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村文化工作总结

时间:2024-06-12

村文化工作总结集锦十篇。

公司要求我们写和提交各类不同的文档,对范文的参考在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要。 范文是用实例向我们展示整体构思的,范文你在学习中收获了多少呢?小编认真整理了大量信息推出了这篇“村文化工作总结”,感谢你阅读希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1

我县的慈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华、省、市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下,遵照“以构建和谐新安为目标,以募集款物为中心,以积德行善为理念,以扶贫济困为已任,以慈善文化为导向,以慈善网络为载体,以争创一流为动力”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努力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慈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

过召开会议、电视宣传、张贴宣传版报、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利用重大节日和集会,在乡镇集市区、县城主街道、商业集聚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广大城镇居民对慈善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唤起社会贤达和有经济实的人士,关注慈善事业,(来源:好范文 2月:制定计划,泉州教研工作会,下校调研3月:片断教学比赛(晋江级,虚境),下校调研4月:学科体质课评选(录像课)、泉州市中小学生大课间研训活动(德化)、教学案例的评选(汇成册)5月:名师网上授课录制(两堂),晋江市级公开课教研活动6月:教学案例、论文送泉州参赛,学校体育教育研究会换届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2

乡镇文化工作汇报

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核心,紧紧抓住西部民族文化大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我乡基层思想文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乡镇文化工作汇报。现根据我乡基层思想文化工作具体分析汇报如下:

一、我

-

乡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现状

(一)、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情况。我乡现有电视地面接收设备的总户数为724户,电视覆盖人口为3441人,覆盖率%。其中20户以上“村村通”工程受益人口达400之多;全乡共有五座1w调频机站和一座10w调频机站,现有广播覆盖人口884人,覆盖率为24%。“西新120工程”的实施,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送到了广大农民群众中去,实现了在田间地头收听广播节目的梦想。经过七年之久的运行,从老百姓反馈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此项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确保安全正常播出,我乡采取了主动联系村机站、询问驻地农民、进行实地检查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内的开播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修复或更换,无法恢复工作的机站及时向上级汇报,以便备案。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西新工程”工作,我乡按照上级要求与各调频机站签订了《佛山乡政府调频发射及设备管理责任书》,同时进行调频监测情况月报制,为各级广电部门及时掌握乡镇机站运行情况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我乡结合实情,严格把关,确保了广播的正常播出。全年有线和无线调频开播天数达300日以上。同时为了广大电视用户能看到信号更强,图像更清晰的电视节目,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和广电系统对电视用户进行卫星调整工作的要求,我乡积极响应政策,认真完成了转星工作。经统计,全乡转星工作完成数为700户,完成率为96%。特别是在十七大会议召开期间,我站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到了佛山乡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做到了无故障。让老百姓第一时间收看、收听到了广播电视。

(二)、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1、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发生新的变化,工作汇报《乡镇文化工作汇报》。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思想日益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封建迷信、腐朽的东西不断涌出,以此争夺着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对基层的思想文化建设造成一定的冲击。

2、农民群众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发生了新的变化。群众的社会活动空间较以前更为广泛,出现了大范围的人员流动,产生了新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大量流动人口长期脱离组织管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

3、基层社会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少数农村干部、党员文化素质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办事不公,作风不正,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也随之凸现,给基层思想工作带来了无形的障碍,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

4、农村的社会信息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电视覆盖不断增大,群众的社会信息量空前增大,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更加快捷,但党和政府正面的声音在某些地方却有所削弱,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但人民群众得到的健康的精神文化享受却相对减少。

二、工作经验和体会

通过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体会,我们认为:

1、领导重视是关键。领导认识到位工作就到位,投入就到位。基层文化基本上是公益性文化,在设施建设、活动经费等方面,现阶段主要靠政府支持和投入。因此,领导重视基层文化建设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基层文化建设的力度和成效。

2、阵地建设是重点。文化设施是基层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和重要载体。文化设施直接关系到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高低。

3、队伍建设是核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基层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必须依靠一支思想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骨干队伍。同时,要大力发挥好基层文化业务队伍的作用。

