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好妈妈读后感

时间:2024-03-02

好妈妈读后感(系列13篇)。

“好妈妈读后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也想发表一些见解,当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我们心里有了全新的看法。 在写读后感时,要先读懂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感悟,你搜集过作品的读后感范文吗?愿知识给您带来新的思考欢迎借鉴!

好妈妈读后感 篇1

本学期到新华书店买了《好妈妈心理学》这本书,前后一共读了两遍,真是值得一看的好实用书,受益匪浅。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母亲这一角色对于每一个年轻妈妈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的教育方法基本上延续上一辈人的经验,有很多脱离时代,不和时宜的地方。我们都想做一个好妈妈,但面临的却是尴尬的局面,《好妈妈心理学》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教给了我们60个实用的心理学方法。

作者的观点颇为新颖,她自已本身就是一位教育家、大学硕士,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在科学育儿领域有很多建树,把自已在教育女儿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编辑成书,所以对我们培养自己的孩子很有帮助。每看完一个章节,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对照自已,对照过后,我便会自惭形秽。每个人在根源上都有一种懒惰的陋根性。作为家长,也同样存在这些。例如,因周一至周五工作强度较大,周末回到家中,感觉异常疲惫。回到家中,只想好好地看会电视、睡上一觉。想到还要管理孩子,或者教孩子学习,一股无名的怒火便会燃烧心头。作为家长,也需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家长,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份职业,而且这份工作需要的技巧性更强。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对于读者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中的第十名效应,作者提出了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苛求,你知道吗?爱因斯坦和比尔.盖茨都属于“第十名效应”的人。他们在读书时,成绩并不好,可是后来却分别成了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和成才,起决定作用的是全的全面素质。所以,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家长千万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可思议,往往细细揣摩后,才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我具有着双重的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家长,看到这些新鲜的观点,我也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当中,一直以来,自认为工作努力,应该还算是对得起这份职业。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我也意识到,有时,我的做法也确实违背了教育规律,还是对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不够到位。班上经常会有孩子没有做家许作业,我有时实在无法忍受,就会加点威胁,说如果下次再不做,就要多做几遍,现在回想起,这些做法确实不妥。那样可能会造成学生厌学的态度。学习是终生的事情,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教师教育的前提是保护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终身学习,永不放弃的道理。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同样也是对社会负责。人人都应努力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切忌不要用锄头一样的工具去雕琢我们手心里头的宝玉。

好妈妈读后感 篇2

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儿童在学校教育结果的差异往往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差异。在孩子的教育中,由于母亲和孩子接触较多,母亲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们的向导。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很受触动,每个做妈妈的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怎样爱又不伤害,怎样教育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是困扰每一个做妈妈的难题。父母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很多父母不愿意耐心的陪孩子成长,或是速度不同步,导致孩子大了,才发现孩子管不住问题百出。这本书的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读了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成长路上少走弯路,也可以让孩子少被不会教育的妈妈折磨。

我首先学会了做一个镇定自若的妈妈,记住书上一段话:对于必须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的原则: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你为什么这么做;如实说出孩子所承受的痛苦,不要夸大或减轻;激发孩子的勇气;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在剑博两岁多一次吃鱼,不小心刺卡住了,他很冷静的告诉我,“妈妈我卡刺了”我很紧张但没表现出来,还没等我想出办法,他就拉着我的手“妈妈,走到卧室倒点茶,用茶冲下去。”两岁多的孩子用他的简单的生活经验想解决问题,我蹲下来也很冷静的告诉他“喝水不行,用醋或许可以,醋能软化刺,我们可以试一试,但是醋很酸。”“没事,我能喝,不怕酸。

”像个男子汉似的很勇敢的样子,我立即到厨房倒了一些醋,他毫不犹豫的喝了一大口,看着他喝着连大人都难以接受的酸醋,我真的很感动,“妈妈,刺没了。”他喝过立即兴奋的告诉我,“你真是一个冷静勇敢的小男子汉,连刺都向你屈服了。”我激动的抱着他说,我庆幸他被刺卡着没有大哭大闹,这也源于我从不欺骗隐瞒,从很小时侯打预防针他能听懂话开始就告诉他“打针有一点疼,不过很快就好了”所以他很少打针哭,他已经做好了承受疼痛的思想准备。

