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八年级上Wheredidyougoonvacation?学案

时间:2022-02-18 八年级上生物教案 八年级作文

八年级上册wheredidyougoonvacation?学案(period3)

一、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将能够:学会描述性形容词;听懂一篇有关香港的旅游经历的对话;并能够描述他人的假期经历。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能用描述性形容词描绘假期活动,同时训练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内化听力内容,口述他人的假期活动。

过程与方法:

采用图片预测,听力训练,模仿对话的学习策略,利用录音、图片或制作课件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work、口头作文等巩固知识活动,进行听说课的课堂教学。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词汇教学——采取游戏引入形容词的教学,同时在书上的听力练习中再次巩固;语音教学——让学生在听力练习之后进行跟读操练;口语教学——在听力对话后的对话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口头作文教学——在口头作文“我朋友的假期”活动中帮助学生转述他人的假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听力内容里感受祖国香港的美丽,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感受旅行的益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听懂对话内容,并在口头作文中内化语言。

教学难点:

听懂对话,完成口头作文。

三、教学策略

听力教学——帮助学生通过预测、听力练习帮助学生听懂听力材料;口头作文教学——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口头输出一篇他人的假期经历的作文。

四、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教师通过制作ppt组织学生进行猜测人物活动的游戏导入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这个活动进行热身,既引出了新课又复习了上节课的短语。

step2:wordsstudy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听并1a词图配对和1b词语分类的练习。

【设计意图】

这个练习是让学生学习新的形容词,并从意思上将这些词进行分类,为后面的使用做铺垫。

step3:listening

activity1.听前预测。让学生看图片说出地点和一些描述性词汇。

activity2.听录音并回答三个问题,进行听力理解检测。

【设计意图】

这两个活动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听前预测能力,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

step4:listening

activity1.看图片预测图片是什么地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activity2.听录音回答有关香港旅游的问题。

activity3.听录音完成香港的描述。

【设计意图】

这三个听力活动分别训练了学生听力预测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和书写关键信息的能力。

step5:pairwork

让学生二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询问并回答lisa的香港旅游经历,然后结合自身进行提问和回答。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图片从新分角色编对话,深层次掌握文本内容和文本语言,并结合自身进行提问和回答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step6:oralcomposition

让学生跟着ppt上的提示词语描述自己的假期活动。

【设计意图】

本部分的香港旅游的对话为学生提供了描述假期旅游的活动的丰富的语言,让学生去进行模仿。而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生成自己的假期经历,进行简单的口头输出。

jk251.cOm扩展阅读

八年级上生物心脏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能力目标:

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教学方法:自学导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

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课件内容

(一)心脏的位置及形态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真实生动地展示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

(二)心脏的结构

1、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3、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巩固。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1、观察新鲜的猪心脏结合课件

(三)心脏的功能1、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

2、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

3、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4、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

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

5、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2、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

3、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

4、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即心脏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巩固新课发放练习题学生以游戏方式完成练习

小结课件展示心脏解剖放大图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年级生物上动物的运动复习提纲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双比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框学会与父母沟通学案的教学方案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第一课第二框学会与父母沟通学案

教师寄语: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近几年,某市心理咨询中心对近百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数据

显示,不少学生感到很难与父母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烦恼和问题,大多数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还有少数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2、怎样很好的与父母沟通?

三、合作交流,解决展示问题

1、分享交流

进入中学以后许多同学反映,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自然,交流少了,沟通少了,矛盾多了,你能举一件切身经历和感受的事情吗?

议一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合作交流

(1)针对以上讨论的原因,交流一下我们如何与父母很好的沟通?

