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与降水的分布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降水及降水的形式,初步了解形成降雨的几种原因。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降水分布的差异。
3、能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的关系。
▲能力目标:
1、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2、通过参与节约用水的课堂活动,进一步巩固节水意识,形成生活中节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降水及主要形式,
2、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难点
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降水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含小结与作业布置,见教案内页)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观测方法和降水形成的过程。
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认识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差异。
使用降水柱状图,说明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
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勤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建议
关于“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总体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来源→降水量的测定→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大气降水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雹等总称。教材通过一段文字讲述了降水的来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动态过程,水汽从这里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是在一刻不停运动着的,而运动是由一定规律可循的。
降水量的测定首先是学生形成年降水量的准确概念,其次在降水量的测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教材体现了降水的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数量概念的结合。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路,降低难度和训练思维;课文中对规律的总结归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关于“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的教法建议
对于降水的分布,同样也分为时间(季节)和空间(世界)的变化。某地降水的时间变化用降水柱状图,降水的空间分布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引导学生明确年降水量世界分布中“等降水量线”的含义,可以与等高线、等温线对比,知识迁移。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按照提出问题→读图分析→总结规律→分析成因的步骤进行。提出问题可以参照课本商有关内容。最后总结归纳,用表格的形式展示,表格的“列”的排列是从低纬到高纬,如果画成半球图展示,更直观,效果可能更好。总之,是知识系统、条理清楚,便于学生理解。中纬地区东西两岸先不填写内容。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地区
两极附近
常年多雨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降水少
常年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夏季干燥
降水少
夏季多雨
原因
分析
气温高,空气上升降温,易成云致雨
副高控制时气流下沉;信风控制时,风从陆吹向海洋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受西风影响多雨,受副高控制少雨
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温度低,冷空气下沉,不易降雨
3、对于降水柱状图,首先要识图,了解绘图方法,找到它与气温曲线图的不同之处。其次要读图: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等,充分利用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最后归纳出世界降水季节分布五种类型。
4、将降水柱状图中涉及的几个城市,依照2表格中归纳的降水空间图中找到它们的大体位置。如新加坡在赤道附近,所以为全年多雨型。完成表格中中纬东西岸的内容。对降水时空分布形成的原因,本节教材涉及的不多,都放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一起讲解了,教师提前在这里引导学生简单的分析、讲解,可以起到及时了解原因、分散难点的作用。
这节内容不太难,应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及课文中涉及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讨论,找出降水时空分布的规律。使学生在读图、析图、归纳上有所提高。
关于“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的教法建议
对于本节课,首先应使学生明确降“水”的来源,可以用举例、动画、朗读等方法,从感性入手认识到水汽的来源是海陆水体蒸发及植物的蒸腾。通过动画使学生认识到降水形成的过程。注意提醒学生降水与降雨的不同之处。
对于“降水量的测定”,学生看课本雨量器示意图,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设计简易的雨量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观测。测定降水量时应每天定时观测(每天8时、20时),不是等降水后才测;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降水量是指某个时段(日、月、年)降水的总和(以便与气温区别),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可引导学生计算多年平均降水量;教师可以选择补充降水等关于“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大气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教学手段】
录像:降雨和降雪的片断
计算机课件:(1)降水的形成过程动画;(2)雨量的测定---雨量器;(3)某地年降水量测量值;(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5)表格;(6)降水柱状图;(7)降水量季节分布
【教学过程】
(录像引课)大气降雨和降雪片断
(提问)下雨、雪是常见的天气现象,我们将大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思考降的“水”从何而来?
