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优选。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要知道高效教学水平可以体现在老师写的教案课件里面。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教案优选 ”,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1)

教学内容和教时安排:

1、第一教时: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并学习理解课文的前三部分。

2、第二教时: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五壮士的英勇豪迈,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崇敬之情。

3、第三教时:检查背诵情况,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并体会课文的详略安排。

第二教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四、五两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3、尝试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设想: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

⑴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疑,师生交流共同解疑。

⑵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我设计了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想想看,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 个生字,认识10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4、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 (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

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①认读生字与写字。

(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读准平舌音与翘舌音,本课生字除“嗖”外,“斩、坠、仇”都是翘舌音;还要注意“葛”读第三声不读第二声,“吼”的声母是“h”不是“k”,“崎岖”的韵母也要注意区别开,注意吐字清晰。从字形上来说,“葛”不要多写一竖,“昂首挺胸”的“胸”不要少写一竖。)

②课件出示: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仔细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感受。

①指名读,接龙读。

②边读边谈感受。

(第一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二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③齐读m.Jk251.com

三.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1.

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4 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

(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

板书:接受任务 跳下悬崖

5.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水沟。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所以应选气魄大。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3)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带生字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与本课教学有关的资料,制作成课件或其他形式。

学生: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有关抗日英雄故事方面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壮”字还可以组什么词?什么样的人称为“壮士”?(生说:豪壮而勇敢的人„„)

2.带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之情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带着问题来学习。

(二)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两三遍,达到正确、流利朗读。2.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生词。

3.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写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二)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卡认读,师根据实际情况指导。2.用

一、两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三、品读体验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讨论交流。1.学生按要求读书。

2.交流读书体会——第一次掩护任务(1)接受任务,以少对多。

(2)出示语段: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A.读了这几个句子你感受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抓住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沉着地”、“狠狠地打”、“大吼一声”、“浑身的力气”、“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猛地”等,感悟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痛恨。)B.指名读,教师引读,读出对敌人的痛恨。(3)出示语段: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一次又一次”说明敌人进攻了很多次,被五壮士打退了很多次。“横七竖八”形容敌人的尸体纵横杂乱,说明敌人损失惨重。)

3.在五位壮士英勇斗争下,他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掩护任务。

四、课外作业

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在第一次掩护任务中,五位战士英勇无畏,痛击敌人,但完成任务后他们并没有停止战斗,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他们的壮举。

三、品读体验

全班交流学习情况——第二次掩护任务 1.引上绝路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说说他们的壮举是什么?。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出示句段: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A.理解“斩钉截铁”。谁能斩钉截铁地说?生读师评价,读出感情。

B.战士们是怎么做的?从“热血沸腾、紧跟”你又体会到什么?(不怕死„„)让生来体验(出示)

我知道这一走意味着(),但他们()。我知道这一走意味着(),所以他们()。C.指导读:师引读,学生接读。2.顶峰歼敌 过渡: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打光了子弹,他们?

(1)出示语段: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

A.读到这你眼前浮现出什么画面?

B.指导生有感情地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听见了什么?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个“砸”字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五壮士?(仇恨敌人 英勇顽强)3.跳下悬崖

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6、7、8、9自然段。

(1)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视死如归、英勇壮烈、宁死不屈„„)

(2)五壮士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眺望着远方,他们在望什么?(心里牵挂着部队和人民群众)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3)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4)引读课文。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

(5)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崇高品质。)

四、巩固延伸

(一)讨论: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1.生小组内讨论后自由发言。

2.师归纳:“壮士”表示了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英勇杀敌、敢于献身,所以他们就是豪杰,是壮士。

3.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二)再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

1.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五壮士身上的伟大精神。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呢?请同学们再去细读课文,找到答案。

(1)生自由读课文,做标记,写答案。

(2)小组内讨论交流,找出作者的表达方法,汇报。

A.抓住人物的神态、心情、动作来表现:

B.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C.既突出重点人物,又兼顾其他人物。

D.突出人物思想的部分详写,其余内容略写。

2.叙述有条理,详略得当。

(1)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

(2)全文五部分各有详略:

(3)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任务,也是一详一略。

(四)作业。

1.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课外阅读抗日文学书籍,如《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有可能的同学可以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个的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读5个字。

2.能按要求把课文的表达顺序补充完整。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写出指定词语。

5.了解五位战士的英雄事迹,对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产生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在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正确、简练的写出课文的提纲。

