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四年级上册课件

时间:2024-07-08

四年级上册课件10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构建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教学品牌的重要途径,优秀的课件教案怎么写?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已经为您搜集整理了一篇符合您需求的“四年级上册课件”,你会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和信息!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1】

一、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对于含义深刻的词语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通过教学本篇课文,在学生已经具有概括能力、质疑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鼓励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词语进行研究,进而理解。对于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课题中的“飞”和“夺”两个字,协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进而把文章各局部内容连起来形成文章的主要内容,渗透学法指导。

二、设计理念

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技巧,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泞、湍、妄”等13个生字。

2、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飞”、“夺”的含义,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分层理解第5自然段。

3、用自身喜欢的记号画出并品味“飞夺”、“天险”、“关键”、“浩浩荡荡”等重点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4、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围绕重点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5、培养对红军敬重的情感,学习红军不怕困难、忠于革命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1、抓“飞”、“夺”等重点词句,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紧紧围绕“飞”、“夺”突出重点,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五、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六、教学时间

计划三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介绍资料,了解背景

1、指名学生将搜集到的泸定桥的资料进行介绍。2、师生交流有关红军长征信息。

点评:培养学生搜集处置信息能力,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二)解题质疑,引入内容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请谈一谈。生生交流。

2、学生答,随机梳理问题并板书:谁飞夺?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结果如何?

点评: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阅读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同桌互相读、读通长句子。

3、小声读,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出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师板书:

(起因)(经过)(结果)

接到命令—飞兵急奔—英勇夺桥—奔赴前线

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需飞快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快读,找到哪几节写了“飞”,哪几节写了“夺”。

5、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交流分段情况。

点评:理清文章的思路,是学习分段的前提。

(四)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从哪几方面介绍天险大渡河?用波浪线画出重点句子、用点标出重点字词。

2、指名读出三个方面:(水)大渡河水流湍急,(岸)两岸高山峻岭,(桥)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3、根据以上意思,说一说对“天险”的理解。

4、课文用了一个成语形容天险大渡河,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找一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点评: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习描写“抢时间”(飞)局部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课文内容了解为什么要“飞”一样的夺下泸定桥?

1、轻声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词句体现了飞兵急奔?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读给你的同桌听。

2、理解“关键”的意思。

(1)指名读“时间……关键”这段话说说自身的看法。

3、默读课文,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困难?在文中用困①困②……标出;这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用克①克②……标出。

4、采用对读的方式,请一组学生读标出的困难,另一组学生跟着读出标出克服困难的方法。

5、读了这些语句,你想对红军战士说些什么?

6、应该怎样读出红军战士的机智勇敢、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7、师生朗读竞赛。

点评:让学生充沛地自身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情、入情入境,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受到心灵的震撼。]

分层理解第5自然段

1、利用多媒体出示天险泸定桥的图片,配上震耳欲聋的流水声,给学生一个形象的感知。(没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教学挂图或课文插图,联系生活经验感知。)

2、教师范读第5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读。

(1)这段从哪几方面写了红军夺桥的困难?画出具体描写大渡河天险的语句。

(2)指名说出三方面:水、桥、岸。读出具体语句。男生读出描写水的句子,水色—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水声—震耳欲聋;水势—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女生读描写桥的句子;分角色读描写两岸和敌人的语句。

[点评:学习用声音、形态、颜色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读后激发学生的体验:假如你站在这泸定桥上,会有怎样的感受?红军夺桥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呢?

4、根据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的体验理出本段的层次:桥险、水急、两岸敌人凶。这样写出了红军夺桥非常困难。连敌人也说“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里表示了敌人的什么心态?(敌人非常疯狂,认为我军从桥上根本过不去,除非长了翅膀才干飞过去。)我们的红军能够飞过去吗?

点评: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阅读中想像交流,感受真切、自然。

品读“夺”。(6~7)自然段

师:红军战士怎样夺桥?

1、将你最受感动的地方读出来,说一说你为什么感动?

2、出示填空,体会动词的用法。

(1)读课文填空。

(2)用换词比较法说一说这些动词好在什么地方?

