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高中化学教学总结

高中化学教学总结。

对于范文的写作有什么好建议吗?写作中应用最多就是网络范文了。范文对于我们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非常重要,跟随教师范文大全思考“高中化学教学总结 ”也许能给您带来新的启发,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高中化学教学总结 【篇1】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与否,成为衡量影响高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教师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加以应对。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将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在面对着新的教学大背景的前提下,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新课标提出的相关改革方向恰恰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改善的积极引导。高中三年是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极大的阶段,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还是家长角度来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他们积极追求的。但是受限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教师的教学往往是停留在缓慢发展的教学阶段,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这些教学方面,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以探讨。具体来讲,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的提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途径,都可以成为改善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努力的方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正在探索这个问题的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具体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加以实现。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往往呈现一种落后的倾向,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主要展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是在知识的传授上。这也是受到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学制度和规定的影响,在以往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主要承担着教给学生知识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教学的作用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和提高。在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促使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教育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成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要求,为此,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另一方面,教师也往往习惯于自己做课堂的中心,而剥夺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计划中,要让学生去接触那些化学实验和简单的化学操作,以此来推进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能力的双向提高。教师还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会采取言语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长期在这种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下,很难实现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简单来讲,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也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学生为进一步改善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进一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讲,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讲解中,教师无法通过实物进行直观的展示,有时候一些化学实验也不能够在课堂上或者是实验室内让学生进行亲自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实验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相关的实验有个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教学微课视频,这其中有很多是一些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讲解,将学生充满疑惑的部分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通过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式,将其中的精华讲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划分和整理,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和框架,促进他们知识吸收和应用的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容易将化学实验的具体操作给省略掉,但是,对于学生来讲亲自动手实验或者亲自观摩实验的方式,更能够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简单的观看或者动手实验操作之后,学生就会对相关的化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比如说对于钙元素和碳酸元素之间能够发生反应的条件和反映后产生的结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操作,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实验发生、发展的过程来获得对相关操作信息的正确认识。具体来讲,为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课时,安排课堂内理论教学和课堂外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流程的途径加以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一周之内安排适量的实验教学,或者采取教一个理论进行一次实验的方式,或者采取集中化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获得对理论知识的深入认识的教学目的。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成为影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因素之一。学生良好习惯主要表现在可以涵盖学生课前充足的学习准备、学生课后的积极巩固等一系列的内容,与此同时,在课堂之上,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通过教给学生完善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技巧的途径,来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巧能力的提升的教学收益。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明白并意识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教师就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只有在了解到了学习的目的,了解到学习这一知识能够产生的积极的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下,才能够对具体的学习内容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高中化学学习。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还有待教师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加以改善。也只有教师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上对化学教学加以改善,方能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高中化学教学总结 【篇2】

[摘要]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强调要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化学教研的重点,也成为了化学教学目标中的一大难点。那么,在应试教育依旧成为主流的大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有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化学核心素养呢?我结合我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从宏微辨识、平衡思想及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简要阐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化学这一学科更是如此,单纯地掌握化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化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事半功倍、举一反三,并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有效地知识迁移、灵活应用。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宏微辨识、平衡思想、模型推理意识、实验探究能力及科学精神五个维度的素养,本文选取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策略探究,具体如下。

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看似零散琐碎,但用一定的逻辑思维结合巧妙识记,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类表征、信息整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对比分析、分类表征,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通过物质的组成、结构、形态、变化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微观结构决定宏观形态、微观变化决定宏观现象的宏微结合的意识;使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视角,懂得从原子结构层面分析物质形态及宏观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宏微辨识的化学核心素养。例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这一课时,学生应学习C60、石墨、金刚石三种不同类型的碳单质。我先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其微观结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并能准确辨识两种晶体;然后多媒体播放金刚石与石墨的物质形态、硬度、熔沸点等物理性质对比,加深学生对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性质的理解与印象;通过原子键与分子键的概念再次引入石墨与金刚石的性质对比分析,使学生形成宏微结合意识;最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回忆我们学过的晶体,进行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分类,整合知识与自主巩固。如此一来,通过促进学生化学知识迁移,启发学生进行宏微辨识。

