科学记录簿上

2把放大镜发给每个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洋葱皮,并将**放在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四、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1老师:如果我们把洋葱皮的切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我们会有什么新发现?

2展示显微镜,介绍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和用途;

3.每5个人有一台显微镜观察洋葱皮。 不能使用的学生将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操作。监督大家进行规范的操作。同样将显微镜下的发现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4在显微镜下交换我们的发现;洋葱皮是由规则的多边形组成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让学生谈谈对细胞的认识。

四、课外作业

查找资料:细胞的作用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十七)

----作一个测量一分钟的单摆钟

一、目的: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利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摆钟的摆锤是怎样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移动的?

二、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

1老师指出了钟摆钟的几个重要部分:钟摆、脑垂体、齿轮机械手和齿轮。结合插图,引导学生了解钟摆钟工作时这些部件是如何移动的?

2、要求学生进行描述。

三。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在看了钟摆钟的内部结构并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之后,让我们也制做一个单摆钟。

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导读思维:钟摆只需要摆动30次,而钟摆钟是1分钟,也就是60秒。这是为什么呢?

3、用自带卡纸等其他材料进行仿制。

4、请成功的小组进行展示。不能完成的可后继续完成。

板书设计:

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钟摆钟的主要部件:钟摆、垂体、齿轮机械手、齿轮等

每分钟摆动30次时钟走60秒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十八)

---根据传热原理,设计制作了保温杯

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

1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杯子。你知道这些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3.学生做出猜想并给出理由。

4观察实验、交流报告:用手捂住石头的墙壁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能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解释,是我们所期望的,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让他们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

)5。小结:好的导热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下降快;导热不良,吸热慢,散热慢,水温下降慢。

二、 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

2、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3、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4你认为那种绝缘材料最好?

5、学生实验。(应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哪些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初始温度不同等相关因素。

)6、交流实验结果。

三、 做一个保温杯

1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讨论了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2讨论了热水杯的制作方法,并讨论了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3、学生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并报告哪种绝缘方法最有效。

5你有办法把热水保持在原来的温度吗?

6、学生讨论交流:保持热水原来温度的方法。

7小结: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的温度变化,但不能保持原来的温度不变。

四、保藏冰块比赛

1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保温杯,外包装厚度不宜超过3cm。

2课外冰保竞赛看哪一组保温效果最好。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十九)

----光的小魔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可以在某些物体的表面反射。

2了解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三。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并理解我们是如何看不到非发光物体的。

3.经历**“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的位置关系,总结**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教学重点:用**方法研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用光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准备: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臵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手电筒(玻璃上有1~ 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你能举个例子吗?小孔成像、阴影形成以及日食和日食的形成表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荧光灯和蜡烛火焰?

荧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可以看到光,因为光源把光送入我们的眼睛。

在漆黑的夜里,我们看不到房间里的桌子和电视。我们怎么看?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为什么打开灯看到房间里的东西?

物体的所有表面都反射光。我们可以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因为它们把光反射到眼睛里。

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手电筒照射。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上有明亮的光斑,光线可以反射到任何物体表面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二十)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会放出氧气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光学合作的原材料、产品和条件。

2、技能目标: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对光合作用一系列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品和条件。

2教学难点:每各演示实验的设计原则。

三、教学准备

1测试土壤中是否存在淀粉:碘、米汤、土壤提取物、滴管、烧杯。

2、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经24小时暗处理,选择一张叶用黑纸遮住一半,再在强光下2 小时(或200w灯泡照射下2小时)的天竺葵、酒精灯、三角架、烧杯、酒精、滴管、碘、培养皿。

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银绿藻,检查是否有淀粉产生的方法同上。

4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教科书中的实验可以改进。萝卜种子浸泡发芽后放入集气筒中。把吸水纸放在瓶子底部并保持湿润。用凡士林密封,放在阳光下半小时。

四、教学过程

(一)、光合作用需光

1、探求问题:把按“教学准备2”已放在强光下2小时的天竺葵,拿入教室取下被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那张叶,放在酒精中煮,到叶片褪绿后取出,在水中浸一下,摊平在玻璃皿中,滴上碘酒。一会儿,叶片照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2分析问题:部分光变蓝,说明叶片在光照下合成淀粉;而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没有光的情况下就无淀粉合成,由此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此结论可让学生分析)。

(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1问一个问题:除了光,植物光合作用还需要什么?

