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功率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9

功率教学反思精选。

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功率教学反思”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祝愿这篇文章能够为你解决困难感谢阅读。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教案与教师的教学工作息息相关。教案应当在教材关键部分标明注意点和易错项。

功率教学反思 篇1

八年级物理功率教学反思

一、引言

八年级物理功率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生对功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文将对我所进行的八年级物理功率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功率知识。

二、教学亮点

1.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功率的定义时,我会引导学生讨论运动员比赛时跑步的速度和完成比赛所需时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功率的概念。通过情境创设,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实验搭建: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设计了一系列与功率相关的实验,如测量不同电器的功率、比较不同灯泡的亮度和功率消耗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功率的概念和规律,更好地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运用多媒体教具: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我使用多媒体教具拓展教学资源。通过展示动态图像、实时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功率相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多媒体教具也提供了更大的教学空间,使教学内容更立体、更生动。

三、教学不足

1.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功率的学习兴趣不大,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部分学生表现为听课笔记敷衍、实验过程敷衍等。这一问题主要源于教学中缺乏足够的互动与思考环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同时,课堂中的压力和竞争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对功率知识的消极态度。

2. 缺乏实践应用环节:虽然我在教学中引入了一些实验环节,但总体实践应用环节较少。学生只是简单地进行观察和测量,缺乏对实践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和思考。这导致学生对功率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将所学的功率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改进建议

1. 增加互动与思考环节: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应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通过提问、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他们更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此外,我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增加实践应用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可以设计更多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功率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计算不同电器的功率消耗,并比较其对能源的影响。通过实践任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功率的概念和应用。

3. 增加趣味性与启发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小故事、趣味实验和电影片段等来引导学生对功率的探索和思考。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五、结语

八年级物理功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创设情境、增加实践应用环节和增加趣味性与启发性。我相信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得到显著提高,他们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功率知识。希望本文的反思与建议能对其他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功率教学反思 篇2

一、主题与背景: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在自然科学学习领域中明确提出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通过“探究认识自然现象----形成科学概念和规律----运用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应注重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形成结论等环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真正理解科学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测小灯泡功率实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和重要知识点,课堂教学中如何探寻一种适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本课例所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教学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实验探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我校正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旨在以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自我反思、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以“三实践二反思”的形式,促进教师个人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教学行为的改进,改进教学过程,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下述课例的实践与分析,使我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二、实践过程:

第一次实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体验和认识

第二次实践: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次实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探究意识增强

第一次实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体验和认识

教学设想:

在平时教学中,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学生都做过,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电功率的数学关系式:,就能得到小灯泡的功率。教学中教师提出三个探究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出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让学生在计算机仿真电学实验中进行连接。演示操作过程,特别是平时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是学生的弱项,此时,在仿真电学实验中,可以很直观地解决连接以及动态变化情况。另外,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的连接,量程的选择都可以有正确的操作过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有用数据,并通过计算,测出了小灯泡的功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验操作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也碰到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电功率与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等等有待解决。

教学反思:

第一次实践后,教研组开展了教研活动,在区教研员指导下进行反思,认为三个问题同时进行设计、连接、采集数据、经过运算解决探究内容容量大,坡度不够,探究不深,学生的印象不深。另外,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操作时间不足,在实践操作中反映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次实践: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提高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想:

对第一次实践课所反映出的问题,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案,新方案针对学生实验的不足,调整了教学策略,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讨论,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的采集、学生面对方案的可操作性的互助讨论和质疑,尤其是增加了知识的迁移内容,强调了各种设计方案中数学关系式的引入及处理,让学生通过深入讨论、评价,切实提高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一:某一小灯泡标有“,”字样、电源电压为6V、电键、电流表、标有“50Ω,1.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现一电压表15V一档被坏(0--3V一档可用),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小灯泡功率。

[教学片段1]

师:在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伏中,电压表15伏一档被损坏,怎样测定小灯泡功率。

生: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师:方法很好,一开始就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点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电键时,滑动变阻应放在最大,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超过3V,不能直接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师:怎么办?

(思考讨论后)

生:能否把电压表先接在小灯泡两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为3V。这时,可以移动电压表,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调节滑片,使电压为2.2V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8V,观察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就能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

提问二:某一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压为6V、电键、电压表、标有“50Ω,1.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但手中没有电流表,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小灯泡功率。

[教学片断2]

师: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8伏,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2.2伏,怎样知道接有电路中电阻丝的电阻大小。

生:能否测出电阻丝的长度?

师:为什么要测出电阻丝长度,才能知道阻值大小?

生:因为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总电阻为50欧,总长度为定值,只要测出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用比例的办法,就能得到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阻值。

师: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生:由电阻定律可知:。在(材料性质)、S(横截面积)一定时,R与L(长度)成正比。

师:能否写出关系式?

生:可以。

师: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

生:(思考后)用刻度尺。

……

学生在不断探究思考后,想出了解决办法。通过解决测量接在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从而求出接在电路中的电阻。

提问三:某一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电源电压为6V、标有“50Ω,1.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二个电键、电流表、但手中没有电压表,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小灯泡功率。

[教学片断3]

师:怎样用电流表测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生:是否能让电路发生局部短路。

师:怎样发生局部短路?

生:把电键并联接在小灯泡两端,第一次让电流表示数到达小灯泡0.3A时,闭合并联的电键,使小灯泡发生短路,测出电路中的电流。

师:接下来怎么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生:用电源电压除以电路局部短路时的电流,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电阻,乘以电流0.3A就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减去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就是小灯泡两端电压。

师:还有其他方法得到滑动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电阻?

生:能否还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

师:可以,二种方法你们都可以试一试。

……M.JK251.CoM

教学反思:

第二次实践,重点放在学生讨论和进一步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并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寻找理论依据,让学生懂得要解决问题必须有理论基础。可用最简单的工具(刻度尺)解决较难的电学问题。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会采集数据并能用数学表达式进行运算,但不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表格是实验数据处理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这样一种科学的归纳方法。

第三次实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探究意识得到了增强。

教学设想:

在前两次实践基础上,我和组内教师就第二次实践课中存在的不足,又展开了分析及反思。大家提出,是否能就上过的问题再设置一些问题,设置些学生认知上的障碍,扩大些积极思考的范围,是否让学生在不知道电源电压的情况下来设计实验的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探究意识,初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思考题:某同学手上有一小灯泡标有“0.3A”字样清晰可见,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1.5A”,电压表一档坏了,知道电源电压为6V左右,经思考后,想出一个方法测定小灯泡的功率。此题在实验操作时有许多探究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先讨论,设计出方案再在课内大家交流,共同参与实验,解决问题。

学生经过讨论,最后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把电压表接在小灯泡两端,闭合电键,滑动变阻器处在最大值,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把电流表的示数乘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得到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加上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能知道电源电压的正确值,随后可以用解决问题(2)中的方法,也可以用解决问题(3)中的方法,测定出小灯泡的功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表格或问题设计表格,通过数据的记录、整理,学生能从表格中看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能从表格中归纳出应有的结论,也学会了正确的语言表述。

三、总结反思:

第三次实践课是全区公开课。学生通过计算机仿真电学实验,进行分析讨论,观察现象,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实验方法中没有想到的问题,通过学生实际的操作及教师的演示,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听课的教师对这种边讨论边实验的教学方法,影响深刻,都认为值得借鉴。

通过三次实践和二次反思,我认识到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设置的探究性问题(或称为问题情景)、探究活动能否积极有效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下面这些要素:

1、选择探究内容,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基础。问题的提出要有思维的层次感及一定的认知坡度。

2、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多渠道、多方位让学生进行探究,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

3、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及时地解疑导拨,互动合作探究。

教师必须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不断地递进探究内容的层次,设置学生思维的坡度,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等形式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多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还会发现各种仪器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并不断地反思,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尝试、发现、创新”地过程中来。

通过“三实践二反思”的教研活动,深深体会到专业研究人员引领所起的作用和教研组全体教师合作互助的教研活动的重要性,给我的教学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完善我们的教学策略,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使学生“乐学、会学”,在不断地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功率教学反思 篇3

①教学中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要求,克服了教学中的教师“大包大揽课堂”现象,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由学生得出来的。

②努力实践了“民主课堂”的先进理念,每个教学环节中各教学主体都是平等的,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学相长,课堂气氛民主愉悦,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互相探讨互相学习的气氛浓厚。

③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自己以后的教研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实际将大有裨益。

④在探究前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实验结束后,通过学生交流评估,师生互动,使学生基本弄清了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通过课后作业及与学生的谈话沟通,学生对本节知识基本掌握,事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功率教学反思 篇4

一、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在本节课起着重要的作用。演示实验(一)将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盏灯,并联接在220V的电压下,学生根据灯的亮度不同,认识电流做功不同。时间相同,电功不同,知道电流做功有快慢之分,并能借助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认识比较电功快慢的方法。演示实验(二)将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灯串联在220V的电压下,学生根据亮度不同,分析得出电功不同,电功率不同。与灯上标明的功率比较发现不相符,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从而发现电功率与电压有关。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因此,将本节课的不同的电压对电功率的影响的观察实验改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实验器材,提出自主探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时间与空间,注重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升华了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会得以提升。

二、电功率的知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复杂,计算公式多,学生掌握有一定的困难。以前,往往是一下子给了学生一大堆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消化,教师落了个眼前的清闲。但是学生消化起来很困难,方法虽多,并不是都重要,学生需要学会最基本的。因此在第一课时,除了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只让学生掌握两个推导公式一求电功率的公式P=UI、二是求电阻的公式R=U2/P,并对其做了针对性的训练。其它的公式在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慢慢通过做题练习让学生掌握。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对于电功率的公式、变形公式、符号、单位、以及意义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对于不同电压影响电功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合作学习,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四、基于目标的评价练习设计有效地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典型性,能有效地检测每一环节目标的达成情况。课末的当堂目标检测题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目标达成的喜悦。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所做的总结反思。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Jk251.coM编辑推荐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光飞驰,我们在一天天的成长。无论什么职业通过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该进行一次回顾,教师也是如此,教学总结可以体现我们对教学工作的态度,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篇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⑴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

⑵在建筑工地上要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已知每块大理石板重50牛,用起重机可以在2分钟内将大理石板一次全部送到20米高处。如果用一个工人来背,把这些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所用的时间是20小时,试求用这两种方法,把大理石板全部运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各做了多少功?