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格斗)。

点评:通过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学习用词的准确性。

3、范读,学生评议。

4、对照插图用自身的话复述6、7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畅谈收获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将本课的优美词句抄在摘录本上。

2、仔细观察插图,选一两位英雄写下来,要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具体。

点评:在读、摘的基础上,进一步体味理解重点词句的用法,并将其变为自身的话写下来,体现了读写结合。

八、案例点评

1、扣题眼,找重点,整体掌握。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懂得要尽量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参与家务劳动。

2、学习并掌握做家务活的技能。

3、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家务擂台赛、阅读感悟、小讨论、学习交流会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承担家务活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学习掌握做家务的技巧,坚持做好家务活。

2、难点:坚持做好家务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在对家庭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好吗?比赛的内容就是看谁做的家务活多。

生:好。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家务擂台赛

1、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问一问

(1)生阅读教材第32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平时做过哪些家务活呢?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开展擂台赛。

(4)比一比,看看谁做的家务活多。

2、活动与探究二:议一议

(1)生阅读教材第33页内容,并看看知识窗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回想一下自己在做家务活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呢?

☆你认为做家务活有什么好处?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我们尝试着做家务,不仅能减轻大人不能负担,而且在动手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收获。

目标导学二:愿做哪种人

1、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通过这篇日记,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可以从主人公的身上学到什么呢?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当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活,减轻父母的负担

2、活动与探究二:讨论

(1)生阅读教材第3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觉得这些孩子可爱吗?

☆你能从他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习并掌握做家务活的技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情境导入。

2、师:有时我们确实想帮家人做些家务活,但家人对我们不放心等等,不让做,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三:不让做怎么办

1、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3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大人为什么不让我们做家务活呢?

☆你有过那次的烦恼吗?说给大家听听。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做家务活,而是大人们不让我们做这个,不让我们做那个。他们总是担心。

2、活动与探究二:阅读文中第37面的一封信。

(1)生阅读教材第3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从这封信中你学到了什么?

☆你认为有什么好的方法与父母交流?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3、活动与探究三:想一想,议一议

(1)生阅读教材第38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假如你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38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目标导学三:与“家务活”签约

1、活动与探究一:比一比,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39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假如有些家务活你不会做,你应该怎么办?

☆假如可以学,你会向谁学呢?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39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2、活动与探究二:阅读一下书中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40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除此你知道哪些家务小窍门?

☆你认为这些家务小窍门对你有帮助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40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三)师总结:我们要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自理自立、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板书设计

5、这些事我来做

展示自己会做的家务活儿

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

学做家务活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3】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主题:一处自然景观

要求: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要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提示:1、回顾口语交际中自己所讲的内容,想一想准备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2、想一想打算从哪几方面来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3、把自己想好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要突出景观的特点。

4、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大家共同评议,修改习作。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主题:“我”观察到的

要求:把观察的经过和发现写下来,题目自己定;还可以写观察日记,注意日记的格式。

提示:

1、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

2、把写好的内容和大家交流,共同评议,修改习作。

3、如果在连续观察时写了观察日记,可以选几则认真修改加工,成为一篇习作。

怎么写观察日记?

1、确定观察对象。是一项事物,一个场景,还是一个过程。

2、确定观察顺序。对一项事物或一个场景,可以采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外部到内部等空间顺序进行观察。对于一个过程可以按照先后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来观察。

3、写出事物的特点,或过程的特点。

4、一般采用平实的语言,为了便于表达,可以采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主题:童话

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小木偶的故事或自己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提示:

1、回顾本组课文的几篇童话,想象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2、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

3、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和同学交流,听听大家的意见。

4、把编好的故事写下来,再和大家共同评议,修改习作。怎么写童话?

1.听童话,写童话。先由教师或口述能力强的学生口述一个童话故事,然后由全班学生写下来。

2.看图画,编童话。开始编时,大都选多幅图构成一组,可以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凭单幅图编童话,故事的情节要通过创造性想象来构思。.看实物,编童话。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某一实物,抓住实物的特点加以想象,编写童话。

4.联系生活实际编童话。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编写童话,帮助学生分清是非、美丑,让学生受到教育。

5.结合课文编童话。教师借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编童话。结合的方法有“扩”、“改”、“仿”、“借”四种。结合课文编

童话,既有利于读,又有利于写。

6.按提纲编童话。教师出示一个童话作文提纲,让学生编童话。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文章写得有条有理。

7.提供开头编童话。教师只讲一个童话故事的开头,然后学生自由开展想象,把故事编下去。

8.根据在意义上毫不相干的两个物体或者两个词语编童话。教师向学生提供两个毫不相干的物体或词语,让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在它们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从而编出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9.听音响编童话。教师向学生提供两种以上的音响,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把与这些声音有关的东西、动物或人编进一个童话故事里。

10.根据题目编童话。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个带有童话色彩的题目;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围绕童话故事的中心,运用拟人手法展开想象编童话。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主题: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提示:

1、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动物。

2、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坐在一组,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可以讲它的外形、脾气,也可以讲它怎样进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

3、把想好的内容写下来。

4、写同一种动物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提出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怎么写你喜爱的动物

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这是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义不容辞的义务。保护自然环境,首先要爱护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都应得到我们的呵护。写一写你喜爱的动物,会增加你与动物间的情感,会让你更自觉地去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怎么写你喜爱的动物呢?