直到现在,无论是冬天半夜从热被子里惊醒到医院,还是不小心摔断了,流了很多血,他都能平静地、听话地配合。

我学会做一个会吹“仙气”的妈妈。在没有孩子之前,通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蹒跚走路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家人立即把他扶起,用手或脚替他出出气,孩子不哭了,但是后患是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我摔倒是路的错是桌椅板凳的错。

书中有一段话:善良和开放永远在一起。一个能在小板凳上揉捏痛苦的孩子,会对别人有更多的理解和爱,遇到问题时也不会对自己的理由和兴趣产生偏执。

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他此刻感到幸福,也保证了他一辈子不会蒙受巨大损失。

剑博每次不小心摔倒,我都是到他面前,**摔疼就吹吹我的仙气“妈妈吹的是仙气,很快就不疼了”,他就破涕为笑,“这还有一点疼”用手指指我没吹到的部位,“那妈妈再补口仙气”又一阵温柔的吃气,“好了好了”是心理作用在做崇,“其实你和板凳碰撞的时候,你也把板凳碰疼了,它都没哭。”欢快的跑走了继续他的游戏。直到现在,我的伤口有时会伸到我面前吹。

没想到有一次我走台阶不小心摔倒,他急忙跑到我面前扶起我,向我摔着的部位吹吹气,我瞬间被吹化了,眼泪啪啪掉下来。这个小家伙认为妈妈给他吹的是“仙气”是灵丹妙药,他是妈妈最亲的人,他的仙气也能治妈妈的疼痛。

我学会了做一个感恩的母亲。父母控制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计划都必须从改变父母开始。刚开始进入中班学习画画,他以前从未接触过也没刻意让他学习,起步比一般的孩子慢一些,但是他想画好,曾经提出“班里的小朋友有到外面学画画的”“你也想学吗”我问他,他点点头,“那好,你先在学校跟老师好好学,我打听**有教画画的”他同意了,在学校有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画的画越来越好,也喜欢放学在家里乱画,我给他准备了一些白纸,竟然有一天奶奶在家做饭蒸馍,他一个人伏案一鼓作气花了两个半小时画了一副我们不太能看懂的画,我下班回家他就高兴的汇报“妈妈我从十二点一直画到两点半”“哇!你真有定力,我欣赏欣赏你的作品”我很吃惊他的定力。

我把他的画夸了一番,并且拍照发给他爸爸看,等他爸爸回家让他把剑博的画裱起来,现在我们餐厅挂着人见人夸“那是你绣的十字绣吗?真好看!”的就是剑博的作品。

如果你把这个孩子看成牛顿,他就会和牛顿一样杰出。如果你把孩子当画家,他会画出优秀的作品。剑博在绘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感谢老师的鼓励和指导。

好妈妈读后感 篇3

这学期利用工作之余,我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这本书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我受益匪浅。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作者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该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加上作者作为教育专家的独特视角为读者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和点评。把一般家长经常认为很正确的事情从孩子和教育的角度进行了颠覆。而通过她自己对女儿16年的实践教育,告诉家长们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难,把一块玉雕琢成艺术品靠的是正确的工具。

作者十分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书的第二章几乎都在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习带来的好处,阐述得很详细,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例如在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可思议,往往细细揣摩后,才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总而言之,看完以后自己觉得需要学习的太多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好妈妈读后感 篇4

当我是一个准妈妈的时候,我买了这本书。当时,我只看了几页,就一直保留着。今年暑假,再次拿起期待已久的书。现在孩子们两岁了。作为一名母亲和一名教师,我再次被书中的文字深深吸引。

虽然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籍,其中也折射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衔接的盲点,这些盲点让尹建莉老师解决得恰到好处,事半功倍。