W1=F1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W2=F2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时,起重机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在物理学里用功率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提问:如果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呢?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我们用单位时间里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表示运动的快慢,与此类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的。

提问:如果起重机在2分钟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计算?要求学生答出:

教师给出功率公式和单位,边讲边板书:

1瓦特=1焦/秒,1千瓦=1000瓦特。

参阅课本,对功率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

㈢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简要说明选购机器考虑它的功率时要从实际出发。

㈣例题:课本例题。教师要把此题分解为几个问题逐个提出,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五、教后记: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篇2】

《电功和电功率》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学生在这方面又经常学不好,失分较严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本块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对本知识的掌握,也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开了这节公开课,为了这节公开课,我除了和平常一样之外,还做了各方面充分的准备。。开完课后,我作了认真的反思,并且认真听取了各位听课老师指出的优点与不足,现在,我把上完这节课之后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写下来,以便能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本节课是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部分,《电学实验及电功、电功率综合计算》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例,主要涉及到电学实验复习归纳总结,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规律的总结和综合应用电学知识的整合提高。提高学生解电学实验题的能力和掌握综合应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基础知识,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但对于学生来说,本章知识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是在中考较常失分的地方。为了突破本章的重难点,在本节的复习课中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精美、充实、形象、逼真的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这节课上完之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复习目标和任务,本人认为这节课比较可取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制作了精美、充实、形象、逼真的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因为本块知识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点多,比如电学实验很多同学经常会弄错,例如连接线路及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最容易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flash格式的电学画板现场操作演示电学实验(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当场思考并参与分析如何更好的做好这个实验,这样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归纳了所有初中电学实验,使学生更完整更系统的掌握整个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象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图象法这一直观、有效的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复杂的物理问题。学会利用图象对图像本身所表达的信息推理分析,形成科学结论。

二、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复习物理知识点,使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例子,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达到复习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本节课堂容量大,但能把握中考复习的重难点,知识点复习条理清晰,知识点复习全面,讲解到位。

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本人也意识到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不足,均有待于提高。比如在分析电学中的电路故障时,例子较少,可多增加一些例子,还有如课堂教学语速偏快,如果时间允许,可放慢速度,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这样效果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改进不足的地方,努力坚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及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篇3】

要上好公开课不容易,所以在开公开课《功率》之前,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方面作了充分准备,如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找准重点、找对难点;科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问题;应用恰当的导课形式,每个环节导语连接好。完善课堂小结、练习及课后记等教学各环节。

比如说:在设计如何引入课题方面,我从学生的思维结构入手,举了三个例子,层层递进,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自然而然过渡到这节课的主题;接着在提到功率的物理意义以及它的公式及概念时,我通过与速度的类比法引入,从而加深了功率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在“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理解和运用,在两个公式:P=W/T和P=FV的应用上,学生还不够灵活。特别是在分析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还不是很理解,所以在理论分析后,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帮助他们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逻辑思维结构的特点,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环环相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整堂课的气氛较好,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虽说整堂课氛围还好,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也达到了,但由于教学经验等方面的种种不足,仍存在许多的缺点。通过这次的公开课我找到了自己很多地方的不足,比如说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等等都存在不足,发现了与新课改之间的差距,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学习教学理论,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备课时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多听听有经验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实践的改革提高创造了条件。我们要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思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篇4】

功率的概念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功率的知识是机械功概念的进一步延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应用的例子很多很广,而且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又是联系实际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纽带,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利用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P=Fv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例题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应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理解;机动车起动问题的分析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新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通过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以及联系生活中实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篇5】

1.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物理探究; 2.通过讨论,学会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

(2)有一堆沙子约一吨,要运送到七楼上去,一种方法是把它装在桶子里,一桶一桶的抬上去;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小型吊塔一次吊到七楼。两中情况下,对沙子做的功是否相同?哪一个更快?

甲在10秒内做功80J;乙在10秒内做功90J; 丙在15秒内做功90J。

(1)甲乙比较,谁做功快?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2)乙丙比较,谁做功快?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3)甲丙呢?如何进行比较?

1.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 定义: 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 3. 定义式:PW t4. 单位:瓦特(W)

1W= 1J/s 小试牛刀:利用功率的公式,分别计算出甲、乙、丙的功率 。

电视机的功率约100W,电脑的功率约是200瓦,洗衣机的功率约是200瓦,空调的功率约是1200瓦,微波炉的功率是1000瓦,成人熟睡消耗的功率大约为80瓦,学生上课消耗的功率约为150瓦,以5m/s骑自行车人消耗的功率约为500瓦等等。

【例1】大石头的质量为12t,起重机在30s内将大石头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3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多少?

【例2】某物体在水平50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前进了6m,求前进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并强调解题思路及注意的问题。

1、完成学案剩余内容;

2、课本6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1.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 定义: 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 3. 定义式:PW t4. 单位:瓦特(W)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10篇


希望这份“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能够为您带来惊喜和满意,希望本文能够引领您走向正确的方向。好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师每天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案必不可少。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演下一节课的大致流程。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是一个纯粹而完整的实验探究,强调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从教学过程中极大体现了开放性的理念,在制定计划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实验电路图;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正确执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记录;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撰写实验报告,然后我再通过课件把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这样的设置,给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能动性。

从科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本实验是电功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综合性强,它是在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学习了电功率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生的体验,知道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P=UI,会画实验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习电路故障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灯泡发光和实际功率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到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2】

《电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又为本章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学习,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

本节教材内容较多,涉及四个知识点:电功率的概念、千瓦时的来历、额定功率、生活中电功率的测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内容。演示实验两个,小资料一份,铭牌展示二例,实物展示二例,警示小贴士二块。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既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同时头绪多而杂又为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它是以后学习的关键章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这节课的教学我相当重视。上课时我注意做到三点,效果不错。

1.上课的节奏尽量加快。与速度的类比不能耽误太长时间,让学生提及速度的概念、公式即可类比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2.对公式、原理的理解多通过训练解决。设置课堂的习题不要太难,重在对公式的应用,并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单位换算即可,更多的习题可以放在后面进行,对数值的设计也应以巧数为主,不涉及过难、过深的纯数学式的计算,以节约课堂时间。

3.注意让学生多动手,让学生动手计算时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统一解决,以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我体会到在授人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我体会到作为师者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表达欲,说错了也不怕,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特点,我学了物理真的有用,只要我留心生活、与人交往,我也能学好物理,学生的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也提高了,通过分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增强了自信心。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随着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走进物理课堂,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数”很多,教师必须对本节知识及相关内容有较全面、详尽的了解,仅靠教参是不够的,在上课时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课外活动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关于节能灯的优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多了解相关知识,在课前,我通过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收集信息,阅读报刊杂志等途径,已较全面的了解了节能灯的相关知识,对节能灯的各项性能指标、普及情况,它在全市乃至全省为何难以推广等知识都做了相关了解,因此在学生提到这个问题时我也能应对自如。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3】

电功和电功率教学反思本节的重点是从电功率的各种来源和应用学习电功率。它不像以往的物理课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实验,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有实验的课堂学生的激情都很高涨。本节课由于没有试验操作,要想吸引学生注意力就必须在其他地方下功夫。针对这种情况刘老师把精力放到了课件上,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生中一张电费缴费单据的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出电功率的教学,并就电功率的来源及能量转化关系、电功率表铭牌上参数的含义、电功率表正确读数等重、难点借助图片做以重点讲解;针对单位换算这一难点进行课堂训练,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掌握的情况来看效果是良好的。可以说本节课把握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发现该教学设计安排得较紧凑,留有的机动时间较少,因此一节课内的节奏就比较快,学生的知识准备、探究、思考、巩固就不太充分,要全部完成教学目标也会很紧张。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任务有些难度。其次,从电功率的单位到电功率表使用讲解环节过度不太自然,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等这都说明自己的专业素养还有待加强,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同时也为了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效的节省教师讲解、板书时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而自制了PPT课件,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它限制了教师的发挥,桎梏了课堂的活跃气氛,这节课我深有感触。因此,设计时可以充分了解学情,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大胆进行科学的详略处理,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效率,这样教学效果应更好。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4】

一、教学效果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及其变形公式U=P/I和I=P/U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关于电功率计算问题。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不算太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知识导学的效果很明显。大多数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公式选择十分准确。

2、本节课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对教学重点进行点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配合适量练习,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教法与学法浑然一体,可谓一石双鸟。

二、教学过程反思。

课堂的教学核心是达标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师借鉴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和韩立福的“有效教学”理论,设计了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通过读学习目标,学生以感知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真正对新课内容及学习要求一目了然,做到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在巩固旧知识环节中,使学生通过温故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夯实了基础。这样将所有学生,拉到先前知识点的同一起跑线上。然后,学生带着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经教师在课堂中巡视获悉大多数学生能自主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紧接着大多数学生能运用新知很好地完成新知训练题,当堂达标率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这之后,通过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大多数学生也较容易地再次获取新的知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真正地达到知识的升华;最后学生基本完成了针对性、典型性、梯度性较强的新知识巩固训练。由于学生在其他环节中计算能力低,解决问题有障碍,导致课堂尾声处时间略有不足,于是“新知识巩固训练”和“知识点归纳”两个环节落实得不是太好。教师也只好挂出早已准备的小黑板,要求学生课下将板书设计抄写在导学案中。

三、教学启示反思。

教学中只因出现小小的失误,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透彻,对学生知识基础估计得太高。我要很好地吸纳诸位评课教师对我关心而呵护的建议,以使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更趋完善。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5】

《电功和电功率》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学生在这方面又经常学不好,失分较严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本块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对本知识的掌握,也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开了这节公开课,为了这节公开课,我除了和平常一样之外,还做了各方面充分的准备。。开完课后,我作了认真的反思,并且认真听取了各位听课老师指出的优点与不足,现在,我把上完这节课之后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写下来,以便能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本节课是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部分,《电学实验及电功、电功率综合计算》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例,主要涉及到电学实验复习归纳总结,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规律的总结和综合应用电学知识的整合提高。提高学生解电学实验题的能力和掌握综合应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基础知识,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但对于学生来说,本章知识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是在中考较常失分的地方。为了突破本章的重难点,在本节的复习课中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精美、充实、形象、逼真的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这节课上完之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复习目标和任务,本人认为这节课比较可取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制作了精美、充实、形象、逼真的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因为本块知识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点多,比如电学实验很多同学经常会弄错,例如连接线路及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最容易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flash格式的电学画板现场操作演示电学实验(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当场思考并参与分析如何更好的做好这个实验,这样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归纳了所有初中电学实验,使学生更完整更系统的掌握整个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象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图象法这一直观、有效的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复杂的物理问题。学会利用图象对图像本身所表达的信息推理分析,形成科学结论。

二、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复习物理知识点,使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例子,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达到复习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本节课堂容量大,但能把握中考复习的重难点,知识点复习条理清晰,知识点复习全面,讲解到位。

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本人也意识到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不足,均有待于提高。比如在分析电学中的电路故障时,例子较少,可多增加一些例子,还有如课堂教学语速偏快,如果时间允许,可放慢速度,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这样效果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改进不足的地方,努力坚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及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6】

本课是高二物理《磁场》这个单元的重要内容。本人通过探究式教学,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具体讲,这节课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感到比较满意。

一、教学程序的设计比较合理

本课的教学程序分为11个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垂直射入磁场的带电粒子在洛伦磁力的作用下会做什么运动?

2、实验演示:没磁场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垂直射入磁场时做圆周运动。

3、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景,提问学生,老师点拨引导,用上节课有关洛伦磁力的知识和高一有关向心力的知识,理论分析得出垂直射入磁场的带电粒子在洛伦磁力的作用下会做匀速圆周运动。

4、课件模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特别注意向心力(洛伦磁力)的大小和方向。

5、让学生推导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

6、实验演示:改变粒子的速度V和磁感应强度B,观察半径的变化

7、课件模拟:改变m、v、q、B,观察半径的变化

8、课件模拟:两个m、q相同,v不同的粒子在同样的磁场中运动,观察周期是否相同。

9、通过例题一(题目略),巩固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让学生先演算,老师把学生做的情况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反馈,然后点评。

10、讲评课本的例题,让学生先思考,提问学生回答解题思路,老师再讲评,并指出这就是质谱仪的原理。老师进一步详细讲解质谱仪的构造、原理及应用。

11、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恰当有效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其主体是课程,并不是所有学科、所有章节都适合用信息技术来整合,要选择最有利于开展整合的章节内容来发挥整合的优势,而本节课充分利用物理课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整合,充分体现了学科本位的特征,又能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在整节课中,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例题巩固,让学生自己分析探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推导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公式,再通过分层次的问题设计,理解质谱仪可以测定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在现实中的运用。这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着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四、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发挥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猜想,然后又创设一系列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理论分析得出垂直射入磁场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会做匀速圆周运动,接着让学生推导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讲解例题时让学生充分思考,提问学生解题思路,让学生演算,并把演算结果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反馈。无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课后认真反思,也有不太如意的地方。

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前面部分的内容花的时间过多,后面讲质谱仪时显得太匆忙,有前紧后松的感觉。

二、课堂小结不仅局限于知识点的小结,还要包含学法的小结,本人忽视了这一点。应该把这节课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作一小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7】

教学设计思路:这是八年级物理教材(沪教版)中第一节概念课,对学习物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同时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习惯、方法的养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使学生能认识并理解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是很重要的。教好这节课也将为学生学好力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习任务

本课程是八年级物理教材(沪教版)中第二章第一节课,在知识的要求上,主要是知道和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不多,但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恰到好处的设计好教学方案,让学生能有较高的兴趣来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物理,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解决的好,就能上好这节课。同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初步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形成对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共处的情感。

(1)教学重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2)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学习者分析

学生会有以下特点:

1平时常能接触到相对地面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对运动与静止有初步认识。

2缺乏对参照物的认识,基本不懂参照物这个概念。

3不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和方法

1通关生活中的例子并配合多媒体课件来证明我们是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的,从而引入课题。