(板书)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降水的来源
(学生朗读)“小水滴的旅行”
(计算机动画1)降水形成的过程(学生总结降水形成的过程)
(承转)为了研究气候的特征,我们必须研究降水的分布特征,因为降水是气候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所以必须先研究降水量及测定方法
(总结板书)二、降水量的测定
(投影片2)测量降水量用雨量器,介绍雨量器的用法。同学们自己也可以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回去可以试一试。用雨量器可以量算出一个地区日、月、年的降水量,与气温的平均值不同的是,降水量是求和。每天要定时观测,不是下雨才测的。
(投影片3)这是一张某地年降水量测量值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求多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单位是什么?(mm)你能否按照所学的等温线图、等高线图的制作方法,
按照20mm间隔,画出该地的等降水量线图?点击投影片,出现绘制结果,和同学的比对。
该图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什么?(由西到东逐渐减少)
(提问)我们了解降水量图的绘制方法和读法后,来学习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板书)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生活动)参照课本P44问题,小组讨论并完成下面表格
(投影片5)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地区
两极附近
常年多雨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降水少
常年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夏季干燥
降水少
夏季多雨
原因
分析
气温高,空气上升降温,易成云致雨
副高控制时气流下沉;信风控制时,风从陆吹向海洋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受西风影响多雨,受副高控制少雨
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温度低,冷空气下沉,不易降雨
(教师总结)点击投影片,完成表格,黑体字部分先不做。其中原因分析部分要教师讲解。
(讲授)大气降水时间分布也不均
(板书)四、降水的季节变化
(投影片6)我们将不同月份多年的降水量求和制作了降水柱状图。读图思考课文P44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根据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特征,可以将降水的季节分布概括出以下五种类型,找出每种类型代表的城市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的位置。并完成表格
(投影片7)
(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到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1、为什么位于内陆的天山上会常年被积雪覆盖?
2、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一地区,哪种类型?
【设计思想】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图像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归纳规律的能力。
第一个环节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降水形成的过程,给学生一个事物是不断运动和联系的启示。学生的朗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更有想象发挥的空间。降水很容易和降雨混淆,所以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降水概念的含义。
第二个环节是降水量的测定,因为在前一节将天气和气温的测定时,学生已经知道天气要素观测的内容,没有更多的讲解,这里重点使学生了解到降水量与气温的不同之处:气温是平均值,短时间的降水量是这个时期降水多少的总和,而一个地区多年降水量是平均值,其计算方法与多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一致。
第三个环节设计等降水量线的画法,主要是知识的迁移,只是单位不同。因它是世界年降水量图制作和阅读、分析的基础,所以设计了画图和总结规律,以使学生更明确。对于年降水量分布图,充分利用了课本提出的问题,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解决,教师是引导者、点播者,如果学生条件好,就多讲解些影响因素,如果学生较差,就使他明白现象即可,重点是了解规律,在读图讨论过程中培养能力。
第四个环节是分析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图。首先是明确降水柱状图的制作方法,有读气温区线图的基础,按照课文问题分析并不难,所以让学生充分活动,以培养合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由于时空分布内容联系较紧密,所以设计表格,将二者结合起来总结。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呈现的教学方式、方法各有不同,第一个环节从感性入手,引起兴趣;第二个环节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第三、四个环节,由于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此类地图的知识储备,因此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利于学生从多个头绪中找到联系。
【板书设计】
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形成
二、降水量的测定
三、降水量的分布
四、降水的季节变化
探究活动
1、将水果从冰箱中拿出来,观察表面水珠的形成;观察洗澡时水滴的形成
2、降水的形成:
准备一个玻璃杯,杯中放少量水,杯口用塑料纸扎紧,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然后拿到荫凉的地方,观察杯中降水的形成。
3、测定一周的降水量。选择一个平底、上下一样大小的大口瓶子放在院内空旷的地方,下雨以后用直尺测量瓶中雨水的深度,即是此次的降水量。将一日、一个月、一年的数字相加就是当地日、月、年的降水量。级的划分,使学生对日常的降水量预报有较为清晰地认识。
本学期总第44课时
本单元第12课时
授课日期
课题
第二节南方地区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知道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3、理解以水田为主耕作业的形成条件和主要农作物分布
4、知道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耕作业特点重点难点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以水田为主耕作业的形成条件和主要农作物分布教具电脑、投影仪、背投教法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导入新课:展示《中国地理区域图》,突出北方地区的范围,由此导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引导学生“越过秦岭—淮河一线,我们来到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河湖、气候、人口、民族等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1、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3、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4、南方地区人口和民族状况如何这些概况对气候有何影响?5、南方地区的北界在哪里?学生思考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学生读图《南方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和《南方地区地形图》,分析问题。535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三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的等温线相当?与我国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7、南方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几度以上?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8、南方地区属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
