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金【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知识目标:把握诚信的基本含义;了解诚信的重要性及不讲诚信的危害;知道“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为人处事上说实诚话、做诚实事,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辨析不诚信危害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教学重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讨论学习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发、情景体验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所知道的有关诚信与不诚信现象的故事或案例;教师搜索想关的最新案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复
习
导
入
在上一课学习中我们知道,宽容是我们进行人际交往非常重要的一项品德,同样能决定我们人际交往深度与广度的还有诚信。
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并起到较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
授
新
课
第一环节:感悟诚信
活动一:诚信鸡蛋哥
幻灯片展示诚信鸡蛋哥的故事
想一想:为什么任庆河会被网友封
为“诚信鸡蛋哥”?他的哪些行为体现了诚信?
活动二: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故事或例子?通过这些故事,你有何认识?
第二环节:体验诚信
活动三:小论坛
把你看到或听到过的不诚信行为揭发出来?并说说这些不诚信行为有哪些危害?
1.图片展示常见不诚信现象。
2.视频播放《肯德基被曝光使用“速生鸡”》新闻
以及事件发生后相关西快餐门庭冷落的相关报道
学生反思,教师点出不讲诚信的危害
第三环节:践行诚信
活动四:小故事大道理之一《刘廷式坚娶盲女》
思考:为什么刘廷式会在邻翁父女如此厄运的情况下仍娶盲女为妻?
你赞同“小节无害论”吗?
小故事大道理之二:《中国留学生的三次逃票》
活动五:校园诚信从我做起
幻灯片展示一组校园情境,作为一个诚信的学子应当怎么做?
通过展示网络最新的案例,并分析其行为从而归纳出诚信的含义。
学生所举到的例子基本上能涵盖到古今中外,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联系学生实际,反思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通过学生的真实体验,提高思想认识,突破本课难点。
通过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洋快餐所产生这一反面案例,触动学生认识到不讲诚信的危害。
分别通过古今两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一个诚信的人应当做到“对人守信”和“对事负责”。
最终落实到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践行最基本的诚信行为。
课
堂
小
结
1.诚实的含义。
2.诚信的重要性
3.不讲诚信的危害
4.怎样做“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通过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的认知更有条理性。
作业
布置
搜集有关诚信的格言、警句、典故
知识拓展
课堂尾声
教师寄语
情感升华【教学反思】
.1.8
申明:本人保证以上资料属于本人原创,任何版权纠纷由本人负责,未经本人或第一范文授权,不得转载
年级:初一班级:4、5、6、7、8、9、10班廖智日期:2003年11月
教材
一、技巧——复习前滚翻、后滚翻;学习侧手翻
二、素质练习
课次
2
教
学任务
1、通过教学,让学生复习前滚翻、后滚翻的动作技术,学习侧手翻动作要领
2、复习前滚翻、后滚翻的动作技术,体会蹬摆动作发展协调能力、发展腰腹背肌的力量,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发扬互助练习、合作练习的精神,充分展示个人才智,发挥团队的智慧。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准
备
部
分
︵
5
至7
分
︶
一、课堂常规
1.体委集合整队,报告出勤,检查服装。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二、准备活动
1.在体育馆绕篮球场慢跑
三圈
2.徒手操
头部运动上下振臂
肩部绕环腰部运动
前压腿侧压腿
膝绕环腕踝关节
1′
2′
3′
4x8
一、组织
教法:1、讲解示范。
2、领跑,口令,口哨
要求:1、快、静、齐
2、认真练习,充分活动开各关节
基
本
一、技巧
动作名称:
复习前滚翻、后滚翻
动作要领:
蹲撑开始,两腿用力蹬地,低头团身抱腿。
重点:两腿迅速蹬直
难点:团身
动作要领:
蹲立开始后滚低头团身,积极翻臀同时两手在肩上用力推垫
7′
1′
6′
10次/人
一、组织
教法:
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组织教学与纠错
3、学生复习练习:
a、在帮助下直接做或在垫子上由高处向低处做前滚翻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部
分
︵
28
至
33
分
︶
重点:翻臀
难点:推手
保护与帮助:
在学生侧后方,在其臀部上翻时两手扶其髋部顺势上提,或扶其腰背顺势上托
二、学习侧手翻
动作要领:
以向左翻为例。从侧向分腿站立两臂侧举开始,左腿侧屈身体左倒,两手依次积极蹬地,同时右腿与左腿依次充分踢蹬,经手踢蹬。
重难点:
倒立时的紧腰顶肩
保护与帮助:
在学生侧后方,在其踢腿时两手扶腰帮助其至倒立;侧倒落地时两手顺势交叉托助其起立成分腿站
易犯错误:
1、动作过程不清
2、倒立过程不清或屈髋夹肩
3、肩关节顶不住,两手不在一条直线上
21′
2′
4′
7′
8′
5次
10次/人
10次/人
要求:
1、学生按小组有序的进行练习
2、各小组保护的同学要对同学负责,认真的进行保护与帮助
3、学生练习时必须按动作要领做,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二、组织:
同上
教法:
1、讲解、示范侧手翻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使学生明白学习侧手翻的意义。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组织教学与纠错
3、学生练习:
a、依侧手翻过程两手依次撑跳箱盖两侧,两腿踢蹬越过跳箱盖成分腿站,并逐步提出两腿踢蹬充分、伸直腿、升高重心等要求。
b、在保护与帮助下练习侧起成妥腿倒立,再侧成分腿站立
c、再地上划一直线,在帮助下练习侧手翻。
要求:
1、学生按小组有序的进行练习
2、各小组保护的同学要对同学负责,认真的进行保护与帮助
3、学生练习时必须按动作要领做,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4、练习时两腿踢蹬充分、伸直腿、升高重心,手脚在一条直线上。
纠正方法:
1、教师指正错误动作,边示范边纠正,多练习教法“a”。
2、教师巡视纠错,强调动作要领,多采用教法“b”和“c”进行纠错
