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参考心得] 数学教学心得感悟之三

光阴匆匆而过,又是一学期快过去了。无论什么职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该进行一次回顾,教师也是如此,通过写一篇教学总结来总结出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成长与收获,怎么才能写出一篇专属自己的教学总结呢?希望《[参考心得] 数学教学心得感悟之三》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经过近几年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我觉得数学教学的内容多,课时量不够;习题难,学生做不了;课程结构变化大,要求的教学资源多;对于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难于把握。

一、我对教材的认识

1、高中新课程数学教材的问题。与我国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相比,本次改革无疑力度最大。新课标,与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比较,无论在基本理念,知识结构、内容安排,还是在实施操作上都有较大的变化。人教版教材比原有教材有较大改变,知识体系上,如三视图、算法、统计、定积分等内容的加入,引入与阐释知识也有很大不同,体现了新课程改的思想。事实上,无论是新的高中课程方案,还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还只是专家们的一种设计。虽然它经过数百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一线的教师和教研员的研讨,但它离实用仍有距离。我们进行实验,就是希望由此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对新教材认识存在的问题。实验产生的问题不能都归咎于课程标准或教材,也有我们的原因。例如,对“课时不够”,固然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反思我们的教学,恐怕有些原因还是出于自身。不少教师习惯参照高考命题,对某些知识点延拓加深。原来教学相对较少、课时较多,可以这样做。但新课程对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要求与原有大纲有较大不同,如果仍延缓原有习惯,课时量就可能不够。又如,过去习惯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全部习题(包括练习和复习题),但新教材却有些习题很多学生不会做,于是有人认为教材习题太难。事实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要适应人性选择,对具有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教材中的习题和复习题中的A组题应要求所有学生完成,但B组题较难,一般只要求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选做即可,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及具体内容的界定不够清晰。例如,高中几何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两部分。“立体几何”分“立体几何初步”和“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分“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和“圆锥曲线与方程”。必修课程仅要求学生掌握“立体几何初步”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其定位是清楚的。“立体几何初步”以三个载体(三视图、直观图、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空间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空间图形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对于只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学生来说,已经达到基本要求。而对于希望在理工(包括部分经济类)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还需要学习“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借助向量定量地处理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向量既是几何对象,又是代数对象,还有很好的物理背景,自然成为搭建几何和代数联系的一座桥梁。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不同内容定位差异,按照《标准》对不同内容的要求,避免在必修课程要学生达到选修课要求,加重负担的情况出现。

4、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应努力领会其基本理念和目标,掌握课程设计思路,熟悉必修课程的内容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新教材的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模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其根本所在。在实践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使用教材,设计新的教学过程,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的“药引”, 引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心得体会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所谓数学事实指的是能运用数学及其方法去解决的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经验则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合与对应的思想” 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圣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3、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jk251.COm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就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三、几点教学建议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分必修与选修两大类,必修有5个模块,这些内容是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学习的,无论是毕业后进入社会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主要注重打好数学基础,掌握基本能力。但内容的抽象性、理论性强,在能力要求方面远高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水平,这些都对老师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出了前所末有的挑战,虽然笔者学浅,但在一年的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一点心得,给大家几点建议

1、依据课标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具。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高中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教材则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是依据课标而编写的。在教学中,应以课标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数学教材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教材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要大胆地删减;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改编。此外,还应全面了解必修与选修内容的联系,要把握教材的“度”,不应采取一步到位法,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接触,螺旋上升,实行分层教学。

2、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建构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倾听学生的回答并适度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构建知识,训练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同时,对于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然是当前高中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可以对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当改造,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探索规律。这样既解决了课时不足问题又解决了教材编排存在的漏洞问题。

3、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直观新颖,能有效利用情景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作形象化处理,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尤为重要。如: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例题解不等式(ⅹ-1)(ⅹ-2)(ⅹ-3)>0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机作出函数y=(ⅹ-1)(ⅹ-2)(ⅹ-3)的图像,并追踪图像上的点的坐标,可以近似直观看出不等式的解集。如果没有采用这种解题方法,必须经过三步复杂的解题步骤才能完成,而且图像相当复杂。