学情分析:

课文所叙述的事件从时空上说,远离学生的生活或实际,这些对学生理解和感悟五壮士英雄壮举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师生要准备相关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理念: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和互相探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按照要求预习,收集有关资料;投影。

教学过程: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2课时)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了解本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3、了解狼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视侵略者、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寇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四、教学方法:精讲品读、读中悟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1、有关课文内容的录像带。2、写有生字组成的新词的小黑板。3、写有学习要求的小黑板。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学习导读。

1、找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拿起笔,把自己了解到的学生画下来。

2、交流。

[意图:把学习导读放在学习新课之前,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训练重点有大体的了解,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二、导入新课。

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里,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声,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时,才有人答“到”。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第15课,大家就会明白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检查预习。

1、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检查字音。

2、课前你都查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哪些资料?互相交流。

3、总结预习情况。

四、学习新课。

1、快速读课文,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

2、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壮士”呢?

(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细细体会一下,可把体会、感想写在一边,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笔标出来。(用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自学。

4、交流感受,教师点拨。

5、质疑: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1)较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解决。

(2)出示稍有疑难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以下问题:A、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B、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6、深入理解课文。

A、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以下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质疑提出的问题;(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3)练习朗读课文。

B、集体讨论。

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讲座结果,教师相机指导:五壮士在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以后,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是为了更好地掩护群众和连队,也是为了更多地歼灭敌人。五壮士知道这样做有生命危险,但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甘愿做出自我牺牲。

(1)课文学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2)你对五壮士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很敬佩。)所以,应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3)指导朗读,突出重点词句。

(4)学生练习朗读。

(5)指名读并进行评议。

[意图:此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学重点是学生独立学习、集体讨论以解决的,教师只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引导。]

五、读全文,背诵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面向中等学生)

二、浏览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填空:

接受任务( )( ) ( ) 跳下悬崖

这五部分中,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意图:这是课文内容在学生头脑中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之所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因为五壮士的行为太感人,也可能是因为语言文字的精当,但不管是什么,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点拨。]

三、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精当。

1、教师出示写有下列内容的小黑板或投影片。

第一组: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第二组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顿时,石头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问题:

(1)第一个句子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2)你从中爱到什么启发?

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子体味。

2、除了这两处地方外,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语言生动、形象?

3、小组交流。

4、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总结阅读收获。

▲教学小结:

1、朗读全文,完成课后题。

2、看板书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说说自己学习本课的收获。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壮士的英勇豪壮,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引导学生领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一读课题。

2、理解“壮士”,二读课题。

(“壮士”是什么意思?就是豪壮而勇敢的人。)板书:勇敢、豪壮――强调“心到”。

二、回顾课文,诱启情感。

1、师:上节课我们已读明白了,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五个部分,分别是那五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师:结合板书,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交流)

三、学习“跳崖”,悟――死得“悲壮”。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哪部分的描写是最令人敬佩、最为之自豪的?也是最壮烈的?

1、读“跳崖”部分。(指名读第6段)

2、师生评价读得怎样?

3、品味重点句。

预设(一)句子: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1)、个别读。

(2)、师:从他们脸上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仅是脸上在笑吗?(不仅脸上在笑,心里也在笑。)

思考:他们会是在笑谁?为什么而笑?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预设(二)句子: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1)指名读,谈体会。

(2)师生评,齐读。在跳崖之前壮士们的动作、语言也能体现悲壮。(说、砸、走、跳、昂首挺胸)

3、播放壮士跳崖视频,激发情感。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杀敌、英勇跳崖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请看电影:

(1)谈体会,师:同学们,读了课文,观看了这悲壮的一幕,你想说什么吗?(感动、伤心、敬佩...(教师补充资料:当追赶他们的日军士兵来到悬崖,看到五壮士跳崖的壮举后,竟然列队脱帽向五壮士表示敬意。

(2)师生合作朗读这部分,师:让我们一起读出对五壮士由衷的敬意!读出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4、总结学法:

(1)同学们,这部分,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

(2)交流,课件出示学法。

师:五名壮士的勇敢与豪迈,坚强与悲壮不仅表现在英勇跳崖这感人至深的一幕中,还表现在歼灭敌人的战斗之中。

四、自读课文,感悟战斗的悲壮。

自读课文(2――5段),用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1、学生读要求。

2、按自读要求学习。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战斗过程中最能体现战士的勇敢壮烈的句子画出来。开始吧。