3、保护者进行保护时提醒两手在一条直线上,多进行练习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二、素质练习
俯卧撑
压脚背肌
5′
20个/组x三组
二、组织
在体操垫上
教法:
1、讲解、示范
2、教师下口令,学生统一练习
3、男生俯卧撑20个一组,压脚背肌30个一组;女生俯卧撑15个一组,压脚背肌20个一组。
要求:
1、认真练习,保证每一组的数量和质量
结束部分
︵
4
至5
分
︶
一、放松活动
二、集合整队
三、课后讲评
四、回收器材
3′
30〞
1′
30〞
4x8
一、组织
教法:
1、教师领做3节放松操
2、教师讲评本课优缺点
要求:
1、尽量放松,气氛活跃
2、快静齐
心率曲线图
练
习
密
度
35%——40%
教
具
体操垫5个
课后总结:
《门》教学课例
一、教材分析
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的变化,门的样式逐渐丰富,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的理性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本课分别选取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门”为美术学习内容,从“门”的古汉字、“门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等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门的文化内涵的认识。书上登载了古代皇宫的门、现代家庭居室的门、西北窑洞的门、江南农家的门、云南大理白族的门、哈萨克族的门等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门的照片,提供了学生比较建筑样式,了解审美观念的线索,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建筑的兴趣,加深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并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门有各种各样的。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旧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是风俗与传统的标志。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门在装饰美化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考验或抚慰我们的心灵。门是人的一生中经过最多的地方,开门和关门是我们生命之中最平常、最普通的一部分,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认识和感受门的文化含义是贯穿本文的中心主线,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人文性特点,突破美术教学的界限,将主题放到广阔的文学、历史、音乐、民俗等环境中去,增强学生的综合感受力。
教学思路
本课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门的启示”为题进行综合欣赏,引导学生挖掘门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启发学生对门进行深刻的认识和特别的关注,进一步的上升到对人的发展的理性思索。第二课时以“我心中的门”为题进行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主题和文化蕴意的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抒发内心强烈的审美感受。
二、参考教案
课题:门
课时:两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对古代皇宫的门、现代家庭居室的门、西北窑洞的门、江南农家的门、云南大理白族的门、哈萨克族的门等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门的风格特点的赏析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建筑的兴趣,加深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主题和文化蕴意的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抒发内心强烈的审美感受。
2、人文情感目标: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并通过对文学、历史、音乐、民俗、绘画、建筑中门的形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综合审美感受力。
二、教学重点
1、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2、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3、设计一个有趣的门
三、教学难点
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第一节门的启示
教学重点: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学准备:关于“门”的文章、门的图片若干、歌曲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教师准备教学材料,学生预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散文《门》引入新课。
三、新课教学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书法中各种书体的“门”字的写法和风格特点。
2、门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3、课堂活动:
欣赏课本第30、31页的范图和教师的补充图片,分组讨论,从门的技术性(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和艺术性(文化内涵)两个方面相互交流对门的了解和感受。并完成下列问题:
⑴皇宫贵族的豪华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附答题参考要点:制作工艺复杂,选材讲究。威严华贵,是权力、地位、富贵的象,反映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⑵普通农家民居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附答题参考要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用、美观、朴素,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传统韵味。)
⑶园林景致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附答题参考要点:造型别致、选材讲究,因景色的需要设计门的样式和选择门的材料。能增添景色的层次,营造一种错落有致,欲露还羞的情趣,使人在进入时不断感受新的画面。)
⑷现代家庭居室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附答题参考要点:造型别致、选材广泛讲究、制作工艺先进、中西合璧、自然简洁,极富现代气息。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新的审美观念、是多元文化在家居装饰中的突现点。)