科技课件 篇2

这是准备在黑屁股项目使用的3D模型微缩技术,这些用实际比例缩小制作的叫做模型微缩。如果3D动画和电影只是使用3D技术制作,在质感和光感上与真实的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对一些室内场景利用3D模型微缩技术来制作。

要开始制作微缩模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好比例问题,如果太大,制作过程会延长,如果太小,那么摄像机就会不太好拍摄。

接着是美术风格的确定,比如有中式的、欧式的、卡通的、科幻的或是后现代风格的?确定好了风格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微缩模型的制作材料大致上可以分为软材料和硬材料两种。软材料如布、海绵、纸等等,可以制作例如窗帘、灯罩;硬材料如石膏、木头、金属类等等,可以制作例如墙皮、家具。这些

为了拍摄的方便和顺利取景,微缩模型会制作成活动式的墙体,这样就可以拍摄很多角度。在制作的过程中,多一点的观察力,注重细节的部分,才能让模型更加真实。

科技课件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科技生活化的教育离不开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剥好壳的鸡蛋、剥了皮的水果、点心等食物给孩子吃担心孩子剥不开、速度太慢、弄脏衣服、地板等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剥夺了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也滋生了幼儿的依赖性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糖果”主题过程中我们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育还不完善的特点利用日常生活教育的契机生成了“剥糖”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2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他们的发现、经历和分享快乐

三。初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包装的糖果、盘子

活动过程:

一、呈现材料导入活动

1引导孩子触摸各种形状的软糖和硬糖

让孩子拿一个最喜欢的糖果,讨论它是软的还是硬的

2、闻一闻请幼儿说一说闻到的味道的糖果

3、看一看这些糖纸的包法一样

二、操作探索

1、剥一剥请幼儿剥开不同包法的糖果将糖果和糖纸分别放在盘子里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请幼儿观察并讨论自己是怎样剥开糖果的并用语言重点说边缘齿形包装的糖果是怎样剥开的;使用multi**来重现剥糖的过程,帮助孩子加强经验

3、记一记自己的发现

以集体记录的形式记录剥糖方法

4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来帮助快速和良好地剥糖的工具

三、延伸活动:品尝糖果

科技课件 篇4

第1课有趣的视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视觉是受环境影响的。

2.懂得动画片制作的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不同的环境,视觉敏感度不一样。教学准备:笔、杯、纽扣、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试一试

1.单眼套笔,一只手拿笔,一只手拿笔套,闭上一只眼,能快速准确无误地把笔套套到笔上吗?

2.单眼注视

(1) 把杯子放在桌子中间,你和你的朋友们坐在桌子旁边。(2)捂住一只眼睛,请朋友拿纽扣在上方移动,当任务纽扣在杯子上方时,说“放”

(3) 换眼,重复实验,比较结果。

3.看一看

(1) 看这幅画。ab和ac一样长吗?

(2) 这四条直线平行吗?

(3)看图中的圆变形了吗?

﹙二﹚做一做

1. 动画片是如何制作的?

2. 转动笔,让方变圆。

3.做活**。

第2课简易测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怎样简易测量物体的长度。

2.简易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简易测量法。

教学准备:皮尺或卷尺。

教学过程:(1)做与测

(量一量两手之间有多长?一拃有多长?食指有多宽?手有多长?足有多长?)

每次测量重复三次,将结果填入下表,并计算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为:第一测量值+第二测量值+第三测量值平均值=

双手侧平举长度

长食指、宽手、长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平均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怎样简易测量物体的长度。

2.简易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简易测量法。

教学准备:皮尺或卷尺。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双手侧平举长度的平均值2.一拃长的平均值3.食指宽的平均值4.手长、足长的平均值(二)估一估

1估算科技活动教材和课桌的长度。操场有多长。

2.用手的一拃和食指宽为单位测量教材和课桌的长度,用足长(加鞋)测一测操场的长度。

3.把测量的数值填入下表。

教材长课桌长操场长估测值

用手、足测量值

差值(三)想一想

1.把你测量的数值和其他同学测量的数值比一比,你们的测量数值是否相同?谁的差值更大?

2.和老师、同学讨论一下,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这些测量的数值出现差异?

三。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有什么意义?

第3课吹泡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制作泡泡液。

2.吹泡泡。

教学重点和难点:吹泡泡。

教学准备:稻草,肥皂,糖,杯子,热水,金属汤匙等。

教学过程:﹙一﹚做一做

1自己做泡泡液,用金属勺从肥皂上刮些碎屑

往杯子里倒进100升热水,再加进一小勺刮出的碎肥皂和一小勺白糖。

用金属勺搅拌,让它们溶于水。泡泡液就做好了。用吸管蘸泡液,在吸管的另一端轻轻吹气,就可以吹出泡泡了。

2.吸管上的诀窍

有办法吹出更大的泡泡吗?一次可以吹出许多个泡泡吗?只要在吹泡泡的吸管上稍加改变,你就能做到。扩大吸管口斜切吸管口捆扎吸管

3.用手摸泡泡

轻轻的把泡泡吹在被水浸湿的手心,会怎样呢?

