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模板

初中教师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初中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本站收集了《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模板》,供您参考。

第三单元第一节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教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七大洲、四大洋挂图、拼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提问: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是谁?他进入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什么样子?

回答:杨利伟,蔚蓝色的星球。我们今天学习一下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活动:每个同学拿出自己带来的地球仪,用透明胶将地球仪一分为二(可选择任一方式),要求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回答:海洋大。

讲述: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提问: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回答: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因此叫做地球。

课件展示:大陆、岛屿、半岛等示意图。请同学们在地球仪找出任一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并说出其区别。

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活动: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你能告诉我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北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南半球、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以及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吗?

小结:东半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

西半球:南北美洲

北半球:欧洲、亚洲、北美洲

南半球: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

赤道穿过: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亚欧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活动:玩拼图,记轮廓。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拼图游戏(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大洲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空白图上,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学生积极参与,在拼图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就请别的学生来纠正。)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世界海陆的分布,要知道在任何一个半球上,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世界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位置和轮廓特征。

jk251.cOm扩展阅读

地理教案-陆地地形海底地形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线图,使学生了解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通过学习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大洲主要地形的分布,初步学会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材分析

关于海底地形的知识,课文主要讲了两点:

(1)海底与陆地一样是高低起伏的;

(2)主要的海底地形及其分布特点。对于海底地形,重点让学生了解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大陆架的有关知识。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法建议

关于“海底地形”可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也是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明确大陆架的含义,了解海底地形组成。

读图巩固:看“海底地形示意图”,说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材分析

课文在讲述五种地形的形态时,没有对每种地形的形态作具体描述,更没有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只是结合地形景观图,从海拢高低和地面起伏状况两方面作了简单的比较。这样编写的意图是:(1)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适当降低了难度;(2)加强教学内容和直观性,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地形的定义,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一部分内容出现的地理概念,除“山系”外,都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出现的地名,今后分区地理中还会再现,这里不必要求学生都记住。

关于“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总体教材分析

前一节概述了地球的海陆面貌,本节则对地球的面貌作具体的描述。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它是影响自然环境及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地形这一节内容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有“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海底地形”三个标题,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态特点;第二,在世界地形图上了解主要地形的分布。其中,“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法建议

充分利用地理景观图,以景观图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为出发点,首先以直观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再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通过复习支配地形形态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海拔和相对高度(坡度),用这两个基本要素的数值大小,来概括地形的特征,使学生头脑中既有生动的形象,又能根据一定的思路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概念,为在地形图上识别各类地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然后让学生列表比较、归纳五幅地形的特点,边回答边列出下表: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盆地

没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关于“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初步在世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

2.了解海底地形的基本形态

3.进一步提高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及教材中的各种景观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引课)下面请看一组图片,书P30图3.16---3.20五幅景观图,它们的形态如何?(形态差异很大),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上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们区分开吗?你能描述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吗?

(学生活动)观察这几幅图?找出它们的主要差异?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

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

(影像资料)看P32图32珠穆朗玛峰,我们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峰。首先,先看一段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山地的特征:1.海拔高2.险峻,也就是坡度较大。山体往往是成组分布的,常用峰峦起伏,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山脉呢?

(计算机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有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学生活动)那么平原有什么特征呢?由同学来分析。

平原的特征:(海拔低,平坦,坡度小)。

那么高原呢?(海拔高,高原面上平坦,边缘陡峭)。

它们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海拔高度)

做“想一想”

(计算机演示)盆地和高原的地表形态差异很大,但在等高线图上,图形相似,(高原特点: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的特点:四周高,中间低。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在等高线图上,图形很象,都是边缘的等高线密集,因此,需要拿出来专门做比较。)它们的本质差异在哪儿?(等高线的排列关系――高原:等高线从里到外,数值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从里到外,数值逐渐升高。)

大家已了解了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学会了区分它们的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请填下表: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平原

丘陵

高原

盆地

(承转)我们知道海洋中分布着许多岛屿,这些岛屿是海底隆起高出水面的部分。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推测海底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读图P33图23海底地形示意图,和陆地地形相比更简单吗?

