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3-12-03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收藏。

请跟随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的脚步一同了解“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愿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启发和帮助。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对编写教案课件非常熟悉。编写教案需要注重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科书分析:

1.本课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识字,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小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评出最佳小组)等活动,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对子歌的韵律美。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

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3.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古”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正确

读写“古”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

自由朗读这些词语。

PPT出示有关字词:语文李子古人香气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游戏激趣: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2.PPT出示: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

4.导语: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补充板书课题:“对”)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对子,我们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就学过《对韵歌》谁来背一背?一起来背一背吧!

全班齐背《对韵歌》。

5.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对韵歌》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它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画面。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新的对子歌——《古对今》,看看这首对子歌又会让我们看到怎样的画面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1)分小节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2)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小节。

(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

1.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

出示任务: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 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预设:翘舌音:暑、晨、朝;后鼻韵母:凉、杨。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自由练习读准课文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反馈指导认读的字的读音。

(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

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严、严、严,严寒的严”。齐读,自由读。

2.“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口头组词(“圆、晨、

凉、杨”在课文中为单音节词,通过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理解该单音节词的词义以

及该字字义)。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3.学习读通顺课文。

(1)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词语朋友拆散了,也要注意读出对子的节奏。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读出对子的节奏。

(2)反馈指导: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节奏: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3)自由朗读、拍手齐读全文。

4.总结: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精神,读得真好听,而且读出了对子的节奏感。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结合生活,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这首对韵歌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画面吧!

(一)图文结合,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

1.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

(1)导语:请小朋友们给每一小节落标上序号,然后再来读一读这首对子歌,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

(2)出示任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

(3)反馈指导:

采用逐小节交流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不太理解的词语,如:“严寒对酷暑”: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严寒和酷暑分别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晨对暮”,“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

“和风对细雨”:“和风”就是柔和的风,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风声来感知;“细雨”就是细细的小雨,也可以请学生通过模拟雨声来感知。

2.图文结合,进一步了解课文。

(1)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质疑,了解了一些对子讲到的自然现象,现在,我们通过课文的插图继续了解课文内容。

出示任务:(示图画1)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画了哪些景物?

(2)反馈指导。

预设:图画画的是黄昏太阳落下时候的景象;画了夕阳和云彩。

追问:你能找到与这幅图画对应的小节吗?你根据哪句话找到的?(预设:第2小节;句子:朝霞对夕阳。)

(3)小结后拍手齐读第2小节。

(4)出示任务:(示图画2)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它们怎么样?

表现的是哪个小节的内容?

(5)反馈指导。

预设:图上的景物:桃树开花,树儿绿了,燕子飞舞,鸟儿歌唱;表现的是第3小节的内容。

(6)小结后拍手齐读第3小节。

(二)多样朗读,背诵指导。

1.导语:这样的对对子,多有意思,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

(1)出示任务:PPT出示(隐去每一行中的几个词语)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来读对子

(2)反馈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朗读(一人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一人读后半部分),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女生读后半部分),师生合作朗读

2.导语:读着读着,我发现有同学会背了。谁来试一试背诵?

(1)出示任务:背一背对子歌

(2)反馈指导:背诵时要求背出节奏感,可以采用拍手背诵的方式。对于不太熟练的孩子,请同学来帮助纠正或提醒。

(3)全班背诵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知不觉都能背下来了。你瞧,对子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它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请把词语分为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来记认。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3.评价:

(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五、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夕;左右结构:细、凉、语;上下结构:

古、李、香。

(二)指导书写。

1.指导“细”、“凉”、“语”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细”、“凉”、“语”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细”、“凉”、“语”,分别提示:“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

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凉”右部“京”注意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语”言字旁的店和横折提的竖对正,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古”、“李”、“香”。

(1)观察并说说“古”、“李”、“香”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古”、“李”、“香”,分别提示:“古”横宜长,“口”注意上大下

