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成数课件

时间:2024-01-09

成数课件集合。

【#教师范文# #成数课件集合#】您是否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成数课件"的相关知识?下面将为您提供详细内容。教案和课件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编写这些材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一旦教案和课件完成,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必然会提高。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希望我们的内容能给您带来收益!

成数课件(篇1)

1.明确成数的含义。

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1.成数的理解。

1.成数的理解。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1-25%)=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答案:15000÷(1+20%)=15000÷1.2=12500(人)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反思:“成数”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教学本课时要多联系实际讲解,列关系式时要多强调哪个量是单位“1”,加强学生的逻辑训练。

成数课件(篇2)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第15题,练习三的第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利息、成数等概念有进步的了解。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有关利息、成数的应用题,将百分数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利息、成数等概念

1.做整理和复习第1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另请两名学生加以回答,教师补充完整。

提问:同学们准备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及时表扬那些准备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学生,适时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2.做整理和复习第2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

提问: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义是什么

利息是怎样计算的

让几名学生回答.然后将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用幻灯显示,请学生齐读一遍。板书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做整理和复习第4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另请两名学生分别对两个问题加以回答。

4.做练习三的第3、4题。

把全体学生分或两组.一组做第3题,另一组做第4题,答案直接写在课堂练习

本上: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中间出现的错误。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二、复习有关利息、成数的应用题

1.做整理和复习第3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

提问:要求利息,必须知道哪些数据(引导学生在题中找出本金、利率、时间各是多少。)

计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公式。)。

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最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三的第1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教师无需用任何提示,直接让学生计算利息。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小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儿童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许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样把零用钱节省下来存入银行,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又可以把利息捐献给希望工程。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平时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为贫困地区的儿童献一份爱心。

3.做练习三的第2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

教师说明:购买建设债券是支援国家建设的另一种方式,和储蓄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储蓄。

抽取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巡视,等全体学生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题目要求的是到期时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后,不要忘记把本金加上。

4.做整理和复习第5题。

请一名学生读题。

提问:一成五是多少

这道题里单位1是谁

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哪种方法更简便(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

分别请两名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

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分别用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进行解答,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边巡视,边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5.做练习三的第5题。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三的第6题。

成数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灵巧解题的能力, 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

成数的意义,并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成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

二、教学成数

师: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师: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几?,也即百分之几?m.JK251.coM

(学生回答)

师:今年苹果产量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今年苹果的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学生回答)

1、请学生回答:

“一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

“二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

“三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

“二成五”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

2、出示例10:水北庄村民小组前年收水稻4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去年收水稻多少吨?

师: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表示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的量?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如何列式解答?

学生1:多收了一成五,表示多收了15%。

学生2:单位“1 ”的量是前年收水稻的产量。

学生3:列式为:46+46×15%,因为是求46吨的15%是多少?或者:46×(1+15%),是求46吨的(1+15%)是多少?

[ 教师板书算式:4.6十46×15%或者46×(1十15%) ,并请学生说出计算结果]

三、教学折扣

1、请学生自觉课本第108页上有关折扣的内容。

2、请学生回答懂得了什么?并请学生进行质疑问难。

3、出示例3:商店出售一种健身器,原价180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师:如何求现在的价格?如何列式。

生:现在的价格=商品原价×折数,列式为:1800×90%=1620(元)。

师:如果将题目的问题改变成“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如何列式解答?

生1:1800×(1-90%)=180(元)

生2:1800-1800×90%=180(元)

四、练习

1、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第109页“练一练”

2、出示下列各题请学生进行讨论并解答。

(1)、某乡去年水稻总产量是150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一成五,今年水稻总产量是多少吨?

(2)、一套儿童故事丛书原价75元,现价60元,这套儿童故事丛书是打几折出售的?

(3)、一台录音机按30%的利润售出,卖得390元,求这台录音机的成本是多少元?

