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物理选修教案

时间:2024-04-17

2024物理选修教案十一篇。

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老师在写了教案课件后,也能让老师很好去总结和反思。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不错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2024物理选修教案十一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物理选修教案 篇1

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5篇

每个老师都应该掌握写教案的技能,教案不仅帮助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高中物理教案的写法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的名称。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

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

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大量现象表明,许多物体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例如从车站开出的车辆、起飞或降落的飞机、打入木块的子弹等等。

分析上述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原因:从车站开出的车辆机械能增加,是由于牵引力(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对车辆做正功;射入木块后子弹的机械能减少,是由于阻力对子弹做负功。

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和物体机械能变化有什么关系,是本节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根据已掌握的动能定理和有关机械能的知识,分析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

1.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问题:质量m的小滑块受平行斜面向上拉力F作用,沿斜面从高度h1上升到高度h2处,其速度由v1增大到v2,如图所示,分析此过程中滑块机械能的变化与各力做功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动能定理进一步分析、探讨小滑块机械能变化与做功的关系。归纳学生分析,明确:

选取斜面底端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根据动能定理∑W=ΔEk,有

由几何关系,有sinθ•L=h2-h1

即FL-fL=E2-E1=ΔE

引导学生理解上式的物理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

(1)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是使物体机械能发生变化的原因;

(2)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这是物体机械能变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2.对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W外=E2-E1或W外=ΔE

其中W外表示除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代数和,E1、E2分别表示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ΔE表示物体机械能变化量。

(2)对W外=E2-E1进一步分析可知:

(i)当W外>0时,E2>E1,物体机械能增加;当W外

(ii)若W外=0,则E2=E1,即物体机械能守恒。由此可以看出,W外=E2-E1是包含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内的、更加普遍的功和能关系的表达式。

(3)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过程,其实质是其它形式的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例1.质量4.0×103kg的汽车开上一山坡。汽车沿山坡每前进100m,其高度升高2m。上坡时汽车速度为5m/s,沿山坡行驶500m后速度变为10m/s。已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大小是车重的0.01倍,试求:(1)此过程中汽车所受牵引力做功多少?(2)汽车所受平均牵引力多大?取g=10m/s2。本题要求用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求解。

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

(1)如何依据W外=E2-E1求解本题?应用该规律求解问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用W外=E2-E1求解本题,与应用动能定理∑W=Ek2-Ek1有什么区别?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教师明确给出例题求解的主要过程:

取汽车开始时所在位置为参考平面,应用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W外=E2-E1解题时,要着重分析清楚重力、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以及此过程中物体机械能的变化。这既是应用此规律解题的基本要求,也是与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重要区别。

例2.将一个小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向上运动经过某一位置P时,它的动能减少了80J,此时其重力势能增加了60J。已知物体在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求小物体返回地面时动能多大?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1)运动过程中(包括上升和下落),什么力对小物体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能否知道这些力对物体所做功的比例关系?

(2)小物体动能、重力势能以及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如何?每一种形式能量的变化,应该用什么力所做的功量度?

归纳学生分析的结果,教师明确指出:

(1)运动过程中重力和阻力对小物体做功。

(2)小物体动能变化用重力、阻力做功的代数和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用阻力做功量度。

(3)由于重力和阻力大小不变,在某一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相应能量的变化求出。

(4)根据物体的机械能E=Ek+Ep,可以知道经过P点时,物体动能变化量大小ΔEk=80J,机械能变化量大小ΔE=20J。

例题求解主要过程:

上升到点时,物体机械能损失量为

由于物体所受阻力大小不变,下落过程中物体损失的机械能与上升过程相同,因此下落返回地面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为

E′k=Ek0-2ΔE′=50J

本例题小结:

通过本例题分析,应该对功和能量变化有更具体的认识,同时应注意学习综合运用动能定理和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题(留给学生课后练习):

(1)运动中物体所受阻力是其重力的几分之几?