2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认识人们从不同角度(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对运动的描述。

3举例说明运动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而引入机械运动的概念。

4利用机械运动的定义来判断骑车、小鸟等的运动,从而说明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5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举几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相关应用。

7让学生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设计高速列车活动站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提阿度。

2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器材(电脑,投影仪等)

5、教学过程设计

【运动的世界】

1、介绍宇宙

师: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什么是宇宙呢?我国古代《淮南子原道训》书中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出现字幕: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也就是说,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用现代的话说: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出现字幕: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师:宇宙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家伽莫夫于1946年创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他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前,宇宙内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大爆炸使得物质四散出击,以很大的速度运动,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字幕出现: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前,宇宙内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大爆炸使得物质四散出击,以很大的速度运动,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

2、宇宙在运动

1多媒体课件出现星系图像。

师:大爆炸形成的成千上万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去。目前人类测量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太阳也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2多媒体课件出现太阳系图像。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太阳系。中间有太阳,周围有行星围绕它运动。这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教师指示)

3多媒体课件出现自转与公转的地球图像

师:同学们再看,这是太阳,这是地球。(教师指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正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地球上不断发生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斗转星移、冬去春来等自然现象。(可插入相关图片,亦可不要)

4多媒体课件出现大陆版块的运动图像

师: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壳内部的物质也在运动。地壳的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的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正是大陆版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

3、生命在于运动

5多媒体课件出现动物奔跑图像(录像)。

师:请同学们看,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动物在奔跑。

师:我们再看一段录像。

6多媒体课件出现一田径运动(短跑等)的录像

师: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田径运动的名称、内容)

师:我们从刚才的两个图像(录像)中看到,动物在奔跑,人在运动。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都在运动。现在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生: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板书:一、运动的世界)

【运动的描述】

1、运动描述的不同方式

师:人类既然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当然会对运动产生巨大的兴趣,会对运动进行研究和描述,而不同的人们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运动的。

(板书:二、运动的描述)

师:看看诗人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先看画面(出现小船运动的画面),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生:小船在运动。

师:诗人是怎样描述运动的让我们来看看李白的一首诗。

1多媒体课件出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画面图片和诗。

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朗诵一下。

生:(朗诵)

师:诗句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流而东下,行船速度之快的美妙的运动感受。诗人是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的。

师:那么,音乐家又是如何用音乐来表现运动的?这是著名的古琴曲《流水》的一段旋律。

2多媒体课件出现古琴曲《流水》的五线谱和音乐。

师:音乐家是怎样表现出流水的?他用的是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的。

师:古今的画家都想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出运动来。下面请大家欣赏梵高的《星夜》,看看他是怎么描述变幻的星空的。

3多媒体课件出现梵高的画《星夜》

师:这幅油画通过旋转扭曲的形态变化、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展现了一个浩瀚神秘,惊心动魄的运动世界。画家是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的。

师:那么,科学家用什么来描述运动?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的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2、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师: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机械运动、分子运动(产生热现象)、电荷运动(产生电和磁现象)、原子核内部的运动(释放巨大的能量)等等,其中,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下机械运动。

(板书:三、机械运动)

师: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出现字幕: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板书:1、定义)

师:你能在日常生活中举出一些机械运动的例子吗?

生1: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师:为什么汽车在做机械运动?

生1:因为汽车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它在做机械运动。

师:很好。那么,还有谁能再举出例子?

生2:小鸟在树林里飞。

师:你又是如何判断小鸟在做机械运动的?

生2:小鸟相对树木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小鸟在做机械运动。

生3:老师在讲台前走动也是机械运动。

师:为什么我在做机械运动?

生3:因为老师在走动时相对房屋有位置变化。

师:说的很好。刚才同学们都很好的运用了机械运动的定义,举出了些做机械运动例子。大家都用到了另一个物体做标准,来看看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第一个同学的例子,是地面;第二个同学的,是树木;第三个同学的,是房屋。(副板书:地面、树木、房屋)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些不动的房屋、树木、地面是不是也在做机械运动?为什么?

生:它们都跟随着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以至银河系,也都在不停的做机械运动。

师: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生: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师: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因此,我们研究机械运动是有重要的意义的。在物理学中,把前面我们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系。(板书:2、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既然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那么我们平时又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那个物体是静止的,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

1多媒体课件出现旧课本中《谁在动》的图像

师:这是一辆小车,车里有一个乘客(教师指示),这个乘客是我们研究的对象;路边有一个小孩(教师指示);这个是司机(教师指示);他们都来观察乘客的运动情况。现在让汽车运动。当车运动时,司机说他沒动,反而路边的孩子赞叹他运动得真快。那么,你认为谁说的对?请大家分组讨论下。(学生分组讨论)

生: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司机以车厢作为参照物,看到乘客相对车厢沒有位置变化,所以他说乘客是静止的。而路边的孩子是以地面为标准,看到乘客相对地面有位置的变化,因此孩子认为乘客是运动的。

(副板书:司机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小孩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师: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讲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到结论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因此,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当然,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说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用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板书:四、应用)

师:我们先看下问题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一,出现字幕:问题一:有一次巴黎报纸上登出了一则广告,说是每人花四分之一法郎,就可以作一次的长途旅行。许多人把钱寄去了,结果每人只得到一封回信。回信说:亲爱的先生(小姐),请您躺在床上让地球带您开始这次旅行把,您要记住,我们的地球每昼夜要跑4万公里呢!许多人有受骗上当的感觉,于是告到法院,说商人犯了欺诈罪。问:如果你是法官,将如何审批?)

师: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判这个商人犯欺诈罪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下。

(学生分组讨论)

生1:我认为商人沒罪。因为你躺在床上时是与地球一起运动的,而且速度还很大,每昼夜跑4万公里。当然是在旅行啊。

生2:我认为商人有罪。因为我躺在床上不动,还要寄钱给你;如果你在床上,会把钱寄给我么?

生3:我认为商人有罪。因为我们平时认为的旅行,是要离开家的,坐车到外面看山、看水、看风景的。而没出门,躺在床上能算是旅行么?

师: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很好。其实,商人有没有犯罪,关键在于判断躺在床上是否是旅行。如果是,那么这四分之一法郎就是商人所应得的,他就沒罪。如果不是,那么这四分之一法郎就是被商人骗走的,他就犯了欺诈罪。那么,什么是旅行?人要离开家,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某地观光,这才叫旅行。也就是说,必须以家为参照物,人相对家要有位置变化,这才叫旅行。所以,商人是犯了欺诈罪。这个商人是应用了物理学里参照物的选取不同来进行诈骗的,可以说是高智商犯罪。因此,要判其有罪,法官也要有相应的物理知识。

师:现在再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而,出现字幕:问题二:在国外的一次汽车越野赛中,当飞快的赛车穿过郊外的村子时,村民十分高兴,他们向车手奉送西瓜。他们看准迎面飞驶来的赛车,轻轻地抛出一个西瓜,但是谁也没想到,西瓜落在车上,砸坏了汽车,使得车手受了重伤。为什么一个西瓜会产生那么大的威力?)

师:为什么轻轻抛出的西瓜会产生那么大的力量?现在我们竞赛一下,看看谁最先回答出答案。

生1:因为冲击力很大。

生2:因为速度飞快。

师:谁的速度快?

生3:汽车的速度快。

生4:西瓜的质量大。

师:很好。现在我们用刚学到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轻轻抛出的西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很小;那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结果又如何呢?

生:一样大。

师:村民轻轻抛出的西瓜,对地面来说,速度很小。如果汽车是静止的,那么西瓜相对汽车的速度还是很小,沒什么威力的。但是,汽车是以很快的速度飞驰而来的,如果西瓜不动,车飞快的开过来,与车不动,西瓜以与车一样大的速度飞过来的效果是一样的。西瓜质量很大,速度又那么大,自然就产生了极大的威力了。

师:再看问题三。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三,出现字幕:问题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在轰炸了德国后返航的途中,突然发现脸边上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顺手一抓,发现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射向他的德国子弹。试问,飞行员为什么能够抓到飞行的子弹?)

师:为什么这位飞行员能够抓到子弹呢?大家分组讨论下。

(学生分组讨论)

生:因为子弹的速度、方向与飞机的速度和方向是一样的。

师:飞行员能随手抓到一颗飞行的子弹,说明他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这时飞行员的速度与子弹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也就是说,以飞机作为参照物,子弹是静止的,以子弹作为参照物,飞行员也是静止的,即他们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飞行员能抓到子弹。

师:由问题三中得到的启示,我们来解决下这个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四,出现字幕:问题四:快速列车速度可达到170公里/小时,若列车到站时要停下来让旅客上下车,将是很费时的。你能否想个办法让列车进站时不停下来,同时旅客又能安全的上下车?)

师:(出现动画情景,教师介绍情景)这时站台,这是一列快速列车经过站台。现在,应该怎样解决上诉问题?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这个问题要解决的的关键是列车进站时不停下来,同时旅客又能安全的上下车

(学生分组讨论)

生:要让站台动起来。

师:对。那么要怎么动?对速度有什么要求?

生:速度与列车的要一样大,方向还要一样。

师:也就是说,要让它们报纸相对静止。

师:没错,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列车和车站保持相对静止。那么就要设计一个活动站台,当列车快要进站时,站台动起来,当站台与列车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时,旅客就能安全上下车了。

【小结】

对本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再次进行提点。

【形成性练习】

1、如图2-2所示,三辆小车以图甲的位置开始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后,三辆小车位置变成了图乙的形态,通过对甲乙两种形态的位置对比,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指出各车相对的运动状态有几种?

2、电视、电影中正是利用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拍摄出了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孙悟空驾云飞奔,是先拍摄出孙悟空在云朵(布景)上的镜头,再拍出天空上的白云、地上的山河湖泊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我们看电视是以白云和山河湖泊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孙悟空腾云驾雾飞奔的效果。

想想看,如何拍摄人坐在开动的飞机和火车里观看沿途风光的镜头?如何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

6、板书设计

一、运动的世界

二、运动的描述

三、机械运动

1、定义副板书:地面、树木、房屋

2、参照物副板书:司机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小孩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应用

7、资源及媒体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极多的运用到了多媒体课件,课件本身包含了文字、图片、动画、音乐的视听内容,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给予学生一刺激,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活跃课堂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形象的展示,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学内容的辅助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如若多媒体课件,那么在一些运动形式的展示中,将不好操作,经管可以用微缩模型展示,但由于模型的大小的限制等,效果应该是不如多媒体展示的。

8、教学设计后记

作为一节概念课,如果只是死板的叙述知识内容并加以一些练习,效果可能是不会太好。本课程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出规律,引发对规律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并且在解决一些实际的例子的时候,掌握对知识的运用。课堂上,用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感官予以较为强烈的刺激,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次进行分组讨论,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培养学生一种进行探索并合作讨论的科学研究精神。并且,课堂上给予的问题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以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练联系,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应用能力。还在课堂上告知学生一种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8】

电功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会利用电功率的公式解题.

(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3)通过“测量小电灯的电功率”,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2)锻炼学生根据公式P=UI设计试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内容: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公式,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测量小电灯的电功率。

课前准备: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重点难点:

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

设计实验测量小电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学法指导:

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

与用电器中电流的关系(或与用电器电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电功率概念的教学

播放一段动画

电路中单独接入电灯和电炉,观察电能表的转动的快慢情况怎样?

讨论:电灯和电炉的家用灯泡谁消耗电能更快?你认为应该怎样衡量消耗电能的快慢?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

生:接入不同的用电器,电能表的转速不一样。

师: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生:不同的用电器,电流做功有快有慢。

师:在物理学中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用电器中电流做功的快慢,这就是——电功率

(板题)电功率

师:我们把电流做的功用W表示,所用的时间是t,单

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怎么求?

生:P=W/t(师板书)

师:前面我们又学习了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把这两

个公式结合起来,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名学生上黑板推导,其他学生在纸上推导。

P=W/t=UIt/t=UI

师:今后计算电功率大小,我们可以有几种方法?公式?