3、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a、“副班长葛振林打?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b、“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五、回归课题,铭记“壮士”。

1、提供成语。师:在这一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有一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成语: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大义凛然不屈不挠

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慷慨就义顶天立地

2、铭记“英雄”。

师:回顾课文精彩的内容,这里的任何一个词都可以表现出文中五壮士的英雄形象。()的五壮士,其实,课题中的一个“壮”字就包含了这一切。此时此刻,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喊出这个响亮的课题吧!(生齐读课题)

六、拓展: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涌现了无数抗日英雄,让我们课外去了解了解,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好吗?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掩护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战斗英勇豪壮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牺牲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法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基本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上课结束后,和同组教师议课,自己在回顾自己的教学,觉得这几个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一是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时,教师的情绪未能带动同学入情入境。在课文重点处,运用视频,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我在讲“英勇跳崖”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跳崖的壮烈场面,此时未能充分激发学生进入了情境,五壮士顽强的英雄气概和英勇气概还理解的不充分。

二是在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这一环节时,对文本的理解还不深入,应该从深度挖掘,充分与文本产生对话。我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感悟战斗的悲壮时,虽然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但仍然有牵引的嫌疑,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体会。每个学生还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后要努力为自己的课堂营造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三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精炼、简洁,评价要多元化。要达到这一步,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己克服,我还要多学习别人的课堂

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提高,真正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7)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主要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部转移,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颂扬了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二、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教材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本册教材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童话世界,人与自然,难忘的岁月,真诚的心,中华文化,名著之旅。其中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和第五单元“中华文化”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本册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教材后面还附有6篇选读课文,共36篇。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了逐步放手培养阅读能力的设计思路。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百花园三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而这一单元的主题为“难忘的岁月”,本文的编排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里。课文中配有插图,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课后习题的编排则更能帮助学生领悟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

三、主要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有关《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背景及历史资料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和解释,而主要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则是讲与读交叉进行,有时还要有练习活动,这更需要教师的讲授。

2.分组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将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接触别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对问题理解的更深刻,更透彻。

3.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事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最好的直观就是图片材料,和教师的演示。在图片直观的同时,加入背景音乐,由老师演示有感情的朗读或直接用别人的朗诵录音都会加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直观。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统一布置指导下,学生多次地、多方面地、创造性地应用已学过知识的方法。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练习法式必不可少的。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书写。能正确读本课的词语,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文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恨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阅读课文内容,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2.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六、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正式拉开,自此,善良的中华儿女饱受日寇的摧残与迫害,南京大屠杀更是惨绝人寰的历史耻辱。为了将日寇赶出中国的国土,为了让善良的中华儿女不再被欺辱和摧残,英雄的中华儿女不再沉默,一个个拿起武器,开始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鲜血染红了大地,却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英雄史诗就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狼牙山。故事的主人公是五位壮士。(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1.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故事的地点发生在狼牙山)

出示课件: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易县县城西南40公里处。属于太行山系,海拔1105米,远远望去,这座山的形状特别像尖利的狼牙,直指云天,因此得名狼牙山。沿着崎岖的山道攀登而上,山势渐渐陡峭,尤其快到山顶时,脚下的路依山傍崖,笔直无底的崖壁令人目眩。狼牙山上共有五个险峰:大联陀、小鬼脸、阎王鼻子、天梯、棋盘陀。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的东部屏障。(故事的主人公是五壮士)

2.初读课文,认真思考课文题目能不能将“五壮士”换成“五战士”,为什么?

(不能,因为 “战士”是指在战场上参加作战的普通士兵,仅仅表明他们的身份而已,不含歌颂的意味。而“壮士”则不同,它是指 3

意气豪迈而勇敢的人,它含有对人物敬佩和歌颂的感情色彩,这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不惜牺牲生命,所以应该用“壮士”。)

3.一个“壮”字,已经让我们队他们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点名让学生上黑板为生字生词注音,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后鼻音(奉、绷)、翘舌音(撤、振);多音字(着、磨),分清字体的结构,找出相同结构的字体。

上下结构:壁

半包围结构:庙 左右结构:榴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意思。

3.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壮士是哪五个人,每个人都负责什么任务?(课文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部转移,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五壮士指:马宝玉—班长;葛振林—副班长;宋学义—手榴弹;胡德林,胡福才—射击。)