我们常说,化学就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科。通过化学反应的学习,渗透变化观念,深化平衡思想,正确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学生形成一般性及概括性的知识,促进高中化学知识正向迁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对立统一,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形成的动态平衡;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新物质的生成原理,正确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启发学生自主归纳化学反应,理解化学反应类型与反应条件,认识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与内在逻辑;通过反应条件、能量转化、实验操作、动态平衡、实际应用等方面学习化学反应,促进学生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的观念与思想。例如教学《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这一课时,首先通过“水是否导电?”这一问题进行新课导入,然后演示实验证明“纯水不导电”,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再分别加入HCl、NaOH、CO2、NH4Cl等物质,通过小灯泡及电流表的变化,判断水溶液的导电性,并结合已经学过的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引导学生归纳“促进水的电离平衡的方法”及“抑制水的电离平衡的方法”,最后通过水的离子积的概念渗透动态平衡思想,促进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充分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动态平衡的本质。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化学特质,它强调通过问题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解释结论、交流评价、质疑创新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并通过自主实践探究,掌握化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化学探究能力。学生在探究化学世界的过程中,运用已经学到的化学原理及化学知识,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规范实验操作,从“做”中“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验操作技能。比如在讲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在导入环节,我提出问题“课本中提到湿润的氯气可以漂白有色布条,那么干燥的氯气可以漂白物质吗?”导入氯气的漂白性;然后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并就这个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由教师引导进行结果讨论,分析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的原理。这样一来,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实验探究能力。综上所述,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需贯彻真正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通过信息整合、分类表征、促进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宏微辨识的化学思想并提高其学习能力;通过渗透化学变化观念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变化本质,归纳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从而深化学生的化学平衡思想,提高化学学习效率;通过引入探究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实验观察、问题分析、现象描述、数据处理等化学探究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化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化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强.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5).

[2]徐海燕.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7(11).

高中化学教学总结 【篇3】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合理地进行分层教育的一种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能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所需求的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尤为普遍,就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展开讨论。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知识积累、学习能力和潜力的不同,把学生分开、分批、分层的一种科学管理化的教学策略,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目的相同,都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在学科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学生为中心安排不同的任务,配置合适的教师进行教学。重点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重视部分“尖子生”或“差生”,做到更为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同时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使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心态,更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和竞争气氛,教育出拥有高专业素质和优良品质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尤为普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以班级为单位的层次化化学教学;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的分层次教学任务。

根据学生化学知识的积累程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高低进行分层次教学,但在体现差异性的同时,不能以“差异性”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学生。另外,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也应当配置不同类型的教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适合不同类型的教师,例如脾气急躁的老师应当配置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而不是理解速度较慢的学生,而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当配置较为耐心的老师。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配合合适的教师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差异进行分班,将知识程度相当的学生分到一起,比较容易安排合适的教学任务。知识水平相当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不会感受到压力过大,优劣明显。这样通过利用分层次教学的优势,有效地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解决了满足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量的问题。另外,学校在进行分班工作中还应当注意保持学生个性,分班过程当中应该考虑到学生思维方式不同和兴趣爱好的不同等,综合考虑后再做出科学合理的分班。分班之后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选用适合的教材进行教学,这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并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科学合理的分班制度能够让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业上有适当的压力,同时良性竞争的环境下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对于学习热情的保持,分层教学也保证了不同知识程度学生对于知识的不同需求。

随着分层次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分层次教学的任务还应当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个体上。在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做到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来进行教学任务的安排。合理的教学任务分配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下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亦使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保持住进步的`势头。另外还需要注意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中的一系列细节问题,分层次的化学教学工作内容应当包括,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次地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化学课堂中的分层次化学教学,分层次安排不同难度和量的适合具体的学生作业,课后分层次进行对应的学习指导,考试安排中分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测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分层教学带来的优势,能够有效地保持资质较好学生持久进步的势头,而对于知识理解较慢的学生,分层教学模式也能够保证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1.心理学的分析表明,知识的获取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的递进式循环的过程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方式各有不同,高中化学的分层教学正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与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给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为学生保持学习动力与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着重解决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学习障碍,并通过合理的分层教学的方式加以解决

高中化学教学的分层教学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部分学生化学知识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给予基础较差的学生帮助,做到不以有色的眼光看待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培养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是解决如何缩小学生间成绩差距问题的合理途径。

学生当中存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增长与全面发展都极为不利。以学生为本,如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服务才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以学生为本,更重要的是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内的知识教授,保证每个学生有所收获并学以致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工作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授业解惑的作用。希望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茹新善。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J]。中国校外教育,(15)。

[2]文庆城,岑春月。化学教学中的紫格尼克效应及其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0(03)。

[3]衡科学,周婷,刘梦婷。化学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9)。

[4]华明平。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景德镇高专学报,(03)。

高中化学教学总结 【篇4】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

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

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因此,既要按照各类反应规律书写,又要注明必要的条件等。

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一定要配平,配平系数为最简单的整数比,要防止假配平。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一是乱套反应规律,如钠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误认为会发生生成铜单质的置换反应。二是乱写逆向反应,如CO2通入CaCl2溶液中误认为会生成CaCO3沉淀。三是乱标或漏写反应条件与生成物状态“↓、↑”,如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时漏写“浓”、“加热”