生:P=W/t 和 P=UI。

【单位】瓦特 简称: 符号:

还有那些其他单位?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阅读小资料,找出空调、电冰箱、计算器的功率是多少?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投影)

一个小灯泡接在2.5V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0.3A,问小灯泡的电功率是多少瓦特?若通电一分钟,电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完成,师巡视,收集下面的学生存在的问题。

注:1千瓦时指的是 。 请你算一算:1千瓦时= J

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的教学

师出示一只灯泡,指名学生上台观察上面的铭牌汇报,生板书。

【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指的是什么?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指的是什么?

“PZ220 15”的含义“220V 400W ”

指名回答:额定电压

220V,额定功率15W

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呢?

生答后出示投影:

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或电学仪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时正常工作的功率。

【合作探究】STS:收集下列电器的铭牌,了解它们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再出示几个常见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的值。(PPT)

三、活动15.2 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你想过吗,在用电高峰时,电压较低,灯较暗,夜间开灯,灯较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法呢?

猜想:

你认为当电压变化(变大或变小)时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你的依据是什么?(请写在下方)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从铭牌上可以知道一些常见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我们能不能测量某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呢?

生:能。

师:依据什么来测?

生答后板书。P=UI(若有学生回答P=W/t,教师则追问方法,作适当引导) 师:那我们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生:小电灯两端的电压和小电灯中的电流

师:需要哪些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等(生答不全师作适当补充,特别是滑动变阻器)

师:同学们能不能设计出实验的电路图啊?

指名一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设计。

投影电路图。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9】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需要改进:

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过程中,板书内容和媒体内容的交互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取舍,避免因出现了比较多的重复而耗费过多的时间,致使课堂容量无形之中受压缩。

2.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者,主要是“引导”,而不是“代替”,让学生“想到的说出来,说出的写下来,写出的做出来”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物理学科的特色——实验,可以穿插于课程之中,用于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也可以作为整堂课的开始,作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线索贯穿始终,各有优势,教学中可以大胆重组,尝试变换,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

和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一样,在教学技艺方面我也是学无止境的,用那句实在话来说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群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手段也要因人而异,以后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我将不断摸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令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篇10】

电功率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容较多,计算较复杂,我们学校的教学时间又很紧,只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使学生达到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

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混淆不清,解题中需把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反复运用,更加造成了困难。解决这一困难,一是要把有标记的灯泡接入不同电压的演示实验做好,二是解题中要分步计算,把每一步的已知什么求什么讲清楚,练习应以直接用公式的简单计算为主。

我感到我们洋浦的学生对于电学题,一直比较“束手无策”,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难题。学生对于P=U2/R 、 P=I2R公式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认真考虑了一下,我觉得主要是方法的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的要求,主要是不懂得方法,确切地说是教师的方法不当。以前,往往是一下子给了学生一大堆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消化,教师落了个眼前的清闲。现在看来,这为以后带来了麻烦。方法虽多,并不是都重要,学生需要学会最基本的,这就是为什么专家未必就比一线教师的教学成绩好的原因所在。以前我讲到这里往往急于引入P=U2/R 、 P=I2R两个公式,本意虽好,却让学生感到有些混乱。这里我采取了最基本的方法,先要求学生画电路图,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在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结果呢,标着标着,学生把未知也变成了已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学生学会一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基本方法掌握了,回过头来把那些题目再做一遍,用P=U2/R 、 P=I2R解题,告诉学生还有更好的方法,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集锦10篇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学水平是编写教案前提。教案可以让上课的效率自然会提高,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谢谢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1

《电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又为本章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学习,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

本节教材内容较多,涉及四个知识点:电功率的概念、千瓦时的来历、额定功率、生活中电功率的测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内容。演示实验两个,小资料一份,铭牌展示二例,实物展示二例,警示小贴士二块。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既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同时头绪多而杂又为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它是以后学习的关键章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这节课的教学我相当重视。上课时我注意做到三点,效果不错。

1.上课的节奏尽量加快。与速度的类比不能耽误太长时间,让学生提及速度的概念、公式即可类比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2.对公式、原理的理解多通过训练解决。设置课堂的习题不要太难,重在对公式的应用,并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单位换算即可,更多的习题可以放在后面进行,对数值的设计也应以巧数为主,不涉及过难、过深的纯数学式的计算,以节约课堂时间。

3.注意让学生多动手,让学生动手计算时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统一解决,以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我体会到在授人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我体会到作为师者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表达欲,说错了也不怕,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特点,我学了物理真的有用,只要我留心生活、与人交往,我也能学好物理,学生的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也提高了,通过分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增强了自信心。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随着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走进物理课堂,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数”很多,教师必须对本节知识及相关内容有较全面、详尽的了解,仅靠教参是不够的,在上课时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课外活动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关于节能灯的优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多了解相关知识,在课前,我通过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收集信息,阅读报刊杂志等途径,已较全面的了解了节能灯的相关知识,对节能灯的各项性能指标、普及情况,它在全市乃至全省为何难以推广等知识都做了相关了解,因此在学生提到这个问题时我也能应对自如。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2

电功率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容较多,计算较复杂,我们学校的教学时间又很紧,只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使学生达到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

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混淆不清,解题中需把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反复运用,更加造成了困难。解决这一困难,一是要把有标记的灯泡接入不同电压的演示实验做好,二是解题中要分步计算,把每一步的已知什么求什么讲清楚,练习应以直接用公式的简单计算为主。

我感到我们洋浦的学生对于电学题,一直比较“束手无策”,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难题。学生对于P=U2/R 、 P=I2R公式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认真考虑了一下,我觉得主要是方法的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的要求,主要是不懂得方法,确切地说是教师的方法不当。以前,往往是一下子给了学生一大堆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消化,教师落了个眼前的清闲。现在看来,这为以后带来了麻烦。方法虽多,并不是都重要,学生需要学会最基本的,这就是为什么专家未必就比一线教师的教学成绩好的原因所在。以前我讲到这里往往急于引入P=U2/R 、 P=I2R两个公式,本意虽好,却让学生感到有些混乱。这里我采取了最基本的方法,先要求学生画电路图,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在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结果呢,标着标着,学生把未知也变成了已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学生学会一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基本方法掌握了,回过头来把那些题目再做一遍,用P=U2/R 、 P=I2R解题,告诉学生还有更好的方法,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3

电功和电功率教学反思本节的重点是从电功率的各种来源和应用学习电功率。它不像以往的物理课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实验,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有实验的课堂学生的激情都很高涨。本节课由于没有试验操作,要想吸引学生注意力就必须在其他地方下功夫。针对这种情况刘老师把精力放到了课件上,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生中一张电费缴费单据的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出电功率的教学,并就电功率的来源及能量转化关系、电功率表铭牌上参数的含义、电功率表正确读数等重、难点借助图片做以重点讲解;针对单位换算这一难点进行课堂训练,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掌握的情况来看效果是良好的。可以说本节课把握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发现该教学设计安排得较紧凑,留有的机动时间较少,因此一节课内的节奏就比较快,学生的知识准备、探究、思考、巩固就不太充分,要全部完成教学目标也会很紧张。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任务有些难度。其次,从电功率的单位到电功率表使用讲解环节过度不太自然,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等这都说明自己的专业素养还有待加强,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同时也为了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效的节省教师讲解、板书时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而自制了PPT课件,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它限制了教师的发挥,桎梏了课堂的活跃气氛,这节课我深有感触。因此,设计时可以充分了解学情,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大胆进行科学的详略处理,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效率,这样教学效果应更好。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需要改进:

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过程中,板书内容和媒体内容的交互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取舍,避免因出现了比较多的重复而耗费过多的时间,致使课堂容量无形之中受压缩。

2.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者,主要是“引导”,而不是“代替”,让学生“想到的说出来,说出的写下来,写出的做出来”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物理学科的特色——实验,可以穿插于课程之中,用于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也可以作为整堂课的开始,作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线索贯穿始终,各有优势,教学中可以大胆重组,尝试变换,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

和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一样,在教学技艺方面我也是学无止境的,用那句实在话来说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群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手段也要因人而异,以后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我将不断摸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令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5

“电功率”这一节课的引入非常重要。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率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们来说“电功率”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的物理名词,它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的表达式又是什么,这是老师在引入时特别注意的。

关于“电功率”的教学,一直都是难点,因为这个地方公式多,物理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记不住易混淆,尤其是计算多,在教学时我注意两点:一是在学生做计算题时,要先按照例题的做法写出物理量用什么字母表示,相当于过去的已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分清每个物理量用什么字母表示,久而久之就会记清,事[内容来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的媒体资料支持、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以及生生探讨,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即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物理含义,公式及相应的适用范围,知道了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的区别,以及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不同,并能通过动手实验体会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其实际功率,直接的表征就是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发生改变所致。围绕生活中的“更换合适规格的灯泡”、“如何节约用电”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师生互动,学生学有所得,较好地实现将物理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过多的考虑有时并不一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我认为还需要改进:

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过程中,板书内容和媒体内容的交互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取舍,避免因出现了比较多的重复而耗费过多的时间,致使课堂容量无形之中受压缩。

2、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者,主要是“引导”,而不是“代替”,让学生“想到的说出来,说出的写下来,写出的做出来”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物理学科的特色——实验,可以穿插于课程之中,用于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也可以作为整堂课的开始,作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线索贯穿始终,各有优势,教学中可以大胆重组,尝试变换,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

和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一样,在教学技艺方面我也是学无止境的,用那句实在话来说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群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手段也要因人而异,以后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我将不断摸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令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6

《电功和电功率》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学生在这方面又经常学不好,失分较严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本块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对本知识的掌握,也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开了这节公开课,为了这节公开课,我除了和平常一样之外,还做了各方面充分的准备。。开完课后,我作了认真的反思,并且认真听取了各位听课老师指出的优点与不足,现在,我把上完这节课之后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写下来,以便能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本节课是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部分,《电学实验及电功、电功率综合计算》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例,主要涉及到电学实验复习归纳总结,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规律的总结和综合应用电学知识的整合提高。提高学生解电学实验题的能力和掌握综合应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基础知识,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但对于学生来说,本章知识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是在中考较常失分的地方。为了突破本章的重难点,在本节的复习课中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精美、充实、形象、逼真的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这节课上完之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复习目标和任务,本人认为这节课比较可取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制作了精美、充实、形象、逼真的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因为本块知识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点多,比如电学实验很多同学经常会弄错,例如连接线路及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最容易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flash格式的电学画板现场操作演示电学实验(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当场思考并参与分析如何更好的做好这个实验,这样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归纳了所有初中电学实验,使学生更完整更系统的掌握整个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象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图象法这一直观、有效的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复杂的物理问题。学会利用图象对图像本身所表达的信息推理分析,形成科学结论。

二、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复习物理知识点,使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例子,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达到复习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本节课堂容量大,但能把握中考复习的重难点,知识点复习条理清晰,知识点复习全面,讲解到位。

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本人也意识到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不足,均有待于提高。比如在分析电学中的电路故障时,例子较少,可多增加一些例子,还有如课堂教学语速偏快,如果时间允许,可放慢速度,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这样效果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改进不足的地方,努力坚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及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7

本节课是一个纯粹而完整的实验探究,强调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从教学过程中极大体现了开放性的理念,在制定计划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实验电路图;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正确执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记录;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撰写实验报告,然后我再通过课件把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这样的设置,给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能动性。

从科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本实验是电功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综合性强,它是在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学习了电功率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生的体验,知道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P=UI,会画实验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习电路故障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灯泡发光和实际功率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到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8

今天上了一节校内课题研究展示课,讲的是九年级总复习第八章电功率的单元复习。电功率是初中物理重难点章节之一,由于本章内容较多,共由六节内容组成,所以我今天的复习内容侧重电能和电功率的复习。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及时总结。

课前给学生发了复习指导案,以知识结构的形式呈现,包含一些填空,公式等,让学生自己看书复习基本知识。但从上课学生的表现来看,自主复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一些概念、物理意义、公式等还是不能准确熟练的表达出来。所以上课时,在重难点解析时占用的时间较长,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又进行了强调和梳理。由此,在后面的做题时间就相对的少了些,没有完成预设的习题。

本节课的优点在于:

一、整节课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来复习讨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所有的`知识点和练习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与点评,让学生明白自己解题的对错,问题出在哪里。