4、活动创新是根本。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直接影响到基层文化工作的效果,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抵制腐朽思想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宣传教育的渠道狭窄。宣传教育活动基本上只停留在乡级机关党员干部的层面,除开展的各种活动外没有真正做到进乡村入农户,存在着宣传教育的渠道狭窄现象。

2、宣传教育的组织方式不适应农村的特点。农村难以组织群众集中开会学习,群众也不习惯开会学习这种传统方式,而乡村干部又找不到更好的形式。各种宣传形式也存在着覆盖面、受教育人数不够广泛的问题,与人民群众日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3

今年以来,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我镇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文化、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强化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了全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将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

2、做好体育健身器材的维修工作。联系各村,统计体育健身器材使用状况。对需要维修的村进行统计上报,联系县体育局维修。进一步提高了各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切实保障了群众娱乐健身的需要。

3、不断发掘优秀文化人才,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文化站积极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民间优秀文化人才,整理上报山东省优秀文化人才6人,省优秀文化团队2个。在宁阳县梨花节开幕式上,我站上报的节目受到了县领导的一致好评。

县民宗局对接,办理土地划拨的相关手续。三是联系省佛教协会,聘请苏州重元寺本觉法师担任主持。同时做好协调工作。四是成立开元寺募捐委员会。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现场会,积极和企业家对接,募集社会资金。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做好宁阳县“海力杯”才艺大赛的准备工作。积极同各村对接,继续做好优秀文化人才的挖掘工作。精心组织并逐步落实,加强节目的审核,推选高质量的文艺活动,确保推荐的节目能够在才艺大赛中拿到较好的名次。

服务工作。按照镇党委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和工作。及时化解景区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应急问题,做好项目施工进度的信息上报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予以支持,帮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急难问题,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优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景区建设环境。

体育示范村等上报项目,提高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成功率,积极与体育局殷局长联系沟通,做好社区苑建设补助资金的准备工作,争取拿下上报计划。

总之,在今年上半年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不足。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文化站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扬成绩,改正不足,以旺盛的活力、充沛的精力自觉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建设经济文化强镇做出更大的奉献。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4

县人民政府与县总工会 联席会议议题之二

关于将白水县职工之家(工人俱乐部) 建设项目列入白水县城市规划的建议

职工之家(工人俱乐部)是工会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培训的基地,是职工进行文艺、体育、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场所,是广大群众喜爱的“学校和乐园”。

建设高起点的职工之家(工人俱乐部)是当前乃至今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构建五新白水的迫切需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职工文化需求日趋迫切,我县工人俱乐部基础建设年久失修,破旧不堪,

我县工人俱乐部1986年经县政府和省总工会审批筹建,2000年3月拖欠建筑公司工程款,经物价部门评估,县法院判决,将职工活动楼后的平房执行给建筑公司,以抵工程拖欠款。2001年6月出租,2009年7月收回,同年,经县级主要领导实地查看,要求将白水县工人俱乐部列入我县城市建设主要规划之中,重新选址筹建。目前渭南市职工之家建设项目已列入城市规划之中,我市富平、蒲城与韩城、潼关、华阴已经新建或正在建设,其余各县也都在筹划之中。

职工之家(工人俱乐部)建设是全县广大职工群众的迫切愿

1 望和要求,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民生工程。有些职工反映“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十分单调,个别外来务工人员业余时间无事可做,亦对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一些影响”。且职工之家(工人文化宫)建成后必将为我县增加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为工会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更好的服务职工提供良好平台和场所。鉴于全县职工队伍发展壮大、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十二五”渭南市中心城市定位等等现实,建设白水县职工之家(工人文化宫)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必要。

根据《工会法》及有关规定,综上所述,建议县政府将职工之家(工人文化俱乐部)建设项目列入白水县“十二五”规划,尽早规划建设一座集职工学习培训、困难帮扶、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公益性、多功能、高规格、有品位的白水县职工之家(工人俱乐部)。

