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今日课件: 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有哪些好的优秀范文值得借鉴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今日课件: 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果敢的判断》一课出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8册第13课。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小泽征尔参加欧洲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不附和音乐界的意见,果敢地指出乐谱中的错误而夺取大赛桂冠的事。说明遇到问题时,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都是叙事类文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基本意义,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之一。需要在教学中重点把握。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来源于真实发生的事情,但学生很少有参加大型比赛的的经验,对于突发情况的应对经验也十分有限,这对理解小泽征尔的果敢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篇文章是一篇理性较强的文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在本课时中通过建立上下文的联系、语言点拨等方法,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进一步培养学生体会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从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往往是零散的,老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段中的重点词句、标点,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

2、了解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具体过程,以及他为什么能作出果敢的判断。懂得遇到问题时,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3、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同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出示判断内容,引导质疑

1、齐读课题,说说字典上是怎样解释“果敢”一词的

板书:13果敢的判断

2、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出果敢判断的内容。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3、当你了解了小泽征尔的判断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为什么小泽征尔断定是乐谱错了?

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个判断的?

他做出这样的判断后,会发生什么?

他为什么会这么坚定的认为是乐谱错了?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果敢的判断?

小泽征尔是怎样做出判断的?

……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小泽征尔的判断质疑,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学习。

二、了解判断背景,知道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判断的

过渡: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那咱们就先来看看,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判断。

1、读第2自然段,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从哪些地方看出的,用括号括起来。

2、学生交流

引导:(1)“前三名决赛”说明什么?

(2)什么样的指挥家可以进入到最后的决赛?[]

(3)“全神贯注”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4)对“世界一流”、“国际水平”你怎样理解?

随机板书:乐队指挥乐谱

3、先填一填,再读一读这段话,读出你对这场比赛的理解

小泽征尔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 )时,他( )挥动着指挥棒,以( )指挥家风度,指挥着( )的乐队演奏( )的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赛水平的了解,知道这是一场世界一流的指挥家大赛,为下文理解小泽征尔面对压力果敢的做出判断埋下伏笔。

三、梳理判断过程,体会小泽征尔是怎样做出判断的

过渡:在这样的国际比赛中,小泽征尔居然说乐谱错了,他是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呢?

梳理过程,理清层次

1、默读第3自然段,说说比赛过程中小泽征尔都有哪些表现?(在文中圈画出重点词)

发现(不和谐)

重奏(仍觉不自然)

考虑再三(坚信)

2、在这一过程中,小泽征尔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判断?

发现(不和谐)

以为乐队演奏错了

重奏(仍觉不自然)

乐队没有错

考虑再三(坚信)一定是乐谱错了

品读词句,体会人物

小泽征尔考虑再三,才作出了最终的判断,他到底考虑了什么?

1、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想一想

2、学生交流

预设:引导学生从乐队、指挥、乐谱三方面进行考虑。勾连板书

乐队没错。教师追问: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小泽征尔居然敢停下来重新演奏,这意味着什么?(勇敢、自信……)

指挥没错。教师点拨:作为世界一流的指挥家,参加这样的决赛,他坚信自己不会有错,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一定是乐谱错了。

可是,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错。教师引导

①“郑重声明”的本意是什么?

②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郑重声明”的含义——在如此庄重的比赛场合,发表的的重要意见。

③“郑重声明”对小泽征尔的心理有什么影响?(体会压力)

④面对“郑重声明”小泽征尔是怎样做的?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体会小泽征尔的不附和、勇敢、自信、果敢……)

发现(不和谐)

以为乐队演奏错了

重奏(仍觉不自然)

乐队没有错

(郑重声明:乐谱没错)

考虑再三(坚信)一定是乐谱错了

3、 整理思考过程,训练表达(先自己说,再指名说)

填空归纳

小泽征尔考虑再三,不是( )错了,因为( );不是( )错了( ),因为( );因此,一定是( )错了。

3、此时你又会怎样评价小泽征尔呢?

随机板书:勇敢、自信、

4、面对的“郑重声明”,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此时,加入怎样的标点符号,才足以表达小泽征尔当时的果敢,再读一读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板书:果敢

【设计意图】学生梳理的过程,就是了解段的内容、理清段中层次的过程,也是了解小泽征尔判断的过程。对“考虑再三”、“郑重声明”等词语的品读,帮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感悟小泽征尔的果敢、自信。为进一步理解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奠定基础。

四、探究夺冠原因,了解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

过渡:小泽征尔的喊声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就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夺冠。小泽征尔明明否定评委,说乐谱错了,为什么还能夺冠?

1、自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目的是试探指挥家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

他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2、“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这”指的是什么?

3、再读读这句话,“这种素质”指的是什么素质?

4、回顾课文内容:小泽征尔为什么能作出这样正确的判断?

(勾连板书内容,建立各内容之间的联系)

要点:有丰厚的艺术修养和指挥经验……

有胆识、很慎重、自信……

不附和、坚信自己正确的判断……

5、谈启示

要点:懂得遇到问题时,要理性思考,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

意识到要通过学习和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自信心……

6、回顾课前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入体会到小泽征尔能够做出果敢的判断的原因并有所感悟。

作业:

搜集名人故事,读后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果敢的判断

勇敢自信……指挥乐队乐谱

→点击查看“云岗一小李海云”的其它作品←

Jk251.coM编辑推荐

今日课件: 生日教学设计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今日课件: 生日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童话《会唱歌的生日蛋糕》的内容。把握作品展示的神奇情节,天真美好地人物形象和欢快积极的情感基调节器。

2、帮助幼儿认识“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学习为别人着想和尝试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多媒体教具:课件、电脑、电视机。生日歌、当月生日的孩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放生日歌问:听!什么声音?(祝你生日快乐)这声音是从哪来的呀?(幼儿讨论)

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分析作品,理解故事发展的线索及人物的性格,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好,等会来告诉我们故事里有谁?生日歌是从哪来的?

1、老师完整的念故事。

师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小熊们做了件什么事?

2、第二遍听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小熊在外婆生日时,有一个什么想法?

他们在边做时还边干什么呀?

外婆收到礼物后是什么心情?

3、教师,幼儿讨论,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同伴之间互相关心、共享快乐、互相帮助的情感。

师:你们喜欢小熊和小动物们吗?为什么?

:小熊能关心尊敬长辈,动物朋友们也能互相帮助我们以后也要向他们学习。

三、为九、十月份的孩子过生日。

1、小熊会给外婆过生日,那我们小朋友会不会给自己的朋友过生日呢?

2、九月快要过去了,十月马上就要来了,在这两个月里我们班里有谁也要过生日了呢?