“书越来越难教”,这是大多数老师的感慨。如何在新课标下运用新的理念,解决新课标下高中教学存在的问题,真正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还需我们不断努力地摸索出新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只有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找到更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和学生共同进步

jk251.cOm扩展阅读

参考范文:观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之三


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是教师相互展示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方法、技能和艺术的平台,也是全面展示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就的重要窗口。

3月14日,江门市蓬江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农林小学拉开了帷幕。大赛展示了全区不同小学20名优秀教师的小语课堂教学,他们代表着各校最新的研究,最高的水平,最精彩的演绎。

赛场座无虚席,云集了来自区300多名教师。参加赛课的选手教师底蕴深厚,设计新颖,教学扎实。上课老师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很强,板书规范漂亮示范性强,课堂灵感不断生成,教学智慧丰富,教学语言令人折服,教学效果立竿见影。没有了热热闹闹的表演,没有了眼花缭乱的课件,在最本色的教学中,学生学会了识字写字,学会了用心朗读,学会了品味词句,学会了口头和书面表达。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扎实,多元化地向我们呈示了近年来各地区的课改经验和优秀成果,具体如下:

一、找准切入点,教学设计巧妙。

例如,在课前十分钟师生互动时,许多老师不动声色,巧妙找到切入点,为上课埋下伏笔。范罗冈小学朱慧婷老师在课前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了“盲人摸路”的小游戏,顺理成章地将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带出来。

二、大赛课堂脉络清晰,风格迥异。

也许是大赛的规定,每位参赛教师讲授的都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基本上可以分为“揭示课题”“初读课文”“研读课文”三大环节。紫沙小学的老师将《将相和》一文的学习分成“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大块;许老师紧扣“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句引导学生学习《检阅》;陈老师《跨越百年的美丽》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体会“执着追求”

三、字词基础训练扎实。

几乎每一位老师从板书课题开始,就进行写字的指导。生字、难字,拼音读、去拼音读、带入句子中读,放入课文中读;自主分析字形,师生交流辨析,教师工整范写,学生当堂练写;查字典理解词义,联系课文理解,换近义词理解;编顺口溜识记,结合意思识记,归类辨析识记从字词入手,讲求方法,不吝啬时间,扎实教学,夯实阅读教学的基石。四、重视朗读训练。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很好的示范,分层次的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是很好的台阶,恰当的点拨是很好的指引。五、拥有民主的氛围。亲切的话语,平等的地位,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无不让人感受到了民主的氛围,尤其是李老师《威尼斯的小艇》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可以吗?”这样的话语总挂在嘴边。

本次观摩活动,简单中透着智慧,简约中成就高效,简朴中回归语文,让我们领略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巅峰之作,提升了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使小语教学走得更正确、健康!

2022心得: 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之三


时间如白驹过隙,新学期正向我们敞开怀抱。当一名教师在经过了一学期的时间后就要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做一个总结,我们能写一篇教学总结来总结自己的问题,一篇教学总结是怎么样的呢?《2022心得: 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之三》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通过这五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真正的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领域中获得了不少的知识,在这个以学习为主题的时代发展中,基于如何构建教师自身教育意识结构为目的,探讨怎样才能让受教育的新一代,在面对未来时,拥有更多的自信与和谐。通过反思,结合教育实践,明确了教育的方向,目的,找到了实现目的的方法技巧。

通过对这几日多媒体教学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几个课件的使用,使我感受到原来可以这样啊!比如说以前的课件总要一个人在那里操作,现在我就可以利用数码讲述来向学生展示啦,还有还可以将自己的照片利用数码讲述进行编辑,把去游玩的故事利用图片展示给大家,这样既漂亮还一目了然,真是棒极啦!还有就是想到了自己的婚纱照,不就是这样的吗!

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生”的基础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师。做“好学生”是磨练我的重要历程;而做一名好教师是我的终极目标。同时也祝愿每位教师都在此次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获取到对自己价值高的有力智慧,使我们能成为能够历经风雨的参天大树,在教育教学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壮成长。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心得参考: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感悟范例