一、带着爱心写

带着爱心写,就是要带着你喜爱动物的那一份特殊感情写。带着爱心写,能让你喜爱动物的感情流露在作文的字里行间,这样写出的作文自然充满真情。

二、围绕特点写

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对同一只动物,各人看出的特点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写自己喜爱的动物,一定要围绕自己眼中看到的动物特点来写。

三、抓住事例写

写人物,要让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特点。写动物,也要用动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动物的特点。抓住具体事例,就是让动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表现自己的特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主题:介绍一处“世界遗产”

要求: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提示:

1、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3、把想好的内容写下来,写好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4、大家评议习作,修改习作。

怎么写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的讲解词。其作用有三:一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二是宣传旅游景点。二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只有在掌握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系统的加工整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丰富和完善,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

导游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习惯用语。即游览前的“欢迎词”、游览结束时的“欢送词”等。

二、整体介绍。用概述法介绍旅游目的地,帮助游客宏观了解,引发游客兴趣。

三、重点讲解。即对主要游览内容的详细讲述,因而是导游词最重要最精彩的组成部分。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

主题:胜似亲人

要求:

1、看图写话,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

2、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最好还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提示:

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如果不想写这幅图,可以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见到的。

3、写完后读给大家听,集体评议,修改习作。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4】

一、导入新课

1.指名三位学生上台写下自身的姓名并说知名字的含义。

2.教师板书作者笔名“落华生”并请学生猜测它的含义。

3.教师把“落华生”改写为“落花生”并介绍作者许地山。

设问:许地山为什么把自身的笔名叫作“落华生”呢?以此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三、给课文分段

(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2、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重点段,明白道理

1.默读第三段,考虑: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廉价,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把三姐妹说的花生的`好处用上关联词说上一句话。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经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花生  桃子  石榴  苹果)

(1)读一读第一处议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学习小组讨论。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四人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

适时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果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D、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花生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吗?(板书:藏而不露)

(4)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父亲的话。

(5)父亲向我们将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质是为了什么?出示父亲的第二句话。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需要外表美?

(父亲强调的是人要实用,要有内在的美。)父亲的话我们明白了吗?

出示“我”的话: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理解“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6)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五、提供辩题练口才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

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争辩,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沛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5】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观潮》

教师准备好说课稿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是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观潮》第二课时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观潮》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观潮》是四年级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写作材料》,它既是第二单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继续,又是第四单元《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延续,同时还为完成第五单元《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篇讲读课文,按顺序抓特点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中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根据大纲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观潮》这一课的特点,应达到以下4个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4.给课文分段,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段。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

教具:录相带、投影片。

二、说教法

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离不开爱,教学情为先。我充分应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到一个钱塘江大潮来临时雄伟壮美的景象中,使编者情、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认识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我抓住学生和教师感情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还能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对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三、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

我说的是《观潮》一课的第二课时。

四、说教程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一文,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答后教师板书,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即观潮的顺序,为学习下文奠定基础。)

2.齐读第一段,投影出示:

a.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b.这里是观潮的好地方。

请大家读后说说“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天下奇观”理解钱塘江大潮是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教给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大家轻声读第二段,然后同桌互说。

(学生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因为每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实际上是教师导、学生演“戏”的演出效果如何的体现。课堂教学不仅在于老师的导,还在于学生的学。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了潮来前江面的平静,体会到“人山人海”观潮的热闹场面和人们期盼的心情。

4.那么,潮来时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随着录像细细观赏一番,不过要边看边听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又想到了什么?看完后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学生的情感一下子沉浸在钱塘江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中。学生看得如梦似醉,这就是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同时围绕单元重点训练这一个面,巧设三个点即三个小问题,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强化课堂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注意训练的坡度、难度。看完后,学生情绪激昂,兴致勃勃展开讨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的说听到潮来时的声音从小变大;有的说先看见一条细白线,然后又看到白浪翻滚,还有的说我真想大喊一声“太美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眼睛看得细、耳朵听得真、讨论得热火朝天。播放录相把握时机,将视觉手段和听觉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态形象的思维能力,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这样做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落实了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抓住了本节教学重点,为突破教学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教师趁热打铁,抓住机遇巧引导:

阅读3、4自然段,思考:a.作者观察顺序是怎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b.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来写?c.用“”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潮水雄伟、壮观的词句。同桌可以讨论。

学生通过读、划、议,明白以“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这些词语中,抓住潮来时的形状特点。在观看录相之后,再回到文中细品评,学生陶醉在有声有色有形的情景中,潮水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的景象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落实了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课堂上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落实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

6.引导学生美读3、4段。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学,学中读,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浩浩荡荡”读得顿挫有力,语气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读出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试读、领读、自由朗读、齐读、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7.再次观看潮来时的录象,深化理解,加深感受,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把情境教学法和看、听、读、品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机揉合在一起,把课文中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和文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教学艺术的境界,真是“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8.学习第五自然段,读读,想想,潮过后是怎样的情形?

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明白潮过之后江面才恢复平静,江水涨了两丈来高。这从水量之大讲江潮的壮观,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9.师生共同总结全文。

把你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从写作、词句、思想等方面来考虑)。

学生想好后,自告奋勇说给大家听。在总结全文时,教师有意识从思想、知识、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变教师“一言堂”小结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小结”。这种形式独特新颖,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总之,在《观潮》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应用了电化教学的先进手段,发挥了课堂教学“三为主”的调控作用,围绕“注意积累写作材料”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注重导方法、导技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当前,教育正面临着由“应试”转向“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加速着教育技术化的进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加强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6】

简析教材 :

本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将亿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读写大数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不容易掌握的。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本册教材在调整教材编排的同时,提供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一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最重要的一点,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本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是本单元第2课时,是对万以内数读法的扩展,是学习亿以内写法的前提,更是将数的读、写知识扩充到亿级的基础。本课时的知识将为后面学习提供直接经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方法将为后面学习提供迁移类推的思路。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的联系与区别,并迁移类推掌握万级数的读法,再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过观察对比、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巩固练习等过程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特别注意万以内数中0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当播音员播报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数据,从中感受数太大,不易读出、读准,设置悬念。

2、学习读数: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此环节分两层进行教学。

(1)学习读整万数。教授时在数位顺序表下将数1925、407、460变成19250000、4070000、4600000,试读后让学生说一说与原来的数相比①现在的数有何变化?②在读法上有何不同? 通过对比观察从而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突破万级数该如何读这一教学关键。再提出:怎样读者几个数又快又准。让学生自然地想到先分级再读数比较方便,并巩固练习了读整万数,为下一层次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习读含有两级的数。①先试读不含零的数, 学生独立或在同伴互助的情况下读出这一组数,使学生再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②再让学生试读85003000、85000300,读后思考:①数位上出现 0又该怎么读?通过学生结合读书的体会,探讨这个问题,掌握0在什么位置上要读,在什么位置上不读。

在教学这两个环节时,对教材中所给的数据进行了适当补充,并分层教学目的就是要突破两点① 万级数如何读②分清大数中的0 哪些该读,哪些不读。学生掌握了这两点,也就学会了读亿以内的数。万级数如何读,通过读整万数、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来实现,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万级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接着通过让学生试读两级数、争辩。划一划、思考并回答问题等一系列自主活动,使学生探究得出在读大数时,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他数位上的0要读,并且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探索新旧知识联系,找到知识生长点,运用知识正迁移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乐于探究、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3、反馈巩固:第5页 做一做 :先观察数的特点再读。

三、思维拓展

用8、5、3、0、0、0、0、0按要求组数,通过组数将本节课推向**,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数位上有0该如何读?

四、全堂总结

运用歌谣帮助理解记忆。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7】

教学内容:

读背古诗《夜书所见》和阅读《邯郸学步》。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古诗,了解诗意。

2、阅读《邯郸学步》,明白成语含意。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邯郸学步》。

教学过程 :

一、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试读通全诗。不明白的查。

2、抽读,集体读。

3、了解含意: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A: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B:你读后明白了什么?