五、总结:

请学生说出今天学习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并请学生质疑问难。

六、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14 ~ 16题

七、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讨论下面各题:

(1)、一种书每本定价15元,售出后可获利润50%,如果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可获利润多少元? [师指导:先求出成本为:15÷(1+50%)=10(元),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定价则为:15×80%=12(元),仍可获利润:12-10=2(元) ]

(2)、张老师要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为了尽可能少花钱,他考察了A、B、C三个商场,他想购买的笔记本电脑三个商场都有,且标价都是9980元,不过三个商场的优惠方法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A商场:全场九折。

B商场: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

C商场: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

张老师应该到哪个商场去购买电脑?请说明理由。

[师进行指导:因为每台电脑的价格均为9980元,而去A商场是全场九折,因此张老师如果去A商场购电脑,那么张老师应该付:9980×90%=8982(元)。

因为B商场是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张老师如果只买电脑,需付:9980-900=9080(元);张老师如果再买其它的物品凑满10000元,需付:10000-1000=9000(元)。

因为C商场是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张老师在C商场购买电脑时,只要再多买20元物品,即凑满10000元,最多需付:10000×88%=8800(元)。

综上所述显然可知道,张老师去C商场购电脑花钱最少。]

成数课件(篇4)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实际问题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成数”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教师谈话

上节课,我们研究解决了商场商品打折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商品价格问题。

2.复习引入

双丰农场去年水稻播种面积是504公顷,今年计划比去年增加15%。今年计划播种水稻多少公顷?

二、自学与研讨

1、出示课本情境图。

观察这幅图,图中的售货员和经理正在讨论电视机的售价问题。他们在说什么?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加二成大家不太熟悉,猜一猜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教师表扬,说不出,教师介绍。

师:“几成”是人们生活中的数学语言,“一成”表示10%,二成表示20%,三成表示30%。题中加二成就是按进价提高20%后作为零售价。

3、现在,大家明白了加“二成”的含义,就帮助售货员算一算电视机现在的售价吧。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4.交流学生的计算思路和方法,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讨论1800×(1+20%)的方法。

学生说,教师板书。

5、成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0页下面的问题。认真读题,说一说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谁知道“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现在,请同学们帮助老大爷算一算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然后交流。

6、总结整理

同学们,今天解决了生活中关于成数问题。成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前面学习的百分数问题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题中的百分数用成数表示。分析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谁能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小结

解决成数和百分数问题,关键是要理解题意,确定谁是单位“1”的量,看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然后,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数量、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再选择是直接列算式还是用方程解答。

三、尝试练习

1、出示71页试一试,认真读题,说一说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降价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然后自主计算。全班进行交流。

2、全班进行交流。重点说一说找到的等量关系是什么,是怎样解答的。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第2题,读题,使学生明白“减少三成就是8月份比7月份少销售30﹪。鼓励学生列方程解答。

3.练—练第3题,教师进行简单提示,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成数课件(篇5)

篇一:成数教学反思

相比于“折扣”,“成数”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但有了“折扣”的铺垫,学生理解起“成数”也不算太难。教学时,我多训练了几个将“成数”化成百分数的练习,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成数”的具体含义。试一试的问题和两个例题类型不一样,学生解答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是不注意认真审题,有的是照猫画虎当然结果是不对的。出了问题是正常的,正好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借此机会进行一番思想教育。

本节课由旧知引入知,让学生通过复习从而很自然过渡到新知,自己探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但在复习的创设过程中时间稍长,如果能再压缩一点效果会更好!在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中教师加以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效果好。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它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同时又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的原则。在选择练习中潜意识渗透了百分数、小数、分数比大小,通过比较,学生能加深它们之间的互化。在最后开放题的练习中,让学生切身体会百分数和小数互化在数学中的应用,同时又进一步了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使学生的新知重新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本节课采用了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里做到了互动学习、互动思考、互动操作、互动总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小组里大胆地开放了自己的思维,互相取长补短,拓宽了思路,学得扎实灵活,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1、“成数”与“折数”这两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成数在农业收成、平时的口头语中经常听到,折数在商场购物常常见到,只是对于表示多少学生不是很理解。因此 本节课的 教学 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导入创设了生活中粮食专业户李丰收和农业技术员老王的对话情境,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商场购物打折的信息等,通过 大量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能解决大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兴趣。