3、放《小寿星》的课件

师:这里有谁呢?(幼儿看着课件上的幼儿照片,将小寿星的名字讲出来。)]

4、请小朋友为小寿星说祝福词。

5、请家长代表为小寿星祝词。

6、集体唱祝你生日快乐的歌。

7、老师给小朋友送生日贺卡。

四、师,结束活动。

小熊的外婆和小朋友都过了生日,开心吗?那等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也收到你们的生日礼物他们会不会开心呢?我们来问问吧?

等会我们就来做个生日蛋糕送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今日课件: 《穷人》教学设计范文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去记录重要的事情。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今日课件: 《穷人》教学设计范文”,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一、教材简析: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用多种方式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有直接心理描写,又有间接心理描写;既有错觉、幻觉的运用,又有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感人至深。教学时,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内容中想开去,让学生在深挖文本的过程中 ,真切地感受,做到入情入境。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作者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于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揍打、魁梧、倒霉、后脑勺、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的能力。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目标:

在阅读中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四、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二)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五、教学策略:

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六、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二课时

[精选课件] 初三语文下册教学设计.wps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精选课件] 初三语文下册教学设计.wps”,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36---51页。文章讲述了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描绘了这个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白课文中女主人公的作为。

3.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母爱的无私、伟大。

4.结合其它关于母爱的名篇,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情达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内心深处激起对母亲以及其它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以及发展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摈弃从社会中沾染的不良习惯与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领会小说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理解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文中主人公来反映母亲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教学突破

1.运用仪器和设备,放映一些反映或表达母爱的世界名片的片段,或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来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反映母爱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世界名片的录像带或者自己的能够反映母亲或其它亲人的关怀的故事。

2.第二课时课前,教师搜集一些以“母爱”为内容的文章,如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梁晓声《年轮》片段,与本文进行风格上的比较。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陶影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第二课时课前,摘抄一些反映母爱或其它亲人关怀的文章,认真体会,感受温情。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结合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1.从描写陶影的生活状态的内容入手,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受母爱,进入新课。

2.朗诵教学,教学诵读的基本技巧。

2.学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初步体会小说的意境及其表达的情感。

3.设置问题,分组研读。

3.探究动词的使用效果,体会小说的内涵。

4.分组描绘母亲或其它亲人的图画。

4.体会作者如何慢慢通过铺垫表达情感。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绘自己的母亲或其它亲人对自己的关怀。

1.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母亲或其它亲人对自己无私的关怀。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会赋予母爱不同的内容,结合一些人对母爱的说法,导人新课。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集中反映母爱的片段,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默读体会课文。

2.感受自己摘抄的描写母爱或其它亲人关怀的句子,感受亲情与真情。

3.在听的过程中,纠正字音,划出停顿和重音,初步体会这些句子所蕴涵的感情。

4.在心中默读,体会小说的意境。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表达了文中主人公对孩子的何种情感(教师及时补充和纠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深入分析这些句子表达的情感,重点对坐车给孩子买票及训斥孩子啃西瓜皮等细节进行讲解,使学生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

3.分析:一些词语从本身来说并无特殊之处,但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温文尔雅”用在陶影身上似乎不妥当,但它却恰恰说明了普通的母亲为了孩子能够养成好的品行,而对自己的超越和升华。提问学生如何理解“捺”的用法。

4.进行总结,分析作者对于细节处理的妙处。

1.回答教师的提问:句子表达了陶影对琶子无私、伟大、真诚的母爱,表现了母寿内心的苍凉。

2.根据教师的讲解,体会母亲为了让孩寻能获得尊严,主动买票,为了让孩子具有大家风度,全力以赴地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良苦用心。(学生交流体会,补充答案)

3.讨论回答:“捺”字把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具体化了,生动地写出了母亲所能感觉到的巨大责任感,更能刻画一个普通母亲心里的所思所想,对于深化主题、丰满人物形象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4.通过教师的总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细节处理的妙处所在,把握通过细节的处理来升华文章主旨的写作技巧。

三、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已绘制的图画。

2.结合课文,指导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母爱”的内涵。

3.提醒学生注意:母亲或其它亲人的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实地表达出来,图纸的许多内容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勾勒出来。

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各自已绘制的图画。

2.通过教师的讲解,真正理解“母爱”的内涵,并对之有所感悟。

3.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教师的提示,体会图画中的母亲或其它亲人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实地表达出来,可结合想象和联想进行勾勒。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新课。

1.诵读,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本课。

2.学习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前后所发生事情的区别与联系。

3.畅所欲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本文的主旨。

3.研讨作者对于陶影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4.比较阅读,教学生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

4.比较教师所列其它文章与本文的异同,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会迁移运用。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的学习(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通过教师范读、点名朗读等方式,读出重点词、句子的音律,并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过程。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文中所举第三件事情的经过,并请一个同学略述其经过。

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次课的知识点,并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

2.回答,踊跃略述其经过,认真听取教师的补充

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文童结构(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前后事例就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何处?

2.提问:作者为何特意举出孩子到一位老奶奶那里量身高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总结:这件事情应该说明母亲心中的无奈与苍凉,因为外部环境的力量强大,自己的力量微薄,辛苦构建的防线这么容易被突破,而在公园里的一幕与此又非常相似。

4.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在课文中的许多独特而形象的比喻的表达效果。

1.回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几件事情没有将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升华,而在后几件事情里,母子间的感情因为最后的结尾得到和谐统一,这就将感情升华了。

2.回答:作者主要反映外部的不良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影响。

3.结合教师的分析,讨论外部环境如何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面对这些影响,如何趋利避害。

4.经过讨论,认识到在文章中综合运用写作手法对形象化表达作者所要刻画的效果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三、教师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列举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梁晓声的《年轮》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三篇同是反映母爱或亲情的文章。

2.总结全文,并告诉学生小说的积极社会意义。

1.分组讨论,主动探究这几篇文章的区别:从内涵创设、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各抒己见。

2.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

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反映母爱无私、伟大的文章,虽然取自普通人的普通事,却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小说浓缩人生精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亲历人的角度,同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小说的内容纷繁、庞杂,抓住重点事例,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

板书设计

一厘米

毕淑敏

买公共汽车票——啃瓜皮——买公园门票——量身高——请求领导讲明真相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文是刻画伟大母爱的好文章。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小说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置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善加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日后的小说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进而拓展探究能力。

今日课件: 《有多重》教学设计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这些优秀的范文能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今日课件: 《有多重》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内容:“1吨有多重” “练一练”。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吨 = 1000千克”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吨” ,掌握“1吨 = 1000千克” 。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桶装矿泉水。

教学时间:20xx年9月23日上午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猜一猜这头大象有多重?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有的同学都会用“吨”来表示大象体重了,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一道来学习“1吨有多重”板书课题。

对于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想弄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提一提:感知1吨有多重。

让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提一大桶矿泉水。

提完后,问:“你们觉得这桶水怎么样?”

