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找因数课件

时间:2024-06-20

找因数课件(实用五篇)。

小编搜集了多篇文章其中“找因数课件”最为精彩,许多时候我们言传无法传达分享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案设计。

找因数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习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边长

(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找因数课件【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利用课件,让孩子结合在生活经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材料准备了自制课件,方格纸。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习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3、6、8、12),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2、教学新课: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为24分米宽,36分米长储藏室铺上正方形地砖,怎么样铺的满而没有剩余,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例二是让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一一合作讨论,8和12的共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那些?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评议。最后小结出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并进行小结。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对重难点问题反复讲,让学生理解。

四、练习应用。

在学生的练习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表现好的给予肯定。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五中的第1、2题。

找因数课件【篇3】

四、随堂练习

1、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约数.

(2)57是3的倍数.

(3)1是1、2、3、4、5,…的约数.

2、下面的数,哪些是60的约数,哪些是6的倍数?

3????? 4????? 12???? 16????? 24???? 60

教师说明:一个数可以是另一个数的约数,也可以是某个数的倍数.

3、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1.8能被0.2除尽.( )?? 1.8能被0.2整除.( )

1.8是0.2的倍数.( )?? 1.8是0.2的9倍.( )

(2)若 a÷b=10,那么:

A一定是b的倍数.( ) a能被b整除.( )

B可能是a的约数.( ) a能被b除尽.( )

五、布置作业

1、先写出下面每个数的约数,再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倍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各写5个)

10 13 36

2、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适当的数.

六、板书设计

找因数课件【篇4】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

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

2、分别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二、教学实施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后集体订正。

3、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3)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①,2,③,6,⑨,18

方法三: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27的因数有:①,③,⑨,27

方法四:先写出18的因数1,2,3,6,9,18。然后从大到小依次看是不是27的因数,第一个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4、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⑴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⑵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课堂练习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

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3c、4D、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4B、6c、8D、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甲数c、乙数D、甲、乙两数的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那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留下疑问(略)

找因数课件【篇5】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的特征。(课本第17—18页及课本第20页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索

2、5的倍数的特征过程,掌握

2、5的倍数的特征,并会正规和判断一个精心策划是否是

2、5 倍数。

2、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为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思维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

掌握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

自制复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

2、下面各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12和6(2)28和7(3)13和1

3、提问。

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②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二、探求新知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出示(练习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

关系?

板书:

2=1×24=2×26=3×28=4×2 10=5×2······

请观察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 0,2,4,6,8。)

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

数。

2、口答练习: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的倍数)

8,13,34,11,140,200,203,246,228,301,401,826,740,1000,64。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提问: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

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提问: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

么数?(单数、双数。)

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①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 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

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

填空。

①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②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③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② 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40,35,41,90,45,53,709,75,815,922,786,8790。③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

什么特点?

102,205,240,180,275,320,594,780,666,5400,7825,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第20页练习3第1—3题

2、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

个。

3、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

2、5倍数的特征,谁愿意来说说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6710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