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分享)

新学期的号角即将吹响,贯彻教学的各项指标,我们可以开始写教学工作计划了。对自己新学期的工作做个规划,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更加顺手!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分享)》,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1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二、教材内容分析 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由“小小工程师”“生物的多样性”“宇宙”和“物质的变化”四个单元组成。四个单元分别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物质科学领域”。本册教科书的整体编排,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发展为线索,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同时兼顾了四个领域的年段安排,着力促进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小小工程师”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房屋建造工程入手,以建造塔台为任务目标,让学生一步步地体验、学习工程的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测试—评估—改进。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工程的各个要素,了解设计是工程的核心,同时渗透工程思维,体会到工程实践与科学探究的不同魅力,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学习,是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进行的。第 1~2 课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物入手,通过调查、统计等方法,认识到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 3~5 课扩展到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引导学生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概念;第 3~6 课还组织了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存活、灭绝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第 7 课组织学生研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研究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宇宙”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球、月球等天体的认识基础上的再次扩展,通过对太阳系、星座和宇宙的逐步认识,学生初步形成宇宙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第 1~3 课是对太阳系的认识,第 4~5 课是对星系的认识,第 6~7 课是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逐步扩大,对大尺度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发展。本单元的学习特点是通过建模并结合想象推理,这是学生认识宇宙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空间观念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也是本单元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本单元还设计了一些课后需要学生持续观察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理解概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又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物质的变化”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物质科学领域”的总结单元。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经历了对物体特征、材料性能的研究实践,逐渐发展到对物质变化的探索。本单元从学生身边的物质变化现象开始研究,观察物质变化及其伴随的现象,认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学生的探索视野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变化逐渐扩展到地球家园与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征,通过资料阅读、信息交流、推理论证等方法,发展正确的物质观。通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变化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物质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本册四个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总结性的单元,也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册教科书的设计立足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考虑小学阶段的内容进阶,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精选探究实践的主题。在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助推下,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关科学概念,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2.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各系统内部需要协同工作。3.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4.工程无论大小都要经历相类似的建设过程。5.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6.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搜集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2.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基本结构(功能分区)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3.通过查阅资料,能简述出住房及其他工程的建造过程。4.能举例说出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5.能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建造方案。6.能根据限制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7.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并能宣讲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思路。8.能按照评价表给定的指标测试塔台模型。9.能根据测试结果梳理塔台模型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改进设想。10.能正确评估本组与他组的塔台模型,反思并提出建议。11.能综合考虑各种建议,改进原设计方案,并基于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对塔台模型进行重整。12.能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科学态度目标: 1.对工程建设抱有极强的兴趣与探索愿望,对担当小小工程师的角色充满期盼。2.乐于投入建造塔台的工程实践之中,认识到细心、耐心、务实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3.乐于通过测试的方式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设计,体会坚持与信念的重要性。愿意4.与同学合作、交流与反思,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感受到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认识到工程是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付诸的行动,意识到人工世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时 间内 容备注12.28-3.6始业课;第 1 课 了解我们的住房;第 2 课 认识工程;23.7-3.13第 3 课 建造塔台;第 4 课 设计塔台模型;机动1课时33.14-3.20第 5 课 制作塔台模型;第 6 课 测试塔台模型;机动1课时43.21-3.27第 7 课 评估改进塔台模型;单元小结2课时53.28-4.3第 1 课 校园生物大搜索;第 2 课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机动1课时64.4-4.10第 3 课 形形色色的植物;第 4 课 多种多样的动物;清明假期74.11-4.17第 5 课 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 6 课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机动1课时84.18-4.24第 7 课 保护生物多样性;单元小结2课时。94.25-5.1第 1 课 太阳系大家庭;机动1课时劳动节假期10

5.2-5.8

第 2 课 八颗行星;第 3 课 日食;机动1课时11

5.9-5.15

第 4 课 认识星座 ;第 5 课 夏季星空;机动1课时12

5.16-5.22

第 6 课 浩瀚的宇宙;第 7 课 探索宇宙;单元小结1课时13

5.23-5.29

第 1 课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第 2 课 产生气体的变化;机动1课时14

5.30-6.5

第 3 课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机动1课时六一、端午节假期15

6.6-6.12

第 4 课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第 5 课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机动1课时 16