“再给你加一桶,怎么样?”

“如果再加10桶呢?”

“50桶呢?”

学生猜这桶水的重量(猜后,教师出示精确的重量:20千克)。

50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生独立计算后指名回答并板书:1000千克)

师:这50桶水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形成关系式 1吨=1000千克

读关系式;

2、算一算:小组合作,看图互相说一说多少物体的质量合起来是1吨。

分小组计算各图的物体数量

小组汇报:

3头水牛约重1050千克,约1吨;10桶油约重1000千克,是1吨;

20袋面粉重1000千克,是1吨;40人约重1000千克,约1吨。

3、举一举:

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教师逐一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4、理一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

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理一理。

反馈之后,教师问:“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千克和克呢?”

小结:通过刚才的整理,你知道这三个质量单位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卡车载重4( ) 一块橡皮的质量是8( )

小明体重35( ) 码头停泊的货轮能载货10( )。

2、单位换算

8吨=( )千克 3吨500千克=( )千克

6000千克=( )吨 1吨—100千克=( )千克

3、改错题。

早晨,我喝了一杯150吨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卡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驶而过,把我吓了一跳!

师:听了这则日记,你们为什么笑了?

4、拓展应用

有5台机器的重量分别是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800千克、400千克,如果要用一辆载重量是2吨的卡车来运,可以怎么装货?

(1)小组内讨论。

(2)全班交流,选出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勇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分小组提桶装矿泉水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举一举、理一理等方式逐步感受1吨的重量。同时,在各环节中,我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中,都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同时国外(诸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将解决问题列为重要目标。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为了不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练习阶段,特别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今日课件: 《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吨有多重” “练一练”。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吨 = 1000千克”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吨” ,掌握“1吨 = 1000千克” 。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桶装矿泉水。

教学时间:20xx年9月23日上午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猜一猜这头大象有多重?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有的同学都会用“吨”来表示大象体重了,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一道来学习“1吨有多重”板书课题。

对于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想弄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提一提:感知1吨有多重。

让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提一大桶矿泉水。

提完后,问:“你们觉得这桶水怎么样?”

“再给你加一桶,怎么样?”

“如果再加10桶呢?”

“50桶呢?”

学生猜这桶水的重量(猜后,教师出示精确的重量:20千克)。

50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生独立计算后指名回答并板书:1000千克)

师:这50桶水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形成关系式 1吨=1000千克

读关系式;

2、算一算:小组合作,看图互相说一说多少物体的质量合起来是1吨。

分小组计算各图的物体数量

小组汇报:

3头水牛约重1050千克,约1吨;10桶油约重1000千克,是1吨;

20袋面粉重1000千克,是1吨;40人约重1000千克,约1吨。

3、举一举:

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教师逐一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4、理一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

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理一理。

反馈之后,教师问:“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千克和克呢?”

小结:通过刚才的整理,你知道这三个质量单位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卡车载重4( ) 一块橡皮的质量是8( )

小明体重35( ) 码头停泊的货轮能载货10( )。

2、单位换算

8吨=( )千克 3吨500千克=( )千克

6000千克=( )吨 1吨—100千克=( )千克

3、改错题。

早晨,我喝了一杯150吨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卡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驶而过,把我吓了一跳!

师:听了这则日记,你们为什么笑了?

4、拓展应用

有5台机器的重量分别是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800千克、400千克,如果要用一辆载重量是2吨的卡车来运,可以怎么装货?

(1)小组内讨论。

(2)全班交流,选出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勇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分小组提桶装矿泉水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举一举、理一理等方式逐步感受1吨的重量。同时,在各环节中,我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中,都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同时国外(诸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将解决问题列为重要目标。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为了不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练习阶段,特别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今日课件: 识字教学设计其五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今日课件: 识字教学设计其五”,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尝试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4.初步训练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郊游。

2.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要求:

1.圈出文中生字,给课后生字条里的生字标注拼音。每个生字带拼音读三遍。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搜集图片,了解不熟悉的事物。如:海鸥、帆船、铜号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唤起识字热情

1、 谈话导入:同学们,前不久我们组织了一次郊游活动,地点是金苹果乐园,说你们那时的心情怎样?

2、 出示学生郊游时的照片,再现场景,帮助回忆,激发学习情趣。

3、 照片呈现园内路牌标识,引领学生于生活中识字。

4、 定格聚焦“海”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这个字的?

5、 板书课题。师述:“海”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识字6》里的生字。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温故知新,探究识字方法

1、 检查预习效果

2、

(1)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 生字去掉拼音,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3) 游戏巩固。给生字编号,同桌之间互玩生字叫号游戏。

一生问:一号一号是什么?

一生答:一号一号海海海。

2.联想记字,温习旧识

谈话:我们又认识了一群新的汉字朋友,可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是朋友”,每每结识新朋友,可千万别忘了老朋友,喜新厌旧可要不得哟!

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竿、溪、领、铜、号

(1)同桌之间轮流练说:看到谁就想到什么字?

(2)学生交流。

如:看到“海”就想到“每天的每”“母亲的母”

看到“滩”就想到“困难的难”“是谁的谁”“一堆的堆”

看到“军”就想到“汽车的车”“连长的连”“东西的东”

……

3.探究方法,温故知新

(1)谈话:汉字非常神奇,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就可以把旧字变新字了。比如把“堆”字的提土旁换成三点水,就是“沙滩的滩”了,相信你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把以前认识的老朋友变成才认识的新朋友吧。

要求学生屏息凝神,默思后交流。

(2)猜字谜:在语文园地五里,我们玩了猜谜语的游戏,你能试着给这些生字编编字谜吗?

如:每天都有水。(海)

小区里有一只鸟。(鸥)

遇到困难就掉眼泪。(滩)

车上盖盖子。(军)

唐老师挖土。(塘)

见到一只小舟。(舰)

中央有禾苗。(秧)

竹叶真干净。(竿)

金字旁边有同学。(铜)

4.游戏巩固,学习归纳

玩摘果子游戏,摘完果子后,将“沙、滩、海”“艘、舰、船”“秧、稻”分装于三个篮子里,请学生观察后谈分装的理由,在情节中巩固汉字偏旁归类,从字理上看,这些字都和偏旁有关系。

5.由字到词,循序渐进

学生开火车读:海鸥、沙滩、军舰、帆船、秧苗、稻田、池塘、竹竿、小溪、红领巾、铜号

三、情境助读,品味识字快乐

创设情境一:苗苗打算乘公共汽车去大海、乡村、公园、学校去游玩,可她只能一人去,她想请热心周到的小导游一同前往,谁愿意帮帮她?

