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第中国的疆域

时间:2022-03-09 辽阔的疆域教案 初中地理辽阔的疆域教案

本学期总第1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9、1—2课题第一章第1节中国的疆域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我国领土范围和面积。2、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与我国的领海、内海和岛屿。3、使学生了解我国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特点和优越性。4、使学生了解与我国陆地相领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机能力。6、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教育。重点难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2、我国的领土、领海和邻国。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导入新课:电脑制作“画配音”,屏幕显示祖国有代表性的景点图片,配上《歌唱祖国》的音乐,以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讲授新课:(一)从世界看中国1、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二)我国的疆域1、我国的疆域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想一想:1、说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的依据是什么?2、除了中国以外,再说出几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的名称。520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三居世界第三位。2、我国领土的四至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3、从纬度位置角度,说明位置的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反馈1、在填充图上填注我国领土四个端点的名称。2、简述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思考: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各在什么地方,纬度大约各为多少度?南北之间跨越的纬度约为多少度?占地球上五带中的哪几带?2、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西端各在什么地方,经度大约各为多少度?

15jk251.COm

板书设计: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从世界看中国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二、我国的疆域1、领土的四端2、辽阔的领土3、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后记:本节学生较为难掌握的是我国位于东半球的依据,难记忆的是我国领土的四至及其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jk251.cOm扩展阅读

中国的疆域相关教学方案


本学期总第2课时

本单元第2课时

授课日期9、4—5

课题第一章第1节

中国的疆域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与我国的领海、内海和岛屿。

2、使学生了解我国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特点和优越性。

3、使学生了解与我国陆地相领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机能力。

5、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教育。

重点难点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2、我国的领土、领海和邻国。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导入新课: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还有辽阔的海域。

讲授新课:

(一)我国濒临的海洋

1、东临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临太平洋。分界:渤海—渤海海峡以西长江口北岸是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属东海,以南为南海

2、我国的领海和内海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内海是深入到大陆内部,只有狭电脑显示我国濒临的海洋,教师说明,学生在图中指出相应的位置。

提问:领海和内海各指哪些海域?

三窄水道同外海或大洋相通的海域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

4、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临太平洋,夏季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二)陆界和邻国

1、漫长的陆界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

2、邻国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反馈练习:

1、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

2、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简述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课件展示我国海域及岛屿图,闪烁大陆海岸线

提问:从海陆疆域方面看,中国同英国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国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请学生读地图册上的地图,找出这些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1节中国的疆域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东临四海一洋

2、我国的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

4、海陆位置及优越性四、陆界和邻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教

后记:

通过测试出现的主要错误有这样几点:两个内海,特别是琼州海峡,我国的海岸线与陆界长度,雷州半岛,渤海的“渤”字。

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等基本国情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材分析

本节中国的疆域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把握中国的位置、范围。本节知识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中国的疆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教会学生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教材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位置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部分内容是体现地理学科应用价值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切入点。因此该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和地理意识的养成。

从知识结构看,“从世界看中国”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我国的疆域”明确中国的国土面积、范围,利用经纬度确定我国的四端,即经纬度位置;“我国濒临的海洋”进一步明确海陆位置关系及海陆组成特点;“陆界和邻国”明确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知识点:

从世界看中国→明确地理位置

我国的疆域→明确国土面积、领土四端

我国濒临的海洋→明确领海、内海、濒临的海洋、海岸线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和半岛

陆界和邻国→陆界和邻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法建议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联系学生在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方法,运用分析、比较、读图、谈话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注意把握地图在认识地理位置中的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地图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在讲述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半球图中分析我国在全球的位置,巩固用经纬度来确定一个地区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温度带,就容易得出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海陆位置的分布特点,学生从图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陆位置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还对开发海洋资源、海上交通事业等方面有一定影响。这样不仅讲清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而且也教给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疆域”图,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巡回检查读图的情况,要求学生从开始学习地理就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读图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

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 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 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 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 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约5000千米)

3.纬度相差1 ,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约5500千米)

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板书设计]

中国的疆域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3.经纬度位置与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二、我国的疆域和面积

1.疆域(四至点)

2.面积

“中国的疆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中国的疆域第二课时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导入]回忆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东部濒临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海岸线漫长。大洋的边缘是海,那么我国濒临的是哪几个海呢?