尹先生是一位教育专家。她以前是个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女儿。她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既直面教育问题,又有深入的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更重要的是爱心贯彻整册书籍,给了我们意识上的震撼和生活细节上的指导。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1、 欣赏孩子,关心孩子的自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生活,这也是老师和家长最关心和最头疼的问题。尹蔚民强调,孩子要轻松学习,绝不能把学习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她抓住孩子的心理,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替孩子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100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会恍然大悟,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有多少教师都说过这样的话:“这孩子,如果不学习,还是蛮可爱的。”“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习上不用心,不刻苦。

”这是教师说得最多而家长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以此来教育我的学生,从不以为有什么问题。然而,我用心培养的学生仍然不爱学习,不肯努力。

这是哪出了问题呢?尹老师的书让我找到答案。她说:

“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变成巧克力棒,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呢?”

好妈妈读后感 篇5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错误,但我们孩子的生活永远不能从头开始。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读后感 篇6

文章的第二章提到了阅读,作者主张要从小阅读,阅读对孩子的学***很大的作用,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大部分父母都会紧抓孩子学习,但却禁止孩子看课外书籍,就算让孩子看在孩子看完也一定要想办法来考一考自己的孩子,看看他们看了有没有好的效果,我想这样也是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我们的学***就是与阅读有关的,但家长除了让孩子看与学***的书籍外,不让看其他的,强制性让人做的事情,不管是什么年龄阶段都是会厌烦的吧,那长期在学***种要求孩子去做同样的事情,而不让他发挥自己的好奇,有自己的喜好,孩子又怎么能十几年都保持对学***趣呢?我们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厌学的情绪,他们讨厌学习,把学***一件很难的事,很多宁愿搞体能,而究其原因是什么呢?他们的家长基本没什么时间陪伴他们学习,也更关注不到他们的学***,作者对待自己的女儿从来不管多忙都要带在身边,因为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是很重要的,文章中说到父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孩子对他们产生依赖和信任时,因为自己工作忙又把孩子交给他们帮忙带,然后在孩子与带她的人之间产生依恋关系时,又不顾及孩子感受使其与依恋的人强行分开。

学校也有很多的学生家长很忙,平时对于他们很少去了解,把他们寄住在亲戚家或者让爷爷奶奶带他们。然后有空回来一次,发现孩子有进步,就给他物质奖励,而其实对于小朋友来说,最大的奖励其实是父母的陪伴。文章有一个观点我非常的赞同“不做穿西装的野人”也就是反对暴力教育,很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没有尽到一个做家长的义务,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工作,而小部分陪伴孩子的时间里还对孩子采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他们在看到孩子不听话是不问原因的就对孩子进行言语教训,不行就进化到棍棒教育,其实文章中说的很对,暴力教育对孩子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影响了他们的性格,阻碍了他们的天性发展,在暴力教育下出来的孩子大部分要么胆怯,不敢承担责任,要么暴力。

我的一个学生他父母从小很少带他,平时的教育就是父母双打,棍棒教育,我发现他现在的性格特点里面就有怕承担责任,他的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对他的教育方式的错误,但这造成的影响却没办法弥补,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小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多留点时间给孩子。对于文章最后两章的内容我也得到很大的启发,文章的最后提到了孩子喜欢玩游戏的问题和孩子多动的问题,我特别赞同最后一句,“减少干预”和“自由气氛”是**孩子的各种毛病的最好的药片,在玩游戏的问题上我也有很深的体验,当别人越唠叨我,越管我的时候,我越是想要去玩游戏,当给我自己时间让我去自己规划我的时间时,我知道自己有正事要做,我自然会停下来,完成自己的事,其实孩子是有自己的时间规划的,对于自己该做什么事,什么事情重要他们心里都是有数的,只要父母多给他们自己的空间,相信孩子都能自己管理好的,所以我认为面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好妈妈读后感 篇7

每一个家长都抱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正是怀着这样一颗心,我们才会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孩子送到教育质量一流的紫石中学来上学,难道这样就完成了我们的使命了?我们的孩子就能够成才了?不,事实上这才刚刚开始,正如书中所说“儿童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

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取得的成绩的态度,对孩子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更加深刻的影响了孩子的未来,而这些东西不是老师课堂上所能传授的,因此,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切不可全部依托老师,自己也需要多用心去体会,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过去的教育中,我有过太多的错误,我相信“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上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上第一节课。