(1)看“海底地形示意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2)看着海底地形示意图,试着解释什么是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并和书中的定义比较。(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大陆架和我们人类活动的关系最大。

(总结反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它们是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这里有许多故事,还有很多的迷没有揭开,希望你们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继续探索着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一、地形

二、地形的种类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盆地

没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关于“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七大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动

教学工具:世界地形挂图、各大洲轮廓图、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直尺、写有地形名称的小旗。

〈教学过程〉

(导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表有五种基本的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在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把它们判读出来;今天,我们就用我们已掌握的本领放眼世界。

(板书)七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

(组织)调整学生座位,分成七个组,围绕课桌做好

(分工)每组学生的桌子上放着一张某个大洲的轮廓图。七大洲有七个小组承包。

(学生活动)依照世界地形地图,在你们这个大洲的轮廓图上,用橡皮泥制作出它的地形模型,并试着描述本大洲的地形特点(从海拔高低,起伏大小,地形的种类组合方面分析)向同学介绍本大洲的地形单元。15分钟完成。

(教师指导)1)去各小组指导模型的制作、加工把握地形特点,识别不同的单元。

2)指导学生把做好的模型按各大洲的位位置拼合成全世界地形模型。

(板书)

七大洲

地形特点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州

南极洲

(学生活动)现在我们借助各组做的模型。对世界七大洲进行初步的了解。

请亚洲组来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亚洲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单元。一位同学指着模型给我们介绍,另一位同学在他介绍的同时,在分层设色地形地图上也把这个地形单元指出来,一方面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模型和地形图对立起来,另一方面,也检查一下他们组的模型做的是否准确。

(教师)全班同学在你们的引导下对亚洲的地形的分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这些地形单元组合在一起又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再请你们组的同学来给我们概括一下(指图回答)

(小结)的确像他们描述的一样,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板书)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下面我们请亚洲的邻居之一,欧洲组来介绍。

请两位同学同时指图和模型,介绍欧洲的主要地形单元;再请一位同学介绍欧洲的特点,对照模型做检测。

(小结)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比较低平。

依次类推,由同学完成其他五个大洲。

(板书)

七大洲

地形特点

亚洲

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欧洲

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非洲

以高原为主

北美洲

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南美洲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大洋州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南极洲

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陆

(教师讲评)从世界地形图上看,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有的地区海拔高,有的地区海拔低;有的地区地面崎岖,有的地面平坦;在更大的区域,还有不同类型的组合,如有的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的地区地形单调。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一般是从海拔、地面起伏和地势、地形类型及分布等方面来说的。

按洲来说,欧洲、和非洲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别在大陆周围地区。

今天我们做出了全世界的地形模型,很不简单。借助这个模型,对七大洲的地形有了十分直观的认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板书设计)

三、七大洲

七大洲

地形特点

亚洲

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欧洲

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非洲

以高原为主

北美洲

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南美洲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大洋州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南极洲

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陆

四、四大洋: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

探究活动

制作地形模型

目的:

1.制作地形模型。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和不同类型地形的形态特征来完成这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制作模型的成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体验到了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今后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3.探究活动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空间。

活动准备:

1.世界地形图,五种类型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沙盘,泥沙,直尺。

2.学生被分成五个小组,教师有五张设色地形图,发给每组一张。

活动内容和步骤:

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依照教师发给的图,完成下列工作:

步骤一:

(1)依照分层设色地形图,以1:15000为吹垂直比例尺,动手在沙盘中出这种地形模型。

(2)观察模型,描述这种地形的形态特点。

(3)参照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这种地形的同类

(4)对照模型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二:

各组作完以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模型,描述描述这种地形的形态特点。找出这种地形的同类,对照模型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线图,使学生了解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通过学习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大洲主要地形的分布,初步学会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材分析

关于海底地形的知识,课文主要讲了两点:

(1)海底与陆地一样是高低起伏的;

(2)主要的海底地形及其分布特点。对于海底地形,重点让学生了解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大陆架的有关知识。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法建议

关于“海底地形”可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也是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明确大陆架的含义,了解海底地形组成。

读图巩固:看“海底地形示意图”,说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材分析

课文在讲述五种地形的形态时,没有对每种地形的形态作具体描述,更没有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只是结合地形景观图,从海拢高低和地面起伏状况两方面作了简单的比较。这样编写的意图是:(1)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适当降低了难度;(2)加强教学内容和直观性,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地形的定义,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一部分内容出现的地理概念,除“山系”外,都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出现的地名,今后分区地理中还会再现,这里不必要求学生都记住。

关于的总体教材分析

前一节概述了地球的海陆面貌,本节则对地球的面貌作具体的描述。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它是影响自然环境及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地形这一节内容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有“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海底地形”三个标题,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态特点;第二,在世界地形图上了解主要地形的分布。其中,“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法建议

充分利用地理景观图,以景观图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为出发点,首先以直观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再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通过复习支配地形形态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海拔和相对高度(坡度),用这两个基本要素的数值大小,来概括地形的特征,使学生头脑中既有生动的形象,又能根据一定的思路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概念,为在地形图上识别各类地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然后让学生列表比较、归纳五幅地形的特点,边回答边列出下表: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盆地

没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关于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初步在世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

2.了解海底地形的基本形态

3.进一步提高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及教材中的各种景观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引课)下面请看一组图片,书P30图3.16---3.20五幅景观图,它们的形态如何?(形态差异很大),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上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们区分开吗?你能描述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吗?