1、 学生自由读书,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 点四名同学分节读,正音。

3、 两分钟畅快读,要求流利,尽量做到不重字不卡字。

创设情境二:读成一幅画。要想当好小导游,还要善于向游客介绍景物。有个小朋友通过听读想象,就把课文变成了一幅画。

1、 老师配乐读文,学生闭眼想象。

2、 学生交流。

3、 学生配乐读文,要求尽量读出想象时的感觉。

4、 课件呈现图片,一起欣赏美丽的场景。

实现情境:我当热心小导游。通过课件呈现四个路牌,每节课文就是一个路牌,逐一呈现逐一介绍。

四、对照生活,学习运用量词

谈话(课件画面定格在第四节):大家读课文后,是否发现本文跟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量词)

1.读《别扭歌》:量词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如果站错了地方就会闹笑话了。

别扭歌

一只马两棵牛,三张小羊做游戏。

四口书五朵笔,六匹小孩笑嘻嘻。

2.我们来改《别扭歌》

3.尝试用量词表达事物。

教师(手拿一个背包)创设情境:这是苗苗出行时背的背包,我们看里面都装了些什么?

一包纸巾、一条毛巾、一顶帽子、一瓶水、五块糖、两个面包

五、实践运用,拓宽识字渠道

1.谈话:一次普通的旅游也能让我们收获许多,实在是太好了!老师上周又去书店转了转,两个小时后,我满载而归。来看看我买了些什么书吧?

《黄河滩》《上海滩》《海的女儿》《江南铜研究》《广西河池红军标语》《红领巾气象站》《毛号》《军舰鸟的故事》《小溪流的歌》《稻花香》

2.我回去后还写了一篇日记,一起读读吧。

4月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来到了深圳书城,这里书多人也多,我的眼睛都看花了。我买了很多书,有《黄河滩》《上海滩》《海的女儿》《江南铜研究》《广西河池红军标语》《红领巾气象站》《军舰鸟的故事》《毛号》《小溪流的歌》《稻花香》等,我数了一下,一共有十本书,我真是太高兴了!

教学反思:

《识字6》虽寥寥数语,却精雕细琢,意蕴深远。通过几组数量词勾勒出几幅亮丽清新的风景画,看似随意,实则有意。每一处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来表现,将识字巧妙地与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籍此,我以为识字与图片相结合可强化第一印象,要将字的音、形、义有效地统一起来。其次,要在语境中识字,迁移环境后仍然认识。但是,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也忘得快,而与遗忘作斗争的最好方式就是复现。我的感受是:

识字趣为先。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而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中穿插叫号游戏、摘果子游戏等,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疲劳,状态总是高涨。

方法是关键。方法指导实践。在教学本课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识字能力也初具规模。但知新必须温故,如此才能两条腿同时走路,不至于喜新厌旧,一路捡一路扔,最终一无所获。在指导识字方法的时候,我没有生硬地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回忆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再思考这些字的变通之处,也就是同中有异,兼收并蓄。这样既可于想象中唤醒旧知,又能于比较中形成积极的识字能力。看以下教学片段:

老师:我们又认识了一群新的汉字朋友,可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是朋友”,每每结识新朋友,可千万别忘了老朋友,喜新厌旧可要不得哟!

(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竿、溪、领、铜、号)

学生1:我看到“海”就想到了“每天的每”,去掉上面的帽子就是“母亲的母”。

学生2:我看到“塘”就想到了“唐老师的唐”。(〈失物招领〉中就有)

学生3:我看到“鸥”想到“鸟”,看到“滩”想到“难”,看到“军”想到“车”,看到“舰”想到“见”。

服务于生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出行要靠标牌的指引,阅读要有文字的对话……从一年级就要牢牢树立学生的识字意识,眼观八方,有心方能从字如流。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去金苹果乐园玩得开心,不仅是由于项目新颖种类齐全,还由于园内设施温馨周到。我们一进大门就看到了(课件再现):金苹果乐园欢迎您!

(学生自发读起来)

老师:多么的热情好客!

老师:乐园面积很大,有了路牌我们才不会迷路,才能体验更多的项目。(课件再现)

(学生一看就哈哈笑,自发地读。当点学生读完标识后,学生兴奋不已,有的说:“我玩过海盗船”。有的说:“我玩过……”)

片段二:

老师:又到了“开心读”时间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自己的周末出行见闻。我的目的地是书店,是哪一家呢?(课件出示)

学生:深圳书城。

老师:我买了很多书,看看我买了哪些书?(课件呈现书的封面,每本书的名字里都包含本课所学生字。)

(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一一回答,注意力非常集中。)

此种再现非常巧妙,既巩固了识字成果,又引导孩子平素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同时,教学从联系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能引起学生共鸣,教学自然轻松了。

今日课件: 氓教学设计其一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哪些好的优秀范文值得借鉴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今日课件: 氓教学设计其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2、品析语言,感知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不知大家有否读过这样一首乐府民歌:《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怎样感天动地的痴情的绝唱啊!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痴情之人未必能真正得到痴情的回报。

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诗经》中的《氓》,看看诗歌中痴情的女主人公都遭遇了什么。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初读——正其音

找生试读全文,其余学生边听边勾画读错的字或易读错需重点掌握的字词。

生交流纠错。

(齐读)正音:愆qiān期 乘彼垝guǐ垣

将qiāng子 载zài笑载言

于嗟xūjiē鸠兮 士之耽兮,犹可说tuō也 自我徂cú尔

淇水汤shāng汤,

渐jiān车帷裳cháng

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

师作配音范读。生齐读。

二、再读——懂其文

借助注释,理解全诗的内容。

找学生将这首诗歌以恰当流畅的语言韵译。

三、研读——明其意。

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生概括: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到最后被遗弃的内容。

师做引导:同学们这是从行文内容的角度的概括总结。从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称呼的变化能不能感受到女主人公的遭遇和情感变化呢?

