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荐]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4篇。

教师是春蚕,是蜡烛,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是需要编写教案的。教师对于教案的撰写要体现出教学改革的思想,编辑推荐的这篇“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文章读完后会让你收获满满,如果您想要了解这个话题的相关细节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1

昨天上公开课,执教《猫》。感觉还是手忙脚乱,进行不完,一点也不轻松。

我想,或许是我设计的问题太多。四个问题需要四个小组来汇报。就是正常的话,也就是孩子们都能顺利、切题汇报,加上其他孩子的补充评价至少也需要二十到二十五分钟,稍微一耽搁就得三十分钟了,加上课前的资料展示,是很难在三十五分钟之内完成所有预计展示的。

所以设计的问题太多,这是失误的原因之一。其实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一样,课堂也不可能那么完美,那么面面俱到,完全可以舍弃一部分,抓住重点进行。如果一味地追求全面,那结果只能是残缺。---这样的教训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要记住了,不可以再犯。

抓重点,让课堂就像闲庭信步一样。

老师们在评课中说是否可以不设计探究问题,让孩子们自己自由地预习,自由地展示汇报。不要用既定的探究问题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那样孩子们才会有奇光异彩。这不可否认,孩子们自己的想法才是最珍贵的。但是我还是有些担心,那样的话岂不乱了套?该交流的可能会交流不到,不该交流的也许会滔滔不绝地沾满了整个课堂,就像郭思乐教授的博客中引用的一个笑话司马光,你为什么砸缸?一样,岂不把老师急得晕倒矛盾的生本啊!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2

Jk251.Com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常见的课程类型之一,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需要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小组合作、探究实践等,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 注重实践操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需要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4. 加强团队协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需要加强团队协作,通过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分配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加强教学反思。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需要加强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3

得到全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践,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求教师指导的多样化。

1、在资料收集中学会与人分享。

在如何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利用书本、网络,收集资料并与人分享。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课、回家上网、读报刊或利用假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各组重点收集的资料进行班级交流,最后请同学将小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分组粘贴在布告栏上,让全班同学阅读。这样的活动,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通过活动,学生把收集到社区环境美好的图片和资料,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与人合作中分享学生的快乐。

2、从“教师中学”到“学生中心”。

综合实践课的目标是通过亲身体验,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和创新的兴趣,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努力钻研的态度,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思。因此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感,都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主张“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正面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课为培养现代化人才奠定了好的基础,是教育改革的好举措。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进行多样化指导,建立开放型的评课,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这是开放式综合实践课教学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4

第一次接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对我来说还是新生学科,积累的教学经验也不多,上起这样的课不免有些心慌。虽说如此,但在本次的《趣味水果》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伊始,我让学生来猜猜我的“百宝箱”里装的是什么宝?同学们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2、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的能力。如小组在讨论中,就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交流和口头表达能力. 尤其是在小组中动手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的作品真不赖。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4、本次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由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行确定主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还存在这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准备不够充分,本科在选题方面很好,但渉及面较广,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的内容显得有些肤浅,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须要更多的时间。真的是要做到不断延伸和拓展,做到小课题深研究,才能把这门学科做得更好。

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对各种水果的有关知识了解都还比较肤浅,还停留在表层,有些一知半解,一些体验的深度也还有待于加深.

3、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承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4、部分学生还不太能够很好的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果与收获,需要老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评价。

5、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看来,综合实践课要上得成功,不能忘记一点:给学生方法,注意过程指导!还必须得做到小课题深研究。

jk251.cOm扩展阅读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精选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案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智力和思想教育。教案中要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教学反思”,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国教育改革中一种新型的课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方式。

温老师所上的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了解蔬菜的营养》,正是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显著的教学。

温老师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要他们善于把教材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问题、教学的“活”教材,为教学所用,寓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预设的、主观的、封闭的程度,变成激活学生思维的、灵动的开放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课文找出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达到双赢。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温老师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因为,知识与技巧在讨论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讨论中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合作,在成功体验中学习,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2

一、做到学科的有机整合

这一节课中,以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为工具,通过实践活动,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重组和拓展延伸。利用《科学》这门学科来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用《信息与技术》学科中的知识来创建博客;综合《语文》学科进行小记者的采访和报道。

二、结合时事选择主题,学生的兴趣非常的浓厚。

三、展示形式多样。

1、符合各小队的活动主题。例如粉丝带小对他们研究的主题是汶川灾情,他们认为,图片是最能体验这一主题,能让人非常只管地感受灾情,从而引发人们去关注灾情,所以他们选择用剪贴集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2、能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收获。每个学生是各有所长,成果展示和交流,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他们的自信。红丝带小队中的成员都是对电脑非常感兴趣的孩子,这次活动就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他们每天都花很多的时间设计博客,搜集资料,教其他同学进入博客,发博文,对其他同学发的博文进行及时地跟贴。

存在不足:

1、每个小队在汇报时应当向大家介绍自己主题内容,再进行展示。

2、活动环节相扣不紧密,使得课堂教学不够流畅。例如由于博客界面打开速度比较慢,影响了博客的介绍,这个问题是我在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如果能在课前先打开最小化,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3、学生展示时老师的指导跟不上。例如:在博客介绍时,一位学生因为紧张而无法进行展示,这个时候,我就先对他进行鼓励,接着就帮助展示博客内容了。如果这个时候让小组成员帮助展示就更能体现小组合作了。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3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一、从学生兴趣入手开发主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行动上才会更主动,责任感才会更强;反之,如果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在一种欢快、愉悦、充满期待的活动氛围中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

二、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开发主题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内容。

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感受、传递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增长许多丰富的课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

三、以问题为突破口开发主题

研究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问题。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这样一双慧眼,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造就学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从这些一直在学生身边或身上发生、演变的问题入手,选择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四、结合时事开发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活动主题可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逐步展开,抓住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活动的实施中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获得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4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什么?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我同许多老师一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无非是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直到这次指导学生开展“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后,我才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它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二、培养了实践能力

在开展消防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

三、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分享,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

我想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独有的魅力吧!

可以说,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所做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但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我深深体会到:与其它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对于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切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探究、实践,并在活动中得到生成与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5

“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是《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之一。的确,生活是个大课堂,有着数不尽的知识等待着我们的研究探索。由此,我校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师生经历了“提议——讨论——筛选——确定”的决策过程,最终确立了《我的生活,我做主》这个活动主题。五年级师生经过共同商议又确立了“我的生活——巧手DIY”这一子课题。在活动实践过程中,我执教了这节《个性相框的制作》手工制作课。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了,毕竟从去年起,我就开始踏上了“探索”之路;可是,手工制作课于我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有了一些特别的收获:

一、课前准备——一场“恶补”战

这节课的课型是手工制作课,而我天生就是一个手拙的人,审美能力也相对来说欠缺一些。我深深地知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教师自己要是一条河”。就自己目前的水平来看,“一杯水”恐怕也难有,怎么办?“恶补”吧。课前除了布置学生分小组搜集相框的资料外,我自己也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相框的风格、相框的组成、相框的材质、DIY达人制作的各种(包含相框在内的)手工作品……网上查阅着实让我开了眼——原来,相框的世界是如此多彩,DIY的王国是如此绚烂!除了上网查阅资料,我校的美术老师也成了我的“师父”:学习造型设计,学习色彩搭配,学习剪、刻等基本技法……我就如同一个初学的小学生,贪婪地学习着,好奇地探索着……

二、课上践行——忐忑中欣喜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一场恶补战之后,我在忐忑中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堂手工制作课。

课堂伊始,我引导孩子们交流照片中记录的曾经的美好时光,孩子们在交流中感受到曾经的幸福,而我也被感染,心情随之轻松起来。“想不想让照片变得更美呢?”一句小小的提示,让每一个爱美的孩子都有了扮靓照片的想法,我适时地将孩子展示的照片插入课前已经制作好的纸质相框中,一经对比,放入相框中的照片变得更精美了,孩子动手制作个性相框的愿望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充分地点燃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虽然课前我已经搜集了大量的相框的知识,但是在课堂上,相框知识的传授我还是放手交给了学生——由各组组长汇报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虽然幻灯片制作得很简单,但是搜集的知识却是很全面的,不用老师讲,孩子们能够自己学有所得,这确实是值得开心的事啊!

接下来,在DIY小博士的引领下,小组合作探究开始了。30秒钟的探究时间里,孩子们紧紧围绕在一起,饶有兴趣地边看,边猜;边说,边拆;30秒钟后的交流,孩子们则是各抒己见,仿佛如何制作一个个性相框已经是胸有成竹了。而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动手做,因为我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发现了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于是,我出示了两个制作上存在问题的相框,一个色彩单调,一个比例失调,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发现存在的问题。使我意外的是,孩子们马上察觉出这两个相框的问题所在,甚至有的孩子还想出了补救的对策。这真是让我惊喜,要是换做是没有做课前准备的我,表现肯定不及这些火眼金睛的孩子们的。

让我欢喜的不仅仅止于此。在孩子们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我巡视着,也暗暗激动着——这组做的是苹果树,那组想的是小狗啃骨头;这组剪得是可爱的青蛙,那组刻得是逗乐的海绵宝宝;这组用丝带做了蝴蝶结,那组想向老师学习,将纸编的技术也运用到自己的小相框中……看着孩子们层出不穷的创意,我的心也变得愉悦起来。

三、课后静思——遗憾中寻不足

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在兴奋中,自己有着很多遗憾:时间太短了,孩子们好多作品没有做完,一些好的创意没有被充分地展示;时间太紧了,孩子们展示的作品,还没有进行自己的创作阐述;时间太仓促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对作品进行评价,评奖环节有些走过场……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可回过头看看,自己的遗憾似乎都与“时间”耗上了。于是,静下心来,仔细回想,发现了课堂上自己存在的不足:

1、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预想:在巡视中,发现好的创意与做法,及时表扬,并由学生做“小老师”将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分享。而在实际教学中,我看到了很多好的创意与做法,但是,看孩子们做得津津有味,不忍打断,又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没有让“小老师”发挥其很好的引领作用。

2、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我担心时间不够用,心里做了一些挣扎:本节课要不要进行展示,要不要进行评奖?最终自己考虑到课堂环节的完整,在学生作品没有制作完成的情况下,还是进行了展示。最终导致这个环节展示得不充分,评价得也不充分。想来自己真得很后悔,展示与评价完全可以在下一节课来进行,而我只是追求表面上的完整,忽略了课堂的实质,真有些舍本逐末!