三、练习题大都集中了这几年的中考题的题型,让学生明白中考的考试方向。

四、本节课始终贯彻“先学”、“后教”、“做中学”的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理念。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9

“电功率”的复习,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的内容理解困难,并且和学生的某些潜意识容易混淆。比如,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往往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这就是将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做好P41图8.2-1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比较出在相同的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不同,即用电器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多少,而在相同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则反映了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快慢,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电功率的含义。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最好通过实验再现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几次的亮度是在用电器的各自实际功率下所显示的亮度,从而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实际含义,一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本节还有电功率的计算这也是教学难点,要引导学生怎样分析题意,弄清解题的方法和步骤,真正弄懂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含义,从而能正确计算两种功率。同时还应强调解题的步骤和规范性。

物理电功率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设计思路:这是八年级物理教材(沪教版)中第一节概念课,对学习物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同时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习惯、方法的养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使学生能认识并理解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是很重要的。教好这节课也将为学生学好力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习任务

本课程是八年级物理教材(沪教版)中第二章第一节课,在知识的要求上,主要是知道和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不多,但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恰到好处的设计好教学方案,让学生能有较高的兴趣来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深入浅出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物理,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解决的好,就能上好这节课。同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初步领略到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形成对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共处的情感。

(1)教学重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2)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学习者分析

学生会有以下特点:

1平时常能接触到相对地面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对运动与静止有初步认识。

2缺乏对参照物的认识,基本不懂参照物这个概念。

3不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和方法

1通关生活中的例子并配合多媒体课件来证明我们是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的,从而引入课题。

2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认识人们从不同角度(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对运动的描述。

3举例说明运动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而引入机械运动的概念。

4利用机械运动的定义来判断骑车、小鸟等的运动,从而说明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5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举几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相关应用。

7让学生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设计高速列车活动站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提阿度。

2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器材(电脑,投影仪等)

5、教学过程设计

【运动的世界】

1、介绍宇宙

师: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什么是宇宙呢?我国古代《淮南子原道训》书中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出现字幕: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也就是说,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用现代的话说: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出现字幕: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师:宇宙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家伽莫夫于1946年创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他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前,宇宙内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大爆炸使得物质四散出击,以很大的速度运动,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字幕出现: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前,宇宙内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大爆炸使得物质四散出击,以很大的速度运动,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

2、宇宙在运动

1多媒体课件出现星系图像。

师:大爆炸形成的成千上万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去。目前人类测量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太阳也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2多媒体课件出现太阳系图像。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太阳系。中间有太阳,周围有行星围绕它运动。这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教师指示)

3多媒体课件出现自转与公转的地球图像

师:同学们再看,这是太阳,这是地球。(教师指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正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地球上不断发生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斗转星移、冬去春来等自然现象。(可插入相关图片,亦可不要)

4多媒体课件出现大陆版块的运动图像

师: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壳内部的物质也在运动。地壳的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的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正是大陆版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

3、生命在于运动

5多媒体课件出现动物奔跑图像(录像)。

师:请同学们看,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动物在奔跑。

师:我们再看一段录像。

6多媒体课件出现一田径运动(短跑等)的录像

师: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田径运动的名称、内容)

师:我们从刚才的两个图像(录像)中看到,动物在奔跑,人在运动。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都在运动。现在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生: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板书:一、运动的世界)

【运动的描述】

1、运动描述的不同方式

师:人类既然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当然会对运动产生巨大的兴趣,会对运动进行研究和描述,而不同的人们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运动的。

(板书:二、运动的描述)

师:看看诗人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先看画面(出现小船运动的画面),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生:小船在运动。

师:诗人是怎样描述运动的让我们来看看李白的一首诗。

1多媒体课件出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画面图片和诗。

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朗诵一下。

生:(朗诵)

师:诗句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流而东下,行船速度之快的美妙的运动感受。诗人是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的。

师:那么,音乐家又是如何用音乐来表现运动的?这是著名的古琴曲《流水》的一段旋律。

2多媒体课件出现古琴曲《流水》的五线谱和音乐。

师:音乐家是怎样表现出流水的?他用的是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的。

师:古今的画家都想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出运动来。下面请大家欣赏梵高的《星夜》,看看他是怎么描述变幻的星空的。

3多媒体课件出现梵高的画《星夜》

师:这幅油画通过旋转扭曲的形态变化、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展现了一个浩瀚神秘,惊心动魄的运动世界。画家是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的。

师:那么,科学家用什么来描述运动?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的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2、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师: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机械运动、分子运动(产生热现象)、电荷运动(产生电和磁现象)、原子核内部的运动(释放巨大的能量)等等,其中,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下机械运动。

(板书:三、机械运动)

师: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出现字幕: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板书:1、定义)

师:你能在日常生活中举出一些机械运动的例子吗?

生1: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师:为什么汽车在做机械运动?

生1:因为汽车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它在做机械运动。

师:很好。那么,还有谁能再举出例子?

生2:小鸟在树林里飞。

师:你又是如何判断小鸟在做机械运动的?

生2:小鸟相对树木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小鸟在做机械运动。

生3:老师在讲台前走动也是机械运动。

师:为什么我在做机械运动?

生3:因为老师在走动时相对房屋有位置变化。

师:说的很好。刚才同学们都很好的运用了机械运动的定义,举出了些做机械运动例子。大家都用到了另一个物体做标准,来看看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第一个同学的例子,是地面;第二个同学的,是树木;第三个同学的,是房屋。(副板书:地面、树木、房屋)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些不动的房屋、树木、地面是不是也在做机械运动?为什么?

生:它们都跟随着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以至银河系,也都在不停的做机械运动。

师: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生: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师: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因此,我们研究机械运动是有重要的意义的。在物理学中,把前面我们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系。(板书:2、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既然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那么我们平时又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那个物体是静止的,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

1多媒体课件出现旧课本中《谁在动》的图像

师:这是一辆小车,车里有一个乘客(教师指示),这个乘客是我们研究的对象;路边有一个小孩(教师指示);这个是司机(教师指示);他们都来观察乘客的运动情况。现在让汽车运动。当车运动时,司机说他沒动,反而路边的孩子赞叹他运动得真快。那么,你认为谁说的对?请大家分组讨论下。(学生分组讨论)

生: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司机以车厢作为参照物,看到乘客相对车厢沒有位置变化,所以他说乘客是静止的。而路边的孩子是以地面为标准,看到乘客相对地面有位置的变化,因此孩子认为乘客是运动的。

(副板书:司机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小孩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师: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讲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到结论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因此,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当然,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说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用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板书:四、应用)

师:我们先看下问题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一,出现字幕:问题一:有一次巴黎报纸上登出了一则广告,说是每人花四分之一法郎,就可以作一次的长途旅行。许多人把钱寄去了,结果每人只得到一封回信。回信说:亲爱的先生(小姐),请您躺在床上让地球带您开始这次旅行把,您要记住,我们的地球每昼夜要跑4万公里呢!许多人有受骗上当的感觉,于是告到法院,说商人犯了欺诈罪。问:如果你是法官,将如何审批?)

师: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判这个商人犯欺诈罪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下。

(学生分组讨论)

生1:我认为商人沒罪。因为你躺在床上时是与地球一起运动的,而且速度还很大,每昼夜跑4万公里。当然是在旅行啊。

生2:我认为商人有罪。因为我躺在床上不动,还要寄钱给你;如果你在床上,会把钱寄给我么?

生3:我认为商人有罪。因为我们平时认为的旅行,是要离开家的,坐车到外面看山、看水、看风景的。而没出门,躺在床上能算是旅行么?

师: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很好。其实,商人有没有犯罪,关键在于判断躺在床上是否是旅行。如果是,那么这四分之一法郎就是商人所应得的,他就沒罪。如果不是,那么这四分之一法郎就是被商人骗走的,他就犯了欺诈罪。那么,什么是旅行?人要离开家,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某地观光,这才叫旅行。也就是说,必须以家为参照物,人相对家要有位置变化,这才叫旅行。所以,商人是犯了欺诈罪。这个商人是应用了物理学里参照物的选取不同来进行诈骗的,可以说是高智商犯罪。因此,要判其有罪,法官也要有相应的物理知识。

师:现在再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而,出现字幕:问题二:在国外的一次汽车越野赛中,当飞快的赛车穿过郊外的村子时,村民十分高兴,他们向车手奉送西瓜。他们看准迎面飞驶来的赛车,轻轻地抛出一个西瓜,但是谁也没想到,西瓜落在车上,砸坏了汽车,使得车手受了重伤。为什么一个西瓜会产生那么大的威力?)

师:为什么轻轻抛出的西瓜会产生那么大的力量?现在我们竞赛一下,看看谁最先回答出答案。

生1:因为冲击力很大。

生2:因为速度飞快。

师:谁的速度快?

生3:汽车的速度快。

生4:西瓜的质量大。

师:很好。现在我们用刚学到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轻轻抛出的西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很小;那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结果又如何呢?

生:一样大。

师:村民轻轻抛出的西瓜,对地面来说,速度很小。如果汽车是静止的,那么西瓜相对汽车的速度还是很小,沒什么威力的。但是,汽车是以很快的速度飞驰而来的,如果西瓜不动,车飞快的开过来,与车不动,西瓜以与车一样大的速度飞过来的效果是一样的。西瓜质量很大,速度又那么大,自然就产生了极大的威力了。

师:再看问题三。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三,出现字幕:问题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在轰炸了德国后返航的途中,突然发现脸边上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顺手一抓,发现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射向他的德国子弹。试问,飞行员为什么能够抓到飞行的子弹?)

师:为什么这位飞行员能够抓到子弹呢?大家分组讨论下。

(学生分组讨论)

生:因为子弹的速度、方向与飞机的速度和方向是一样的。

师:飞行员能随手抓到一颗飞行的子弹,说明他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这时飞行员的速度与子弹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也就是说,以飞机作为参照物,子弹是静止的,以子弹作为参照物,飞行员也是静止的,即他们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飞行员能抓到子弹。

师:由问题三中得到的启示,我们来解决下这个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四,出现字幕:问题四:快速列车速度可达到170公里/小时,若列车到站时要停下来让旅客上下车,将是很费时的。你能否想个办法让列车进站时不停下来,同时旅客又能安全的上下车?)

师:(出现动画情景,教师介绍情景)这时站台,这是一列快速列车经过站台。现在,应该怎样解决上诉问题?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这个问题要解决的的关键是列车进站时不停下来,同时旅客又能安全的上下车

(学生分组讨论)

生:要让站台动起来。

师:对。那么要怎么动?对速度有什么要求?

生:速度与列车的要一样大,方向还要一样。

师:也就是说,要让它们报纸相对静止。

师:没错,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列车和车站保持相对静止。那么就要设计一个活动站台,当列车快要进站时,站台动起来,当站台与列车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时,旅客就能安全上下车了。

【小结】

对本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再次进行提点。

【形成性练习】

1、如图2-2所示,三辆小车以图甲的位置开始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后,三辆小车位置变成了图乙的形态,通过对甲乙两种形态的位置对比,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指出各车相对的运动状态有几种?