小;“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香”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夕”。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夕”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夕”,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提示: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连接点的下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六、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写得非常认真,认识了许多新的字宝宝,还会写7个生字,感受到了对对子的节奏以及画面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板书

古对今

古——今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夏凉

晨——暮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四声调儿歌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带调a

二、学习o

(1)读准音:

小朋友真能干,和a交上了朋友。a也很高兴,拉来了它的好兄弟o与我们认识。

(出示卡通的o)嗨,你们好,我是o,是a的哥哥,我们都是韵母家族中的最小的一辈。

谁想和o交朋友?快来和它打招呼吧。

(出示卡通的o)虽然我长得圆头圆脑的,但我的本领可大了。每天清晨,大公鸡都会发出ooo的叫声,催人们起床呢。

(投影书上插图)你们能学着大公鸡的样子来叫一下吗?

(学生学大公鸡打鸣)

发O这个音,就像你们刚才学公鸡叫声那样,嘴巴是圆圆的,看老师来发音

(学生跟读)

念儿歌:一只大公鸡,早晨oo啼。大公鸡oo叫,叫我早起上学校。

2)读四声调:

老师给o带上了帽子,你们还能念吗?(把声调帽子带到o的卡片上)

你们能把它放到一句话当中,来说一说吗?

老师也想来说说:

噢,我知道了(第一声)

哦?我不明白(第二声)

噢,原来是这样(三)

哦,我懂了(第四声)

3)认清形,指导书写

再来看看,o的形状是怎样的?

教师范写:O要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

请你们找一找,0住在哪个格子里?

好,请你们把o也送回拼音格里,比一比,谁写的好。

三、学习e

(1)读准音

(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ee。试一试。

(2)学习四声

(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

e也带上了帽子,你能读准它吗?

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

eee,大白鹅的鹅

eee,恶心的恶

eee,恶人的恶

(3)认清形,书写指导:

(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ee。试一试。

(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

e也带上了帽子,你能读准它吗?

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

eee,大白鹅的鹅

eee,恶心的恶

eee,恶人的恶

小朋友,你能找找图上哪个地方像e的形状?

真了不起,跟我一起念;河里一只大白鹅,水中倒影eee。

我们写的时候也要注意,一笔写成,从里面的一起笔往上,再接着写左半圆。

教师范写

把e也送回家吧。

课外作业:

用三个单韵母的读音和课本插图编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3

(一)解题,看图导入。

1卑迨榭翁猓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

2蓖学们仔细看图(投影或挂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蔽颐翘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弊约撼錾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练习把每句诗读通顺。

3奔觳槭蹲趾投量挝那榭觥S蒙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

(三)细读诗句,了解诗意。

1弊远潦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词句意思。(先一、二行,再三、四行)

2笨赐枷胂笮〕氐拿谰埃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景与情。

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指导学生把景物读活,要读出景物间的密切联系。可参考教学建议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在模仿的基础上读好。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默写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4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习教案

导读: 练习7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练习8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

2、学写铅笔字,复习各种笔画规则和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练习。

3、背诵成语、谚语,积累语言。

4、口语交际训练:听故事再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字词句的训练。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目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通过字词句训练,既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乐趣,又开拓学生思维,增长对动物的认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审题。

2、(出示图)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3、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快来帮助它们。它们分别住在哪儿?

4、(出示动物居住地方的图)

这些是什么地方?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家?

5、指名上来连图。

6、评议、讨论、交流。

7、读懂刚才有关小动物的词语。

8、填空。打开课本填一填。

9、指名说,讨论,还有什么动物住哪里?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住在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写铅笔字,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笔顺。

2、积累成语。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3、会背诵谚语。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出示:树、做、渐。

2、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树”,生描红、仿写。

4、自己描红、仿写另外两个字。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的孩子?

3、(出示成语卡片)读准字音。

4、相互讨论成语的意思。

5、交流。

6、指导背诵。

7、古人没有天气预报,他们靠什么来预测天气呢?

自己读读书。

8、你知道一些什么?

