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教案免费
时间:2025-07-16 小学体育课教案免费小学体育课教案免费(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教师,编写教案是满足教学需求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心准备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体育课教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课教案(免费) 篇1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健康第一”的主旨,结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类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将教材难点与趣味点结合设计练习内容,使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与竞争中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
通过练习与游戏活动,提升学生的足球射门能力,发展其奔跑、跳跃、灵敏性、反应能力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2、运动技能:
通过小足球射门与游戏教学,向学生传授脚内侧射门的技术。
3、身体健康:
能运用足球进行运球和射门。
4、心理健康:
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体验足球射门的乐趣。
5、社会适应:
培养交往能力及团结协作意识。
三、学生分析
我校位于城郊结合部,学生较为热爱参与体育活动,尤其是足球运动。但由于学生来源的差异,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家庭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差,课外时间基本无法参与足球活动,因此只能利用课堂学习与练习提升自我,感受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因此,在课堂上,我力争让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提高足球技能;在课外时间,为部分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辅导,让他们更加热爱足球运动。
四、教材分析
足球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具备强烈的集体性与趣味性,通过足球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但要想进一步提升足球技能,需要教师的引导。本课旨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习简单的足球运动动作,理解基本的足球术语。在教学中,主要强调“游戏”二字,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球的特性,培养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初步养成用脚而非手触球的意识与习惯。
难点:
脚内侧的部位对学生而言并不十分清晰,教师可以通过在该部位贴上标记物,并借助多种游戏强化,让学生在高昂的兴趣状态下体验脚内侧射门的技术。
趣味点:
1、通过用人体设置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组织学生进行小足球比赛,让他们展示自我,符合儿童心理需求。
五、设计思路
本课以“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始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通过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励他们主动体验。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逐步深化合作与交往,通过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采用主体式教学法。在课前与学生对话阶段,教师以趣味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上课做好情绪准备。
群龙戏珠——学生排好队,在组长的带领下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小游戏。银珠滚滚——学生运用特制的小足球练习脚射门,激发学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教师设计安排多种练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使他们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飞跃龙门——引导学生设置各种“人体门”,参与射门练习。在练习中促进与他人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
比赛游戏——通过比赛小游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场地器材设置
一片足球场、小足球(纸球)40个、跨栏架6个
七、教学效果预期:
1、心理效果预期:本课特点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从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增强归属感。
2、生理效果预期:因本课为新课,负荷适中,但练习密度较大,平均心率为110-120次/分。
八、本课特色
1、课标指出,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生活资源是激发学生运动情感的重要途径。本课中运用生活中的废纸,变成一个个足球,为足球运动融入生活游戏开辟了绿色通道。
2、体育源于生活,更应贴近生活。传统足球运动具有明显的对抗性,而如今的学生越来越远离足球运动。这节课将足球运动调整为儿童化、娱乐化的活动,让学生亲近足球,亲身体验足球运动带来的愉悦,展现个性。
备注:
本主题单元计划共5节课,其中比赛课为第3课时——“快乐的小足球”。
小学体育课教案(免费) 篇2
教学内容:
1、跳跃:蹲踞式跳远。
2、游戏:推铁环。
教学目标:
1、通过跳远全程练习,掌握跳远的四个基本动作步骤,初步了解测量步点的方法。
2、能够完成连续动作,基本实现快速助跑、准确有力的起跳及稳健的落地,动作协调流畅。
3、通过游戏活动,树立自信心,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
教法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15-20米的加速跑,并集体完成原地双脚起跳及上一步起跳收腹屈膝的练习。
2、示范跳远的完整技术动作,并详细讲解四个步骤:“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3、讲解如何确定步点的方法,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15-20米的助跑起跳,找到最佳助跑距离和步数,调整起跑点。
4、分组进行全面练习,体会四个动作步骤,确保动作的连贯协调,安全稳妥地落入沙坑。重点在于调整步点,以持续提高助跑与踏跳的衔接。
5、组织开展推铁环游戏,注意安全。
学法
1、根据老师要求,认真完成蹲踞式跳远的辅助练习。
2、通过观察示范和讲解,并反复练习,初步掌握跳远的四个动作步骤。
3、认真听讲教师关于步点确定的重要性和方法,寻找伙伴,两人一组协作确定助跑距离和步点。
4、在全面的动作练习中,提升助跑与踏跳的连贯性,掌握屈膝缓冲落地的技巧,安全参与活动。
5、积极参与推铁环游戏,掌握推铁环的基本技能。
三、结束部分:
1、进行放松练习。
2、总结评价。
- 需要更多的小学体育课教案免费网内容,请访问至:小学体育课教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