6.13-6.19

第 6 课 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第 7 课 美丽的化学变化;单元小结1课时17

6.20-6.26

期末复习18

6.27-7.3

期末复习及检测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jK251.COm精选阅读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集合


一、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 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

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 基础差, 对音乐又缺乏兴趣,

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 连音乐知识、 音乐技能、

视谱都不会。 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 但总是不遵守纪律, 所以不仅自己学

不好, 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充分激发这些学

生学习音乐, 爱好音乐的兴趣, 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 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 教材分析

1. 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的意图, 突出单元主题, 图

文并茂, 较多地运用了图谱, 注重音乐教学活动。 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习, 以学生

发展为本,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

究为手段, 以培养学生创新、 实践能力为目标, 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

音乐, 有个性化的见解。

2. 全套教材的特点

(1) 以审美为中心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 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 教育将是无源之

水, 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 因此, 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

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 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中, 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

(2) 以(音乐) 文化为主线

我们通过学习, 认识到普通小学的教育, 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 把单

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 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

人, 音乐与社会, 音乐与民族, 音乐与自然。

(3) 以(音乐) 学科为基点

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 从最基本的时值“一拍” 到各种

音符的时值; 从单拍子到复拍子; 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 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

组合; 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演奏等等, 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

潜入到深入地步步展开,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 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

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 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 首先从欣赏上说, 全册共有七课, 1、

“古风新韵” 2、“月下踏歌” 3、“银屏之声” 4、“美好祝愿” 5、“快乐的阳光”

6、“神奇的印象” 7、“放飞梦想”。 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

等内容, 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陶冶情操,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文化素

养与审美能力, 增进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

5. 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1 唱歌:

(1)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 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 齐唱或合唱。

(2) 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3) 能够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 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2 演奏

能够用竖笛参与歌曲、 乐曲的表现。

3 听赏:

(1) 不断的给学生接触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 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

来扩大音乐视野。

(2) 通过欣赏把歌曲、 乐曲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 联想, 分析乐曲的艺术

处理等。

三、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了解秧歌、 长调、 短调、 小调、 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 外国民歌的相

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 会用正确的口形, 呼吸及连音、 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

会二部合唱, 做到声部间的和谐, 均衡, 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 了

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 力度, 节奏、 节拍、 音色、 音

区的感知能力, 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 普契

尼、 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 通过乐器的训练, 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

培养一定的齐奏、 合奏及伴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音乐教学, 突出其学科的特点, 把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

到音色教育中, 启迪智慧, 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使学生成为有

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 教材的重点、 难点

本册的教材重点、 难点在于教会学生用自然的声音、 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

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合唱, 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并乐于参

与各种演唱活动。 让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 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

步掌握和运用。

五、 教学措施

1、 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多唱、 多

听、 多动、 多想、 多说, 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 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 让他们在

感受、 鉴赏、 表现、 创造音乐中,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3、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 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

中享受成功, 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 因地制宜地设计、 组织音乐教学, 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 积极探索,

勇于开拓, 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六、 教学进度表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周 次 起止时间教 学

单 元

教 学 内 容备 注

第 1 周 准 备 准备周

第 2 周 1欣赏《关山月》 学唱《游子吟》

第 3 周 1欣赏《但愿人长久》 学唱《花非花》

第 4 周 1复习《游子吟》 《花非花》 欣赏古琴、 竖笛

第 5 周 2欣赏《阿细跳月》 学唱《转圆圈》

第 6 周 2欣赏《火把节》 《我抱着月光, 月光抱着我》

第 7 周 2复习演唱、 发声练习、 民族乐器分类(一)