(学生读图)

[教师归纳]从北到南,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教师讲解]渤海与黄海的分界是渤海海峡,黄海与东海的分界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是台湾岛南端与闽、粤大陆海岸分界处的连线。黄海、东海和南海属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东部沿海有许多优良海港。

我国的领海指的是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按照这个规定,其中渤海是内海,另外三个海是边缘海。(注: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另:除了渤海,我国内海还有琼州海峡。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地形图”,指出我国沿海的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南海诸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等重要的半岛、岛屿和群岛。

[总结]我国共有大小岛屿约5000多个。

思考:从海陆疆域看,中国同英国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国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最终明确:中国既不象英国那样四面环海,也不象蒙古国那样深居内陆,而是同美国一样,部分地区临海。但又和美国有所不同,那就是美国东西都临海,而中国只有一面临海。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政区图”

1.指出我国陆上共有15个邻国:东面的邻国有朝鲜;北面的邻国有俄罗斯和蒙古;西北面的邻国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的邻国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西南的邻国有印度(中印边境西段)、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中印边境东段);南面的邻国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2.说出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隔黄海与韩国相望,隔东海与日本相望,隔南海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

[总结]从上述内容,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的位置、面积、临海和邻国等知识,认识到伟大祖国的国土辽阔、位置优越,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板书设计]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我国濒临的海洋与漫长的海岸线

2.我国的领海

3.我国众多的岛屿

四、我国的陆界和邻国

1.漫长的陆界

2.陆上邻国

3.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探究活动

1.关于“中国的范围和位置”的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思考分析:读图“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会有如此大的晨昏差异?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总是不变的吗?(提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由于东西所跨经度范围较大,地方时相差四个小时,而日出时间却是以当地的地方时为准的,因此两地的晨昏差异比较大;但同时还要从两地的纬度上来看,因为纬度也会决定日出的早晚。夏季,处于高纬的乌苏里江白昼更长,因此两者之间的差异更大,到了冬天,这种差异会相应减小。)

2.关于“中国的领海”知识的学习,可以利用思考题来完成:读中国政区图,通过量算说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提示:注意计算领海的范围要从海峡的两边算起,不能只计算一边。)

经典初中教案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课题名称:第一章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课时)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课型:一、二课时新授课第三课时复习课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依次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2、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内容分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河壮丽,气候类型多样;物产富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好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国情,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本节课就是从疆域和行政区划两方面来阐述,介绍了我国的范围、位置、邻国、临海,以及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通过学习,做到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简析及学法指导:

例如临海、邻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等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内容的学习并不困难。在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时,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地理事物;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陆上邻国时,可指导学生总结内容,运用口诀记忆法。

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读图指导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引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时注意的问题。

B根据上学期的知识,学生回忆中国国土面积及在世界各国的位次。

C读《中国疆域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点。

D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量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离。察看经纬度,估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经纬度。

E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学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法指导:学会评价地理事物

经济效益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对人类活动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两方面。

1)海陆位置:与蒙古、日本两国相比,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随之对降水、农业、海洋资源的利用、港湾对海上交通的发展、与亚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直接往来等产生影响。

2)纬度位置:看图估算出南北大致的纬度,所处的温度带。与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跨纬度大,气候不同,对农业产生影响,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F通过查阅地图,读出我国的四个濒临的海洋,简介两个内海,陆上相邻的15个国家,隔海相望的6个邻国,记住它们的位置。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记忆我国15个邻国,可让学生分组编口诀,记忆起来顺口,记得又牢固,长久不会忘记。选出较好的全班展示。