氓——那个人——人生还只在初见。(初相逢)

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处于浓情蜜意的热恋中,相敬如宾。(爱恋,相思)

尔——你——比子少了敬称,多了随意,更显亲密——今日我要成为你最美的嫁娘了。(幸福,甜蜜)

士——青壮年男子——那个男人——感情疏远,视如路人了——婚变(悔,恨,怨)

尔——你——和你这样的人白头到老,这太令我心生怨恨了。淇水还有岸,隰水还有边,和你这样的人白头到老,这种痛苦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决绝)(补充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四、品读——识其人。

在这场重大的人生变故中,你能看出女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分组讨论。

示例:

1、痴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哥送到大门外还不行,还要送过淇水来;送过淇水不罢休,还要送你到顿丘。这是又一场的“十八相送”啊!不过这次不是梁山伯送祝英台,而是女子送男子。

痴情——不见复关,泣涕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温柔体贴,迁就男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讨论:秋以为期,婚期早还是晚。)

反复诵读本节诗,读出情感。

(补充提示:迁就男子,子无良媒,男子易怒,都为后来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

3、朴实,纯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4、对待婚姻很慎重——非我愆期,子无良媒。尔卜尔蓍,体无咎言。

5、善于反思——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感情是女子生活的全部,却只是男子生活的调剂品,所以“寄言世间小儿女,莫将心事轻许人”。

引导:作者在写奉劝女子不要沉迷于感情之中前,还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

桑叶沃若——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鸠食桑葚——喻女子沉醉于感情,引出对女子的慨叹——比兴。

思考:读本节诗时,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反复诵读本节诗,读出情感。

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将这三节诗背诵下来。

继续探究女主人公的形象。

6、勤劳坚忍——三岁为妇,靡事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7、吃苦耐劳——师引导,女子吃了哪些苦——男子变心,兄弟不理解,家境贫寒,男子施暴。

在这种种痛苦折磨之下,女子却一心一意苦心经营着这个家庭,“言既遂已”,日子越过越富裕,女子却容颜衰老——“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引导:“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你认为造成女主人公“镜里朱颜改”的原因有哪些?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

(1)生活贫困(2)日夜操劳(3)男子变心(4)男子施暴。

思考:面对这样一个三心二意,品行无德之人,女子是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呢,还是该怎样做?

齐读最后一节。

8、清醒的认识,断然的决绝,刚烈的性格。所以要读出那种清醒和决断的语气。找生试读,师范读。

留5分钟,学生试背这三节诗。

美读——诵其文

学生齐背全诗。

质疑探究:

文中多次出现了“淇水”,你认为淇水有怎样的作用?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初涉爱河,爱情的见证。

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泪水如淇水浩荡,女子被休回家。象征悲伤的泪水。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对比,比喻。痛苦的生活漫无边际。

淇水,就是这场爱情悲剧的见证者。

拓展提升:

读这篇文章,我一直有个困惑。印象中,在很多爱情故事里,都要给男主人公取一个名字,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孟姜女哭长城》中的万喜良,《西厢记》中的张珙等,这首诗为什么不给男主人公取个名字呢?

明确:真情永恒只是个例,故能被人牢牢铭记,而负心忘义之人却比比皆是。所以,这个女子所遇到的命运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群人,一批人,甚至是几代人。这个女主人公的可敬之处,就在于她不愿屈服,而是敢于抗争,勇于把握个人命运,勇敢追求独立幸福的生活。她和我们将要学到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无论是从行为上还是从思想上、精神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布置作业:

你认为女主人公在断然分手后,会获得人生的幸福吗?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推荐阅读:

1、《孔雀东南飞》

2、《娜拉出走之后怎样》

今日课件: 《数字宝宝》教学设计之四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能在一定程度提升我们的语文水平,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今日课件: 《数字宝宝》教学设计之四”,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有趣和有用。

2.对数字变化后形状感兴趣,并乐意产生想象。

活动准备:PPT课件,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请看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师: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别是数字几?

(二)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

1.提问:找到了数字几?在哪个颜色里面?

2.谁能一下子找到两个数字宝宝。

3.灰色的格子里藏着数字几呢?老师告诉你们,每个格子里只藏着一个数字宝宝,10里面有几个数字宝宝?所以灰色的格子里藏的是谁?

二、数字排序

(一)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10个数字宝宝,请你给数字宝宝排队,你会怎样排?

(二)仔细观察下,这些数字一个比一个大,所以它们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三)谁会把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倒数:9876543210

(四)继续在大屏幕中展示老师用数字排列出的不同的图形师:数字宝宝还可以这要排列呢!

1.顺时针,圆形,三角形

2.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五)小总结:数字不但可以横着、竖着、圆着或三角,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可以不同。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一)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经常在哪里看见过这些数字?

1.林老师家里也有数字宝宝呢!请小朋友看看,找找。

(1)药瓶师:药瓶上面的数字是干什么用的?

师:药不是随便吃的,医生说吃多少,我们就吃多少。

(2)日历师:日历上面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3)页码师:页码有什么用?

师:如果这是一本故事书,我看着页码就能很快的找到我要看的故事在哪里。

(4)体温计师:体温计有什么作用?

(二)总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顺序(比如:年历上的数字、门牌号码),有的是告诉我们方位(比如:书上的页码),所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这些数字合起来,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一)师:你们猜猜如果把这些数字宝宝和起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1.出示第一幅有数字组成的--鸡师:这只小鸡由哪些数字组成的。

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数字几是小鸡的什么?

师总结:数字3放中间变成小鸡的翅数字3缩一缩变成小鸡的脚数字3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嘴数字3拉拉长,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头和背2.出示数字组成的冰激凌师:找找看数字3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3.数字组成的猫,师:找找看数字3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4.观察老师的作品--魔术师师:林老师也用数字宝宝画了一副画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师:林老师用了9个数字宝宝画了一个魔术师。请你找一找,把9个数字宝宝找出来。

"8"帽檐"0"眼睛"2"眉毛"7"脖子"6"鼻子"3"耳朵"4""1""9"师:哪个数字没用过?

活动延伸:参照大屏幕中的数字图画,喜欢哪一幅数字图画,然后画一画,也可以创新,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动手画一画。

课后反思:

因刚接班不久对幼儿掌握数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设计一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课,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捉迷藏导入课题,小朋友积极性很高,对数字也很有兴趣。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我选了个别幼儿操作,让其他幼儿的等待的时间过长,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许小朋友对数字就更感兴趣了。在生活中找数字时,准备材料不够充足,没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幼儿连线画时有些幼儿找不到数字点,假如我把点改成彩色点,就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连线就更完美,也就会一下找到数字中的小动物了。

最新课件: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篇五)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课件: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篇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3、学习抓住重要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在表达方面的朴实与巧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经典的散文,齐读课题。

二、检查自主学习收获

1、指导书写生字

课前同学们已经充分地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老师在翻阅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卡时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学生出错的情况相机指导。

2、交流主要内容。

生字同学们已经写得很漂亮了,课前老师还让同学们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遇到困难了吗?我们来看看这个同学概括得怎么样。出示学生的自主学习卡,大家看看这个同学概括的主要内容合适吗?