9、指导朗读。

10、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言善不乱容迫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看图听故事再表演。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审题

二、指导

1、出示四幅彩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配乐讲述这个故事,要求学生边看图边仔细听老师的讲述,想象情境,记住故事情节。

3、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教师再讲述故事一遍,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每幅图说几句话。

5、请学生大致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三、练习

1、自己练说四幅图的意思。

2、同座位互说、练说。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表演

1、能表演这个故事吗?

2、自由组合,一个当导演一个当旁白,其余五估演故事中的人物,分工合作,师巡视指导。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复习、巩固前面学过的声母和韵母。

2.指导学生学会一种新的识字方法。

3.通过照样子组句子渗透句子的概念。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规范写字,注意字的笔顺笔画。

5.学习一首数九后天气变化的民谣,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体会不出手、冰上走、沿河看柳、八九雁来、耕牛遍地走的意思。

6.语文生活听故事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听说能力。同时培养记忆能力。

7.口语交际的练习,培养说话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拼音、生字卡片。(课件之家 m.gsm600.Com)

2.故事磁带。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拼拼读读。

1.抽读声母、韵母卡片,按顺序背诵声母、韵母。

2.拼读音节。

ljiāoqio立交桥

rnxnghngdo人行横道

dinzǐjsunjī电子计算机

yǔzhufēichun宇宙飞船

qīngqīngdehshuǐ清清的河水

(二)有趣的汉字。

1.出示独体字卡片。

日月女子小大八刀月月十又

2.组合在一起成为新字。

日月女子小大八刀月月十又

明好尖分朋支

(三)照样子组句子。

1.读例子,明白题意。

2.自己独立完成。

3.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阅读欣赏。

1.教师范读儿歌,让学生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2.借助拼音自己朗读。

3.你读懂了什么?

4.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听故事,《鸭子的惊奇》。

1.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想一想:鸭子的玉米粒到哪儿去了?

(二)口语交际。

一学期结束了,安安说他交了许多新朋友,宁宁说他会读故事书了,你长了哪些本事呢?也和大家说说。

1.指导看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联系实际,一学期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什么进步?长了哪些本事?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树和喜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三单元第6课,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课文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又像是一幅的连环画,画面清新质朴,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快乐”。学完本文,希望同学们学会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一下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1。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2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会写六个生字,正确认读12个生字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学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课我将采用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知道——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文本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树和喜鹊的图片、播放配乐朗读的方式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讲授新课(25—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将根据前面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学设备情况的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1。解决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用“我来当小老师”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初读感悟

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切入点,训练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以及组织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

3。。再度理解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阅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4。拓展延伸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要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则显得更加的重要。我将以课堂为平台,训练为主线,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我设计了一下训练点:

(1)“孤独”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2)为什么树和喜鹊会感受到快乐?

(3)练习生活实际,你有没有以上的经历。

(三)作业安排,复习强化(3—5分钟)

根据新课程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负担的情况之下,对作业做了如下的设计:

(1)复习和巩固生字,用上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2)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散文、诗歌等,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树和喜鹊

一棵树好多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好多鸟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7

《合在一起成新字》是S版一年级下册课文,下面是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课把一些合成字分为两部分,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边读儿歌边识字,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本课教材内容简单易懂,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小组合作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

1蹦苷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被崛13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3个新部首“木”“日”“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迸嘌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1绷系儿歌认识13个生字,并会写7个字。

2比鲜丁澳尽薄叭铡薄靶3个新部首。

3痹谌鲜渡字的同时,会运用生字组词造句,活学活用。

一课时。

生字卡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1(六位同学手拿生字卡片“木、寸、口、十、土、也”站到黑板前)请下面的同学帮忙找一找,他们谁和谁是朋友,站在一起可以组成新字?