3、在时间这个问题上,课前也有所考虑。所以在动手制作这个环节,我通过DIY小博士的提示,要求同学们先进行小组交流,选出优秀的创意,再合作做两个作品,组长做好分工。在巡视中,我发现有3个小组的同学没有按要求做:个别同学不与他人搭档,自己做自己的。当时我觉得孩子的想法很有新意,并没有予以阻止。现在想来,这样的孩子在具有创意的同时,却也缺乏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课堂上我没有认真执行自己的要求,导致小组合作不到位,作品的制作完成方面也大打折扣。

4、虽然课前已经让学生准备了盛放废弃物的盒子,但是,孩子们一旦动起手来,就全部抛之脑后。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是要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抓起啊!

总之,虽然综合实践课现在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了,但是,通过实际教学,我知道,仅靠课前的“恶补”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一切需要我在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在反思中不停地去修正,从而逐渐地走向完善。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要想“上好综合实践课”的路是漫长的,需要我孜孜不倦地探索、向前!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6

本节课教学思路很清晰从观察屋顶的横梁和柱子引出课题《抵抗弯曲》,引出研究抵抗弯曲能力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设计实验研究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跟纸梁的宽度与厚度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厚度增加能大大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再回到生活中的横梁使学生明白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纸的宽度、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实验。难点是对科学实验变量的识别与控制和运用曲线图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对于重点的把握,我注重学生实验前的充分探讨,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发完成实验,发现了纸的宽度、厚度的增加都能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对于难点的攻克,我却花了比较多的心思。科学的课堂应该是科学探究的课堂,在科学探究中学生是主体,在上这个课之前,我也曾经跟学生一起来探讨对比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问题,发现单纯的探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我牵着学生,淡化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基于这个原因,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挑战环节:在讲台上用两个磁带盒和一个纸条搭了一个横梁,请学生上来挑战,在老师搭的横梁的基础上只改变一个条件,让自己做的横梁比老师做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在挑战过程中认识到了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为后面变量定量的控制奠定了一个基础,教学难点就自然攻破了。

这个课我着重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宗旨是体现科学探究体现学生主体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1、挑战环节虽然起到攻克教学难点的作用,但所花的时间可以稍微缩短,上来挑战的学生两个就够了。2、电子白板的运用的确让课堂更加生动,为师生互动搭建了桥梁,但我只让三个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写在白板上而忽视了其他小组的实验回报。3、在挑战环节时间缩短的前提下课堂中的两个实验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同时这堂课也让我知道在以后课堂中应该关注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变得生动、充实、有效。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7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特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具有潜能的生命体,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本身的优势,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让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才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和期望。让他们时常用一双明亮的眼去观察,用一颗灵动的心去触摸,感受世界的多彩,体验生活的律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和其他学科课程改革一样承担着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重大任务,由于这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不同,其学习方式也具有于其他课程显著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网络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我觉得将各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显著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在新课程改革中已经得到重视并推广的课程,已经广为人知,各个学校都结合地区和学校本身的资源优势,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如果冷静思考,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疑惑。为了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理念和独特价值,纠正实践中的偏差,就要对这些误区作深入分析和反思,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更有效、更扎实、更实实在在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认识方面等的他们自己的真实生活中自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自主的研究,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统一制定研究主题,实际上从根本上已经否定了对学生主体的关注。学生并没有改变被动的地位,仍然是由老师或者学校的指挥棒操纵下的一个音符,他们要奏出的是老师编排的乐曲而非孩子们自己的天籁之音!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发现,学生往往对热热闹闹的活动场面很感兴趣,对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十分好奇,但对如何进行实践活动却茫然无知,实验研究注重表面现象,参观体验走走过场,或者在实践活动中稍有收获和体会就非常满足,这样的实践活动虽然热闹但少有实效,想获得参与实践的真切体验和丰富经验也难以做到。这种表面化、形式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及其课程价值背道而驰的。学生缺乏开展实践活动必备的常识,即缺乏必要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对各项实践活动的目标不具体、不明确,是重要的因素。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实践、深度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研究的问题。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国教育改革中一种新型的课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方式。

温老师所上的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了解蔬菜的营养》,正是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显著的教学。

温老师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要他们善于把教材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问题、教学的“活”教材,为教学所用,寓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预设的、主观的、封闭的程度,变成激活学生思维的、灵动的开放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课文找出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达到双赢。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温老师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因为,知识与技巧在讨论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讨论中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合作,在成功体验中学习,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我更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凡是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学生、老师、家长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此外,我还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定位与开展系列活动。参赛的38个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彰显了学校特色和地域特点,活动形式可谓百花齐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课题的生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基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和子课题,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活动总结展示阶段。还可以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开发系列活动主题,既有新鲜感,又有连贯性。

今后,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拓宽课程内容面,拓展资源领域,整合课程资源。不仅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功能,还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深远教育意义,彰显教育功能,这样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更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很重要的,有活力、有激情、有创新的优秀教师指导的活动成效大,能有效推动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与成果的推广,逐步使活动走向课程,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具备一名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资质。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困难与疑惑,将会在专家的引领下,在不断地摸索学习中,找寻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深入、加强,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

从以上几节课中我感受到他们并没有在教学语言上进行严谨的推敲,也没有刻意的限制课堂上每个环节的时间,就像是一位“孩子王”领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做游戏。课堂活而不乱,形散神不散,总是在学生需要引导和帮助的时候教师的作用突显出了。这也正应了当今综合实践活动最新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走向常态化”。今年7月份陈树杰教授在福建举办的“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常态化”的基本特征: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这32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轻松,当然有些地方也需要靠我们的学校和上级领导部门才能解决。但是,我们一线教师能做到的就是把课堂和每一次带领学生活动都做为实施常态化的阵地。在以上课例中,教师不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常态化”吗?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化”并不难,只要我们不过分追求课程的完美性、完整性、和精致化。指导教师不过分关注校长、同行、专家对自己指导课的评价如何,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亲历实践和深度体验,过程和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拒绝表演课、做秀课,消除神秘感,综合实践活动就能成为像语文、数学那样易于操作、易于指导的常态课。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汇总


教师应该为自己的每一节课负责,教师写好教案,才算是为上课做好了精心的准备。教案的字数没有硬性规定,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调整,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综合实践教学反思”的必知知识,感谢您的阅读!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1

1、充分认识初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落实中小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贯彻课程改革要求、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注重知行统一、实践体验、寓教于乐,帮助中小学生认识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各中学要结合课程设置,统筹安排八年级学生到实践基地集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其列入学校教育教学(此文来自)计划,使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实践基地要建立健全《学生综合实践登记制度》,依据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考评情况发放结业证书。今后无特殊情况,凡不能按要求完成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律不颁发初中义务教育毕业证书。

3、多措并举,周密组织,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各初中学校按照教体局统一部署,把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推进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校长要亲自抓,由教务、政教部门组织实施。要根据实践基地确定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积极宣传、动员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要发放征求意见书,积极与家长沟通,认真宣传青少年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作用,取得家长的支持和拥护,并根据实践基地确定的时间安排,切实做好活动的相关工作,参训学校到校前将参训学生划分好学习组(每组30人),就餐小组(每组10人,要注意男女生搭配)和宿舍管理(10人一室);根据收费标准提前做好相关收费,到实践基地时一并足额缴纳。活动结束后,县教体局将对该项工作认真总结,对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并将调控50分纳入对各初中学校的综合督导考核;对组织不力,造成一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全县通报批评。

4、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工作。各初中学校和实践基地要密切配合,把师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大措施,制定出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要建立学生往返实践基地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安排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耐心的教干教师带队,全程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安全。实践基地要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能,防止和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自护自救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5、加强实践教育计划与管理。实践基地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提高活动质量。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实践性、参与性强的优势,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直接参与中,树立劳动观念、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团队精神、磨练意志品质。同时,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活动期间,实践基地要与学校、家长及时沟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及建议,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及时整改,让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2

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整理得较好,整理成了三大类别,但这三大类别,或者说三个问题都是比较大的,其实,下面还可以有一些小问题,老师应该把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归纳到大问题之下,而不应该把这些小问题删掉,学生可以从大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往往问题越小,越容易操作。

二、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学习与协同学习。为了提高本堂课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研究不同的问题。相同的问题可以在一起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效果更好。

三、如何更有效地交流。

应该说,这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很重视,但学生的交流方式比较单一,特别是研究之后的结果,因为时间关系,很多学生没来得及上传,集体交流基本没有。整合以后,交流形式应该更丰富:生生交流、生机交流、师生交流等等,应该是一种立体化的交流模式,这一点,老师做得不够。

四、如何进行评价

评价不应该是形式,不应该简单为:你收获了什么?还应该对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反思,不仅仅对个人进行反思,对小组、集体的活动进行反思。这一点,在本堂课上是做得不够的。

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综合实践课,我觉得她主要的成功之处在于:

1)坚持活动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位老师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你每天的早餐是什么?)引出研究课题,早餐与健康的关系,应该说,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研究动因。同时,在课堂的最后,在学生经过初步的研究活动后,又回到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如何设计更有营养的早餐。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体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1、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且有自己的选择权,可以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有些问题不一定能很好地开展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注重问题的整理和删选,这对学生以后自己学会选择问题,整理问题是非常有好处的。

3、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研究提供了支撑。

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四大支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与认知的有效工具。

综合实践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而在这堂课里,网络为学生自主研究提供了

可能,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和贮存信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进行浏览,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信息量大,且可供选择),整理信息(学生在WORD里修改,整理等),交流信息(学生利用BBS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同伴、老师交流)。这些都是非常可取的。

3)摆正了教师的地位和角色。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和评价者。在这堂课上,教师注重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注重了活动过程中的巡回指导,对学生提出一些方法上的建议,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亲和力也非常强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3

“老师,以后我一定要好好整理家里的垃圾,变废为宝!”“老师,以后我一定不会乱扔垃圾,一定要把垃圾分类,充分利用!”……下课以后,同学们兴冲冲地跑到讲台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看着他们的笑脸,看着他们的那种热情,我由衷地笑了,看来这次课已经到达我所期望的成效,让他们收获不少,这课的学习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也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告诉他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得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垃圾做起。本课的亮点在于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家庭垃圾调查”,活动二“垃圾分类”,活动三“分离可回收垃圾”,活动四“制造再生纸”。 以变废为宝为主线,通过变废为宝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使地球水秀山清的目的,心灵手巧则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也许这节课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瑕疵,但我的总体教学目标已经达成,学生通过动手能力,知道了垃圾如何分类和垃圾的危害,这将成为他们日后进行环保行动的指路明灯。本课的另两个亮点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过程和课堂上合作制成的精美作品。以下将细细道来--“变废为宝”这一主题活动在我班上已开展了一段时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学生从废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废旧物的处理、对废旧物的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保护环境的意识有所提高。在活动一的家庭垃圾调查中,虽然是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但要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参与。这样做不但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学习,还可以引起家庭成员对自觉保护环境的注意。在活动二、三中,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分工合作,由组长分配任务,安排、调控组员各司其职、互相合作。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自己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自行收集材料,自己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从而获得许多关于“变废为宝”的知识。在活动四中,制造再生纸,培养了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他们的作品不仅美观精致,而且很有意义,我想只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学习他人的制作,他们的作品会更加的完美。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课堂上积极地展示和自我表现构成了课堂活跃热烈的气氛。学生能够观察,有发现,能动手操作有收获,能够动脑有所挖掘,各项能力得到了培养,还使学生知道了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白了“变废为宝”的巨大作用,也知道了爱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4

