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记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时间:2022-01-19 优秀小学教案 小学优秀教案

1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看着孩子们每个人都在忙着查字典的认真劲儿,我既生气又欣慰。生气的是,他们昨天晚上没有好好地按照我的布置去完成作业;欣慰的是,他们查字典的速度和效率都在渐渐地进步。我边巡视边抽查,有的孩子读得正确;有的孩子读得流利;有的孩子读得有感情;也有的孩子读得结结巴巴;甚至课后的词也有读错的。学生之间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在扫除了拦路虎之后,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读得既正确又轻松了。

第二课时的精读感悟,因为有了第一课时的朗读作基础,所以理解也顺畅多了。我以“作者描写北大荒的秋天,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这个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不出我所料,小手林立,我专挑了一个平时不爱举手而且有些口吃的小男孩来回答:“天空、小河、原野。”听了我的表扬后,他喜滋滋地坐下了。接着又抛出“它们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谁能正确流利地读出来?”激发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再次读书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然地理解到北大荒的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的独特美。

教学“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语时,我主要结合书中的插图和事先收集到的图片展示,再联系生活中见过的事物来理解,感觉学生理解得还是很到位的。孩子们自然地举了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事物来诠释,后来还请他们想想还知道哪些像“银灰、橘黄、血红、绛紫”这样表示色彩的词语,他们的表现也是精彩的——火红、天蓝、雪白、土黄、米黄、桃红、草绿、玫红、瓦蓝、银白、梅红……当我对“玫红、瓦蓝”表示异议时,他们也没有随声附和,而是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老师,妈妈前几天给我买的鞋盒上就清楚地写着玫红,就是和玫瑰花一样的红色;我外婆家的房子是盖瓦的,有时天空的颜色就是像外婆家的瓦一样的。”我信服地点着头,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她也得意地咧开了嘴。

教学“原野热闹非凡”一段时,先让孩子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他们非常迅速地找到了“原野热闹非凡”这一句,而且还明明白白地说出了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看来平时的渗透还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时刻,老师没有说,孩子们自然就说出来了。然后让孩子们找出具体描写“热闹非凡”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最后以“夏天真热啊!”、“下课了,操场上热闹极了”请同学们仿照说话。(10、10)


本文转载


jk251.cOm扩展阅读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1

常州市新北区孝都小学言爱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映照燃烧顿时一碧如洗赞美脸庞挺拔热闹非凡

2、听写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学习课文

1、围绕听写的句子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

2、听录音朗读2—5自然段,在你认为美的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流云”等。

(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的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

(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的?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

4、小结:跟着作者的文字,我们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

三、拓展阅读

1、小黑板出示XX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上的《“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的资料。

2、读一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本文转载

桂花雨的教后记 教案精选


蒋亚芳发表

《桂花雨》的教后记

《桂花雨》这是一篇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因此,我认为,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

在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这一部分。我先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再画出有关描写摇花乐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欢乐。例如: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花”乐的心情?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可通过“老是”“缠”的理解,运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练习朗读好这一句。)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觉得用力摇桂花树一定很好玩。所是“使劲”地摇)。

3、桂花纷纷落下,我们满头身都是桂花。(读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什么?漫天桂花飘落,我们在桂花的海洋)(出示flash)看,这就是纷纷落下,这就是满头满身,谁来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沉浸在桂花雨中的我和母亲)

4、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我喜欢桂花雨的香味。))真的下雨吗?下的是桂花。)假如当时你站在作者身边,你也会这样喊吗?桂花雨真美,摇桂花真乐,老师也想读。(配乐范读)谁来评评老师读得怎样。让我们一起来再现摇花乐的情景。(集体读)

5、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体会出一份如桂花香般悠远的思乡情。)

($1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桂花)

此文转载

/oblog/more.asp?name=%bd%af%d1%c7%b7%bcid=3543

掌声教后记 教案精选篇


by:何巧英

《掌声》这篇课文语言朴素无华,洋溢着浓浓的真情,非常感人。文章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范小君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赞美了同学们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也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关爱、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课文是以小君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的,情节感人,描写细致。我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故事为话题引入课文的学习,缩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围绕小君的变化提问,以激起学生学习情趣。在理解体会小君的情感变化过程中,我让学生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就是小君的同学,你的掌声想告诉小君什么,让孩子们获得一种真切的感受了。当孩子们明白,“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关爱和鼓励”的时候,我又进行了以小君回家后书写的日记形式进行课外的拓展,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这样的安排,既让学生学习了相关内容,又了解到“掌声”背后的力量,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实际上无疑升华了课文的内函: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又要不惜奉献自己的“掌声”。

本文转载

//www.dysx.jsol.net/blog/u/70/archives//XX427104650.htm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585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