(学生活动)观察这几幅图?找出它们的主要差异?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

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

(影像资料)看P32图32珠穆朗玛峰,我们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峰。首先,先看一段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山地的特征:1.海拔高2.险峻,也就是坡度较大。山体往往是成组分布的,常用峰峦起伏,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山脉呢?

(计算机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有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学生活动)那么平原有什么特征呢?由同学来分析。

平原的特征:(海拔低,平坦,坡度小)。

那么高原呢?(海拔高,高原面上平坦,边缘陡峭)。

它们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海拔高度)

做“想一想”

(计算机演示)盆地和高原的地表形态差异很大,但在等高线图上,图形相似,(高原特点: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的特点:四周高,中间低。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在等高线图上,图形很象,都是边缘的等高线密集,因此,需要拿出来专门做比较。)它们的本质差异在哪儿?(等高线的排列关系――高原:等高线从里到外,数值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从里到外,数值逐渐升高。)

大家已了解了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学会了区分它们的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请填下表: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平原

丘陵

高原

盆地

(承转)我们知道海洋中分布着许多岛屿,这些岛屿是海底隆起高出水面的部分。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推测海底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读图P33图23海底地形示意图,和陆地地形相比更简单吗?

(1)看“海底地形示意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2)看着海底地形示意图,试着解释什么是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并和书中的定义比较。(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大陆架和我们人类活动的关系最大。

(总结反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它们是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这里有许多故事,还有很多的迷没有揭开,希望你们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继续探索着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一、地形

二、地形的种类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盆地

没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第12页

七年级上陆地海洋知识点归纳相关教学方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⑤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⑥北冰洋被欧洲,北美洲,亚洲包围。

⑦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

⑧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⑨四大洋中被五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大西洋。

⑩被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非洲,欧洲。(七大洲中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分布在南半球的有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三.板块的运动

1.魏格纳在大陆漂移说中提出了地球“活动论”的观点。

2.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3.六大板块是: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5.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经典初中教案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是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三、课程目标:⑴教学目的:①让学生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③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⑵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⑶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四、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五、教学用具:⑴自制的多媒体课件⑵地球仪⑶自制的大洲和大洋的拼图六、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七、教学过程:〖老师〗向学生展示“太空之旅”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他是谁呢?(学生回答)他在宇宙中看到一个美丽的、呈蔚蓝色的星球,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星球吗?〖老师〗接着向学生展示“在太空中地球”照片然后,指着照片问,这颜色代表什么?(海洋)那颜色代表什么?(陆地)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板书】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通过对比“人类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和“人造地球卫星所拍摄的卫星照片”,然后提问:两幅图中的陆地面积都比海洋面积小,为什么还要叫它“地”球?〖活动〗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上的“地球”拆下,然后随意地把“地球”抛向上空,让地球仪转动,当用手接住“地球”后,注意观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陆地上还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学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次数,并计算出海洋、陆地各占的比例。〖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知道按在了海洋上的次数要多一些,当然,由于我们班只有几十个人,加上抛地球仪的次数有限,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比例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课件〗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承转〗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只能靠远行: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这些古代的远行活动,可以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贡献。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那么分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板书】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⒈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课件〗接着出现提问“地球?水球?”〖教师〗问:同学们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为学生的奇思异想加油。)〖教师〗根据人们的计算,我们知道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按这个比例来说,地球其实应该叫作“水球”,对吗?那为什么我们还叫它地球呢?〖师生〗由于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71%)大于陆地的面积(占29%),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所以可以将地球改叫为“水球”;称它为地球是因: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地球”。〖课件〗依次展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水陆半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教师〗通过刚才课件的演示,我们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板书】⒉世界海陆分布特征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课件〗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过渡〗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我们也经常听到大洲、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众多的称谓,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课件〗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接着展示自已绘制的“大陆、半岛、岛屿、海峡”图以及某地区的立体示意图,两图上均标有注注记。〖教师〗让学生从图上自学“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地理名词的意义。〖课件〗依次点击画面上的大洲、半岛、岛屿、海峡、海洋等地理名词便会进入相应的地图以及各地理名词的解释,直到再次出现“世界海陆分布图”〖教师〗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学生〗七大洲学生边看图,边回答。四大洋〖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面积比较图【板书】二、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补充〗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在希腊文中有“阳光灼热”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是以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澳大利亚拉丁语原意是“南方大陆”;直到19世纪初,俄国探险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新大陆,南极洲意为“地球最南端”。〖教师〗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快速记住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位置后,教师指图上的大洲或大洋的位置,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课件最后给出它们的正确答案。〖教师〗让学生注意各个大洲的轮廓,以及它们各个大洲对应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练习画出它们的形状。〖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几何图形,“一笔画”世界。〖练习〗⒈用铅笔在教材p53的图3.17中填出七大洲的名称。⒉让学生在课件上练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填图⒊用自制的七大洲的几何图形,再给定了南北回归线、赤道、00经线、1800经线的情况下,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拼图。〖备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以下问题,也可将以下问题放到该节的第二课时去〖读图回答〗①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②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③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④赤道穿过了哪些大陆?穿过了哪些大洲?⑤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什么?⑥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什么?⑦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什么?⑧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⑨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答案〗①太平洋沿岸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有亚洲、欧洲、北美洲;②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③南、北美洲;④穿过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穿过了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⑤亚洲、太平洋;⑥大洋洲、北冰洋;⑦欧洲、北美洲;⑧南极洲、北冰洋;⑨南极洲、北冰洋。板书展示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⒈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⒉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二、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频率分布教案模板