(二)拓展活动

1试着用其他材料制造气泡液体。

2把铁丝弯成正方形或三角形,而不是用吸管吹泡泡。

科技课件 篇5

翠园小学科技

活动教案

五年级上

罗定凯五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上)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包括实验探索、科技生产、科学技术应用、专题研究、创新发明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有利于学生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

了解种植的实验过程和基本知识,培养科学的基本技能**,掌握制作科学作品的方法。

3、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既学到了技术,又磨练了意志,同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4、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操。通过学习,他们发自内心认识到科学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努力学好文化科技知识的重要性。

三、教学措施

1从科技活动课程的实际出发,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理论知识教学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

4、利用在每班评选”巧手之星”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班有60多名学生。生源比较复杂,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不同。

科技活动课给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开创了一片探求科学、学习技术与社会实践的新天地,提供了一个团结合作、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经历,有助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

二、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1周热水变凉的实验1

第2周冷水和热水1

第3周神秘的直尺1

第4周奇妙的平衡1

第5周单向水阀门1

第6周报信信箱1

第7周翻浆船模1

第8周萝卜“马德堡半球1

第9周橡皮筋动力赛车1

第10周**1

第11周到太空去1

第12周嫦娥探月1

第13周变一变1

第14周合理组合1

1 热水变凉的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使学生了解自然状态下热水冷却和降温的规律。

3、能用数据记录热水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杯热水,1个温度计和1个计时器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学生们见过热水,经常接触热水。

嗯,我们知道倒一杯热水或泡一杯热茶会很快使水冷却。那么,你知道热水在自然状态下冷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还是先慢后快?还是均匀下降?

让我们今天做这个实验。(热水变凉的实验)

三、 动手做

1几个学生合作,先分工:谁测量水温?谁计时?谁做记录?

2测量水温并确定间隔时间。

3.把每次测得的数据填入**。

热水温度变化测量统计表

测量间隔时间: 分钟

4.把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

完成第三页统计图

四、 想一想

热水在自然状态下由热变冷,其降温规律是什么?

五、 试一试

加热一杯冷水,水温会上升到100℃。水温的规律又是怎样的?按照上面的方法试一试。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2 冷水和热水

目标:1。用你的手指感到冷和热。

2能够与其他学生交流他们的感受并分析原因。

3、能体会到凭手指感觉无法知道冷热的准确程度。

重点、难点:测量水温的变化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

1、 同学们,我今天有一件事困扰着我。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今天中午我有一个邻居带着孩子到我家去了,我看到有孩子来了,于是就急忙拿出了冰激凌和雪糕让孩子吃,孩子还没说什么,大人很不高兴,有谁能给老师解释一下,为什么大从不高兴了?(因为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如果你吃了这些东西,天气会更冷。

)那么谁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请学生吃这些东西,大人小孩会很开心吗?对了,当然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一学怎样科学地描述冷与热。

(板书课题:冷水和热水)

2、 我想今天的学生在谈论卫生。你每天早上用什么洗脸?用冷水还是用热水?(热水)你提到的热水是刚煮好的吗?

(不是)你的洗脸水是自己准备的吗?你是怎么准备洗脸水的呢?(先放冷水,然后一点一点地加入热水,直到双手感觉合适为止。

)刚才有同学说:手指头的感觉一定要准确吗?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观点:

选择:1手的感觉是准确的。2手的感觉不是准确的。

3、 我们现在正在实验验证我们选择的观点

(1) 实验材料:冷水一杯,热水一杯(温度不热),温水一杯。

(二) 实验过程:将自己的左手食指放入冷水中,右手食指放入热水中,说出自己的的感觉(左凉右热)。一分钟后,将两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说出两个手指的感觉(左热,右凉)。

(3) 分组讨论你的感受。试着解释为什么左手和右手在同一杯水里感觉不一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愿意仔细观察物体的加热和冷却程度。

2它可以根据要求装配实验模型,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观察和记录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

教学过程

我们所说的冷和热不是绝对的,只是相互比较的结果,当只有一杯水时我们不能确定它是热的还是冷的,当有两杯水时,我们才能说这杯比那杯热,

哪杯比这杯冷。我们的左手感觉到热也只是说现在的水比原来的热;右手的感觉则是比原来的冷。也就是说,我们的手指不能准确地感知水的冷热。

一、(一)要想准确掌握水的冷热程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就像我们要知道一条线段的长度要用尺子一样,那么水的冷热程度用什么来表示呢?是温度。测量水的热和冷的工具是什么?