好妈妈读后感 篇8

母爱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母爱就像涓涓细流,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每一步。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作者让我感动的不单是教育孩子的理论,还有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生动的母爱细节。

细微深处见真情,教育孩子能从细节入手,所以作者能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孩子。

读了此书,我总结了这样几个特点:

1、 我们非常重视阅读。书的第二章几乎都是关于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习带来的好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解释,并给出了很多例子。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二,正如钱理群教授评论的:“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作者确实勇气可嘉,对现行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并且针锋相对,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中例举了大量的实例,如“暴力作业”等我们有目共睹的教育问题,都进行了批判。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家长。

三,作者能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如第四章,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以前的做法都是多么愚蠢,家长的功利心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强迫孩子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有时正确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易行。

在许多年前我还不是妈妈的时候,因为羡慕友人孩子的出色,谈到培养经验时,友人就非常慎重地对我说“千万别管孩子”。今天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书中还是提到别“管”孩子,不仅感叹以前的人或许更聪明。作者提出:

要尊重儿童,对孩子管制、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孩子就会变得无所适从。作者举了友人单位同事孩子的例子告诉我们“管”得多并不能说明学得出色,生动细致的分析让人耳目一新。现代社会,一个孩子的家庭居多,因为竞争激烈,许多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上到学习下到生活“管”得无微不至,用生活中的保姆,学习上的伴读来形容他们最为贴切,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的依赖性特别强,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孩子的聪明也就无从谈起。

特别是,我想提到作者陪孩子做作业的案例。其实,我很担心,但话还是很平静,不生气,假装睡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我特别被这种详细的描述所感动。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一定要先发脾气,然后陪孩子边生气边完成作业。

4、 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位非常诚恳、务是的教育专家,他的观点是公平、公正的,所举的例子也是切实可行的。不是那种只有理论,而不联系实际的书。

古人说,见微知著,一叶识秋。生活中每一个生动的细节,都像一个滴水的泉水汇入浩瀚的海洋。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的每一个细节,都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让生命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和美丽,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到感动和感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像我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教育孩子的方向,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本书,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要再静下心来拜读一番。

好妈妈读后感 篇9

“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在读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对这句名言有着更全面的理解与更深刻的感悟。

本书作者尹建莉,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还是一位作家,所以此书写来让人感觉是亲切感人,朴素生动。最重要的是,她给我们的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理论,让人看了之后很有说服力,而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和方法。

她没有夸耀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她只是站在母亲的角度,以母亲适度的骄傲和自豪,讲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有过教育方式不当的时候,她的孩子也有“不听话”、“顶牛”的时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时候,她的教育方法才显得那么真实可信。毕竟,没有一个成功的母亲是天生的,她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这与孩子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只不过,尹建莉走得比很多家长要顺利和坦然,因为她一直怀揣着对自己孩子的信心和肯定,一直怀揣着对正确教育理念的坚守和学习。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以叙述的笔法、充满爱心的语言,从七个不同方面诠释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作为母亲应该具备的心态。只有靠自己的坚韧,孩子才能不怕困难和危险;只有靠自己的自强,孩子才能努力坚强;只有靠自己的自律,孩子才能自控;只有靠自己的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

“不管是最好的管”,“不陪才能养成好习惯”,作者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陪孩子写作业常常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在一个正常的孩子心目中,不希望一个“监工”时刻监督自己,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内心绝不会听话。再者,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影响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她强调,孩子要轻松学习,决不把学习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她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

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孩子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作者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都要记住一件事,画一朵小红花——这是对孩子们的奖励。

很多家长肯定用过这种方法,但有点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带孩子的过程。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她和丈夫分居,老人也来不了帮忙。整个过程十分艰辛,但是她从来没有在带亲自孩子的问题上犹豫过。

她总结“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金的功效”。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想把钱花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其实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孩子生命中留下痕迹。

想想自己,虽然身边有老人,但我还是要克服困难,亲自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见证孩子一天天成长。