4、精析:菊花围绕着茅舍,好像晋朝陶渊明的家,我绕遍篱笆边的菊花,一直到日渐西斜,不是在百花中偏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之后没有其他花开了。

补充: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二、阅读《邯郸学步》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通读短文。抽读,小组内读。

3、思考问题:

(1)燕国的那个年轻人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

(2)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燕国的那个年轻人今天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明天跟那个人后面走几步,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又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丢掉了,所以他最后连路都不会走了。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能盲目,不能机械、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说说你的体会。由学生自由讲解,教师引导。

三、练习:

1、读背古诗。

2、讲故事《邯郸学步》,说清成语含意。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8】

课题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型新授

教学目

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2、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

黑龙江:4548000青海:720000

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新疆;16600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50140〇6314028906〇28890620300〇307300

学生展示收集的数据

观察图片,读出数据

学生尝试在本上比大小,小组交流。

1210000〉72000

454800〈48500

1100000〈1660000

1660000〉11720000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收集生活中的数进行展示,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通过迁移类推,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三、巩固新知书后练习二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〇100000208808〇9999970060〇70201

30500000〇305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5005005500040005

3、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

4、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且比最小的七位数小的数共有多少个吗?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自主练习比大小的题

独立完成,说出比大小的方法

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练习,巩固比大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黑龙江:4548000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西藏:1210000新疆;1660000

1210000〉72000454800〈48500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

1100000〈16600001660000〉11720000位数相同看最高位如果

如果

课后小记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9】

教学内容:习作写你想写的内容。

教学要求:

1、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

2、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过程 :

一、读题目明要求,研讨习作提示。

最近,你有特别想和别人说的话吗?这次作文,就请你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自己一个奇特的想像总之,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写读后感、观后感都可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问:1、写什么内容?2、要求是什么?

二、习作准备:教师介绍。

介绍本次习作在命题上没有任何要求,同学们可以任意写自己想写的人、事、物等。因此,同学们可以各展其能,写自己特有的想法,写与众不同的经历,写对你产生很大影响的人或事关键是选材要新,角度要新,要让人有新鲜感,或出乎意料之感。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四、写好后认真读一读,修改。

四年级上册课件【篇10】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的第七册,是前几册造型表现教学内容的延续,通过瓶罐自身的高低大小独特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尝试体验感受构图的重要性及构图带来的美感。使学生学会在画面中正确的取景,归纳构图中的主次关系和前后关系与疏密变化,感受绘画作品中的构图美。本课旨在应用所学知识,用线描或水彩的形式表现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描绘事物,为绘画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瓶罐的不同造型特征。

2、学生掌握基本的构图原理,学会在画面中正确的取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构图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构图知识合理的安排画面。

教学难点:

物体在画面中的前后关系和疏密变化。

教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瓶罐贴纸、若干瓶罐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到处都会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它们有各种各样形状,作用也不同,请同学们列举一下你在生活中看到有哪些瓶瓶罐罐?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想把这些既美又实用的东西画下来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如何画吧!

出示课题:瓶瓶罐罐

二、实物展示,引导观察

1、出示各种瓶罐实物,引导学生认识瓶罐的造型特征。

(1)提问:谁来说说这些“客人”都有什么样的外貌特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静物。

(1)提问:什么样的瓶罐摆放在一起才会美观呢?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讨论。

3、学生选瓶罐,初步感受静物搭配。

4、小结:选择高大的物体做主体,小些的作陪衬,摆放中同时要注意它们的高矮、大小、胖瘦的搭配。

三、尝试体验,深化认识

1、摆瓶罐画,认知遮挡,感知瓶罐间的前后关系和疏密变化

将多个已经画好并剪好的“瓶罐”后面贴上吸铁石,单个的摆在黑板上,请学生选择需要的摆在准备好的白纸上,体验瓶罐在画面中的前后关系和疏密变化。

2、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体安排在画面的主要的合适的位置上能使画面的主体突出,物体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四、欣赏感受,探究感悟

1、作品赏析,通过欣赏名家的绘画作品,加强对构图的认识。

课件展示:《桃子与玻璃杯》、《瓶花》、《静物与水壶》

2、学生小结:画面的主体物应放在画面中心略偏的位置上,构图要饱满,这样既能突出主体又不会显得呆板,将物体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会使画面更具美感。

3、教师示范,结合瓶罐的不同特征,边讲边画。

(1)着重描绘主体,将整体形象表现完整。

(2)陪衬物应注意取舍,主次分明。

(3)线描画应注重线条的'干脆利落,彩色画应注重色彩的搭配丰富与完整。

五、学生作业,自主表现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进行完成作业。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1、学生交流讨论,从物体的组合,位置的摆放,合理的构图的角度交流。

2、分小组讨论,评选优秀作品。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掌握了物体的组合,位置的摆放,合理的构图。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善于观察,发现美和创造美。

八、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瓶瓶罐罐,认识和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再组合成一静物画下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物体的组合,位置的摆放,合理的构图。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构图的审美能力,有待于加强。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7017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