(2)物体经过P点后还能上升多高?是前一段高度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小结既是本节课的第3项内容,也是本章的小结。

3.功和能

(1)功和能是不同的物理量。能是表征物理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物体的能都相应随之变化;做功是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物体能量的变化可以用相应的力做功量度。

(2)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能量发生变化,不能理解为功变成能,而是通过力做功的过程,使物体之间发生能量的传递与转化。

(3)力做功可以使物体间发生能的传递与转化,但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自然界中,物体的能量在传递、转化过程中总是遵循能量守恒这一基本规律的。

六、说明

本节内容的处理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基础较好,可介绍较多内容;学生基础较差,不一定要求应用物体机械能变化规律解题,只需对功和能关系有初步了解即可。

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2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物块在旋转的平台上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物块为什么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

(一)向心力

1.向心力的概念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与支持力。

教师:物块所受到的合力是什么?

学生:重力与支持力相互抵消,合力就是摩擦力。

教师:这个合力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圆周运动的圆心。

教师:得出向心力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使概念的得出自然、流畅。)

2.感受向心力

学生:学生手拉着细绳的一端,使带细绳的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学生:对钢球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拉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设计意图:利用常见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向心力的感性认识。)

教师:也就是说,钢球受到的拉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家动手实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体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钢球的质量m、线速度的v、角速度

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3

知识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一开始提出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明显区别,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或这一时刻)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适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适合对学生进行探求物理知识的训练: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探求规律,验证规律,解释规律,理解规律,自然顺畅,严密合理.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法建议

“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建议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曲线运动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图片、动画,或让学生举例,接着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展示录像资料,让学生总结出结论.接着通过分析速度的矢量性及加速度的定义,得到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教学建议是: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提问题: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得到结论,再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加以解释.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先从理论上分析,然后做实验加以验证.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一)让学生举例:物体做曲线运动的一些实例

(二)展示图片资料1、上海南浦大桥2、导弹做曲线运动3、汽车做曲线运动

(三)展示录像资料:l、弯道上行驶的自行车

通过以上内容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感性认识,紧接着提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

(四)让学生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五)展示录像资料2:火星儿沿砂轮切线飞出3:沾有水珠的自行车后轮原地运转

(六)让学生总结出曲线运动的方向

(七)引导学生分析推理: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变化→具有加速度→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方案一]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沿水平直线滚动的小球,若在它前进的方向或相反方向施加外力,小球的运动情况将如何?若在其侧向施加外力,运动情况将如何?

(二)演示实验;钢珠在磁铁作用下做曲线运动的情况,或钢珠沿水平直线运动之后飞离桌面的情况.

(三)请同学分析得出结论,并通过其它实例加以巩固.

(四)引导同学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方案二]

(一)由物体受到合外力方向与初速度共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引入课题,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如果合外力垂直于速度方向,速度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进而将问题展开,运用力的分解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力改变运动状态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力与速度共线时,力会改变速度的大小;

2、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时,力只会改变速度方向.

最后归结到:当力与初速度成角度时,物体只能做曲线运动,确定物体做哪一种运动的依据是合外力与初速度的关系.

(二)通过演示实验加以验证,通过举生活实例加以巩固:

展示课件三,人造卫星做曲线运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

课件2,抛出的手榴弹做曲线运动,加强认识.

探究活动

观察并思考,现实生活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实例,并分析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情况与各点速度的关系.

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4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

1.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

一、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

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大小:与压力成正比F=μFN

①压力FN与重力G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______、接触面的______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μ

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μ和FN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5.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受力物体上。

问题:1.相对运动和运动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2.压力FN的值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吗?请举例说明。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吗?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吗?

三、静摩擦力

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

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基本知识

(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

(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

(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是秒,它的符号是s.

2.思考判断

(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

(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

(3)20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25日23时33分,指的是时刻.(√)

探究交流

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哪些?生活中、实验室中有哪些常用的计时仪器?

【提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常用单位有分钟、小时,还有年、月、日等.生活中用各种钟表来计时,实验室和运动场上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若要比较精确地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有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学校的实验室中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来完成.