2、导入环节不仅引发了新知的学习,更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感到,看似简单的对话,却蕴涵了几个数学问题,为研究成数、折数应用题作了铺垫。

3、学习成数概念时采用直接告诉,学生仿照现成的成数的意思,说一说所给成数的意思,再强化练习,使学生明白它与十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而学习折数概念时,通过学生猜一猜一枝花打五折、八折、三折、一折后的价格,然后讨论得出折数的意义,并得到求商品内现价的方法,因为学生对于商品打折平时已经有所了解,这样的教学符合学情,也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4、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始,学生听了对话后,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对话中有数学问题,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对话中有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找一找,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发现新知。当解决了去年收稻谷多少吨后,根据 对话中“今年又比去年增产了半成”,让学生自己提数学问题,自己去解决。在解决问题时,又让学生 找到突破口,()只需把成数与折数转化成百分数解决就行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另外,善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不拘泥于一种解法,有不同解法的,总是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讲不同的思路,使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掌握。

5、因为本课的内容较多,容量较大,考虑到学生的计算不是本课的重点,因此计算采用计算器,这样使得教学内容能顺利完成。 课上学生整体上思维敏捷,总是表现出较浓的兴趣,课堂反应与接受较快。他们能积极地讨论,主动地探索,勇敢地尝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起劲,学得成功。

6、本课的练习有层次,形式新颖,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如算一算小明和小刚同样的钢笔它们的原价各是多少,帮老师算一算手机的原价,算出自己喜欢的肯德基优惠后打了几折,帮张老师选择合适的商场购买电脑,最后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策划一个广告。

题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乐意去解决,教学效果好。可惜的是,由于内容多, 40 分钟的时间还是不够,拖了几分钟课,如果时间有余的话,学生策划广告能在课上完成,那教学效果就更佳了。

成数课件(篇6)

教学内容: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2、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方法二: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成数课件(篇7)

教学内容: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一)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六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一)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2.8万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二)净山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三)大坪完小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四)某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XX年年产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产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五)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四、作业练习: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六、板书设计

成数

二成 = ( 十分之二 ) = ( 20% )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成数课件(篇8)

教学内容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成数课件(篇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课本第二册第3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本课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a)本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听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初一学生比校难理解,通过演示创设情景把题目改为木散为器,帛裁成衣较易理解)其实也比较容易,指是将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个个美的、单一的、变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组合成全新的形态。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步骤却是现代图案设计中的一个统一的过程叫变异过程,是现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个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的练习能基本了解图案设计过程,为后面学习图案设计打下基础。

b)前后知识联系:本课内容是在第一章人类生活需要美的装点--基础图案中学习图案设计的一个重点,从第一课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欣赏,到第二课图案设计的基础点、线、面的构成,再从点、线、面的构成原理转入本课内容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结合后面的色彩的调配与运用原理,为最后的写生、变化与构成图案设计作铺垫。(形成一个简单而又完整的学习图案设计过程。)

c)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分割和构成的概念,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先临摹,再通过分割与构成独立完成一张作品。

d)至开本课的教学目标: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分割与构成,以及它在图案设计中的意义。②通过分割与构成练习,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构成能力和创造能力。③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案的装饰美的审美能力。

e)我认为教学重、难点最能体现课题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分割与构成的规律,为构成图案的需要而进行合理的分割。

教学难点: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

二、说教法、学法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心理刚开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维习惯于对客观事物进行摹仿、再现。而且对图案在头脑中还没有正真形成图案设计过程的观念。为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实现从再造思想到创造思维的跃进,尝试着用分割与构成的创作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创造过程的甘苦。为了使学生激起更大的兴趣与热情,由被动变为主动,既锻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脑),构成能力,创造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手);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眼)。真正体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的原则。根据学生情况,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教学法:学生总是在一种情境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最好,通过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在导课的时候创设桌面整理的活动,看谁分块布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观又便于使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割与构成的观念。

