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时间:2024-02-19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范文七篇。

学习可以充盈我们的内心,让内心的天地变得鲜艳多彩。当你读完作者的作品后,必然会在心中产生许多感慨。在读后感中,应该着重写出那些令你深思的部分。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特别为您精心编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希望这篇内容对您有极大的帮助,请将其收藏起来以备查阅!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篇1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的时候是08年,当时为什么读这本书呢,是因为看了《麦田守望者》和《在路上》这两本书里有提到它的名字,所以看这本《了不起的盖茨比》。当时读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年龄关系,并没有理解的太透彻。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本身描述了一个男人因为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自我价值而选择暂时放弃了他爱的人。他认为他是上帝之子,是要成为伟人。5年过去了,他回来了,他回到了他深爱的女人对面,每晚在码头抚摸对岸散发的幽幽绿光,那绿光是他心爱的女人黛西的居所发出的,相隔一个小海湾,却触碰不到,美好、心酸。

久久的等待,等待一个可以靠近黛西的机会。邻居尼克的出现给了他一个接近黛西的机会。尼克的角色据说是他表弟的皮条客。盖茨比对尼克很热情和他套近乎,这个男人是为了和尼克为人妇为人母的堂妹约会,结果以尼克约黛西喝茶起步,俩人旧情复燃。

二人计划像黛西的老公汤姆摊牌,因为黛西的选择,最后黛西没有和盖茨比走,而和他的老公汤姆走了。最后,尼克的多情和黛西的忧郁,盖茨比被汤姆的丈夫杀死时**戒指。葬礼上除了汤姆和记者,再无他人。

对于电影里的主角里昂那多的表演,我真的有种他是中国版马景涛的感觉,但是刻画人物还是很准确的。盖茨比从电影一开始就一直保持着神秘感,给人以温柔、高贵的感觉。直到计划和黛西私奔时才表露出一个处心积虑和一个极度自卑的男人本来面目。

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晚会。如此华丽华丽,虽然没有对派对参与者的具体描述,但只有盖茨比介绍了两个人,一个是女明星,来勾引汤姆,以便腾出时间让盖茨比和黛西私下见面。另一个是搂着美女跳舞的老头,他对老头说了一句小心蛇眼相机,这言外之意就是你小心点,你是名人,被拍到你这样子会上报纸的。

另一个场景是当尼克来到汤姆的家时,房子是宏伟的。在黛西出场的时候,那些风吹起的窗帘,在房间里来回飘荡,飘在尼克的身上,盖过尼克的脸,蒙住尼克的眼睛,尼克赶紧拨开,犹如观众一样,生怕错过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一双手上戴着钻戒的沙发转角处,伴随着女人们嬉戏的声音,让我们幻想着下一个女人的出现,女主角也没有让人失望,气质很美,拍摄更美。

在女主角出现之前,导演给我们看了汤姆的奖杯。为什么电影要展示这些奖杯?这是告诉你,富二代是一个荷尔蒙高度发达的人。

汤姆给黛西送了价值350000美元的珍珠,也向他的**送了珍珠,这是为什么呢?有一种可能就是汤姆深爱着黛西,因为时间久了,失去了激情,而他找了一个激情似火的黛西替代品,所以汤姆也送**珍珠。也可能在那个年代,珍珠是最珍贵的,用来表示爱慕之情最为合适。

汤姆并不像我们认为的富二代、纨绔子弟,汤姆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汤姆对黛西说,我每晚都会回家。是的,即使汤姆在外面鬼混,他心里也有黛西。

在最后一次去城里的路上,当他得知**要离开他时,汤姆的情绪降到了极点。他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控之之下,但突然他的两个熟睡者,一个妻子和一个**就要离开他了。

有一出戏,汤姆、黛西、盖茨比、尼克和乔丹一起吃午饭。事实上,盖茨比和黛西要向汤姆出示他们的名片。如果这出戏的节庆快一点,就会让人屏住呼吸看电影。黛西五年前选择嫁给汤姆是因为他的家庭和自己的需要,她和他的家庭需要钱和社会地位,所以她选择了汤姆。