(一)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会就一组数据列出表,画出直方图.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步骤就一组数据列出表,画出直方图.

难点:组距、组数、分点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如何在直角坐标系中做出(160.5,18)和(151.5,3)的对应点.

引入新课

某次考试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平均成绩,还需要了解他们中90分以上,80~90分,…,不及格的各占多少?此类问题如何解决?

对学生身高进行测量,得出一组数据,需了解140厘米以下,140~149厘米,150~159厘米,…,160~169厘米,170厘米以上的人数有多少?此类问题如何解决?

本课解决此类问题.

新课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的内容.通过对这一引例的了解,得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表.

(5)画直方图.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1.计算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为了解和掌握这组数据的____有多大.

2.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____之间的距离.

3.某批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3,组距为3,那么应将这批数分为____组.

4.决定分点时,应使分点比数据____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组的起点稍微____一点.

5.将某批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____,它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____.

6.将一些数据分成6组,列出表,其中前3组的频率之和是0.6,后两组的频率之和为0.3,那么第4组的频率是____.

选择题:

为估计初三年级全体男生体重的分布情况,现抽样测量20名学生,记录如下(单位:斤):96981019094105909796102999493949295969810496

(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

A.15B.14C.13D.12

(2)若将数据分成8组,分组取法以____为好.[]

A.90~93,93~96,…,102~105

B.90.5~93.5,93.5~96.5,…,102.5~105.5

C.90~92,92~94,…,104~106

D.89.5~91.5,91.5~93.5,…,103.5~105.5

(3)最后一组的频率是[]

A.1B.0C.2D.3

(4)第二组的频率是[]

A.1B.0C.0.1D.0.05

小结

本课学习了:

1.频数、频率的概念.

2.表、直方图的制作.

作业:选用课本习题

补充作业

某班40名学生中,14岁的有5人,15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

(1)试填写下面表;

(2)该校这个班所在年级100名同学中,估计年龄在15岁,16岁的学生分别有多少?

四、教学注意问题

本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列表、画直方图.因此,要求学生能作简单的此类问题即可.

第1234页

气温气温的分布教案模板


教学课题: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气温,气温的变化规律(一天中,一年中);2、知道影响气温的三大因素:纬度、海陆、地形(高度)3、能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1、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并说出其分布规律;2、通过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1、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知道气温变化的规律和分布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以及开展“节能减排”行动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知道气温变化的规律和分布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气温分布图等教学过程:(含小结与作业布置,见教案内页)教学反思:

海陆变迁教案模板


第二章:第四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海陆的变迁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能力目标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情感目标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过程环节活动实施能力培养情感培养反思引入通过星海湾新旧图片的对比,探究星海湾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由近及远一、海陆在变迁通过实例研究海陆在变迁培养观察、感知、分析的能力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感性到理性演示海陆变迁的动态效果,探究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培养归纳和表达能力认识到‘物质是运动的’这一客观规律由现象到本质二、海陆怎样变迁——大陆漂移假说通过拼合游戏,研究怎样寻找大陆相连的证据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研手段激发对科学研究的热情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由浅入深通过对各种证据的筛选和“大陆漂移假说”的演示,使学生掌握并会运用这一假说解释一些现象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及掌握科学的论证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知识迁移、指导实践阅读魏格纳的故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学生质疑提出不解的疑问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兴趣板书第四节海陆变迁海陆在变迁:地表形态变化海陆怎样变迁——大陆漂移假说课堂练习略课后小结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2、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情感目标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无止境的。教学重点1、大板块示意图2、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3、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教学难点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媒体呈现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两部分内容。板块构造学说。教材以丰富的地理图像和文字,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板块构造运动的基本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用板块构造学说演示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火山与地震。主要介绍火山及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教材中,六大板块示意图、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等,均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材中运用五幅模式图。演示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太平洋海沟、日本群岛的形成,从而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海洋形成和发展、演化的各个不同阶段。最后,教材通过两则阅读材料,让学生对火山、地震的危害有所了解。同时,以读图和回答问题的形式,引出对于板块构造运动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在上节课里我们学习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有谁能来说一说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呢?屏幕上显示“大陆漂移过程图”。学生看图回答。由上节课的知识引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学生的答案过渡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万年以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思考、听课引起学生学习欲望引入新课板块构造学说屏幕显示p35图2—48“六大板块示意图”及以下题目。1、地球表层可分为大板块,除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板块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2、图中“←→”表示;“→←”表示。3、安第斯山脉是由板块和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和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屏幕演示六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和拉伸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2-48后,(1)认知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位置。(2)做题,要求个别回答后,屏幕显示正确答案用色彩鲜艳的图像,并且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加深学生的印象小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是:1、地球岩石圈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2、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思考对所讲内容有整体认识海洋生成和发展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海洋都会经历一个生成和发展的阶段。屏幕用动画演示海洋生成和发展观看动画用动画生动直观地表现板块运动,加强感性认识。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通过形象的动画,使得原本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加深了理解过渡我们刚才说到,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而地壳的活跃,就造成了地表的火山地震。我们先来看一段火山地震的录象。刚才从录象中我们看到,火山喷发的时候真是惊心动魄!而在地震发生后又是满目疮痍,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灾难。看录象通过直观画面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给学生思想上带来震撼——地震的危害如此严重!火山和地震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的关系可能大家都会想,地震真可怕,它通常会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是啊,地震通常会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来看屏幕显示的火山地震图。屏幕显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这里是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思考:为什么主要的火山地震带是这样分布屏幕显示:在“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上叠加“板块构造示意图”说明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板块的分布之间的关系。提问:我国为什么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学生看屏幕的图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回答营造探索、讨论的学习气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知识通过自主讨论来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细讲地震讲述:世界平均每年发生大约500万次地震,那么,是不是每一次地震都象我们刚才看到的地震破坏性那么的大呢?实际上,地震是有大小等级之分的。下面给大家看看地震的有关知识.破坏性地震的危害相当大,那么我们人类可不可以预先知道要发生地震?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呢?地震前兆:1、动物反应异常;2、地形突变和地下水异常;3、有地光和地声。进行防震教育:1、保持冷静,及时到户外空旷处;2、躲在坚固的家具下;3、保持体力,等待救援。分发材料——“地震的有关知识”阅读材料“火山”和“智利大地震”学生讨论、回答进行知识的延伸,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补充材料进行知识拓展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小结本堂内容。总结、归纳思考、与教师一起总结培养归纳能力。加深认识。板书设计第四节海陆变迁三、板块构造学说1、地球岩石圈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2、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编成竞赛题目,将学生分组进行知识竞赛。1、世界上的火山主要分布在()a亚欧大陆内部b太平洋的岛屿上c板块交界处d北美大陆。2、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是()a全球分为七大板块b各大板块是稳定的c各大板块都有“内稳边活”的特点d各大板块都朝同一方向运动3、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a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交界处b我国人类劳动破坏的结果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d开采地下资源造成的4、澳大利亚大陆属于()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a褶皱山脉b深海沟c裂谷或海洋d海岭6、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分布在板块与板块、板块和板块的接触地带。7、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8、“沧海桑田”说明的地理知识是()a地球上只有茫茫大海和农田b茫茫大海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也有可能成为陆地c大海也是农田d大海可以被人类改造成良田9、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火山地震带和火山地震带.10、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a应立即逃跑、跳楼b应立即收拾东西离开c立即躲到坚固的家具底下,就地避震,待主震过后,再有秩序撤离d立即打电话告诉家人发生地震,然后逃跑