(二)鱼米之乡回答下列问题:1、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有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3、南方地区盛产淡水鱼类的原因是什么?4、南方地区为什么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课堂总结本节课,大家主要了解了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人口、民族、主要地形、河湖、气候等基本概况。学生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和《南方地区农业与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自已总结。5板书设计:第二节南方地区土位置、范围和面积一、基本概况人口和民族主要地形区、河湖、气候二、鱼米之乡教后记:这节课把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成问题,指导学生按照题目来阅读课文、插图和其他展示材料,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水平。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知道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
2、了解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和范围。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地形分布,今天学习一下气温和降水的内容。
2、展示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安排学生读图。
讲解:我国气温不仅季节变化大,而且地区差异明显。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板书:一、气温分布
1、冬季气温特点
2、夏季气温特点
(提问)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冬季和夏季气温特征不一样,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根据各地的气温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把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读图认识一下,和前面的地形区联系,看看主要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
(转承)那么我国的降水是怎样的呢,下面看图分析一下
板书: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安排学生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课本内容。
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都很大,从空间上看,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根据我国各地降水和蒸发的关系,我国分成四个干湿地区。
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都很大,分成很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分成两个小组,负责1月和7月,找出自己家乡的气温,在找出本图中,全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据和位置,计算气温年较差。每个小组派代表上黑板说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总结1月和7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回忆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得出冬季受纬度影响,夏季北方日照时间长。
找出划分的标准是活动积温。
家乡所处的温度带是暖温带,分析图表,了解每个温度带适合生长的农作物。
找出家乡的降水量和集中的季节。
对比四个城市的降水变化,总结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自己家乡的降水季节,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找出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范围,确定自己家乡的干湿地区,和前面的温度带和地形相结合。
【作业设计】
描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日期年月日第周星期
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
北方地区—黄土地和黑土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对形成差异进行分析。2、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
过程与方法
采用列表法、数据比较罚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情感态度
价值观学会运用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提合理化建议
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单元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看图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教学具器材
地图
导学过程
批注(一)新课复习介绍上期各班成绩情况,本期学习情况,四月进行毕业考试,六月进行期末考试。任务紧,时间短。(二)新课讲授一、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1、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活动题】读图5.1,并结合中国地形图填空①、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1月00c等温线②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③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④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青藏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平原分布最广的是北方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3、读图5.2,并结合《地图册》,完成下列问题:①找出北方地区包括的主要省区(黑、吉、辽、京等)②看图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三江平原)③说一说本区的平原分别有哪些河流冲积而成(黄北平原:黄河、海河、淮河。东北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等)4、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本区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平原面积广,耕地已旱地为主,已与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5、本区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及山地丘陵等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二、肥沃的黑土地1、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东北平原)或两年三熟(华北平原或黄土高原)2、东北林区植被以针叶林为主。3、东北平原黑土肥沃,耕地辽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耕作三、干旱的黄土地1、黄土高原是由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吹过来的黄土长期堆积而形成,水土流失非常严重。2、华北平原的耕地以旱地为主,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3、处理活动题4、小结
板书设计
北方地区—黄土地和黑土地一、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二、肥沃的黑土地三、干旱的黄土地
作业设计
练习册
小结