时间如白驹过隙,新学期正在向我们招手。经过一学期的教学生涯之后就可以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做一个总结,我们能够借助写教学总结的机会看到自己的成长,那么有哪些优秀的教学总结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参考: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感悟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过短暂的初中生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学英语,而造成了英语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危害严重。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内部原因即主观原因:在农村,家长送子女上学,普遍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上大学,最终达到“跳农门”的目的。然而,由于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因此,有部分家长认为读书多已没有用了。在这种新的“读书无用”的思想指导下,他们对送子女读书、考大学已失去信心,一些学生在其家长的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觉得前途渺茫,从而学习无目标,不认真学习,学习成绩较差,特别是英语这一学科。二是外部原因即客观原因:相比城市里优越的教学条件,农村中学生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学习环境。

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如果要问学生为什么学习英语,许多学生说不上个道道,但在信息时代和市场高度开放的今天,谁能说英语与自己无关呢?问到学生将来会做什么工作,学生也未必能说得出来,但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英语和计算机一样,在未来的工作中一步也离不了,它是一种工具。再说当今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对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学习英语不仅是我国课程标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英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学好英语,我们不学不行。

初中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存在健忘的特点。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他们有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可是过两、三天或一个多星期之后,遗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断反复。除了把近期所学的课本内容反反复复的通过默写、背诵进行强化之外,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把以往几个学期里所学过的知识点在课堂里有机的结合,进行书面和笔头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内除了期中、期末两次综合性的测试之外,每月组织的月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

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题目难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识点的重复出现能帮助学生加强长久记忆。此外,定期进行单词测试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学生养成经常温习所学过的词汇的好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信心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信心的衰减或丧失,将使英语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单词记不住,语法混淆不清等,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于是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如在教学生读、记单词时,就教给拼读规则。另一面,在情意领域里,我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学习目的,以提高学生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如此不断努力,一个个目标实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大、更持久。

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英语去组织课堂教学,创造一种宽松、热烈的学英语氛围,即使学生听不懂,教师要用一些身体语言,让学生听并猜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要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语言习得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诵英文诗歌、观看英文影片等)。开展记英语单词竞赛、出英语手抄报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竞争意识,以达到维护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对学习材

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

在初中上课还有一个关键点便是如何把握课堂的纪律问题。初中学生还未脱离儿童的特性,枯燥单调的讲解一定会使他们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这样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但是45分钟的课堂时间也不能完全用于游戏活动,过多的活动也会使他们过度兴奋,从而使课堂纪律产生混乱。所以,我们应当把握好尺度,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以上只是本人任教至今一点浅薄的体会,有不当和不足之处,希望与更多的老师一起探讨,以便把初中教学进行的更好!

[参考心得]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时间一溜烟儿的走了,新学期正在向我们招手。无论什么职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该进行一次回顾,教师也是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教学总结来对自己的成绩进行一个总结,那么有哪些优秀的教学总结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考心得]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培养聋生的抽象数学发展能力。我在教学中多讲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它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多举实例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就低年级聋生学习数学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情的重要性,低年级聋生年龄比较小,加之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稳定性差,注意力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他们对数学课产生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不愁这节课的知识融入不到他们的记忆中。

学习差的同学疑难就比较多,老师在听的过程中把他们的问题一一记下,然后归纳相同的问题和不同的问题最后进行讲解。这样重难点也就比较清楚,聋生兴趣也比较浓,,新授的知识也容易掌握。在练习课上,像朋友一样讨论学习内容,走进他们的心里,消除聋生和老师之间的界限,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如夺红旗,看谁的红花多,看老师给谁的笑脸多,互相批改练习题等这样的形式,促进聋生的兴趣和他们的自信心。亚斯贝尔思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教学,激发聋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与本节课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如做游戏,扮演不同的角色,是激发聋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聋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又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让同学们扮演买和卖的角色,认识钱,并且会付钱和退钱,通过这样同学们很快认识了元、角、分,这节课师生之间的关系都好像感到轻松和融洽,很快掌握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又如:在教学“线段”的认识时,如果为了背出线段的定义是什么,画一画线段,那不是难事,但线段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结合情景,感受线段,理解它的意义,使聋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养聋生的空间观念,观察想象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所以,一开始用消防队员滑铁管引入,到最后从老师的家到学校的线路结束,整节课自始至终,由近到远都与生活实际情景问题密切的结合,使聋生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线段以及与线段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设计符合聋生特点的实践活动