降水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观测方法和降水形成的过程。

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认识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差异。

使用降水柱状图,说明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

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勤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建议

关于的总体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来源→降水量的测定→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大气降水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雹等总称。教材通过一段文字讲述了降水的来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动态过程,水汽从这里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是在一刻不停运动着的,而运动是由一定规律可循的。

降水量的测定首先是学生形成年降水量的准确概念,其次在降水量的测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教材体现了降水的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数量概念的结合。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路,降低难度和训练思维;课文中对规律的总结归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关于“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的教法建议

对于降水的分布,同样也分为时间(季节)和空间(世界)的变化。某地降水的时间变化用降水柱状图,降水的空间分布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引导学生明确年降水量世界分布中“等降水量线”的含义,可以与等高线、等温线对比,知识迁移。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按照提出问题→读图分析→总结规律→分析成因的步骤进行。提出问题可以参照课本商有关内容。最后总结归纳,用表格的形式展示,表格的“列”的排列是从低纬到高纬,如果画成半球图展示,更直观,效果可能更好。总之,是知识系统、条理清楚,便于学生理解。中纬地区东西两岸先不填写内容。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地区

两极附近

常年多雨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降水少

常年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夏季干燥

降水少

夏季多雨

原因

分析

气温高,空气上升降温,易成云致雨

副高控制时气流下沉;信风控制时,风从陆吹向海洋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受西风影响多雨,受副高控制少雨

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温度低,冷空气下沉,不易降雨

3、对于降水柱状图,首先要识图,了解绘图方法,找到它与气温曲线图的不同之处。其次要读图: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等,充分利用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最后归纳出世界降水季节分布五种类型。

4、将降水柱状图中涉及的几个城市,依照2表格中归纳的降水空间图中找到它们的大体位置。如新加坡在赤道附近,所以为全年多雨型。完成表格中中纬东西岸的内容。对降水时空分布形成的原因,本节教材涉及的不多,都放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一起讲解了,教师提前在这里引导学生简单的分析、讲解,可以起到及时了解原因、分散难点的作用。

这节内容不太难,应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及课文中涉及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讨论,找出降水时空分布的规律。使学生在读图、析图、归纳上有所提高。

关于“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的教法建议

对于本节课,首先应使学生明确降“水”的来源,可以用举例、动画、朗读等方法,从感性入手认识到水汽的来源是海陆水体蒸发及植物的蒸腾。通过动画使学生认识到降水形成的过程。注意提醒学生降水与降雨的不同之处。

对于“降水量的测定”,学生看课本雨量器示意图,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设计简易的雨量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观测。测定降水量时应每天定时观测(每天8时、20时),不是等降水后才测;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降水量是指某个时段(日、月、年)降水的总和(以便与气温区别),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可引导学生计算多年平均降水量;教师可以选择补充降水等级的划分,使学生对日常的降水量预报有较为清晰地认识。

第12页

频率分布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的意义,了解做出一组数据的的步骤和要求.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统计数据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寓复杂于简单、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的概念及其获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列表的方法.

3.教学疑点:学生对分组组数的法则可能感到不太习惯,不知如何决定分组的组数.

4.解决办法:(1)了解的意义;(2)的一般步骤;(3)要适当选择组距与数数,原则是100以内的数据一般分5~12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前面我们学习了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波动大小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方差等.

它们从某一项侧面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知道这些情况还不够,

还需要知道数据在整体上的分布情况.例如,对于班组的一次代数考试情况,不仅要知道平

均成绩,还要知道90分以上的占多少,80分与90分之间的占多少,……,不及格的占多少等.因此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做出一组数据的.

这样以旧拓新,设疑置问地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起到了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前面学习的平均数与方差,反映了样本和总体的两个特征: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但是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这些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

情况,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市.获得一组数据的频

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计算极差,决定组距与组数、决定分点、列出表,画出直方图.

(三)教学过程

(用幻灯出示引例)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

结果如下(单位:厘米):

167154159166169159156166162158

159156166160164160157156157161

158158153158164158163158153157

162162159154165155157151146151

158161165158163163162161154165

162162159157159149164168159153

我们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但是,有时只知道这一点还不够,还希望知道身高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多,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希望知道这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此,需要对这组数据进行适当整理整理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让学生先对整个数据进行初步观察,找出其中一个尽可能小的数据,然后按顺序将全组数据过一遍,将每个数据与所找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前者更小,就用它来取代后者,并继续往下进行,从而最后得到其

中的最小值,同理得到其中的最大值.

最大值是169,最小会值是146,它们的差是:

169-146=23(厘米).