极地地区教学目标1.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要求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且能够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3.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结构分析本章内容共一节,分为“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三个标题。三个标题会使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了解逐渐深入。首先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集中体现在寒冷。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当地有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这个天然的实验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但科学家和开发者的到来必然会打破这里的寂静,“极地地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科学家在考察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片洁净的土地?”这是人们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三个问题一步步地深入,会使学生从知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极地地区有全面的了解。内容点析1.关于极地地区特殊的位置。教材将读图的过程和对极地地区位置的理解渗透到了活动当中,首先通过这两幅图可以了解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大致范围,这是理解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第二,让学生明确环绕南极大陆的各大洋和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南极能够同时被三个大洋环绕,这是由其特殊位置决定的,同时海洋与陆地分布的不同,也是造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极地地区尤其是极点,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会出现较为特殊的现象,问题3的安排即是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体会。由于是经线的交汇处,在极地地区还会出现时间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地地区的特殊位置,而这些恰恰是前面学习“地球和地图”时容易被学生忽略的问题。另外,还需要使学生明确北极和南极是两个点,而极区的范围则大致在极圈以内,这与平时的说法有出入。2.对图10.1和图10.2的判读。两幅图均为极投影图,这种地图在其他的章节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对两图的判读,提高对这种图的识别、分析能力,尤其是在这种地图上辨别方向的能力。活动中的问题3起到了一定的启发学生的作用。教师还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训练(详见教学建议)。教材将两图放在一起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便于学生对比两个地区的情况,如海陆分布的状况。而这些也为后面的活动和教学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比南极高,人们对南极的考察多于北极,都有这方面的原因。3.关于南极的自然环境。南极的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教材通过两个阅读材料使学生对此有感性的认识,同时用“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高度地概括了南极气候环境的主要特征。在这里需要给老师们明确几个问题。①“冰雪高原”的“高”是如何造成的?南极本身陆地的海拔高度并不是特别大,但冰川的厚度非常大,所以形成了“冰雪高原”。这是长时间气温过低,降雪日积月累的结果。②南极之所以成为世界的“冷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少;南极洲平均海拔较高(平均海拔2350米);南极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着,冰雪对阳光有强反射。③“白色沙漠”说明南极降水相当少,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第一,南极位于极地高气压带,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第二,南极上陆地面积广阔,而海洋面积小;第三,常年受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④为什么南极和北极相比风力更大?这与南极的低温有较大关系。南极由于气温比北极低,因而产生非常强烈的低气压中心,会造成比北极更大的气压梯度力,所以南极会有“风库”之称。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更多的例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可以被南极的大风吹得光亮如新。”4.将生物资源直接放到自然环境的后面,而没有与其他资源一起介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为了突出极地地区寒冷的气候对当地的生物造成的影响;第二,南极的企鹅和北极的北极熊也是极地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们本身就是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5.图10.3和图10.4使学生能够了解两极地区在景观上的差异及各自的代表性动物,并通过文字体会这些动物对极地地区特殊环境是如何适应的,进一步理解环境对生物的进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6.教材通过两则新闻报道使学生了解我国在南极建设的两个考察站。同时,在活动中又提出两次建站都是在2月,时间问题的提出,便于学生结合实际体会“极昼”、“极夜”现象给极地地区带来的具体问题。7.教材将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放到标题“科学考察的宝地”下,更突出了这些资源的科学价值。在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未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境当中,有的是由于其他地区日益缺乏而显得更加珍贵,但对人类意义更大的应该说是原始的自然环境,它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极地地区之所以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它们的特殊位置。特殊的位置形成了寒冷的气候,寒冷的气候使得那里人迹罕至,没有人的破坏才能够使历史的遗迹得以完整保留。正是因为极地地区具有这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所以人们应该合理地利用,并且保护好“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因此,从逻辑关系上看,这一标题既是上一标题的结果,也是下一个标题的原因。8.煤本应该形成于温带地区,目前却出现在寒冷的南极,说明南极洲在煤炭形成的地质年代应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能生长高大植物,这些茂密的森林被埋在地下经地质作用形成了煤田,后随大陆漂移至现在的位置。9.图10.6以其简单明了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科学考察的基本过程,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活动的第2题中秦大河的那段话,体会极地科考的价值所在。10.阅读材料“穿越南极”,通过对人类的一次穿越南极活动的描述,使学生加深了对南极地区恶劣环境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体会科学家们追求科学真理,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11.对日本捕鲸的报道引出了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间的合作,如《南极条约》的签定,教材107页的那段课文,使学生了解到国际间对此做出的工作,以及我国对此问题的态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另一方面是个人的行为,教材通过108页的阅读材料介绍南极考察队员的环保行为,这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教学建议【课时安排】教师可将本章的教学分为2课时。【新课引入】对于本节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进行导入和组织教学。假设学生就是一位将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人员,那么他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呢?首先需要对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自然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尤其是气候状况,以便做好着装上的准备,其次需要确定考察时间,这是由它们特殊的纬度位置决定的;第三,要考虑科学家考察的原因所在,这样就促使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科学研究的资源),同时可以讨论一下人类考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可持续发展;最后还需要组织学生讨论:“在科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主要涉及到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和保护问题。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将一系列教学内容组织起来。