第 8 周 3学唱《滑雪歌》 欣赏《爱是一首歌》

第 9 周 3学唱《Do Re Mi》 欣赏《两颗小星星》

第 10 周 3复习《Do Re Mi》 、 学吹竖笛

第 11 周 4欣赏《龙腾虎跃》 学唱《拍手拍手》

第 12 周4学唱《明天会更好》

第 13 周 4发声练习、 民族乐器分类(二)

第 14 周 5欣赏《守住这一片阳光》 《太阳光辉》

第 15 周 5学唱《榕树爷爷》 《一把雨伞圆溜溜》

第 16 周 5~6变声期嗓音保护、 欣赏《海德薇格主题》

第 17 周6欣赏《瀑布》 学唱《火车来了》 《飞天曲》

第 18 周 7欣赏《和平颂》 、 《欢乐颂》

第 19 周 7学唱《永远是朋友》 《我们是朋友》 、 贝多芬

第 20 周 期末复习

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关于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三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教学目标

本册由“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和“探索宇宙”五个单元组成。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体事物的习惯。知道摆的规律,。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通过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探索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追寻达尔文”,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信息资料,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探索生物进化的问题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人类的进花历程。了解生命的几种观点,认识人类对社会起源的过程。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具体活动安排

小制作:

1、做一个听话摆

2、做一个电磁起重机

小发明:自制手电筒

体验活动:

让身体热起来

观察活动:观察葱叶的启示

实践活动:摩擦会产生热量

手抄报:《未来的家园》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2、3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4、5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6、7课

第五周第二单元第8、9课

第六周第二单元第10、11课

第七周第三单元第12、13课

第八周第三单元第14、15课

第九周第四单元16、17课

第十周第四单元18、19课

第十一周第五单元20课

第十二周第五单元21课

第十三周第五单元22课

第十四周第五单元23课

第十五周至期末研究与实践

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2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现有一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八册。全册教材包括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谈说宇宙五个单元,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单 元 名 称



教时



课 题



教时



1



第一单元



人的一生



5



1、细胞



2、我从哪里来



1



1



2



3、人的一生



4、我像谁



1



1



3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8



第一单元复习检测



5、让身体热起来



1



1



4



6、摆的秘密



7、钻木取火



1



1



5



8、通电线圈(一)



9、通电线圈(二)



1



1



6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11、开发新能源



1



1



7



第三单元



地球的面纱



5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



12、地球的面纱



1



1



8



13、风从哪里来



14、降落伞



1



1



9-10



15、小帆船



第四单元检测



1



1



周次



单 元 名 称



教时



课 题



教时



11



第四单元



信息与生活



5



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1



1



12



18、电脑与网络



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1



1



13



第五单元



探索宇宙



5



第四单元检测



20、太阳家族



1



1



14



21、神秘星空



22、探索宇宙



1



1



15



23、未来家园



第五单元检测



1



1



16



研究与实践



4



1、寻找达尔文的足迹



2、 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



1



1



17



3、 我的科学学习历程



复习



1



1



18







复习考试



2


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3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三、教材分析:

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 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 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锦集八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1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歌曲《爱的奉献》欣赏《欢乐颂》2课时

第二周歌曲《歌声与微笑》欣赏《爱星满天>2课时

第三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欣赏2课时

第四周歌曲《说拉弹唱》欣赏2课时

第五周欣赏《梅花三弄》欣赏2课时

第六周歌曲《阳关三叠》欣赏2课时

第七周欣赏《嘎达梅林》2课时

第八周歌曲《举杯祝福》2课时

第九周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2课时

第十周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欣赏2课时

第十一周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欣赏2课时

第十二周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欣赏2课时

第十三周欣赏《远航序曲》2课时

第十四周欣赏《街头少年》2课时

第十五周歌曲《同一首歌》2课时

第十六周欣赏《告别时刻》1课时

第十七周活动毕业联欢会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六年级六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

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了解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音乐修养。

2、审美教育。

用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轻松、柔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

3、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竖笛吹奏能力,会自己看谱,读懂力度、速度等音乐符号,用竖笛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旋律,并为自己创编的.旋律配上歌词,用竖笛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六、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七、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3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4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六年级六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

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了解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音乐修养。

2、审美教育。

用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轻松、柔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