算出了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就知道这组数据变动的范围有多大.

2.决定组距与组数

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经验法则是:当数据在100个以内

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

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取组距为3厘米,那么由于在这批数据中,,要将数据分成8组;如果取组距为2厘米,那么由于,要分成12组,因为当数据个数接近100时,组数接近12,而这里的数据个数是60,因此分成8组更合适些,于是取定组距为3厘米,组数为8.

教师要说明,在分组的问题上,不是分这么多组就行,分那么多组就不行的问题,而是怎样分组更合适一些的问题.

3,决定分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若将数据按照3厘米的组距分组时,可分成怎样的8组,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师生共同完成)可以分成以下8组:146~149,149~152,152~155,155~158,158~161,161~164,164~167,167~170.

这时有些数据(如149、158、167)本身就是分点,不好决定它们究竟应该属于哪一组,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组的起点稍微减小一点.例如,可以将第1组的起点定为145.5,这样,所分的8个小组是:

145.5~148.5,148.5~151.5,151.5~154.5,154.5~157.5,157.5~160.5,160.5~163.5,

163.5~166.5,166.5~169.5.

4.列表

(用幻灯出示表格)

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用选举时唱票的方法,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教师

要提醒学生应认真仔细,分工合作,在根据频数累计的结果在表中填出相应的频数后,要将

各频数相加,看看它们的和是否等于数据的总个数,如果不相等,说明前面出现了差错,需要进行检查.在根据各组的频数算出相应的频率之后,也要根据各组的频率之和是否等于回来检查求频率的计算过程是否有错.

在学生列出表后,教师指出,这时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数据在各个小组内所占

的比的大小了.而为了将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通常还要进行第五步——画出直方图,而这将在下一课介绍.

这样做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了解的意义,而且能掌握

做出一组数据的的步骤和要求.

课堂练习教材P187中1,(只要求列出表)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样本和总体的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

方法小结:获得一组数据的的五个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出表;5.画出直方图.

布置作业

教材P189中2,3(列出表)

板书设计

14.5(一)

整理数据的五个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表

5.画出直方图

(二)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深刻理解频率的概念,掌握样本的求法.

2.对学生进行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列表和作直方图.

难点:确定组距与组数和决定分点.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已经了解了已知一组数据即某总体的样本,列出样本的表,作直方图的方法.请叙述此类题目的解法.

新课

例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地里抽取了100个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单位:厘米):

6.56.46.75.85.95.95.24.05.44.6

5.85.56.06.55.16.55.35.95.55.8

6.25.45.05.06.86.05.05.76.05.5

6.86.06.35.55.06.35.26.07.06.4

6.45.85.95.76.86.66.06.45.77.4

6.05.46.56.06.85.86.36.06.35.6

5.36.45.76.76.25.66.06.76.76.0

5.56.26.15.36.26.86.64.75.75.7

5.85.37.06.06.05.95.46.05.26.0

6.35.76.86.14.55.66.36.05.86.3

列出样本的表,画出直方图.

教师可采用制作教学挂图(或小黑板或投影片)来讲解此题.

接下来再补讲例题.

补充例题

抽样检查某村小学学龄以上未入学人的年龄,统计出一组数据(共100个)如下(单位:岁):

67796156206883867527345837

64216987768060635425158086

67295489688583524233507660

51533757558452645767566759

48728455626875128669182635

2846404767646546776549721

58636373497053638033662151

206258536654684979

试列出表,绘出直方图.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89-7=82(岁);

(2)决定组距与组数,取组距为10,由于

故按10岁的组距可分成9组;

(3)决定分点,把第一组的起点数字定为6.5;

(4)列表:

(5)绘制频率直方图.

小结

作本课一类题目一定要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表.

(5)画直方图.

五个步骤严格作好.

练习:选用课本练习.

作业:选用课本习题.

四、教学注意问题

要注意讲例题时,每一步骤都要请1~2名学生先作一下,这样会使学生加深印象.练习要在课堂上进行,让学生

(三)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频率的概念,掌握样本的求法.

2.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依照五步骤作题.

难点:教会学生严格按步骤作题.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频数?什么是频率?

2.如何估计总体分布规律?

新课

本课依照下述题目指导学生复习和学习.

填空题:

1.在直方图中,纵半轴表示____与____的比值.

2.在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_____.

3.在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____.

4.反映了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的_________,通常可用样本的来估计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1.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与____成正比.[]

A.组距B.组数C.频率D.频数

2.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与各组频率关系是[]

A.成正比B.成反比C.相等D.没关系

解答题:

1.如何得出一组数据的(列出主要步骤).