“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是《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之一。的确,生活是个大课堂,有着数不尽的知识等待着我们的研究探索。由此,我校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师生经历了“提议——讨论——筛选——确定”的决策过程,最终确立了《我的生活,我做主》这个活动主题。五年级师生经过共同商议又确立了“我的生活——巧手DIY”这一子课题。在活动实践过程中,我执教了这节《个性相框的制作》手工制作课。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了,毕竟从去年起,我就开始踏上了“探索”之路;可是,手工制作课于我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有了一些特别的收获:

一、课前准备——一场“恶补”战

这节课的课型是手工制作课,而我天生就是一个手拙的人,审美能力也相对来说欠缺一些。我深深地知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教师自己要是一条河”。就自己目前的水平来看,“一杯水”恐怕也难有,怎么办?“恶补”吧。课前除了布置学生分小组搜集相框的资料外,我自己也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相框的风格、相框的组成、相框的材质、DIY达人制作的各种(包含相框在内的)手工作品……网上查阅着实让我开了眼——原来,相框的世界是如此多彩,DIY的王国是如此绚烂!除了上网查阅资料,我校的美术老师也成了我的“师父”:学习造型设计,学习色彩搭配,学习剪、刻等基本技法……我就如同一个初学的小学生,贪婪地学习着,好奇地探索着……

二、课上践行——忐忑中欣喜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一场恶补战之后,我在忐忑中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堂手工制作课。

课堂伊始,我引导孩子们交流照片中记录的曾经的美好时光,孩子们在交流中感受到曾经的幸福,而我也被感染,心情随之轻松起来。“想不想让照片变得更美呢?”一句小小的提示,让每一个爱美的孩子都有了扮靓照片的想法,我适时地将孩子展示的照片插入课前已经制作好的纸质相框中,一经对比,放入相框中的照片变得更精美了,孩子动手制作个性相框的愿望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充分地点燃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虽然课前我已经搜集了大量的相框的知识,但是在课堂上,相框知识的传授我还是放手交给了学生——由各组组长汇报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虽然幻灯片制作得很简单,但是搜集的知识却是很全面的,不用老师讲,孩子们能够自己学有所得,这确实是值得开心的事啊!

接下来,在DIY小博士的引领下,小组合作探究开始了。30秒钟的探究时间里,孩子们紧紧围绕在一起,饶有兴趣地边看,边猜;边说,边拆;30秒钟后的交流,孩子们则是各抒己见,仿佛如何制作一个个性相框已经是胸有成竹了。而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动手做,因为我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发现了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于是,我出示了两个制作上存在问题的相框,一个色彩单调,一个比例失调,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发现存在的问题。使我意外的是,孩子们马上察觉出这两个相框的问题所在,甚至有的孩子还想出了补救的对策。这真是让我惊喜,要是换做是没有做课前准备的我,表现肯定不及这些火眼金睛的孩子们的。

让我欢喜的不仅仅止于此。在孩子们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我巡视着,也暗暗激动着——这组做的是苹果树,那组想的是小狗啃骨头;这组剪得是可爱的青蛙,那组刻得是逗乐的海绵宝宝;这组用丝带做了蝴蝶结,那组想向老师学习,将纸编的技术也运用到自己的小相框中……看着孩子们层出不穷的创意,我的心也变得愉悦起来。

三、课后静思——遗憾中寻不足

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在兴奋中,自己有着很多遗憾:时间太短了,孩子们好多作品没有做完,一些好的创意没有被充分地展示;时间太紧了,孩子们展示的作品,还没有进行自己的创作阐述;时间太仓促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对作品进行评价,评奖环节有些走过场……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可回过头看看,自己的遗憾似乎都与“时间”耗上了。于是,静下心来,仔细回想,发现了课堂上自己存在的不足:

1、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预想:在巡视中,发现好的创意与做法,及时表扬,并由学生做“小老师”将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分享。而在实际教学中,我看到了很多好的创意与做法,但是,看孩子们做得津津有味,不忍打断,又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没有让“小老师”发挥其很好的引领作用。

2、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我担心时间不够用,心里做了一些挣扎:本节课要不要进行展示,要不要进行评奖?最终自己考虑到课堂环节的完整,在学生作品没有制作完成的情况下,还是进行了展示。最终导致这个环节展示得不充分,评价得也不充分。想来自己真得很后悔,展示与评价完全可以在下一节课来进行,而我只是追求表面上的完整,忽略了课堂的实质,真有些舍本逐末!

3、在时间这个问题上,课前也有所考虑。所以在动手制作这个环节,我通过DIY小博士的提示,要求同学们先进行小组交流,选出优秀的创意,再合作做两个作品,组长做好分工。在巡视中,我发现有3个小组的同学没有按要求做:个别同学不与他人搭档,自己做自己的。当时我觉得孩子的想法很有新意,并没有予以阻止。现在想来,这样的孩子在具有创意的同时,却也缺乏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课堂上我没有认真执行自己的要求,导致小组合作不到位,作品的制作完成方面也大打折扣。

4、虽然课前已经让学生准备了盛放废弃物的盒子,但是,孩子们一旦动起手来,就全部抛之脑后。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是要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抓起啊!

总之,虽然综合实践课现在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了,但是,通过实际教学,我知道,仅靠课前的“恶补”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一切需要我在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在反思中不停地去修正,从而逐渐地走向完善。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要想“上好综合实践课”的路是漫长的,需要我孜孜不倦地探索、向前!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5

上完这节综合实践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年级的孩子既活泼又难把握,苦于在放与不放之间找最佳支点,教学任务如何才能在40分钟内有效完成?合作学习的倾听意识怎样落实到每位孩子?……这些都是我课前课后不停思索的问题。回顾本节课,我认为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方面做得还不错。

四个层次的摆圆片活动,前两个层次是动手操作,先是师生合作,明确操作任务,再是两次小组合作,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效合作到有效合作,也就是在实践中积累活动经验,展示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最后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点慢,但我并不急求成,在摆三个圆片这个环节,预设是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摆法,可是在巡视中并没有如我所愿,只找到一个接近从大到小的摆法,为此,我在观察比较出从小到大这种摆法很有序的基础上再来看这种摆法,提示学生如何才能让这种摆法也变得有序呢?学生有了前面的对比分析,很快进行了改正,在这个纠正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无序和有序的区别,从而更易体会有序思想的方便之处。学生的表现让我想到了课堂生成是灵动的,学生的错误是课堂中宝贵资源,用好这美好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别样的光彩。

两人合作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前不久听了一位专家的讲座,谈到小组合作需要关注的十二个细节,其中就有低年级孩子自我调控能力不够,更适合两人合作,为将来四人或更多人数的小组合作提供基础,非常有道理,本节课我就是让学生一人摆一人记,分工明确,不会存在你争我抢的局面,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但有些学生或是不愿参与、或是不会与人合作、或是没有听清要求(我发了两张记录单,有些孩子错误的认为一人写一张),反思我让学生合作前,可能没有更为清晰的说明合作要求,我以为只要进行师生合作示范,应该没有问题,但我忽略了有些孩子注意力是不集中的,他们不能将这个环节和上个环节联系起来,摆圆片又很好玩,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我要摆圆片了,所以造成部分小组的合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在合作学习汇报时,本想突出小组而不是个体,让汇报的小组都站上了讲台,一方面为他们增添认同感,另一方面突出团体意识,但在汇报时两人的合作还不够,在他们潜意识中还没有形成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结果,我也担心时间不够,就没有太花时间去引导如何以小组的名义进行汇报,以后在平常上课时还需要循序渐进。

时间的分配不是很合理,前松后紧,学生在摆一个圆片和两个圆片时太慢,小组汇报三个圆片可以怎样摆时,调控还不够,评价手段还需更加丰富,在不同时段想办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公开教学,我感受到了学生其实很喜欢数学,低年级的孩子也能在有数学味的课堂中找到快乐!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6

反思之一:课程价值的追求与现实取向的偏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价值在于弥补单一学科课程的不足,通过它全新的教学方式的辐射,带动学科课程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然而,学校和教师在实施该课程时的价值取向却发生了根本的偏移。一是某些学校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导致课程实施中出现许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如以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升学校品牌为惟一价值追求,当有上级检查时开出一些课来做样子;二是在经济体制转换的复杂环境中,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从传统的集体主义向利己主义偏移,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决定对工作的取舍和投入精力的程度。调查发现,有大部分教师在课程伊始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失去了热情。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复杂、琐碎的指导工作和相当广泛的指导空间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精力,而经济收入却不如中考考试科目。

反思之二:课程执行的难度与教师素质的薄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师要设计整体的活动方案,在活动方案中要对学习内容、目标要求、组织方式和时间分配等做出安排;在组织实施活动课程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条件;这门课程的特点又决定了没有现成的适合所有学校和班级的教材和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因此,该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追溯教师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毕业后作为教师所受到指导的过程,主要是在分科教学的环境中,受学科教材、教法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多年来所受到的影响以及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更适应传统的学科教学形式。在完成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上的滞后,对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不明,对其本质不了解。一些教师认为让学生玩玩、说说、动手制作即为活动课。在活动中学生、教师的地位、任务不清,教师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去活动,离不开教材的束缚,摆脱不开“教”的方式,在头脑中缺乏学生自主活动的概念,面对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往往是束手无策。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的改变更是受简单的分数评价的影响,教师更是感到不知所措,有的学校甚至干脆忽略评价这一环节。

调整措施: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与不足,应作以下调整。

1.教育行政职能机构应建立专门的部门对活动实施进行专门管理,加大督导力度,坚决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2.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也应有专人负责(因为其它学科课程都有专门的教研人员)。这样便于经常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撰写经验论文、分析活动方案、编制活动案例,提高自身认识,组织教师相互交流,传播先进做法和经验,给一线教师多创造锻炼机会。另外,要集中市、区教研力量对教师在掌握活动课基本规律、活动方式、指导方法、评价措施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操作层面的指导。

3.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因其它课程领域均有“科组”负责),并形成倾斜的管理评价机制,营造课程改革的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创新人才和传播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

4.大学或师范学院应进一步增强对教师研究专业性问题的支持。专家、学者要为教师进行理论层面的辅导,包括国内外教育形势与知识经济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发展、沿革等内容。