东朝鲜,北蒙古

东北、西北俄罗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锡丹

南部还有缅老越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1—P4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A

结合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们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说说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划。(**省

**市**区)

B学习课文中的三级行政区划,尤其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a两湖两广两河山b“三字经”

五江二宁青陕甘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内重台海福吉安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还有港澳好河山

C由学生思考口诀的含义,稍作解释。然后利用三分钟时间,学生熟背口诀,领会含义。

D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由学生互相考察。

E在“三字经”中,涉及到简称知识。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8表,看是否能发现简称是如何的来的。

总结:a省区名的原字b河名c山名d古代地名、国名

F平时学生已多少有一些省会的知识,提问几个,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课堂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填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省会(先填会的,不会的用铅笔填)。

课后作业:1)准备中国行政区拼图(自制、购买均可),下节课用。

2)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以及其省会、简称。

(第三课时)——以复习巩固为主

猜猜看!

1、知识点竞猜:a我国第一大岛b我国第二大岛c我国最大的群岛

d我国领海宽度e我国所在的半球(东西、南北)f我国陆上国界线长度g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h

我国有几个陆上邻国i我国有几个隔海相望的国家j我国位置最东的省区k我国位置最西的省l

我国位置最北、最南的省分别是m我国面积最大的省n我国人口最多的省o全国分哪三级行政区划p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

2、中国之最能力竞猜:

a纬度最高的省b纬度最低的省c跨经度最广的省

d跨纬度最广的省e邻国最多的省f临省最多的省

3、地理谜语:猜猜是哪一个省级行政区或那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心?

A船出长江口B宝地C碧波万里D银河渡口E千里戈壁F四季如春

G久雨初晴H大言不惭I急来报佛脚J带枪的人K两个胖子

拼拼看!

用自治或购买的省区拼图,练习。并在组内和班级进行竞赛。

(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选拔进行级部拼图大赛)

填填看!

将《地理填充图册》中未完成的1、2节内容填上,并自评。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中的作业整理并交上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校园快讯相关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课时)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课型:一、二课时新授课第三课时复习课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依次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2、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内容分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河壮丽,气候类型多样;物产富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好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国情,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本节课就是从疆域和行政区划两方面来阐述,介绍了我国的范围、位置、邻国、临海,以及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通过学习,做到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简析及学法指导:

例如临海、邻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等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内容的学习并不困难。在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时,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地理事物;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陆上邻国时,可指导学生总结内容,运用口诀记忆法。

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读图指导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引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时注意的问题。

B根据上学期的知识,学生回忆中国国土面积及在世界各国的位次。

C读《中国疆域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点。

D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量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离。察看经纬度,估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经纬度。

E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学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法指导:学会评价地理事物

经济效益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对人类活动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两方面。

1)海陆位置:与蒙古、日本两国相比,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随之对降水、农业、海洋资源的利用、港湾对海上交通的发展、与亚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直接往来等产生影响。

2)纬度位置:看图估算出南北大致的纬度,所处的温度带。与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跨纬度大,气候不同,对农业产生影响,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F通过查阅地图,读出我国的四个濒临的海洋,简介两个内海,陆上相邻的15个国家,隔海相望的6个邻国,记住它们的位置。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记忆我国15个邻国,可让学生分组编口诀,记忆起来顺口,记得又牢固,长久不会忘记。选出较好的全班展示。

东朝鲜,北蒙古

东北、西北俄罗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锡丹

南部还有缅老越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1—P4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A

结合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们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说说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划。(**省

**市**区)

B学习课文中的三级行政区划,尤其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a两湖两广两河山b“三字经”

五江二宁青陕甘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内重台海福吉安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还有港澳好河山

C由学生思考口诀的含义,稍作解释。然后利用三分钟时间,学生熟背口诀,领会含义。

D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由学生互相考察。

E在“三字经”中,涉及到简称知识。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8表,看是否能发现简称是如何的来的。

总结:a省区名的原字b河名c山名d古代地名、国名

F平时学生已多少有一些省会的知识,提问几个,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课堂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填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省会(先填会的,不会的用铅笔填)。

课后作业:1)准备中国行政区拼图(自制、购买均可),下节课用。

2)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以及其省会、简称。

(第三课时)——以复习巩固为主

猜猜看!