、“↑”等。四是乱写化学式,如不按化合价写化学式。

在中学阶段规定,无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等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箭头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可逆反应一律用双向箭头即可逆号表示,但不一定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对比示例:

2H2(g)+O2(g)==2H2O(l) △H=﹣571.6 kJ· mol-1

H+(aq)+OH-(aq)==H2O(l) △H=﹣57.3 kJ· mol-1

“热”之别,做足“热”字文章。①由于“热”,各物质要注明聚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分别注明s、l、g,溶液注明aq,同素异形体还应注明名称。②由于“热”,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要写出△H的符号和单位。放热反应,△H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 mol-1。③由于“热”,△H与化学计量数有着对应关系,各物质的系数加倍,△H的数值也加倍。因此,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往往不止一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分数。而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既可以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又可以表示该物质的微粒数(故不能用分数表示),还可以表示同温同压时的体积。

规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上三点:聚集状态、△H的符号和单位、△H与化学计量数的对应关系。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也主要是这三点。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由于绝大多数△H是在25℃、101325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二是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H 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H与可逆符号及等号无关。若反应向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三是热化学方程式中,已注明聚集状态,不用“↓、↑”。

四是反应热△H的单位kJ· mol-1中的“/mol”是指该化学反应整个体系(即指“每摩化学反应”),而不是指该反应中的某种物质。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对比示例:

Ag++Cl-== AgCl↓与AgNO3+NaCl==AgCl↓+NaNO3

“离子”之别,用好离子符号。离子方程式是用离子符号与化学式来写的,而化学方程式是全用物质的化学式来写的。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并揭示这类反应的实质,故一个离子方程式可以有多个相对应化学方程式。而化学方程式只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一个化学方程式只表示一个具体反应,一般只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相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规范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原则:

一是只有易溶于水和易电离的物质才写成离子形式。

二是难溶物、难电离物、氧化物、气体、单质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三是除了要符合电荷守恒外,其余要求与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相同。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产物不合理、漏掉部分反应、错误拆分化学式、要用离子符号的未用、阴阳离子的配比不合理、电荷不守恒、电子不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忽视某物质过量、忽视单个离子水解反应可逆号等。

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对比示例:

硫酸钡的电离:BaSO4== Ba2++SO42-与沉淀反应:Ba2++SO42-== BaSO4↓

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HCO3-H++CO32-与盐酸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的反应:H++CO32-== HCO3-

“电离”之别,是指电解质离解。显然,电离方程式不是离子方程式,左边就一种化学式,可以是电解质,也可以是一种较复杂的离子(如酸式根离子等),右边只有离子符号的就是电离方程式,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式子的左边有离子符号或两边都有离子符号且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就是离子方程式。

二是要符合质量守恒与电荷守恒。

书写电离方程式的常见错误:难溶强电解质写成可逆电离、弱电解质写成完全电离、多元弱酸没有分步电离、未分清酸式盐的各种电离情况。

如硫酸氢钠等强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与熔融状态电离不同:

水中:NaHSO4== Na++ H++SO42-

又如碳酸氢钠等弱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先是完全电离,后部分电离:

NaHCO3== Na++ HCO3- 、HCO3-H++CO32-

水解方程式是表示水解反应的方程式。它包含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电离方程式的对比示例:

HCO3-+H2OH2CO3+O H-与HCO3-H++CO32-

HS-+H2O H2S+OH-与HS-+H2OH3O++S2-(此组迷惑性强)

SnCl2+H2O==Sn(OH)Cl↓+HCl与Al2(SO4)3==2Al3++3SO42-

“水解”之别,是指水发生离解。水解的实质是水的解离,电离的实质是电解质离解。二者表示的意义不一样。水解方程式表示某些盐类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的过程,实际上是盐的电离方程式和水的电离方程式相叠加的式子。水解方程式重在“合”。电离方程式表示酸、碱、盐电离出离子的过程,可在水中电离,也可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电离方程式重在“离”。

规范书写水解方程式的三个原则:

一是单水解一般是微弱的,水解方程式中一般不写“==”、不标“↓、↑”,通常用“ ”表示。

二是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但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多元弱碱盐也是分步水解,但可视做一步完成。

三是阴、阳离子都发生水解时,相互促进,水解趋于完全,书写沉淀与气体的生成物时可用“↓、↑”,中间可用“==”相连。如Al3+离子与CO32-离子互促水解:2Al3++3CO32-+3H2O==2Al(OH)3↓+3CO2↑。但NH4+离子与CH3COO-离子虽互促水解,但水解程度较小,仍用“ ”表示。

NH4++CH3COO-+3H2OCH3COOH+NH3•H2O。

其余与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要求相同。

书写水解方程式的常见错误:单水解未用“”表示、产物不合理、电荷不守恒、多元弱酸盐两步水解合并、未注意有的双水解反应物中不需要加水。

电极方程式(又称电极反应式)是表示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的式子。

电极方程式与电离方程式的对比示例:

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的电极方程式:

阴极2Cu2++4e-==2Cu 阳极4OH--4e-== 2H2O+O2↑

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方程式:

正极O2+4H++4e-== 2H2O 负极2H2-4e-==4H+

复盐明矾的电离: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

“极”之别,是指某个电极上的变化。由于电极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范畴,方程式均要注明电子得失。这就是电极方程式与电离方程式最大的差别。

规范书写电极方程式要遵守的三个原则:

一是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二是遵循加和性原则,两电极反应(半反应)相加,消去电子后得总反应式。

三是遵循共存原则,电解质的环境不同,电极方程式可能不同。

书写电极方程式的常见错误:错判电极写相反的电极方程式、弄错放电微粒、产物不合理、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不注意识别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或固体电解质中的微粒是否参与电极反应、不会利用总反应式等。

电解方程式是表示电解反应的方程式,它包含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电解方程式与电极方程式的对比示例:

用惰性电极电解水2H2O 2H2↑+O2↑

阴极4H++4e-==2H2↑ 阳极4OH--4e-== 2H2O+O2↑

“电解”之别,是指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质的离子分别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显然,电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电极方程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只表明了在原电池或电解池中某一极上的电子得失和物质变化情况,不必注明条件。而电解方程式是概括电解池中阴阳两极电极反应总和的,反映物质变化的总反应方程式,多数反应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用电流强迫反应发生,故要注明“通电”的反应条件。电解方程式就是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规范书写电解方程式要遵守的三个原则:

一是要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时)、质量守恒。

二是一定要在总的电解方程式的等号上注明“通电”字样。

三是要注意H2O在电解池的电极方程式中可拆成H+与OH-,但在总的电解方程式中必须写成H2O的形式,这与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要求一样。

书写电解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不按离子的放电顺序书写造成产物不合理、未掌握用惰性电极电解的四大规律、不注意非惰性电极的阳极参与反应、漏写“通电”条件、由电极方程式加和时未注意H2O不能拆成H+与OH-、未注意熔融电解质电解是无水体系等。

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是表示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方程式。

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与电离方程式的对比示例:

难溶电解质硫酸钡的平衡:BaSO4(s)Ba2+(aq)+SO42-(aq)

“沉淀溶解平衡”之别,本质上是一种溶解平衡的表示法。两式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表示沉淀溶解与沉淀形成处于平衡状态,故需注明固体与溶液的形态,且一定要用可逆号;后者是强电解质,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故用等号。

高中化学教学总结 【篇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一直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增加实验教学,化学教学论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然而,就整体而言,实验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倾向。

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受到各学校设备、仪器、药品、教材、课时的限制。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答实验题就行。

3.部分中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实验教学素质及实验技能不够,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的要求。

4.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受到学科本身的限制。由于许多化学实验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腐蚀性、毒害性,所以教师们更愿意用多媒体代替实验教学,甚至于以讲代做。

5.实验会考(考查)缺乏有效监督、流于形式。

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为了使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其在化学教学中的特殊作用。针对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学校应添加必备的仪器和药品、逐步完善设备,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

第二、改变传统观念、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重课本理论而轻实验教学的现象、把实验教学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三、建立健全对理科教师的评价机制,建议把理化生教师的实验教学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成绩参考依据之一。

第四、积极改进、使用微型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做Na2O2与CO2的反应实验。实验时,取一干净的干燥管,两端放入少量疏松的玻璃棉,中间放置干燥剂无水CaCl2,把干燥管的细口对准蘸有Na2O2的脱脂棉,用嘴吹干燥管的另一端,脱脂棉很快就会燃烧。本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没有任何污染,还可以省略制取CO2气体的操作,并节约了药品。

第五、运用多媒体课件、避免严重危害师生身体健康的实验。例如,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汽挥发出来,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第六、强化高中理化生实验考查监督机制、对于实验操作水平不达标的学生、必须组织重考或者参加下一届考查、彻底杜绝某些学生不喜欢做实验的坏习惯。

第七、应配备足够实验员,并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福利待遇。实验员应该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他不仅懂仪器的性能、还要懂得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充足的化学实验员是化学教师做好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关键。

第八、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实验、掌握各种实验手段,把各门课程的学习融会贯通起来。

第九、根据本地区的情况组织相应实验技能、小制作大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

总之,从化学教学的角度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基础。取消了化学实验,也就扼杀了化学教育;化学实验教学的运作,不仅发展智力更是培养能力,学生科学世界观、及良好学风的形成,更是与化学实验教学紧密相关。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zongjie/10589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