2013年11月15日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5

文化局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全市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九、十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按照“淮北在安徽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把握机遇,明确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2005年工作情况 (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 年初,我局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文化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局第一批参学的共9个支部,107名党员,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在我局组织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达93%,得到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我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已进入整改提高阶段。 (二)艺术生产工作 1、深入开展“文艺创作年”活动,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为进一步加大文艺创作力度,我局把今年定为“文艺创作年”,年初,组织召开全局艺术创作会议,在总结去年成绩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年艺术创作计划,将艺术生产目标任务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出台了《获得省级以上专业(群众)艺术创作奖项的的奖励办法(试行)》等激励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创作了戏剧、歌舞、音乐等文艺作品150余件,为参加第八届安徽省艺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参加省以上赛事(活动),截至目前共获省级以上奖项68个,其中一等奖18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21个,优秀组织奖3个的好成绩。 2、按照省委宣传部的统一要求和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文艺战线大练兵活动。紧紧围绕“三学”、“三练”和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举办艺术讲座19期,听众达3300人次,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大练兵测试两次,广大文化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明显提高。各下属单位也充分调动起来,战练结合,以基层和农村作为自己的大练兵场。两团和艺校积极配合我市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文化下乡、下基层演出,到目前为止,已送戏下乡、下基层140多场,观众人数达10余万人,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3、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市艺校和群艺馆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龙头作用,艺校毕业学生和新生招生人数创新高,群艺馆举办了3期13类培训班,共培训业余艺术人员700余名,充分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社会文化工作。 我市社会文化工作主要是以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文化下基层和文化下乡为载体,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1、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开展文化下乡、下基层活动。我们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准则,以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为出发点,以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为目标,在往年的基础上创新形式,由重点放在节庆之时,变为时限扩展至全年,将“文化下乡”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文化骨干的培养和促进上,使文化在农村真正生根、成长,真正融入农民的生活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送戏下乡510场,送科技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下乡460场,送图书资料6500余册,培训农村文化骨干77人,新组织成立流动电影放映队6个,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城镇广泛开展广场演出活动,仅市豫剧团结合节庆活动开展的广场演出就达30余场,极大丰富了城镇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 2、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1)两节期间,共协助编排了“元旦戏曲晚会”、“春节联欢晚会”、“春节团拜会”、“我为党旗增辉”专场文艺晚会和“共建和谐”专场晚会等大型演出十余次,丰富了人民群众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2)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中心工作,组织了“共建和谐”和“丰碑永恒”大型文艺演出,得到了市领导的赞扬。(3)协助市纪委、市总工会、市妇联组织职工文化艺术节和文艺演出。(4)配合是第二届文化旅游节组织13场节目,丰富了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 (四)文博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和“四有”工作。(1)加大〈〈文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重点开展省政府156号令〈〈安徽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淮北市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的宣传贯彻。(2)抓好民间文物收集和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出土铜镜、画像石等文物200余件。(3)基建工程文物勘探工作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已完成大唐淮北发电厂扩建、煤师院食堂等十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6

工人文化宫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在县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文化宫全体职工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共同努力,开展了一些职工文体活动,协助县总各部室做好辅助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素质

今年我们在市总领导下,结合文化宫实际,大力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职工稳定、提高了职工素质,推动文化宫在改革中和谐科学发展。

二、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各项工作

加强管理是推动文化宫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我们注重抓好内部管理,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根据县总统一部署,多次召开了文化宫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文化宫工作,严格执行文化宫资产、财务、劳动纪律、主任财务办公会及岗位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加强管理。

(二)根据文化宫职能,配合县总办公室做好了文化宫岗位设置工作。为实行市总要求的全员聘用制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

三、围绕工会工作,发展健康文化,提高社会效益 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和生命力所在。今年,我们克服困难,紧紧围绕工会工作,协助配合各部门,开展了一些公益性职工文体活动,丰富了全市职工文化生活、促进了全市职工文化发展,也为提高市总的知名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是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热烈、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春节氛围。春节前,我们邀请5位职工书法家在工会大楼前,举行“金猴贺春、喜迎新年”送春联活动,5位职工书法家冒着寒冷的天气,现场为广大职工和市民义务写春联一千多幅,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二是为庆祝建党节,县总工会主办了“唱红歌、庆七一”全县职工歌手选拔赛,文化宫承办了该次大赛,各单位选送的48名职工歌手参加比赛。