5.地方政府要形成配套的教育政策和氛围,以拓展实践活动基地。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7

综合实践课能给我以成功的感受,因为综合实践课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再扮演教材的“执教者”和传声筒作用,教学显得更具生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有效的指导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开放的课程,然而自主不是“放鸭子”从主题活动的确定到最后的总结、汇报、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1: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

教师通过帮助研究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给予指导从而控制研究的进程、方法、质量等因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活动方案、主题和计划。活动方案设计、方法、分工、活动步骤等。我在这一课的学生活动方案设计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再根据学生的方案指导。如:可以到那里去收集、找谁、那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并要预设问题。如果你所收集的资料没有找到,去采访的对象不配合怎么办?等。

2:指导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

对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完善,是汇报、总结、阶段质量高低的关键。三年级的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还比较差,要指导他们学会整理。如:数据的整理――从宏观到具体的统计;材料的汇报――从总体到具体的说明;汇报的方式――可以用统计、说明、画报、录音、视频等手段。

3: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阶段,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及手段进行。根据我校的条件来进行汇报。汇报时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主角和汇报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收获。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任何课程开设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学有所获。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在这一课的全程不管是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还是交流与总结,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选择、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汇报交流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热爱我们的学校。从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到汇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从活动中认识我们的学校体会到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爱护学校。从学校的变迁了解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从小事做起,通过爱校、爱家到爱祖国。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8

第一次接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对我来说还是新生学科,积累的教学经验也不多,上起这样的课不免有些心慌。虽说如此,但在本次的《趣味水果》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伊始,我让学生来猜猜我的“百宝箱”里装的是什么宝?同学们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2、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的能力。如小组在讨论中,就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交流和口头表达能力. 尤其是在小组中动手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的作品真不赖。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4、本次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由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行确定主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还存在这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准备不够充分,本科在选题方面很好,但渉及面较广,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的内容显得有些肤浅,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须要更多的时间。真的是要做到不断延伸和拓展,做到小课题深研究,才能把这门学科做得更好。

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对各种水果的有关知识了解都还比较肤浅,还停留在表层,有些一知半解,一些体验的深度也还有待于加深.

3、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承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4、部分学生还不太能够很好的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果与收获,需要老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评价。

5、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看来,综合实践课要上得成功,不能忘记一点:给学生方法,注意过程指导!还必须得做到小课题深研究。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9

这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了五年级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作为一个在这一学科毫无经验的老师,这一学期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有以下几点初体会:

一、让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生活和回归社会。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综合实践课学生是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让老师当主导,由老师来活动,而应该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三、老师+学生=朋友

老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互提携的朋友关系,而在综合实践课中体现的更为突出。综合实践的“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传授”,而是“指导”。从主题的确立、研究方案的制定、各小组进行深入探究、到研究成果总结汇报、学习的收获,整个实践过程中,都是学生行动,再加老师的指导,相互合作完成的。老师、学生在活动中是平等的探索者,也是相互合作的朋友。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为孩子们创设可以任意高飞的天空和可以尽情跳跃的大海;也希望让我的课堂因为有着平等、民主的朋友之情而更加充满创造的活力、更加多姿多彩。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10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规划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课程的整合”,而“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则是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层面。网络已悄然走近我们的课堂。在对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作出一些尝试的时候,我一直不断地在思考:网络究竟能给目前的教学带来什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而尽可能地避其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构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型?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该怎样定位……在进行《鸟的天堂》这一课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构思和实践中,我也同样反复地做着这样的思考。

本节课,以招聘会的形式展开,分组浏览教学网页,合作探究,创作交流,

全班展示,自由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思维活跃,面带笑容,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快乐、关注的学习态度,哪怕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创作依然具有可圈可点之处,究其原因,大抵基于以下几点:

1、教材自身的魅力。《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是一篇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章,不但文笔优美,而且包含哲理:只要人类尊重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以丰厚的回报,鸟的天堂这一人间奇景的产生,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内涵,给“小鸟天堂”网站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这次活动增添了许多人文气息。

2、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要想让学生有自由的发挥,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度的空间。网络资源的利用,突破了语文学习活动原有的封闭状态,把学习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在这里,学生的身心是完全放松的,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了解关于“小鸟天堂”的一切知识,如“小鸟天堂”的历史、名称的由来、现在的状况及以后的发展等。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是主动的,是出于学生自己的需求,它比灌输式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3、突出了学科间的融合。通过网络,学生不但可以看到群鸟齐舞、百鸟归巢的动人景象(视频欣赏),还可以听到各种鸟的动人歌声(音乐欣赏)。在这一过程中,又要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创作交流时,还要与老师、同学进行口语交际。所以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与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融合。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及互助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通过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学生对于课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的体会也更加深刻了。这一过程,真正达到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小学语文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儿童的天性,诱发儿童的灵性,鼓励儿童的创造性。学生自编导游词或广告词、歌词、诗歌、对联等,给了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既是一种尊重,又是一次创造潜能释放的机会。小学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本体的核心,从学生的成果看,学生的语言实践既充分,又富有个性化,一则一则广告词是学生生命的灵动,更是锤炼语言,领悟语言规律的展示。

综合性和整体性体现在所创设的任务背景空间大,综合性强,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也有利于超越语文、超越自我

5、活动形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设置了“征稿招聘会”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竞争和游戏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鸟勋章”和聘书的颁发更加激发了学生乐于表现、乐于竞争的心理,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兴味盎然、意犹未尽。

然而,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1、部分学生未能完成创作。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师对学生上网操作水平、浏览速度、写作速度等情况了解不足,预留浏览、创作时间较短;二是环节设置上,检复问题表达太过含蓄,造成学生理解有误,拖延了时间;三是对学生创作目的性、浏览的针对性以及网上信息的筛选指导不足,造成学生频频点击网页,却迟迟没有动笔。

2、小组间交流、配合不够,展示作品表现力不足。由于浏览网页占用了较多时间,展示时间已到,好多小组才刚刚完成,至于如何表演、如何设置情景,角色如何分配才能使自己的展示声情并茂已无瑕顾及;一些提早完成的同学,也因教师指导不足,而没有很好地熟悉和交流,上得台来才仓促商量,故而本来形式新颖、内容活泼的作品,却因一次次的中断而失去了活力,这是教师深感遗憾和自责的地方。

3、教师对站的讲解演示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对网上内容知之甚少,不能有的放矢,从而延长了学生网页浏览时间,影响了展示交流的效果。

4、教师指导表面化。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网页的使用操作、学生创作内容指导较多,而对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动作表情的添加及内容表现力却涉及很少。可见,教师任务性太重,并未全身心融入学生之中,潜心欣赏、感受其作品中特有的童真童趣,由衷地为之兴奋,为之骄傲,这也是影响学生情绪和表现力的一大因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虽然这也许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但毕竟让我们领略了网络资源的巨大空间和神奇魅力,今后我们将更加积极地探索、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更加自由、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11篇


教师是接触知识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帮助普通教师丰富教学经验,要找优质文章吗“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是您的不错选择,还希望您能从本网页有所收获!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1

最近几年来,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越来越重视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智能,还能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能使学生以体验生活中的经验;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而教师通过课前设计与组织,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解决有关问题,收到了怎样的结果,还要使学生通过实践中的观察、亲临操作、合作交流、把实践活动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解剖有关提出的数学问题和概念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收获感悟。

上好综合实践课需要我们教师先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相互探索,相互研究,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不求面面俱到,让学生去探索,适时点拨和启发。通过动脑、动手操作,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培养了手脑并用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其次,当学生的心理产生波动时,让他们放松,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大胆提问,面向学生的问题在实践中指导解决。对于活动中学生出现的质疑,可以放手让生生之间交流与合作探究。有利于把学生发散的数学思维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加深了学生课上所学知识的认可。

总之,教师指导需要要适可而止,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既不能把学生的状态放养,又不能控的太紧,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数学活动目的。有助于学生对活动主题进一步研究,在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强调操作步骤有序性和规范性。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气氛。让数学回归生活,这样使得学生的对活动充满着好奇心,产生去探索、研究的兴趣。从而真正使综合实践课尽最大限度发挥对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2

综合实践学科经过课改几年的实践尝试,关于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在思考如何深层次的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实践探究活动更具科学性、开放性、实效性和可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探究能力得到锻炼,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这几年,我校通过运用树状图寻找活动探究的问题,形成活动小主题,学生的研究能力逐年提高,很多同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今天我想通过在景行小学的尝试教学,将一种寻找主题的方法传递给更多的同学。

以往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学生的活动主题有些学校来自于学校或者是老师,有的也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和对生活的观察,而在实际探究活动中,由于有些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些研究主题,但不乏有一些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提不出任何想研究的主题。每一个班级里总会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如何确定自己研究的问题感到茫然,不会确定活动主题。

今天这节课,就是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运用树状图确定自己的探究方向,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研究的问题。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树状图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差异程度,在众多的问题中,将研究的范围集中在一个点上,更具体、更便于操作,同时还可以生成许多后续研究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活动,每一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有事可做,这样的事是学生自己想要去完成的,把学生的被动探究变成主动探究。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要达到的目的。

在谈到主题与问题,这几年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学生都是先会提出一个个感兴趣的,想了解和疑惑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开题课景行小学的同学也得出一个个感兴趣想了解和疑惑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思考。由于课时有限,我计划把提炼成主题这一环节安排到下一次课完成。如:对小鱼各部分鱼鳍在游泳中有什么作用?提炼出研究主题:小鱼的“桨”,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学生在文字的表述有一定的难度和差异,我将在下一次课把学生自己研究的问题与有研究同类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根据小组的研究内容归结成有趣的主题。

今天的课已经达成了我预定的目标,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来看,基本掌握了运用树状图寻找确定探究问题的方法。

在课上,我更关注的是方法的指导,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力求让每个学生经历全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

关于树状图,我突出其两个用法:可以个人使用,把自己得出的每个问题逐一研究完,形成研究成果;也可以小组合作使用,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由于我这个学期刚执教综合实践学科,对课堂上生成的一些问题调控能力还不到位,有待于今后不断地磨练,真诚的希望各位专家、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3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特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具有潜能的生命体,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本身的优势,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让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才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和期望。让他们时常用一双明亮的眼去观察,用一颗灵动的心去触摸,感受世界的多彩,体验生活的律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和其他学科课程改革一样承担着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重大任务,由于这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不同,其学习方式也具有于其他课程显著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网络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我觉得将各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显著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4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这是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根本标志,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经验。在设计《家庭餐桌礼仪》这节课时结合我校的校本学习的内容《弟子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这一节课做好铺垫;然后从学前班同学在饭堂就餐表现-----这个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帮助他人、餐桌礼仪知识的学习动力;在学习家庭餐桌礼仪时,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获取信息;在观察其他同学的就餐行为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交流,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尊敬长辈、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节课的做得比较成功之处有:

1.学生分小组设计宣传餐桌礼仪的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宣传方案来进行家庭餐桌礼仪的宣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化的掌握好家庭餐桌礼仪。在学生的活动成果的初步展示上也呈现出多样性,如:。1.制作餐桌礼仪小报。2.制作宣传画。3.到各个班宣传、表演。4.讲有关餐桌礼仪知识的小故事等等,反映出学生独特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2.关注细节,给予学生鼓励和方法的指导。从学生的心里特点来说,学生的虽然的探究新区往往是不持久的,特别是在活动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那就需要老师敏锐的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给予及时的鼓励和鞭策。例如,在小组选择本小组的宣传方案时,有点小组制作的宣传画不够美观,我就指导他们课后请教美术老师;有的同学想讲故事的,我提醒他大胆的尝试;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

没有注意把握好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在寻找小芳在家里吃饭时的错误表现活动之后,唐正寅乘着我走到他身边时,说了他的看法,他觉得小朋友之所以有这样好的家庭餐桌礼仪,是因为家里父母的纵容,没有做到必要的教育。如果当时能够引导他在制作宣传方案时考虑到教育家长帮助孩子上就更好了。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5

通过这次课程研磨,有感于综合实践这一课程的设立,我们开始正视它:这是课改的新生儿,这一名应该成为课改大潮中的宠儿,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师资力量得不配套,理念的差距,导致了他在众多的课程中最不受重视,甚至有老师三两节课把全书的内容教完,好为主科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为改变这种可有可无的状态综合实践课要如何找回自己的出路,重新焕发其应有的光彩呢?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机构落实;即校长一把手要真正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闪亮起来;同时,建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实施小组,配齐师资,职权分明。

二、课题引领,主题分明;确立一个学校整体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让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

三、强化研训,立足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方面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程是否得以落实,立足校本,强化研训,无疑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径。

四、凸显综合,注重实践;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实践,落在活动,基础在综合。不要拘泥于某一学科,某一个固定的内容,因此国家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教材。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如学校所处环境、地理位置、学生来源、家长素质、学校及家长学生的社会关系等等,确定适合本校学生发展、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校本教材。然后逐步落实,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活动中,在实践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激励情感。

五、课时到位,评价跟进;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提供必要的课时保障,同时对课程、对教师、对学生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监控、管理、评价体系,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六、保证常态,经费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课程成本相对传统课程要高。无论人力成本、精力成本,还是物质成本、经济成本,都要比传统的语、数、外等学科要高,因此学校要保证课程的常态化,就必须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当然相应的监督体系也是促进课程常态的必要支撑。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6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通过写研究方案,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使学生关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意识。

活动准备:

课前学生调查统计自己家庭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及数量,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材料。

活动过程:

一、汇总课前调查的资料

1、出示两组图片,学生谈想法,在对比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四人小组交流调查表,初步了解每家产生的垃圾种类及数量。

3、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调查结果,教师适时点评。

4、联系柳州市八十万户家庭,出示具体数据,引导学生体会一日、一月、一年所产生的垃圾量。

5、说明:柳州实际所产生的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猜想:全世界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展示一组有关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文字数据)

7、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说明垃圾与生活的联系,并出示课题。

二、确定活动主题

1、学生结合刚才有关垃圾的图片文字,说说自己对于“生活中的垃圾”想了解和研究的问题,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归纳为四个主题:来源;危害;种类及处理;变废为宝。

3、教师进行选题的提示引导,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了解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4、学生思考讨论,对四个主题用手势1、2、3、4进行表决,进行换位分组,推选组长。

三、设计研究方案

1、教师进行填写研究方案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填写研究方案表,教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代表分别将本组的活动方案向全班同学汇报,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四、小结:

1、评价学生的方案及表现。

2、对后继研究活动的引导和激励。

反思:

本活动主题的选取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目前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其中垃圾的危害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作为小学生,更应该关注身边的现象,因为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这个活动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了解垃圾的相关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同时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减少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的活动中。所以,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确立了,就是“生活中的垃圾”。

本课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首先出示图片对比,让学生初步体会垃圾的危害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后是交流展示自己的课前对身边现象的调查结果,再联系我们柳州市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一步重视这个问题,激发起研究兴趣。

然后是放开手让学生切实经历活动主题实施的全过程,自主选题、制定方案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提示巡视,发展他们的规划与组织的能力。

然后是研究方案的展示与交流,让学生讨论借鉴,互补提高,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并为活动的展开做好充分合理的准备,

小结时,对学生本课的表现进行肯定,鼓励他们保持热情继续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活动。

我的感悟:

本课教学实施过程中,时间的分配方面不够合理,学生没有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研究方案表全部填写完,这与我设计制定方案环节时没有考虑周详有关。而且让学生将方案的全部项目在课堂时间内填写完,不能突出重点,不够很好的将难点突破。

听课领导给我提出了改进意见:在学生们进行分组制定研究方案时,应有侧重点,考虑突出自己研究主题方面的计划应怎样施行?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其余的项目可以在课后完成。在学生展示研究方案时,教师也应相应地对学生计划中实行过程的难点进行点拨,强调外出调查时的安全事项,充分发挥自已身边资源的作用。

总之,在这次的整个活动中,学生们积极自主的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结果。虽然不是很完善,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整合。这其实就是最好的“结果”,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相信在后面的汇报讨论会、设计宣传小报、废物利用作品展示及清除垃圾行动日等一系列后继活动中,学生们能走入生活,走入社会中,真正享受了综合实践课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收获,获得更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机会。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7

《畅游小榄水色匝》这一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小榄这一地方特色,选择了学生有浓厚兴趣的身边事作为研究课题。它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探究生活,与学生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乐于探究。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从课堂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堂,采用了考察调查——查阅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的活动过程。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组合,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活动能力培养的目的。

因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性课题的开展,搜集资料十分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搜集资料,关键在于合作与分享。这次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搜集资料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所以在资料搜集阶段,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是教师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增智,在活动中成长。相信这一次活动将使学生在调查和设计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的河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为家乡添光彩。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自觉性、能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得以锻炼,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具有很大的实效性。

(一)成功与收获:

1.活动的每个环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从汇报中可以看出,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在开展活动时,人人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探究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团结、协作的乐趣与好处。

3.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研究,非常重视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4.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他人。

5.小组的力量无穷。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实践,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由选择主题,确定主题到深入主题,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在活动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6.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凡事都要靠自觉的意识增强了。

(二)不足与遗憾:

1、小组合作方式的指导还不够细腻。本次活动课前课上都要学生大量进行合作探究,但学生年龄尚小,活动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细致地辅导和帮助,但我在一些细节上还是考虑不周。

2、教师自身的知识过于单一浅薄。由于教师自身对水色匝缺乏专业的探索与研究,虽然我在活动前搜集大量有关桥的资料,努力充实对水色匝的文化知识,但在教学时,还是觉得自身知识的薄弱。

我觉得,在这次活动中,我与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得到的是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老师得到的是学生成功后的成就感,我与学生一起,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成长。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8

在这节结题课中,老师给同学们总结了前段时间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乘坐了绿色公交车,一路乘车,一路观赏,一路聆听,一路思考,一路收获。对中山的绿色公交体味了一番,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同学们在这次“绿色公交,我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益良多。同学们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表现得很棒,通过交流合作、亲身躬行,收获颇丰。

我个人觉得,能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与生活接触,与不同职业的人交流合作,懂得为了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一定要亲身躬行。说白了,勇于实践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外出采访时,要求学生要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礼貌有技巧地请求别人(与绿色公交有关的人员)接受采访。

其中胆子较大的小美和她的家长就主动积极地带上腼腆害羞的小华到公交车车站采访乘客。小华走在路上就不停地问小美能不能不要她开口问,她负责记录行不行。小美妈妈一直拉着她的手让她不要那么紧张,一边教她等会儿该如何向别人提问。小美和她妈妈一人一边拉着小华很快就到了公交车站,而被鼓励了无数次的小华还是胆怯地躲在小美的妈妈后面,直到小美拦下了一位热情的阿姨,拼命招手叫她过来,小华才怯怯地从小美妈妈背后走出来。在大家的鼓励下,小华终于拿起了记录本和笔走向受访阿姨。

慢慢的,看见小美与受访者聊得开心,小华也终于上前与阿姨聊了起来。看见小华的进步,笑起来的不仅仅是小美和小美的妈妈,还有带队的老师和路上行人。

其实综合实践课与其它科目比起来,其重点就是指导孩子在学习之余,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与人沟通、懂得有礼貌、有技巧地通过他人获取信息。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9

本节课教学思路很清晰从观察屋顶的横梁和柱子引出课题《抵抗弯曲》,引出研究抵抗弯曲能力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设计实验研究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跟纸梁的宽度与厚度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厚度增加能大大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再回到生活中的横梁使学生明白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纸的宽度、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实验。难点是对科学实验变量的识别与控制和运用曲线图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对于重点的把握,我注重学生实验前的充分探讨,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发完成实验,发现了纸的宽度、厚度的增加都能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对于难点的攻克,我却花了比较多的心思。科学的课堂应该是科学探究的课堂,在科学探究中学生是主体,在上这个课之前,我也曾经跟学生一起来探讨对比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问题,发现单纯的探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我牵着学生,淡化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基于这个原因,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挑战环节:在讲台上用两个磁带盒和一个纸条搭了一个横梁,请学生上来挑战,在老师搭的横梁的基础上只改变一个条件,让自己做的横梁比老师做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在挑战过程中认识到了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为后面变量定量的控制奠定了一个基础,教学难点就自然攻破了。

这个课我着重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宗旨是体现科学探究体现学生主体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1、挑战环节虽然起到攻克教学难点的作用,但所花的时间可以稍微缩短,上来挑战的学生两个就够了。2、电子白板的运用的确让课堂更加生动,为师生互动搭建了桥梁,但我只让三个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写在白板上而忽视了其他小组的实验回报。3、在挑战环节时间缩短的前提下课堂中的两个实验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同时这堂课也让我知道在以后课堂中应该关注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变得生动、充实、有效。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10

一、综合实践课给我的启示:

综合实践课能给我以成功的感受,因为综合实践课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再扮演教材的“执教者”和传声筒作用,教学显得更具生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学生生活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学生虽然已在学校生活了近2年,但对学校的历史、现况到底了解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学校,树立主人翁意识,以便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于是,就产生了这一活动主题。

二、有效的指导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开放的课程,然而自主不是“放鸭子”从主题活动的确定到最后的总结、汇报、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1、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

教师通过帮助研究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给予指导从而控制研究的进程、方法、质量等因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活动方案、主题和计划。活动方案设计、方法、分工、活动步骤等。我

在这一课的学生活动方案设计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再根据学生的方案指导。如:可以到那里去收集、找谁、那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资料?

