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年月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2-02-23 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说课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46页~49页内容

【设计理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Jk251.cOm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闰年的判别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卡两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的课堂,你们高兴吗?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非常高兴!让我们记住这难忘的日子吧!

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板书:XX年3月3日)

师:这里用到了那些时间单位?(年、月、日)

出示不同的年历让学生欣赏,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利用年历卡,探索年月日的知识

1、引导学生利用年历卡探索年和月之间的关系。

2、自读年历卡,发现有关月和日的知识。

①认识大、小月。

②记忆大小月

a左拳记忆法。

b口诀记忆。

c游戏

3、探究平年和闰年

①观察不同年份年历的2月份的天数,得出平年和闰年的二月份相差一天。

②让学生把连续几个年份的二月天数记在表格里,并引导观察、讨论、比较得出闰年年份的特征。

③练习判断下面年份是平年不是闰年

1840年1945年1949年XX年19xx年21XX年XX年

④展示判断整百年份是闰年的相关知识。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为什么?

Jk251.coM编辑推荐

年月日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年、月、日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信息。3、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计时法。4、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5、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年、月、日是时间单位,能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一些信息。2、难点: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判断平年和闰年。课时安排:5课时

年、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教重、难点:1.重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难点:对学习材料的整理、分析、概括。并能够提取对学习有用的资料。教具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年月日的资料。2、年历、计算器。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你都干些什么?(穿红衣服、帖春联、放鞭炮…)师:同学们都喜欢过年,那你知道年是什么吗?(学生简单回答)〖引入年的传说〗师: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板书:年月日2、探究新知。(一)探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1、感受年月日的形成。2、有关日的知识。3、有关月的知识。(把有31天的月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叫做小月,你怎么样就能很快记下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学生汇报记忆方式:如拳法,口诀等。互相交流。4、有关”年”的知识(1)为什么有平年、闰年之分,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派代表汇报)(2)用万年历验证平闰年。(3)常识介绍:我们所学习的历法是公历。二、总结。1、关于时间单位,你还有哪些问题?2、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特别详细,得想个办法把这些资料保存下来,并有个好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你有办法吗?三、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1、3、5、7、8、10、12月

小月:4、6、9、11月

2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课后反思:

单元年月日教材分析 教案精选篇


有关时间单位和记时方法的教学,从一年级就开始了。

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认读钟面上的整时或非整时的时间。三年级(上册)了解24时记时法,进行两种记时法的相互改写,计算经过时间。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联系,平年和闰年。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学习了时、分、秒,本单元继续教学年、月、日。全单元教材共编排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和一次实践活动。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指导学生看课外书籍、上网查找资料,搜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内容大致分成三段:第一段教学年、月、日以及相关的大月、小月等内容,第二段教学平年、闰年、季度等知识,第三段是实践活动。1.年、月、日以及相关的内容。这一段内容涉及许多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积累了一些经验。教材尽量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习活动,激活已有经验,引导发现规律,适当解释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教材让学生从年历卡上找自己的生日切入,既引起兴趣,又提供了学习用具。设计的学习活动有观察整理、填表分类、涂色记忆、计算交流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同时接受年、月、日的知识。首先要求学生观察2005年的年历从中获得信息。年历卡里的内容十分丰富,要结合观察与交流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学会看年历。如年历里的1、2、3……12表示一年里的1月、2月、3月……12月;每月都有一张月历,其中的日、一、二、三、四、五、六都表示星期几,1、2、3、4……表示每月的1日、2日、3日、4日……在年历卡上能查到每月有多少天,各天分别是星期几。接着要求学生把各个月的天数填入一张表格。填表活动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一年有12个月,各个月的天数并不都相同。填表还能引发学生把12个月按天数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接受大月、小月的知识。然后指导学生在填各个月天数的那张表格里涂颜色。涂色活动实际上是分类活动,通过再次分类记忆一年里的大月和小月。教材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记住一年里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鼓励他们自己设计记忆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利用拳头帮助记忆的办法。最后突出2月的天数既不是31也不是30,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教材还让学生计算2005年全年的天数,通过计算重温这一年各个月的天数,检查记忆效果,弥补记忆中的缺漏。学生计算全年天数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交流并比较各种算法,体会比较简便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建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想想做做”在年历上圈出重大节日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2.平年和闰年。平年和闰年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发现现象,初步知道平年和闰年。第19页例题让学生同时观察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月历,比较这两个2月的天数是否相等。让学生发现不同年份的2月天数不同,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第二步同时观察从1997~20xx连续十二年的2月月历,从中寻找天数的规律。教材特地把这些月历分成三行,每行是连续的四年,方便学生发现每一行的四张月历里只有一张是29天,另三张都是28天。从而明白通常每四年里有1个闰年、3个平年。教材里讲解了判断平年、闰年的一般方法,至于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安排在底注里讲解。第三步在“想想做做”里巩固平年、闰年的知识。第1题通过把公历年份除以4进行判断,虽然教材只教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进行四位数除以4的计算。第2题计算平年的全年天数,合几个星期零几天,结合计算再次温习前面学习的年、月、日知识。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闰年全年有多少天以及怎样算的,再次清晰地认识平年与闰年。第4题回答并解释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日现象,巩固连续四年里一般有1个闰年的知识。第四步是“你知道吗”,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为什么通常每四年有1个闰年的原因。3.实践活动《生日快乐》。这次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日为题材,活动形式新颖有趣,紧扣年、月、日的知识,运用了统计方法。活动分两段进行:第一段是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生日是哪天。教材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间接地讲述,让同伴猜一猜是几月几日。这里会涉及年、月、日的许多概念,学生一定很感兴趣。第二段是用统计的方法调查、整理并用图表呈现班级里学生的生日分布情况,是一次联系实际的活动。最后是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进行孝敬长辈的教育。这次活动要认真组织,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说话,然后请几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落实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北师大册年月日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案精选篇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年、月、日

2、认识平年和闰年

3、认识24时记时法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要学习年、月、日;认识星期;认识24时记时法。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有很多经验,所以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说一说”,意图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24时记时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记时法,它与12时记时法有对应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24时记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更方便。

看日历教学目标

1、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2、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子。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看日历,让学生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教学时,要充分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猜生日教学目标

能结合具体活动,推算出某人的生日。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猜生日是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时要充分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猜一猜、填一填,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淘气、笑笑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正在为智慧老人过生日,这一天是10月12日,星期日。淘气说:再过30天就是我的生日;笑笑说:我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数第三天;另外一个小朋友说:我刚过完生日,是上个月的最后一天。问题是:他们每个人的生日分别是几月几日?设计这样情境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应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会推算日期。

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智慧老人的生日是10月12日,星期日;因为10月是大月,有31日,所以淘气的生日是11月12日;笑笑的生日是12月29日;另外一个小朋友的生日是9月30日。

教学时,可以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间接地说一说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学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天,说一说是怎样猜的。活动时可以分成多个小组同时进行,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培养数感和提高推理能力。

一天的时间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安排了看电视节目预告、邮箱取信时间、阅览室开放时间、儿童作息时间表等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24时记时法及其应用价值。教学时,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如一些公共场合,一般都要用到24时记时法,使学生认识到24时记时法简捷明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互换的兴趣。

首先提出问题:一天有几时?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比如:早上6时起床,12时午休,晚上6时看电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这期间时针正好走1圈,经过了12时。结合生活经验学生能够体验到白天大约12时,夜间大约12时。如果从夜里0时算起,时针走1圈,经过12时;再走1圈,又经过12时,一共经过24时。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232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