另外,我们还配合女工部举办全市女职工“庆三八”趣味运动会,庆五一职工书画展等。

2015年,在县总工会的帮助下,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这与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改革,克服困难,多开展了一些职工文体活动,为丰富全县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多做实事。

成武县工人文化宫 2016年1月25日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7

半年来,x县x乡综合文化站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亲切关怀下,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受到了辖区百姓的拥护和赞扬。

20xx年1月,利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x乡文化站创办了首届农民范文网春晚,各村文化大院和全乡文艺人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具有农民特色的春晚。春晚在晓光村农民文化小剧场胜利上演。不仅吸引了来自全乡的上千名农民前来观看,还吸引了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的李辽昌处长,万征副处长,中国文化报驻黑龙江记者站站长张建友和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化体育局、县文化馆的各位领导。

为了丰富群众的冬季的文化生活,文化站在继续开展以普及大秧歌为着力点的农村文化,继续武装各村的文化大院、东北大秧歌队。还于年初伊始,举办了x乡首届农民唢呐培训班,对全乡20多个大秧歌队的唢呐手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班邀请了南利东屯的'唢呐手信春来为老师,由站长王向东个人出资5000元,作为聘老师、购买唢呐等费用。

乡文化站还利用x乡红旗村范家屯农民张凤良家的养鱼池,创办了临时性的冰雪文化基地。设立了大秧歌表演区,滑冰区,冰尕区,冰爬犁区等专项活动区。这个冰雪文化基地的开办,不仅吸引了本村农民来到这里娱乐,还吸引了附近村屯的农民来这里交流和玩耍。

在春节期间,乡文化站自筹资金慰问乡村文化能人,使这些人感受到了来自组织的温暖,增添了干好乡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

这个乡还在春节期间,扶持和引导广大农民利用大秧歌的表演形式,通过相互的交流、表演,不仅提高了技艺,还增进了感情。

乡文化站通过培养文化能人,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更多的农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春节过后,文化站就为有条件的村屯申请了健身和体育器材。并把文体局集中发放的音响、图书全部发放到了农民手中。保证了这些器材的有效利用。还在火炬村举办了首届篮球邀请赛,吸引了全乡6支业余篮球队来到火炬村一展球艺。

上半年,乡文化站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进行了大走访。不仅摸清了我乡文化能人的底数,还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开展了动员工作。火炬村赵永江是一个60多岁的老农民。多年前,他酷爱上了根雕艺术,创作了一大批的根雕作品,在黑龙江省都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因为生活条件所限,他忍痛割爱,重新下田劳动,荒废了根雕艺术。站长王向东先后数10次去赵永江家,动员他重操刻刀,重新唤醒了他的艺术梦想。现在,赵永江根雕艺术工作室已经在火炬村村民委员会挂牌营业了。赵文的摄影作品展览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

上半年,x乡综合文化站继续按照工作规划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顺利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8

一年来,我站的文化体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镇“两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为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巩固“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果,群众文化工作、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发挥了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为使我站今后的工作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适应新形式的要求,真正体现先进的前进方向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一年来,按照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领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及“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和加强了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并把文化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业务素质使群众文化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社会建设,年内除参加党委、政府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县委党校组织的站所理论培训学习。在理论学习中,政治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文化的观念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加坚定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的信心和执着,为我站的文化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加强阵地活动、打造精神文明示范窗口

一年来,我站坚持办好图书报刊阅览、板报、标语粘贴等阵地宣传活动,宣传内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县、镇“两代会”精神为主题,及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一年来征订《文化报》、《普洱报》、《文摘报》等五报,《演讲与口才》、《法制月刊》等板报标语粘贴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确立了新思想,树立了新风尚,为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精神文明“窗口”的示范作用。同时,在省文化厅的关心支持下,完成了xx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络服务点的建设,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空间,并完成了文化站的评估定级申报工作。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体育活动

一年来,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本着“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主办、承办、联办、协办等多种形式同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把节日文化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民族的节日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如:

裁判员、服务员196人,比赛历时9天66场,投入经费9865元,此次运动会是我镇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体验盛会。