3、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竖笛吹奏能力,会自己看谱,读懂力度、速度等音乐符号,用竖笛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旋律,并为自己创编的旋律配上歌词,用竖笛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六、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七、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八、教学进度安排:

1、青春放歌--------------------------------------------------四课时

2、亚洲弦歌--------------------------------------------------四课时

3、DOREMI--------------------------------------------------四课时

4、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四课时

5、火车来了--------------------------------------------------四课时

6、大合唱---------------------------------------------------四课时

复习3课时、考查4课时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5教学总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第十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 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 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 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 继续引导 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 造能力,合作能力。

采取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 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 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 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 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6教学总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

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采取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7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

1、演唱 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 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 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 预习课本

第二周 歌曲《爱的奉献》 欣赏《欢乐颂》 2课时

第三周 歌曲《歌声与微笑》 欣赏《爱星满天> 2课时

第四周 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欣赏 2课时

第五周 歌曲《说拉弹唱》 欣赏 2课时

第六周 欣赏《梅花三弄》 欣赏 2课时

第七周 歌曲《阳关三叠》 欣赏 2课时

第八周 欣赏《嘎达梅林》 2课时

第九周 歌曲《举杯祝福》 2课时

第十周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歌曲 1课时

第十一周 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欣赏 2课时

第十二周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欣赏 2课时

第十三周 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欣赏 2课时

第十四周 欣赏《远航序曲》 2课时

第十五周 欣赏《街头少年》 2课时

第十六周 歌曲《同一首歌》 2课时

第十七周 欣赏《告别时刻》 1课时

第十八周 活动 毕业联欢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8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 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 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 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第一周 欣赏《爱的奉献》

2课时第二周 歌曲《歌声与微笑》

2课时第三周 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2课时第四周 歌曲《说拉弹唱》

2课时第五周 欣赏《梅花三弄》

2课时第六周 歌曲《阳关三叠》

2课时第七周 欣赏《嘎达梅林》

2课时第八周 歌曲《爱我中华》

2课时第九周 欣赏《举杯祝福》

2课时第十周 欣赏《天上有颗闪亮的星》

2课时第十一周 欣赏《告别时刻》

2课时第十二周 歌曲《同一首歌》

2课时第十三周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2课时第十四周 欣赏《街头少年》

2课时第十五周 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2课时第十六周 欣赏《老友进行曲》

2课时第十七周 欣赏中外优秀儿童歌曲

2课时第十八周至期末 毕业晚会

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范例


精选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三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1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和才华。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老师和家长及课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能通过自主合作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组织活动的具体开展,最后形成活动的具体成果,在展示学校风采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制作展牌,展示学校的内涵,通过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赞美学校。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活动安排

1、二月份到三月份围绕中国传统春节文化进行系列活动;

2、五月份到六月份围绕《高淳环境》地方课程的内容展开活动;

3、七月份到八月份与少先队配合以暑期自主管理及环境保护为主题开展活动。

4、劳动与技术部分内容随进度开展。

六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3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习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目的要求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重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学生素质分析

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教学措施

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大全


关于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合集9篇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六年级六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

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了解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音乐修养。

2、审美教育。

用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轻松、柔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

3、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竖笛吹奏能力,会自己看谱,读懂力度、速度等音乐符号,用竖笛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旋律,并为自己创编的旋律配上歌词,用竖笛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六、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七、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2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欣赏《爱的奉献》2课时

第二周歌曲《歌声与微笑》2课时

第三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2课时

第四周歌曲《说拉弹唱》2课时

第五周欣赏《梅花三弄》2课时

第六周歌曲《阳关三叠》2课时

第七周欣赏《嘎达梅林》2课时

第八周歌曲《爱我中华》2课时

第九周欣赏《举杯祝福》2课时

第十周欣赏《天上有颗闪亮的星》2课时

第十一周欣赏《告别时刻》2课时

第十二周歌曲《同一首歌》2课时

第十三周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2课时

第十四周欣赏《街头少年》2课时

第十五周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2课时

第十六周欣赏《老友进行曲》2课时

第十七周欣赏中外优秀儿童歌曲2课时

第十八周至期末毕业晚会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3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学生都来自农村,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本学期,请加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识谱视唱能力。