4.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9)壮烈跳崖

第二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情导入

课件展示 “南京大屠杀”代表性图片和“狼牙山五壮士”相关图片(图片见附)。

让学生从感官到意识,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暴虐和残忍,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怒与仇恨,激发学生对抗日民族英雄为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精神的敬佩之情,为后面的教学铺平更坦的道路。

2.感情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英雄的黎民》,让学生伴着豪壮凄美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反复朗读,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细读感悟第一、二、三段。

1.点名让学生读第一段,想一想,哪些词语突出了日寇的猖狂?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第一个词是“集中兵力”,第二个词是“大举进犯”。这两个词是和六班英勇歼敌对比写的,敌人的人数非常多,六班只有五个人,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

2.学生举手读第二段,想一想:

(1)五位战士是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一是拖住敌人,二是迷惑敌人。)

(2)“一次又一次”说明了么?你能用这个词语造句吗?(说明敌人进攻的次数多,频率快,表现了五位战士的英勇。)(3)这段着重在讲什么内容?(板书:英勇杀敌)

(4)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用什么方法写的?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语言、心情、动作还是神态?

(第一句描写班长的神态,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可以看出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第二句“副班长葛振林„„满腔的怒火”,这句写副班长的心情。)

(第三句“战士宋学义„„”,写了宋学义的动作。)

(第四句“胡德林和胡福才„„瞄准敌人射击。”这句写的是他们的表情。)

(5)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

(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只有拖住敌人,群众和部队才会安全。)

(6)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我们朗读时应该读出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请大家集体练习朗读。(学生齐读这四句话。)

教师就可以把这一小段话当成例子,教给学生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分析,就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描写人物要描写语言、心情、动作、神态。

(7)“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尸体的数量多,表现了五位壮士的英勇,也从侧面反映了战斗非常激烈。)

3.根据问题提示自学第三段,限时5分钟。

(1)这一段写五壮士的句子有几句?(“为了不让„„引上绝路”)(2)文中写班长说话“斩钉截铁”,“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斩钉截铁”造句吗?通过造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时态度特别果断。造句:交流时指名让学生造句。)

(3)战士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向绝路,他们还是紧跟在班长后面,“紧跟”说明了什么?(战士们和班长一样勇敢不怕死,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向绝路。“紧跟”就是一步也不落地跟着班长。)(4)他们把敌人引向绝路,意味着什么?(他们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敌人同归于尽。)

自学时间结束后组织交流。(板书:引上绝路)

4.背景音乐响起,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要把战士们不怕牺牲的豪迈与即将牺牲的悲壮读出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后面将发生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

(二)小组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一位记录员,一位发言员,和一位补充员,合作学习第4-6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每小组任选一段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找出段落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组织交流:

1.选择第4自然段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小组请举手。指名读感动处。(1)这一自然段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地方?请小组发言员发言,发言员发言结束后,请组内补充员补充,接着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课件出示主要语句:

“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

“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2)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你认为自己在哪里读得好并示范给其他同学?(指名回答,并再读)

(3)还有哪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并且用你最真挚的感情来读。(4)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5)放背景音乐,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集体读一读这一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2.请选择第五段的小组举手回答,其他同学边听边感悟情感,可以适时的作出补充

(1)小组举手发言,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有哪些?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意见。

出示重点语句: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感受到同志们完成任务时的喜悦和对牺牲的无畏,那是怎样的一种豪迈和壮烈啊!)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2)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在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3.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4.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呢?(指名小组发言)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感受这种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情感。

5.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板书)有许多地方描写得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音乐起)。

6.请同学们试着背一背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7.听配乐,集体背诵并体会感情。

(三)交流感悟

1.文中五位壮士中,谁是你最喜欢的人,为什么? 2.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什么话想对狼牙山五壮士说的?