2.两组学生各20人,作引体向上比赛,各人的次数分别如下:

甲组1061214812101441614841020xx141068

乙组10812810121012126101281212101010128

(3)作出甲组表;

(4)绘出甲组直方图.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练习的结果.

填空题:

1.频率,组距;2.频率;3.1;4.比的大小,总体分布规律.

选择题:

1.D;2.C.

解答题:

1.(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表;(5)画直方图.

(3)甲组表:

(4)甲组直方图:

对解答题第2题要进行讲评.

小结(同本节第(二)讲)

作业:选用教材习题.

四、教学注意问题

(同本节第(二)讲),布置学生作“读一读”.)

对改练习.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的意义,了解做出一组数据的的步骤和要求.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统计数据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寓复杂于简单、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的概念及其获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列表的方法.

3.教学疑点:学生对分组组数的法则可能感到不太习惯,不知如何决定分组的组数.

4.解决办法:(1)了解的意义;(2)的一般步骤;(3)要适当选择组距与数数,原则是100以内的数据一般分5~12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前面我们学习了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波动大小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方差等.

它们从某一项侧面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知道这些情况还不够,

还需要知道数据在整体上的分布情况.例如,对于班组的一次代数考试情况,不仅要知道平

均成绩,还要知道90分以上的占多少,80分与90分之间的占多少,……,不及格的占多少等.因此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做出一组数据的.

这样以旧拓新,设疑置问地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起到了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前面学习的平均数与方差,反映了样本和总体的两个特征: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但是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这些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

情况,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市.获得一组数据的频

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计算极差,决定组距与组数、决定分点、列出表,画出直方图.

(三)教学过程

(用幻灯出示引例)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

结果如下(单位:厘米):

167154159166169159156166162158

159156166160164160157156157161

158158153158164158163158153157

162162159154165155157151146151

158161165158163163162161154165

162162159157159149164168159153

我们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但是,有时只知道这一点还不够,还希望知道身高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多,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希望知道这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此,需要对这组数据进行适当整理整理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让学生先对整个数据进行初步观察,找出其中一个尽可能小的数据,然后按顺序将全组数据过一遍,将每个数据与所找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前者更小,就用它来取代后者,并继续往下进行,从而最后得到其

中的最小值,同理得到其中的最大值.

最大值是169,最小会值是146,它们的差是:

169-146=23(厘米).

算出了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就知道这组数据变动的范围有多大.

2.决定组距与组数

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经验法则是:当数据在100个以内

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

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取组距为3厘米,那么由于在这批数据中,,要将数据分成8组;如果取组距为2厘米,那么由于,要分成12组,因为当数据个数接近100时,组数接近12,而这里的数据个数是60,因此分成8组更合适些,于是取定组距为3厘米,组数为8.

教师要说明,在分组的问题上,不是分这么多组就行,分那么多组就不行的问题,而是怎样分组更合适一些的问题.

3,决定分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若将数据按照3厘米的组距分组时,可分成怎样的8组,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师生共同完成)可以分成以下8组:146~149,149~152,152~155,155~158,158~161,161~164,164~167,167~170.

这时有些数据(如149、158、167)本身就是分点,不好决定它们究竟应该属于哪一组,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组的起点稍微减小一点.例如,可以将第1组的起点定为145.5,这样,所分的8个小组是:

145.5~148.5,148.5~151.5,151.5~154.5,154.5~157.5,157.5~160.5,160.5~163.5,

163.5~166.5,166.5~169.5.

4.列表

(用幻灯出示表格)

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用选举时唱票的方法,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教师

要提醒学生应认真仔细,分工合作,在根据频数累计的结果在表中填出相应的频数后,要将

各频数相加,看看它们的和是否等于数据的总个数,如果不相等,说明前面出现了差错,需要进行检查.在根据各组的频数算出相应的频率之后,也要根据各组的频率之和是否等于回来检查求频率的计算过程是否有错.

在学生列出表后,教师指出,这时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数据在各个小组内所占

的比的大小了.而为了将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通常还要进行第五步——画出直方图,而这将在下一课介绍.

这样做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了解的意义,而且能掌握

做出一组数据的的步骤和要求.

课堂练习教材P187中1,(只要求列出表)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样本和总体的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其分布规律,以便能全面掌握样本和总体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

方法小结:获得一组数据的的五个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出表;5.画出直方图.

布置作业

教材P189中2,3(列出表)

板书设计

14.5(一)

整理数据的五个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表

5.画出直方图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375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