聋生接触社会的范围比较窄,掌握数学知识也很少,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多高”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更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同学自己互相量身高,互相看,互相比较,通过实际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聋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所比较的位数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再根据位数的多少和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所比较的数的大小。教学数的读、写法时,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读、写数的法则,这样的教学不但体现了归纳推理的过程,又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四、巧妙渗透环保。加强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应用题,如“三年级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在完成书本知识的教学外还应该教育学生做完纸花后的纸千万不能随便乱丢,应养成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这样对学生也进行了环保和思想教育。

通过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几点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浮浅的经验和看法,还有待和大家共同探讨。

精选心得: 教师教学心得感悟


春去秋来,一学期的教学即将在我们身后关闭。教学一学期后就该对这一学期的教学进行一个总结,教学总结可以体现我们对教学工作的态度,一篇教学总结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心得: 教师教学心得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这么说,是不断的反思,成就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专家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而进行教学后反思的总结提炼,是教师个体有效进行反思的综合表现和快捷的训练方式。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更需要做的是反思教学,反思应是每位教师所必备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反思的意义,反思就是对教学经历的再认识,就是对“失”的反省,对“得”的归纳。

二、教学反思应遵循的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一节课过后要趁热打铁,及时的回忆、反思并及时记录自己的思维闪光点,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灵感和感受,并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二)持久性原则

要系统、全面地积累经验并使之升华、凝结,必须以大量的课后反思为基础,这就需要老师们写教后记像医生写病例报告一样成为一种基本的职业习惯。锲而不舍,在持之以恒中提升水平,把教师闪光的智慧之珠串成精美的教育之链。

(三)简约性原则

课后反思要及时记录,但不是写长篇巨著,讲究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要突出重点,捕捉亮点,抓住要点,在言简意赅中有所收获,切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四)交互性原则

教学反思要重视与专家、同行、学生的对话与研讨。采用专家诊断、同伴互助、学生反馈等方式,通过交流互动,学习他人长处,在思维碰撞中共同成长。

(五)探究性原则

记录的课后反思内容和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紧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才能与时俱进,格物致知。

(六)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我们重复教授同一个内容时,要结合前几次课后反思中记述的情况和感想,科学施教,之后再认真写课后反思记录,要不断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上有新的突破,重在提炼与升华,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提高。

三、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基本方式和具体内容

(一)教学反思的基本方式

1、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自己通过收集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资料,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反思。它通过反思教学日记、录音录像资料、他人(包括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感受、他人的教学经验等方式进行,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

(1)行动研究式

行动研究式的反思要求教师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从问题出发,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做到教学和研究合二为一,变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为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不断循环渐进的过程,即教师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步骤,采取有效的行动;行动结束后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进而又发现新的问题,制定新的行动研究计划……。教师就在这样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2)叙事式

教师的反思离不开教育实践,正是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世界的不断追问,对所怀抱理想的不断思考,对所从事教育意义的不断追寻,才有了教师的成长。传统教育理论将许多教育问题从教育实践中抽拔出来而概念化抽象化,产生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隔离。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就是把这些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放回到鲜活的现实中,使理论研究返回思想的故里,使教育研究融入实践的滋养。这就离不开叙事研究。

(3)案例式

案例式教学反思就是运用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蕴涵其中的教育教学原理。编写案例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培养自身的洞察力。要从分析教学任务的目标出发,多方面地获取有关信息,做教学的有心人。第二,交代教学背景。因为任何一个教学案例都有它特定的时空背景。第三,要分析案例的价值。每个教学案例都充满了决策时的理念与困惑以及为此所作出的多种诠释或理论阐述。第四,发挥案例的作用。除了自己编写案例外,还要注意研究他人编写的案例。开展教研活动时,各位教师拿出各自的案例,展开交互式讨论和开放式探究,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编写和研究案例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时还可以分享同伴的经验。案例是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众多的案例为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论提供了佐证。案例是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一把钥匙;案例是教师业务进修的一架梯子;案例是教师学习理论和研究理论的一块肥沃的土壤。

2、合作性反思

合作性反思则是指教师通过与他人(管理者、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等)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的对话和研讨,如教研活动、教学观摩、师生座谈等。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对比式、参与互动式、观摩式等。

(1)对比式

在进行有对比的反思活动中,就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借鉴两位或更多位教师来进行对比,先通过听课或集体备课对每节课的深入观察、比较和分析,改进方法,再通过课后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参与互动式