婚礼前,他收到盖茨比的一封信,泪水洗脸,撕掉珍珠,撕掉信,婚礼照常举行,黛西选择了。黛西没有跟盖茨比走,是因为黛西不想打破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黛西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女孩最好的选择,是做一个美丽的小傻瓜”,这是黛西对她女儿的希望,同时她也希望选择一个最好的选择。黛西知道汤姆的背叛,她仍然没有离开,她选择了做一个小傻瓜,一个快乐,富有的小傻瓜。

一个有爱却屈服于现实的小傻瓜。这也是黛西的选择。黛西后来知道盖茨比的钱是非法的,但在那之前黛西没有勇气和盖茨比一起去。

黛西臣服于现实。黛西杀了汤姆的女儿,汤姆密谋控制局面,这使盖茨比有罪。黛西甚至没有参加盖茨比的葬礼就走了。黛西向现实投降了。

电影告诉我们两件事情:

1、 时间不会回来了。过去就是过去。你不能否认它已经到来,也不能改变它带来的结果。

二、金钱是身外之物。

那张广告牌上戴着眼镜的眼睛像是上帝的眼睛,他告诫着我们谁也逃不过。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篇2

前前后后,算是看了两遍电影、两遍小说吧,在自己的不同阶段,亦拥有不同阅历的时候去看待一些事情时,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说实话初看这个标题,我还以为讲的就是比尔盖茨,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比尔盖茨是高智商的代表,盖茨比只是作者笔下一个奋斗青年。第一次看电影版《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在高中英语课上,高中那时候是两节课并在一起,受限于时间,并没看完所有剧情(那是还没到盖茨比在女主黛西面前脸红筋涨的那段),一直以为结局就是盖茨比能重新赢得黛西的芳心。刚看完那叫一个燃的,那时候一直觉得够只要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定会有前进的路,最终一定会到达乌托邦,然后高一那时候天天兜里揣着MP3单曲播放许巍的《曾经你的》,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那时就想着以后有钱了定要踏足大江南北。

第二次看电影版是在大学时候,寝室里晚上凑一起看的,那时候看完了一整部影片。整体感受就是盖茨比为了让自己的以前的白月光过上配得起贵族身份的生活,付出了多年的努力,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但最后却成为了阶级跨越牺牲品。虽然结局这么的不尽人意,不过仔细一想,女主黛西不选择盖茨比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当盖茨比挥起拳头的要胖揍黛西老公的时候,其实在黛西心中盖茨比的整个人设已经崩塌了,那个儒雅、风趣的绅士已不复存在,此时的盖茨比对于黛西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小说中有下面一段话,把盖茨比当时的行为、内心可谓描绘得淋漓尽致:在那之后,他开口和黛西解释,他否认一切为自己的名声辩护,可他并没有受到什么指控,他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把他推得更远,他越解释黛西这刻越害怕越离他越远,感觉这些都是真的一样,最后他住嘴了,只剩下那个失去生命的美梦,随着午后时光的消失,继续苦苦奋斗,努力挣扎着想抓住已经不复存在的东西,显得那么悲伤,那么绝望,而屋子另一端的目标却不再响应。

第三次是后来又去看了这本小说,这次关注起了当时美国的时代背景。小说的作者是菲斯杰拉德,与其说他写的小说不被时代所局限,倒不如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正好迎合了当下时代,看这部小说还是很有感觉的,当前所处的时代是经济迅速腾飞的`时代,全面小康社会逐步建成,不断打赢脱贫攻坚战,当然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只是说时代背景贴合,当时美国一战后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很多人只崇尚物质上的享受,基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思考其他一些更加深刻、更富有内容的东西。

四刷大概就是在刚入职的那一个月,因为前两周都是看电子书学习输出学习文档即可,还算是比较轻松的,抽时间又将《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刷了一遍。感受:

1、不要有执念,不要总想着再走一步会柳暗花明,有时候退一步也会海阔天空;

2、所有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羡慕别人是一种错觉。莫言先生说过:“人,来到这世上,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也会有许多的不公平;会有许多的失落,也会有许多的羡慕。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活在当下,时刻要明确自己想要拥有什么,朝自己想要的活法努力即可。