二、路程和位移

1.基本知识

(1)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

①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②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③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④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2.思考判断

(1)路程的大小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

(2)物体运动时,路程相等,位移一定也相等.(×)

(3)列车里程表中标出的北京到天津122km,指的是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的路程.(√)

探究交流

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再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则他的运动轨迹、位置变动、走过的路程和他的位移是否相同?

【提示】他的运动轨迹不同,走过的路程不同;他的位置变动相同,位移相同.

三、矢量和标量

1.基本知识

(1)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

(2)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

(3)运算法则

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而矢量则不同,后面将学习到.

2.思考判断

(1)负5m的位移比正3m的位移小.(×)

(2)李强向东行进5m,张伟向北行进也5m,他们的位移不同.(√)

(3)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探究交流

温度是标量还是矢量?+2℃和-5℃哪一个温度高?

【提示】温度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相对大小,所以+2℃比-5℃温度高.

高中物理教育方案相关文章:

物理选修教案 篇2

“电容器与电容”一节是学生在掌握静电学知识的基础上来认识一种新的电学元件,抽象出元件工作的物理过程,并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影响因素。这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的静电学知识的应用,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交流电路、电磁振荡奠定基础。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及本节课的特点,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对于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会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能抽象出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规律;学习“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及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列举电容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通过探究过程,体验交流合作的意义及成功探究的喜悦。

由于本节要用到静电场中电荷、电势差的知识,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够,分析起问题来就会显得吃力。同时,在学习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概括及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水平不高,所以此处易成为学习本节的难点。在学习习近平行板电容器时,需要学生猜想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并设计实验验证。由于中学生好奇心强,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这一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应当很容易掌握,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课程标准,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如下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引入新课。一开始上课时向学生展示收音机电路板上的电容器,介绍电容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及投放各种不同的电容器图片来引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到课堂上来,慢慢进入课堂教学环境,同时所举实例也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对于新课的教学,我把它分成了两个小模块和一个大模块。

第一个小模块是电容器模块,包括电容器的构成及充、放电过程。

由于日光灯启辉器上的电容器结构简单,容易解剖,所以在学习电容器的构成时学生通过解剖这样的废旧电容器来了解电容器的构造,然后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之下概括电容器的构成。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并提出应积极探索多媒体与物理实验的结合,实现对物理实验的实时控制及对实验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处理,以便更好地发挥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所以在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教师利用朗威微机辅助高级中学物理实验系统与多媒体相结合来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得到这两个过程的电压—时间图线。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机作图,分析电压—时间图线而得到充、放电过程的规律。

在完成第一个小模块之后,为加深学生对充、放电过程的理解及对电容器功能的了解,教师引入这样一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电源就可以直接供电,为什么用电容器来储存电荷呢?它究竟有什么比电源更特别的作用呢?鉴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一般学生是无法思考出正确答案的。这时教师用电容器在照相机闪光灯应用的实例来解答。学生对问题的“冥思苦想”与教师解答后的“豁然开朗”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节课兴趣,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理解。

新课教学的'第二个小模块是电容的概念。

由于电容概念的抽象性,所以在此引入一个演示实验。先让学生根据充、放电过程对极板所带电荷量Q,极板间的电势差U之间的关系进行猜想,然后通过演示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虽然是个演示实验但仍然按照科学探究的原则来设计,并且这个演示实验不仅为引入电容的概念做铺垫,同时也为后面的学生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构建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引出电容的概念时通过联系密度、电场强度、电势的“比值定义法”及演示实验,学生自然想到用Q与U的比值来表征电容器存储电荷的特性,即引出电容的定义式。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以不同的容器装水及电阻与电容进行类比。这样将抽象的物理量用直观形象的事物及已学的知识进行类比,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同时也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体现出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的理念。

新课教学的一个大模块是“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这一部分内容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应用。下面我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线索,介绍一下这部分的教学设计。