参与互动式的反思,是指参与式教学与互动式研讨相结合。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既可以与专题主讲人或公开教学的当事人直接对话,也可以与其他教师相互切磋,有意识地让自己在活动中进行反思,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长处,生成新的教学理念,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也可以通过向学校骨干教师(也可以是专业研究人员)咨询,了解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请专家加以诊断;也可以请其他教师同行听课,集体会诊,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观摩式

观摩式通常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上示范课,其他教师观摩,课后与其他教师共同切磋和进行反思,最后由教研员(或专业研究人员)归纳点评。由于新的教学理念变成了教学实例,转化成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加之授课教师与听课者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新理念下的教学行为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教师不仅知道怎样做,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做。除现场观摩外,教师还可以观看有关示范课的录像,观看时可采用微格回放的方式,就上课的精彩片段或“败笔”进行回放,让观摩者认真研讨,剖析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专业研究人员和教师一起边看、边评、边议。观摩课能促使教师多听、多想、多问和多做,通过反思、感悟和行动来增进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

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1、特色是什么?

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2、“精彩”在哪里?

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3、“偶得”有哪些?

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对面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创新的”火花捕捉:学生发生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4、“缺失”在何处?

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

5、“效果”如何?

每一节课后,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为今后再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采用有效的策略,培养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

(一)让教师塑造反思的意识,营造全员反思的氛围

学校管理者要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机会,积极向教师传播反思的理念,在全校建立起全员反思的氛围。教师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自己往往还意识不到;形成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不能及时总结提炼,究其原因,是个人还没有树立起反思的意识,集体中还缺少反思的氛围。因此必须承认教师是有潜能的、可持续发展的。这里的潜能不仅是指教师先天具有的而尚未显现的能力,更主要的是教师的尚未激发的与自我发展相联系的能量和兴趣。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只有激发这种潜能,才能由外因转化为内因,焕发出强劲的动力,推动教师主动积极投入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而推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对策就是学校管理者应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着眼于激发和培育教师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在这环境条件下,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充分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因此,上述从各方面加强教师之间、组室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还是为了这一点而服务,让教师在反思的氛围下受到内心感染而融入集体中去。

(二)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1、关于对教学事件的反思

教育事件是教育教学事实真相的表达,它能超越时间和概念体系,说明教育实际中的真实情况。教育事件虽然没有直接的真理或理论价值,但具有人的生命意义与精神的占据,具有实践的生机活力,是教育教学的血肉之躯。事件是突发的、不规则的、个性化的、未经设计的;同时,事件也是具体的、流动的、历史的、清晰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系列教育事件的组合。每个学生都生存或生活于各种各样的教育事件之中,每个事件都是个性化的独特境遇,都是师生间或生生间点对点的教育关系。教育事件是最为生动、最为稳定、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境遇。所以教师的教育反思往往关注学生在教育事件的境遇中生长,侧重于境遇的独特性。事件的中心词是“事”;事的主体是人。对教育中的事件的研究旨在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形成能力、学会做事,生成态度情感价值观,并确认自己的存在,促进人不断的生长与生成。

2、关于对教育对象的反思

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结果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保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需要,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反思型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不时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在课堂上他们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自己的观察,并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理解程度和行为来度量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许多优秀教师正是通过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行为,并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自己教学成效的日常反思尺度。因此,来自学生方面的反思无疑会增进教师更理性化的教育行为。

3、关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的反思不仅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教育行为,还可以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这也是一种反思,是对一个持续实践过程的反思。教学是教师每天所从事的日常工作,在日复一日的活动中,我们往往容易疏于思考,使鲜活的教育过程变得机械化、程式化。对日常的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就是要打破原来近乎沉寂的平静,将所有理所当然的理念悬置起来,以怀疑、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它,以积极的心态分析过程与结果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反观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

4、关于对教材教法的反思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疑用到各种知识,而且教师本身也无法描述和预测具体哪些知识。教师既要知道“教什么”,掌握所教学科及其相关的内容,又要知道“怎么教”,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教什么”的知识与“怎么教”的知识在性质上还有所不同。“教什么”的知识在于掌握,在于知道“它是什么”,可以通过传递的方式而掌握。“怎么教的知识”不是教师被传授的“应该怎么教的理论”,而是教师的所体会,理解和实际拥有的经验和信念,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它是基于教师日常不断的反思实践而获得的,包含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又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学反思应把握反思的广度和深度。反思的广度就是要能够全面地看待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基本框架,而且不会遗漏其中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反思的深度是指能够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内部,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及核心,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揭露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包括事件的近因和远因),并且善于预见事件的发展进程和结果。