此处分享下小说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话:记得在我不谙世事的年轻时代,父亲曾给我一个忠告,那番话我至今铭记在心,每当你想开口批评别人,他告诉我千万别忘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你的优越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篇3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可以说是2013年我最期待的电影,原因有几个:第一,电影改编自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我高一时初读,一个月前又读了一次,算得上是我从客观视角和主观意愿出发都赞叹不已的一本小说;第二,导演巴兹.鲁曼不是电影长片的多产作者,上一次作品是2008年,再上一次是2001年,而且给人感觉是从来只全身心投入地认准爱情题材,并配以华美绝伦的配乐编舞和服装设计;第三,本片男一号由我钟爱多年的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担纲,男二号的扮演者则是他现实生活中的发小哥们儿托比.马奎尔,而且莱奥纳多在近20年前曾在巴兹.鲁曼麾下演过罗密欧,这种台前台后老搭档的身份也许会让这次合作格外默契;第四,看到几位主要角色的定妆照后感觉选角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演员本身的外表和气质不会对他们的发挥带来太大阻碍。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绿灯》中,我写到自己重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新感触良多,这也让我对该片有了更高的期待。该片在北美的上映时间早于欧洲一周,上周在豆瓣上看到的评分很高,中文评论也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几乎完全忠于原著的呼声随处可见,于是我几天前就迫不及待地预定了场次和座位,今天早早出门、冒雨骑车前往影院。结果,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本身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不说,这还成为了我来荷兰近一年中感觉最差的一次观影体验。回家忍不住想要在此写评论,还好原著小说的中译本也不过200页不到,大多细节很方便就能查到,几次回头确认之后,我更加坚信几乎完全忠于原著一说其实立不住脚。

而大半个放映厅的观众随时随地发出愚蠢而放肆的大笑声也一次次回荡在我脑海中,提醒我不撰文吐槽简直是对自己的不公。两个半小时的3D电影居然没有2D版本可供选择也是槽点之一看下来,倒是感激坐我右边的那位大叔的存在,他始终很安静,呼吸也很平稳,每放到几处书中经典段落,便抬手调整3D眼镜(据我观察他很可能是以此掩饰偷偷拭泪)。要我猜,他也是熟谙小说原著的吧。我打定主意散场时跟他攀谈一二,至少微笑点头说句再见,结果没灯灯亮他就匆匆起身离席了,甚至有些紧张仓惶。整场电影下来,我对这位大叔的兴趣超过了电影本身,真可惜没有听听他的观后感。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绿灯符合我作为读者的想象,很可能是全片最忠于原著的地方。除此之外,我想就我对小说的理解,对此次电影改编中的一些细节作出自己的评论。总的来说,电影比小说更平庸,但又更不自然。菲茨杰拉德在原著中展现了一个充斥平庸的世界,但因为展现地太好功劳来自对复杂内心世界的细致观察、精准拿捏和十分自然的描写而使之成为了一部惊艳的名作。而电影却不幸地成为了平庸本身,在此我无意讨伐导演,只是对他的这次精心打造略感遗憾。

上面写的都是即兴想到的。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自有权利将电影本身看成一部独立于小说之外的艺术作品,这也符合我的一贯态度,任何改编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但若你也读过原著并也很喜欢它。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篇4

与熊掌不可兼得,正如爱情与面包难以两全。

如今,在这个物质、欲望冲刺的年代,“有情饮水饱”这样的感情还有多少人追随?

而盖茨比,却是这样一个对于爱情过于美丽化,梦想化的男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由以尼克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了富翁盖茨比,为了换回年轻时错过的爱情,最终成为自己构筑的理想爱情的牺牲品的悲剧。而自己昔日的女神,早已在这个沾满诱惑的现实中变成了一个贪婪的妇人,她只是把自己与盖茨比之间再次的重逢,把他俩的感情当成物欲之外的一种刺激。最终,盖茨比是可悲的,自己不但成了替罪之羊,还为之送了命,可是自己的女神此时却早已与丈夫在欧洲旅行的路上。盖茨比的不了情终于有了了结。