事实上,学生们一定用过温度计。

(2) 引导学生阅读科学**,了解温度知识、温度计类型和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

(3) 你见过那些温度计。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用的吗?如果你不知道他们怎样使用的话,你可能先通过你自己的渠道弄清它的使用方法(如上网查资料,向家长请教等)但要注意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损坏温度计的。

(4) 本文介绍了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测量水温的变化

(1) 提出问题:将冷水容器放入热水容器,两个容器中的水温会发生什么变化?

(2) 猜测和**小组讨论猜测。你想用试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布置实验:

1教师讲解实验仪器的组装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冷热水的量和初始温度。

2学生们分组组装实验仪器,老师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三。引导学生观察水温的变化。(每分钟记录一次)

(三)整理信息:

1老师讲解和演示绘制曲线的方法。

2、学生根据记录绘制曲线图。

三。根据图表,描述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如何变化,以及变化的结果。

(4) 小组讨论:如何在热水和冷水之间进行传热?

(五)交流与评价。

组织学生班内交流实验的结果。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后记:

3 神秘的直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摩擦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米尺一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可以用尺子玩有趣的游戏吗。你想试试吗?

(板书:神秘的直尺)

二、新课

1我们知道如果你把米尺放在手指上,如果两边的长度不一样,米尺肯定会掉下来。如果你用两只手的手指握住米尺,两端的长度不一样,米尺会不会掉下来?

盛:它会掉下来的。他两边都不平衡

盛:不会掉下来的。两只手握住两边,两边都用手支撑,这样它就不会掉下来

老师:我们有不同的意见。让我们做个实验看看结果如何

2、 实验一:

(1)把两手的食指平伸出来,把米尺横放在两个手指的上面,使尺子在一个手指的一端伸出来长一些,另外一个手指的一端伸出短一些。

(2) 如果双手同时被迫向中间移动,尺子会不会掉下来?会向哪头掉?

(动手实验)

3、 总结

无论你两只手如何用力,尺子总是悬在你两个手指上,尽管两个手指已经靠在一起了,迟子昂仍然不会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中提问,这是统治者的秘密。

2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观察的目的和方法,认识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尺、绳子、小榔头一把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把一把短直尺从桌子边缘伸出来。如果太长,尺子会掉下来。如果短尺前面挂着一个重物,尺子从桌上伸出来,尺子会不会掉下来?

生:会,就把短尺伸出桌边都会掉啊……

s: 不,这把尺子本身很轻,但是当它上面挂着一个重物时,它就不那么容易掉下来了

师:好,大家都有自己的意见,我们还是让实验说话吧……

科技课件 篇6

第二课用植物染色(3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初步了解的染色概念及作用

2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染色步骤和方法

三。通过找教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向往和学习、运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见过植物颜色的物体吗?你知道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用来染色吗?

二、材料与用具

约5升容器、无纺布、勺子、筷子、媒染剂(明矾、指甲、醋)、植物等。

三、做一做

(一)到野外采集植物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去田里收集植物

试一试哪些植物可以染色

(二)学习染色

分两种情况讲解染色方法

其一、用草(或枝叶)染色

其步骤:

1选择能染色、洗净、切块的草(或树枝),用布包好。

2把一半的水放在容器里,然后放入装有染料的布袋中,煮沸,然后用文火炖10分钟。

三。取出布袋,将要染色的布放在容器容量的80%左右,加水煮沸,然后用文火炖10分钟。

4、制取铁盐溶液

5取50ml铁盐溶液,完全溶解于染色液中。

6、用流水充分漂洗染好的布料,晾干即可。

让学生注意步骤的紧凑性、有序性和严肃性。

演示结束后,让学生掌握实验要点,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说出并让学生复述用草(或树枝和树叶)染色的步骤。

二、染色的第二种方法

用花瓣(果实)染色

师先讲解要点和注意事项

示范染色步骤:

1选择可染花瓣,用布碗包好,在40℃下倒入500毫升醋和1升热水。

2揉搓花瓣直到你感觉不到袋子里的花瓣。

三。取出布袋,加入1升40℃热水,将布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以上。

4、用流水充分漂洗染好的布料,晾干即可。

生尝试染色步骤

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自创染制方法

创造自己的染色方法,设计并染成各种图案的面料,看看谁染成了最漂亮的布料。

1、模板印染法

2、绘画印染法

3、大理石纹染法

4、扎染法

小组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花瓣(果实)染色法的步骤

二、议一议

1、用水漂洗各组染好的布料,看看水的颜色有没有变,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布料最不容易褪色。

你认为哪种植物的染色效果好?