教学总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2、 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采取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4本学期任教六年级音乐,校本课程声乐.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歌曲《爱的奉献》欣赏《欢乐颂》2课时

第二周歌曲《歌声与微笑》欣赏《爱星满天>2课时

第三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欣赏2课时

第四周歌曲《说拉弹唱》欣赏2课时

第五周欣赏《梅花三弄》欣赏2课时

第六周歌曲《阳关三叠》欣赏2课时

第七周欣赏《嘎达梅林》2课时

第八周歌曲《举杯祝福》2课时

第九周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2课时

第十周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欣赏2课时

第十一周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欣赏2课时

第十二周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欣赏2课时

第十三周欣赏《远航序曲》2课时

第十四周欣赏《街头少年》2课时

第十五周歌曲《同一首歌》2课时

第十六周欣赏《告别时刻》1课时

第十七周活动毕业联欢会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5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6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六年级六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

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了解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音乐修养。

2、审美教育。

用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轻松、柔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

3、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竖笛吹奏能力,会自己看谱,读懂力度、速度等音乐符号,用竖笛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旋律,并为自己创编的旋律配上歌词,用竖笛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六、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七、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八、教学进度安排:

1、青春放歌--------------------------------------------------四课时

2、亚洲弦歌--------------------------------------------------四课时

3、DOREMI--------------------------------------------------四课时

4、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四课时

5、火车来了--------------------------------------------------四课时

6、大合唱---------------------------------------------------四课时

复习3课时、考查4课时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

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

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

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欣赏《爱的奉献》2课时

第二周歌曲《歌声与微笑》2课时

第三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2课时

第四周歌曲《说拉弹唱》 2课时

第五周欣赏《梅花三弄》 2课时

第六周歌曲《阳关三叠》 2课时

第七周欣赏《嘎达梅林》 2课时

第八周歌曲《爱我中华》 2课时

第九周欣赏《举杯祝

福》2课时

第十周欣赏《天上有颗闪亮的星》 2课时

第十一周欣赏《告别时刻》2课时

第十二周歌曲《同一首歌》2课时

第十三周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2课时

第十四周欣赏《街头少年》2课时

第十五周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2课时

第十六周欣赏《老友进行曲》2课时

第十七周欣赏中外优秀儿童歌曲2课时

第十八周至期末毕业晚会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8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

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元“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贝多芬、比才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6)、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五、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习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舞蹈队进行活动。

七、教学进度:

1—2周第一课3—4周第二课

5—6周第三课6—7周第四课

8—9周第五课10—11周第六课

12—13周第七课14—15周第八课

16—17周第九课18—19周第十课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9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六年级六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

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了解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音乐修养。

2、审美教育。

用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轻松、柔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

3、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竖笛吹奏能力,会自己看谱,读懂力度、速度等音乐符号,用竖笛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旋律,并为自己创编的旋律配上歌词,用竖笛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六、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七、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八、教学进度安排:

1、青春放歌--------------------------------------------------四课时

2、亚洲弦歌--------------------------------------------------四课时

3、DOREMI--------------------------------------------------四课时

4、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四课时

5、火车来了--------------------------------------------------四课时

6、大合唱---------------------------------------------------四课时

复习3课时、考查4课时

编辑推荐: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汇总3篇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情分析

本班62名学生,这些学生对科学课程非常感兴趣,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们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对锁定的课题进行课外探究,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主动从自然界、社会中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等研究主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建,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人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微观认识生命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切入,让学生明确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知道人类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体会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的照片资料,分析、归纳、推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知道遗传和变异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以人体内部的能量为切入点,探究机械能、热能、电能、电磁能等之间的相互变化,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整个单元呈现出了由部分到综合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地球的面纱”单元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通过大气层的研究、风的模拟实验、降落伞的秘密、风与帆的关系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义、风的成因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信息与生活”单元主要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复杂的信息传递方式,知道动植物的一些行为特征以及人类社会的主要交流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系统研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丰富学生对生物界的认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观点及辩证法,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为特性。“探索宇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研究与实践》单元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几个科学之谜,让学生像科学家达尔文那样,经理科学探究的历程,形成尊重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能够面对大量的事实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伪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对伪科学学习历程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科学感悟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达到让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重点难点