(2)自己与父母沟通的高招有哪些?你还有哪些困惑?讲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课堂小结

再阅读教材,梳理一下知识,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

五、达标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高晨最近有些烦恼。她与班上的几位同学交往密切,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高晨把她们交往中的一些趣事都一一记在自己的日记中,那可都是她心底的小秘密。没想到,她的日记竟然被妈妈给偷偷地“检查”了一番,妈妈还批评她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以后不许她和这些同学交往。对这件事的分析合理的是()

①妈妈没有意识到女儿已经长大了,她的做法伤害了女儿的自尊心②妈妈不是不关心自己的女儿,但他采取的方式是不对的

③高晨不应该有自己的小秘密,他应该什么事情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妈妈

④高晨拥有自己的小秘密是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她正当的权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假如自己都是上述事件中的高晨,你觉得可以采取下面的哪些办法解决问题()

①应该让妈妈向自己承认错误,否则就再也不理她

②找个适当的机会给妈妈谈谈,让她知道偷看孩子的日记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③写封信告诉妈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妈妈理解自己

④听妈妈的话,和那几个同学断绝交往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

谁都希望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在家里,我也希望能个父母很好地沟通和交通,可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特别是面对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由于处理不当,往往发展成激烈的冲突和矛盾。我真想知道,怎样才能很好地与父母沟通呢?

六、学习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

八年级音乐下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八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熟练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2、完成实践与创造第四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中英文歌词。教学重点:熟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教学难点:为歌曲《大海啊!故乡》配前奏及尾奏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midi演奏版)随音乐进入音乐教室入座多次播放该音乐,使学生熟记歌曲旋律二、熟练演唱《大海啊故乡》1、播放录音伴奏2、教师随录音深情地演唱歌曲3、要求学生男女生分别合录音伴奏演唱,看哪一组最能表现歌曲的情绪。4、教师钢琴弹奏伴奏音乐(最好是用电子琴)5、其它有关故乡的歌曲欣赏a、故乡的云(张明敏演唱)b、故乡的风(潘安邦演唱)c、我热恋的故乡(韦唯演唱)d、念故乡(童声合唱)齐唱歌曲(第一遍唱中文第二遍唱英文歌词)欣赏老师的演唱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歌曲,后由每组选一个代表评析对方的演唱。自愿上唱表演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通过欣赏其它相关歌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音乐创编1、老师讲解创作的要求及规则2、老师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3、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创编成果展示1、听讲2、欣赏3、创编4、每组全部或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培养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及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四、乐器练习1、要求。2、练习信息反馈3、教师示范吹奏1、用乐器吹奏《大海啊故乡》的9至32小节的旋律。2、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展示3、欣赏老师的范奏。用乐器再现歌曲的旋律最终熟练掌握歌曲。五、单元小结1、歌曲《大海啊故乡》2、古筝曲《渔舟唱晚》3、电子琴曲《渔舟唱晚》4、电声音乐《夜莺》各个内容由学生回答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八年级上三角形全教案


课题

1.1、等腰三角形(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重点

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及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2、你会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并把你画的等腰三角形栽剪下来。

3、试用折纸的办法回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二、新课讲解:

在《证明(一)》一章中,我们已经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下面的公理和已经证明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w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w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w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w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w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w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w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由公理5、3、4、6可容易证明下面的推论: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证明过程:

已知:∠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d,∠b=∠e(已知)

∵∠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180°-(∠a+∠b)

∠f=180°-(∠d+∠e)

∠c=∠f(等量代换)

bc=ef(已知)

△abc≌△def(asa)

这个推论虽然简单,但也应让学生进行证明,以熟悉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为下面的推理证明做准备。

三、议一议:

(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已经探索过,这里先让学生尽可能回忆出来,然后再考虑哪些能够立即证明。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叙述为:等边对等角。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

∵ab=ac,bd=cd,ad=ad,

∴△abc△≌△acd(sss)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全章教案四、想一想: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全章教案在上图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应让学生回顾前面的证明过程,思考线段ad具有的性质和特征,从而得到结论,这一结合通常简述为“三线合一”。

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五、随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4页第1,2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为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探体会了反证法的含义。

七、课外作业:

教科书第5页第1,2题。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框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学案教案模板


教师寄语法到用时方恨少

学习目标

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知识——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点、难点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学习过程

(一)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阅读课本92——93页郭某的案例

议一议镇政府的做法根据是什么?这里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想一想法律的重要内容是什么?怎么理解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或者家人与他人发生过权益纠纷吗?你想过用那些办法解决?最终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阅读94页正文

说一说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阅读94页相关链接

说一说诉讼分为哪几类?你能将它们区分开吗?