影片中盖茨比的第一次亮相让人印象深刻。在奢华的派对中,正是音乐的高潮时分,盖茨比右手端着高脚酒杯,脸上是“一辈子也罕见的笑容”,背后是漫天灿烂的烟火。镜头里的莱昂纳多用实际表演证明即使自己不再年少,但依然很帅,并且自己更加有能力了。这也为整个电影中盖茨比的人物塑造了一个特定的形象,也为后面盖茨比的悲剧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清楚的记得,盖茨比在大雨中淋了一圈,气喘吁吁地假装刚刚到,5年的情思,终此一见。与黛茜坐在一起,窃窃私语,眼睛里满满的都是爱意,完全不理周围的情况的这个桥段。其实,看完电影或许有人会质疑,盖茨比究竟是爱黛西,还是爱着那段记忆。可是,这个细节多少打破了些质疑,盖茨比还爱着黛西,瞬间大家又再一次相信爱情了。

故事最后原先游乐园般的豪宅在影片末尾空无一人,一片萧条,巨大的水晶灯摔在地上。泛暗的花簇拥着棺材里的盖茨比。除了尼克,没有人出席葬礼。盖茨比最终直到死也没有发现黛西脸上嘲弄的微笑。这对于盖茨比来说,或许是好的。因为到死他只是还能对于自己的女神,对于自己一直挽留的爱情,抱有一点点的欣慰。这里或许也是导演对于盖茨比最后的同情与安慰。

本片导演巴兹鲁赫曼,当年的作品红磨坊广受赞誉,本片同样也极具导演风格。场面奢华,视觉效果华丽,复古考究的服装,无数的焰火,香槟和疯狂的派对真实的还原出当时繁华精致的“爵士年代”。但是影片中采用的现代电子乐惹人争议,有人表示与当时的时代不符合,可以算是一场视听盛宴。

电影看完,我们又一次回到最初那个问题:“有情饮水饱”这样执着的爱情现在还又多少人追随?现实的残酷,物欲的冲刺,使得现在这个社会有太多的黛西。黛西影射地或许就是现如今这个社会上部分已经被纸醉金迷冲晕了头的人。还记得那年流行的那句话“宁愿在宝马车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我们且不管这是否是电视娱乐效果,但是这句话着实点出了这个社会的一些诟病。也不得不承认时下的一些年轻人,确实有着逃避生活中的困苦,想一步登天的想法。

而“有情饮水饱”这个命题,或许说的深些便是追求精神还是追求物质的满足。眼观当下,我们必须承认需要物质,但是没有精神的追求就如同一滩腐肉,慢慢溃烂。或许,更多人都将会是尼克,目睹了人类现实的虚情寡义,深感厌恶,黯然回到故乡,追究属于自己的简单平淡的生活。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篇5

病的不轻的盖茨比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观后感有一段时间很喜欢村上春树,他推荐的书我也找来看,在一篇文章里,他不厌其烦的提到《了不起的盖茨比》,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说自己看了n多遍,每次随意翻开一页重读,还是意犹未尽从不失望。哇,真是一本好书。从快递员手里接过新书时,仿佛捧着一个圣物。

爱屋及乌到了这个地步,不知不觉就把期待值升的老高。书的确写的不错。不过可能因为我看的是中文版,领略不到作者用词的微妙,还是多少有那么点小失望。

前面一大部分庄园如何美,party如何大,繁复的让人有点hold不住,还好作者文字精到,随着故事的展开后面慢慢渐入佳境。我反复思考,为什么作者使用这样的结构。虽然它足够漂亮和华丽,但它或多或少只是一个点头而不是一只脚。后来发现很多名著都走这个套路,比如《巴黎圣母院》。

也许在**的世界里有一所学校,就像巴洛克建筑的金色镶嵌,在这个复杂而华丽的地方还有另一种美?或者,作者只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一个叫盖茨比的神秘人物,花这么多精力、金钱,买这么大的房子,开这么多派对,目的何在?