2学生们互相介绍他们是如何染布的。把每一组的染色织物放在一起,看看哪一组的染色方法最有创意。

三、广角镜

天然植物染料的发现

1天然植物染料很早就被用来给纺织品染色

2有颜色的植物可以榨出有色的植液用于绘画、化妆或染布。

常用的染色植物

叶、茎:

一岁的彭、蒲公英、向日葵、猪草、芒等

花:蔷薇、石竹、翠菊、日日草、锦紫苏等

几种常见染料的植物**

蓝色染料:马蓝(从叶子提取)

红色染料:红花(从根部提取)

黄色染料:栀子(从果实提取)

紫色染料:紫苏(从叶子提取)

黑色染料:乌桕(从叶子提取)

第三课用蜡烛做实验(3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了解蜡烛的特性

2让学生知道如何用蜡烛做实验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众所周知,蜡烛以前也用过。今天,让我们用蜡烛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

二、材料与用具

蜡烛、毛衣编织针、铜线、玻璃漏斗、玻璃管、硬泡沫块、玻璃杯、火柴等。

三、试一试

(一)蜡烛跷跷板

1、准备实验用具

2、按图示做好装置

3、调整蜡烛与中心点的距离

4、点燃蜡烛

问:蜡烛跷板自动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二)熄灭蜡烛火焰

点燃一支用过的短蜡烛。您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熄灭蜡烛的火焰。

一:在笔上用一根适当厚度的铜线绕成弹簧形的铜线圈,再把铜线绕在蜡烛的火焰上。

第二:拿一个玻璃杯,直接盖上燃烧的蜡烛,稍等片刻,火焰就会逐渐熄灭。

问:你能用你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火焰熄灭的原因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上节课我们用蜡烛做了什么有趣的实验?

二、蜡烛气体的燃烧

蜡烛是怎样燃烧的

固体——液体——气体(火焰)

小明和小艳的实验

小明:把一个玻璃漏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然后让一个同学划一根火柴,把它移到漏斗口附近,点燃收集到的气体

小艳:将一根玻璃管的一端插入烛焰中心较暗处,然后擦燃一根火柴,移近玻璃管的另一端,想点燃从火焰内部引出来的气体。

学生们想,谁的方法错了?

三、想一想

1、火焰的组成:

最里面:焰心

中间:内焰

最外面:外焰

你能用两根棍子区分内外火焰的温度吗?

2下面是用火焰加热液体的示意图。想想看:哪种方法是错误的?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火焰由哪三部分组成?

外焰与焰心谁的温度高?

二、广角镜

烛焰的特点

主要原料:石蜡

三楼:最里面:核心(最低温度)

中间:内焰

最外面:外焰(温度最高)

三、拓展活动

如图所示,点燃两支蜡烛,一长一短,用倒置的烧杯盖住。观察哪根蜡烛先熄灭。

小组议一议

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为什么。

第四课设计传动机构(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初步了解传动机械的概念

2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传播形式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动力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工厂和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器,它们代替人们承担大量的繁重劳动。让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一个传动机构,体验机械工程师的乐趣。

二、材料与用具

粗棉线、回形针、木线轴、塑料杯(如一次性杯)、钉子等。

三、做中学

(一)重物是怎样被提上去的

1、用塑料杯和回形针做好一个“升降机”的挂斗

2用钉子把另一个回形针高举,让粗棉线穿过两个回形针

3.将砝码放在杯子上,并用手拉动粗棉线的另一端。 重量可以举起

师先示范

小组动手操作

指名演示

四、设计传动机构

将重物放在地面上的a点,请你设计、选材并制作一个省力的传动机构,使你在b点摇动手柄时能够使重物沿地面左右移动。

常见的传动形式:

1、齿轮传动

2、链传动、带传动

3、连杆传动

4、凸轮传动

5、滑轮传动

6、摩擦轮传动

师讲解,生联系实际谈一谈,议一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传动有哪几种形式

二、测与评

1评估您的设计并填写下表:

2、在班上展示自己设计的传动机构,并说明它是怎么工作的,你在制作过程中碰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三。如果你重新设计,你能做什么改进?