为了让学生体会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差异,教师还可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让他们分别进行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和思考,最后各自来汇报,这样个别活动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学生能够充分地思考,在比较的过程中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冰雪覆盖的地区】1.教师在引入教学内容时,除了按照上述的思路之外,还可提出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地球上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只有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有没有几条经线同时经过的地方?”“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经度范围?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这样做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考察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②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③深入理解极地地区在地理位置方面的特殊性,为后面的学习作一个铺垫。2.教师可以结合后面的活动1让学生读图,了解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范围,为理解其自然环境打下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①两地的海陆状况如何?②长城站在中山站的哪个方向?问题一是为活动2打下基础,问题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极地投影图的能力。极地投影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可采取一步步深入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思考:①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②图中以南极点(或北极点)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线?③图中以南极点(或北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圆圈表示什么线?④图中的方向如何确定?⑤地球自转方向在这张图中如何标注?3.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这一部分,可先让学生来谈对南极和北极的印象,然后再读关于冰山和南极大风的两段阅读材料,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几幅照片,最后总结概括。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对比一下两极地区的情况,并探求原因,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学生对“白色沙漠”可能不会有体会,这时可让学生查找撒哈拉地区及其他沙漠地区的降水状况,比较的结果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4.指导学生看图10.3和10.4,结合文字体会动物对极地地区严寒气候的适应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两地区从景观上有怎样的差别。5.活动2主要是让学生对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作一下对比,活动要结合前面对两幅极地投影图的观察来进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南北极的温度和人体体温以及水的冰点来对比,突出一下极地地区环境的恶劣程度。第二步再对比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明确南极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科学考察的宝地】1.这部分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让学生来考虑:①人们最初去南极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的目的是什么?②为什么每年有大批科学家去南极考察?最吸引他们的是什么?③科学家是怎么进行科学研究的?④考察的过程中,科学家将会遇到什么困难?⑤北极有哪些研究和考察价值?⑥对两极地区的考察已经分别到了怎样的程度?2.这一部分也可以这样来引入:先让学生阅读两则新闻,了解我国现有的两个南极科考站,另外还可让学生看一下前面极地投影图,了解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情况。同时结合前面的活动2提问:“南极的自然环境这么恶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科学家去那里研究?是什么吸引了他们?”这样引发学生去了解其中的原因。3.在讲授南极的大量固体淡水资源时,可以将冰川在淡水中所占的比例介绍给学生,突出南极地区的淡水资源对人类的意义。而南极的科学价值,则需要让学生结合“图示科考”和后面活动中秦大河的那段话来讨论。同时在明确其重要的科学价值之后,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南极会有这么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最终又落实到了南极的自然环境上面。4.教师在介绍极地地区的矿产资源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煤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形成?”(温带地区,有大片的森林)“那么为什么在极地地区会出现煤矿或油田、气田?”当学生回答有困难,可提示学生从大陆的漂移来考虑,这是对前面知识是否灵活掌握的检验。5.阅读完“穿越南极”这段材料之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从科考的路线来看,队员们的前进方向是如何改变的?”这是对前面读图能力的巩固。6.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可以对比来看,教师可以在这一节的学习结束之后,安排学生列表对比。南极北极海陆状况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气候状况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资源状况矿产,冰川,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主要为矿产资源代表动物企鹅北极熊【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1.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关于日本捕鲸的报道,并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两极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同时学生会认识到一些国家虚伪的面目,假借科学研究的名义而发展本国的经济。结合活动1讨论:“面对着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讨论的结果最终要落在两点:一是签定条约,进行国际间合作,和平利用,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教师可以利用活动2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做北极地区环保与利用的宣传活动,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既了解了相关的事件与知识,又在教育别人的同时教育了自己。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年降水量的概念;
2、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够知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过程与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尽管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们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降水的数量的;
2、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比眼力:下面图片中,沙漠景观是第几幅,草原景观是第几幅,平原景观是第几幅?(出示图片)
世界之大,自然景观千奇百态,各有千秋,你想探索其中的奥妙吗?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造就这个奇妙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降水的分布。
二、学前热身
不同的地区降水量不同,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分布情况。你还记得等高线和等温线的定义吗?你能由此推出等降水量线的概念吗?