⑸标志性“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附答题参考要点:造型别致、选材讲究、制作工艺复杂,引申了门的含义,是极具象征意义的门,有很强的造型表现性,它能启发人进行深度思考。)
教师出示凯旋门、名校校门、有代表意义的居民小区大门、牌坊等图片,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标志性“门”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门的文化意蕴。
活动小结: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的变化,门的样式逐渐丰富,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具有深厚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是人的理性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4、自由阅读
⑴课本第33页的资料库
⑵阅读教师的补充资料:关于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见补充资料库)
四、小结
布置下次课的内容,内容和要求见课本第32页的活动二。
作者肖丽娣年级:初中一年级
执教:深圳市华强中学肖丽娣
教学目的任务
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重难点是歌曲中的附点掌握,打击乐合奏。
教学过程
1、课前放录音《鄂伦春小唱》给学生听。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用“u”音唱(问学生学过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
6---|6---||
u
(2)
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回答: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小唱》)
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同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书)(书23页)。
(1)老师范唱。
(2)节奏训练:8小节板书。
(3)视唱(难点附点)(2遍)。
(4)用节奏读歌词。
(5)歌曲的分析:(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
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听录音)
(6)填词演唱(2遍)
(7)提示:今天我们过着辛福生活,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不能让这种沿街卖唱的现象在我们国家重演。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在第一段的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第二段词,中心是反映新社会的美好。(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来了共产党,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种田地,小户人家来经商。
俺家喜欢卖杂货,身背货担走四方。
(随着录音演唱第二段)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打法。
(2)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
(4)完美的演唱:
要求:二段应有对比。
小结
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风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溶解性以及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的概念。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和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4、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寻找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三》徳育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溶液、溶解度、溶质量分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区别联系。
四、教具:
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
六、课型:
复习课
七、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采取边讨论边归纳的方法从溶液的组成、分类、量度、和混合物的分离等方面将本章的知识结构加以总结。
重要概念的复习:
1、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2、溶液的特征是________
3、溶液的定义_________4、溶液的组成部分_______
2、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
1、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2、一定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3、可能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4、溶液是饱和溶液必须指明___和___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
6、若不限条件溶液可分为本___和____。
3、分析投影:
讨论回答:(1)概括溶解度的概念。
(2)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4、投影
讨论回答:
1、试管1、2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不是___
2、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
3、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______
5、介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和结晶
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第六章的主要概念。下面我们针对这些概念做些练习。
1、在一个大箩卜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倒出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食盐吗?为什么?