1、知识点竞猜:a我国第一大岛b我国第二大岛c我国最大的群岛

d我国领海宽度e我国所在的半球(东西、南北)f我国陆上国界线长度g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h

我国有几个陆上邻国i我国有几个隔海相望的国家j我国位置最东的省区k我国位置最西的省l

我国位置最北、最南的省分别是m我国面积最大的省n我国人口最多的省o全国分哪三级行政区划p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

2、中国之最能力竞猜:

a纬度最高的省b纬度最低的省c跨经度最广的省

d跨纬度最广的省e邻国最多的省f临省最多的省

3、地理谜语:猜猜是哪一个省级行政区或那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心?

A船出长江口B宝地C碧波万里D银河渡口E千里戈壁F四季如春

G久雨初晴H大言不惭I急来报佛脚J带枪的人K两个胖子

拼拼看!

用自治或购买的省区拼图,练习。并在组内和班级进行竞赛。

(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选拔进行级部拼图大赛)

填填看!

将《地理填充图册》中未完成的1、2节内容填上,并自评。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中的作业整理并交上

经典初中教案地理教案-中国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校园快讯


课题名称: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课时)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课型:一、二课时新授课第三课时复习课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依次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2、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内容分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河壮丽,气候类型多样;物产富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好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国情,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本节课就是从疆域和行政区划两方面来阐述,介绍了我国的范围、位置、邻国、临海,以及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通过学习,做到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简析及学法指导:

例如临海、邻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等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内容的学习并不困难。在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时,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地理事物;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陆上邻国时,可指导学生总结内容,运用口诀记忆法。

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读图指导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引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时注意的问题。

B根据上学期的知识,学生回忆中国国土面积及在世界各国的位次。

C读《中国疆域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点。

D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量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离。察看经纬度,估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经纬度。

E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学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法指导:学会评价地理事物

经济效益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对人类活动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两方面。

1)海陆位置:与蒙古、日本两国相比,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随之对降水、农业、海洋资源的利用、港湾对海上交通的发展、与亚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直接往来等产生影响。

2)纬度位置:看图估算出南北大致的纬度,所处的温度带。与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跨纬度大,气候不同,对农业产生影响,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F通过查阅地图,读出我国的四个濒临的海洋,简介两个内海,陆上相邻的15个国家,隔海相望的6个邻国,记住它们的位置。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记忆我国15个邻国,可让学生分组编口诀,记忆起来顺口,记得又牢固,长久不会忘记。选出较好的全班展示。

东朝鲜,北蒙古

东北、西北俄罗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锡丹

南部还有缅老越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1—P4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A

结合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们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说说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划。(**省

**市**区)

B学习课文中的三级行政区划,尤其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a两湖两广两河山b“三字经”

五江二宁青陕甘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内重台海福吉安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还有港澳好河山

C由学生思考口诀的含义,稍作解释。然后利用三分钟时间,学生熟背口诀,领会含义。

D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由学生互相考察。

E在“三字经”中,涉及到简称知识。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8表,看是否能发现简称是如何的来的。

总结:a省区名的原字b河名c山名d古代地名、国名

F平时学生已多少有一些省会的知识,提问几个,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课堂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填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省会(先填会的,不会的用铅笔填)。

课后作业:1)准备中国行政区拼图(自制、购买均可),下节课用。

2)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以及其省会、简称。

(第三课时)——以复习巩固为主

猜猜看!