初一”举办迎新春芦笙晚会、龙灯慰问演出、花灯清唱;“初二”组织斗鸡、陀螺、门球比赛,参加人数套圈、拔河、接力、摸珠子、吹水球、参加活动达中秋”举办了《庆国庆.迎中秋与祖国通欢庆.共欢乐》大型游园活动,其项目有:拔河、五人齐步走、打鼓、摸红球、捡玻珠、猜谜等市、县文联领导及镇上群众290余人参加了展览。

一年来,我站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都自始至终地举办各种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要求。通过以上活动的展开,营造了全镇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现了全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喜人景象。

四、抓好古镇打造及文物保护工作

一年来,为打造xx古镇文化,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站深入民间调查,进行古镇人文、历史、建筑、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民俗、文物等相关内容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同时在全国第二次文化普查工作中,积极配合县文管所对老街子蜈蚣桥,江西村原茶马古道渡口遗址,陵园开国领袖纪念碑、新政街15号老宅进行了测绘定标等工作,为我镇的古镇打造及文物保护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五、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一年来,我站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镇文化市场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方案、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非”活动,与公安、工商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认真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工作,确保文化市场规范化经。年末全镇有文化经营户网吧棋牌室歌舞厅打字复印法律、法规培训考试。通过学习培训增强了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文化经营户违法违纪案件,使我站文化市场经营工作收到了明显实效。

六、积极开展“以文补文”活动、增强文化站自身活力

开展好“以文补文”活动是文化站为发展文化事业,增强自身活力,填补文化活动经费不足所走的必然之路,也是一种自求生存的手段。我站根据自己的实际,积极开展“以文补文”活动,把文化娱乐有偿服务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以文补文”路子,本着节支就增收,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办好事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无限的文化体育活动之中,一年共完成“补文”收入支出都由政府财务室专管。各项活动经费开支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文化站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村文化工作比较薄弱

目前文化站岁就“千里边疆文化长廊”之机落实了站址,但因缺乏资金,文化站设施陈旧、图书藏书量少,开展活动设备较为落后,致使站内阵地活动形式单调,农村文化活动档次低、发展慢,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求知、求乐的需要,职能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不相适应。

档次低

由于我站缺乏活动经费,难于举办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3、文化市场中违法经营行为屡禁不止

通过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文化市场得到净化,但有的外来经营者非法经营行为更加隐蔽,手段更加高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尤其是盗版光盘和盗版录音带难以堵住源头,阻碍了我站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一年来,我站圆满完成了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及各部门的配合是分不开的,但工作中仍存在不足的方面有待于加以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全镇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八、工作计划

1、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方针,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落实“三项”制度,抓住xx镇强求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茶马古道旅游文化工作的机遇迎难而上,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传统艺术,真正体现古镇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加强对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辅导和指导,积极开展农民群众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职能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文化站工作的关心支持,尽可能地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唱响古镇“滇南盐都、茶马古道、丽人故里”的文化主旋律,及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古镇文化阵地,树立崇高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美、求乐的需要。

4、加强文化工作者思想素质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开拓创新。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抓好传统节日,民族节日期间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并把各个节日活动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创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古镇文化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9

武术段位制,以树立大武术观,坚持武术标准化发展方向为指导思想,引领武术“六进”工作,并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入文化教育领域,在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0xx年,杭州市康桥街道文化体育站依照《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关于进一步推动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的通知》、《中国武术协会武术段位制考试点的申报程序、职责和管理试行办法》、《20xx年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要点》等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文件,有条不紊地开展武术段位制培训、考评工作。

本年度考试点完成了工作指标,充分发挥了“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的基地作用,使其真正生根开花结果。下面对20xx年度工作进行汇报总结。

20xx年,本文化体育站不断完善组织建设工作,本着尽职尽责、弘扬中华武术、更好的服务广大武术修习者的理念,由专门的办公人员安排并做好每日工作并跟进年度计划。每一个季度都进行工作总结,并根据工作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改进、与优化。这一年的组织建设工作如下:

1、选派骨干参加省武协外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参加段位制培训;

2、组织骨干成员参加各类比赛、表演以及相关训练;

3、积极发展骨干成员,壮大组织机构,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4、加强段位制考试点的内部交流,通过训练、切磋、联谊等活动激发内部组织的活力,增进团结和友谊;