(四)课后小练笔

写一篇读后感,说说你对五位壮士的看法,对五位壮士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的看法和感想。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壮 引上绝路

诱敌上山

接受任务

英勇顽强、不为牺牲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1.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第一课时以“卢沟桥事变”为背景资料感情导入,接着从课题入手,导出故事的发生地点和主要任务,进而以课件形式对“狼牙山”进行介绍,成功的从感性和理性双方面导入新课。而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则放在了学生对字词及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对课文进行了分段整理。但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而花了不少时间;同时对字词的学习和训练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尽管我只是作为检查预习的方式进行,但在辩字组词及词语解释造句时仍然浪费了大量时间,其实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完全可以把字词学习和积累作为学习任务放在课下完成。

2.第二课时着重于前三自然段的学习,导入时适时的插入了日寇“南京大屠杀”时的残忍图片,从情感上激发了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怒与仇恨,激发学生对抗日民族英雄为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精神的敬佩之情,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而伴乐有感情的课文朗读更是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顿时激情盎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只是有些过分依赖课件,将许多句子都打在课件上,局限了学生的自由发挥。

讲读前三自然段时,主要对1、2自然段进行了详细讲解,第三自然段则让学生以前两个自然段学习的经验为主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结束后直接组织汇报。这种方式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恰到好处的帮助学生经验迁移,达到了知识与技巧的双重内化。只是这种方式如果提前一些可能效果会更好,这样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只要用一句话过渡就好了,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

3.第三课时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全将学生放开,每小组作为一个集体,每个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任务,真正的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学习中。朗读时采取配乐渲染学 10

习氛围的方法非常实用,效果也非常好,很轻松的就将学生引入了课文中的情感氛围,但是在对这篇课文的讲读过程中,对事件发生的背景和人物都没能做细致的讲授,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时代背景错乱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多运用启发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指导教学,着重对时代背景的渲染,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查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或观看影片,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能掌握一定的历史材料,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附:图片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8)

台下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不表示点什么?

继续咱们的课前快乐五分钟?谁给台下的老师说说咱们的快乐五分钟都有什么?今天想给所有听课的老师展示什么呢?

好,时间到了,咱们开始上课?上课。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22课,狼牙山五壮士,请同学们读一下题目。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生字词,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说,教师板书: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迅速扫读全文,看看在这几部分中,那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最令你感动,找出来,把它好好读读,也可以在文字旁边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觉得自己读好了,就先读给同位听听,同位哪里读得好,你要向人家学习,哪里读得不好,给他指出来,教教他。

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学生先读那部分,就先理解那部分。)

1、第二部分:

一次又一次:几次?很多次,再读一遍。狠狠地打:不够狠,再狠点。大吼一声,声音怎样?好,再读一次,大吼一声。好使出浑身的力气,你还有劲吗?再使劲。加上动作试试。同学们一起试试。接着读,读得很准确,绷得紧紧的。横七竖八的躺着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什么感觉?读出来。好,非常好。同学们,也读读这一自然段,注意把五位战士的不同表现读出来。觉得不过瘾,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

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抓住五位战士的特点刻画的是那样形象,仿佛他们就站在我们眼前一样。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象作者一样,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

2、第三部分:

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会有什么后果?三面都是悬崖绝壁,有退路吗?不是还有一面吗?那一面全是敌人,有三四千敌人呢!也就是说,走这条路,意味着什么?走哪条路呢?接着读。说了一声“走!”马宝玉说什么?怎么说?你,你,你,他读得跟你读得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果断、这么干脆,因为,马宝玉是斩钉截铁的说,理解了吗?斩钉截铁什么意思?对,形容处理事情或者说话果断,毫不犹豫。马宝玉在处理什么事情,这个“走”意味着什么?面对死亡他还能这么果断,毫不犹豫,可以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好,再读读这句话。男生,女生。你接着读。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还紧跟其后,还热血沸腾,可以看出战士们怎样?再读读最后一句话,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第四部分: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为什么说又呢?好,接着读。居高临下是?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一颗手榴弹,他会怎么想?对,他跟你们想的一样,可是他刚要拧开盖子,读。抢前一步,抢,速度应该?对,要快,读。(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猛地举起读的很好,这一系的列动作是很快的。再读读这半句话。一起来。大声喊道,读。声音够大吗?再来。一起。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你自己读读这句话,看从这句话中,能读出什么?石头一块接一块,形容石头很多。带着五位壮士什么决心,他们为什么那么想消灭敌人,中国人民为什么那么仇恨日本鬼子?你知道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都有那些恶行?日本鬼子可恨不可很?那就把这种仇恨的感觉读出来。马宝玉抢前一步,起。读书一定要边读边想,(板书)会读书的人,能把文字读成一幅画,读成一部电影,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看能不能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出来。这样吧,咱们演一演。我是胡福才,谁是马宝玉?他演得怎么样?看来你是真把文这段文字理解了。你接着读。敌人纷纷滚落山谷,看到可恶狠的日本鬼子纷纷滚落山谷,什么感觉?痛快啊!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9)