1、知识点竞猜:a我国第一大岛b我国第二大岛c我国最大的群岛

d我国领海宽度e我国所在的半球(东西、南北)f我国陆上国界线长度g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h

我国有几个陆上邻国i我国有几个隔海相望的国家j我国位置最东的省区k我国位置最西的省l

我国位置最北、最南的省分别是m我国面积最大的省n我国人口最多的省o全国分哪三级行政区划p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

2、中国之最能力竞猜:

a纬度最高的省b纬度最低的省c跨经度最广的省

d跨纬度最广的省e邻国最多的省f临省最多的省

3、地理谜语:猜猜是哪一个省级行政区或那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心?

A船出长江口B宝地C碧波万里D银河渡口E千里戈壁F四季如春

G久雨初晴H大言不惭I急来报佛脚J带枪的人K两个胖子

拼拼看!

用自治或购买的省区拼图,练习。并在组内和班级进行竞赛。

(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选拔进行级部拼图大赛)

填填看!

将《地理填充图册》中未完成的1、2节内容填上,并自评。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中的作业整理并交上

第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模板


本学期总第3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授课日期9.8—9课题第一章第2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2、能力目标: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及在中国行政区图中的相对位置3、思想目标:通过对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的学习,增强爱国情感。重点难点难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及在中国行政区图中的相对位置重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教具《中国行政区划图》教法演示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导入新课:如果你要给外地的朋友写信,怎样写清楚通信地址呢?这需要了解对方的行政区划。讲授新课:(一)三级行政区域的划分原则: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写了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我国三级行政区域是如何划分的?结合自已的户口所在地说明一下。535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1、名称分为七大块: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北京、天津市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南部沿海—广东、福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各行政区之间的位置关系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在中国政区图中分别指出七大块的划分。并记住以下的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甘陕,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学生动手制作各省行政区图形硬纸片,进行拼图,熟悉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位置关系。牢记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板书设计:第一章第2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1、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2、三级行政区划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三、各级行政区的简称教后记:由于本节是学习以后内容的基础,所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课堂提问,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加强本节内容的记忆。

辽阔的疆域相关教学方案


第1课辽阔的疆域【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了解我们位置的优越性。2、知道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识记我们的海上和陆上邻国。3、了解我国所临海洋和主要内海和岛屿。【教学重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我国的陆上邻国的名称和位置【教学用具】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况,今天开始学习我国的情况。2、(拿出地球仪)请同学们参考地球仪和以前所学内容,分析我国的位置,从海陆和纬度两个方面。对比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蒙古、日本,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板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优越性讲解:我们的国家海陆兼备,纬度适中,是一个位置优越的国家。读4页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分析其南北和东西的距离。板书:二、辽阔的国土1、四至点讲述:我国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三,东西距离5000千米,南北5500千米,各地景观相差很大。下面我们沿着我国的陆上疆界,找出所临国家。总结:东:朝鲜北:蒙古、俄罗斯西北:哈、吉、塔西:阿富汗西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强调)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注意位置和名称的记忆。再找出我国的临海和内海,还有隔海相望的国家。讲述:我们海洋广阔,领海宽度为12海里,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同6个国家隔海相望,便于海上对外交往。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述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重点是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领土四至点。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分析海陆位置,找出我国临的大洋河所在的大洲。另外一个分析纬度位置,找出中国所在的半球,所处了温度带。海陆小组分析蒙古和日本,纬度小组分析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从农业生产、对外交往、海洋事业方面分析优越性。在图上找出我国领土四至点,知道分别位于什么省份,派代表上黑板给同学们指出。模拟陆上旅游,逐个找出12个陆上邻国,回忆亚洲的6个分区,看分别属于那个地区分成两个小组,一个找海洋,包括临海和内海。另外一个找国家,说明分别位于东面还是东南。上黑板给同学们指出并说明。【作业设计】描画中国疆域示意图,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和临海。

第的教学方案


一名优秀的初中老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初中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小编为你推荐《第的教学方案》,希望您喜欢。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软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

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2)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

1、教学怎样打开“资源管理器”。(师示范)

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

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

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

练习:在D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全课总结(略)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6079.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