(1)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启探究之门。学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是要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所以作为探究的开端问题的提出不是由教师完成,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生活实际抽象出探究的问题: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及影响关系。充分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第二阶段:猜想与假设。这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首先由学生观察平行板电容器及可变电容器实物,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在学生对问题的猜想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减少对学生猜想与假设的干扰,待学生完成猜想与假设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科学性原则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进行评价、梳理、总结。

(3)作为第三阶段,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设计出的每一个实验方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参考资料,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改进,而不能从单纯意义上对方案的可行性予以评价。应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自己的实验方案,课堂上不能满足条件的,可在课下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完成

(4)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查各组实验情况,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予以启发式指导。

(5)第五个阶段——分析论证交流合作,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经历此过程,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建构,同时品味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这样,作为本节的重点,这一大模块就完成了。

新课教学的最后一点内容是常用电容器简介。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简单介绍后由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常用电容器实物。

新课教学完成后,由教师精选题目进行巩固练习,完成后进行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及仅由教师总结的形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总结,理清本节的知识结构;通过对方法、过程的回顾与思考,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布置两个课下学习的小任务。课下学习的内容首先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同时还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强对探究问题的兴趣。

以上是对“电容器与电容”一节的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将数据采集的信息化及计算机实时测量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形成多媒体实验教学环境,使传统的物理实验仪器扩展了新的功能,给基本的物理实验赋予了新的内容,从而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不仅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部分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建构,即使是演示实验,也是按照科学探究的原则来实施的。

通过这一过程,使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物理选修教案 篇3

主题一:电磁波

1.1 知识概述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波动形式,能够在真空和物质之间传播,其主要特点是无需介质,速度恒定且可以长距离传输。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无线电、电视、雷达、移动通信等方面。本课程将深入学习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1.2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历史发展和基本概念。

2)理解电磁波的物理特性,包括电场和磁场的交错垂直、能量守恒和速度恒定等。

3)学会计算电磁波的常用参数,如波长、频率、传播速度等。

4)了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无线电、电视、雷达等。

1.3 教学内容

1)电磁波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2)电磁波的物理特性和计算方法

3)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4)电磁波的应用

1.4 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

2)实验操作

3)示范演示

1.5 教学评价

1)实验报告

2)学习笔记

3)小组讨论

4)课堂测试

主题二:机械能

2.1 知识概述

机械能是指物体在机械运动过程中具有的总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机械能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应用广泛。本课程将介绍机械能的定义、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学习目标

1)了解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学习机械能的性质和特征,包括守恒性、能量转化和计算方法等。

3)学习机械能的应用,如弹簧振子、滑块、弹性碰撞等。

2.3 教学内容

1)机械能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机械能的性质和特征

3)机械能的计算方法

4)机械能的应用

2.4 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

2)实验操作

3)示范演示

2.5 教学评价

1)实验报告

2)学习笔记

3)小组讨论

4)课堂测试

主题三:热力学

3.1 知识概述

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能量转换的科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是热力系统及其过程。热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解释许多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现象,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本课程将介绍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

3.2 学习目标

1)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学习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3)了解热力学的应用,如热机、冷热水循环等。

3.3 教学内容

1)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3)热力学应用

3.4 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

2)实验操作

3)示范演示

3.5 教学评价

1)实验报告

2)学习笔记

3)小组讨论

4)课堂测试

物理选修教案 篇4

第七节 电容器与电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

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换;

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物观察与演示,在计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电容器的概念、定义式及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难点:电容器的电容的计算与应用

三、教具

常见的电容器示教板,带电羽的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介质板,感应起电机,电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面相关知识

要点:场强、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

(二)引入新课

由上节课问题,靠近带电物体A的导体(B接地)上带有感应电荷。整个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功能。我们称这种装置为电容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电容器

(1)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放电后,两极板间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提问: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 【板书】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2、电容

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容器,C(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这是量度式,不是关系式。在C一定情况下,Q=CU,Q正比于U。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2)公式:

(3)单位:法拉(F)还有微法(F)和皮法(pF)

1F=10-6 F=10-12pF(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由导体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不是带电无关.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演示]感应起电机给静电计带电(详参阅P29图1。7-4)说明: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相连,把它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相连,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量出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U.现象:可以看到: ①. 保持Q和d不变,S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U越大,电容C越小;