(三)让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将反思有效地融入评价机制中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学校在评价教师过程中以弘扬教师的主体性,高度重视被评教师本人的积极参与、自我反思。

五、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具体形式

1、教后记

“教后记”又称“教学后记”,它是教师在一节课后对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的文字。“教后记”是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师进行教学控制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改善教学系统的运行状态,对教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查找,以求发现和纠正教学系统及系统目标偏差,通过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来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可以提议,备课笔记在最后留出空处撰写教后记,可以只字片语,可以洋洋洒洒,视这节课的情况而定,在第二轮该知识重新备课时,教师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和经验。一个比较完整、规范的教学过程是既应有课堂设计,又应有教学后记的。

2、反思性日记

引导教师在参与、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建议教师记反思日记,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学习共同体能够把不同背景的教师组织在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教育问题,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法并共享问题解决的方案,将有助于教师认识到不同人个体教育观念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更有助于他们自己的个体教育观念的确立。

教师的反思性日记主要是将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之后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它可以在记录任何形式教育活动:与同行老师的交流、与学生的某次谈话、与家长的一次沟通、对一次公开课或讲座的点评和体会等等,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区别于单纯的教后记。养成教师撰写反思性日记的习惯有利于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并为教师经常性的反思提供丰富的思想素材,如果教师将反思性日记进行经常性的集体交流与分享,将更有助于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形成与教师的成长。

3、听课。

听课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反思策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听课,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年轻教师要多听年长教师的课,从中吸取上课的一些宝贵经验,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等。资深的或者年纪大一点教师也应放下架子,主动去听年轻教师的课,并将此与自己的教学做比较,通过这种反思来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作为反思型教师,还应主动邀请别的教师来听自己的课,让他人来评估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后互相交流,反思一些教学细节,探讨改进措施。

4、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策略是指导教师应定期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信息,从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反馈是多样化的,有对教师上课的看法,有自己学习的总结,也有向教师倾诉自己最近不悦的事情,征求建议等。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反观自身的教育教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当然,教师要想从学生那里得到如实的反馈,平时须与学生坦诚相待,互相尊重,建立民主融洽的教学环境。

5、专题反思

围绕教师个体在一个阶段(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行为进行科学的、深刻的反思,这有利于教师从较高的层面对教学行为及其远距离的效果作冷静的分析,进而概括出教学行为表现的背景原因,并从宏观的角度对今后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这是教师开展教学专题探讨或研究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加强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最佳途径。如果说每节课后的“教后记”,每一阶段的“反思性日记”零星地、真实地记录了教师在鲜活的教学实践中微观和琐碎的教学心得的话,那么专题反思这一行动研究就是有明确主题的教学反思,由于它联系的是更长周期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整合之路,因而它更容易从宏观着眼,从单一的问题线索入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提炼、概括,并就某一方面提出今后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

6、系统的教学理论学习。

教师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反思能力的增强,系统的教学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缺乏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教师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关注情感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一旦上升到一个高度,就对会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教学理论的学习,可以扩大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反思力,并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反之,教学实践又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当教师发现教学实践与理论不相符时,应先反思自己教学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因素,若确信无误,也可对理论产生怀疑,并向理论的提出者挑战,共同探讨。这样,教师才真正算得上是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反思性教学为广大教师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引导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念,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这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xx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好的具有反思意识的优秀教师如果不能生根在具有反思氛围的学校“土壤”中,也是很难延续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高度重视和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活动,创造条件,提供相应的政策、时间和经费,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得范文】化学教学心得感悟最新模板


时间是一条金河,新学期即将来临。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了,看自己在教师这份工作有多少成长,我们能够借助写教学总结的机会看到自己的成长,那么有哪些优秀的教学总结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心得范文】化学教学心得感悟最新模板,供大家参考。