三、合作探究
互动一:
分组讨论:如果你是杭州天堂伞的经销商,要到国外开辟新的市场,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你会选择哪里作为你的目标,说说你的思路。
互动二:
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讨论:1、图上有哪些重要纬线?
2、你知道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什么吗?
互动三:
1、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线图
讨论:赤道附近降水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附近降水多在多少毫米以下?由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2、出示flash动画,了解对流雨的形成。
3、小结:纬度位置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原因。
互动四: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找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地区和位于东岸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出示它们的景观图,请同学们总结出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的规律。
2、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出示南北回归线其他大陆降水分布图)
3、小旅行:五月份,坐火车由哈尔滨出发,经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到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当地的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4、小结: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互动五:课件展示图片
1、探究:有一群登山运动员沿着甲坡登上山顶后,又沿乙坡下到海边,有件事让他们迷惑不解,在甲坡时天气非常晴朗,而到了乙坡云雾很大,而且遇到了一场大雨,你能帮他们解开这个谜吗?
2、请同学们观看flash动画《地形雨》,说一说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3、小结: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互动六: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在图中找出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
2、阅读世界雨极的资料,你知道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吗?
3、阅读世界干极有关资料,了解其原因。
四、内容小结
设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学到哪些知识呢?
五、课堂延伸
降水与人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降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资料,了解人类对降水的影响的发展。
六.练习反馈
1、判断力:
比较下列各点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小试身手:
分小组活动:根据对各地降水情况的描述为当地居民设计出适宜的房屋。
七、板书设计:(见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3、知道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4、能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5、初步学会说明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方法。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教学用具:自制表格,课本4.16图和4.18图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与读图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外出旅游或探亲过程中是否亲身体验到气候的地区差异呢?各地区气候不同,自然景观也不相同,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自学】一、气候的地区差异【自由发言】学生自学后,可以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闻或到过的地方,介绍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及自然景观概况。【小结】各个地区气候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影响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也就是世界各地的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差异很大。由此可见,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着手。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自学】*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部分内容为选学内容,学生自学后能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气压带和风带、洋流因素,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地理现象即可。)【自学测评】讨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因素是什么?1、我国江西庐山为什么是夏季避暑胜地?2、我国黑龙江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海南岛则终年如夏?【自学】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填写表格: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主要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
冰原气候苔原气候特殊气候类型
高山气候
【教师引导】通过自学,我们知道组成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所以要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就要看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这就是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例(投影“热带雨林气候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区全年高温,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不大,也就是气温年较差很小;全年降水很多,且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由此总结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其它气候类型依此类推,不难分析出其特征和分布地区。
【练习】投影4.16和4.18图,分小组进行训练,以便使学生及时准确的分析某一种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自学】*四、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这部分内容为选学内容,教师要求学生简单了解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及其代表性的动植物就可以了。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各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景观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学会了分析某一种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和分布地区。同学们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分析一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情况,总结出我们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学生纷纷发言,总结当地气候特征)。
【课堂练习】略
【板书纲要】第三节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见投影表格)