2、电视、电影中正是利用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拍摄出了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孙悟空驾云飞奔,是先拍摄出孙悟空在云朵(布景)上的镜头,再拍出天空上的白云、地上的山河湖泊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我们看电视是以白云和山河湖泊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孙悟空腾云驾雾飞奔的效果。

想想看,如何拍摄人坐在开动的飞机和火车里观看沿途风光的镜头?如何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

6、板书设计

一、运动的世界

二、运动的描述

三、机械运动

1、定义副板书:地面、树木、房屋

2、参照物副板书:司机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小孩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应用

7、资源及媒体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极多的运用到了多媒体课件,课件本身包含了文字、图片、动画、音乐的视听内容,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给予学生一刺激,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活跃课堂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形象的展示,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学内容的辅助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如若多媒体课件,那么在一些运动形式的展示中,将不好操作,经管可以用微缩模型展示,但由于模型的大小的限制等,效果应该是不如多媒体展示的。

8、教学设计后记

作为一节概念课,如果只是死板的叙述知识内容并加以一些练习,效果可能是不会太好。本课程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通过例子,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出规律,引发对规律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并且在解决一些实际的例子的时候,掌握对知识的运用。课堂上,用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感官予以较为强烈的刺激,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次进行分组讨论,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培养学生一种进行探索并合作讨论的科学研究精神。并且,课堂上给予的问题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以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练联系,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应用能力。还在课堂上告知学生一种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

功率教学反思1000字系列4篇


每一位优秀学子都是需要优秀的老师悉心灌溉的,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准备。在写教案的过程中我们会反复思考教法,学法。如何写出一篇有条理性的教案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功率教学反思”,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功率教学反思 篇1

一.教学理念:

从上述表格对比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我们老师教学选用的最多的却是教师讲授这种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鲜明对比,让我们反思。另外,现在的教学理念也提出“老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上述理念,我的教学设计:由学生完成课堂教学。

二.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实验前”、“实验中”和“试验后”,根据教学内容的三个板块,把班级学生分为三大组,每组制定组长对各部分内容进行备课。

1.备课指导:备课指导环节,首先从组长开始,要求组长明确职责,然后带领全组同学集体备课。备课指导包括:让组长介绍所备内容的主要框架,然后老师在组长介绍的框架的基础上适当提出完善意见;同时,教会学生合理使用教辅资料和网络资源。在进行相关指导后,然后由备课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备课,并选出上课的学生代表,决定上课形式。学生备课结束后,老师再检查各个小组的备课情况。

2.上课技巧的指导:在上课前,老师根据学生备课的情况反馈,给学生进行适当的上课技巧的指导,如提问的技巧、时间和语速控制的技巧、教学内容完善的技巧等等。对学生进行上课技巧指导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

3.班级调查:在课前,对班级的部分同学进行了随机抽查,被抽查的同学表现都比较积极,如展示手中的教辅资料、收集到的网络资源、课堂应急方案等等。

可以说,还没有上课的时候,班级的30%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学习内容,这也是我们教学目的所在。接下来需要展示的就是“学生教学生”环节。

三.学生展示环节:

“学生展示”环节,也就是上述表格中的“学生实践和学生教别人”,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上课的学生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等。而在学生展示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暴露上课学生在理解上的一些偏差,而这又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相信通过学生展示环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会更加透彻。同时,在学生展示环节,听课的学生也时时刻刻在关注着台上“老师”的表现,卯足了劲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理解过程,是一个再加工过程。有了这个参与,有了这个再加工,听课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示环节一:“实验前”——实验准备。

这一环节有沈安琪同学主讲,她主要介绍了实验原理、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电路的连接、实验注意事项等。在沈安琪展示过程中,该同学稍显紧张,所以语速较快。同时,正入预期的一样,在理解上也出现一些偏差,如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取上,沈安琪同学的理解就稍显肤浅。这样,就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主控,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老师补充:由于我们实验中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功率,所以电压表需要选择0~3A量程。但是,有些同学的电池使用时间较长,以至于两节干电池电压打不到2.5V,那么,我们怎样解决呢?三节干电池串联!那么,使用三节干电池串联的时候,电压表选择的量程还是0~3V吗?

学生回答:因为三节干电池串联电压为4.5V,所以需要选用0~15v量程。

老师强调: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是根据电压表的作用而定的,而不是根据电池电压确定的。我们需要测量的是额定电压为2.5V的灯泡的功率,所以电压表仍然选用0~3V即可。若测量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需要选择0~15V的量程。

这样,老师在关键的地方加以总结和强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格外深刻。

展示环节二:“实验中”——实验操作和收集数据。

本环节由两个同学合作进行。在简单介绍了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之后,学生开始进行实验。而本环节中“老师”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巡视,收集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相关的实验指导。

实验结束后,“老师”反馈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总结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经过巡视,“老师”再一次的理解了实验过程,并通过指导,使“老师”和“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得以提高。同时,“老师”巡视过程中,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找出实验效果相对较好的小组,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找出较为理想的数据作为分析的蓝本。

展示环节三:“实验后”——实验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相关的误差分析。

本环节同样由两个同学合作进行。“老师”的第一个任务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同学们知道了测量功率的方法,同时注意到:在不同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是不同的,所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不能够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与此同时,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测量灯泡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电阻值”。

实验后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分析实验误差。内接法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但是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的电流和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所以电流的测量值大于通过灯泡的实际电流,故电功率的测量值比灯泡的实际功率偏大;外接法中,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量的是通过灯泡的电流,但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表两端电压之和,所以电压的测量值大于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故电功率的测量值仍然比灯泡的实际功率偏大。

由于有了《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学生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可谓是驾轻就熟了。可以说,整节课学生的表现出乎我的预料,也同样打到了我的教学目的。但是,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以下是我的自我评价:

本节课教学从学习方法——学生教学生的效果和老师教学生效果对比入手,调动学生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出自己的教学改革的大胆想法和做法。从教学理念来说,是一个创新。在整节课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班级学生分为三大组,每组学生负责一个知识板块的教学。每个板块,要么学生单独讲解,要么学生之间配合讲解,从学生的教学过程看,学生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相信精心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另外,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执教同学之间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也可以培养学生们合作交流的能力。总体上,这节课教学中,学生表现非常成功。

不足之处:

1.这种课型中,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表现,所以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精心的指导和打磨;这里的指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组织语言、怎样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等等,需要考虑的更加精细化;

2.学生上课过程中,班级其他同学的参与度偏低,只是部分成绩良好的同学参与教学,而成绩中等偏下的同学参与度较低,希望任课老师关注这个问题并合理解决这个问题。

功率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是一个纯粹而完整的实验探究,强调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从教学过程中极大体现了开放性的理念,在制定计划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实验电路图;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正确执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记录;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撰写实验报告,然后我再通过课件把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这样的设置,给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能动性。

从科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本实验是电功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综合性强,它是在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学习了电功率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生的体验,知道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P=UI,会画实验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习电路故障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灯泡发光和实际功率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到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

功率教学反思 篇3

功率的概念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功率的知识是机械功概念的进一步延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应用的例子很多很广,而且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又是联系实际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纽带,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

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设计如何引入课题方面,我从学生的思维结构入手,举了三个例子,层层递进,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自然而然过渡到这节课的主题;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接着在提到功率的物理意义以及它的公式及概念时,我通过与速度的类比法引入,来加深功率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例题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应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机动车起动问题的分析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新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通过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以及联系生活中实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功率教学反思 篇4

要上好公开课不容易,所以在开公开课《功率》之前,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方面作了充分准备,如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找准重点、找对难点;科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问题;应用恰当的导课形式,每个环节导语连接好。完善课堂小结、练习及课后记等教学各环节。

比如说:在设计如何引入课题方面,我从学生的思维结构入手,举了三个例子,层层递进,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自然而然过渡到这节课的主题;接着在提到功率的物理意义以及它的公式及概念时,我通过与速度的类比法引入,从而加深了功率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在“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理解和运用,在两个公式:P=W/T和P=FV的应用上,学生还不够灵活。特别是在分析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还不是很理解,所以在理论分析后,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帮助他们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逻辑思维结构的特点,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环环相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整堂课的气氛较好,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虽说整堂课氛围还好,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也达到了,但由于教学经验等方面的种种不足,仍存在许多的缺点。

(1)整堂的理论性太强,新课改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还体现的不够。

新课改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则提高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一些实践性的内容,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以往我们评价一位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高低往往是看这堂课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有没有做小动作、走神、打磕睡,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是否能掌握这堂课的知识。而现在我们要看的是学生是否通过这些知识的研究和学习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2)整堂课学生主动研究较少。

在课堂通过例子地分析,总结得出规律后,才要求学生进行验证性研究。这样不足在于,这样的研究是教师布置下去的任务,学生的研究是被动的。其实教师只应起着引导、帮助的作用,引导仅仅是提示、帮助,说穿了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引导是当学生迷惑时教师引导他怎样去辩明方向,而不是轻易去告知他方向。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应该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探究式教学是传统意义上教学的深化和提高,要做好“主导”比做好“主演”更难。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在教学中会不自觉地沿着老路去走,所以要彻底转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的过程才能达到。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他检视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营造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3)在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思做得还不够到位。

其实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思在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前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熟悉教材,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提高教

学效率,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结束后的反思能帮助我们及时积累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水平提供条件。

通过这次的公开课我找到了自己很多地方的不足,比如说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等等都存在不足,发现了与新课改之间的差距,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学习教学理论,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备课时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多听听有经验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实践的改革提高创造了条件。我们要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思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5篇


对于一名老师来说,写教案已是习以为常的工作了。教案有利于让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大放异彩,你知道教案的写作模板吗?今天教师范文大全编辑给大家分享一下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 篇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⑴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

⑵在建筑工地上要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已知每块大理石板重50牛,用起重机可以在2分钟内将大理石板一次全部送到20米高处。如果用一个工人来背,把这些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所用的时间是20小时,试求用这两种方法,把大理石板全部运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各做了多少功?

W1=F1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W2=F2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时,起重机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在物理学里用功率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提问:如果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呢?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我们用单位时间里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表示运动的快慢,与此类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的。

提问:如果起重机在2分钟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计算?要求学生答出:

教师给出功率公式和单位,边讲边板书:

1瓦特=1焦/秒,1千瓦=1000瓦特。

参阅课本,对功率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

㈢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简要说明选购机器考虑它的功率时要从实际出发。

㈣例题:课本例题。教师要把此题分解为几个问题逐个提出,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五、教后记: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 篇2

一、教学效果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及其变形公式U=P/I和I=P/U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关于电功率计算问题。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不算太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知识导学的效果很明显。大多数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公式选择十分准确。

2、本节课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对教学重点进行点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配合适量练习,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教法与学法浑然一体,可谓一石双鸟。

二、教学过程反思。

课堂的教学核心是达标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师借鉴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和韩立福的“有效教学”理论,设计了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通过读学习目标,学生以感知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真正对新课内容及学习要求一目了然,做到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在巩固旧知识环节中,使学生通过温故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夯实了基础。这样将所有学生,拉到先前知识点的同一起跑线上。然后,学生带着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经教师在课堂中巡视获悉大多数学生能自主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紧接着大多数学生能运用新知很好地完成新知训练题,当堂达标率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这之后,通过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大多数学生也较容易地再次获取新的知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真正地达到知识的升华;最后学生基本完成了针对性、典型性、梯度性较强的新知识巩固训练。由于学生在其他环节中计算能力低,解决问题有障碍,导致课堂尾声处时间略有不足,于是“新知识巩固训练”和“知识点归纳”两个环节落实得不是太好。教师也只好挂出早已准备的小黑板,要求学生课下将板书设计抄写在导学案中。

三、教学启示反思。

教学中只因出现小小的失误,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透彻,对学生知识基础估计得太高。我要很好地吸纳诸位评课教师对我关心而呵护的建议,以使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更趋完善。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 篇3

电功率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容较多,计算较复杂,我们学校的教学时间又很紧,只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使学生达到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

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混淆不清,解题中需把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反复运用,更加造成了困难。解决这一困难,一是要把有标记的灯泡接入不同电压的演示实验做好,二是解题中要分步计算,把每一步的已知什么求什么讲清楚,练习应以直接用公式的简单计算为主。

我感到我们洋浦的学生对于电学题,一直比较“束手无策”,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难题。学生对于P=U2/R 、 P=I2R公式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认真考虑了一下,我觉得主要是方法的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的要求,主要是不懂得方法,确切地说是教师的方法不当。以前,往往是一下子给了学生一大堆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消化,教师落了个眼前的清闲。现在看来,这为以后带来了麻烦。方法虽多,并不是都重要,学生需要学会最基本的,这就是为什么专家未必就比一线教师的教学成绩好的原因所在。以前我讲到这里往往急于引入P=U2/R 、 P=I2R两个公式,本意虽好,却让学生感到有些混乱。这里我采取了最基本的方法,先要求学生画电路图,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在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结果呢,标着标着,学生把未知也变成了已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学生学会一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基本方法掌握了,回过头来把那些题目再做一遍,用P=U2/R 、 P=I2R解题,告诉学生还有更好的方法,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 篇4

一、学习目标:

1. 能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

3. 认识定滑轮、动滑轮,了解简单的滑轮组,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二、重、难点:

1.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运算。

2.认识简单的滑轮组,会计算其机械效率。

三、教学思想:

由于三年级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在上课前小组教研确定复习版块,把教材重新组合,力求高效。一般在教学前让学生做复习提纲,通过做复习提纲,把本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并记忆,在课堂上主要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通过中招题进行练习,达到复习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教师先提问并讲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通过课件列举没有做功的例子:如“搬而未动”是有力没有距离;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牵引力没有做功,因为有距离没有牵引力;吊车吊着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拉力没有做功,因为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题中给的距离与拉力垂直,没有关系。然后让学生练习: 1.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B.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C.吊车吊着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5m,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D. 小明把书从地面上捡起来,小明没有对书做功 ;

2.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4N重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300J B.做功100J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3.小明将放在水平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N,则课本重力做功 J,水平拉力做功 J。

学生在说答案的过程中要求讲方法,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另外做完后对版块一进行总结。 版块二:功率

教师先举例两个学生比赛爬楼,问在这个过程中做功没有?做了功,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启发学生思考:假如他们体重相等,让他们爬上同样的高度,比较时间;也可以比较在同一时间内看谁上的高;假如体重不同,上的高度、用的时间都不同,只能分别计算,比较他们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从而引出功率,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了物理中的“控制变量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1.一辆车开进了泥潭中,司机取来一个动滑轮欲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下图所示,若司机用750N的拉力在5s内将汽车水平匀速拉动1m,那么司机所做的功是 J,司机做功的功率是 W。 2.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快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B.做功多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C.做功多并且用的时间长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D.物体做功所用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3.中学生小华在一次跳绳的体能测试中,1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约为5cm,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5W B.50W C.500W D.5000W 学生在说答案的过程中要求讲方法,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另外做完后对版块一进行总结。

1.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2.如右图,用拉力F拉着货物上升了一定高度,则

此滑轮组中做的有用功是 ;

额外功是 ; 总功是 。 3.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4.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行解决,对于“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学生回答的不全面,教师可通过公式进行引导。然后结合中招试题进行练习,看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

(二)、中考链接(把握现在、成就未来) 1.如右图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 )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 B. 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D. 重力做了1200J的功

2.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3.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将一批建材运到10m高的施工处,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材。装置中动滑轮重100N,工人每次匀速提升一箱重400N的建材,不计绳重和摩擦。试问:

(1)每次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额外功各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第三题找两、三个学生演板,然后让其它学生指出不足、不妥之处,引起学生注意。

课讲完后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不懂得问题通过小老师讲解进一步掌握。 课后反思: 本节课作为一节复习课,采用教师简单讲解,学生练习的方式,讲练结合,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在授课中让学生分析问题,大面积提问学生,努力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面广,精力集中,另外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之处是讲的点儿有点多,但知识面不够广,还有难度不高。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备课,把复习课上好、上实,努力提高课堂效果。

初中物理功率的教学反思 篇5

功率的概念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功率的知识是机械功概念的进一步延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应用的例子很多很广,而且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又是联系实际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纽带,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利用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P=Fv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例题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应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理解;机动车起动问题的分析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新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通过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以及联系生活中实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鲸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精选


这篇关于“鲸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是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您整理的,这篇文章很有意义所以务必将它收藏起来。一定要重视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上课之前必现会准备好上课教案。编写教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鲸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篇1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想,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符合低段教学要求,字词学习落实到位。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而且,当学生遇到形近字、同音字时更是容易被搅得一塌糊涂,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我在教学“飘”和“漂”时,这两个字虽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我将区分这两个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孩子们因为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马上发现了这两个字的不同,有的说:我发现“飘”和“漂”这两个字都有一个“票”字。有的说:我发现第一个“漂”和水有关,第而个“飘”和风有关。于是我随机结合具体的语境,出示句子: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另外利用多种形式识字,如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老师说字谜让学生猜字巩固字形、卡片复现生字、利用课文儿歌再记生字等帮助学生记生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充分利用简笔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课时,孩子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为了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山脚和山顶,我便在黑板上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孩子们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很好。

3、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A、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B、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的家门口…….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词语,结合画面,体验情景。

如抓住“乐坏了”,让学生看图说说从哪儿看出小熊乐坏了,学生说得有声有色,从小熊的眼、嘴、脚多方面感受到小熊的高兴,再说说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体验情境,然后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写地方不太理想:

(1)、读词语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读出词语的韵味来,如“幸福、乐坏了、受不了”这几个词语就可引导学生想象其中感受读一读,就能读出其中的韵味,课堂也将更精彩。

(2)、要善于捕捉教学的契机。如在初读课文后,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时,学生说了几个关键词语,就应给予学生肯定,并让孩子利用这几个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就既肯定了学生又对学生进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可谓一举两得。

(3)、在理解课文时,可利用课文空白处想象说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他想了想”会想些什么呢?引导说话,帮助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鲸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篇2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课文中写荷花的句子,或是你认为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画一画,并说一说,由此展开小组讨论学习。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还结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图文对照,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但是,课后,当我静下心来,再次审视自己的教案,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却发现了许多遗憾之处。

首先,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虽然十分精美,但我却忽视了这一教学资源。只是让学生简单进行了观察。如果在教学中,能适时地让学生来说一说图中的荷花,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荷花。我想学生对荷花的情感定能更上一层楼。

其次,虽然课堂上注重了对语言文字的体悟和训练,或者说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把握,但是缺乏朗读的指导,没有注重学生的朗读。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这个“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呢?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学生懂得“冒”有长、钻、伸的意义,我又相机让学生想象这些百荷花冒出来想干什么?引导学生想象荷花不经

意间钻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盎然生机。学生能有自己的体会,但是我却忽略了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千篇一律用齐读的方式扼杀了学生的体会。

最后,我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必须好好斟酌,应该将教学环节设计的更有针对性,更能兼顾全体学生。 我想,只有认真思考,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鲸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篇3

《藏戏》这篇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来历以及藏戏的三个特点。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但是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是花了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因为这篇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较多,同时在说明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为了让孩子真正有所收获,我觉得保证教学时间是一个必要条件。

首先,我让孩子们欣赏了在土豆网上下的一段藏戏表演的视频,孩子们看的如痴如醉,虽然这段视频长达9分钟,但是我一点也不吝时,让孩子们欣赏完了。然后,让孩子谈谈看后的体会。接着走进课文,扫清生字新词的障碍,同时注意提醒孩子们注意语言的积累。

随后,让孩子们快速读课文,找出写藏戏来历的自然段,并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复述出来。结果在短短的3分钟内就有孩子举手要求给孩子们复述故事了,而且这个孩子的发言很有特点。随后我又请了几个同学讲述这个故事。就这样,在故事中我带着孩子们弄清了藏戏的来历。

紧接着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弄清藏戏的独具的艺术形式。我让孩子们自由分组学习,然后交流。孩子们由于分组学习,一部分后进生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都能读懂课文了。

在交流的时候我让孩子们抓住文章开头的3个反问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其次,让孩子们抓住文章中详细介绍藏戏特点的词句来体会来朗读。在品读的时候就注意提示孩子们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以提高孩子们的习作水平。

最后我让孩子们谈谈学了这课后的体会,有大多数孩子们居然对藏戏的艺人们的精神莫衷一是地大加赞扬,而且说:“做人就要这样,不能只想着自己,应该想想我们可以为他人带来些什么。”尽管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说的是不是心里话,但是我知道他通过这课的学习,的的确确是被藏戏的艺人们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的名利的精神所打动了。多多少少会对这个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一些影响。也还有几个孩子谈到:“藏族人们应该把藏戏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子子孙孙传递下去,总有一天,藏戏会走进世界大舞台。”

教完这课,我觉得神清气爽,心情超级愉快。我的一个小小的收获就是老师在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只要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就不可以放弃,我们有时并不要太拘泥于教学参考书给我们的条条框框,因生而异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鲸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篇4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应用.教学难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教学方法主要是讨论、探索、启发式.运用辅助工具是多媒体课件.

等腰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因而它比一般的三角形在理论和实际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教材专门设计一个单元的内容来研究它。这个单元的重点之一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同时这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大纲对此的要求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灵活应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计算”(“灵活应用”是大纲中“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四个层次中的最高要求)。在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后,推理依据增多了,学生所接触到的题目难度也会明显加大,证明思路不再那么简单。近几年的许多中考题目常以等腰三角形为命题背景,结合四边形、相似形、圆、函数等相关知识点出一些综合性题目和压轴题目。所以要求学生能掌握并灵活应用。

学生刚刚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等腰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这个阶段逐渐在各方面开始成熟,思维深刻性有了明显提高,有着自己独特内心世界,有着独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先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并能够灵活应用它进行有关论证和计算.发展学生的动手、归纳猜想能力;发展学生证明用文字表述的几何命题的能力;使它们进一步掌握归纳思维方法,领会数学分类思想、转化思想。再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关于数学内容间普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

鲸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篇5

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把课堂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舍得从课堂上走下来,把学生请上去,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雨后》这首小诗描写的是雨后孩子们在水中尽情嬉戏的情景。初读课文,很多孩子忍不住轻轻的笑出声来,情感的自然流露让我们看到了心与心的交融,我抓住时机问:“大家笑什么?”他们回答:“我真想跟他们一起玩儿”、“在水里玩,太开心了。”“大家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赶紧跟小伙伴说一说。”小组交流气氛热烈,代表发言也异常精彩。再读课文孩子们很自然地读出了小哥哥玩耍的酣畅,小妹妹的胆怯。学文后我又问学生们,现在你们最想做什么?有的说,现在马上下雨,我们也去玩。有的说,我也想写一写......

课后,我想了很多,现代教育让我换位思考,我们要时刻为孩子们服务,时刻激励着孩子们拔节儿,以学生的理解水平衡量学生的问题,我们要真心走进童心世界,让孩子们享受语文。课堂要教给学生,我们少表态,疑点、难点让学生自由讨论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思辨和归纳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之间的单向、双向和多向的交流,形成课堂内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我们只是听众,一个适时的点拨者。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呼唤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拨动心灵的琴弦,让孩子们在情感的驱动下面积极的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进步的殿堂。

鲸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篇6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文章内容浅显,篇幅较长。对于这样一篇人人都看得懂的文章,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上出新意,上出实质的内容,于我而言确实是一项挑战。最初的时候,什么头绪都没有,虽然已经把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但仍不知从何下手。无奈,只能让自己静下心来,沉入课文去解读,慢慢地我理出了头绪,渐渐地找到了感觉。

一、童话需要抓住童话特点教学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就应该抓住童话的特点进行教学。童话本身就是为儿童创作的,它往往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来净化孩子的心灵。所以在上童话的时候,我们教师不应该以仰视的态度对待学生,我们应该低下身子,和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上去倾听童话,理解童话。也正是基于这个角度考虑,我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力求简炼,让孩子有话说,让孩子有想象的空间。童话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不仅语言很美,故事也很美,情感也很美,如何带领初一的学生领略童话的这种美,成了我在教学设计之初遇到的难题,最终我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朗读,美文需要美读,通过读来品味文章的字词和句子,通过品味文章的字词和句子来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预设与生成需要教学机智

先前已经按照童话的特点,完成了一系列的教学设计,那么如何将教学设计付诸真正的课堂实践?精心准备的课堂预设能够发挥一定的效用。例如我有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了盲孩子的快乐?”对于这个问题我将课文当中凡是与快乐相关的文字都做了一定的预设,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个人的教育机智尚未成熟;二是希望把问题设置于自己能够掌握的框架之内。课堂实践证明,这样的预设有的时候是很有必要的,这让课堂变得更加流畅。