观摩了卫老师所授的九年级化学课后,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教师教学方法新颖有效: 通过这次教研课观摩,她的教学给我一种清新的感觉。卫老师是一位从教十多年的教师,他在讲授《物质组成的奥秘》这一课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冲破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注入式单一教学方法的束缚,先让学生大胆尝试看图片、阅读书上内容,自己试着去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这种方法开门见山,花时少、效果好。整体内容安排合理,边讲边检测,对知识的巩固比较强。

、建立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本节课开始就用大量的图片介绍了“道尔顿|”“汤姆生”有关科学成果,课堂导入非常自然效果明显不错,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使每个学生的心情都处于轻松状态,使大脑思维活跃,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对自己充满信心。卫老师在整堂课内,都面带微笑,和颜悦色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对回答有错误的学生,能耐心讲解,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到温暖、轻松,不再认为学习是负担。

〈三〉、一点建议

课堂中回答问题时所有学生说时可能会忽视部分学生,建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处理好这个问题,这样课堂效果会更好。

[参考心得] 高三地理教学心得如何写


时光如电一般的飞驰,新学期正在不远处等着我们。教学一学期后就该对这一学期的教学进行一个总结,通过这次总结来分析出自己这一学期有哪些成绩,我们究竟该如何写好一篇教学总结呢?小编为你推荐《[参考心得] 高三地理教学心得如何写》,希望您喜欢。

转眼间一学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就结束了。为了使自己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发挥优点,克服不足,同时也是为了使我们今后的高考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反思一下自己一年中的工作得失,把好自己的心得写出来。

一、认真分析好学情与考情,把握好教学起点

1、认真分析学情

只有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特别对差生要深入了解,分析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从生源看,我们的学生是经过玉溪一中、市民中、师院附中层层筛选后才招来的,尖子生几乎没有;华宁县又是玉溪市扩招力度最大的县,而本届学生是扩招后的第一届学生,这样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较多;读文科的大多数学生又是全校学生中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这样我们面对的生源总体就比较差。为此我们就只能放低难度,放慢速度,稳扎稳打,打牢基础。

2、认真研究考情

(1) 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习方向

高三复习的第一节课,我就把去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分析了试题的类型,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是考些什么知识,这样让学生知道高考是怎样考,考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的准备。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得出高考地理的主要考察知识是:

① 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特别强调学习地理的最基本意识是对地理事物所处地理位置的认识。

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考察运用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学会将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运用于实践。

③反映热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要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迅速提取有效信息,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和,包括知识的迁移、转化等,构成新的知识系统,并经过判断、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完成对问题的解答。

④ 体现对地理学思维方法的考查。

(2)吃透高考说明,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

首先要读懂《高考说明》

《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高考是选拔性质的考试,它的难度是由当年应试考生总体水平决定的,它的内容的依据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它体现了当代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方向。而高考的内容、能力、形式等,则要体现上述高考性质的规定性。

其次要明确高考的知识范围

《高考说明》对各科要考察的知识范围都有明确规定。而考查的知识范围又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规定的,要留心《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修订。

《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规定是粗线条的。在复习备考时,要把它具体化。一是要通晓地理学科的知识总量,总量中包括几个部分,每部分又有多少个“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考复习覆盖全部知识内容,不至于有所遗漏,也有助于记忆。二是要找各知识点的内部的有机联系,搞清彼此的逻辑关系,由“点”进而成“线”,把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现在好的参考书上有知识线索,但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再梳理一遍才便于记忆。

二、再次要正确认识题型示例

这几年文科综合的题型大的有两类即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虽然只有两种题型,但是它们的变化是比较大的。掌握题型示例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学生可以通过题型示例了解题目的形式,有助于应考;二是在某类题例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指示性。要特别注意第二个作用。有代表性、指示性的题例往往反映了某类题型所能容纳的知识含量、能力要求的层次,能够反映考查的范围和程度。合理地将题型与所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将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对考试要求的认识。

最后要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从各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渠道上获取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试题的分析、说明,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获取最新的高考信息,这是复习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环。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升学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各科齐头并进,还要“以新带旧”、“查漏补缺”,必须有时间账,所以必须制定科学的计划。平时复习时一定要交换进行,复习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而且交换的科目之间应该有较大的反差,比如历史和数学,地理和英语的交换。高三学习计划包括一年或者一学期的长计划;一、二个月中计划和一天、一周的短计划。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

“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 学习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老师对这六个环节讲得很多,学生听得很多了,但真正掌握的还不多,有必要再重新强调,因为这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核心和根本。但是讲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讲,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