引导学生认真填写、总结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过程。

三、广角镜

(一)传动机构的作用

1改变动力提供的运动方式、方向或速度,并有目的地利用它。

2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和功能,往往需要将各种传动机构结合起来。

(二)我国古代使用的传动机构

类型很多,应用很广。

1、齿轮传动

2、链传动

3、绳带传动

四、拓展活动

研究生活中还有哪些对象使用传递机制,这些传递机制如何改变力的方向,以及它们是否能帮助人们节省劳动力。

第五课制作面筋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初步了解面筋的概念

2让学生知道如何制作面筋

三。通过制作面筋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家务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它为人体提供营养,帮助人们生长和维持人体健康。

二、材料与用具

汤盆、杯子、砧板、浓粉(面筋粉)、盐等。

三、做中学

(一)、面筋营养成分的调查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什么是面筋,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有什么营响。走访食品厂、食品店及相关单位,了解相关内容后填写下表:

(二)面筋的制作

1、制成食盐水

2、将强力粉揉成面团

三。把面团揉在砧板上,使它像耳垂一样硬

4在汤碗里加入半盆水,在水中揉面团

5在水龙头下,揉搓并冲洗,直到水变得清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怎样制作面筋

二、测与评

1、你是否揉出了面筋?并说说面筋有什么特点。

2在揉面筋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节约水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冲洗出的面粉?

三、广角镜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主要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维生素、水等。

蛋白质、水和盐——构成结构的主要物质

淀粉、脂肪——人体的能量**

维生素——具有生长发育,增强机体抵抗力的功能

面筋:是小麦粉中一种特殊的胶体混合蛋白

它是素食主一种广泛使用的原料

四、拓展活动

1、淀粉遇碘会变蓝。要检测食物中是否有淀粉,应该怎么做?

2根据自己的爱好,在面筋中加入艾叶或紫菜。将面筋揉成一定形状,蒸、烤或煮,即可食用。

三。在大人的指导下,作面条、煎饼等。

第6课开发太阳能装置(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初步了解什么是太阳能装置

2让学生了解太阳能装置的功能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人们一直在努力开发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设备。

二、材料与用具

温度计、小木棒、易拉罐、沙子、小石子、水、棉絮、吸管、火柴、卡纸、不同颜色的纸、铝箔、棉线、玻璃杯等。

三、做中学

(一)哪种颜色吸热快

1在四个相同的杯子里各放一块大小相同的冰块,用不同颜色的纸包住杯口,放在阳光下。

2讨论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利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哪种颜色吸热快

二、哪种材料吸热快

1、在4个相同的玻璃杯中按图示各放入不同的材料至相同高处

2慢慢地将温度计插入每种材料的中心并固定

三。小心地把它们暴露在阳光下一小时,然后移到阴凉处

4、按下表的要求记录数据

师讲要求:

要亲自做实验

把握好时间

按实验要求,不能擅自更改条件

认真对待数据,在记录数据时要实事求是。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哪种材料吸热快?

二、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将易拉罐剪去顶和底,并剖开,作为反光板;

2、将两张卡纸按图样剪下,并按图示割开,作为底座;

3、按图示将反光板、吸管安装在卡纸底座上,并按图示将两张卡纸底座之间的吸管表面涂黑,太阳能热水器就制作成功了。

师讲解步骤

生按老师要求做好每一步

注意:每一步都要小心,团队要互相配合。

三、太阳能风车

1剪一张边长6厘米的方形纸板

2、一面涂黑,一面贴上铝箔

3、将其剪成完全相同的4小片

4、找1根火柴,将4小片卡纸粘贴在火柴棒的尾部

5.请注意,箔面必须朝向相同方向

第四课时

一、测与评

1、回忆太阳能风车的制作方法

2、将太阳能热水器的反光板对着太阳,从吸管的一端倒入一点水,堵住出水口,让水在吸管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从出水口流出。测量流入和流出移液管的水的温度,看看有什么变化,并思考原因。如果几个国产太阳能热水器连在一起,出水温度会怎样?

科技课件 篇7

第一课、人造“雪景”

教学目的:

1升华与升华的科学概念初探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什么叫升华、凝华。

教具:樟脑丸、玻璃、铁皮、蜡烛、火柴、支架、绿叶枝、玩具屋、泥土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序第 1课时

一、导入

你们喜欢冬天吗?你喜欢冬天美丽的景色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模仿雪的形成,制造人工“雪景”。

二、准备好

分组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

樟脑丸、玻璃、铁皮、蜡烛、火柴、支架、绿叶嫩枝、玩具屋、泥土等。

三、动手做

1几颗樟脑球被放置在铁皮的中心,四周被泥土包围,用树枝和玩具屋布置成风景。

2把杯子倒过来倒在整个场景上,在杯子的边缘围上一圈土。

三。将有景物的铁皮放在支架上,点燃蜡烛,调节蜡烛的火焰,将加热位置与樟脑丸对准。

4当樟脑丸变小时,熄灭蜡烛。

等到杯子里的温度慢慢下降,然后观察发生了什么。

四、知道吗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景象?

“雪”是从哪儿来的呢?