5、制定与学校、乡镇、机关进行合作的规划,并顺利执行。在杭州市文渊小学,浙江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康桥镇政府开展武术培训、段位制考试培训等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接受段位制,就近就便参加培训、组队参加考试,组织申报段位,本考点制定详细的宣传规划。在段位制推广工作中,本考试点以多样化的形式广泛开展段位制推广与普及工作:

1、吸纳不同体,进行段位培训,诸如杭州户外协会(20xx年8月-10月)等组织。提升文化体育站兼考试点的口碑。

2、在晨练、午练、晚练时,严格要求,认真教学,树立良好的标杆形象,起到形象宣传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交流和训练,让大家更理性的认识武术;

4、举办各类培训、比赛、考评等活动,推广武术段位制文化,起到实体宣传作用

这一年考试点不断吸收更多的有责任感、深入武术理论与实践、热衷于武术推广的武友参与工作。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集思广益,为了使考试点的效率越来越高、培训质量越来越好、辐射范围越来越广而努力。相信,在新鲜血液的注入下,本考试点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二、基础训练与教程培训:

1.合理配备了骨干成员分布在不同晨练区参与日常锻炼的指导工作。

固定每周2、4、6、7进行培训和太极拳、剑训练与指导,风雨无阻;

组织杭州协会进行2个月的段位制套路培训。

固定每周7次进行太极拳训练。

2.在以往的基础上建立了规范的武术训练体系,制定训练计划表,注重基本功训练:

1)以中国武术段位制套路为主;

2)以韧带拉伸、力量耐力训练、八段锦等引导功为辅;

3)教授太极浑圆桩、太极步、活胯松肩等基本功。

20xx年5月17日,康桥街道首届“中国武术段位制”通级通段赛在文渊小学操场举行,一共有70多名武术爱好者参与了本次考评,其中大部分为文渊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另外还有4名初中生和4位居民也参加了考评并获得了相应的段位。这次通级通段考试考试举办的非常成功,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本年度计划进行2次统一段位申报,其中上半年成功组织了1次申报段位,申报段前级人数10人,初段级5人,申报者全都获准晋段。目前正在准备12月底的第二次统一段位申报。

拱墅区康桥街道文化体育站被设为段位制考试点的一年来,我们如期完成训练、培训、考试等活动,进展顺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积极与社区各个武术体联合:

我们联合杭州武术协会陈氏太极拳分会以及其他武术教练站,借助各个武术组织的影响力,很快推广了段位制的知识普及,让更多的武术爱好者接受并参与段位制的培训活动。更让段位制走进学校、社区、机关、乡镇政府,通过段位制引领武术“六进”工作。

我们通过武术爱好者QQ、新浪博客、微博、微信与广大武友联络、交流,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大家的积极性、增进理论知识,而且能让不同体的市民了解武术、了解段位制。为武术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训练必须科学,符合人们的生理以及心理规律。

我们的训练分为:准备活动、韧带拉伸、力量耐力训练、基本功训练、段位制套路训练、传统套路训练等一系列训练模式。

每一次训练都循序渐进,在保证学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锻炼。

习武之人先修武德。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武术段位制,对每一个武术习练者的武德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要求每一个学员都要有严于律己,踏实做人,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以礼待人,诚信负责,助人为乐,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戒骄奢淫逸。

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意志力的磨练,并培养学员的循序渐进、宁缺毋滥、精益求精的做事原则。这样训练,使得我们文化体育站的气氛融洽,训练有序,学员的成绩提升显著。

每一个武术习练者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有其先天优势和劣势。所以他们的某些训练内容以及训练方式,都应灵活安排。

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帮助学员扬长补短,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进步速度。进而发挥其天赋上的优势。

组织一些游戏、对抗,可以让学员更清楚的认识自身不足,以及相互吸收各自的长处。

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聚会,可以减缓长期训练的枯燥乏味,增进师生、学员之间的感情。

若想与时俱进,必须让更多的年轻人及有志之士融入站点。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效率更高,发展更迅速。

这一年来,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诸如学员积极性有所起伏、不适应枯燥乏味的训练等。我们通过组织活动、交流经验等方式逐步克服了这些问题。