2、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多20,不发生变化的是___
A、硝酸钾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将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D、凡是均一的、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比较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第六章溶液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知识要点1细胞分化成组织2组织形成器官3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4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5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6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7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结构单细胞)运动、呼吸、摄食、排泄、应激性8单细胞生物的结构有完整的细胞结构9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常见题点1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包括、、、。2细胞分化是指。3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开始的。4分生组织的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具有。5在制作观察草履虫的装片时,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吸一滴培养液。6草履虫依靠的摆动而旋转前进。依靠进行呼吸。7与草履虫的消化有关的结构有。点击名题考题1番茄的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组织,而对人体和动物起保护作用的属于组织。[解析]动植物体组织的命名是不同的,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是根据其功能命名的,如: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构成动物和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是根据其形态结构命名的。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在植物体是保护组织,在人体和动物体是上皮组织。[答案]保护上皮[点拨]利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题时可由结构所在位置或特点推知其功能,或由其功能推知其结构特点。变式题1破了皮的苹果容易腐烂,这是因为果皮是一种组织。考题2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是()a.表膜b.食物泡c.伸缩泡d.收集管[解析]草履虫通过食物泡消化食物。[答案]b考题3湘莲植株的基本结构层次是()a.组织è器官è细胞è植物体b.细胞è组织è器官è植物体c.细胞è器官è组织è植物体d.细胞è系统è器官è植物体[解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植物体比人体结构简单,没有系统这一级单位。[答案]b基础巩固1.动物组织的形成是()的结果。a.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和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2.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表示为()a.细胞分裂è细胞分化è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è细胞生长è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è细胞分裂è细胞分化d.细胞分化è细胞分裂è细胞生长3.植物的根尖中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去4.请你分析以下选项,其中哪一个属于植物组织()a.洋葱表皮b.西瓜c.萝卜d.马铃薯5.用开水烫一下番茄,可以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机械组织6.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是()a.神经组织b.脑和脊髓c.神经元d.神经7.构成人体心脏的组织有()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肉组织4神经组织a.123b.234c.134d.12348.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器官的是()a.杨树叶子b.洋葱表皮c.西瓜d.人体的骨骼肌9.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a.含有叶绿体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c.含叶绿素d.折光的结果10.下列不属于草履虫特点的是()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b.能够自由运动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有细胞壁结构11.以下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绿色开花植物体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b.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三种器官构成c.绿色开花植物体根越长越长的原因之一是根尖有分生组织d.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è组织è器官è系统è植物体12.下图是人体内四种组织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这四种基本组织的名称是:a.;b.;c.;d.。
(2)a图组织的结构特点是。d图组织的结构特点是。(3)c图组织主要由构成,其主要功能是。潜能挑战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3.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教学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教学难点: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对比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调查了校园里面的生物,知道了生物无所不在,那你们知道,这么多的生物都共同生活在哪个共同的家园中呢?(地球)很好(打开课件,展示地球图片)这就是我们的地球,那我们是生活在地球的内部还是生活在表面这一层呢?(表面)很好,外面这一圈就是我们生物共同生活的地方,科学家们把它叫做生物圈,很多同学对生物圈不熟悉,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是学习关于生物圈的知识。(课件中打出生物圈的定义)我们科学家们早就对生物圈下了定义,哪位同学帮老师读一下生物圈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两个方面?(定义: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那我来问一下你们生物圈除了包括生物之外,还包括什么?(生物生活的环境)很好,那我们的生物圈究竟有多大,能包含这么多东西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地球的厚度是多少?(12750千米)那生物圈呢?(20千米)看来我们生物圈只占了地球的一小部分,却有那么多生物生存着。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不是都生活在同一上层面中的,而是我们的生物圈分为三大部分,就是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水圈的大部。那三大圈中各生活着什么生物?这三大圈是否绝对分开?(小组讨论两分钟)有的生物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例如人,还有没有别的例子?我们世界的人口将近60亿,而我们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科学家们设想能否把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移居到其他星球上?比如月球,火星?(不可能,因为那里没有水,氧气,温度太低或太高…)那为什么我们的地球又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呢?(因为生物圈有满足生物生存的各种条件)讨论书本p5~6六幅图片,看各幅图片中生物圈满足了它们的哪些条件。完成书本练习: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分析图片:熊猫频临灭绝的原因?蕉树枯萎原因?