并要预设问题。如果你所收集的资料没有找到,去采访的对象不配合怎么办?等。

2、指导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

对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完善,是汇报、总结、阶段质量高低的关键。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还比较差,要指导他们学会整理。如:数据的整理――从宏观到具体的统计;材料的汇报――从总体到具体的说明;汇报的方式――可以用统计、说明、画报、录音、视频等手段。

3、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阶段,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及手段进行。根据我校的条件来进行汇报。汇报时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主角和汇报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收获。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任何课程开设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学有所获。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在这一课的全程不管是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还是交流与总结,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选择、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汇报交流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热爱我们的学校

从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到汇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从活动中认识我们的学校体会到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爱护学校。从学校的变迁了解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从小事做起,通过爱校、爱家到爱祖国。

五、要思考的问题:

在小组交流时的形式怎么更多样?面更大一些?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 篇1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门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为价值取向。在活动中,我觉得要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与分享、学会协调与合作。要积极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结合实际,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立足现状,勇于创新。之前虽和学校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当我真正上课后才明白经验是一回事二实践是另一回事,这四个星期的上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一、在现有的条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学生行。

在小学,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综合实践课,他们的能力行吗?学校的条件行吗?经过这段时间的亲身实践与学习,大家的讨论表明,以前我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耐心与长时间的培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二、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教”,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要知道,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们确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提示,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而且对课堂的兴趣也会消失,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实践,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三、要改变旧的观念,增强新的血液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的手脑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5篇


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泉,优秀的教师应当意识到教案对于课堂和教学的重要性。教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案由哪些重要内容组成?这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是作者用心创作的希望您会喜欢,感谢您的阅读!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篇1)

综合实践活动把孩子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他们的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发展,视野得到拓展,道德观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挥。在这堂《话说家乡》的综合实践课中,我是指导者,同时我也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收获颇多。

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本次活动力求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做到面向全体,全员参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主题的确定,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熟悉且感兴趣,乐于探究。这次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走进了一个开放的时空,给学生创造了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的机会。

二、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

了解家乡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并不是本次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保护家乡环境的行动中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注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观察、调查、访问、研究中真正意识到保护家乡环境已刻不容缓,从而产生马上保护环境的动机。实践中,学生不但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听、说、读、查、思等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三、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采访,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出谋划策,分享实践学习的酸甜苦辣,学会谦让、协调,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提高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中,学生耳闻目睹了环境现状,为环境污染,为当今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为未来人们的生存环境等深深忧虑,也深感只有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净化、美化环境。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关系自然与社会,学会思考人类、自然与世界如何和谐发展,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它对教师具有无穷的美丽,又富有很强的挑战。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生成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我最大的困惑。可见,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充实自我,与学生共同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篇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各个学校的具体安排我觉得不应该是统一规划、整齐划一的。就我个人的肤浅认识而言的话,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时代的产物,普遍来说,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动脑能力不是很强,动手能力更差。这不是孩子们的错,而是这个时代发展到今天,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以至于孩子们自己觉得不需要动脑动手,好多家长对孩子们的动脑动手能力训练也缺乏一定的认识。可是作为我们教师,特别是教了多年书的教师对这个问题要多思考,多关注。应该要看到孩子们的优点,更要看到他们的缺点并加以指正。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产生了。

现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这项活动,我们学校也毫不例外。我觉得这门课的开展在全国各省的学校来说也好,或者各个地区的各个学校也罢,都应该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内容,譬如我们省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也在各个学校陆续展开,这同样蕴含契机,二者本是同根生,一点都不冲突。这就可以成为我们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内容的指南针。于是我们学校就将《龙船调》定为大家唱的主打曲,将《清江舞》、《摆手舞》作为大家跳的主要内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各位同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的祖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无私奉献吧!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篇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需要通过各个活动领域的实施得以实现。尽管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侧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

《茶叶的聚会》这一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指导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实践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如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茶文化方面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带领学生走进茶园学采茶,学种茶树,开展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实践,进行劳动与技术方面教育;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不定期举行义务送茶活动,让在田间干活的农民,让路边开车口渴的人们能及时喝一口浓香四溢的凉茶,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做人的意义;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调查、考察和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删选和整理,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和答辩;鼓励学生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5000年茶文化,并在校园举行有关《茶叶的聚会》成果展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从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既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又较好地把握了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这种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既符合学生认识心理规律又体现课程综合化课改要求。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应人为地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机械地割裂开来,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四门课程来教学。要明确的是,按分科的方式对待综合课程是明显的错误。这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提出来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的主题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过程,使各领域得到有效整合。另外,《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理念。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篇4)

很荣幸3月17日参加了在高区一小举行的高区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第一次作为讲课老师站上这种活动的讲台,心里既紧张,又激动。此次我执教的是《奇妙的陀螺》,通过这次讲课,自己收获颇多!

本次课的设计,本着取材生活的原则,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原来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制作的素材,在体验玩的乐趣的同时,又能从中有所收获,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本次课由谈话导入课题,在初步认识陀螺后,激发学生做陀螺的欲望。让学生在初次做陀螺的尝试下,发现制作纸陀螺的基本要求。然后在进一步的制作中,自己探究发现让陀螺旋转时间更久的奥秘,再根据发现改进陀螺,装饰陀螺,之后设计了一个陀螺大赛,调动孩子们的热情。最后,简单介绍陀螺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一个拓展提升。整堂课的设计流程比较简单清晰,此次讲课还算比较顺利的把整堂课完整的上了下来,大多环节都达到了预设目标,较好地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不过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下面主要就自己在本次讲课中的感受,反思一下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

一、课堂语言不够精炼,评价语不到位。

在此次讲课中,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在语言方面的不足,觉得有些问题表述不够精炼,随意性的语言有点多,当然最主要的不足是缺少课堂评价语,孩子们回答的问题或者想法都不错,但是我大多时间都是一句简单的“好”、“不错”一带而过,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评价,我觉得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多学习、多改进的地方。

二、赛陀螺环节没有出现预设的课堂效果。

本来赛陀螺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孩子们应该积极踊跃参加才对,可能是由于前面对于影响陀螺旋转时间因素的掌握不到位,孩子们的改装效果一般,而且速度较慢,所以在规定时间内只有个别小组选出了代表,有几个小组的代表上台热情不高,而且在赛陀螺时,可能我组织的不够好,没能调动孩子们的情绪,比赛过程比较平淡,没有展现孩子们那种天生的竞赛热情。今后在组织课堂方面还需要多加锻炼,不断提高。

三、小组评价流于形式,没有自然融入课堂。

此次在执教中临时加了小组评价的内容,为的是更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组织课堂,但是由于之前试讲时没有使用过,所以在本次执教中小组评价使用的不是很到位,比如,有个小女孩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而且讲的非常有道理,若我在给她肯定的同时,适时将他们小组的小陀螺上升一格,相信更能有效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我的小组评价基本都用在了组织课堂上,这样的评价形式没有发挥实质作用,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不够自然。今后要避免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活动,有效设计小组评价,达到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调动课堂气氛的效果。

这次的备课、磨课、讲课经历让我收获很多,在发现自己教学中不足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一堂好课并不仅仅要有好的教学设计,更关键的是要带给孩子们发现知识、享受知识的体验,创设高效课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反思(篇5)

一、综合实践课给我的启示:

综合实践课能给我以成功的感受,因为综合实践课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再扮演教材的“执教者”和传声筒作用,教学显得更具生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学生生活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学生虽然已在学校生活了近2年,但对学校的历史、现况到底了解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学校,树立主人翁意识,以便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于是,就产生了这一活动主题。

二、有效的指导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开放的课程,然而自主不是“放鸭子”从主题活动的确定到最后的总结、汇报、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1、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

教师通过帮助研究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给予指导从而控制研究的进程、方法、质量等因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活动方案、主题和计划。活动方案设计、方法、分工、活动步骤等。我

在这一课的学生活动方案设计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再根据学生的方案指导。如:可以到那里去收集、找谁、那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资料?

并要预设问题。如果你所收集的资料没有找到,去采访的对象不配合怎么办?等。

2、指导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

对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完善,是汇报、总结、阶段质量高低的关键。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还比较差,要指导他们学会整理。如:数据的整理――从宏观到具体的统计;材料的汇报――从总体到具体的说明;汇报的方式――可以用统计、说明、画报、录音、视频等手段。

3、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阶段,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及手段进行。根据我校的条件来进行汇报。汇报时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主角和汇报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收获。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任何课程开设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学有所获。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在这一课的全程不管是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还是交流与总结,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选择、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汇报交流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热爱我们的学校

从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到汇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从活动中认识我们的学校体会到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爱护学校。从学校的变迁了解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从小事做起,通过爱校、爱家到爱祖国。

五、要思考的问题:

在小组交流时的形式怎么更多样?面更大一些?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系列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想教学计划按步骤推行,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是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的重难点差异上进行掌握的,一篇课堂教案要如何去撰写呢?教师范文大全阅读了众多文章后发现“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堪称精品,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篇1】

通过这次课程研磨,有感于综合实践这一课程的设立,我们开始正视它:这是课改的新生儿,这一名应该成为课改大潮中的宠儿,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师资力量得不配套,理念的差距,导致了他在众多的课程中最不受重视,甚至有老师三两节课把全书的内容教完,好为主科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为改变这种可有可无的状态综合实践课要如何找回自己的出路,重新焕发其应有的光彩呢?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机构落实;即校长一把手要真正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闪亮起来;同时,建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实施小组,配齐师资,职权分明。

二、课题引领,主题分明;确立一个学校整体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让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

三、强化研训,立足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方面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程是否得以落实,立足校本,强化研训,无疑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径。

四、凸显综合,注重实践;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实践,落在活动,基础在综合。不要拘泥于某一学科,某一个固定的内容,因此国家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教材。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如学校所处环境、地理位置、学生来源、家长素质、学校及家长学生的社会关系等等,确定适合本校学生发展、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校本教材。然后逐步落实,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参与到活动中,在实践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激励情感。

五、课时到位,评价跟进;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提供必要的课时保障,同时对课程、对教师、对学生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监控、管理、评价体系,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六、保证常态,经费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课程成本相对传统课程要高。无论人力成本、精力成本,还是物质成本、经济成本,都要比传统的语、数、外等学科要高,因此学校要保证课程的常态化,就必须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当然相应的监督体系也是促进课程常态的必要支撑。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篇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需要通过各个活动领域的实施得以实现。尽管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侧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

《茶叶的聚会》这一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指导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实践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如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茶文化方面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带领学生走进茶园学采茶,学种茶树,开展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实践,进行劳动与技术方面教育;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不定期举行义务送茶活动,让在田间干活的农民,让路边开车口渴的人们能及时喝一口浓香四溢的凉茶,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做人的意义;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调查、考察和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删选和整理,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和答辩;鼓励学生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5000年茶文化,并在校园举行有关《茶叶的聚会》成果展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从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既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又较好地把握了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这种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既符合学生认识心理规律又体现课程综合化课改要求。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应人为地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机械地割裂开来,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四门课程来教学。要明确的是,按分科的方式对待综合课程是明显的错误。这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提出来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的主题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过程,使各领域得到有效整合。另外,《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理念。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篇3】

很荣幸3月17日参加了在高区一小举行的高区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第一次作为讲课老师站上这种活动的讲台,心里既紧张,又激动。此次我执教的是《奇妙的陀螺》,通过这次讲课,自己收获颇多!