另外,根据《20xx年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要点》,“积极与武术馆校、俱乐部等有偿教学和锻炼机构联系,顺应非竞技运动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趋势,发挥和利用武术段位制项目的产品属性,以“以武养武”的方式促进武术段位制的持续发展。”这一点我们并没有做到位,但是我们正在研讨,并作出积极努力,希望在20xx年能够有新的进展。

观高山以仰止,知不足而前行。作此总结,吸收经验,为之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经验,积极进取,增进交流,努力举行各种有意义的武术活动;我们将努力扩大考试点的辐射范围,促进武术文化的交流及推广,让更多的人因本文化体育站受益;我们将积极认真做好每一次培训,坚持带领各个体习练武术,让武术融入民生,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村文化工作总结 篇10

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帮助孩子习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引领中学生的精神成长,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灵魂的碰撞和升华。中学生身体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其精神生命也在逐渐生长,尽管他们并不十分成熟,但是让他们用自己的心亲自去倾听、去感受、去体悟生命中的真、善、美,这远比说教式的教育更生动形象,也更能让人信服。一千多年的娄江文化,有着无数青少年生活与教育必须的养分,让他们置身在娄江文化的情境中,让他们在与自己能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的真实接触、体验中,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在了解、认同并创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鲜活地引领儿童生命成长,让人格自然而完美起来。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象征和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娄江文化是太仓人民近千年奋斗的结晶,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以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把富有地方色彩的美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与娄江文化自由互动,在对家乡历史、名人轶事、民风民俗、旧貌新颜、地方艺术等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中,感受家乡人民用聪明的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担起传承娄东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的精髓就是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倡导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民俗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容易激发学生探知的兴趣,这远比在课堂上单一的说教式教育生动的多、形象的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因此,开展娄江民俗文化的研究,既能让学生领悟到娄东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其中的魅力,感受美、领悟美,更能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娄江文化是锦绣江南的灵魂,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吸纳性,能汲取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始终弘扬及创造优秀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中凝结为礼让谦和、柔中带刚、开放进取、尚德重教、务实功利、精巧雅致等文化特征,有着鲜明的和谐特质,与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通。因此以娄江文化精髓为资源开展教育,有利于培养至德尚美、务实开拓的一代新人,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方面的民俗文化所传承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精化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的根基,是继承民族精神的命脉,而这种裂痕,如果不加修补、重建,就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在建立之始就没有了根本,没有了特色和优势。这种裂痕还会直接影响到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新道德、新秩序的建立缺失了一个基础、一种依托、一根主干文脉和一股重要的文化源泉。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在民俗文化方面的教育,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需要。

为此,我们课题组设想,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探索以娄江民俗文化资源为核心,以学科课程教学和德育活动为载体的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学校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新路,积极实施校本课程研究,开发“走出课堂,体验娄江民俗民风”的德育校本课程和“学习民间技艺,传承娄江民俗”的体艺校本课程。通过多种途径,持之以恒地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传承娄江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学生历史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事理,学会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1、充分挖掘娄江文化地域文化素材,特别是娄江民俗文化素材,架构特色课程,丰厚高中人文环境,提升校园、教师、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底蕴,初步建构具有娄江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

2、传承地方文化瑰宝,探索高中生娄江文化教育机制和传承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娄江优秀文化,萌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为娄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3、通过开发高中生活动课程资源,拓展课题组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提升教师娄江文化素养,借助课程开发,创建鲜明的校本特色和教育品牌。

1、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献研究。

查阅各类文献资料,进一步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校园文化的结构要素、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和建构技术,借鉴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等,为本课题找准切入口和新的发展空间。

2、娄江文化资源的学生价值及其利用现状的研究。

进一步理清娄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探究娄江文化资源的学生价值,挖掘、筛选可用资源,明确资源的利用现状,并将其转变为高中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可用的、有价值的素材。

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索“至德尚美”为主的行为文化建设,提炼“德”的文化标志。如校风、校徽、校歌等的内涵,娄江文化学生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规范等,系列课程中“尚德”精髓的融合贯穿等,帮助学生、教师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形成尊崇德行、崇尚美德的良好风尚。