概括要点:时间:作者童年的时候。事件:母亲是怎样对我进行教育的。结果: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3、质疑问难。

刚才我们通过交流发现了预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家都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相信收获都不小。在预习中很多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在梳理同学们的问题时发现这两个问题比较集中,而且很有价值。出示学生的问题:“母亲不识字,为什么是我的启蒙老师?课文为什么以月光启蒙做题目?”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个问题中都有个关键的词语启蒙,那什么是启蒙呢?

三、理解“启蒙”

1、启蒙什么意思?(启:开启。蒙:愚昧无知。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知识。)

这是字典中的解释,我们还可以根据蒙这个字来理解。

蒙字在古代曾经这样写,猜猜看上面的部分像什么?师解释本义是指用草木枝叶遮挡住了头部,这样就看不清,听不见,启是开启的意思,启蒙就是把头上的枝叶全去掉了,耳清目明,什么都明白了。

2、文中有一句话也告诉我们启蒙的意思,出示:

母亲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我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启蒙就是由混沌到豁然开朗。(板书)母亲不识字,为什么是我的启蒙老师呢?

出示最后一段:

自由读,放开说,师引导(母亲用这些民歌、民谣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飞向了诗歌的王国。板书:民间文学想象)

3、理解民间文学。(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4、母亲是怎样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怎样用智慧启迪我的想象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

四、品味歌谣的启蒙

1、出示两首歌谣,指名读。

2、指导朗读。

(1)母亲是这样读的吗?文中有一段话提示了我们应该怎样读,你能找出来吗?

(2)理解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韵

出示课文第四段:如果把这个句子变成这样你还能读好吗?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小院立即飘满了她的音韵。

“三月的和风”(是什么季节的风?它和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不同?轻轻的、暖暖的、舒服,还有花的芳香,春风拂面)

小溪的流水听过吗?放视频。(欢快、悦耳、清脆)

是什么“像三月的和风”那样轻柔、“像小溪的流水”那样悦耳?(母亲的歌声)

(3)指导朗读。

这两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声音特别动听,就像闻到了花的香味一样让人陶醉,所以作者感觉是一种芳香的音韵,多美的语言啊!这就是散文的语言魅力,你能把这种令人陶醉的感觉读出来吗?

指导学生读这段话。

读得真好啊,我们的礼堂也充满了这种芳香的音韵。

(4)再读歌谣

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这两首歌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出不同的味道。

刚才同学们是读出来的,你能用你喜欢的音调唱出来吗?

这歌谣里包含了一分芳香的母爱,一种芳香的诗情,你喜欢吗?作者就是在母亲的熏陶下喜欢上了民间文学中的歌谣。

五、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启蒙。

童谣:

“童谣是属于你们的,你们想怎么读就可以怎么读。我把歌谣给你们,让你们再体验一次童年的无拘无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吧!”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2)指名表演读,体会童谣的幽默风趣,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乐趣。

谜语:大家猜过谜语吗?猜谜语时要怎样才能猜出来?(要根据谜面内容去联想,可以开发智力)

讲神话故事:母亲还可能讲哪些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启迪了作者的想象。

是啊,唱童谣、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不识字的母亲也许并不知道这样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但她满怀对孩子的爱,把勤劳,把想象,把诗情,把智慧通过这些方式传给了我,让我喜欢上了民间文学。那母亲算不算我的启蒙老师呢?

出示句子: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齐读。

那你们知道作者长大后取得了哪些成就吗?结合你查阅的资料来谈谈你对孙友田的了解。

孙友田在诗歌方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母亲对他的启蒙教育,那母亲算不算他的启蒙老师呢?

再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六、感受母爱,理解月光启蒙

1、课文为什么以月光启蒙为题呢?

2、学生回答,师相机指导:

(1)母亲对我的教育是在月光下进行的。

(2)月光轻轻的,柔柔的,正象征着母亲那种柔和的母爱。

(3)月光是明亮的,母亲的启蒙教育多像月光一样为我指明了方向,引领我走向了诗歌的王国。

3、图文结合,升华主题

出示课文插图:

这就是母亲在月光下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画面,母亲已经和月光融为了一体,为我们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你能读出这种美好的意境吗?

指导朗读: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此时月光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月光,月光启蒙就是母爱启蒙,让我们再读课题,去体会那份浓浓的母爱。(齐读课题)

可是同学们知道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身患重病,失去了记忆,作者把他所有的感激与怀念融入了文章中,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这个富有诗意的题目和这幅美好的画面已经永远定格在作者的脑海中,让我们也来读读这句话,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母亲吧!

齐读: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课下请同学们去阅读一下孙友田的母爱三部曲:《月光母亲》、《迎接母爱》、《母爱似水》。

今日课件: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


我们在闲暇时也会去看一些范文的,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今日课件: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正方体呢?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 新授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 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 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交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 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教师:既然大家对圆柱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呢?

(学生举例,再让学生自己判断。当有一个学生说粉笔是圆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5、 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6、 制作圆柱

三、练习

1、 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今日课件: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word版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今日课件: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word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写字8个,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训练并发挥学生的联想力、想像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材分析〗

1.从教材编排上看,本文是一首儿童诗歌,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易懂,首先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感知兴趣。

2.从学生心理出发,本文选取了学生熟悉却不大了解,见过却不常见的“彩虹”作为学习内容,从根本上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有关彩虹的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一猜:一座桥,七种色,高而远,只能看,不能走。

2.你什么时候见过彩虹?彩虹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彩虹有哪几种颜色?你对彩虹还知道什么?

[猜谜导入,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聊聊彩虹,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也可以大体感知彩虹。]

二、引识字路子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指导看图,引导说话: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彩虹、花儿、小草等)他们在干什么?讨论着什么?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想知道丁丁和冬冬们在讨论什么吗?请认真听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也可以小声跟读。)

师:想不想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3.识字游戏“彩虹送礼”。(课件出示有生字的彩带条)

(1)师:课文中有些字娃娃跑到彩虹姐姐漂亮的衣裳上去了,看看都是哪些字,你们认识不认识?(指名认读)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虹”字是我从动画片上认识的。

“银”是我和妈妈去银行取钱,我妈妈告诉我的。

“遥”字我用拼拼音的方法认识的。

“定”字是同桌教我的。

“颜”字我的颜料盒上有这个字,所以我就认识了。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从日常生活中识字,从身边的'事物中识字。]

(2)利用生字卡片和同桌共同读读,互相考考。

(3)师:你有什么方法把这些字娃娃记住吗?