——就是引起湖对面的初恋女友的注意。最后,我透过层层迷雾看到了真人。在浮华的外表下是一颗朴实真诚的爱心。好吧,不管怎么样,这些效果都达到了。

看电影是在看了原著大约两年以后。朋友特意买了3d的票。电影的结构和书完全一样,前面繁复,后面质朴,前面热闹,后面冷寂,一模一样。

也许是为了创造3d效果,导演还特意加了很多推拉、摇晃、摇晃的大全景,让人头晕。走出电影院有点吃亏。盖茨比,你真的病了。书评人说,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抨击了虚伪颓废的贵族。

看来盖茨比的悲剧应该归咎于那些祖父母的虚伪,但我认为他的悲剧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结束过去,也无法面对现实。黛西的丈夫确实用刀杀了他,但盖茨比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爱。伤他的人不是黛西,是他自己。

情窦初开的盖茨比爱上了富家小姐,可得不到黛西父母的认可,借着他在战场上生死未卜,黛西嫁给了富有的汤姆。从此,这颗未完成的心就成了盖茨比永远的伤疤。他发了大财,改名换姓潜伏到黛西家附近,挥金如土,纸醉金迷,天天搞party,就为了吸引黛西的注意。

团圆之后,爱情又复活了。他坚持要改变一切,要求黛西离开汤姆,嫁给自己。在争执中,黛西开车撞死了。他扛着黑锅,被受害者的丈夫杀死,而黛西和汤姆在度假时逃走了。瞧瞧,未了的心结有多大的力量啊。

它激励着盖茨比赚足了钱,爬到上流社会。聪明的盖茨比却也因此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沉迷于过去,不肯接受黛西已离他而去的现实,他觉得她嫁给别人是逼不得已,他觉得只要他出现,她就会不顾一切随他而去。他觉得他可以改变过去,让未完成的愿望再次回到过去。

他觉得只要他想,一切都可以重来。可是,盖茨比呀,一个女人放弃你,可以有n个理由,可这些理由汇成一个,就是她不够爱你;盖茨比呀,你觉得你还是过去的盖茨比,可黛西早已不是过去的黛西,如果她是,也是一个选择离开你的女人;盖茨比呀,过去的已经过去,那的确让你痛不欲生,可你必须接受它,告诉自己“黛西结婚太让我难过了,我好爱她,我更得好好爱自己。”电影里有个细节很有趣,盖茨比一直固执的让黛西亲口告诉汤姆,“你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他,你爱的人一直是我。

”黛西说不出来,因为那显然违背她的意愿。盖茨比之所以如此固执,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这句话的幻觉中,这句话支持他脱颖而出,支持他来着他,支持他做这一切。他必须得到黛西同样的认可。如果黛西否认,他过去五年所做的一切都是零。

这种否定是盖茨比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我们没有及时放下未完成的结,活在过去,忽视现在的现实。不仅盖茨比犯了这样的错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结,难忘的初恋才是最典型的。

白发苍苍的少女让她很舍不得,南北相见,激情澎湃想继续前行,却被泼了一盆冷水。二十年前她青翠欲滴,娇羞美好一个花骨朵,现在呢,事故俗气衰老一朵干花。他一样,大腹便便,张嘴闭官难挣钱难老婆不听话。

就算俩人还能看对眼,还不是你有你的过去,我有我的经历,从对方眼里又一次印证了几十年的蹉跎,一切如浮云,毫无把握。电影在尼克和心理咨询师的对话里开篇,尼克把消沉抑郁诉诸笔端,写成了一本书《盖茨比》,他在扉页上郑重其事的写上了“the great”。原著里没有这个安排。

导演为什么设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角色?我想,也许是提醒大家,相比尼克,盖茨比更应该去看心理医生。“the grea”也可以翻译成“病的不轻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篇6

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一开始并不了解,是通过一部同名电影,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电影是由莱昂纳多主演,电影中处处精致,特别是有关盖茨比宴会的画面更是豪华到极致。更加吸引我的就是电影中所叙述人物的各种关系。盖茨比和黛西的,黛西和她丈夫的,她丈夫和情人的。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有着各种的感情,又夹杂着各自的矛盾,引人深思。