四、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观测方法和降水形成的过程。
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认识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差异。
使用降水柱状图,说明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
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勤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建议
关于的总体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来源→降水量的测定→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大气降水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雹等总称。教材通过一段文字讲述了降水的来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动态过程,水汽从这里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是在一刻不停运动着的,而运动是由一定规律可循的。
降水量的测定首先是学生形成年降水量的准确概念,其次在降水量的测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教材体现了降水的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数量概念的结合。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路,降低难度和训练思维;课文中对规律的总结归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关于“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的教法建议
对于降水的分布,同样也分为时间(季节)和空间(世界)的变化。某地降水的时间变化用降水柱状图,降水的空间分布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引导学生明确年降水量世界分布中“等降水量线”的含义,可以与等高线、等温线对比,知识迁移。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按照提出问题→读图分析→总结规律→分析成因的步骤进行。提出问题可以参照课本商有关内容。最后总结归纳,用表格的形式展示,表格的“列”的排列是从低纬到高纬,如果画成半球图展示,更直观,效果可能更好。总之,是知识系统、条理清楚,便于学生理解。中纬地区东西两岸先不填写内容。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地区
两极附近
常年多雨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降水少
常年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夏季干燥
降水少
夏季多雨
原因
分析
气温高,空气上升降温,易成云致雨
副高控制时气流下沉;信风控制时,风从陆吹向海洋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受西风影响多雨,受副高控制少雨
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
温度低,冷空气下沉,不易降雨
3、对于降水柱状图,首先要识图,了解绘图方法,找到它与气温曲线图的不同之处。其次要读图: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等,充分利用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最后归纳出世界降水季节分布五种类型。
4、将降水柱状图中涉及的几个城市,依照2表格中归纳的降水空间图中找到它们的大体位置。如新加坡在赤道附近,所以为全年多雨型。完成表格中中纬东西岸的内容。对降水时空分布形成的原因,本节教材涉及的不多,都放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一起讲解了,教师提前在这里引导学生简单的分析、讲解,可以起到及时了解原因、分散难点的作用。
这节内容不太难,应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及课文中涉及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讨论,找出降水时空分布的规律。使学生在读图、析图、归纳上有所提高。
关于“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的教法建议
对于本节课,首先应使学生明确降“水”的来源,可以用举例、动画、朗读等方法,从感性入手认识到水汽的来源是海陆水体蒸发及植物的蒸腾。通过动画使学生认识到降水形成的过程。注意提醒学生降水与降雨的不同之处。
对于“降水量的测定”,学生看课本雨量器示意图,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设计简易的雨量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观测。测定降水量时应每天定时观测(每天8时、20时),不是等降水后才测;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降水量是指某个时段(日、月、年)降水的总和(以便与气温区别),通常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可引导学生计算多年平均降水量;教师可以选择补充降水等级的划分,使学生对日常的降水量预报有较为清晰地认识。
第12页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南、北方的自然差异有哪些?(回答:略)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讲授新课]放录像片段: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大屏幕显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在完成“其他不同”这一项内容时,分成几个小组,最后由组长发表组里的集体观点,学生们会从: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说出两区域的差异,教师要总结、点评。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提问。提问时第一个同学回答完后,其他的同学则主要让其说出与前面同学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总结,大屏幕显示:
南方、北方差异类型
差异特征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北方:旱地为主南方: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北方:小麦、大豆等南方: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北方:陆路运输为主南方: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气候
其他不同
在“其他不同”这一栏中,主要针对前面提出的几项,分析其形成原因,关于这些原因,首先由同学回答,之后教师要做好点评,“去伪存真”。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要点与检测[反馈练习]1.填空(1)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2)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3)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等。(4)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等。2.判断(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作物熟制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引起的。(2)北方传统民居的墙体较厚,主要是因为此地冬季寒冷。(3)南方传统民居墙体高,而屋顶坡度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相同。(4)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南、北方地区基本没有差异,说明自然环境对现代建筑没有影响。参考答案:1.(1)旱地(2)水田(3)小麦大豆(4)水稻油菜2.(1)√(2)√(3)×(4)×※板书设计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气候※活动与探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关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注意收集整理,并试着解释其成因。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5503.html
下一篇:五年级下册班主任工作计划【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