2币出课题。

二、学习儿歌

1毖生自由读儿歌,认为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庇谩啊稹焙汀啊鳌保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再反复拼读。

3蓖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互相正音。

4敝该读儿歌,纠正读音。

5痹谛∽槔锉热读儿歌,看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老师巡视朗读情况。

6蓖蒲∫涣礁龆恋煤玫耐学示范读,给予奖励。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会认字和生字)瞧,这节课的生字都跑到黑板上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读一读,不会读的可以拼拼音。

2敝该读,读得准确的,请他当小老师给同学们带读。

3比サ羯字的拼音,认读生字。

4毖≡裣不兜淖肿榇试炀洹

5敝傅际樾7个“会写字”。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2)谁能帮助他(她)把这个字记好?(从中指导学生说出难写字的结构、部首、笔顺规则及容易写错的地方。)

(3)教师示范写生字,讲述生字的结构、部首、笔顺规则等,在此过程中认识3个新部首“木”“日”“小”。

(4)学生练习写。

(5)师生互评共赏。

四、做游戏,巩固生字

准备: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

做法:师读哪个字,手拿对应的生字卡片的同学把卡片贴在黑板上,然后齐读。

五、总结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8

这首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早熟记于心,甚至能够倒背如流。然而对于物质生活丰富的现代孩子,如何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如何从心底和作者共鸣,这是教者特别需要考虑的,并且要在行为上进行指导,真正懂得尊重人,尊重人们的劳动。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懂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每个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

一幅彩色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锄禾》

二、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认真看书,然后在书上划出生字来,指名读生字。

三、讲读课文:

(一)板书: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1.讲解字意:

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指禾苗或庄稼。

日:太阳。

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中午。

2.请同学们讲解上述字的意思。

3.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

(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4.理解字意:

滴:滴到的意思。

5.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

(二)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三)板书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理解字意:

盘:盘子

餐:饭食

皆:都的意思

2.第2句诗的意思:

(提示:可以让同学自己来说。)

(参考: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四)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2~3人)

(五)指名背诵全诗。

四、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教案精选: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案精选: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传说,在百花园里,有着各种美丽的花。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那里瞧瞧,大家想去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二,谁来读题?翻开书第64面。

师:你们喜欢这些花吗?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老师告诉你们,这些花的名字呀,就藏在儿歌里,你找到谁,谁,就会和你做朋友。有信心找到他们吗?要是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问老师、问同学、读拼音)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下面,请大家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要求认识的字,看看哪些字不用老师教,不用拼音,你就认识,再看看哪些字你不认识,试着用你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认一认,再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好不好?

二、阅读感悟、识字交流

1、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2、小组交流,互教互学。

3、生自愿介绍识字方法

师:我发现咱们班有些小朋友特别聪明,自己认识了那么多的字,有的小朋友特别会学习,刚才,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就学会了好几个字。谁能告诉大家,你认识什么字,你是怎样认识它的?

4、教师小结

师:其实啊,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比如说我们班有4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名字,你要细心,就能认识许多字,张然、刘月、陈思远和曾雅玲就认识不少小朋友的名字;再比如说我们走在街上,街道两旁有灯箱,广告上就有很多字;经常看书,你也能认识很多字。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认识许多字,学到许多知识。

5、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同学们,你喜欢儿歌中的哪句话,把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多读几遍。

(2)谁能读给大家听?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4)你在读这句话时找出了哪几个字?会读吗?

第一句

师:这个字我们以前学过,是第四声立正的正,在这里读(第一声),它是(多音字)。一起读。谁知道正月是什么时候?正月就是农历的一月。

师:你怎样记住兰字呢?

师:我也很喜欢这句话,我的名字里就有这个兰字。我也来读读,好吗?

师:谁还想读?可以自己编动作。

师:听他读,你感觉到了什么?

师:多美的花呀!谁还想读?一起来吧!

第二句

师:看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师以梨为例介绍形声字:我们来看这个梨字,它的上面是利表示它的音,下面的木字示它与树木有关。象这样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义的字叫做形声字。想想(蔷薇墙)它们与什么有关?他们也是形声字。用形声字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谁会读这个字。做一做这个动作。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出示榴,师:发现了什么?①形声字②单独在一边读第二声,有一种水果就叫榴莲,在本课里读轻声。

师:想个好办法记住也字。

第四句

师:真香。谁也喜欢这句话?