生:“美”字头上像扎了个蝴蝶结,所以很美。

一个人住在山上就是“仙”,我奶奶常说仙人一般都住在山上。

“戴”字我用组词加动作的方法,每次我读“戴上”时我就做个戴上的动作,那样就容易记住了。

有太阳的时候就是“晴”。

我发现“遥远”两个字的偏旁都是走之儿。……

[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形、音、义的造字规律上识记生字。]

(4)师:顽皮的字娃娃被你们认出来后都不好意思地溜回课文中了,彩虹姐姐也把这些美丽的衣裳送给聪明的你们,喜欢吗?在课文中找出溜回的字娃娃,再认一认,读一读。

三、播情感种子

1.美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

师:丁丁要和你们挑战朗读课文,你们敢不敢跟他比一比?

师: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准备,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

(课件出示朗读导示:

哪个词应该重读,比如“神奇、更加、美丽”等等。

哪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你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这一小节?)

[利用挑战形式不但让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得到发挥,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而且在小组赛读中也无意中让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和如何评价别人。]

2.先四人小组赛读课文,推荐出小组内读得最好的同学来参赛。

3.生听读课文(伴背景音乐),评一评。

4.说说你喜欢的是哪个小节,为什么?你是怎样把它读好的?

生:我喜欢的是第一小节,因为我也觉得彩虹像一座桥,我把“神奇”、“遥远”这两个词重读就能读好了。

生:我喜欢的是第四小节,因为我也和小弟弟一样,想知道彩虹的那头是哪里?我试着读出问的语气就能读好了。

生:我喜欢第三小节,因为彩虹像项链一样美丽,我重读“美丽”、“戴上”、“更加”这三个词语就能读好了。

生:我也喜欢第三小节,我觉得配上动作朗读更有意思。

(生依次读,且分别当小老师领读)

[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热爱彩虹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了。]

5.词语积累“爬天梯”游戏。

师:彩虹那么美,那么神秘。你们想不想上去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把天梯,只要能读出天梯上的词语,并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就能顺利登上彩虹,看谁爬得快!(课件出示带有词语的天梯图)

(生自由读――自荐读读说话――齐读)

四、插想像翅膀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你们已经在彩虹上面了,请轻轻闭上眼睛,静静感受一下,你感觉到了什么吗?你觉得彩虹是什么样的?

[创设情境,造成学生如亲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为下面的想像环节做好情感、联想铺垫。]

1.(师在黑板上画许多横向直线)

师:这是不是彩虹?(不是)

师:为什么?

生:彩虹是弯弯的,不是直直的。

(师把直线画成内曲线,像弯弯的彩虹)

师:这回是彩虹了吗?(是)

师:那你们看到的彩虹像什么呀?

生:像一座桥。

像一把弯刀。

像一块西瓜皮。

像一个香蕉。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彩虹的“形”,引导学生抓住特征思考联想。]

师:如果你觉得像一座桥,你们是否想走一走这座桥呢?(想)

师:走过这座桥你希望或者你最想看看什么?

生:我想看看最亮的星星。

我想看一下太阳公公,然后问一下它为什么每天都起得那么早?

我想看看天空的背后还藏有什么东西?

我想看看孙悟空闹过的天宫是什么样的?……

[启发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想像思维。也是从激趣的角度出发,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想像思维。]

2.(师把黑板上的彩虹图擦掉,仅用白色粉笔画了另一幅“彩虹”图)

师:这是彩虹吗?(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彩虹是五颜六色的。

师:那你觉得五颜六色的彩虹还像什么?

生:像围巾。

像彩带。

像花带。……

[从彩虹的颜色视角上引导学生再认识彩虹,从而让学生抓住“色彩”来联想到一些与之相似的物体,再次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

师:如果你觉得彩虹像围巾,你最想给谁戴上?戴上后你想他(她)会怎样呢?你能不能也像丁丁和冬冬一样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自己的想法呢?先想好,再举手告诉大家。

生:彩虹是一条漂亮的围巾,妈妈如果戴上它,一定会更加年轻。

彩虹是一条神奇的围巾,弟弟如果戴上它,一定会更加懂事。……

[循序渐进有目的地提问启发,加速了学生思维的运转,再予以一定的鼓励赞许,更能坚定他们的自信心;给予时间来想像与组织语言,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面对面对答。(让七名学生扮演彩虹的七色,其他同学向“彩虹同学”提问题)

问:彩虹,彩虹,你为什么总在雨后才出现?

答:因为雨后的空气清新,我才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呀。

问:你为什么挂得那么高?又怎么有那么多的颜色?

答:为了让很多人看到我,所以我要站得特别高;我一出生就那么多的颜色了。

问:你能不能告诉我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不是住在你那里?

你和嫦娥姐姐是好朋友吗?

奶奶说如果用手指指着你,我的手指就会弯曲的,是真的吗?

我可以摸一下你吗?……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自己就在与彩虹对话,教师应当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尽情地想、尽情地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表现欲。]

五、开实践列车

1.科学实践: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尝试“人造彩虹”。(口里含水向着太阳喷去,会出现彩虹。)

2.课外延伸:课外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自然现象(如闪电、雷鸣、狂风等),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个性拓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彩虹。

今日课件: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范本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一些优秀范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今日课件: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概述全文的内容。

2、学会用“惊心动魄”、和“闪烁”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快捷肆虐汹涌惊心动魄

危急嶙峋闪烁日夜兼程

2、有感情地背诵第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全文,点明中心)

三、回顾全文

1、概述全文的内容。

2、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说话训练

1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领起说一段话。

2、1998年洪涝灾害后,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五、作业

1、造句。(1)惊心动魄(2)闪烁

2、写一读后感。

3、收集抗洪救灾中的故事,在班会上讲听。

六、板书设计:

大堤抢险(面)英勇

8大江保卫战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铭记

教学反思:

今日课件: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写作示例)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一些优秀范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今日课件: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写作示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

一、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属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的事,说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人面对种种诱惑时应该把握的道德准则。

二、学情分析:

《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其次,本文的主题是“道德”,道德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深刻而严肃的话题,更别说孩子了。最后,本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父亲为什么把大鲈鱼放掉,而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却很含蓄,没有心理描写,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性的对话,所以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很可能只停留在语言表面而不去揣摩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如: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2、教学难点: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理解父亲放掉大鲈鱼的做法。

五、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采用以读为主,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读文来达到预设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程理念上提到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在学法上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读为本、以读促解来达到学生质疑、解疑。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还给课堂。

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齐读课题点击课件出示插图)回想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三个词概括一下吗?(钓鱼)-(放鱼)-(启示)。板书

二、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三、品读课文。

1、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在文中找一找,填写课后第二题。

得意——( )——( )——( )

2、品读“钓鱼”。

(1)请用心读课文的钓鱼部分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我”钓到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重点词下打上着重号。

(3)理解句子,积累词语。

重点指导:啊,这样大的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相机问:“我”钓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我得意什么?父亲得意什么?.