2、观察、发现法观察、发现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体会象科学家那样探索发现真理的滋味。让学生观察花瓶与人头的图案画,使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画面,激发学生进行分割练习的欲望。

3、演示、练习法这是在美术课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人的图案分割构成,教师演示只是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构成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抄袭教师的想法,给学生建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练习,根据教师指导,对所学的知识用实际,先选定要构成什么图案,再划分为几块,概括成几个几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后拼合成预定的图案。可以展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本节有三个高潮一开始导入和中间讲解(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引入)师生问好后,教师巡视学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书、作业本、文具盒、尺、笔、圆规等用具,让学生在再短的时间内整理好,使桌面上即整洁、美观,又要便于使用方便,看学生怎么布置这个桌面。(学生准备教师巡回指导讲评)这是桌面的分块与布置,再结合教室的布局,最后引申到课桌以及家具的制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与缝纫。

1、请学生先自己来说说什么是分割,(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分割是将一个形分成若干等分;结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内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间分割,关键是怎么分,)分为随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范画讲解,分割成自然形、几何图形。)相对应的还有规则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规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刚才作的练习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把这两个的步骤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中的过程被称为是变异过程,它是现代设计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板书:分割与构成指将原来的形象打散成一个个美的、单一的变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组合成新的形态。

3、出示几个简单的构成图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得出它们的构成方式:

①衔接的构成方式,几个相同或相似的单元形左右或上下相接。

②重叠的构成方式。

③减缺的构成方式。

④错位的构成方式。

⑤转换的构成方式。

⑥渐变的'构成方式。

⑦分离的构成方式。

让学生能通过自己创造思维,通过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全新的一幅构成力案,采用剪裁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眼、脑相协调并用。

教师以课堂直接示范:

1、先让大家来回忆一下牛的头部大致有几个部分,角、眼等。再进行简化为几个几何图形的组合,有计划的在一张方块的纸上表示出来,教师示范在纸上画出牛头的几个部分的几何图形,然后直接剪裁,最后构成一幅完整的牛头的形象。

2、其次出示知了和狗的头部图案,教师要强调的是:先确定好你所要构面的是什么图案,再在纸上进行有规律的,合理的分割:要根据图案的需要进行有目的地分割。

3、通过教师的演示,范画的出示:打开学生的创作天地,都事先定好了图案,鱼、树、狮子、小丑,再确定为几个体块,概括成几个图形,合理的分布到一张纸上,这有一定的难度。

②多等形分割,产生对称群。

③不等形分割,组成意象形。

分割与构成指将原来的形象打散成一个个美的、单一的、变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组合成新的形态。

成数课件(篇10)

2成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成数(课本第9页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成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预习。

1、什么是“成数”?试举例说明。

2、九成表示什么意思?八成

五、六成三各表示什么意思?

二、检查。

1、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查,并讨论、交流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以及看法。

2、指名回答问题,并适时点拨学生遇到的思维障碍,引导学生寻疑、质疑,然后去释疑。

三、课堂讲评、展示。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成数

分数

百分数二成

十分之二

20%鼓励学生举手回答,并给予适当表扬。(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或者引导学生列出:350-350×25%=262.5(万千瓦时)

四、课堂评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五、课堂练习、测试。

1、完成课本第九页的做一做,师巡视辅导学困生,然后指名板书解答过程,共同订正、讲评。

2、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1、王大爷的这块地去年产玉米4050千克,预计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增加一成,预计今年可产玉米多少千克?

2、某水泥厂8月份销售水泥875吨,比7月份减少三成,7月份水泥销售量是多少吨?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二的第

4、5题。

2、预习课本第十页“利率”的内容。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shifanwen/12489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