本次课的设计,本着取材生活的原则,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原来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制作的素材,在体验玩的乐趣的同时,又能从中有所收获,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本次课由谈话导入课题,在初步认识陀螺后,激发学生做陀螺的欲望。让学生在初次做陀螺的尝试下,发现制作纸陀螺的基本要求。然后在进一步的制作中,自己探究发现让陀螺旋转时间更久的奥秘,再根据发现改进陀螺,装饰陀螺,之后设计了一个陀螺大赛,调动孩子们的热情。最后,简单介绍陀螺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一个拓展提升。整堂课的设计流程比较简单清晰,此次讲课还算比较顺利的把整堂课完整的上了下来,大多环节都达到了预设目标,较好地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不过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下面主要就自己在本次讲课中的感受,反思一下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

一、课堂语言不够精炼,评价语不到位。

在此次讲课中,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在语言方面的不足,觉得有些问题表述不够精炼,随意性的语言有点多,当然最主要的不足是缺少课堂评价语,孩子们回答的问题或者想法都不错,但是我大多时间都是一句简单的“好”、“不错”一带而过,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评价,我觉得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多学习、多改进的地方。

二、赛陀螺环节没有出现预设的课堂效果。

本来赛陀螺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孩子们应该积极踊跃参加才对,可能是由于前面对于影响陀螺旋转时间因素的掌握不到位,孩子们的改装效果一般,而且速度较慢,所以在规定时间内只有个别小组选出了代表,有几个小组的代表上台热情不高,而且在赛陀螺时,可能我组织的不够好,没能调动孩子们的情绪,比赛过程比较平淡,没有展现孩子们那种天生的竞赛热情。今后在组织课堂方面还需要多加锻炼,不断提高。

三、小组评价流于形式,没有自然融入课堂。

此次在执教中临时加了小组评价的内容,为的是更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组织课堂,但是由于之前试讲时没有使用过,所以在本次执教中小组评价使用的不是很到位,比如,有个小女孩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而且讲的非常有道理,若我在给她肯定的同时,适时将他们小组的小陀螺上升一格,相信更能有效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我的小组评价基本都用在了组织课堂上,这样的评价形式没有发挥实质作用,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不够自然。今后要避免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活动,有效设计小组评价,达到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调动课堂气氛的效果。

这次的备课、磨课、讲课经历让我收获很多,在发现自己教学中不足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一堂好课并不仅仅要有好的教学设计,更关键的是要带给孩子们发现知识、享受知识的体验,创设高效课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篇4】

《畅游小榄水色匝》这一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小榄这一地方特色,选择了学生有浓厚兴趣的身边事作为研究课题。它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探究生活,与学生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乐于探究。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从课堂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堂,采用了考察调查——查阅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的活动过程。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组合,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活动能力培养的目的。

因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性课题的开展,搜集资料十分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搜集资料,关键在于合作与分享。这次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搜集资料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所以在资料搜集阶段,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是教师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增智,在活动中成长。相信这一次活动将使学生在调查和设计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的河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为家乡添光彩。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自觉性、能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得以锻炼,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具有很大的实效性。

(一)成功与收获:

1.活动的每个环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从汇报中可以看出,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在开展活动时,人人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探究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团结、协作的乐趣与好处。

3.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研究,非常重视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4.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他人。

5.小组的力量无穷。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实践,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由选择主题,确定主题到深入主题,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在活动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6.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凡事都要靠自觉的意识增强了。

(二)不足与遗憾:

1、小组合作方式的指导还不够细腻。本次活动课前课上都要学生大量进行合作探究,但学生年龄尚小,活动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细致地辅导和帮助,但我在一些细节上还是考虑不周。

2、教师自身的知识过于单一浅薄。由于教师自身对水色匝缺乏专业的探索与研究,虽然我在活动前搜集大量有关桥的资料,努力充实对水色匝的文化知识,但在教学时,还是觉得自身知识的薄弱。

我觉得,在这次活动中,我与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得到的是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老师得到的是学生成功后的成就感,我与学生一起,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成长。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篇5】

一、综合实践课给我的启示:

综合实践课能给我以成功的感受,因为综合实践课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再扮演教材的“执教者”和传声筒作用,教学显得更具生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学生生活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学生虽然已在学校生活了近2年,但对学校的历史、现况到底了解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学校,树立主人翁意识,以便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于是,就产生了这一活动主题。

二、有效的指导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开放的课程,然而自主不是“放鸭子”从主题活动的确定到最后的总结、汇报、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1、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

教师通过帮助研究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给予指导从而控制研究的进程、方法、质量等因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活动方案、主题和计划。活动方案设计、方法、分工、活动步骤等。我

在这一课的学生活动方案设计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再根据学生的方案指导。如:可以到那里去收集、找谁、那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资料?

并要预设问题。如果你所收集的资料没有找到,去采访的对象不配合怎么办?等。

2、指导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

对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完善,是汇报、总结、阶段质量高低的关键。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还比较差,要指导他们学会整理。如:数据的整理――从宏观到具体的统计;材料的汇报――从总体到具体的说明;汇报的方式――可以用统计、说明、画报、录音、视频等手段。

3、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阶段,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及手段进行。根据我校的条件来进行汇报。汇报时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主角和汇报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收获。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任何课程开设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学有所获。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在这一课的全程不管是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还是交流与总结,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选择、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汇报交流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热爱我们的学校

从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到汇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从活动中认识我们的学校体会到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爱护学校。从学校的变迁了解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从小事做起,通过爱校、爱家到爱祖国。

五、要思考的问题:

在小组交流时的形式怎么更多样?面更大一些?

实用课件: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范例


时间快速流逝,一学期的教学即将在我们身后关闭。身为一名教师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之后就可以对其做一个总结了,通过这次总结来分析出自己这一学期有哪些成绩,一篇属于自己的教学总结要怎么写呢?这篇《实用课件: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范例》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教师万不可越俎代庖,一手包办。

1.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仅仅当作一个执行的过程,更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和社区背景,创造性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 教师在指导中要悉心、耐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和学生一起进行阶段小结,重新调整规划和实施下一步的活动,使活动有可操作性,有实效地开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以过程为主,以鼓励为主,让我们的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教师必须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要素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在本质上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学生活动形式。真正的课程内容是学生自主提出的活动主题。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要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中,适当地通过研究、服务、宣传、设计、制作、信息技术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的体验,达到各要素的整合。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精选


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一名成功的教师所应当的,好的教案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关于写教案你有哪些心得?我们将为您介绍“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的所有方面接下来请看,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 篇1

综合实践活动把孩子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他们的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发展,视野得到拓展,道德观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挥。在这堂《话说家乡》的综合实践课中,我是指导者,同时我也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收获颇多。

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本次活动力求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做到面向全体,全员参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主题的确定,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熟悉且感兴趣,乐于探究。这次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走进了一个开放的时空,给学生创造了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的机会。

二、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

了解家乡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并不是本次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保护家乡环境的行动中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注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观察、调查、访问、研究中真正意识到保护家乡环境已刻不容缓,从而产生马上保护环境的动机。实践中,学生不但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听、说、读、查、思等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三、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采访,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出谋划策,分享实践学习的酸甜苦辣,学会谦让、协调,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提高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中,学生耳闻目睹了环境现状,为环境污染,为当今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为未来人们的生存环境等深深忧虑,也深感只有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净化、美化环境。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关系自然与社会,学会思考人类、自然与世界如何和谐发展,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它对教师具有无穷的美丽,又富有很强的挑战。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生成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我最大的困惑。可见,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充实自我,与学生共同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 篇2

一、综合实践课给我的启示:

综合实践课能给我以成功的感受,因为综合实践课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再扮演教材的“执教者”和传声筒作用,教学显得更具生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学生生活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学生虽然已在学校生活了近2年,但对学校的历史、现况到底了解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学校,树立主人翁意识,以便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于是,就产生了这一活动主题。

二、有效的指导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开放的课程,然而自主不是“放鸭子”从主题活动的确定到最后的总结、汇报、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1、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

教师通过帮助研究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给予指导从而控制研究的进程、方法、质量等因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活动方案、主题和计划。活动方案设计、方法、分工、活动步骤等。我

在这一课的学生活动方案设计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再根据学生的方案指导。如:可以到那里去收集、找谁、那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资料?