师:有机会也带老师和同学们去看看,行吗?请你当小老师带读这一句话。

师:老师告诉大家桂字的右边也读圭,左边的木表示(与木有关),它也是(形声字)。

第五句

师:芙蓉是什么颜色,美吗?就象化了妆一样。

板画菊花,师:这是菊花的茎,这是叶,还有花朵。草字头表示(与草有关)。

第六句

师:这个字可以怎样记?师:你在哪里见过旺字?

师:冬月又是什么时候呢?看看上一句:九月菊花开满枝,十月芙蓉正上妆。十月后面应该是对了,农历十一月就是冬月。开动小脑筋,腊月就是农历的(十二月)。

师:冬天所有的花儿都谢了,只有梅花勇敢地在风雪中骄傲地绽放。齐读这句话。

6、课中操:

师:同学们读得好,讲得也棒,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种花。请你为花儿选择合适的花盆,把它种下来。我们也来加把劲吧!

指名板贴卡片,其余学生跳舞《小红花》。

小老师检查:你认为他是对的就大声读出来。

齐读生字。开火车读。

7、再读课文

师:认识了这么多字,能把课文完整地读下来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开始。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配合着读,愿意吗?听清楚要求:老师读前面,同学们读后面的部分,记住了吗?

师:老师读的都是什么呀?(花儿开放的时间)

师:花儿美吗?花美,我们124班的小朋友更美,因为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

三、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这一课还有几个难字,你们也敢挑战吗?

出示生字,师:你有什么发现?

师:一个人住在大山里,这是什么字?山字要写得大一些。

师:池字笔顺有点复杂,我来试试,看能不能写好它。左边的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右边的部分象一弯池塘,要注意横折钩的横要写得斜一些,还要写好竖弯钩。

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和笔,写字时要注意:头正、肩平、臂开、足安。

四、回顾全文,小节下课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十五个字,会写四个字,还认识了许多的花,学会了读儿歌,我们的收获可真多呀!告诉你们,我们还能用这首儿歌做拍手游戏呢,想玩吗?大家一起来。

拍手游戏。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反思汇总


教师范文大全相关栏目推荐:“下册教案”。

以下内容是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特地整理的“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成为一名好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想让课堂生动有趣,就必须要做一份优秀教案。教案就是构思巧妙,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能感受到快乐的体验。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反思(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和3个偏旁,并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炎帝种植稻谷的故事,知道人民为什么称呼他为神农,体会他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体会他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3、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方法:游戏法、讲读法、情境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听爸爸妈妈讲过传说吗?这节课就学其中的一个。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4、学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炎帝是什么人?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文中讲了炎帝的一件什么事情?

4、炎帝怎么想到去种植稻谷的?

5、炎帝为什么要做成香喷喷的食物给别人吃,还把种植方法告诉大家。

6、人们为什么称炎帝为神农。

7、你觉得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体会朗读。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2、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开火车进行扩词。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方农

(2)左右结构:收给

(3)上下结构:金食谷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

6、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26炎帝的传说

看想种教

尊称神农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反思(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文中14个生字,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表演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以口为偏旁的汉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形声字的构字方法,以掌握相应的识字方法。

4、感受汉字的有趣,激发识字的举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相应的识字方法。

2、识记文中14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查找其它以口为偏旁的汉字。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识字课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汉字:叫鸣唤吃叶

2、引导发现:这五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五个生字都是以口作偏旁,它们表示的意思大多与口有关。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添口歌

二、读文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2、指名学生分行读课文。

3、从文中找出以口作偏旁的汉字,用铅笔圈一圈,读一读,记一记。

4、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

问味吓号召吐哈叽吹啥

5、指名学生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

6、引导学生发现:

(1)学生仔细观察。

(2)逐字分析字形,弄清以口为偏旁的汉字的组成特点。

门+口问未+口味下+口吓

刀+口召土+口吐合+口哈

几+口叽欠+口吹舍+口啥

(3)练习用这些扩词或说话。

7、指导学生表演读第一句。

三、设疑结束

1、指名读、齐读课文第二句。

2、教师导言:还有哪些字能添口组成新字呢?请你想一想,看一看谁说得好、说得多。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仿编儿歌

1、开火车分行朗读课文。

2、学生一起表演读全文。

3、说说:在这首添口歌中共介绍了哪几个以口作偏旁的生字?

4、学生齐读课文第二句。

5、仿编儿歌:

(1)学生介绍能添口的字:哆咬鸣咪吗吵吃

(2)仿编儿歌。

二、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

2、开火车用生字进行扩词或说话。

3、反馈识字的情况,交流识字的方法。

4、认读由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未来味道惊吓跳高吐泡合作

哈欠吹风号角号召问好叽叽叫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2、逐字拼出音节,加以认读。将9个生字按结构归类,并指导书写。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展示,评议。

2、谈话:学了这一课,你又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板书设计

3添口歌

门+口问未+口味

下+口吓刀+口召

土+口吐合+口哈

几+口叽欠+口吹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反思(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12个生字,并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尧是怎样找到水源的,学习他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4、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知道他从蚂蚁那里得到的启发。

3、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方法:游戏法、讲读法、情境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听爸爸妈妈讲过传说吗?这节课就学其中的一个。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4、学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3、齐读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旱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抓住连续、只好、几十等的意思。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尧从蚂蚁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5、他的想法对吗?

6、指导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7、讨论:尧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体会朗读。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2、讨论:你喜欢尧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开火车进行扩词。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年

(2)左右结构:代没活姓

(3)上下结构:些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

6、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27帝尧凿井

遇到大旱喝到水了

凿井取水

(从蚂蚁身上得到启发)

着急高兴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反思(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重、难点:

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万物复苏,大地更新。小春笋也悄悄地生长出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

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安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长: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

(2)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3、指导读长句子。

(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

5、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课文。

6、师生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

3、教学偏听偏旁。

声:上面是士字头,士兵的声音真响亮,所以是士字头。

电:跟哪个字很相近?怎样区别它们?

4、看课后笔顺表,记忆这3个字的笔顺。

5、师查、反馈。

6、给这3个生字找朋友。

五、指导书写。

1、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2、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

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

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4、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教学后记: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景色。笑会写成少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了解春笋那不断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4、学会剩余的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春笋的力量大不大?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3)冒的动作谁会做?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呢?

(4)一个一个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现)春笋破土而出的画面,师配解说词:瞧,春笋在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冲破了覆盖在它们身上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一个接一个往上长,冒出地面。

2、指导朗读。

(1)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2)能把春笋这强大的生命力读出来吗?自读,同座位互读。

(3)指名朗读,评议。师相机指导。

一声春雷要读得稍慢,清晰有力。

唤醒要重读,突出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作。

(4)指名朗读。(大多数学生)

(5)全班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3、创设情境,拓展内容。

(1)现在,我们就是春笋娃娃,来,跟音乐做动作。

教师带领学生做春笋的动作。

(2)春天来了,可有的春笋娃娃还没睡醒,我们一起作春雷爷爷把它唤醒,好吗?

(3)我们看,还有谁会唤醒春笋呢?(多媒体课件显示春风、春雨)你们想请谁跟你们一块去唤醒小春笋呢?

(4)呀,小春笋醒了,它冒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呢?

4、指导背诵。

(1)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愿不愿意把这段背下来?