阅读94——95的案例

说一说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这一案例属于哪种诉讼?

阅读95页相关链接

说一说法律制裁分为哪几种?

试一试你能在本册课本中找到相关的案例和对应的制裁吗?

学习总结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行政诉讼的是()

a张某起诉刘某欠债不还

b李某不服人民法院判决,向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讼

c朱某检举胡某贪污

d黄某起诉某国家机关“不作为”而导致自己合法权益受损

2、“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知()

a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确认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法律就是用力来限制权利和自由的

二、简答题

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之。

第二框参考答案:

一1、d2、c

二(一)①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②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二)可参考课本93——94页郭某和94——95页有关谢英的案例。

八年级政治上单元单元备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第3单元在合作中发展本单元所需课时数6主要内容第5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第一框: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第二框竞争不忘合作。第6课和奏好生活的乐章第一框:心中有他人。第二框:与诚信结伴同行单元总体目标1、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队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4、知道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重点难点关键重点1、生活需要合作。2、竞争不忘合作3、与诚信结伴同行难点:1竞争不忘合作2、心中有他人关键联系学生的实际,选取贴近学生的事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单元学情分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是本单元的生活主题。具体来说:1、现代社会呼唤人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2、具有竞争意识,学会团结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单元教学建议(2)充分利于课本插图及资料。(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换位思考(4)采用小品表演、做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单元知识结构第一,如何在中第5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生活需要合作感谢对手竞争不忘合作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第六课合奏好生活的乐章心中有他人与诚信结伴同行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第1颗时: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第2课时:竞争不忘合作第3课时:第5课复习第4课时:心中有他人第5课时:与诚信结伴同行第6课时:第3单元复习

八年级地理上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领土四至点和主要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基本情况。

3、了解我国人口政策和分布。

4、了解我国民族的数目和分布,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重点】

我国的位置,重点省级单位的轮廓特征

【教学用具】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回忆我国的位置,找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其优越性。

板书:一、辽阔的疆域

1、位置

找出我国领土四至点,看分别位于什么省,分析其纬度和经度的差别。

讲述:我国位于北半球,面积广大,各地差别很大。

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注意其位置,和我国的什么省份相邻。

回忆我国的行政区划,找出三级行政单位包含的机关。

板书: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2、省级行政单位

找出我国重点的省级行政单位,记忆起轮廓,简称,行政中心等。

读图练习:

板书:三、众多的人口

回忆世界人口的分布,十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几个在亚洲。

我国人口增长的规律。

我国的人口政策。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板书:四、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找出我国民族的构成。知道个民族的丰富文化。

我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复习课本,讨论得出,纬度:北半球,中纬度。海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邻国,按照东,北。西北,西,西南,南,几个位置记忆陆上邻国,按照东,东南来记忆隔海相望的国家。

特殊的省份有,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跨纬度最广,邻国最多,临省最多。

重点省份有:广东,云南,湖北,山东,陕西,黑龙江。

有6个在亚洲。

黑河-腾冲一线

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55个,最多的是壮族。

朝鲜族跳板,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摔跤

【作业设计】

省级行政单位分布图

八年级上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重点难点】

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一、学案自学

自学课本31-43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哈尔滨的是图,表示广州的是图。

(2)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

点。

(3)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4)a图气温的年较差约℃;b图气温的年较差约℃。

二、小组合作

交流自学成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班级展示

小组选代表发言。

四、质疑探究

听完小组发言,提出的疑惑问题,由其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让学生再次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五、自悟自得

1、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测评反馈

1.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2.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是因为(

a.国土广大b.平原面积辽阔

c.地形复杂多样d.气候复杂多样

七、课后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动物的行为复习提纲相关教学方案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3、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4、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即:(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2)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6、探究性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会根据以下实验回答上边问题。课本4页、22页、34页、35页、39页、41页。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157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