管孩子,不如爱孩子;教育孩子,不如欣赏孩子。看完整本书,你会感觉到你面对的是一位非常诚恳实用的教育专家。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如此发人深省,值得回味无穷。这会引起我对教育自己孩子的利弊的反思。

“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教育全在细节中,关注教育的“细节”,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封面上的一段话。让我们鼓励自己调整教育方法,做真正的孩子向导。

好妈妈读后感 篇10

亲爱的顺顺,

顺顺,我的宝贝,妈妈想和你分享一本书的观后感,这本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是我读完的第二本关于育儿的书,第一本是《关键期关键帮助》,此前写过观后感。读完这一本,感受更多一点,可能是因为她是以问答的形式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也可能是我更关注如何做好妈妈,读得格外入迷。

书中有很多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都传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自由。自由的孩子最自觉,相信孩子自发的、本能的、向上向善的力量,不要和孩子讲条件,不要强制,不要以大欺小。我很赞同。

此前,我和你爸爸**最多的就是能否用“棍棒”教育你。爸爸之前说要用,因为你小不明白,涉及原则问题,说不通就得打。我坚定地说不,我相信只要你有爱心,你就会相信你的父母,会倾听。

即使偶尔发脾气发脾气,发泄自己的小情绪,也应该被允许和接受。不过,最近爸爸带你时间多了,觉得你很可爱也很机灵,他自己也说舍不得了,我想不涉及底线问题,他是不会使出杀手锏的。

增长缓慢,正是数量变化导致了质量变化。做父母真的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有坚定的精神内核,保护孩子的成长。我和爸爸还年轻,愿意继续学习,和你一起成长。

当我们第一次做父母的时候,我们会讨论你的大事小事,也会关注育儿书籍和网络知识。我们愿意通过与他人的沟通来提高我们的育儿观念。我们也在学***程中变得越来越佛系,对于你的日常我们约束的越来越少,对于你的未来设计的越来越少,但我们会更多的关注每天陪你的效率,每天你的身心状态,想要在未来给你创造更多的选择,想要激发出你自身更多的力量。

我们一起加油,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好妈妈读后感 篇11

(作者:焦阳)

读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具实际意义和操作意义的教育书籍,它让我学会了不少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拥有的心态。只有靠自己的坚韧,孩子才能不怕困难和危险;只有靠自己的自强,孩子才能努力坚强;只有靠自己的自律,孩子才能自控;只有靠自己的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深深的意识到我有太多需要学***西,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

一、”打针有些疼”

我每次到医院看到小孩打针的时候,一定会看到的一个场景,就是孩子打针的时候嗷嗷的哭,孩子的父母还气急败坏地说;”这么完蛋呢,这点小事至于这样吗?”,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惑或者害怕的事,家长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积极的面对困难,把痛苦降到最低。虽然打针是件小事,但往往会被忽视,影响孩子的生活。

而书中尹建莉告诉了我们针对打针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每次孩子打针的时候要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大概向他描述一下打针疼痛的程度,这样他就不那么害怕了,打完了也可以鼓励孩子坚强勇敢,看来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疼”,能够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还能减轻痛苦。

二、在爱的名义下施暴

尹建莉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

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以爱情暴力的名义,此时此刻你的行为是如此粗暴,只是一个穿着西装的野蛮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经常看到家长因为孩子的考试不理想或有些事情对孩子不理,父亲说他也是孩子爷爷关了地窖!想想都很可怕,可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你这么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很有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的同学和朋友,所以当我们抱怨孩子长不大,不懂事的时候,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

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或不愿意反省,我们就不指望我们的孩子会改变。

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对成功教育过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无私地把自己的育儿经验贡献给读者,让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一个方向,懂得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

好妈妈读后感 篇12

九月中旬,我就跟囡囡同学的妈妈借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整整一个月。这本书写得很好,我真是一字一句的看,时不时还做了些笔记。【M.wEI890.COM 唯美句子】

这本书让我知道,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要做到不发脾气,呵呵!作者——尹建莉,是一个好榜样,在她女儿常常犯错的时候,她都能心平气和的,和颜悦色地去讲道理。这个对我而言,我没做好,我在反省中决定开始改好我的脾气。

