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表内乘法用数学 教案精选篇

时间:2022-02-16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笔算乘法教案

表内乘法(一)用数学

——例5、例6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6—59页

教学目标: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完整地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能够运用所学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投影出示例6)

师:(1)请同学们看图观察: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你能在图上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吗?(教师随生的回答板书: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搬2根木头。)jK251.COM

(3)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问题: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4)全班齐读。

给学生呈现出完整的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的全貌。便于学生能够独立提出用乘方计算的问题。

二、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2.师:这道题应该怎么样列式呢?

教师可以指名到黑板上完成。

例6提前学习,是由于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学生也都是在情境中运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从而提炼出口诀的。所以例6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不难,可以放手让学生解决。

3.乘加。

(1)师:这时,又过来一头大象,不过它只搬了一根木头。(投影出示问题:又过来一头大象,它只搬了一根木头。现在4头大象一共搬了多少根木头?)

会画图的老师也可以画一幅图。

(2)师:这道题怎么样列式呢?(教师板书)

生1:2×3+1=7(根)

生2:3×2+1=7(根)

生3:2+2+2+1=7(根)

生4:2×4-1=7(根)

生5:4×2-1=7(根)

后两种算法可能学生有困难,不要硬要学生提出来。如果乘加算式孩子们也不能提出,可以先列连加法,再引导学生将连加法中“同数相加”的部分改写成乘法算式就可以了。

4.乘减。

(出示例5图)

师:(1)请同学们看图观察:图上都有谁?它在干什么?

(2)你能在图上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吗?(教师随生的回答板书:①每棵玉米有3个玉米棒,掰走1个。②前2棵玉米上有3个玉米棒,后一棵玉米上有2个玉米棒。)

(3)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①还剩几个?②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如果学生提出了第②个问题,就让学生口答。重点研究“还剩几个”的算法。

师:这道题怎样列式呢?(指第①道。)

生1:3+3+3+3-1=11(个)

生2:3×4-1=11(个)

生3:4×3-1=11(个)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尝试着列出了“乘加”、“乘减”两种算式。下面我们就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6.56页“做一做”的第1题。

7.58页4、5题。

jk251.coM小编推荐

表内乘法 教案精选篇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1×5=5一五得五

2×5=10二五一十

3×5=15三五十五

4×5=20四五二十

5×5=25二十五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交流后宜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如:二人对口令,小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活动二:

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边提出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问题和算式。

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3、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注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三: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1、由于刚开始接触乘法,有个别好同学能够背下口诀,但是对乘法的意义不理解,因而学起来有难度。

2、讲解的过程一定要放慢速度,多做练习题。

苏教下册单元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教案 教案精选篇


第三课时: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复习11-16。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重点

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板书课题: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复习乘法的意义。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口诀。○○○○○○○○○○○○○○○一共是()个()相加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2、◎◎◎□□□□□□□□□□□□◎有()个,□有()个()个。□的个数是◎的()倍。3、完成期末复习11。沉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老师小结:4+4+4只表示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可以写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写成乘法算式5×2。三、复习乘法口诀。1、请学生齐背1~6的乘法口诀。2、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3、完成期末复习12。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口诀“对口令”的游戏,然后根据口诀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说出两道乘法算式。4、完成期末复习13。(1)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体校对。(2)然后指导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二十五、五六三十。(3)2和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有什么特点?5各一个数相乘呢?(4)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们有0、2、4、6、8。5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是5或0。5、完成期末复习14。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督促学生写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校对。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在1~6的乘法口诀中哪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是一样的?(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三四十二、二六十二)四、复习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五、作业布置六、教学反思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094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