②. 保持Q和S不变,d越大,偏转角度越小,C越小.③. 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并且减小,电势差U越小电容C增大.(2)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真空

介质

4、常用电容器(结合课本介绍P30)

(四)巩固新课:1对本节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2、引导学生完成问题与练习。

3、阅读教材内容。

物理选修教案 篇5

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器,这两个导体就是电容器的两个极。

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将电容器的两极与电池的两极分别连接起来,则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的极带正电荷,与电池负极相连接的极带等童的负电荷,这个过程叫电容器的充电。充电后两极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两极板间建立了电场,并存在一定的电势差。充电后的电容器,其任一极上电荷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带的电量。充电后,若用导线将电容器两极连接,则两极板上的等量电荷通过导线互相中和,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的放电。放电完毕,两极间的电场消失,电势差也不存在了。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器元件,它广泛地应用于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中。如照相机的闪光灯电路,就是利用充了电的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在相邻的线圈中感应出瞬时高电压,触发闪光灯而发光的。

电容器带电的时候,它的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实验证明,对任何一个电容器来说,两极间的电势差都随所带电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的电容器,在电势差升高lv时需要增加的电量是不同的,这种情况可用图中两个装水的容器形象说明。两个直径不同的直简形容器,要使它们的水面升高1cm所需的水量是不同的,b容器比a容器儒要的水量大,表示b容器的容量大。同样,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lv所需要的电量多,电容器储存的电量就多;所需要的电量少,电容器储存的电量就少。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两极间的电势差的比值,叫做电容。如果用Q表示电容器带的电量,用U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用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如果电容器带1C的电量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是1V,它的电容就是1F。

物理选修教案 篇6

物理选修教案

主题一:能源与环境

学习目标:

1. 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从而能够体会到它们的优缺点。

2. 了解能源的产生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保护环境。

3. 了解能源政策,对未来的能源发展有所预测。

教学内容:

1. 能源类型和能源的利用。

2. 能源产生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 能源政策和环境保护。

教学任务:

1. 听取教师讲解,掌握不同类型的能源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2. 获得有关能源产生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的知识,并探讨环境保护的方法。

3. 探索有关能源政策和发展前景的信息,参与对未来的能源发展的预测。

教学方法: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和建议。

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探索。

3. 籍助媒体资源,进行有关的图像、音频和视频演示。

教学评估:

1.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形式进行报告,讨论和辩论,分享他们对课题的研究和思考。

2. 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和课堂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主题二:空间探索与技术

学习目标:

1. 探索空间探索历史和未来前景,理解空间探索的目的和意义。

2. 理解空间中的物理原理,如引力、运动物理和电磁波。

3. 了解并掌握与空间探索相关的科学和技术,如卫星、火箭和太空舱。

教学内容:

1. 空间探索的历史和未来前景。

2. 空间中的物理原理。

3. 与空间探索相关的科学和技术。

教学任务:

1. 了解并了解航天技术的历史,包括早期的火箭试验和人类登月任务。

2. 探讨天体物理学和宇宙演化的基本原理,如引力和相对论。

3. 学习现代航天科学和工程技术,如航天器、轨道和导航。

教学方法:

1. 采用小组讨论和辩论,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空间探索及其重要性的观点。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室和练习操作,以实验来了解宇宙中的多种物理现象。

3. 借助视频资源,追踪最新的航天发展进展。

教学评估:

1. 让学生运用课程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个人项目展示和小组报告。

2. 在进行教学评估时,以期综合各种项目和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测试和评估。

主题三:新兴技术与创新

学习目标:

1. 了解现代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并探讨它们的优劣。

2. 探索现代创新技术,如3D打印和虚拟现实,并理解其意义和未来发展。

3. 参与分析新兴技术和创新的社会和人文影响。

教学内容:

1. 现代新兴技术。

2. 现代创新技术。

3. 社会和人文影响。

教学任务:

1. 了解和分析新兴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概念和应用。

2. 学习现代创新技术的基本概念,例如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反应式程序。

3. 研究和分析现代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如其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影响。

教学方法:

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以理解各种新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演示、实验和展示新兴技术,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独立研究和最新技术的追踪。

教学评估:

1. 鼓励学生以多种媒介展现他们对新兴技术和创新的理解和研究。

2. 教师将根据所学习的各种项目和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掌握了所教授的各种技术和技能。

物理选修教案 篇7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第二章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复习本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分;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如正确区分各种功率(电功率、热功率、机械功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公式,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对本章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实验的考查灵活多变,包括仪器的选取、读数,器材的连接,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因此,对电学中实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还要加深和巩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总是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对本章内容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比较弱,对实验题中器材以及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选取、电路故障的分析等都比较薄弱。因此在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并特别加强对实验部分的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并会运用电阻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2.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掌握电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的区别与计算;焦耳定律及其运用

4.本章四个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器材选择、接法选取等;电路故障的分析

(电学实验另设专题复习)

(二)过程与方法

1、列表疏理重要的知识点

2、利用学案导学,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解各实验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数据分析等,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严谨性,培养认真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电路故障的分析、电路典型计算题及相应实验的计算与分析,让学生体会电路规律的实用性与利用学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成就感,从而加深对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电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的区别与计算

3)本章四个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器材选择、接法选取等;电路故障的分析

五、教学策略:对重要知识点建立框图,力求简明扼要;对电学中实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利用学案导学,在复习中注意讲练结合。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案,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

(一)构建知识

网络

ppT演示本章的知识网络图,让学生加深对基本规律的认识。对其中的重难点如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的理解及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着重讲解。(注意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边听边想)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注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辨析

(三)整合拓展

(四)小结、作业布置一、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

让学生思考:

1、当电流I为零,U=?图象纵轴的截距有什么意义?

2、当外电路短路时,R趋近于零,此时路端电压等于多少?电路中的电流又等于多少?图象横轴上截距的值有什么意义?

3、图象的斜率有何意义?

用ppT演示详细的解答,并作解析

教师用ppT演示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对其中的要点进行解析。

师:我们把本章的热点题型分类进行分析讲解与强化练习:

板书:类型一动态电路的有关问题:

ppT演示:处理这类问题的步骤是:首先对电路进行分析,然后从阻值变化的部分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断电路总电阻变化情况(若只有一个电阻的阻值变化,则不管它处于哪一支路,电路的总电阻一定跟随该电阻变化规律而变),再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电路的总电流、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最后再根据电路特点和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分配原则判断各部分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情况.

归纳:电路的动态变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要变化的部分找突破口。

师:典型例题分析,再让学生完成学案中相应类型的变式练习

物理选修教案 篇8

物理选修教案

主题:光学

范文:

第一节:光的传播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性,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

2.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

3. 教学难点: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的原理。

4. 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实验。

5.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一束光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直线传播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2)讲解光线传播的原理: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讲解光线传播的原理,包括光线的直线传播特性和光的传播速度。

(3)折射现象的引入:通过示范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光经过介质边界时发生折射现象。

(4)讲解折射现象的原理: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讲解折射现象的原理,包括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产生折射现象的原理。

(5)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和答疑。

第二节:光的反射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原理。

2.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原理。

3. 教学难点:

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和推导平面镜成像原理。

4. 教学方法:

讲授、示意图、实验。

5.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在平滑的墙壁上,光线通过狭缝进入黑箱子内部产生反射现象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2)讲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示意图和实验,讲解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引入:通过展示平面镜和物体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4)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推导:通过示意图和实验,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推导过程。

(5)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和答疑。

第三节:光的色散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光的色散原理和光的颜色与频率的关系。

2. 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原理和光的颜色与频率的关系。

3. 教学难点:

理解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以及颜色与频率的数学关系。

4. 教学方法:

讲授、示意图、实验。

5.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的色散现象和光谱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讲解光的色散原理:通过示意图和实验,讲解光的色散原理。