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索“情趣审美”为主的生命文化建设,创设“美”的环境标志。充分利用娄江文化千年文化资源,规划吴文化内核的高中学校隐性课程,将审美文化融入课程,分解到语言、美术等领域,提高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萌发并体验个体追求人生情趣与理想境界的意识和感受。

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索“传承创新”为主的精神文化建设,建立“新”的激励标志。建立健全各类学习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给人创新的空间,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创新的方法;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如才艺节、体育节等,形成以创新为乐、以创新为荣,乐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校园风貌。

以《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精神为指导,从学生的视角去发掘和理解娄江文化的学生教育价值,并与高中教育有机整合,研究开发校本特色课程,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丰润学生娄江文化精神内涵。

基于《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精神和高中生发展特点,研究高中生在娄江文化传承活动中的心理机制和教育规律,在实践、反思并不断调整的基础上探索娄江文化特色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

6、娄江文化传承视野中家校及社区共育模式的研究。

主要研究如何在高中生娄江文化传承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和学校的整合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探索关注高中生生命成长的共育新模式。

7、娄江文化高中特色教育活动的案例研究。

以娄江文化高中特色教育为研究和实践点,以案例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用科学的学生观、学习观和教育观进行高中教育的分析,进而反思教育方法、策略等的有效性,改进教育实践。

研究任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方向、对课题方案的调研论证。

具体工作:

1、本阶段在查阅资料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调查娄江文化资源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旨在收集情报,寻找课题最适合的切入点。

2、查阅娄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文献资料,调查本地可用娄江文化资源的现状,探索可研究、创新的空间,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任务:完成课题申报,设计研究思路,撰写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总方案,确定具体研究内容与目标。

具体工作: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教研组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利用民俗文化为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机会。利用好民俗活动这一有效途径,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道德学习,是当今教育实践中顺应改革发展趋势的重要研究课题,是自身教育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的价值体现。

2、开展研讨,提高认识。组织开展“娄江民俗”等专题研讨会,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材料,挖掘以民俗文化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拓宽教师视野。教师在研讨中不断提高认识,科学地利用信息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3、抓住重点、解决疑点,结合本课题研究意义,紧紧抓住当代德育热点难点问题,并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机会,撰写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课题。

4、刘婧老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举办的“十二五”课题培训会。

研究任务:完成课题立项,搜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获得研究资料,开展研究。

具体工作:

1、开设校本课程《娄东文化》、《江南饮食文化》,开启课题研究的实践之旅。

2、具体地研究实践过程,不断改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反思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每月、每学期进行课题总结、研讨反思活动,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正,并及时总结经验,物化成果。

3、实验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想方设法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俗文化的活动中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从而探索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4、本阶段按既定的研究方案进行实施全面有序的开展实验研究。全面实施研究计划,在实践中积累过程研究资料。

研究任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炼初步的研究成果,撰写中期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在专家们的引领下进一步调整研究方向、改进研究过程。

具体工作:

1、课题研究中期,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及过程进行指导,并修改、完善、充实该课题,进行课题中期鉴定和论证,不断调整、完善,保证研究方向正确,过程扎实,效果明显。

2、课题组把“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理念作为活动口号,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俗活动,自主合作解决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整个过程中,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身的成功和失败中锻炼并收获成长。

课题组通过不断的读书活动使课题研究成员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集体交流心得和体会,为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对《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沃土》、《用好乡土文化服务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让家乡的自然、文化资源走进孩子心中》等多篇文章的研读和剖新,更加突出明确了地方资源、课程资源和课题研究的有机联系,为课题研究找到了切入点。

刘婧老师在20XX年暑假教师读书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李帮志老师在在20XX年暑假教师读书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刘婧老师获得20XX年教科研先进个人。

开展了《娄江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研究》调查问卷,经过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见附件1)。本次问卷调查,设计题目12道,共发出356份问卷,收回340份,其中男生178人,女生162人,学生答卷认真可信度高。通过对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就是学生对娄东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通过调查了解了青少年对娄东民俗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从而可以有方向和针对性的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深化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两年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撰写了多篇反思论文,其中发表5篇,获奖18篇。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6575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