虽然预设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帮助,但课堂面对的毕竟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里我还想说说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虽然我对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盲孩子?”作了较为充分的预设,但在课堂一开始,学生的回答就超出了我的预设,我先前想的是学生会说“寂寞、不幸、痛苦、孤独”,然后我再将他们引到虽然这是一个寂寞的盲孩子,但他仍然热爱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可在真正的课堂实践中,学生却一下子将热爱生活说出来了,还没来得及品味盲孩子的寂寞,如何分析盲孩子热爱生活呢?我后来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盲孩子,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盲孩子的寂寞以及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仍然热爱着生活。这是我的处理方式,但现在想来似乎显得生硬,为什么不可以先讲盲孩子热爱生活,然后再用一个问题过渡到寂寞呢?这可能还涉及到一个课堂机智的问题,就我目前的状况来看,教学机智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毕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你的预设多么充分,但还是有许多动态生成的内容,这就需要一个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去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三、教师的引导能力有待加强

我将这堂课的切入点设在朗读和品读词语上,应该说从整体上来讲效果较好,但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教师的引导还有待加强。例如分析第五自然段盲孩子自己听到的各种声音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区感受,但是第18自然同样有声音,我是通过抓叠词进行品析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这里我似乎把两种声音分割开来分析的,没有将两者联系起来。前面也是写声音,后面也是写声音,那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王剑平老师在评课中提到的观点让我恍然大悟,她说前面的三种声音都是一种静悄悄的声音,不太能够引起别人注意的,这正如盲孩子当时的寂寞。而后面写到的三种声音,是比较热闹的声音,这亦如盲孩子后来的心情,让变得快乐了,世界似乎充满了光明和色彩。如果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能够引导学生将后面的声音与前面的声音照应一下,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盲孩子的心情变化。但可惜的是,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当然要达到对文本如此细致的解读,本身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这一点王老师的功力真的很深厚,也是我今后努力追求的方向。

另外在最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篇文章的启示时,学生能够说到付出也是一种快乐,给予别人关爱自己也能获得幸福??但大多数同学都是从影子这个角度来说,给人的感觉非常浅薄。这时候如果我能够稍微引导一下,例如:刚才同学们都是从影子的角度获得的启示,那么从盲孩子的角度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从太阳和月亮的角度你又获得了哪些启示?从萤火虫的角度你又获得了哪些启示??这时候

学生的回答将会遍地开花,不会如此单一、浅薄。这也是我上好课之后最深的体会,一个善于引导的教师,不仅课堂教学效率高,而且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到文章的美。

四、小结很重要

本堂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很清晰的,主要是以盲孩子的心情变化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的,采用的方式是朗读和品读。盲孩子的心情变化经历了由寂寞---快乐----孤独-----惊喜四个变化,所以我的课堂教学也分为四大板块,但是在课堂最后我却少了一步课堂小结。没有小结,这四个板块似乎仍然是割裂的。所以小结很重要,他就像一根绳索能够将课堂板块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课堂更加完整。这一点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应该重视小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青年教师展示周,给了我们年轻老师一个提升能力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名家名师的风采,是一次非常有意义而富有实效的活动。

雪教学反思反思精选


教师范文大全推荐更多专题:“教学反思反思”。

雪教学反思反思【篇1】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之后,对自己教学得失可以进行总结反思,这种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教学参与者看,可以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失。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学方法的反思,如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概念、原理等)是否采用了相应的方法,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适合性,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失,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教学进行的步骤看,可以反思教学的导入,教学各环节的衔接;从教学内容看,可以反思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性,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等。

(二)说课

说课是对备课的口头说明,但它不同于备课,说课讲备课的过程及其理由,而备课主要是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说课教学反思方面具体体现在:教师在备完课乃至讲完课之后,对自己处理教材内容的方式与理由做出说明,讲出这些过程,就是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这种策略的说明,也正是教师对自己处理教材方式方法的反思。事实上,说课总是讲给同行听的,同行听后要提出建议与评比,这是一个很好且有效的教学反思途径。并能形成反思群体,共同提高。

(三)听课与评课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教师讲课时并不总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学上的得失,但若课后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特别是与同行、专家教师一起,边看边评,则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学中的长短。

(四)征求学生意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所以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会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层次好、中、差的学生会有他们不同的看法,学生的某些想法也许教师没想到。通过对他们意见的征询,结合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五)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规范化的教学应在单元教学结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不论检查什么内容,都包含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学生学习中的得失表现,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倾向,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六)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写“再教设计”

一个教师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谁没有教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谁没有发现“新大陆”的时候?谁没有精雕细刻的得意之作?谁没有激情澎湃的创新灵感?但是这些别人无法领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时的总结和积累,得不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终归会“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勤于积累,善于思考,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行动研究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益,而且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同时,为以后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科研方法。

雪教学反思反思【篇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也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想在这场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与时俱进,善于学习,以适应新课程下新型教师角色的需要。

一、教师要学会学习

新课程中指出,教学要植根于现实,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应富有时代感。而面对高速发展的时代与社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自己任教学科的知识,更要对广泛的相关学科具有浓厚的学习欲望。一个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科技发展状况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驾轻就熟,满足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只有让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停地用新知识武装头脑,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教师角色,与时代合拍。在学习的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多样、求新求异。看教育理论书籍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可以在听课中学习、研讨交流中学习、思考现象中学习、网上论坛中学习。

二、教师要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是职业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需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求。怎样反思呢? 一是以反思的时间为标准,可以分为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即在实践教学之前(一般指备课阶段)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边实践边反思)是对教学的实施进行反思:有对教学现状的反思;有对学生的表现的反思,学生学会些什么,感受些什么;有对教学时间安排的反思;也有对教学方法的使用适当与否进行的反思活动。在这种边实践边反思的过程中,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以对症下药,提高教学实效。教学后的反思(实践后的反思)就是在教学后对教学的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理念,修正课堂教学设计。

二是以反思主体为标准,反思可以分为集体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个人反思法。集体反思法即教师集体共同听课,共同研讨,对课堂教学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是否合理性进行的反思活动。对话反思法即是采用“一对一”式的、访谈式的对话交流的方法。个人反思法是教师依据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水平以及教学经验进行的个别行为的反思方法。

三、教师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与其他老师合作。教师合作的技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进行四个层面的合作。

首先是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是一个密切合作、息息相关的共同体。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使管理者支持改革,教师要勇于向管理者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以获得学校的支持与帮助。

其二是与家长的合作。教育是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家长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学历水平、教育观念差异等种种原因,教师与家长往往对许多教育问题的看法会有不同。虽然教师自身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教育方法,然而是家长对新课程却不理解。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及时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其三是教师之间的合作。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与交流,不仅可以获得心理支持,也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产生新想法,更深的认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其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善于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的互动合作氛围,真正实现与学生心灵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在与学生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体会教学相长的含义,要知道,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东西在哪里?就在孩子的心里。让“与学生共同成长”,“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等理念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信念。

应当看到,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单打独斗已经难于在社会上立足,强调团结协作是21世纪对每一个人的要求。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我们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自己也要学会与人合作。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挑战和机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有学会学习、积极反思、善于合作及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教学创新实践能力,才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2.13教研——学会学习 不断反思 善于合作

雪教学反思反思【篇3】

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雪教学反思反思【篇4】

京剧《赤桑镇》讲的是北宋包拯奉命往陈州放粮,临行时在长亭大义灭亲 ,铡了贪赃枉法的侄儿包勉,嫂嫂吴妙贞闻讯后赶到赤桑镇,责怪包拯忘恩负义,包拯婉言相劝并晓以大义,吴妙贞醒悟,叔嫂和睦如初。

学生对京剧不够了解,离故事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了,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我第一课时先带领学生学习剧情简介,做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剧情,并带领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唱段的意思,为学生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虽然学生了解了故事背景,但是对于他们来讲,理解京剧唱词也还是有困难的。我教学时,帮学生梳理了唱词的结构,从“忆幼时”、“说如今”、“取大义”三个方面入手理解课文。学生很容易就分清了课文的结构。但是在感悟的时候,虽然要求学生找出了重点的语句,自己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谈感受的时间短,学生谈得不够充分。从思想上,自己认为学生已经理解了唱段的意思,又因为前面的用时有点长,所以此处重点词语的理解抓得不够,学生朗读的也不充分,老师的语句、引导的比较多。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

关于几处按点的设计,因为是年级组教研的结果,按点内容挖掘得比较深刻,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重点内容,但是由于自己接触时间短,对于学生按点时出现的问题,何时、用何种方法反馈,把握得不够好,耽误了一些教学时间,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学生谈体会中,效果会更好。

总体来说,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学环节比较清晰,课堂节奏稳定,能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突破重难点,时间安排大体合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涨,部分学生下课后已经能背下全文。

雪教学反思反思【篇5】

教学本文已经多次,这次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船长为什么与船一起沉入深渊?”老实说,每次教这课,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只是没有同学质疑,我也就不想深究,怕学生会觉得哈尔威牺牲没啥必要。但这次不同,有学生问:船长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入大海?我觉得船长的牺牲是没有必要的,他完全有机会逃生。如果我们从课文文字上来看,20分钟逃生的时间够了,而且船上其他船员都与乘客一起安全撤离了,按说船长也完全可以撤退。此时的我,真有些担心,怕讲不好会影响学生对于雨果笔下的这位英雄船长给他们留下的高大形象。但是事实是:我们真不能小看了我们的学生,绳伟同学很快举手:“我想哈尔威船长和诺曼底号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我想从这艘船诞生起,船长就和它在一起。在船长心里,它是战友,是亲兄弟。所以他才会选择和船一起沉入海底。”宋思雯说:“在哈尔威船长心中,船长就应该与船共存亡,他是不会抛弃诺曼底号独自逃生的,表现他忠职守”学生的回答真精彩!

由此看来,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也并不是什么事都要我们老师、家长越俎代庖的。他们脑子灵活,求知欲旺盛,接受新事物比我们快,好记性更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望尘莫及的。因此,我们做教师的。一定不能再用老眼光来审视学生,因为今天的小学生真的不容“小看”。我们要与时俱进,用现代的眼光,依据现代的心理学、教育学规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研究他们。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开辟新的教育捷径,少走弯路,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拼音教学教学反思精选


日月如梭,新学期即将来临。此时就可以总结一下自己在教师这份工作的工作情况,利用这次机会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一学期有哪些进步,一篇教学总结要怎么把它写好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拼音教学教学反思精选》。

对于教拼音一点经验没有的我来说,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是痛苦的也是无奈的。面对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我心里很是焦急,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这对于学习拼音来说可是大忌。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并且在拼音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地度过幼小衔接的这一个多月呢?

我为此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努力,下面谈谈我几点拙见:

一、听故事学拼音

比如在学习韵母“aoouiu”及四声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冬天来了,好冷啊,小朋友都穿上了棉袄──在黑板上出示ao,我们小朋友也来读一读,(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o的读音,练读ao)。可是有些小朋友却不怕冷,他们来到小河边,脱了衣服就跳下去游泳了——(出示iu,大家来学一学,在这个环节中渗透iu读音,练读iu)。海鸥看见了,连声叫好,小朋友们真勇敢(出示ou,教学ou)。真是一群勇敢的孩子啊!

在读准了aoouiu以后,再让学生认识拼音字母头上的四顶帽子,集中练读四声。学生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掌握了aoouiu及其四声的读法,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

二、做游戏学拼音

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传一传(一个接一个把看到的音节传下去)、变一变(用电线折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声母一生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谁读得快又准,谁就赢了)拔河比赛(难的字母写在黑板上两组小朋友分立两边读卡片,读对的卡片贴在该组绳上,哪边多哪组就赢)、小白鸽送信(信封上用音节写着送信人名字,读对了就能送对,给送对的一份礼物)、长颈鹿请客(叫出用音节标出的菜名)、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别人)。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三、动动手学拼音

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做拼音卡片学习拼音,摆字母,用橡皮泥来捏捏字母等,让抽象的拼音字母变得那样的形象直观、可以触摸,使学生感受到拼音字母是那么的可亲可近,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手脑并用的学习,既培养了动手能力,有开拓了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手段。

四、多阅读学拼音

在学完了全部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面,有贴在家里的,也有贴在教室里的,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在学完全部字母之后,送学生每天一首儿歌自己去拼读,自己去背诵;还让学生试着用音节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写得好的帖到墙报上展出;在图书角上摆上拼音读物供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的是辛酸,是等待,是无奈,是希望,是动力,是成就,是欣慰……今后我一定继续努力,把拼音教得轻松,教得扎实,教得出彩。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xuezongjie/122139.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