并要预设问题。如果你所收集的资料没有找到,去采访的对象不配合怎么办?等。

2、指导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

对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完善,是汇报、总结、阶段质量高低的关键。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还比较差,要指导他们学会整理。如:数据的整理――从宏观到具体的统计;材料的汇报――从总体到具体的说明;汇报的方式――可以用统计、说明、画报、录音、视频等手段。

3、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阶段,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及手段进行。根据我校的条件来进行汇报。汇报时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主角和汇报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收获。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任何课程开设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学有所获。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在这一课的全程不管是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还是交流与总结,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选择、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汇报交流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热爱我们的学校

从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到汇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从活动中认识我们的学校体会到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爱护学校。从学校的变迁了解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从小事做起,通过爱校、爱家到爱祖国。

五、要思考的问题:

在小组交流时的形式怎么更多样?面更大一些?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 篇3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这是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根本标志,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经验。在设计《家庭餐桌礼仪》这节课时结合我校的校本学习的内容《弟子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这一节课做好铺垫;然后从学前班同学在饭堂就餐表现-----这个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帮助他人、餐桌礼仪知识的学习动力;在学习家庭餐桌礼仪时,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获取信息;在观察其他同学的就餐行为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交流,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尊敬长辈、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节课的做得比较成功之处有:

1.学生分小组设计宣传餐桌礼仪的方案,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宣传方案来进行家庭餐桌礼仪的宣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化的掌握好家庭餐桌礼仪。在学生的活动成果的初步展示上也呈现出多样性,如:。1.制作餐桌礼仪小报。2.制作宣传画。3.到各个班宣传、表演。4.讲有关餐桌礼仪知识的小故事等等,反映出学生独特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2.关注细节,给予学生鼓励和方法的指导。从学生的心里特点来说,学生的虽然的探究新区往往是不持久的,特别是在活动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那就需要老师敏锐的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给予及时的鼓励和鞭策。例如,在小组选择本小组的宣传方案时,有点小组制作的宣传画不够美观,我就指导他们课后请教美术老师;有的同学想讲故事的,我提醒他大胆的尝试;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

没有注意把握好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在寻找小芳在家里吃饭时的错误表现活动之后,唐正寅乘着我走到他身边时,说了他的看法,他觉得小朋友之所以有这样好的家庭餐桌礼仪,是因为家里父母的纵容,没有做到必要的教育。如果当时能够引导他在制作宣传方案时考虑到教育家长帮助孩子上就更好了。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 篇4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需要通过各个活动领域的实施得以实现。尽管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侧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

《茶叶的聚会》这一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指导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实践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如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茶文化方面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带领学生走进茶园学采茶,学种茶树,开展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实践,进行劳动与技术方面教育;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不定期举行义务送茶活动,让在田间干活的农民,让路边开车口渴的人们能及时喝一口浓香四溢的凉茶,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做人的意义;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调查、考察和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删选和整理,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和答辩;鼓励学生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5000年茶文化,并在校园举行有关《茶叶的聚会》成果展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从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既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又较好地把握了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这种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既符合学生认识心理规律又体现课程综合化课改要求。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应人为地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机械地割裂开来,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四门课程来教学。要明确的是,按分科的方式对待综合课程是明显的错误。这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提出来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的主题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过程,使各领域得到有效整合。另外,《茶叶的聚会》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理念。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 篇5

《畅游小榄水色匝》这一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小榄这一地方特色,选择了学生有浓厚兴趣的身边事作为研究课题。它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探究生活,与学生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乐于探究。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从课堂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堂,采用了考察调查——查阅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的活动过程。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组合,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活动能力培养的目的。

因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性课题的开展,搜集资料十分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搜集资料,关键在于合作与分享。这次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搜集资料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所以在资料搜集阶段,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是教师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增智,在活动中成长。相信这一次活动将使学生在调查和设计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的河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为家乡添光彩。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自觉性、能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得以锻炼,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具有很大的实效性。

(一)成功与收获:

1.活动的每个环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从汇报中可以看出,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在开展活动时,人人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探究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团结、协作的乐趣与好处。

3.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研究,非常重视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4.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他人。

5.小组的力量无穷。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实践,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由选择主题,确定主题到深入主题,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在活动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6.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凡事都要靠自觉的意识增强了。

(二)不足与遗憾:

1、小组合作方式的指导还不够细腻。本次活动课前课上都要学生大量进行合作探究,但学生年龄尚小,活动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细致地辅导和帮助,但我在一些细节上还是考虑不周。

2、教师自身的知识过于单一浅薄。由于教师自身对水色匝缺乏专业的探索与研究,虽然我在活动前搜集大量有关桥的资料,努力充实对水色匝的文化知识,但在教学时,还是觉得自身知识的薄弱。

我觉得,在这次活动中,我与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得到的是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老师得到的是学生成功后的成就感,我与学生一起,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成长。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 篇6

综合实践学科经过课改几年的实践尝试,关于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在思考如何深层次的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实践探究活动更具科学性、开放性、实效性和可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探究能力得到锻炼,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这几年,我校通过运用树状图寻找活动探究的问题,形成活动小主题,学生的研究能力逐年提高,很多同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今天我想通过在景行小学的尝试教学,将一种寻找主题的方法传递给更多的同学。

以往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学生的活动主题有些学校来自于学校或者是老师,有的也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和对生活的观察,而在实际探究活动中,由于有些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些研究主题,但不乏有一些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提不出任何想研究的主题。每一个班级里总会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如何确定自己研究的问题感到茫然,不会确定活动主题。

今天这节课,就是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运用树状图确定自己的探究方向,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研究的问题。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树状图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差异程度,在众多的问题中,将研究的范围集中在一个点上,更具体、更便于操作,同时还可以生成许多后续研究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活动,每一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都有事可做,这样的事是学生自己想要去完成的,把学生的被动探究变成主动探究。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要达到的目的。

在谈到主题与问题,这几年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学生都是先会提出一个个感兴趣的,想了解和疑惑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开题课景行小学的同学也得出一个个感兴趣想了解和疑惑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思考。由于课时有限,我计划把提炼成主题这一环节安排到下一次课完成。如:对小鱼各部分鱼鳍在游泳中有什么作用?提炼出研究主题:小鱼的“桨”,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学生在文字的表述有一定的难度和差异,我将在下一次课把学生自己研究的问题与有研究同类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根据小组的研究内容归结成有趣的主题。

今天的课已经达成了我预定的目标,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来看,基本掌握了运用树状图寻找确定探究问题的方法。

在课上,我更关注的是方法的指导,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力求让每个学生经历全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

关于树状图,我突出其两个用法:可以个人使用,把自己得出的每个问题逐一研究完,形成研究成果;也可以小组合作使用,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由于我这个学期刚执教综合实践学科,对课堂上生成的一些问题调控能力还不到位,有待于今后不断地磨练,真诚的希望各位专家、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集 篇7

这节《魔方中的数学问题——探索图形》,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正方体的特征等知识,探索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中各种涂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上的规律,以及每种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体会分类计数的思想。这是探索图形分类计数问题中的规律,重在探索而非规律的应用。

课前,我一直努力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规律,第一次试教下来,我急于让学生发现并且寻找规律,学生的规律是发现了,却没有给学生足够活动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结果是我上得累学生没有反应气氛沉闷,效果不好,偏离了活动课的方向。课后,我重新思考了四个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2、如何让学生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其他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3、一面、两面、三面涂色小正方体个数以及规律如何发现?

4、如何引导好学生从数个数到规律之间的联系。经过修改教案,我把这节课的活动内容分为五个层次。

(一)激趣引入。同时复习了正方形的特征,到如何数组成正方体的小正方体个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为后面的探究做了准备。

(二)提出问题。为了分散难点,我把问题分成了两部分,一是把棱长为3cm的正方体表面分别涂上颜色后的小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先认识这些小正方体的特征和位置后,再提出第二部分问题棱长为3cm、4cm、5cm的大正方体,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其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以及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这样学生至少可以根据之前知道的位置特征去找小正方体的个数。

(三)尝试解决。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魔方,想象和推理找出每种涂色情况的小正方体个数,在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发现每种涂色情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

(四)发现规律。在完成了棱长为3cm、4cm的大正方体每种涂色情况的小

[课件必备]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其一


时光飞驰,一学期的教学即将在我们身后关闭。通过一学期的工作时间后身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对其做一个总结,通过一篇教学总结可以回顾自己的教学情况,一篇优秀的教学总结是怎么样的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课件必备]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其一”,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规划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课程的整合”,而“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则是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层面。网络已悄然走近我们的课堂。在对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作出一些尝试的时候,我一直不断地在思考:网络究竟能给目前的教学带来什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而尽可能地避其弊?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建构更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型?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别该怎样定位……在进行《鸟的天堂》这一课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构思和实践中,我也同样反复地做着这样的思考。

本节课,以招聘会的形式展开,分组浏览教学网页,合作探究,创作交流,

全班展示,自由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思维活跃,面带笑容,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快乐、关注的学习态度,哪怕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创作依然具有可圈可点之处,究其原因,大抵基于以下几点:

1、教材自身的魅力。《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是一篇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章,不但文笔优美,而且包含哲理:只要人类尊重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以丰厚的回报,鸟的天堂这一人间奇景的产生,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内涵,给“小鸟天堂”网站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这次活动增添了许多人文气息。

2、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要想让学生有自由的发挥,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度的空间。网络资源的利用,突破了语文学习活动原有的封闭状态,把学习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在这里,学生的身心是完全放松的,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了解关于“小鸟天堂”的一切知识,如“小鸟天堂”的历史、名称的由来、现在的状况及以后的发展等。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是主动的,是出于学生自己的需求,它比灌输式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3、突出了学科间的融合。通过网络,学生不但可以看到群鸟齐舞、百鸟归巢的动人景象(视频欣赏),还可以听到各种鸟的动人歌声(音乐欣赏)。在这一过程中,又要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创作交流时,还要与老师、同学进行口语交际。所以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与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融合。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及互助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通过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学生对于课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的体会也更加深刻了。这一过程,真正达到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小学语文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儿童的天性,诱发儿童的灵性,鼓励儿童的创造性。学生自编导游词或广告词、歌词、诗歌、对联等,给了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既是一种尊重,又是一次创造潜能释放的机会。小学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本体的核心,从学生的成果看,学生的语言实践既充分,又富有个性化,一则一则广告词是学生生命的灵动,更是锤炼语言,领悟语言规律的展示。

综合性和整体性体现在所创设的任务背景空间大,综合性强,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也有利于超越语文、超越自我

5、活动形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设置了“征稿招聘会”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竞争和游戏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鸟勋章”和聘书的颁发更加激发了学生乐于表现、乐于竞争的心理,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兴味盎然、意犹未尽。

然而,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1、部分学生未能完成创作。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师对学生上网操作水平、浏览速度、写作速度等情况了解不足,预留浏览、创作时间较短;二是环节设置上,检复问题表达太过含蓄,造成学生理解有误,拖延了时间;三是对学生创作目的性、浏览的针对性以及网上信息的筛选指导不足,造成学生频频点击网页,却迟迟没有动笔。

2、小组间交流、配合不够,展示作品表现力不足。由于浏览网页占用了较多时间,展示时间已到,好多小组才刚刚完成,至于如何表演、如何设置情景,角色如何分配才能使自己的展示声情并茂已无瑕顾及;一些提早完成的同学,也因教师指导不足,而没有很好地熟悉和交流,上得台来才仓促商量,故而本来形式新颖、内容活泼的作品,却因一次次的中断而失去了活力,这是教师深感遗憾和自责的地方。

3、教师对站的讲解演示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对网上内容知之甚少,不能有的放矢,从而延长了学生网页浏览时间,影响了展示交流的效果。

4、教师指导表面化。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网页的使用操作、学生创作内容指导较多,而对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动作表情的添加及内容表现力却涉及很少。可见,教师任务性太重,并未全身心融入学生之中,潜心欣赏、感受其作品中特有的童真童趣,由衷地为之兴奋,为之骄傲,这也是影响学生情绪和表现力的一大因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虽然这也许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但毕竟让我们领略了网络资源的巨大空间和神奇魅力,今后我们将更加积极地探索、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更加自由、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zongjie/10745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