(2)老师会给你们一些帮助:

(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从地里()出来。

(3)自背,同座位互背。

(4)指名背,全班齐背。

(二)教学第2自然段

。1.轻声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2.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

(1)齐读第一句话。

(2)看图理解浅褐色,动作常演示裹。

(3)指导朗读。

a.小朋友看,这些嫩生生的春笋娃娃向你格格格地笑呢!你喜欢它们吗?你通能读一读吗?

b.指名读,评仪。

d.师生赛读,全班齐读。

3、指导背诵。

(1)春笋是什么样儿的?

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师采用放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引导背诵,让学生边看边背。

(2)自由练背,同座互背、指名试背、全班背。

三、教学

1、读一读生字卡片。

2、教学新偏旁。

冲:是两点水旁,注意与氵的区别。跟读两遍。

破:是石字部,跟读两遍。

外:是夕字部,跟读两遍。

3、看课后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

4、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提醒学生迎里面部分没有一点。

5、你能为哪个生字交朋友?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与再的不同用法。

四、指导写字。

1、冲、破、块左窄右宽。块的土写小点,并略微偏上一点,一长横变为提。

迎:之的捺要长一点,包住里面的部分。

外:左右等宽。

2、教师范写迎、再、破,学生描红。

3、学生描红,临写其余生字,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几个句子学生较难把握其节奏。

2.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了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反思(篇5)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注音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猪因为自己没主见,轻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鹅的话,将原本可爱的小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帮助学生会写7个生字和认识14个会认字,并认识力字旁弓字旁

3.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事物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三、教学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识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难点:培养学生做事要有主见,不可盲从,凡事都要三思而行。

教学方法:情境法、谈话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

课型:童话故事。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小猪、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头饰。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种小动物也非常喜欢画画。那么,你想知道它画的什么样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9课。板书:小猪画画齐读,读过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板:1.小猪在画什么画?

2.小猪画的怎么样?

师:我们怎样才能快速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认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课件演示、阅读要求

①看准音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再读课文,用一标出文中会写和会认的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分段轮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后再读,直到读的正确、流利。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提出问题:

说说小猪为什么把小猫写成了一只大怪物。

2.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与讨论。

3.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分别对小猪说了些什么?小猪又是怎样做的呢?

同时理解好看,漂亮,神气,连忙,马上,立即等词语。练习用马上,漂亮说话,并重点指导感情朗读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话。

四、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三只小动物的语气和小猪的反应进行指导,这三只小动物都很满意自己的特别之处,可以指导学生读出它们自豪的语气,小猪分别作出的反应是马上,连忙,立刻可让学生加强语气读这个词。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角色演一演(让学生分别戴上小猜、小松小山羊、小白的头饰)到台上来表演。

六、感悟理解

师:小猪听了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鹅的话结果怎样?

生:把小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要使学生明白,它们三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旦将它们的独特之处安在小花猫的身上就不成样子了,而小猪没有考虑这些,所以它最终将小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七、总结课文,扩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小猪这种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做法可取吗?如果你是这只可爱的小猪,你会怎样对待别人的建议呢?请把你心目中的小猫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谈话,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吗?谁来说一说。

二、识记生字

1.课件演示生字:立、次、加、张、角、画、①指读②猜字游戏③齐读

2.课件演示生词:立刻、一次、加上、一张、羊角、一些、画画。

(1)指读(2)小老师领读(3)开火车读

3.分析字形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2)检查、相互交流。你认为哪个最容易记,哪个字最容易写,在小组中谈一谈。

4.指导书写

(1)本课要写的字,如立、加、些三个字,既要会认,又要会写。

加写时注意左右宽度基本相等。

些写的时候上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宽。

角注意第二笔是横撇,不要分开写。

(2)先让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及笔顺,然后教师边示范,边讲写字要领,学生仔细看,再书空一遍。

(3)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并在班上展示,对于不足之处,及时纠正。

三、巩固练习

1.我会填,巩固本课生字词,让学生正确填写。

2.完成课后第三题。

3.读读花篮中的词语,再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花朵上。

四、作业

结合《读物》中的《小熊种菜》《小花》,使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不然就会一事无成。

板书:

19.小猪画画

小猪画猫成怪物

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2042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