得出结论:动物、植物等所有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做练习:1、生物圈为其中的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 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地球内部也有生物 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3、有人说:“只要有充足的牧草和水,牛羊就能正常生活”,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如果不对,说说你的理由。布置下节课准备的内容: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下节课每小组至少要抓到五只回来做实验,抓好时要把它们放在湿的土中养着,而且避免光照,不然很容易死。教学后记:同学们对于一些熊猫,蕉树等接近生活的图片比较感兴趣,以后可以多举这方面的例子。教学反思:因为这节课的理论知识比较多,而且知识点相对简单,只是介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学生很容易精神不集中,应该考虑多用一些有趣的事例或者图片供学生思考,像讲到为什么其他星球没有生物,应该多找一些其他星球的资料告诉学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要保护地球的意识。学生对于做练习比较感兴趣,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考虑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安排一至两题练习,加强学生知识点的同时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湖北省
课题
第四节“九省通衢”——湖北省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
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
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具
地图册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
学
步
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被称为“千湖之国”的省区,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是远古时代的大泽——“云梦泽”留下的遗迹,它们像散落的珍珠,与交错的河流组成了江汉平原的水乡泽国风光,那里有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有“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有“伯牙摔琴谢知己”的古琴台,有辛亥革命武昌军政府旧址……哪里有这些引人注目的景观呢?那就是地跨长江上中游的湖北省。
(板)第四节“九省通衢”——湖北省
一、位置
(读图)地图册3页,说出湖北省的位置及相邻省市
(小结)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周边有河南、安徽、江西、湖南、重庆市、陕西省相邻。
(板)二、江汉平原
(问)①江汉平原是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长江、汉江)
②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有哪些优越条件?(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质肥
教
学
步
骤
沃,河湖众多,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③江汉平原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成就?(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棉花产区,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练习)101页活动1
(板)三、丰富的资源、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
(读图)地图册35页、38页
(问)①湖北省有哪些重要矿产资源?(江汉油田、大冶铁矿、铜矿等)
②湖北省有哪些主要水电站?(三峡、葛洲坝、丹江口水电站)
(练习)102页活动3
(读图)101页图5—8,完成101页活动3
(板)四、交通
(问)①湖北省有哪些主要铁路干线?(京广、京九、焦柳、襄渝、汉丹)
②为什么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位于全国腹地交通的“十字路口”,有发达的水运:长江、汉江;铁路干线有:京广、京九、焦柳等经过;公路四通八达,航线众多)
③省会武汉在我国中南部地区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水陆交通中心,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交通枢纽,经济发达)
(阅读)102页“黄鹤楼”、“神农架”
板书设计:
第四节“九省通衢”——湖北省
一、位置
二、江汉平原
三、丰富的资源、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
四、交通
活动目标:
1、利用几何画板的形象性,通过量的变化,验证并进一步研究函数图象的性质。
2、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从变化的几何图形中,寻找不变的几何规律。
3、学会作简单函数的图象,并对图象作初步了解。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几何画板作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的重点难点及设施
活动重点:图形的性质和规律的探索
活动难点:几何画板的操作(作函数的图象)
活动设施:微机室(有液晶投影仪和大屏幕);
windows操作平台
几何画板
office2000等
教师准备好的五个画板文件:
hstx1.gsp
hstx2.gsp
hstx3.gsp
ymdl1.gsp
ymdl2.gsp。
操作一
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1、单击右上角“请看动画”,再打开d:\jhhb\hstx1.gsp画板文件;
2、拖动点E和点F沿坐标轴运动(或双击按钮“动画1”),同时观看解析式中的k和b的变化。
①当k>0时,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②当k
3、双击显示按钮后,在k>0和k
4、先在坐标系内作出直线(或直接打开文件:c:\sketch\hstx2.gsp)
操作二
1、同操作一,打开d:\jhhb\hstx2.gsp
2、保持a不变,分别上下移动b、c改变b、c的大小时,抛物线的形状是否变化?上下移动a改变a的大小,注意观看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什么有关?张口程度与什么有关?
3、上下移动c改变c的大小,看抛物线怎样变化?
4、分别改变a、b的大小,看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否发生变化?由3和4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5、c保持不变,改变a、b时,抛抛线总是经过哪一点?
6、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b2-4ac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7、双击显示按钮,再双击动画按钮,观察y随x怎样变化?
8、当a=0时,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操作三
打开文件:d:\jhhb\ymdl1.gsp
圆的两弦AB、CD相交于圆内一点P,我们得到,如果把点P拖到圆外,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如果点在圆上呢?
操作四
作函数y=x2-2的图象
作图步骤:
1、击“文件”菜单中“新绘图”命令,建立新的绘图板;
2、点击“图表”菜单中的“建立坐标轴”;
3、在横坐标轴上任找一点,用“文本工具”,加上标签“C”,选中C点,单击“度量”菜单中的“坐标”命令,得度量值,C:(-2.80,0.00),再用“选择工具”选择它。(度量值变黑)
4、点击“度量”菜单中的“计算”命令,出现计算器;
5、点击“数值”下拉式菜单中的“点C”的“x”值,按“确定”按纽,得Xc=-2.80再用“选择工具”选择它。(度量值变黑)
6、点击“度量”菜单中的“计算”命令,出现计算器,再点击“数值”下拉式菜单中的“x[c]”,分别按计算器上的“∧”、“2”、“-”、“2”、“确定”按纽。得到代数式的值:xc2-2=14.45.
7、用“选择工具”,分别选中Xc=-2.80xc2-2=14.45.(选取第二个对象要按键盘上的“shift”键的同时再选);
8、点击“图表”菜单中的“绘出(x,y)”,得到点“E”。(如果看不到点E,说明它不在当前的视窗内,此时可调整C点,使该点出现在窗口内);
9、分别选中点E和点C,点击“作图”菜单中的“轨迹”,得二次函数的图象。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2554.html
上一篇:推荐:小学生性教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街道社区干部竞选演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