(3)光的颜色与频率的关系:通过示意图和实验,讲解光的颜色与频率的关系,并介绍光波的频率范围和可见光谱。

(4)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和答疑。

第四节:光的衍射和干涉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包括光的衍射原理和光的干涉原理。

2. 教学重点:

光的衍射原理和光的干涉原理。

3. 教学难点:

理解光的衍射干涉现象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4. 教学方法:

讲授、示意图、实验。

5.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光通过狭缝产生衍射现象和光通过双缝产生干涉现象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

(2)讲解光的衍射原理:通过示意图和实验,讲解光的衍射原理。

(3)讲解光的干涉原理:通过示意图和实验,讲解光的干涉原理。

(4)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和答疑。

第五节:光的偏振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光的偏振现象,包括光的偏振原理和偏振光的应用。

2. 教学重点:

光的偏振原理和偏振光的应用。

3. 教学难点:

理解光的偏振现象的原理和偏振光的产生机制。

4. 教学方法:

讲授、示意图、实验。

5.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展示光通过偏振片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2)讲解光的偏振原理:通过示意图和实验,讲解光的偏振原理。

(3)偏振光的应用:介绍偏振光在光谱仪、液晶显示器和眼镜等方面的应用。

(4)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和答疑。

通过上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光学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对光学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引入实验和讨论的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希望学生在这门物理选修课中能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光学的相关知识。

物理选修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六章第二节内容,本节的内容为“动量和动量定理”,本节分两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为第一课时。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继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所以“动量定理”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展开。它侧重于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类的问题。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动量概念,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中生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托,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加强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量的变化和冲量的定义;

2.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和表达式,理解其矢量性;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并能掌握动量定理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表达式,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推导新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__。

2.通过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用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去,体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动量的变化、冲量、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和矢量性

教学难点: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针对动量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问: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

五、教学策略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要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我校开展的“四五四”绿色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多元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本节从“鸟撞飞机”的情景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程学习中通过练习题计算出鸟撞击飞机的力,两者相呼应。这种情景导入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__。

2.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复杂性的内容演变成简单易懂的内容。并加以多媒体课件,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3.在反馈拓展环节,针对鸟撞飞机事件进行相关计算,同时拓展到更高空间即太空垃圾问题,结合科技前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开阔学生视野。

第三问:我打算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

5分钟创设情境并复习引入新课,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25分钟与学生互动交流,5分钟总结分享布置作业。

第四问:我怎么知道教学达到了我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我的要求?

通过小组合作,生生、师生、生本互动,了解学生的掌握、落实情况;通过问题讨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五个环节】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复习

引入

关于鸟撞飞机的报道,播放鸟撞飞机的视频

观察、体会、思考

通过多媒体辅助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设疑,为动量定理的简单计算做铺垫

复习提问:

1.动量的定义

2.动量的方向

3.动量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

引导学生练习学案中的例1

对学生反馈加以评价,提出规范性的要求

回答问题:

1.P=mv

2.与速度方向相同

3.状态量

做练习,并展示

回顾旧知识动量,通过练习引出新内容动量的变化;通过学生展示分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突破动量变化矢量性的重点。

多元互动

理论探究深入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动量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学生展示进行评价

学生动笔推导并在投影展示推导过程

通过理论推导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对动量定理的理解,从而突破本节课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联系学生推导过程,引出冲量定义、矢量性及单位

动量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

思考、回答老师提问

通过老师结合学生推导过程给出新概念新内容,连接顺畅,学生易于接受,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当堂训练强化认知

展示网球运动员李娜获澳网冠军图片,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学案上例2,教师进行规范性指导

重现鸟撞飞机情境,进行练习2

深化拓展:宇宙垃圾问题

物理选修教案 篇10

物理选修教案

一、主题:波与光

引入:波和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与波和光打交道。从日出到日落,从声音到图像显示,波和光的运动贯穿了我们的生活。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学习波和光的本质、特性和应用。

目标:

1. 了解波和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掌握波和光的性质和特点。

3. 学会运用波和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对波和光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第一课:波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1. 学习目标:掌握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教学内容:

a. 波的定义和特点。

b. 波的分类:机械波和电磁波。

c. 机械波的传播特点和例子。

d. 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和例子。

3. 教学方法:

a.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b. 利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资料介绍不同类型的波的特点和例子。

c. 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分享他们对波的理解和认识。

4. 学习评估:

a. 个人思考和回答问题。

b. 小组展示和讨论。

c. 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的短文。

二、第二课: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 学习目标:掌握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教学内容:

a. 光的定义和特点。

b. 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c. 光的反射和折射。

d. 光的颜色和频率。

3. 教学方法:

a.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b. 利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资料介绍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c. 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分享他们对光的理解和认识。

4. 学习评估:

a. 个人思考和回答问题。

b. 做实验,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c. 小组展示和讨论。

三、第三课:光的干涉和衍射

1. 学习目标: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及其应用。

2. 教学内容:

a. 光的干涉现象和条件。

b. 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和实验。

c. 光的干涉和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

a. 利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资料介绍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b. 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分享他们对光干涉和衍射的理解和应用。

4. 学习评估:

a. 做实验,观察和分析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b. 学生展示他们对光干涉和衍射的理解和应用。

四、第四课:光的偏振和多普勒效应

1. 学习目标:了解光的偏振和多普勒效应。

2. 教学内容:

a. 光的偏振现象和偏振光的特点。

b. 光的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3. 教学方法:

a. 利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资料介绍光的偏振和多普勒效应。

b. 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分享他们对光的偏振和多普勒效应的理解和应用。

4. 学习评估:

a. 做实验,观察和分析光的偏振现象。

b. 学生展示他们对光的偏振和多普勒效应的理解和应用。

五、总结与应用

1. 学习目标:总结波和光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内容:

a. 波和光的总结与回顾。

b. 运用波和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方法:

a.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波和光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b. 教师引导讨论和总结。

4. 学习评估:

a. 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

b. 教师给予学生问题解决的评估和反馈。

通过以上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波和光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培养他们对波和光的兴趣和好奇心。这将为学生未来在物理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将会学到如何运用波和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物理选修教案 篇11

物理选修教案

一、引言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规律。在当今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物理学的发展也是不断地向前推进。作为广大学生的选修课程,物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的人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此,我们为高中物理选修课程制定了相关教案,以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更富有启发性的物理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及一定的应用能力;

2.理解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精神;

3.使学生养成科学态度,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4.能够适应高校物理教学和未来科学研究工作的需求。

三、教学安排

本教案主要涵盖以下主题:

1.力学与热力学

2.电学与磁学

3.波动光学与量子物理

三、主题讲解

1.力学与热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是一门研究物体在运动和静止状态下受力及其规律的学科。力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它涉及陀螺、天体力学、太阳能、力学波、悬挂等等,是物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热力学性质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独特的“物质热力学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学、核能等领域。在本主题中,我们将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

(1)力学基础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2)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热力学变化等;

(3)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4)热力学的基本关系式:熵的增加定律,热力学公式等。

2.电学与磁学

电学和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学、电气工程等。它们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开发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石。本主题将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

(1)静电学: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电场线等;

(2)电动力学: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电磁波等;

(3)电磁场理论:位移电流、磁介质等;

(4)电子学:场效应管、二极管等。

3.波动光学与量子物理

波动光学和量子物理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目前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将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

(1)光的本质:光的波粒二象性、波长、频率、相速度、群速度等;

(2)光的成像:透镜成像、望远镜等;

(3)量子力学:德布罗意波、波函数、量子力学叠加原理等;

(4)原子物理:李普希茨模型、泡利不相容原理等。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课程教学:讲义、课件、教材等教学物料,重点讲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演示物理学原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型学习或是分组研究等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挖掘和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潜力。

五、教学评估

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进行认真评估。其中包括日常学习表现、平时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环节的评分,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理解情况、实践应用等方面的情况,以此评估教学效果,进而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物理选修教案中,我们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未来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的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进而更好地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5778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