【设计理念】

学生思考,联系实际,学生体验探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激发兴趣

谁听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听“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听、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1、按生字表记准字音,记清字形。

2、通读课文,结合课文理解新词词义。不理解的查字典解决。

3、按下面的提纲给课文分段:

(投影打出。)

⑴ 接受任务。

⑵ 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⑶ 把敌人引上绝路。

⑷ 顶峰歼敌。

⑸ 英勇跳崖。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字音。如“悬”(xuán)、晋(jīn)。

2、字形:

说说哪个易错。

如:“悬”上半部是“县”,里面两横。注意区分:“寇”与“冠”、“晋”与“普”、“尸”与“户”。

3、词义:

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查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斩钉截铁:斩,砍;截,割断;形容说话做事果断不犹豫。

晋察冀:晋,山西简称。察,察哈尔地区。冀,河北简称。

4、指名读课文,按提纲说分段。

五、读熟课文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10)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10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

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播放视频。

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为什么? 引导交流。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3.自学生字新词。4.自学检测: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感受。(第一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二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齐读

三.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2.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3、指导分段 板书: 1接受任务

2-5(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6-9跳下悬崖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崎岖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斩钉截铁: 感悟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五、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

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⑴ 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⑵ 从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中,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力气;胡德林和胡福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理解带点的词语意义。

⑶ 教师引读,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痛恨。

⑷ 在五壮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敌人遭受了沉重打击。从“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读出来的。

“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一次又一次”说明敌人进攻了很多次,被五壮士打退了很多次。“横七竖八”形容敌人的尸体纵横杂乱,说明敌人损失惨重。

⑸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细读描写五壮士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的英勇对敌人的痛恨,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培养语感。

2、导学第三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课件出示:

引上绝路

⑴ 请同学凭自己的理解朗读“引上绝路”部分。(朗读评价)

⑵ 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死路)

课件出示:狼牙山顶峰图片。

这就是狼牙山顶峰,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齐读:另一条路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

⑶ 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班长态度坚决果断,从“斩钉截铁”看出来的;“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⑷ 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齐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⑸ 战士们又是怎样想得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

(“热血沸腾”、“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学习“紧跟”一词,不要“紧”字与加上“紧”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不一样,“紧跟”更能表现出战士们非常赞成班长的做法,准备把敌人引上绝路,也更能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⑹ 指名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⑺ 朗读指导:

通过这段的理解,我们知道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

板书:

不畏牺牲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

3、自学4、5自然段──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⑴ 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

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班长受伤了”,“子弹也打光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敌人砸去看出来的。)

⑵ 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

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回答:抢、夺、插、举;班长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

⑶ 课件出示:

“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举起一块石头”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

(“猛地”、“磨盘大的”更能体现班长马宝玉的英雄气概,还可以进行换词的训练,“砸”可以换成“投”“掷”“撇”,体会用“砸”的巧妙。)

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⑷ 练读4、5自然段指导,指名朗读:

六、研读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献身的精神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

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

(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2、课件出示,播放视频,出示“屹立”图片:

⑴ 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第6自然段1、2句;利用画面理解词语,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眺望”:向远处看。)

⑵ 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

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3、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4、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画面):

看到这个画面,请同学们拿好课本,再读五壮士跳崖的句子。

(齐读6~8自然段。)

5、引读课文: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

(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崇高品质。)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

(惊天动地”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气壮山河”的意思是气魄像高山大河一样雄伟、豪迈。)

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

(更是在赞颂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

研读课文,利用课件激发情感,以情促读的设计行云流水,自然和谐。学生对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七、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课件出示:

视频:巍然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以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1、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

2、请同学们放下笔,读一读面对着五勇士,面对着纪念碑你想说的话。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更多资料,写一篇读后感,上传到班级博客。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新授:

(一)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先来读课文,再交流预习的成果。

1.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

寇尸崖豪

2.读读下列词语:

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英勇跳崖的故事。)

(二)我们再来快速读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自己理清课文顺序后,填写课后p63表格。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1自然段2自然段3自然段4、5自然段6-9自然段

(三)指名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五位壮士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完成了掩护任务后,五位壮士又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

三、练习:

1.积累文中的成语。

写五壮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敌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知道描写英雄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主要是想使学生掌握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首先,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人物的心理;其次,根据课文内容,进入情境,探究人物心理变化活动及其变化的原因;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总结出课文的内容。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1442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