1、升华

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是萘。实验中,蜡烛火焰给樟脑丸加热,是樟脑丸中的萘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漂浮于杯里的空气中,所以,杯中樟脑丸越来越小。

萘(固体)-加热萘(气)

在科学上,将一种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2、凝华

熄灭蜡烛后,杯中的空气逐渐冷却,萘也由原来的气体状态受冷直接变成固体状态,附着在树叶、泥土、小屋及其他物体上,就好像下了一层薄薄的雪。

萘(气体)——受冷萘(固体)

在科学上,将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冷凝。

五、拓展训练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在其他物质中看到升华和宁化的现象?

第二课:神奇的力量

教学目的:

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解释生活中人们用轻的物体举起重物的原理。

重点、难点:

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教具:乒乓球、坛子、相距一定距离的两张桌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序第 2课时

一、谈话导入

乒乓球被一个广口瓶罩在桌上。不要把瓶子翻过来或用手碰乒乓球。你能把乒乓球从这张桌子移到一米外的另一张桌子上吗?

你会使用什么方法?

二、动手做

把乒乓球放在桌子上,上面放一个罐子。

把瓶子靠近桌面做一个快速的圆周运动,带动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做旋转。

在乒乓球不旋转的同时,把瓶子举到另一张桌子上,乒乓球也就带过来了。

当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旋转时,手的感觉如何?如果你用空瓶子做饶圈运动

时,手有这种感觉吗?

三、研究研究

我们准备了以下材料来做一个用轻物体举起重物的实验。

一块橡皮(中间有个洞)、一根结实的绳子、一个线轴、一枝笔(或其他重物)。

用绳子穿过线轴的孔眼。

把橡皮和钢笔系在绳子的两端(顶部是橡皮,底部是钢笔)。

一只手握住线轴,另一只手抓住下面的绳子。然后你开始旋转你头顶上的线轴,保持它在水平面上,这样上面的橡胶也会旋转。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别人和你自己!)

观察下面的吊笔怎么了?

试试看。用橡胶旋转产生的最大力能举起多少物体?

四、知道吗?

当乒乓球在瓶子里旋转时,瓶壁对它产生摩擦力。当摩擦力等于乒乓球的重力时,乒乓球不会从瓶口掉下来,而是可以被瓶子带到任何地方。

**轴带动橡皮做旋转运动时,细绳中的拉力悬吊起钢笔等重物。当橡胶旋转速度减慢时,张力变小,笔会因为地球引力而向下移动

第三课:滚回来的乒乓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乒乓球回退的原因。

2使学生了解乒乓球回退的两种力。

重点、难点:

乒乓球滚回来的原理。

教具:乒乓球、呼啦圈、铁环、圆瓶盖、足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序第 3课时

一、导入新课:

平常,我们用力向前推某种物体时,被推动的物体会向前运动,运动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总是保持一致。

可是乒乓球不一定听“使唤”,它滚出去后还能自己滚回来。你相信吗?

二、动手做

把乒乓求桌放在平地上,用手按边。

猜一猜:乒乓球会怎样运动?

试一试:乒乓球是怎样运动的?

乒乓球向前滚动一段距离,但它会自动向后滚动。难道乒乓球不受力的控制了吗?

让我们以某种方式弹出乒乓球。 乒乓球会会滚吗?

三、研究研究

a)这是不是乒乓球的特性呢?别的物体也能这样滚回来吗?用呼啦圈、铁环、瓶盖、足球、篮球等物体试一试。

想一想:怎样用力的?

做一做:这样用力,它们滚回来了吗?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你认为还有哪些物体能这样做?

b)你能不能让乒乓球向后运动一段距离后,又沿原路返回呢?

四、知道吗?

乒乓球真的不受力的控制吗?原因在于我们强迫乒乓球运动的方式。当我们按下乒乓球的边缘时,乒乓球受到两种力:一种是向前运动的力,另一种是向后滚动的力。

当乒乓球开始移动时,向前运动的力大于向后滚动的力,所以球向前滚动。在滚动过程中,前进运动的力逐渐抵消接触面摩擦力,并逐渐减小。当向前运动的力小于向后滚动的力时,乒乓球就会向后滚动。

第四课感受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目的:

1、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具:小苏打、醋、勺子、玻璃瓶、图钉、一块约50厘米的木头、两个相同的塑料袋。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总序第4、5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氧化碳就在我们周围,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让我们用一些小实验来感受二氧化碳的存在。

二、动手做

在木条的两端分别挂上一个塑料袋,把木条的中点架在图钉的钉尖上,借助桌子边角,组成一个简易小天平,并调整它的平衡。

把一匙小苏打放进玻璃瓶中,倒些醋。瓶子里立即出现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即二氧化碳。

将瓶子慢慢地倾斜到其中一个塑料袋中(不要让瓶子里的液体流入塑料袋),观察平衡情况?