重点:空间维度方面,从认识身边事物、周围物体的基础上,扩展到微观和宏观两个世界,探索微生物和无限宇宙的科学奥秘;时间维度方面,以时间轴为认知线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未来世界”的变化;结构维度方面,在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础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内部构造。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以“认识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为探究重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书整体结构,设置了“对信息的搜寻、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础。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法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现有两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八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无处不在的能量”、“追寻达尔文的足迹”、“宇宙”、“科技与未来”、4个单元,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3、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附:教学进度表

课题课时

1、细胞1

2、我从哪里来1

3、人的一生1

4、我像谁1

5、让身体热起来1

6、摆的秘密1

7、钻木取火1

8、通电线圈(一)1

9、通电线圈(二)1

10、无处不在的能量1

11、开发新能源1

12、地球的面纱1

13、风从哪里来1

14、降落伞1

15、小帆船1

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1

18、电脑与网络1

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

20、太阳家族1

21、神秘星空1

22、探索宇宙1

23、未来家园1

1、寻找达尔文的足迹1

2、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1

3、我的科学学习历程1

复习3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周 次

时 间

内 容

活动形式

1

2.17—2.22

观察细胞实验

实验

4

2.27--3. 4

摆的秘密实验

实验

5

3.5—3.11

电磁铁实验

实验

8

3.26---4.1

风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

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实验

实验

9

4.2—4.8

小帆船行驶方向与风向关系实验

实验

16---17

5.21—6.10

1、寻找达尔文的足迹

研究与实践

2、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

研究与实践

3、我的科学学习历程

研究与实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非生物和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由不同个体或成员按照一定结构层次所构成的系统,研究某些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保持稳定的。

2、从系统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每一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与作用,激发学生欣赏一些结构、系统本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美。

3、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理解、升华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过搭建模型,分析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访谈、调查、网上查询等方法搜集获得相关的资料;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出较微小的生物或生物细小结构;能通过观察的出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包含的各种动植物;能有根据地设定标准对纷繁的事物进行合理分类;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问题的;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或类比实验证实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假设;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说明理由;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点、关系、产生原因、异同点等,并能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说明理由;能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简易材料独立地制作各种模型;能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特性及数量进行测量或估算;能从实验结构或曲线图中分析或推测出相关的结论;能选用各种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研究结果等展示出来;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能。

2、能大胆地进行设想和推测,敢于发展自己的观点;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制作等活动;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观点、方法、共享资料等信息,并能具体地说出交流的好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能发现或意识到各种常见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美”;能公正地评价别人或自己的研究结果、观点、作品等;能意识到客观事物或时期对人类或自己的重要性;能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表现出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兴趣。

3、能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各种常见简单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说出“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意义;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能正确说出科学研究的大体过程即每个过程的作用;能正确说出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4、能分析、发现、举实例说出各种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帮助;能推测出各种事物中与环境和谐的因素;能举例说明使事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意义;能利用已知的科学技术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

第一单元 风格各异的建筑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力的作用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美,实现科学与艺术、技术、文学等学科的整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单元 奇妙的人体

本单元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体验运动协调、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的快乐;鼓励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帮助。

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

本单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并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习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平衡,模拟生态系统,设计制作生态瓶,并探究如何保持其平衡;分析我们日常的行为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单元 宇宙与航天技术

本单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为了更好地研究的探索宇宙,设计和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离开地球到宇宙中旅行、到宇宙中生活,也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五单元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本单元从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从而加强学生对科学家、科技发展史的了解。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学进度:

单元课课时

风格各异的建筑4课时

奇妙的人体6课时

有序的生态系统4课时

宇宙与航天技术5课时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2课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jihua/1860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