(1).预习

可以说这是目前像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最容易被忽视、被挤掉、可有可无的环节,据了解,我们的学生会预习的还不足五分之一;但它确实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必须确保的环节。尤其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更加重要。因为高考复习,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习,速度、思路都跟不上,一堂课稀里糊涂下来,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

(2)听讲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部分学生不注意听课,以为老师已经讲过了,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每科的老师都是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科目,对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都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都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的组织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方法等,在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听讲是各环节的核心。如果说走捷径,听讲就是捷径。我们要让学生清楚听讲的关键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解的思路,并且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不漏掉老师的每一句关键语。

(3).复习

许多同学,一下课就做练习,根本不复习。这是舍本求末,欲速则不达。复习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透彻理解课堂上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或者提出质疑;弄清哪些听懂了,哪些还不甚了了,不懂的要马上弄明白,不留隐患;把课上讲的内容连贯起来,找到内部联系,还要与以前讲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放在全局中,看看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学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只有通过复习,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好的复习方法是,先不看书和笔记,而是先回忆,先想一想“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互相联系又是什么”。只有那些忘了的,想不清、道不明、说不准的,才去看书、看笔记,独立思考,反复琢磨。这样拿到手的东西,是货真价实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能力,就是这样培养的!

(4).作业(练习、做题)

高三学习时间比较紧,各科老师都布置大量的作业,致使许多学生只能忙于应付作业,而且是哪个老师抓的紧就做哪科的作业。这样形成比较被动,尤其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首先是不明确作业(练习、做题)的意义和目的。作业其实是检验、深化、巩固所学的概念、原理、理论,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概念、原理、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所以做作业时必须“精做”、“钻透”、“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对于典型习题一定要舍得下功夫,不要只满足于能做出来,而是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然后再去做同类的题加以巩固”。要思考题目,精于审题,要搞清楚从哪里入手去做题,在“已知”和“未知”间怎样搭桥,经过几个步骤?做错了,为什么错?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是也要适度,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要精选题,这主要就是看老师的工夫,我们应该把“以一当十”的题与学生做。最好把历届的高考题目拿来做做,结合《高考说明》提到的知识、题例、能力,深入体会一下,可能会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样会使学生驾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5).考试

今年我们每月都要进行月考,省统测进行了三次,市统测一次,而往年省统测只进行一次,没有市统测,这样使我们的学生到后期怨恨考试,甚至一部分学生不参加考试。其实,这绝对是错误的态度,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尤其复习备考期间的每次练兵。而且每次考试都要像高考一样,紧张起来,全身心投入,记时、限时,并且每次考试都要找出考试的成功和失败的地方,总结出应试的技巧、找出发挥最好的状态,培养出考试的最佳心理。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不以考“好”而喜,不以考“坏”而忧;考“好”了,可能掩盖“问题”,未必是好事;考“砸”了,未必不是好事,矛盾暴露了,就可以想办法解决它,有什么不好?昨天考“好”了,就沾沾自喜,前途光明;今天考“坏”了,就情绪一落千丈,黯然神伤,这都是我们的许多学生中存在严重问题。难道一夜之间你的水平就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做错的题,一定要改正,要有一个记录做错的题的记录本,记录下来,永记不忘,只许错一次,不准错第二次。我们的许多学生让分数、考试牵着鼻子走,使自己成了“奴隶”,陷入了可悲、可笑的“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6).总结

升学复习的内容越来越多,书也越来越多、越厚,很容易钻到书堆里,掉进书海、题海里,那就坏了!读书,有一个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的过程,到一定阶段,必须要做到“由厚到薄”、“返博为约”。这就是总结。总结就是要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同时,进行分析、归纳,分清主次,找到“隐藏在背后”的内在联系,使之深化、内化、活化。要千方百计地让书越读越薄,薄到一张纸。

总结要经常进行:每节课上完后要总结;上午学习内容要总结;下午学习内容要总结;一天学习情况要总结;一周学习内容要总结;一个月学习内容要总结;一章、一节的内容要总结;无论是看书、做题、读图都要进行复习。只有通过复习才能把知识理顺,才能进行很好的记忆。尤其是文科总结是相当重要的,善于总结是学好文科的重要环节。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zongjie/36629.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