整本书是以作者的角度来描述在盖茨比身上发生的故事,仅仅通过书本很难看懂,借助电影来理解可能更好。文章一开始是通过作者与心理医生的对话来描述作者眼中盖茨比的为人。而我也同样欣赏盖茨比,盖茨比追逐自己所爱的,即使是他想象中的爱人,即使通过洗钱来获取金钱。在他拥有大量金钱的时候,他也从未对金钱产生贪婪,他只想通过金钱来与黛西接触,他想要的一直都是和黛西在一起。他也许是那个物欲横流时代中最单纯的人了。但黛西并非那么好。他还是军人时与黛西相识相恋,与黛西相约,战争结束后等他回来。黛西并没有等到,家人便开始说服她与一个贵族结婚,她答应了。

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就比如即使她丈夫喜欢着她,也还是在外面有一个情人。黛西也许一直爱着盖茨比,但她依然屈服于阶级的力量,依然还是贵族阶级,依然享受着贵族金钱给她带来的一切,黛西是多愁善感的,也是虚伪的。因为即使最后汤姆杀害了盖茨比,她也不曾发声,为盖茨比伸冤。她爱盖茨比,但更爱她所在的阶级。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篇7

“一部小说单独地定义了一个时代,这正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这是他人对这本本书的评价。

这确实是一本情节丰富、语言细腻美丽的书。

最初看到菲兹杰拉德的这本《了不起的盖茨比》,可能是因为“比尔·盖茨”的缘故,书名给我的感觉是要写一本成功人士的奋斗史。

可是,真正读起来,却让人心里很不能平静。

这本书让我喜欢的只有尼克和盖茨比。

盖茨比可以说是美国梦的典型代表,从社会的最底层一步步走到了上层社会。他是上层社会里唯一一个拥有最纯净内心和最干净梦想的人。

尼克正直善良,善于自省,包容,善解人意,却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他心中有一个衡量是非对错的天平,从来不因金钱诱惑等事物而倾斜。这本书以尼克的口吻描写,真的适合用尼克的口吻来写,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在很多冰冷冷漠的人性和奢靡腐烂的生活侵蚀我们的时候,尼克的坚定的价值观总能让我们坚定自己的心。

我总是想到孤独的盖茨比在仰望着那盏象征他信念的绿色灯;

想到盖茨比期待和黛西的相见时那种单纯得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大男孩儿一样,让人好笑又心疼;

想到盖茨比死后,除了尼克和盖茨比的父亲,所有人都拒绝参加盖茨比的葬礼的人情冷漠;

想到汤姆和黛西自私冷漠的丑陋内心……

最让我心塞难受的是黛西撞了人之后盖茨比仍然对她的默默守护和付出,

最让我憎恶的是汤姆的一切作为,

最让我感到不值的是黛西的虚伪自私,腐烂在上层社会的她配不上那么热烈坚贞的爱情……

我会忍不住想,如果,尼克将黛西撞人的事情告诉尼克会怎样呢,自己的答案把自己都难受到了。

看到后来,反而越来越平静。

盖茨比死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如果让他给黛西顶罪,他的余生都在监狱度过,我想,我会更受不了的。虽然,死,还是,保护了那个女人。

我会在读第二遍的。我想。

莫名想起几天前看到的《桃花扇》里的一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又忍不住想起红楼梦里的最后一句话,“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可是,余下的人依然过得很好很好,社会也依然是它原来的样子。

下面摘自书中的两段话:

“我坐在沙滩上遐想古老而未知的世界,忽而想起了盖茨比,他第一次见到黛熙家码头末端的绿灯时,肯定也感到万分惊喜。他走过漫漫长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港湾,肯定觉得梦想已经离得非常近,几乎伸出手就能够抓得到。他所不知道的是,梦想已经落在他身后,落在纽约以西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落在黑暗夜幕下连绵不绝的美国原野上。

盖茨比信奉的那盏绿灯,是年复一年在我们眼前渐渐消失的极乐未来。我们始终追它不上,但没有关系——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把手伸得更长……等到某个美好的早晨——

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r”

“我不能原谅他,也不能喜欢他,但我看得出来他所做的事情,在他自己眼中,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一切都是因为自私冷漠和思维混乱。他们是自私冷漠的人,汤姆和黛熙——他们把东西打碎,毁掉别人的生活,然后龟缩到金钱、巨大的冷漠或者随便什么让他们蝇营狗苟地相处的东西里面,让别人来清理他们留下的残局……”

(“我”是尼克,“他”是汤姆)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shifanwen/13688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