我还笔记了我认为可参考的几点说法或建议:

1、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2、孩子做错了事情,她已经知道由于自已的疏忽给父母带来麻烦了,这种情况下,父母用不着再责备她,如果责备她,倒是给她辩解却不肯反省的机会。

摆菜摊:可以学计算题(加减乘除),尽可以用真钱交易。

4、让孩子当小老师(如字拼音):要赋权,让孩子牚权,注意不要挑剔孩子讲课的毛病,理由不能总是用自已小时候没学好的借口,可以试假装惊讶的说,明明做错的题却说是老师判错了,得以一起认识分析。另外,做错题,再做一遍,然后讲一遍出来,能掌握得更好。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 ,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

所以,当家长想要孩子的学习进步时,应该创造出机会让孩子运用他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多创造开小卖部的实践机会,孩子多半就不会为学习苦恼了。

5、学习的“魔仗”是课外阅读物,有一种魔力,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很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

学习写作也一样,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最简单的阅讯和写作来说,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七,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因为千万次地见识过流畅的句子,建立起了良好的语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语感好,语汇丰富,写出的句子自然没有毛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让孩子读正版原著,不要读“缩写本”。

不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只是热衷于给孩子买作文选,订中小学生作文杂志。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

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既要给孩子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一个中心就是尽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先考虑有趣,再考虑有用。

一定要让孩子到正规的书店买书,不要在地摊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里买,以防买到内容低俗的书刊。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方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我超同意这一点.)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行的。

6、有句话说:世上最可怕的两件事是庸医司性命,俗子议文章。”前者能要人的命,后者能扼杀人的激情和创造力。

之所以说“说真话”是写作地最大技巧,在于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即想写,并有东西可写——没有这两点,写作就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写作时请首先记住 “说真话”——“写作技巧”。

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写作中的虚构与虚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实质上是有想象力与缺乏想象的区别。

孩子十二、三岁进和青春期后,父母就不要单独与异性孩子同床睡觉,有资料说男孩如长期与母亲睡一张床,长大结婚后可能会性功能障碍。女孩如长期与父亲睡同一张床,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发育。

孩子说谎不外乎的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源于压力。每个孩子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

7、许多家长的失误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在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

好妈妈读后感 篇13

一年后读这本书,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真的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吗?经过仔细思考,发现该书中作者的教育经历在教育理论中早已存在,但针对性不强。

结合书中及平时所得,以后要真正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一真心实意的赏识学生真正的赏识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做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不深刻,可能是一句“你很聪明”,“我知道你将来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也就是抚摸孩子的头,牵着学生的手,把不自信的学生推到跑道的起跑线上,甚至可能是一句“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

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爱抚的动作、一次表演的机会,往往蕴含着欣赏,能生动地表达你的欣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我们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二坚信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

虽然我看的这本书描述的是个案,但书中的圆圆和“哈佛女孩”一样,是千万个中国家庭培养子女的缩影。家长们对孩子的信心和引领,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在国内外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在西方有人据此进行研究十五年,成就了一本教育学专著——《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他的研究表明,没有天生的孩子不善于学习。 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像鳄鱼一样的小切刀被激活,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

然而,比利却被勒令退学。他似乎没有遵守学校的规定。他甚至没有计算房间的大小。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女孩,第一天上学就兴奋极了。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坐很长时间的世界里。在那里,她必须分析老师复杂的单词,她的眼睛必须目不转睛地盯着奇怪的书里那些又小又歪的书字和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现出失望和困惑时,老师建议她去找专家检查一下。

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正反两方面的比较表明,我们教书育人,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副产品。再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能容忍学习上的差异,把许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归入学业不良的范畴。但我们对孩子们失去信心时,他们会变本加厉的用不如意来回报我们,向我们证实“好孩子不是骂出来的”教育经验。

教育大家们之所以做的好,使他们能容忍学生的差异和不足,因势利导,给他们成功的希望,为他们点亮前进的指路灯,尽管这些灯参差不齐、花样繁多,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只这一点就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好好实践。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shifanwen/14214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