(4)小结:谁来归纳一下这一段写的什么内容?

2、研读“放鱼”。 、

过渡语:是呀,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多令人高兴呀!但作者为什么又忍痛割爱放了调到的大鱼呢?

(1)读课文“放鱼”部分4--9自然段,你能体会到“我”复杂的心情吗?划出相关词句,好好读一读。

(2)采取分角色读的方式来学。

(3)引导提问:在“我”钓到鱼时,父亲是得意的,而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

①生说难题。

②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引导学生理解: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体会到两层意思。第一,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鱼是那样的大,“我”平时虽然经常跟父亲去小岛钓鱼,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鱼是那样的可爱,鱼鳞在“银色的月光下”闪闪发光,还“轻轻翕动着”鱼腮,父亲和“我”一样喜欢并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第二,正因为大鲈鱼这么漂亮可爱,所以从情感上说父亲也舍不得放掉它,“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是因为父亲也在经历实践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

此时,爸爸和我的态度是怎样的?爸爸的坚定,从哪儿看出?师引导学生理解: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句话,我们需要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的坚决,“得”──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③“我”依依不舍,从哪儿看出?

a“乞求的目光”。

b放鱼动作,从慢慢地看出他想干什么?为什么不想放鱼?读文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

3、归纳总结: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钓的鲈鱼放回湖里?

4、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父亲做的对不对?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对吧。

5、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品读理解重点句。

过渡语:多年后,作者成了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与他十一岁时的钓鱼经历有关系吗?(肯定有关系:学生各抒己见)

(1)、(课件显示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名读)

(2)、这句话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问题?

(3)、这诱惑人的“鱼”到底指什么,先看看课文,这条鱼对我有什么诱惑?(板书:诱惑)(学生默读)指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诸如:金钱、地位、名利甚至哪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一点好处的事。

(4)、联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体会鲈鱼的“大”、“漂亮”、“来之不易”,并相机指导朗读。

(5)、这些都是这条鱼对我的诱惑,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不止一次地遇到诱惑人的“鱼”,真的是这条大鲈鱼出现在我的面前吗?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想想,会是什么?联系具体的事例来说。

(6)、当年那件让孩子“沮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懂得这一点很不容易,也许我花了数十年时间;懂得这一点又很了不起,他能让人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他后来能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对父亲从小严格教育的最好会报.

34年前的那个夜晚的“钓鱼事件”给“我”一生带来的重要影响,点明了中心和主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件小小的事情,都会给他的成长留小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孩子的教育中,坚持道德原则是多么的重要!

四、总结全文。

板书出示《钓鱼的启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如果当年父亲同意了“我”将钓到的鲈鱼留下,在三十四年间又将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

今日课件: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范本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今日课件: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范本”,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有了计算,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2、在学生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入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最值得我们骄傲、自豪的一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对了,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小朋友们要把自己最亮丽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有信心吗?

请看大屏幕,这是谁呀?今天,福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想和你们共同上一节数学课,你们高兴吗?

2、它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首先看看贝贝给我们带来了哪几个问题?

⑴ 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看谁的声音洪亮。

⑵我们进行一组乘法口算练习,看谁是口算小能手。

⑶同学们利用乘法口诀又准又快地完成了这组乘法口算,下面我们再来进行一组除法口算练习,看谁表现的最出色。

3、同学们这组除法口算练习完成的特别出色,贝贝想知道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

4、看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这些方法来求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独立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总结方法

1、出示晶晶的问题:

晶晶为了迎接奥运会,准备很多彩旗、五角星和气球,在准备过程中遇到几个问题,今天晶晶就把这几个问题带给每个小组,希望你们帮助解决,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做了56面彩旗,平均每行挂7面,能挂多少行?

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多少面?

做了49颗五角星,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多少颗五角星?

准备了27个气球,平均9个摆一行,能摆多少行?

2、解决晶晶的问题:

⑴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课件:友情提示:先在本上列式计算,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求商的方法。)

⑵请大家在书写时要工整,看谁的数字和文字写的漂亮,一会老师将在每组找一名写得好的同学在白纸上写,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每个小组做自己相对应的题。做完的同学先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

⑶这是第一组()的,你来把答案说给小朋友听。

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你们求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4组都这样汇报)

⑷请同学们观察这2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呢?

3、总结求商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呢?我们把求商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课件:乘法口诀求商歌)一起读读。

三、应用方法,巧妙练习

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太好了,到这节课为止用乘法口诀求商这部分知识我们就全部学习完了。

1、接下来老师想检测你们学习的效果,谁表现的出色将获得参加欢欢,迎迎和妮妮为我们准备的奥运游戏活动,好不好?请大家完成书上49页做一做的习题。通过这一组习题,你们又发现什么呢?

2、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由于你们的出色表现,我们共同参加欢欢,迎迎和妮妮为我们准备的奥运游戏活动。

欢欢想和大家一起做个“奥运火炬你传我”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游戏规则。

18÷9=2 9—9=0 54—54=0 56÷7=8 64÷8=8 72÷9=8

按大家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出名次。请一名小火炬手汇报计算的结果。

观察这些算式的结果,你还能发现什么吗?(课件演示奥运会开幕的时间及情景)对了,这是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2008年8月8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

3、(课件出示:奥运竞技大比拼)接下来,迎迎想邀请大家到奥运竞技场去PK一下,你们有信心获胜吗?

①判断题: 9×2>9+9 ( ) 49÷7=7÷1 ( )

②选择题:用“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求商的算式是:( )

A 7+9 B 7× 9 C 36÷9 D 63÷7

③解决实际问题:56个同学参加地滚球比赛,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4、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在奥运竞技场上表现得像奥运健儿一样勤于思考、勇于拼搏,这种精神值得发扬。下面我们和妮妮进入“奥运五环心连心”(课件:五环里带题、五环动画)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和奥运福娃们共同上了一节数学课,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熟练的掌握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你们高兴吗?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的同时能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祝愿2008奥运会胜利召开!

[热搜课件]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优秀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那么,一份好的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热搜课件]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优秀》,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能够将他们记录。有的时候自己高兴的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

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

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二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三

为什么喜爱它

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

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

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

4、构思。

5、写出来。

板书设计: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教学反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可以说,生疑是创新的开始,解疑是创新的过程,答疑则是创新的成果。因此,教者要注重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文采的.质疑,大到联系全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评价,更不可越俎代疱,应让学生去讨论,适时加以点拨,使学生获得“质疑,而后答疑”的快感。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扮演好“配角”,要起好“主导作用”,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中,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反思: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5181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