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三、研究研究

在三个相同尺寸的玻璃杯中,根据水和雪碧的不同比例,注入相同量的混合物。然后在每个杯子里同时放一颗葡萄,观察杯子里葡萄的现象?为什么?

四、知道吗?

当瓶子里产生二氧化碳时,当瓶子慢慢地向塑料袋倾斜时,瓶子里的二氧化碳就像水一样被倒入塑料袋中。因为同样体积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天平失去平衡,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袋的末端倾斜。

在平时喝的雪碧、凡达等碳酸饮料中,都充满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把葡萄放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汽水时,二氧化碳气泡便附着在葡萄的表面,气泡附的多的葡萄,浮力增大,就浮上来了。葡萄浮到水面后,二氧化碳气泡消失,浮力减小,所以葡萄就再次沉下去,等到蓄积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它又会浮上来,如果不挪动它,这样的沉浮现象可持续一天左右。

第五课:舌的分工

教学目的:

1目的了解舌不同部位的味觉敏感性

2、了解舌哪些部感觉最敏捷。

重点、难点:

测试舌的不同部位感觉程度。

教具:浓糖水1杯,浓盐水1杯,浓咖啡醋1杯,冷开水2杯,干净刷子(或筷子1根)1支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总序第 6、7课时

一、提问引入

人类的舌头能尝到食物的各种味道。舌的各处所尝的味道都一样吗?舌是不是也需要“分工合作”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仔细感觉吧!

二、动手做

把刷子弄湿,蘸上浓糖水,轻触舌尖、舌尖和舌根。

1你认为舌头的哪个部位对甜味最敏感?

2口中开水,在另一杯冷水中冲洗刷子,然后蘸盐水触摸舌头的各个部位。

三。实验用浓咖啡和醋重复进行。

思考:你从上面的实验中学道了什么?

三、知道吗?

根据科学观察,人的舌头有四种基本的味道:甜、咸、酸、苦。在品尝食物中的各种味道后,舌头负责将味觉信号传递给味觉神经,然后再传递到大脑。

负责这四种味道的味蕾分布在舌面上,但并不均匀。

分管甜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部位,而分管苦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根部位,所以我们舌尖对甜味很敏感,对苦味却并不敏感,舌根部位则对苦味更敏感些。负责咸味的味蕾遍布整个舌头,而负责酸味的味蕾主要集中在舌尖。

第六课: 跳狮

教学目的:

1学着做一个能跳的狮子。

2、学会制作的方法和原理。

重点、难点:

制作的方法和原理。

教具:2罐、1根筷子、铁丝、橡皮筋、剪刀、尖嘴钳等。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总序第 8、9课时

一、导入新课:

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它也是一种需要保护的动物。我们可以用废弃的罐子做成一头强壮的狮子。

在这节课上,我们要作一只会跳的狮子。

二、动手做

1、截取易拉罐的三分之二段,在其正上方剪出一条10毫米宽的连接架,其余部分分别剪成3毫米宽的窄条。

2、用铅笔分别将剪成的窄条卷成上下间隔的卷毛状作为狮子的头。然后,在靠近罐顶中心的拉口两侧开一个距离约20毫米的小孔,作为狮子眼。

三。把罐子的其余部分切成狮子腿、狮子尾巴和螺旋桨。

4、用尖嘴钳将铁丝弯成一个“凸”形结构,将下面的方框固定在木筷的一端作为螺旋桨支架。螺旋桨用铁丝安装在支架上。为了转动灵活,可以在螺旋桨和支架之间安装一个小垫圈。筷子的另一端装上鱼尾钩,再套上橡皮筋做成动力部分。

5另取一罐,在罐上相应位置切出安装狮子头、狮子尾和狮子腿的刀口。在罐底中心挖一个与木筷截面相对应的方孔固定动力部分,然后在方孔下方开一个小槽,供铁丝转动。

6取下螺旋桨,将筷子穿过拉口,将筷子末端插入罐底方孔内固定。然后把螺旋桨上好。将狮头、狮尾及狮腿分别插入相应的刀口里,让螺旋桨稍长于后腿,这样,一只玩具“跳狮”就做成了。

三、试一试

将玩具“跳狮”的橡皮筋饶紧,放在桌子上,让螺旋桨转动起来,因为螺旋桨长于狮子的后腿,当螺旋桨转过桌面时,“狮子”就会不断地跳跃起来。

第七课:投篮器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重点、难点:

提高投篮的准确度,可以采用的方法。

教具:4-5罐、1根弹性钢丝、1个瓶盖、瓦楞纸、海绵双面胶带、刀、小锉刀、胶带等。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1756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